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3篇】

2023-05-03 02:27:17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虎知道为您精心收集了3篇《《认识人民币》教案》,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人民币的认识 篇一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52—54页的例题和第55页上的“做一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思想目标: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币值的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

一、交流导入

我们买东西要花钱,钱也就是人民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请教,也可以查找课外书了解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你所了解到的知识。(学生汇报)(尽情地让学生发挥)

同学们了解的知识可真不少,但每个同学了解的知识又是不完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人民币的有关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学习新课

师:请先拿出你们带来的人民币,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可以分成硬币和纸币;也可以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按照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将同一类人民币放在一起。)

1、教学例1,认识“分”币。

师:请从分币中分别找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学生回答,电脑演示硬币正反面图案。)     指出: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以换钱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这几种分币间的关系。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得出结论:1个2分可以换2个1分,1个5分可以换5个1分。

2、教学例2,认识“角”币。

让学生拿出10分,并说说自己的拿法。(有的同学拿了10个1分,有的拿了2个5分,有的拿了5个2分。)

说明:10分就是1角,10分既可以换成一枚1角硬币,也可以换成一张1角纸币(电脑演示)。教师板书:1角=10分

角币除了有1角外,还有哪些?你怎样区分2角、5角?5角硬币你认识吗?它与5分硬币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各种角币图案。)      指出:“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53页例2的填空,了解角币之间的关系,然后请同桌同学互相兑币。

3、教学例3、例4、认识“元”币

让学生拿出10角,同桌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说一说元币的图案。板书:1元=10角  告诉学生“元”同样是人民币的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拿出指定的钱数,看谁拿的对、拿的快,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3、独立完成练习第1、2题。

四、模拟购物

电脑演示小小商店的商品及其价格,学生选出最佳、最合理的方案,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珍惜爸爸妈妈劳动成果的教育。

五、为什么人民币中没有以3、4、6、7、8、9作数的钱呢?了解纸币两面各是什么图案。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角——→1分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 篇二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

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三

课时

1课时

设计人

陈雪原

教学目标设计

1、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级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 操作法:通过操作人民币,初步感知人民币,认识人民币。

2、 观察法:通过观察发现各种面值的热民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 谈话导入。

二、 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1、观察情境图

2、提出数学问题

三、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你存了多少钱”。

从了解本班学生的存钱罐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然后由情境图回到现实中来,一本班同学的存钱罐为素材开展学习活动。

提出的问题:

你存了多少钱?

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你存了多少钱”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首先是策略问题,即怎样才能知道存了多少钱,面对这么多钱怎样数。

2、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引导学生先分类,将面值相同的人民币放在一起。

3、夹流自己辨认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方法,可以从人民币上的面值、正反面的颜色、图案等方面进行辨认。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出示第一个红点问题“你存了多少钱”。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存了多少钱,面对这么多钱怎样数。

生:给人民币分类。

生:交流自己认识的人民币

师:教师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2、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

四、课堂练习

五、课堂

4、认识乐园、角、分的基础上,组织兑换人民币的活动,如:“1角兑换多少分?”“1元兑换多少角?”从而得出1元=10角,1角=10分。

5、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红点标示的问题“你存了多少钱”。在认识人民币时,教师要注意充分展示学生的发现。在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后及时组织自主练习,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第一个红点问题“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旨在引导学生对2元及2元以上人民币进行认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

自主练习第1题是认识现在流通的不同面值、版别的人民币及兑换人民币的题目,其中大面值人民币的认识是重点。练习时,教师仿照此题设计出更多的活动,尤其要重视“你还能怎样换”这个环节,提高联系的灵活性。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收获体会,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生:兑换人民币。

师:组织交流1元=10角,1角=10分。

师:引导解决“你存了多少钱”这个问题。

生:解决问题后交流。

师:出示第二个红点问题“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

生:独立解决问题。

师: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生:自主练习

生:交流收获体会。

板书设计

我的存钱罐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人民币的面值有:1分 2分 5分

1角 2角 5角

1元 2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课后反思

由于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在生活中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已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是要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地、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系统的学习有关人民币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3篇《《认识人民币》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认识人民币》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人民币数学教案(优秀14篇)04-30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优秀8篇01-30

《认识人民币》教案6篇10-14

认识人民币优秀3篇09-26

认识人民币 教案【最新10篇】08-20

幼儿园大班科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07-30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优秀9篇06-15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优秀5篇06-13

《认识人民币 》教学设计(优秀9篇)06-11

《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优秀7篇06-11

54 1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