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教案设计(优秀4篇)

2023-05-06 03:53:49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4篇《《香菱学诗》教案设计》,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故事情节,。通过分析人物身世及人物学诗经历,了解香菱的性格。鉴赏课文中的《咏月三首》,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揭示诗歌的话语蕴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要点与方法。品味文中细节(空白处),深入挖掘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3、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香菱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命运

教学方式:发现式审美体验教学(填补空白、揭示话语蕴藉),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学生自查资料,了解课文主人公香菱的有关信息及香菱学诗的背景。

二、教学过程

初读诗,解个性

▲导入: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姑盛情款待了宝玉,给他喝的茶名叫“千红一窟”茶,这茶出自放春山的遣香洞,用仙花灵叶上所带的露水烧成。宝玉他了觉得清香异常。让他喝的酒是“万艳同杯”酒,这酒用百花的花蕊,万种树木的汁液,酿制而成,因此名为‘万艳同杯′酒。这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那同学们来猜猜看,这“千红万艳”有没有比喻义呢?(《红楼梦》中所有的女子)

▲今天这堂课中,我们将认识到红楼梦这千红万艳中的一位。她刚刚步入大观园,第一次加入大观园的生活,她就是?(香菱)。大观园中最吸引她的是什么?(写诗歌)不错,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香菱学诗》

▲本文课题《香菱学诗》,那香菱学诗的过程是怎样的呢?速读全文,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拜黛玉为师品味王诗、边读杜诗边写诗、经历两次失败最终成功)

▲香菱为什么要学诗,找出她自己原话来回答?得了空儿。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香菱为什么羡慕,羡慕的是什么?(填补空白)写诗是高雅的事,是有着高贵血统的人做的事。《红楼梦》中并非所有的人都会写诗,王熙凤生就与诗无缘,普通的丫头不会也不敢学诗,诗歌代表是真、善、美。所以这个章回原本的题目就是:慕雅女雅集苦学诗

▲香菱有没有学会写诗?有

▲读一读香菱所写的三首诗,结合文中别人对它们的评价。说说读过诗歌后的感受。

(每一首各请一位学生进行朗读)

第一首:“措词不雅”语言:语言肤浅,堆砌词藻,落入俗套,用的都是现成话,只是将前人咏月的词藻进行堆砌,如“月”、“玉镜”、“冰盘”等词,凑成篇章,无新意。表现手法:采用了直接表现的手法。主旨:月亮很亮(这是致命伤,咏物诗应该托物言志)。

第二首:“不像吟月了,月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一首过于穿凿了”,用词雅致了。语言:语言游离,刻意求雅,显得生硬。表现手法:以花香,夜雾来烘托,侧面描写,脱开了前一首老形容月亮本身的束缚,胆子放大了一些。不足之处是对黛玉的“放开胆子”理解很表面,所以说“过于穿凿了”。主旨:月色很美(这也是致命伤,偏题了)

第三首:含蓄(揭示诗歌的话语蕴藉)。首句:有气势,似一轮皓月,破云而出。“精华难掩”,暗含自己才华终难埋没,二句暗含自己的身世,顾影自怜,精神寂寞。(脂砚斋: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第三联借旅人思乡,怨女思夫,写得情景交融。结尾感叹本是作者自己的,却借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发问,诗意曲折又紧扣咏月诗题,“团圆”二字将月与人合咏,自然双关,余韵悠长。语言:含蓄优美(含蓄是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蓄在有限的话语中,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表现手法:含蓄,侧面写,全诗不着一“月”字,却处处是月。主旨(蕴藉):托物言志,抒身世之感

▲香菱的这三首诗歌,是在几天内完成的?(3天)

▲从第一首到第三首可以说她的进步是突飞猛进的,因为中间只隔了两天的时间,为什么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是如此大的成就?文末哪几个成语可以概括她学诗的状态?

苦志学诗精血诚聚(①解释②对应本回的题目“苦学”)

▲从文章当中找出可以应证的句子:(并朗读相应的句子,分组朗读)

①“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勤奋好学,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②“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废寝忘食,专心致志

③“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是因为“神与物游”(刘勰语),说明她此刻已浮想联翩。“抠土”,有费尽心力之意,写她在立意时的反复斟酌之态。“皱眉”也许是因为所用字眼不好;“含笑”,大约是有了奇句,因而感到满意。

④“至晚间对灯出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达到忘我之境,失眠

⑤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香菱的好诗绝非梦中偶得,而是苦读冥思后的成果

▲学生解读文中有关宝钗、宝玉的相关语言描写,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如:宝钗:“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这一环节应该是学生用时最长的,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因为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四重境界。

