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自信作文的(优秀8篇)

2024-02-27 20:39:29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壶知道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关于文化自信作文的(优秀8篇)。

文化自信作文 篇一

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吐纳八面来风,自信而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交流,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敦煌文化,历经千年岁月,依然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开拓进取的文化自信。

2. 在长期演进过程中,中国人形成了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比如,中华民族保持着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气度,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倡导不同文明和谐发展、和平共处,等等。这些思想体系和精神追求,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一言以蔽之,文艺是绝佳的精神食粮,触及人的灵魂,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

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 3000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学人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用智慧、汗水和家国情怀破译了神秘甲骨文中的“文明密码”,让汉字散发出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民族向心力,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今天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坚硬磐石。

6.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上,这样的形势倒逼着我们,必须坚定并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一句话,就是用更有力的传承发展,让中国文化软实力更硬、更强、更精彩,不断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7.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发展,不断融合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体系。而中华文明也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时至今日,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实践也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对每一位中华儿女来说,在新时代就要更加深怀自信,理直气壮地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8. 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走向世界,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认可。我们还要深怀自信,在“不忘本来”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外来”,推动文化交流,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9. 树立全球意识、世界胸襟,倡导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主张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使中华文化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文化自信作文 篇二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2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2JDSZ307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森清(1981―),女,广西桂平人,硕士,广西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党校秘书,讲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文化部门为适应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新形势,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和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文化强国的中国梦。高校作为传播知识的场所,应该担当起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这是新时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形势,高校辅导员要有新认识和新发展,应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主动承担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培养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承担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决定高校辅导员个人素质和发展层次,是辅导员必备的政治素质和文化品质。高校辅导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既是高校辅导员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又是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大学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具有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文化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社会文化建设方向、提升文化品位、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其核心竞争力是文化力。因此,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是高校立命之本,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高校作为思想的前沿阵地,是多元文化交融共生的场所,如何在各种文化思想价值论调中确立主流文化论调,是需要高校必须认真面对和科学解决的问题。高校辅导员拥有育人与管理的双重身份,作为连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纽带,辅导员具有调动和协调各种教育因素,全方位、系统化塑造大学文化精神的条件和能力。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不断提高文化效能,引导大学生在多元文化中“寻根”,巩固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先进性、统一性。高校辅导员只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孕育大学文化理念、传播大学文化精神、培育大学文化主体的职责,才能更好地为大学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自我成长与发展的需求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是活跃在网络世界中的积极分子,接受着多元信息的冲击。正如费孝通所说,西方信息对我们的社会冲击得很厉害。这种冲击致使少数大学生对我国各族人民五千多年来共同创造出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产生了疏离感和陌生感,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这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因此,高校辅导员绝不能停留在“文化本能”上,或者为“自觉”而“自觉”,甚至缺乏文化自信,而应该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率先牢固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念。

高校辅导员培养自身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使自身工作的视野更宽广,使自身思想的内涵更丰富,也会影响更多的学生,让学生能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具有与各种文化对话的心态和本领,成为全面综合发展的人,成为“自由的人”。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应与大学文化契合

与其他职业相比,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管辖事务广,接触学生多,对学生的影响力大。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的文化品质不能是孤立的、封闭的、游离于大学文化之外的,而应该是追求与大学文化有机融合的。这种文化融合过程是一种双向、动态、开放的过程,只有不断进行文化沟通和传播,才能成就充满生命力和创新性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要在共同的文化精神、文化模式和文化理念背景下,积极鼓励和倡导辅导员在管理工作和育人工作中彰显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使文化本身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因此,辅导员应该积极主动地为自己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寻找与大学文化的契合点,为丰富大学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高校辅导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必须要有继承与创新的思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辅导员和其他教育者一样,应该担当起传承、创新文化的使命,这是新时展对高校辅导员提出的新要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应该有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融合自己的文化和所接触的文化精华,兼收并蓄,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辅导员在大学生入校后就承担起了启迪学生思想、传播大学文化、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任务,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同时,对大学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传承和传播优秀文化,不断开拓创新。

(三)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作文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园文化 自信教育 自信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65-03

文化立人,文化强校。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的灵魂,更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驱动学校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是学校获得凝聚力、竞争力和打造学习与技能培训共同体的力量源泉。“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而且要培养出具有创造力、文化力、适应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文化“软实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所肩负的时代使命。目前,大部分中职学生由于学习自主性比较差,学习起点低,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缺失,出现自信心不足、敏感、自卑、焦虑的状况;也由于对生活和学习缺乏积极性和能动性,因而失去就业、创业的勇气,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现象;这些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中职生自身的发展。本文以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通过对中职学生自信心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从校园文化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构建以自信心教育为基石的自信心校园文化体系的方法与途径。

