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彩4篇

2022-10-16 16:02:26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4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一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强的报道作品,是一部不朽的名著。1936年6月至10月,美国作者埃德加·斯诺在中国西北_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并着笔写下了它——《红星照耀中国》

在书中,作者斯诺以记者的身份通过“白区”,历尽千难万险进入“红区”开始了他的采访。采访对象许许多多,而对、彭德怀、徐海东、周恩来和徐特立的采访记录尤为细致。对当地的农民、工人、红军战士,还有“红小鬼”一系列的采访中,通过他们的讲述、行动,以及当时的生活环境,斯诺以一名记者的名义向外界宣传真正的“红军状况”,传达红军的思想,使外界消除对红军的不实之词。并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_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它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的一大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斯诺面对面采访了、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友谊。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了。在他眼里,便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

“在我看来,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书中对伟大的描写——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而恰恰是这样一位喜欢憨笑的人,解放了新中国,成为一代伟大领袖。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二

1936年,正是中国社会风云激荡,剧烈变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业红军刚刚结束了长征,在陕北站住脚,而国民党新的围剿紧锣密鼓的展开着。华北,日本侵略军不断蚕食并虎视眈眈地觊觎全中国。

一直以来,由于国民党对中国共共产党人和红色苏维埃的污蔑,歪曲,而新闻封锁又让外界对此充满歧视和偏见。

1936年6月至10月,经过对红色苏区4个月的实地考察和深入访探,斯诺不仅成了第一个深入红色苏区采访的西方记者,而且彻底改变了自己对苏维埃共和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观念。回到北京后,斯诺根据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创作完成了轰动世界的经典名作《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篇纪实文学作品,但它能几十年经久不衰,充满活力,重在其客观真实的记叙,生动而个性的人物刻画。《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经久不衰,取决于作品高度的客观真实性。斯诺不畏艰辛,甘冒风险,深入苏区4个月,采访了革命领袖。红军将领,普通战士、农民、知识分子等众多人物,考察了解了苏区党政机关,军队、经济、文化、教育、宣传等各方面情况,反复对比核实,掌握了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冷静地完成了全书的创作。正是由于作品客观公正的记叙使作品在80多年后的今天仍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对历史的真实记录,它客观公正的叙事立场,成为一座令今天的新闻人仰视的高山。

我们阅读书本书,尤其要仔细体味作者笔下的人物所散发出的积极、乐观和坚忍不拔的革命激情,这是斯诺在中国其他地方所看不到的而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三

从保安到西安,这一路上,红军的足迹遍及了山川;过草地,走索桥,红军从不喊苦,他们帮助贫民,上万人加入他们,这是一支传奇的军队。

还记得,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辛,一连走了十天,还不见人烟,细雨绵绵加上一望无际,他们吃野菜,无从援手,可他们,还是胜利地经住了考验,从不掉队,互相团结,重重困难没有压倒他们。可现在的我们呢,一点挫折也受不起,自杀,跳楼一件又一件,甚至,还有的大学生,为找不到工作而,轻生难道生命就如此的不珍贵吗?你想想看,我们如今的物质生活比红军那时候好多了,为何这样的生活还支撑不起你强大的内心?知足吧,没有红军那样的团结一心,我们至少要有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什么信念?为正义,为祖国拼命的热血情怀!如今的中国,全是建筑在死去红军的血肉之上,不为你自己,也要为祖国,那是多少人逝去的青春,又是多少人夜以继日的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杀,这样的革命价值,是警钟是不可估量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起码要珍惜好它,才谈得上自身为祖国的奉献。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四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小时候是把它当作故事书来读的,工作后,我又多次翻阅了这本书。

当年的斯诺先生对中国西北那块神秘的苏区怀有极大的热情,又以极大的勇气穿越重重关隘的封锁,当然斯诺先生的付出也得到了丰厚的回馈——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发现了蕴含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就那个时代而言,斯诺先生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___真相的书,并成为那一代西方人了解红色中国的重要途经。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追踪斯诺先生与普通群众和干部的谈话,以及与红色政权的领导者如周恩来、朱德、林彪,直至_本人给斯诺先生的印象,都被坦率地记录在了那张白纸上。这些被国民党悬赏重金通缉的所谓“赤匪”,突然之间就以或坚定、或执着、或深邃的印象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充满对___乐观的快乐与幽默。透过斯诺先生犀利的笔法、毫无顾忌的问题,我看见了作为新闻人力求中立客观的愿望。

也许很多时候斯诺先生并不能准确理解所听到看到的一切,但可贵的正是忠实的记录。斯诺先生在书中展示了一个当时不为世界所知的延安根据地,红色中国的领导人以宽博的胸怀面对无知的误解和被蒙蔽的扭曲,热忱欢迎这个远道的异乡人,直率而认真地把所做所为告诉斯诺先生,并信任地通过这个白人青年,告诉全世界,在世界东方的反法西斯战场上,被忽视的角落里发生的事情。

《西行漫记》中出现了许多人物形象,不仅有斯诺接触过的红色L党,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名的红军战士和苏区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花白胡子,到大渡河与泸定桥的英雄,以及留着辫子牢骚最多的老头,当然还有著名的“红小鬼”,这些普通人的群像是斯诺先生苏区之行所获得的最真实鲜活的画卷。

而通过这些普通的红军战士及苏区百姓的经历,读者自然能够明白当时中国人所遭受到的剥削和苦难并不只是后来的教课书上的呆板字句,而是一个个真真切切血淋淋的悲剧。通读这本书,我们对当时中国之所以选择红军选择共产党的历史时代背景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当然如果这本书仅有上述的热情,那么它也不可能在世界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作为新闻记者,斯诺先生在写作时尽力保持着冷静客观的态度去记录,而作为一个有着高度专业素养的外国人,斯诺先生从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两条线上对当时中国发生的深刻变革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斯诺先生并不只是简单呈现所看到的事实,而是对产生这种。种现实的土地上的人以及他们的历史进行了具有深度的梳理与分析。

正由于斯诺先生深刻探求了中国___发生的背景和原因,才能对共产党的看法及其未来的预测做了这样的总结:

“中国社会___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像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做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产生中国社会___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利因素。”

斯诺先生用深邃的双眼看见了燎原的星火,以透彻的思考读懂了英雄的远征,并预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___事业如一颗闪亮的红星,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这大概也是书的英文原名的来源吧。

在《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原版刊行8年之后,日本投降12年后,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历史的步伐印证了斯诺的预言,使得这部作品更具传奇色彩。

今天,我又捧起这本书。徜徉在字里行间,我仿佛又置身于那个不朽的时代之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4篇《《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精选《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优秀10篇03-25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优秀3篇03-22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优秀4篇】03-18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彩8篇)03-17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优秀7篇】03-17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优秀10篇】03-17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优秀8篇】03-17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9篇】03-12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优秀5篇)02-11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400字(精彩4篇)01-23

28 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