▲个人的主观勤奋确实最为重要(内因),那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外因:一是有优秀的老师:(林黛玉)二是有良好的环境:大观园是美好的地方,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

小结: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可爱可敬的香菱。

▲从香菱的学诗经历中,你有何所获?(小组讨论,然后各抒己见,意对即可)

如:第一,学习要有兴趣。第二,学语文要专注执着。第三,要有尽可能质高量大的阅读。第四,要读写结合。第五,写作上既要有格调规矩,又要不受拘束,而以立意为主,讲究意趣真实。第六,要老老实实向老师学习。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针对新课标的三维度之一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使香菱的气质品格化为自己学习的不竭动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次读诗,探身世

▲对于香菱的学诗写诗,作为红楼梦的男主角宝玉是如何评价的?(填补空白)

这正是“人杰地灵”,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为公。

▲为什么香菱不学诗就“可惜”了呢?(补白香菱身世——可怜)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金陵十二钗副册时,只见首页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写着这样的内容: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你知道这是写谁的吗?(香菱)哪位同学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她的情况?

脂砚斋对“香菱”精辟的分析,说:“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从出生、外貌、气质、才华、品德五方面来评价香菱,可见她是一个完美的女子)

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根基不让迎探一句说明香菱本来就是富贵人家的孩子,本名甄英莲,本来血统高贵,曹雪芹的美学观认为,诗歌应该是上等人中的佼佼者的专利品,诗歌使人更真、更善、更美,凭香菱这样的人品,凭曹雪芹对她的同情态度,不能让她不会写诗,所以宝玉的观点也就是作者的观点。而香菱自幼被拐,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香菱孤苦无依的身世、沦为妾侍的身份,在大观园学诗的这段时光,恐怕是她一生中难得的幸福时光了。所以她感到由衷的快乐,由衷的幸福。所以她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如醉如痴!无情的命运非但没有让她沉沦麻木,反而使她对精神的追求益发执着,可谓痴心不改。当这样一个女子被赋予诗歌性灵般的光辉时,她的形象在红楼大舞台上便熠熠生辉了!

小结:可怜的香菱

▲一路读来,现在你感受到香菱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聪明、悟性好,好学,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善良,可爱,

再读诗,悲命运

▲再读香菱写的第三首诗,也就是我们共认的最成功的一首,说说你还从中读出了什么?(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作者在咏月中倾注了真情,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

总结:从诗歌中我们读出了香菱的思念、盼团圆,她可能想和自己的亲生父母团聚,但从种种意象表明,她更有可能她已经开始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了。

▲从诗歌当中我们了解到了香菱很热爱她的丈夫,很盼望和丈夫的团聚,事实上,薛蟠值得香菱如此为他牵肠挂肚吗?

不值得。薛蟠:薛蟠,表字文龙,外号“呆霸王”,薛姨妈的儿子。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爱,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虽是皇商,却全然不知经纪世事。他骄横跋扈,倚财仗势,强买英莲〈即英莲〉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冯渊;他荒淫无耻。在一次去南边置货时,途经一小酒店喝酒,因堂倌换酒迟了些,就一时性起,拿起酒碗照他打去,一下子就把堂倌打死了。这次薛蟠被判了死罪,后因贾、薛两家托人和贿赂,又被放出。此乃粗鄙无耻无情无义之人。

而当这样一个女子终究难逃其悲剧宿命,香魂返归故乡之时,作为读者,我们怎能不为之扼腕、叹息,怎能不掬一把清泪?

有人说,红楼梦是女子的悲歌,亦是女子的赞歌,文中塑造了百余位女子形象,她们或巧笑倩兮,或眉目盼兮,或袅娜风流,或娴雅贞烈,她们就那样一个个走进读者的心中,却又是那样的一个个令人心碎地去了,直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香菱是可悲的,悲其出身仕宦,却年幼无依,沦落红尘,致为呆霸王薛蟠这等人的妾室,饱受凌辱,最终香消玉殒之命运;

小结:可悲的香菱

▲香菱苦志学诗不仅使她成为红楼梦中会作诗的丫鬟,被大观园中众人所喜爱、佩服,而且连我们今人也不禁喜欢上这位玲珑剔透、冰雪聪明的女子,可是这样一位受人欢迎的人,结局却如此悲惨,令我们不得不怀疑曹雪芹的用心,他塑造香菱这一形象,想要传达怎样的感情呢?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又那么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会如此扼杀人才!不公平到这等地步!这正是需要读者明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学观点之体现。

香菱是可赞的,赞其娟娟之影,孤寒之魄,面对多舛的命运,恒守清新纯净的本质,痴心不悔地追求精神世界的丰盈,终究“精华难掩”,完成了一个诗性女儿对诗性理想的痴心追求!

