家乡的景物作文精选4篇

2023-11-14 15:50:07

孔融让梨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下文是整理收集的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供大家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家乡的景物作文》,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家乡的景物作文 篇一

我家后面有一个公园,公园里的风景丰富多彩,美丽极了。从门口进去有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好像高大威武的士兵在守卫着这座公园。

走到里面往左看,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里有一群五颜六色小鱼,它们在河里嬉戏打闹,热闹极了。往右边看有一片田野,郁郁葱葱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往前看,有一排挺拔参天大树,仿佛一对战神,其中两个大树的中间还藏着一座小木屋,它设计独特,历史悠久,十分漂亮。

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好一个美丽的世界。夏天天气炎热我会到小河里游泳,秋天果实萌发,北雁南飞,树叶落下来了,好像给大地铺**一层地毯,防着冬天的到来。冬天寒风刺骨,下起了大雪,有许多人会在冬天里堆雪人,打雪仗,人们的热情仿佛能融化掉冬天的冰霜。

我喜欢公园,也喜欢公园的四季。

家乡的景物作文 篇二

我的家乡位于三港乡曳坑村。那里依山傍水,虽然没有摩天大楼,没有参天大树,但它依然是我最爱的地方。 我爱家乡的草,爱家乡的树,爱家乡的山,更爱家乡的小河。

小河里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红的、白的、花色的……我们常到小河里摸石子,比比谁的石子更漂亮。小河里石子的形状真怪呀,像贝壳,像瓶子、像鞋子。各式各样的石子成了我们的收藏品。我们把石子晾干,根据形状画出了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有的画出了京剧脸谱,有的`画出了活泼的孩子,还有的画出了独特的风景画,小叮铛,真是多姿多彩!小河里的鱼虾真多啊,多得让我们花了眼。每到夏天,我们几个小伙伴最喜欢在小河里抓鱼虾了,有的在上游驱赶小鱼小虾,有的在下游筑起“大坝”阻拦小鱼,我最喜欢做的就是拿着鱼网捕鱼了。轻轻一兜,满兜活蹦乱跳的小鱼能让我也活蹦乱跳起来。小河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乐趣!

小河不仅是我们的好玩伴,更是大人们的好帮手。早晨,妈妈在这里浆洗衣服;中午,奶奶在这里淘米洗菜;下午,爷爷在这里灌水浇田;晚上,爸爸在这里洗脸冲凉……

小河,它伴随我成长,它是我最爱的伙伴!

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 篇三

这里有两个小故事,同大家分享。

一则是外国一个有名的“分粥”故事。说的是有七个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们想建立一个制度来解决每天分食一锅粥的问题。起初,大家发现,不论是谁,只要负责分粥,分给自己的总是最多。于是决定轮流分粥,结果凡是当天负责分粥的人,还是给自己分得最多。后来,大家商量,推举一个最信得过的人来分,但是好景不长,同样的情况又出现了。后来,大家只好再选一人来做监督,这样一边分,一边做监督,结果粥虽然分得公平了,但是耗时太长,等粥分完也凉了。而且,时间一长,分粥人和监督人出现了“权力合谋”,两人分得的粥最多。这时有一个农夫出了个主意,还是大家每天轮流分粥,每人可任选其中一碗,但分粥人只能取最后一碗。这个主意的效果出奇得好,从此,七碗粥总是一样多,因为分粥人都意识到,如果分得不一样,自己将得到最少的一碗。

这个故事中,农夫的办法非常聪明,通过利用人的私欲,达到了分配的公平。由此联想到企业的管理,有的企业想方设法订立许多规章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正常有序地运行,其实它们忽略了对机制的完善。一种好的制度,必须要以合理和科学的方式加以贯彻才会取得预期效果。如同上面分粥,轮流分粥和派人监督都是好的制度,但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制度有效性的发挥。

另一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 “孔融让梨”故事。说的是孔融来分梨,总是把最小的留给自己。面对比自己大的兄长,理由是“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而对比自己年幼的弟弟,理由则是“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这个故事中孔融表现出的美德千百年来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成为培养儿童高贵品质的经典故事。今天我们从另一角度分析,孔融分梨固然高尚,但也需要既定规则的配合。众所周知,孔融让梨是区分了兄与弟,按照两套规则进行的。按照这套规则,孔融分了梨,而孔融的兄弟们也必须接受孔融的分配规则,这样孔融的梨才分得下去。否则孔融的兄弟也来学孔融这般懂事,都纷纷谦让,那么孔融的规则便执行不下去了。由此可见,即使是做好事,也是存在规则底线的。一种高尚的价值观也需要普世规则的接纳,否则当人人都高尚起来,那些能够成就个人高尚品德的规则反倒进行不下去了,结果高尚就沦为伪高尚。对此,胡适曾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讲规则而不讲道德,最终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成为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最终会堕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分粥和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公平的制度固然重要,但制订能够保持制度执行下去的规则更为重要。在制度执行中个人的高尚行为固然重要,但其他人能够遵守共同的普世规则同样重要。

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 篇四

“孔融让梨”讲的是我国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孔融4岁时,父亲的朋友带来一盘梨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WWW.HUZHIDAO.COM】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和弟弟。”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从故事中我们看到孔融在掌握资源分配权的时候,本来可以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但他没有这么做。如果扩展到经济生活中,就会发现一个人的经济行为按照对人对己、有利有害的后果来区分,会有四种选择,即利人利己、损人不利己、损己利人和损人利己。

从道德层面来看,“利人的行为”都值得称颂,尤其是为了别人的利益让出自己的利益;而“损人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尤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因此,我们基本上能够作出决定,应该提倡“损己利人”的行为,坚决抵制“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但是不要忘记,我们还有“利人利己”的选择。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我们曾经最流行的口号之一,它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如果大家都不利己,那让出的利益也就无处“出口”了。我们在鼓励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时候,实际上也在鼓励利益接受者成为“损人利己”的人。过去我们一度认为人如果完全抛弃了私心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可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得到的结果却是和理想越来越远。

好在我们及时觉醒了。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果中可以看出,倒是不排斥“私心”的市场经济救了中国。土地还是那个土地,人还是那个人,只是因为制度发生了变化,便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成绩。这也充分说明:资本、劳动力、科技这些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如果缺乏了动员或者激励它们的制度安排,就不可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有很多人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分歧与争论也随之而生。但从我们的社会发展来看,要想在经济上取得比较大的成功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制度设计。让我们再回到那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如果孔融只是从他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必然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我们既要鼓励孔融“损己利人”的高尚品格,又要保证不让老实人吃亏,要使其最终获取比较大的实惠才会是可持续的做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4篇《家乡的景物作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家乡的景物作文】相关文章

被主人体罚作文(推荐【优秀5篇】10-27

田野即景作文500字(精彩4篇)10-02

我的年度关键词作文600字(优秀10篇)10-20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优秀9篇)09-24

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600字(优秀10篇)10-05

奔跑的追梦人作文600字(优秀4篇)10-02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手机作文600字优秀8篇10-02

这也是一种收获作文【优秀5篇】10-08

精益求精作文800字【优秀2篇】10-14

回首不平凡的2022年优秀作文优秀5篇10-19

28 190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