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2023-11-04 23:39:05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壶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课文原文及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难点: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世界文坛上,有三在短篇小说之王,他们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

2、听课文诵读录音,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2)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4)这篇小说家提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3、学生讨论,在全班交流明确:

(1)穷——富——穷

(2)据说做生意赚了钱,成为全家的“希望”、“福音”。

(3)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

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小说写了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4、精读船上巧遇的片断,了解小说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主要通过:表情、动作、言语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四、小结。

这篇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菲利普夫妇只认钱不认人、爱面子的形象。提示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五、作业。

1、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2、课后练习四。

附板书:

第一部分:1-4 故事的开端,盼望于勒。

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发展,夸赞于勒。

第三部分:20-47 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

第四部分:48-49 故事的结局,躲避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1、理解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

教学准备:幻灯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的:简介作者,掌握字词,了解结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人与人,人与亲人之间应有的关系;

2、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P168)

(二)导学导读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P168)

2、学习字词:学生注音、释义,教师讲评。

给加点的字注音:

拮据jiéjū栈桥zhàn煞白shà撬开qiào诧异chà牡蛎mǔlì褴褛lánlǚ

解释下列词语:

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栈桥:码头上延伸到海里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和装卸货物用。

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撬开:用棍棒后刀、锥等的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另一头,使缝隙增大。

诧异:惊讶,觉得十分奇怪。

牡蛎:一种软体动物,又叫蚝,肉鲜味美,可食用。

褴褛:衣服破烂不堪。

3、指读预习提示,明确学法。

4、教师范读全文谎生思考划分部分、归纳段落大意?

5、分段提示:可以按照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按“盼”、“赞”、“见”、“躲”,将课文分为四大部分。

讨论明确:第一部分(1——4),盼。第二部分(5——19),赞。

第三部分(20——47),见。第四部分(48——49),躲。

(三)布置作业:练习六。

第二课时

课时目的:学习第一、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承前导入

1、抽查字词掌握情况;

2、回顾段落划分及大意。

二、讲析一、二部分

1、指读第一部分

2、讲析并板书

(1)首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我”的家境。“并不是”、“刚刚够”、“有两个姐姐”,概括写家境“拮据”。第二段用几件虽显琐细却很具代表性的小事,把家境的“拮据”具体化了。

①样样——都要节省(无一例外)总

二②请吃——不敢答应(以免回请)拮

③买货——减价底货(拮据至极)分——穷

段④长袍——自己做的(无可奈何)据

⑤花边——计较半天(爱慕虚荣)

(2)三、四自然段,通过父亲“只要一看见……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行动和语言两方面简练、生动的描绘,竭力渲染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永不变更”意味着父亲那句话已说过无数次了,极写盼望之情的强烈。

(2)小结:第一部分是故事的开端,写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

3、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归来,那么,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要这样焦急的盼望他归来?小说在此设下悬念。请大家速读第二部分(4——19),分析思考: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于勒是个怎样的人。

4、速读后,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板书:

于勒行为不当

叔叔这之前坏蛋流氓无赖

(从前)分文不值恐怖打发他到美洲去

“吃得一干二净……”

父亲还大大占用……对比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绘行写神,深入细致的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刻画的写法;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中心的人与人的关系,批判极端的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四)美育渗透点

情节 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构思美。

二、学法引导

欣赏课文朗读视频,理清情节脉络,然后从分析人物形象着手,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分析人物性格

2。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题

解决办法:人物性格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以前学得的方法;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神态、语言等的语句体会。小说的主题,及主人公的理解,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加以适当的点拨来解决。

四、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 教学课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由于文章情节生动、曲折、有趣、有些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宜充分欣赏课文朗读视频,从而理清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

2。学生在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理解小说的主题。

3。利用本文情节大起大落的特点,通过口头作文的形式,为课文另拟一个结局,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大家都有叔叔吧!然而你们的父母和叔叔他们兄弟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呢?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讨论半分钟然后用简练的词语来概括。(生举手回答:“情同手足、相互关心……”等。)那么,在资本注主义社会亲兄弟之间又是怎样相处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小说家莫泊桑写的一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二、看TV

(一)了解作者

莫泊桑(1850-1893) 法国作家。 生于没落贵族家庭。自幼热爱文学,七十年代刻苦学习写作,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1880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轰动法国文坛,是作者的最佳作。长篇小说中最出色的是《一生》和《俊友》。短篇小说《家人》、《两个朋友》、《项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二)目标展示

1。根据情节的发展,抓住人物的神情、语言和动作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2。根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前提诊测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什么?