▲因而,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请说说还有哪些女子的遭遇也折射出这句话的含义?还记得这堂课开始了时候,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所喝到的茶是“千红一窟”茶,饮到的酒是“万艳同杯”酒,联系到曹学芹在整部小说中所采用的谐音的手法,那就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中,不是某一个女性在某一个问题上的悲剧,而是那个社会里女性的普遍悲剧,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才貌两全者如黛玉,德才兼备者如宝钗,阔达豪放者如湘云,柔弱和顺者如迎春,聪慧果敢者如探春,胆大泼辣者如熙凤,美丽率真者如晴雯,谦和忍让者如袭人,软弱糊涂者如尤二姐,性情刚烈者如龙三姐,远离红尘者如妙玉……等等,她们的人生无一不是以悲剧收场。而且她们身受痛楚而不自知,这又是怎样的悲哀呀!

《红楼梦》塑造了一个悲剧群像,最能体现《红楼梦》悲剧典型意义的是“金陵十二钗”,她们几乎无一能逃脱红消香断,花残春落的结局,作者统统把她们归结到“薄命司”中,听凭她们的眼泪由秋流到冬、由春流到夏。她们带着一切美好的追求、美好的情感、青春阳光的生命,前赴后继地奔向“薄命司”,完成了“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宿命。

▲结束语:在这堂课就要结束之际让我们在《红楼梦》的序曲中一起来朗读这样一首诗歌:

忆红楼,怨梦里红楼若梦;

思红颜,叹烟中红颜如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只见得满目残红,只听得悲歌如泣!

歌毕,剧终。

梦一场,怎一个愁字了得!

▲布置作业

由语文学习领域拓展到一切领域,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和收获?以“香菱学诗的启示”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 篇二

【知识目标】

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等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重点)

【情感目标】

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导入一 一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引得四百余位痴男怨女纷纷登场,又都黯然离去。香菱——列副册首位的女子,是这幕人生大戏中公认出场最早、最孤苦无依、最薄命的一个。在第四十八回,曹雪芹通过写她“学诗”这一情节,给予这个女子一种怎样的诠释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香菱学诗》,细细地品读吧。

导入二 有人说:“平生不读《红楼梦》,满腹诗书亦枉然。”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为什么这部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们且以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分析,这就是《香菱学诗》。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2.作者简介: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产物,“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流传下来。

3.字词积累:(注意字形并给加点字注音)

仄声(zè)  庾信(yǔ)  胡诌(zhōu) 蘅芜苑(hénɡ)(wú)(yuàn)

三昧(mèi) 暧暧(ài)请柬(jiǎn) 颦(pín)

嘟哝(nonɡ) 姊妹(zǐ) 怔怔(zhènɡ) 暖香坞(wù)

画缯(zēnɡ) 鳏鳏(ɡuān) 阮(ruǎn) 鲍(bào)

4.词语解释:

造化:福气;运气。

腻烦:因次数过多或时间过长而感到厌倦。

揣摩:反复思考推求。

诌:编造言词。

鳏鳏:形容忧愁失眠的样子。

穿凿:非常牵强的解释,把没有某种意思的说成有某种意思。

地灵人杰:山川灵秀,人物杰出。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起承转合:旧时写文章常用的行文顺序。

5.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说详细叙述了黛玉为香菱指点学诗迷津,香菱谈读诗体会及苦心写诗的经过。

(2)概述香菱学诗的三个过程。

拜师:拜黛玉为师,黛玉指导她读诗。

论诗:香菱读诗后,与众人谈读诗体会。

写诗: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苦心作诗。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理解内容,分析人物

1.本文题为“香菱学诗”,香菱是怎样学诗的?通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把“香菱________学诗”补充完整,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谈谈你的发现和见解。

示例:(1)香菱痴心学诗。

如:“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香菱先是向宝钗求师,被委婉拒绝后,又热切地向黛玉求师。

香菱学诗教案 篇三

【自读导言】

1、透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这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理解文章的一个难点。

(解说:这个单元集中学习鸿篇巨制《红楼梦》中的片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析小说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注意学习它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

【自读程序】

1、导入新课。

(1)由《葫芦僧决定葫芦案》过渡到《香菱学诗》。

(2)简介《红楼梦》有关材料。

(解说:回忆旧知,带入新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关注。)

