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7篇

2024-03-18 09:29:48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指中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下面是壶知道美丽的编辑帮助大家找到的隆中对7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隆中对》教案 篇一

教学设想: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隆中对 篇二

教学建议

一、课文题解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语文教案-隆中对。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结构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隆中对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四、课文中心与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六、简洁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如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反应只用一个字“善!”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真可以说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国演义》中用了那么多篇幅描述三顾草庐,而在《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隆中对》。”刘备的思贤如渴,虔敬、殷勤,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的心理、神态、身份特点都概括天遗地表达出来了,真是言简意赅,一字不可增删。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挟天子以令诸侯”、“犹鱼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语汇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教学设计示例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习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近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隆中对 篇三

.《隆中对》教案8

.《隆中对》教案7

.《隆中对》教案6

.《隆中对》教案5

.《隆中对》教学设计4

.《隆中对》教案3

.《隆中对》教案2

.《隆中对》教学卡片:自读练习

.《隆中对》教案1

.《隆中对》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隆中对》译文

析《隆中对》中诸葛亮的形象

.《隆中对》说课稿

.《隆中对》综合能力训练

隆中对·自学评估

.《隆中对》基础训练

.《隆中对》同步练习

.《隆中对》综合能力测试题

.隆中对·同步训练

隆中对 篇四

教学建议

一、课文题解

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

二、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诸葛亮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以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的远见,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三、结构内容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诸葛亮的远大抱负,使人们对他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叙述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从侧面进一步写诸葛亮是个很有才能的人物。

第三部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诸葛亮策。诸葛亮扼要地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并推测了未来形势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写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的才能。

课文中诸葛亮的规划和策略部分完全可以看作是严密的说理论事:首先他先分析曹操战胜袁绍,以弱制胜,指出曹操具有卓越才能,且已经“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国险而民附”,“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然后基于对形势的分析,他规划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主攻地理位置重要“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第二步夺取“刘璋暗弱”的益州,以荆、益两州作根据地;最后,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实现消灭曹操进而统一全国的第三步计划。整个规划严密合理,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说理方法。

四、课文中心与人物性格特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交代诸葛亮隐居隆中,继而点出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人胜。文章先将“躬耕陇亩”与自比管、乐对比,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再引出俩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诸葛亮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中心,对话中提示两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更使文章生动严密。

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从各方面描写诸葛亮这个中心人物,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开头一段写诸葛亮隐居,从正面写他的不凡抱负;徐庶向刘备推荐,则是从侧面表现。刘备与诸葛亮问答的过程是从正面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塑造形象,而刘备三顾茅庐,密谈后“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后,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的回答,都从侧面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全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互相照应,使诸葛亮人物形象亲切可感,这是文章的成功之处。

六、简洁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简洁流畅,生动准确,朴素自然。

如刘备对诸葛亮隆中决策的反应只用一个字“善!”便将刘备的感动,敬佩、赞叹之情充分表达了出来,真可以说是惜默如金。又如,在《三国演义》中用了那么多篇幅描述三顾草庐,而在《三国志》中仅用了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刘备的思贤如渴,虔敬、殷勤,诸葛亮的自尊自重,清高自许,谨慎持重的心理、神态、身份特点都概括天遗地表达出来了,真是言简意赅,一字不可增删。此外,文章中不少字句如“天府之土”、“挟天子以令诸侯”、“犹鱼之有水也”等富有生命力的语汇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教学设计示例

一、备读,内引激趣

1.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的故事引出诸葛亮,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交流自己从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影视戏剧中了解的诸葛形象,可讲故事,可说成语,可谈典故,为下一步自读做好充分准备。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对照注释疏通词句,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自读,基本熟悉文章的内容。

3.师生同读,通过范读、齐读,规范字音、句读、语气。

三、诵读,思考问题

1.根据课后习题一,明确自读要求。

2.学生诵读,全面理解文章内容,并用原文回答问题。

四、品读,探究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鼓励学生对一些重点语句进行探究,品味,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设置问题,进一步交流:你如何评价诸葛亮,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研读,比较延伸

参考问题: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他怎样一步步通过说理提出策略的?