一、中职学生自信心现状与原因

为深入了解中职学校学生的自信心状况,课题组从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玉林一职)一到三年级中随机抽取 150 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150 份,回收 143 份,有效问卷140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3.3%。课题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围绕中职学生升学、就业、创业、校园文化等核心内容,编制了关于自我认知、挫折认知、社会认同等方面的调查问卷。同时,课题组还与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兄弟院校进行了师生访谈调研,随机抽样 20 名在校学生,10 名毕业生,40 名专业核心骨干教师,就中职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访谈。从综合问卷调查与访谈调研的结果来看,中职学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条件的制约与家庭教育的缺失。玉林一职学生问卷调研统计显示,有 92% 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玉林市 2015 年人均 GDP 为 25549.5 元,在广西排名较后。家庭经济条件制约了其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投入。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读技工学校早日工作为家庭减轻负担”的学生不乏少数。尽管每年有助学金等政策性的补贴,但是由于学生中贫困家庭占有较大比重,补助仍然是杯水车薪。家庭的贫困对学生的视野、自信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家庭教育环节,中职学校学生以留守儿童居多,家庭教育缺失。玉林市是广西劳动力输出主要地区之一,2015 年的数据显示,每年向东部、南部地区输送劳动人口 50 万人以上,由此形成了大量留守学生家庭。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学生因此对外界较为敏感,自我保护意识极强,且较自卑。他们非常在意同学、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同学的一句批评,老师的一次责罚,都可能因自信心缺失而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现顶撞老师、同学间大打出手的现象。

(二)基础知识较差,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受到伤害。中职学生中的入学新生在初中时大部分是学习后进生,他们之中普遍弥漫着一种挫败感。在一切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过分强调和崇拜学习分数的初中阶段,学习上的暂时落后,使他们不受人关注、关心,甚至被歧视,导致他们的自我认知与价值认知发生了偏移,严重伤害了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开始怀疑自己能力差、不聪明,形成“我笨”“我不行”等消极的心理暗示。也因为学习上的失败导致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与长处得不到认同,诸如动手能力强,能歌善舞等优点。在一切向学习成绩看齐的教育背景下,他们被贴上了“坏学生”“成绩差”“爱捣蛋”的标签。他们为此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否定自己,在潜意识里产生自卑和压抑的心理。也由于教师和学校对这些学生不够关注、关心、关爱,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而且比较敏感,对自己、对未来迷茫。直接表现为厌学,组织纪律性与团队意识差,缺乏自律和感恩意识,有些学生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

(三)社会上的傲慢与偏见。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有历史、文化的双重原因。从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来看,过去 10 多年推进的教育体制改革,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还远远不够。投入的不足导致骨干师资流失,生源质量下降,生源萎缩,就业困难,也造成社会对职业学校、中职学生产生不良的看法,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在学校学不到一技之长,学生就业只能从事低端的工作。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有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文化价值观,缺乏“劳动光荣”的认知。许多家长宁愿多花几万元钱让子女读自费高中,也不愿让子女读职业学校,甚至以读职业学校为耻,认为“读职业学校没什么出息”。在子女上职校期间,不闻不问,不重视孩子的学业与个人发展,只是等待子女在学校待到就业的年龄后,让其进入社会就业。社会对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产生片面的价值导向,使得中职学生的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偏离。这种不恰当的社会导向和偏见导致学生对职业教育缺乏自信,对自己专业技能等核心竞争力与就业前景极不自信,人生观和价值观走不出误区。

二、中职学校自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具有建设系统性,规划长期性,内容多样性,涵盖广泛性,展现创造性等特点。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从学校实际情况以及自信心教育理念出发,针对学生自信心缺失的现状,从自信心静态文化、自信心动态文化出发进行整体顶层设计与体系化建设,重点突出自信心文化内涵、职业教育特色,着力打造精神理念引领,动静相生的自信心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以唤起中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自信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点,文化需要积淀,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三重境界:第一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第三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不少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大都停留在第一层次上,重在加强学校环境硬件的建设或者校园文化建设的某一个模块,缺乏顶层设计与规划,只见一斑不见全豹,导致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发生偏移,建设内容缺乏系统性,校园文化特色难以凸显。以文启道,以文化人。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秉承“学生出路决定学校出路”的办学理念,坚持“满足市场需要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育人才”的办学方针,以“自信心教育思想”为核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自信心理念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线,贯穿学校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辅助学校品牌传播,构建立体、交互的学校校园文化系统。通过自信心精神理念文化与静态自信心文化、动态自信心文化三维文化构建,使得校园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实现文化的“气态化”,让文化弥漫在校园的空间,取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的效果。