2、整体阅读。

(1)学生自读全文,识记生字生词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词语——起承转合、不以词害意、地灵人杰、穿凿、诲人不倦、揣摩

文中涉及到的诗人诗作——“竹林七贤”、王维、杜甫、李白、陆游等有关的文学常识,以上资料都能够借助课本注释或工具书完成。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重要的人物还有几个?注意在文中画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

(解说:阅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追寻作者思维轨迹、对文本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设计以上程序,遵循了阅读认知的一般规律: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更深入地鉴赏文章作好必要的准备。这样做,既能够积累词汇,巩固基础,又能够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特色,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精读引导。

(1)学生讨论: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杯具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最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个性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2)结合作品资料,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能够看出来?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原先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期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精神食粮的超多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这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

(3)结合作品资料,讨论: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

明确: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襟怀。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呵!

富于才情的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主要资料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她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女自由地翱翔。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有好感。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职责。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

(4)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方法。

明确:曹雪芹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红楼梦》中四百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无论是主子,还是奴仆,都给予了分寸恰当的描述,浓淡相宜,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的享受。《红楼梦》里人物的出场入场,一颦一笑,来龙去脉,口角眉梢,心头话尾,舌尖牙缝,歌哭笑骂,正经,胡调……没有一处不是活灵活现的。

例如,描述香菱刻苦构思诗歌就十分传神。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入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但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联系香菱的这份苦心学诗、精血诚聚与她的悲惨身世,我们怎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

这种透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神态表现心理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而《红楼梦》则把它发展到极致。它与作家透过自己的叙述,从旁静止地分析人物心理相比,更显得跳脱生姿而又富于内涵,同时也更贴合生活实际。

(解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小说的思想倾向是透过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来体现的。与诗歌、散文相比较,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务必写人,而且要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因此要把握小说的思想资料,就务必首先认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则主要是透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捕捉有效信息,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老舍先生曾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晦涩难懂,枯燥无味,乃至词不达意的语言,是无论如何不能描述出优美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丰富多姿的人物形象来的。《红楼梦》在语言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的。正如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先生所说:“在古典小说之林中,《红楼梦》的语言最好。从每个人物的说话声中,能够分辨出是哪个人物出场了。《红楼梦》是语言艺术的典范。”)

【自读点拨】

1、透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齐!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又那么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会如此扼杀人才!不公平到这等地步!这正是需要读者明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学观点之体现。

2、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明确:《红楼梦》在描述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但是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不正当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解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透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好处。因此,善于鉴赏的读者就不会只限于再现作品的形象,也不会仅满足于从作品的形象世界得到必须的感受,他还会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塑造这样的人物?如何认识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倾向?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

【自读思考】

透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这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作用?

提示:林黛玉收香菱作学生,提出做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学写诗也是十分正确而必要的。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诗歌的语言感知潜力就会越来越强,诗歌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牢固,房子也就能够盖得越高大。诵读就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潜力的根本途径。

其次,黛玉认为,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王维的五言律诗是最好的,除了杜甫,没有人能赶得上他;七言律诗,杜甫的诗要是打一百分的话,恐怕要再找出一个八十分的都不可能,之后一个李商隐也还能够;七言绝句,那是不会有人写得过李白的了。这三个人,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人称“诗佛”,唐朝的诗歌,成就最高的就是他们三位了,以前一向是这样评价的。之后白居易代替了王维的位置,因为他的诗里面有一些反映劳动阶级的生活、思想等等,还有他的长篇,如《长恨歌》《琵琶行》都不错,但是以前一向是以李白、杜甫、王维三个人为首的。林黛玉这个看法也是很对的。要学就学一流的,学不到一流还能够成为二流,要是一开始就学二流的,那只能学成三四流了。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香菱学诗,第一首,通篇就是说了“月亮很亮”这么一个意思。所以黛玉就说,初学者看的诗少,措辞不雅,要放开胆子去做,要有想像力才行。这也是很对的。恩格斯在评论德国诗人普拉顿的时候曾强调说:“写诗务必有大胆的想像。”能够说,没有想像就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诗。形象思维的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丰富的艺术想像,大胆的想像能够使极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美质,令人耳目一新。

《红楼梦》中的'这些文艺创作理论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解说:《红楼梦》这部作品能够说博大精深,值得鉴赏的资料很多。设计这一开放性问题,就是要全面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潜力,以获得更多的文学感悟。

初三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 篇四

[课内语段精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 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 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 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场,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 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 '领略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 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 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象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 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1、写出文中提到的几位诗人所处的朝代极其原名:

陆放翁是指            (朝代)的

王摩诘是指            (朝代)的

“老杜”是指            (朝代)的

李青莲是指                (朝代)的

2、唐代的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结合第一段,说说黛玉替香菱解了什么“疑惑”?