2。小说的情节由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构成。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和心理描写。

三、欣赏视频,课文朗读

要求:用耳(听),用眼(看),动手(划出有关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的句子),动脑(思考文中亲兄弟间是怎样的关系?)

四、导学达标,思考讨论问题

教学方法: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发言师启发点拨

问题1:根据情节的发展,来分析一下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莫泊桑写人物,不在外貌描绘上下工夫,而是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这内心世界的揭发,又绝不靠作者的叙述,而是用人物的动作语言,让他们自己自然的去表露。

课文“提示”指出:“要求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情,准确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请找出描写菲利普夫妇神情和言行的语段,通过读,体会菲利普夫妇的内心活动。并用一个字概括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完成下表。

于勒的景况 菲利普夫妇的表现

神态 行为 语言 对于勒的态度(用一个字概括)

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部分花光了占用了父亲应得的一部分遗产

于勒来信说赚了钱,并且要赔偿损失

发现衣衫褴褛的买牡蛎的年老水手像于勒

船长证实买牡蛎的穷水手叫于勒

问题2: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原因是什么?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

问题3:菲利普夫妇是可笑的,同时又是可怜的。他们不是什么大奸大恶,对于亲兄弟于勒,本来应该是互相帮助,和和睦睦,共渡难关才对。但他们展示给人们的只是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请同学们想一想,形成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五、文章结构及主题演示

看TV,回顾课文,齐答要点,动画演示课文结构及主题

六、扩展思维训练

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分组讨论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一个片段,力求通过表情、动作、语言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学生分小组探讨,口头述说,然后推荐发言,讲述构思的故事。

七、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然而生长在到处充满了温暖与真情的社会主义的我们,更应珍惜时光!努力拼搏!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

八、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小说,应该能运用简洁的语言理清其脉络,品析人物的言行,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提炼小说的主题,表明自己的看法。还应该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的启迪。

遵循课标中的指导思想,在设计《我的叔叔于勒》时,我着重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构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教材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是本单元第三课。课文通过于勒的故事,着重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丑态,引发我们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思考。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储备点:

熟悉莫泊桑及其作品。

2、能力培养点:

⑴ 通过人物的个人简历来梳理故事情节。

⑵ 理解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体验点:

⑴ 体会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

⑵ 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对教学对象的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的课文,学生已经有了学习语文的独特体验,也具备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有很强的表达欲望。

【对教学理念的思考及教学方式设计】

本节课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学习当中,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独特感受,将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作为教学组织方式。

【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及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激发和支持学生想象的情景,如用温馨的亲情画面激起情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检测预习内容,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情景。

教师不局限于使用信息技术,还应该鼓励学生超越多媒体所展示的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组画面。看过之后,你有何感想?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

展示课题。 看画面,谈感受,读课题。 运用温馨的图片,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课前热身 大屏幕展示作者资料和需要掌握的字词(需要学生回答的先隐藏起来。) 学生抢答。 迅速地了解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梳理情节 大屏幕展示于勒个人简历的相关内容,待学生归纳后,出示课件。 根据教师的提示,快速浏览课文,准备抢答,填写于勒个人简历。 以于勒为线索,了解故事情节。 品析人物 教师提问:在于勒身世变化的同时,他的亲戚变没有?其中,谁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并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找出描写印象最深刻人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可以读,也可以演,并说说理由。 让学生自己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中去品味人物,得出他们自己的感受。

1、本是兄弟,关系怎么会忽好忽坏呢?