(二)提炼自信精神理念文化,加强文化自信。校园文化理念文化(MI)是校园文化建设之魂,是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追求、育人特色的集中体现,是被学校大多数成员认可而遵循的共同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信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灵魂所在。

1.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有、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将其与学校自信心精神文化紧密结合,通过大力宣传、学习,不断强化师生对国家的自信,对发展的自信,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有的精神品质,并渗透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中。

2.锻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文化自信。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而且体现了要不断吸收前沿技术,创造出新思想。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专业、敬业、坚持”的文化内涵落在职业教育领域,就是要求学生形成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自信。

3.以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为支点的文化自觉。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创新,而且更需要传承,使这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校当前在校人数为 5368 人,98% 为玉林本地人。自信文化建设从学校“凤凰涅,浴火重生”精神出发,结合玉林传统文化与当地本土文化来进行建设。充分利用玉林市区域人文和历史资源,和文化部门深度合作,提炼自信心文化,开发文化课程,开展文化活动,唤起学生的文化自觉,从而形成文化自信。

(三)建设自信心静态文化,打造学校品牌自信。静态文化是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外在、直接的表现形式,自信心静态校园文化遵循职业学校特有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从视觉文化、听觉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来构建学校形象基础体系,遵循美学、创新、合法等原则完善与提升学校形象及基础建设。

1.构建视觉文化的自信。以校徽为核心的视觉文化是学校自信心文化的核心载体,是从视觉层面进行文化识别的基础。在构建视觉文化体系中,学校在自信心文化的指导下,注重育德功能、人文精神与技术内涵相互融通。在玉林区域文化基础上,以代表“凤凰涅”精神的凤凰作为文化图腾元素,以象征“立折桂之志”的桂花作为辅助文化元素,结合工匠精神等职业文化元素进行综合设计,形成深厚的自信心文化内涵,设计出职业教育特色明显的视觉文化w现。学校在校徽的基础上,对学校 160 多个视觉应用元素进行规范设计与建设,为学校营造独特的自信心文化的视觉形象氛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文化感受,彻底解决了之前学校视觉文化不统一、不规范、乱贴乱画乱安装的问题。

2.构建听觉文化的自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让师生“目染”,而且还要让师生“耳濡”。以校歌和铃声为主体的听觉文化是自信心文化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维度,可促进自信心文化传扬,让师生多维度潜移默化地接受校园文化的熏洗和滋养。学校以自信心文化为主体,进行歌词的创作与谱曲。创作了《卜算子慢・凤鸣玉林》的歌词:“南来胜景,都会玉林,人杰地灵含蕴。一职英华,志学善思勤恳。砺技能,厚积而争奋。凤栖梧,甘泉练实,金羽浴火重振。十载磨霜刃。各德艺兼修,握瑜怀瑾。意气方遒,少年自强自信。相鸣和,立业成才俊。待翌日,中流击水,浪高展翼进。”校歌经学生团体演绎,并形成铃声,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共鸣。

3.打造自信文化的环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校园的文化环境是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环境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打破常规和一成不变的模式,融入自信心文化,赋予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使校园环境承载工匠精神、专业文化、传统文化的精髓,蕴藏无穷的智慧和高雅的情趣,赋予其生命力。学校根据东、南两个校区专业设置的不同,进行校园文化的规划与建设。根据学校情况,因地制宜,沿中轴线打造自信之门、工匠长廊和代表凤凰涅精神的自信之树;核心打造了以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优秀教师、专业建设、专业荣誉为一体,开放互动的校史馆,以增强师生荣誉感与自信心;把室内文化建设着重于包括服装、电商、幼教等专业文化的打造,以提升学生对专业,对技能的自信。

(四)践行自信动态文化,赋予文化灵动。以德育为中心的文化活动是自信心文化“活”的载体,是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动态文化常陷入形式,且缺乏统一的规划,难以形成文化的张力与感染力。学校动态文化从两方面进行入手:其一,为围绕自信心文化的核心,在原有德育活动基础上重新梳理与规划,着重打造自信心文化活动体系;其二,为树立师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开发系列自信文化课程,与学生的精神产生共鸣,触动内心情感,改变外在行为,从而产生导向、引领、启迪、陶冶、熏染与浸润的功效。