明确:天下形势——对曹操,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对荆、益二州,可夺之。三步走战略——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2.既然是写诸葛亮,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明确:对诸葛亮言行的描写,既有正面的,又有侧面的,使人物形象丰满。徐庶有引出情节的作用,关、张二人又埋下伏笔。

3.本文对我们写作文有何启发?自由发表看法。

4.鼓励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对文中涉及人物进行了解;阅读《三国演义》,研究“三步走”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

(解说:若想达到“缩小距离,贴近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的,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对三国故事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产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诵读认知、体会感悟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必须充分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产生认同感基础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掌握。为此,以上“自读程序”的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参与、探究、发现的自读会读能力,力求达到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示例  2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是学习本文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二。

2.深刻体会诸葛亮在课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

这篇传记,记叙了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生平事迹片段,反映了诸葛亮

的雄才大略和高度的预见性,以及刘备渴求贤才的谦逊风度。

介绍作者,初步了解陈寿的创作风格。

接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然后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和课文下面解释,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三、讨论分析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文章每部分的内容。

(2)三节之间的关系,详写了哪一内容。

(3)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归纳得出答案:

(l)第一部分(l)写诸葛亮隐居隆中和不平凡的政治抱负。

第二部分(2)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3-5)叙述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提出的对策。

第四部分(6)写的余波一一关、张不悦。

(2)第三部分写得最详,因为第一、二、四从侧面烘托诸葛亮,而第三部分是正面描写。

(3)诸葛亮是为了使刘备能欲信大义于天下提出了联吴抗魏的策略,可见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四、总结、扩展

做课后练习三。

五、布置作业

1.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翻

2.课后练习一。

隆中对 篇五

通过课文《隆中对》,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

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人新课:

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亚。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级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壶知道○www.huzhidao.com(。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曹操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可以为援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据益州险塞,暗弱可攻荆益

张鲁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有利条件

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任用贤能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建议:学完《出师表》一文,可与本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物诸葛亮。

与本文相关资料: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土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补充:官渡之战。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鸟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秣(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热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

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隆中对 篇六

教学设想

《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

文章第4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足,结论明确,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教学时应结合这一段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应结合课文,并联系过去学过的文言文讲正确,讲清楚。

学习本文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要求

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XX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XX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XX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最强的军阀。

4.刘备靠镇压黄巾起义,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XX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XX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

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本堂课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的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

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二、几个难句

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域。

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三、学生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掌握并积累重点提示的词和句子。

2.熟读第3、4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3、4、5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三、精讲课文第三部分

1.思考:“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有哪几层意思?

明确:五个宇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得曲折起伏有声有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楚,文字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态度谦虚诚恳,语气委婉有致,措辞简明得体。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示了强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俨然以兴复汉室、剪除奸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计。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著名的“对策”。

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面的

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

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

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

(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权)。对曹操的分析是: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力量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后得出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这里所说“不可与争锋”,是指刘备的力量暂时还不能胜过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机而动,不要误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锋。

(2)论孙权:孙权是刘备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是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以前要倚为外援的惟一对象。孙吴方面政权巩固(“已历三世”——孙坚、孙策、孙权),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由此得出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论荆、益二州:曹操既不可争,孙权又不可图,为刘备计,出路究竟何在呢?于是诸葛亮就着眼于另外两个地盘:荆州和益州。荆州是刘备目前栖身的地方,刘备在患难之际投奔刘表,受到上宾的礼遇,所以诸葛亮在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物资条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证明完全正确,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荆州,以后曹、孙、刘三方为争夺荆州,发生过多次纠纷和战争),而其主又无能之后,用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荆州可取,失良机(“此殆天……岂有意乎?”)的结论。最后分析益州。益州和荆州不同,荆州是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易于攻敌,也易于受敌;益州是天府之国,是最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饶,是“天府之土”,并举汉的始祖刘邦的史实作证,又指出刘璋昏庸懦弱,与张鲁不和,且不知存恤国力民力,因此政权不稳,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这里,结论——是建立帝业的理想根据地,又有可乘之机——虽未明确提出,但不言而喻了。

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

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集。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条件:①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顾之忧;③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争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兴汉的时机和步骤。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乘之机,才进行讨伐。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的高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付出毕生精力)。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3.小结这一部分。

在这段对策里,年仅26岁的诸葛亮,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预见到今后将会出现的鼎足三分的局面,并事先为刘备规划了战略决策,以后事态的发展,基本上符合隆中对策的预言。这就充分显示了这位青年政治家、军事家的卓越见识和非凡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赞助,就不能成就他以后的霸业。当然,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分析和规划,是他密切注意时局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观察和研究时局的动态和发展的结果。不关心和观察时局,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是不可能作出这的对策的。在对策中,还可看到诸葛亮主张爱恤民力,信用贤才,革新政治,争取同盟者,认真研究各种力量的特点及其矛盾关系,作出相应的战略决策,这些在当时及此后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一段不仅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对每种力量的分析,都是先举出充足的论据,进行推理,然后作出明确的结论。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思考:这几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