3、黛玉说香菱“不出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她是不是把写诗看的太简单了?结合课文谈谈,她为什么这样讲?

4、黛玉对香菱的学习进程按程度的深浅作了合理的安排,其表现在文中哪些词语上?

5、第二段中,作者一共写了八处“笑”,一处“笑吟吟”,七处“笑道”,这是否太罗嗦了?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至少两处):

6 、第二段香菱所引的王维的三联诗句印证了宋代           (人名)对王维诗和画的评价,“              ,             ”,请在下面默写一首你所喜欢的古代诗歌,并谈谈你的体会:

诗歌:                    ,                   。

,                   。

体会:

[课外美文赏读]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从香菱学诗谈起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态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她,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 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着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象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如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底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       ,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           ,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濯,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     根据你的理解,在第(4)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2.     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文中[甲] [乙]处抽出来的,它应放在哪一处?为什么?

4.本文题为“从香菱学诗谈起”,在文中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谈?谈了什么观点?

5.用“//”划分本文的结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6.文中列举了许多名人的事例,如果把第(5)节和第(6)节中的例子交换一下,可不可以?为什么?

[片段作文练习]

描写一个场面或一件事,如某项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或家庭琐事,注意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课内语段精读]

1.南宋  陆游; 唐  王维; 唐  杜甫; 唐 李白2.律诗押韵“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看古人的诗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的”,黛玉说“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课内语段精读]

1、不矛盾。表现出范进的热衷功名,利欲熏心。头脑中除了中举之外已无其它的念头。2、合理,表现出作者对范进这样的人的厌恶、鄙视。3、胡屠户是为掩饰自己说瞎话而假笑,众邻居是嘲笑胡屠户说瞎话而笑。4、(举例略)因为范进中举之后就是老爷了,就意味着升官发财了。表现出世态的炎凉,中举前饿了三两天也无人问津,中举后一个个巴结讨好,深刻地揭露了趋炎附势的世风。5、因为来的是些老爷,而胡屠户只不过是个杀猪的,身份卑微,所以不敢出面,反映出封建社会的森严的等级观念。6、(举例略)用讽刺、夸张的手法更能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中心,也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7、(略)

[课外美文赏读] 1、①一会儿②接待客人③村中无正当职业的人④释放、放了2.因为范进中举之后就意味着升官发财,所以大家都来巴结讨好。3.不是实话,因为胡屠户只不过是个杀猪的,根本没有资格与那些老爷们同桌吃饭,胡屠户这样说只不过是出于虚荣而吹牛罢了。4.范母去世,大做佛事;和尚被拘,一帖解放5.不好,用以突出范进中举前后变化之大,表现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罪恶。6.受张乡绅指使,想得到和尚的良田。7、因范进要做佛事而写一个帖子给知县,便得以释放,流氓们也因张乡绅的帖子被释放,表现出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腐朽,徇情枉法,官官想卫。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3.不是,黛玉这样讲是有前提的,一是先细心揣摩透了王维的五律一百首,再是读杜甫的七律一二百首,然后再读李白、陶渊明、应、谢、际、庾、鲍等人的诗,加上香菱又及其聪明好学,有了这些条件,方说“不用一年的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4.且把   然后   再   次再   然后5.不罗嗦,字面同,内涵却不相同。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是教者的询问,是亲切、温和的笑,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这里的笑,既有亲切,又流露出读完书后的轻松。6.苏轼(苏东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课外美文赏读] 1.怎样才是虚心好学呢?(怎样做才算是虚心好学呢?)(意思相近即可)2.谦逊(谦虚、虚心);雅量)3.乙处  与上下文衔接,过渡自然。4.从“不耻不知   不耻下问   不耻相师”三方面来谈。 要“虚心好学”5.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6.不可以,因为马克思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不耻不知”的道理的,贾思勰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不耻下问”的。7.(略) 但例子一定要能够证明中心论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4篇《《香菱学诗》教案设计》,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香菱学诗》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202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01-23

《香菱学诗》教案【优秀10篇】12-01

初中语文《香菱学诗》优秀教案优秀10篇11-20

香菱学诗教案【3篇】11-02

香菱学诗教案通用8篇10-23

《香菱学诗》教案优秀6篇09-27

初三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6篇)08-04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最新505-06

初三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4篇05-01

九年级上册语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604-24

52 1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