1.文化活动,动出“自信”。学校通过以树立学生“自信心”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表达、领导、审美、创造”为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比赛、各种大型活动以及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优质服务的环境下,充分地获得自主、和谐、多元地发展,以个人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围绕“四我”:“我是”“我想”“我能”“我行”开展自信文化活动。要求学生做到“四个一”,即“一日一口号、一周一行动、一月一超越、一年一弘扬”。我是:“我是一名中职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是一名中职学生,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并不丢人,也可以有所作为,也可以很优秀,同样可以上大学。我想:“我也有远大的理想”,作为一名中职学生,我们也有理想,也想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我能:“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也一样能做”,我并不比别人差,我甚至能做得更专业、更优秀。 我行:“我行,我一定行”,每天告诉自己“我行,我一定行,我一定会成功的”。“一日一口号”:要求每个班级制定一个关于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的口号,每天早读课前先集体喊出该口号,形成常规,增强学生抗挫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一周一行动”:要求学生给自己每周定下一个目标并付出行动,努力完成,并对自己的成功进行总结和记录。“一月一超越”:每个月制订一个大的目标,通过每天的努力,不断超越自己,并与伙伴一起体验和分享成功的快乐。“一年一弘扬”:一个学年结束,收集统计表现特别突出的,自我超越明显的典型个体,进行大力宣扬和表彰,鼓励学生。让老生影响新生,将学校自信文化代代传承、弘扬。

2.文化课程,改革课堂。自信校园文化不仅仅是风景,而且还是愿景,同时更是能将愿景“落地生根”的课程。学校文化课程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出发,开发《自信教育专题课程》和《自信特色德育活动课程》,创设全方位自信教育环境。其中,《自信教育专题课程》从心理健康角度切入进行了建设,《自信特色德育活动课程》从传统文化、职业文化、本土文化的角度切入进行了建设。传统文化课程包括六艺教育、孝文化教育、尊师重教文化、爱国文化教育等内容;地方文化课程包括地方方言、民俗风情、特色美食、民族工艺、民族歌舞等内容;职业文化包含职业规划、职业礼仪、职业道德、职业实践、创就业指导等内容。在地方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上,学校改革课堂的形式,让学生向老师的角色转换,就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等校本文化课程进行讲解、互动,激发学生的自信。

三、自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与反思

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经过三年的建设,校园文化初见成效。学校在以自信心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引导,打造了特色鲜明、内涵深厚、文化有力、焕然一新的学校品牌形象,形成了文化素养、技能素养“双火车头”拉动的学校新局面,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的软实力。校园整体充满活力,洋溢着积极、向上、青春的文化庀,学校的整体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明显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自信心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的方向指引下,探索、总结、调整,不断积累与积淀,从而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校园、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形成良性的内循环与外循环双机制,发挥文化载道与文化立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东娇。学校文化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齐爱平,窦秀明。论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 2009(25)

[3]王凯荣,辛 涛,李 琼。职业中学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

[4]禹四明。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成因及解决策略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重大课题“中职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融合的实践研究”(2015JD107)研究成果之一;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职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能学、想学、乐学”对改善流失问题的研究”(GXZZJG2015B197)研究成果之一;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职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实践研究(GXZZJG2015B193)研究成果之一。

关于文化自信作文的 篇四

中华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至高无上的美德,更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之都。但是中华美德在今天,仿佛早已被人们忘却,人们对它不管不问,正所谓:此道今人弃如土。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我们国家也不例外。而中华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是中国人,自然要理所当然地继承我们祖先给予我们的一笔丰厚的礼物,就像我们是中国人,就要说中国话一样,和谐的社会需要中华美德来构建,来填充这个空虚的世界,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这正是中华美德给予我们的,一颗中国心。

想想这句名言吧: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如果你真的对中华美德弃而不管,你就等于背叛了中华民族的祖先,虽然这是一个愈发进步的社会,但是不是因为进步了,就可以把中华美德像扔垃圾一样遗弃呢?然后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国文化,而自己家乡的文化却遭到冷漠呢?那么,你到底还是不是龙的传人,还是不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龙?如果是的话,你又怎能甘心,做一只外国驴呢?

啊!让我们保持一颗纯正的中国心吧,并且是一颗有着中华美德的中国心!要永远记住,你是个中国人,要学习中国文化,中国美德!

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我们所没有的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中华美德就在细微之处,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这是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行动,让我们保护好那一颗中国心,不要让它日积月累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请不要只展望未来而忘记过去,过去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回味的地方!