明确:

1.第一部分(第1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毅”,是正面写他有不凡的抱负;“时人莫之许”从反面衬托,说明一般人不了解他;“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侧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这一段使人们对诸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埋下伏笔。

2.第二部分(第2段):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刘备的“君与俱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对诸葛亮还没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视。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第四部分(第6段):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照应开头,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为满意的心情。

从这几段文章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既简洁又生动,虽系节选,但有首有尾,独立成篇,全文过渡自然,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值得学习借鉴。

五、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

《隆中对》一文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对话居多,但能鲜明地树立起诸葛亮的形象,这是只有大手笔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处处围绕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六、学生齐诵第4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4段。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等有关回目,并与课文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

隆中对 篇七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现文中人物的闪光点,教育学生做热爱祖国、志向远大、有理想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分析理清诸葛亮一番话的核心方针依据。

【教学难点】

教材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及背景。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演示等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文中的故事在《出师表》和《三国演义》中都有不同角度的描写,九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已经有一定水平,因此对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可适当加宽加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课件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教师提问:“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请问,你的脑海里都装着三国中的哪些英雄?你最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

然后出示课件: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提问,诗中写的人是谁?――诸葛亮。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出师表》。试试能不能背诵一下其中的第六段:“臣本布衣……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提示学生背诵之后,提问:这一段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讲的是哪一件事?学生很容易回答:三顾茅庐。教师接着明确:对,这是诸葛亮自己深情回顾的,三顾茅庐的故事,相信同学们在小说和电视剧中也都有所了解。那么,历史书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隆中对》这篇文章,它节选自史书《三国志》。

【评价】我认为,导语不仅仅是只起导入作用,它起温故而知新的`复习作用;起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起知识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深的作用。所以,如果有必要,导语的设计可以稍长一些。

《隆中对》文言知识梳理

一、背景常识。

1.“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堂献策,一段千古佳话留名青史。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记载了这段佳话。陈寿,西晋史学,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它以记言为主,集中体现了古代人物传记的艺术成就。《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

二、字词归类。

1.生字识记。

好(hào)为乐(yuè)毅诣(yì)屏(bǐnɡ)人

度(duó)德量力存恤(xù)胄(zhòu)箪(dān)食壶浆

倾颓(tuí)屯(tún)新野

2.通假字

①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

②自董卓已来:“已”通“以”

③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检”,挑选

⑤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

3.一词多义。

①已:a.停止:然志犹未已

b通“以”:自董卓已来

②遂:a.就:由是先主遂诣亮

b因此:遂用猖蹶

③因:a.凭,凭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b于是:因屏人曰

④为:a.动词,吟诵:好为《梁父吟》

b判断词,是:谓为信然

c.表被动,被、替:贤能为之用

d.动词,作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⑤于:a.连词,跟、和: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介词,在:欲信大义于天下

c.介词,向: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4.古今异义。

①猖蹶:a.古义:失败,例句:遂用猖蹶

b.今义:凶猛而放肆

②许:a.古义:承认,例句:时人莫之许也

b.今义:允许,赞许

③就:a.古义:接近,靠近,例句:此人可就见

b.今义:多用作连词

④可以:a.古义:可以把(它),例句: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b.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⑤国:a.古义:地势,例句:国险而民附

b.今义:国家

三、重点语句解析。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常把自己比作齐国名相管仲、燕国名将乐毅,当时的人没有承认他这种说法。此句乃本文的“文眼”,全文围绕此句,安排悬念,引人入胜。写诸葛亮自比管、乐,设置悬念,而后以徐庶推荐,刘备“遂诣亮,凡三往”强化悬念。也记述了诸葛亮胸怀大志,不同于芸芸众生。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这人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写出了诸葛亮决不屈身俯就的品质和至高无上的尊严,为刘备屈身亲往隆中求见诸葛亮作了铺垫。

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我有诸葛亮,就如同鱼儿得到水一样。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从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能。

四、课外知识拓展

学了《隆中对》,你知道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2~4个。

七擒孟获、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

【隆中对】相关文章

隆中对【优秀3篇】03-18

初三《立定跳远》教案【优秀8篇】01-19

最后一次讲演(精选5篇)03-18

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09-26

化学教案-奇妙的化学(优秀9篇)09-21

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详细教案优秀10篇10-17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精选5篇)01-07

孔乙己(优秀5篇)03-0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优秀5篇)09-27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优秀11-05

48 3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