2、作者想通过于勒的遭遇告诉我们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展示板书。 学生可以立刻回答出:这一切都是因为──钱。

结合自己的社会经历,谈出最深刻的感受。

和教师一起完成板书。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表达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升华感悟 教师提问: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你想对谁说?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引导学生认识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拓展延伸 请充分挖掘你的想象力,续写语段:

哲尔赛岛到了,菲利普一家正准备下船,这时,突然从背后传来一声:“喂,菲利普!”……… 发挥想象,续写语段。(课后完成) 在充分认识人物的基础上,用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方法,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可以是教师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并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在本课的课前热身和梳理情节的教学环节中,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信息技术手段在创设情景方面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氛围,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课前热身就“寓学于乐”,提高了学习兴趣;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梳理情节就由难而易,品析人物就因繁就简,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个感官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胜,再加上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有助于实现让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让所有学生有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更能体现课改精神。

【教学点评】

信息技术与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点评《我的叔叔于勒》

一、现综合的课程目标

在新的各科课程标准中,普遍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面的教学目标,体现了中小学教学目标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我的叔叔于勒》这一案例从教学目标的界定、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信息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二、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根据有关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了全面的、综合化很高的教学目标,通过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对课文情景的理解。为了引导学生实现上述目标,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学习任务,而且各任务及其教学环节切换比较自然,引导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自主学习,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学习、理解、和体会。

三、服务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要求

本案例体现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上述多种教学目标,并服务于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原则:

1、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显示文学常识和生字词,可以快速地检查预习情况。

2、利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支持学生发言。

3、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设计板书,深化主题。

四、本案例亮点

1、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2、通过个人简历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弄清故事情节。

3、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升华感悟”这一环节。

4、板书设计好,课外拓展好。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分析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教学重点

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作者。

2、小说三要素。

3、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4、小说的结构。

二、自主学习

自读课文填写于勒的简介。

姓 名于勒,性别男,年龄50多岁

籍 贯 法国哈佛尔政治面貌 无

主 要

经 历青年时期无钱,行为不端、糟蹋钱

中年时期有钱,正直、有良心,阔绰

老年时期无钱,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主要社

会关系哥嫂菲利普夫妇、侄子若瑟夫、两个侄女、二侄女婿

三、合作探究

(探究1)填表说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

于勒的经济状况 对于勒的称呼 采取的行动

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坏蛋、流氓、无赖,全家的恐怖。 打发他到美洲去。

赚了点钱,希望能够赔偿父亲的损失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租了一所大店铺,做一桩很大的买卖全家唯一的希望,好心的人,有办法的人。

于勒成了穷水手 这个贼,这个家伙,这个流氓。 改乘其它船,躲开他。

大家思考一下: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是围绕什么而变的?

于勒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对他们这类小市民的严重腐蚀--有钱则亲,无钱则疏。

揭示全文主题——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探究2)菲利普夫妇如此对待于勒,那么他们是怎样的人呢?

自由朗读,找出文中刻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词句,揣摩所揭示的人物性格。回答方式:( )这一句或者这一段运用( )描写方法,表现菲利普夫妇( )性格特点。

虚伪、势利、自私、贪婪、

冷酷无情、唯利是图

教师小结:(与名人的交流)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龙应台

四、拓展延伸

运用两种以上的描写方法,描写本班的一位老师或一个学生,不能出现真实姓名,让同学们猜猜你描写的是谁。

五、作业

续写练习:如果现在又在换乘的船上看到了有位富翁像于勒(或就是于勒),那么菲利普夫妇又会有哪些出色的表现呢?请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注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开头为:

回来的时候,我们换乘了圣玛洛船……

上面内容就是壶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课文原文及教案】相关文章

课本剧《我的叔叔于勒》(优秀4篇)02-26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10篇02-10

《我的叔叔于勒》人教九上(优秀6篇)12-25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12-19

初三《立定跳远》教案【优秀8篇】01-19

最后一次讲演(精选5篇)03-18

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09-26

化学教案-奇妙的化学(优秀9篇)09-21

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详细教案优秀10篇10-17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精选5篇)01-07

48 2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