文化自信作文 篇五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办公自动化;应用研究

引言:计算机技术是办公自动化实现决策效能的核心,其功能体现在计算机的硬软件设施上,办公自动化运行的环节离不开计算机的设施,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深度掌握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能够减轻工作重量,提高办事效率的总水平。

一、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重要性

计算机技术是对信息处理和收集的一个过程,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企业对办公水平不断的要求高质量化。办公自动化作为优化工作质量的载体,其工作内容必须准确、及时的采集企业所需的信息,科学的处理,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稳占先机,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率。办公自动化以工作人员的技术为主导,运用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相结合,形成多样的办公模式,具有方便快捷、综合开放及办事效率高的特点。它通过收集信息资源,建立企业内部资源共享机制,从而全面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效果。

二、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构建信息平台。企业在进行办公自动化工作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企业的综合信息,使信息的流通快速准确,同时需要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对企业信息及时采集和处理。比如,在企业的内部网站上开发企业内部员工论坛,将员工的工作状况和工作内容等在论坛中,相互交流,吸取工作经验并要求员工在论坛中工作心得和对工作的建议,提高员工的整体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还可以开发信息对外流通平台,使客户或同企业能出初步了解本企业的经营特点,掌握本企业的基本信息。另外,企业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企业内部员工的资料信息平台,将员工的通讯率和基本信息到企业内部网站,从而提高办公自动化的工作水平。信息平台的构建,能及时查阅外部和内部的信息反馈,增强企业对外信息交流的进度,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二)强化文档管理。在进行文档管理时,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深度完成文档的批复工作。其操作过程由工作人员结合实际工作要求合理完成。对文档操作的过程、时间、修改和审阅痕迹及操作人的姓民进行保存,方便日后查阅。文档操作完成后,对文档进行管理,管理方可分为拟办方和承办方,可以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进行安置,然后制定查阅权限,防止员工对文档信息的更改。在文档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够方便文档检查,保证信息的共享。另外,计算机技术运用在在文档使用的软件上,数据、文字、表格的处理是办公自动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快速的对文档进行更改和编辑,还能为文档提供大量的信息,保证文档的制作的专业性。计算机技术将纸质文档转变为电子文档,具有保密且不易丢失的效果,通过对企业的文档建立安全的文档管理数据库,加强自动化文档管理的水平,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优化工作流程。企业的工作流程离不开计算机技术[1]。企业在办公自动化工作过程中,可以协调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工作内容,促进企业人才的综合利用率,部门间的工作内容且具有固定的操作特点,应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办事,对工作流程进行实时的监控,保证工作的真实性。比如,企业运营过程中公告的拟定、请示、审批及发放等,工作内容相对固定,为了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制定自动化的工作流程,合理安排资源的配置,将公告上报领导且同意后,直接在网上到各个员工的账号中,使其他员工及时的查阅公告,掌握情况。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固定的工作管理,如在网络平台上设置会议管理、工作内容管理、用餐管理及公共物品管理等机制,既能增加员工对工作的认识,又能提高整体员工的工作效率。

(四)深化资源设备。办公自动化的主要工作是对企业信息进行收集、传送并配上文字或图像等业务进行处理[2]。办公自动化的开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因此计算机的设备室配合工作的关键。办公自动化工作所用的软件资源主要体现在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上,专用软件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支持性软件及财务管理等软件;通用软件包括WORD、EXCEL、PPT、PS等图像处理软件和文字数据处理软件。软件的操作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多方配合,计算机技术在办公自动化的应用为工作带来便利,具有广泛的运用效果。

结语:总之,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技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具有强化管理组织和提高办公效率的功能。企业需要不断培养员工的办公自动化工作效率,实现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文化自信作文 篇六

关键词:政府;高校;社会;公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文化作为社会文明进程中重要的环节,历来受到广泛重视和积极地探寻,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实践和深入推进,党和国家对于文化的关注在不断深化,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虽然可以积累和沉淀,可以继承和发展,但是其发展和繁荣的过程不是顺其自然,而是需要通过人们的思考、创作、生产和发展,需要靠人为的建设来推动和促进。因此,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关键在建设。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核心在于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党的十中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努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定义及其内涵

所谓“文化自觉” 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地认识,就是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对文化历程的觉醒反思和对文化发展的正确规律等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而“文化自信”则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何保持和发展自身的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和借鉴外来的新兴文化。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反思和理解的一种体现,只有在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和合理对待其他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明确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才能遵循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坚定文化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进而建立自己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地位,然后通过自我的调试与发展,与其他文化包容共存,相互借鉴,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及社会发展。

在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府、高校、社会、公民作为不可缺少的推动主体,始终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发挥政府、高校、社会、公民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推动作用。系统论的整体观念认为,“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这四个主体的推动作用不是独立的,而是系统联动的,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发挥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这就需要科学地分析政府、高校、社会、公民四者在推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地位、作用及相互间的联系,构建一个以政府主导、高校引领、社会参与和公民推动的“四位一体”推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机制。

二、政府:科学认识文化建设地位和规律,合理制定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

具有强烈的文化担当和责任,反映了一个政府的精神层次和理想追求,是一个政府成熟的标志和使命的体现。要加快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责任,在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认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规律,合理制定文化管理体制和机制来对文化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进而影响高校、社会、公民对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理念和路径的选择。

(一)充分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科学定位是发挥政府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推进作用的前提。文化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环节,历来受到广泛重视和积极地探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不单单是个体元素,已经渗透到经济的各个方面和过程,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亟需发挥文化要素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要将文化提升到国家战略性资源的高度,不仅要强调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还要认识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的满足和文化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更要认识到文化创新已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要通过科学界定文化发展的作用,谋划文化繁荣战略,制订文化发展规划,确确实实发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软实力”作用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享受,让文化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出比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更强大的作用,让经济增长进入高层次、高收益、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科学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建设理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个性特征和发展规律,政府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必须对文化发展规律有理性的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层面的产物,其发展必然受到社会物质发展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将文化发展融入到一定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基础中来,立足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来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和发展层次,做到既符合时展需要,又不超越现实需求;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当前文化发展的阶段方位和历史特征,分析认识现阶段的文化构成,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方向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推进路径;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政府推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最重要的着眼点应当是实现人的精神的丰富,必须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服务,凸显文化产品的大众公益性和社会均等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三)不断完善制度设计来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合理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基本保障。政府应根据社会形势发展和文化发展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弱化微观操作层面的“办文化”,强化宏观调控层面的“管文化”,积极树立“政府搭台,民众唱戏”的理念,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促使文化资源在经济社会中有效地流动;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高效、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文化投融资体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竞争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满足民众对文化服务的需求。

三、高校:立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强化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

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高校一直是先进社会文化的传播者、创造者和推动者,同时高校自身所产生的文化与政府文化、社会文化和世俗文化等相比也更具有先进性,一直承担着引领人类文化发展、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因此,高校不仅是保存、传承和创造优秀文化的主要场所,更可以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强化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来引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影响政府、社会、公民对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内容和载体的选择。

(一)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结构

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然而人民群众不会自发地达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是需要广大知识分子的教化。因此,要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培养造就一批拥有高素质文化素养的大学生是基础性工作。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首先应是一个文化人,要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这样的大学生才能在进入社会后提升整个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引导和教化人民群众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需要制度科学的内容和实现途径。人文社会科学是文化的内核和支撑,高校推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要落实在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上,多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又有世界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因此,高校应加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和资源支持,增加和拓宽文化研究人才培养的数量和渠道,创新文化研究组织建设模式和文化理论研究方式。同时,要重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发挥高新技术对于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断提升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科学化水平。

(三)加快高校文化研究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高校人才培养和文化研究的成果通过与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的相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有效地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孵化基地,主动融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咨询和服务,积极参与企业文化产品制作和推广,增强对民间组织文化传播的指导和合作等,为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供保障。

(四)密切高校与社会文化发展的联系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通过一个重要的载体和平台来推动和实现,作为传授最先进文化科技知识的地方――高校应利用其自身优势,积极发挥直接为社会文化建设服务的职能。高校可以发挥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平台,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推动自然科学文化普及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大众化来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社会:弘扬社会主流文化,营造健康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国家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社会思潮和文化观念的涌入不断冲击着我国社会原有的主流文化和文化氛围并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导致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文化自觉的缺失和文化自信的不足。社会作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主阵地,要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这就要求既要用先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据文化主导地位,又必须形成对外开放,包容并蓄的文化氛围,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这就需要社会利用其自身资源和氛围参与到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来,进而影响政府、高校、公民对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资源和环境的选择。

(一)调动社会资源,弘扬社会主流文化

不断吸引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文化建设是提升社会传承、创新和发展社会主流文化能力的基本保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党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凝练和汇聚,更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文化。文化的先进性是文化安全的天然屏障,面对外来文化和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我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从根本上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是检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程度和水平的重要试金石。全社会都应当树立高度的文化责任和强烈的文化担当,加强主流文化阵地建设,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要努力培育社会文化组织,主动承接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职能转移和服务外包,形成对政府文化管理工作的有力补充。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创新基层文化事业的管理制度,改革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选聘机制,盘活民间文化资本和民间艺术团体,建立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准,能够相对稳定并持续更新的基层文化队伍,促进主流文化活动大众化、群众化、正常化。

(二)努力营造多元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氛围

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能没有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面对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自卑自弃,主动弱化对待传统文化的认识,自大自傲,全面排斥对待外来文化的传播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应该努力营造多元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氛围。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去其糟粕,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使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不是盲目崇外,也不是照抄照搬,而是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重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丰富发展自己的文化。只有在这种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才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地位,科学评判外来文化的作用,达到文化的融合提升,推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五、公民:树立公民核心价值理念,提升公民文化道德修养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过程是人的自由自觉性和积极自信性不断彰显的过程,也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不断觉悟与认识的过程。公民作为最基本的文化主体,其个体的价值选择、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程度影响着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公民在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中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要加强对公民核心价值理念的引导,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规范公民的自身道德修养,进而影响政府、高校、社会对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价值和进程的选择。

(一)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灵魂在于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当前,文化间的较量集中体现为价值观的较量,公民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实现文化价值观自觉和自信的价值基础,应当成为引导公民提升自身价值观自觉和自信的价值理念。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巩固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信念,使公民产生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公民的个人意识和规范,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夯实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价值基础。

(二)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要实现自觉、自信,必须建立在绝大多数公民文明素质全面提升的基础之上。公民应当更加自觉地学习和吸取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公民只有具备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对社会文化有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在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文化,才能对文化发展地位、规律和目标有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这些都是推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基础素养和基本要求。

(三)推进公民的自身道德建设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推动离不开公民自身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首先要引导公民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对悠久历史和长期风俗中符合民族气节、社会需求和时展的道德观念积累和沉淀,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民族道德的思考和肯定,形成当代的公民道德观念。其次,要重视规范公民道德观念,重视通过制度的顶层设计为道德规范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靠深化实践来推动,靠强化法纪来制约,靠树立典型来示范,规范和促进公民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摘,2010(15).

[2]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3]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摘,2010(16).

[4]魏宏森。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5]刘立华。论文化自觉的内涵与发展[J].前沿,2013(14).

[6]刘玉标,马静。提高文化自觉的三个维度[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05).

[7].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李定庆。大学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的地位和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03).

[9]高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2).

文化自信作文 篇七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新媒体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K828.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动力,文化自信蕴含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之中。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共同推动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符号借助新媒体被不断复制和传承,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显得更加全面和丰富。但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工具理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化自信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完善新媒体文化建设、提升社会公众的新型媒介素养、构建与传统媒体的联动机制等方法,塑造中国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从自信、自觉到自强的进步和飞跃。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特质与生命力的持久坚守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文化的肯定、认可与赞同,是源自内心地对文化的坚定信念和文化理想。文化自信不同于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也不是对文化的盲目崇拜,而是对自身文化正确、客观、公正的评估,是对他族文化的接受和尊重。当前,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捍卫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借助外来文化的优势弥补自身文化的不足,以此增强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软实力。从这个角度讲,文化自信的根本要义在于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内在肯定和自我确认,是对自身文化特质与生命力的持久坚守,其中涉及对理想信念和文化价值的认同与传承。因此,在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需要全面培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更多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积淀。从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思想先进的系统,其中蕴含着修身养性、诚信仁爱与和合中庸、公正廉明以及以人为本等伟大思想。长期以来,借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上述思想进行了全面、立体和具体的展现。时至今日,中国文化自信又充分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中华民族精神、以锐意进取为表征的时代精神以及以自强不息为引导的奋斗精神。可见,中国文化自信不但体现在自身文化方面――具有丰富性、多样性、民族性与先进性等多种特征,还表现在对他族文化的学习、吸收与融合方面。正是如此,中国文化自信才有了支撑,得以在人类文明史上不断发展壮大。

在文化自信中汲取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大量的历史经验表明,文化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工具,能够对国家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科技等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并在其中发挥重要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引发生产关系、人类生活方式、交往范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变革。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此时,我们有必要释放文化资源的能量,不断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以此强化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意志的充分融合。无论是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还是民族、政党的振兴和进步,都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前提,以此对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进行描述,对民族意志进行承接和整合。也就是说,文化自信能够对国家、民族以及政党产生高度的融合力,使之保持方向的一致性。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社会中,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直被视作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表现,是其存在的根本宗旨,也是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新时期增强文化自信面临的挑战

毋庸讳言,文化自信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在新时期同样也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一些挑战,尤其在即时通讯工具和移动互联网络的影响下,各种思潮借助新媒体进入到我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中国文化的原有价值,使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对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偏差。

多元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价值稀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和输出。如果我国无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式彻底摆脱对发达国家网络平台和信息载体的依赖,将会在文化话语方面失去主动权。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文化自信面临着价值被稀释的风险,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对传统文化认同的缺失。在新时期,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中,包括文化信息在内的多种信息都呈现出综合性和多元化的特征。一些组织和个人为了实现政治和经济上的“理想”,通过意识形态渗透等方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质疑、贬低和排斥。其中,西方往往借助新媒体与技术优势,故意发表针对我国的负面言论。此外,他们还以移动互联网和即时通讯工具为切入点,宣传西方国家的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想,妄图借此动摇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信任和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偏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利益,这是一种制度保障,也是一种文化自信。但是,由于理解上的偏差,一些人开始盲目接受与认可西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采取排斥的态度,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横加指责,进行批判和否定,甚至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造成了误导。

借助新媒体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信任

构建与传统媒体的联动机制。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唯有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优越性,才能全面而深刻地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会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始终以自信的态度坚守中华文化阵地。为了更好地树立中国文化自信,我们有必要构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联动机制。借助后者长期积累的权威性、公信力与专业性,使之能够在社会公众内部借助传统力量再次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借助移动智能终端与自媒体等手段,让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新媒体的便捷性融合在一起,实现资源互补与优势互鉴,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的广度和深度。

完善新媒体文化建设。在新媒体得到持续发展的环境中,全社会应当意识到新媒体的出现和进步o中国文化自信带来的契机和挑战。在实际操作中,应注重完善新媒体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借助新媒体带来的优势,不断推进中国文化自信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人们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为此,需要对新媒体的宣传功能进行完善,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还应借助新媒体为提升中国文化自信搭建全新的平台,让更多社会公众的主体性得到体现。

提升社会公众的媒体素养。在新媒体中,人们的媒体素养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树立有重要影响。为此,需要不断提升人们的新媒体意识,强化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与应用能力。应注重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工作,让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到文化领域,借助新型传播手段,不断提升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对主流文化形成正确的认知。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坚定文化自信都是中华民族的坚定意志和崇高品质。我们应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文化发展范式,让中国的文化优势和文化自信得到彰显。

(作者为西昌学院教务处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毕耕、谭圣洁:《坚定文化自信 促进文化发展传播》,《红旗文稿》,2016年第15期。

关于文化自信作文的 篇八

文化自信作文2

自信是一种品格,自卑是一种气质,自信是一种风度,自信是一种力量,自信是一片蓝天,自信是一朵鲜花,自信是一片绿叶,只有自信才能够给我们带来成功与荣耀。

我们都是文明人,我们都是新世纪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做一个自信而自豪,自信而又自信的人,自信能够使人成功,自强能够让人成功。

自信可以使我们成功,自信是成功,自信是自我实现目标的第一步,自信是成功后的成功。

自信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自信,人才能够成功的走向成功。自信是一朵玫瑰,自卑的人只有自卑,没有自信,就会使人自卑,自大,自大。

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只有自信,才能使自己不再是那么自大,不再像是那么自大。如果没有自信,就不会有成功的可能。

自信是成功的第二步:信心。自信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自暴自弃,那么,你就会是一个不可能成功的人,因为自信会毁灭一个人的人生,毁灭一个人的命运。

自信是成功的第三步:自信。自信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你自大,自负,那么,你就会像是一个失败的人,不但不可能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还会让你的一生陷入困境,如果你自己不自负,那么,你就会被困在黑暗的牢笼中,无法自拔。

自信是成功的第三步: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因为自信会使人在一生中事半功倍。

有自信,才会创造辉煌的历史,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

【关于文化自信作文的】相关文章

文化自信作文800字议论文(精彩5篇)02-24

文化自信作文(优秀10篇)02-19

中国文化自信优秀作文优秀3篇01-28

文化自信作文【精彩5篇】01-07

被主人体罚作文(推荐【优秀5篇】10-27

田野即景作文500字(精彩4篇)10-02

我的年度关键词作文600字(优秀10篇)10-20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优秀9篇)09-24

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600字(优秀10篇)10-05

奔跑的追梦人作文600字(优秀4篇)10-02

28 243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