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作文优秀4篇

2024-02-27 20:39:27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找到的观看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作文优秀4篇,欢迎借鉴。

观看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作文 篇一

这一部电影的开头是高中丞在城上杀敌,接着程公公来询问高适和李白的`友谊。青年的高适为得功名便远赴长安城。在途中,便遇到了去扬州的李白。李白误把高适当作“小偷”,两人这才相互结识。随后两人共同待在一起几年,他们一起喝酒,李白还叫高适教他枪法,而他指导高适学习相扑。离别时他们约定一年后在扬州会面。

当高适再与他见面时,李白却似乎并不知道,但热情接待了他。这两个人一个潇洒帅气,另一个可以说是沉着冷静,性格完全不同,却相处得很好。影片最后,当给程公公讲述完时,吐蕃大军赶来,他们联手攻破了吐蕃大军。

安史之乱后,李白被释放。看完整部影片,我最记忆犹新的是高适最后说的一句话:“只要长安的书在、诗在,长安就在。”

这部电影中主人公高适让我明白:生活中有不尽的困难,只要努力而为,就会成功。

观看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作文 篇二

生的意义在于一颗隐忍以致远的内核。

——题记

长安,长安,盛世长安。从小到大,我就觉得“长安”这个地名取得真好,一世长安,安定永恒。当年的大唐盛世,长安是何等模样?在这个流量至上和宣传号营销的时代,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文化和历史的守望者、传承者,能静心去耕耘或细品我们的“过去”?

《长安三万里》,这个“三万里”不止是长安的疆域辽阔,还指向了唐朝文化的影响力。大家都说这是一部纪实类的人物传记,没错,它像一部正剧,与其说是动画,不如说是正剧。它并没有为了迎合市场喜好去放下严肃和端庄,而是在细节处精雕历史的痕迹,不管是一个场景里帘幕背后的身影,还是人物衣着相貌,都尽显唐朝风韵。

这个时代,更多看电影的人,追求的是感官的刺激震撼,三观的震撼。仿佛突破传统就是个性,仿佛颠覆规则就是新颖。但所幸,百花齐放的电影界,总有默默耕耘,砥砺传承文化的电影人。他们剧组在宣传时回应记者说请不起流量明星来帮忙,但李白,杜甫,高适这些大唐明星,才是真正的文化明星。高适半生不遇,耿直谨慎,晚年才有机会将高家枪法一展报国。这个从少年时期就家族落败,父母双亡的人,真的令人触怀!通过电影,通过高适,我也窥见了李白的一生,那个没有机会却名声大噪的谪仙人,就算在电影里看到,我也感受到了历史上这位诗仙的存在。电影不讲诗人情谊,却着重于不同文人墨客,甚至还有女子的报国之志。在那个有门户之见的时代,没人举荐,没家世傍身,纵有才华,也入世维艰。那些人若能活在这个时代,或许就不会有憾。但高适说得对:“即使有憾,却一样精彩!”

这部电影的制作者和参与者就像历史上的高适一样,默默无闻,低调耿直。中国文化历史上,只有一个李白,那个让所有文人向往的诗仙。但却有许许多多的高适,没有几个人真正了解高适,但他却是唐朝最显贵,惟一封侯的诗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人生大部分在蛰伏,在自我勤勉,在默默耕耘,不像李白大起大落,一生恣肆。但在电影里,高适的“成功”是带有李白的成功的。很多东西、很多话语、很多鼓励……李白对高适讲的话两句令我动容,李白说——

面对青年口吃的高适,知道他说自己文采不行,作诗不会,李白大声笑道:“高兄,你心中的一团锦绣,总有出口的一天!”

年近半百,高适要去哥舒翰帐下当个文记,离开李白时,李白在他背后大声喊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高三十五,这句诗我二十几年前就是照着你的模样写的啊!”

那一刻,我是有触动的。电影里的高适,也是浑身一颤,眼眸里波涛翻涌。

而高适,他让我震撼的是面对社会种种不公,面对强敌,面对临危受命,他的镇定谨慎,真的就是他多年蛰伏的沉稳。宁做最好的自己,不做更好的别人。对高适而言,生的意义在于一颗隐忍以致远的内核。他的致远,是家国大义,年少抱着光耀家门的夙愿,老年一人一马归故里,那个时代,心怀天下的`诗人,何止他一个呢?还有当高适作为节度使,和永王对峙的时候,他沉静听着永王造反军队的动向,最后开口:“永王真的谋大而智弱……”他可以清晰分析出永王的本质懦弱,没有王者之果敢,无法让天下英雄归心。偏偏那时,李白跑去支持永王了,才被牵连下狱了。

诗歌救不了时代,但真正的英雄和团结的人民可以。这个电影,让我对边塞诗人改观了。以前觉得“边塞诗人”住在环境恶劣的地方,诗句里没有繁花似锦,花前月下等等,不够唯美。如今才敬佩那些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他们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自古以来,能文能武的人便不少,但武将还能文学出众的,真的不易,像高适、范仲淹,还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辛弃疾,这些人人生有憾,却也名垂青史!

再来谈谈,“怀才不遇”这个主题。其实电影里,李白就算决定出世,最后还是去帮助永王造反。李白狂傲不羁的内心里,还是有入世之志的。科考让世间士子看到了一条桥,上面却挤满了不止千军万马,所有人在其中用终生去拼刺得个头破血流,抑或中途落水、搁浅戈滩。有的人因为出身,没机会参加科考,只能行卷。但行卷,岂是为那些寒门子弟开的?儒家思想浸淫下的人生理想与官宦文化的冲突、文人个性气质与政治大局谋略的不对等,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根源。

电影最后,高适说:“黄鹤楼虽然因为战乱被烧了,但那些诗还在,它就会在。……诗在,人在,长安就一直在。”诗在,文化就在。你如果耐得住心去看,对这段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真的很不错,会有共鸣。如果你喜欢热血和激情类的,可能不适合,它像一杯茶,需要沉思,需要回甘。

你本可以追寻文化的深度,却因为爱,而困于人心的浅薄。要知道,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多背背诗歌吧,多看看历史吧,我对学生说过:“不是你们血液里流淌着中国的血,才是中国人,而是有一天,当年读到书里、电影里、甚至生活里那些属于中国文化和现代成就的时,你心里油然而生自豪感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在教室里,在其他地方,当你脱口而出心中的一团锦绣,那便是你的文化自信!

观看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作文 篇三

今天,老师带我们看了一部文学电影——《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伟大诗人的身世,以及盛唐时期到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巨大变化。盛唐时期,唐朝一片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但安史之乱后,战火纷飞,整个长安城陷入一片混乱……

这部电影给我感触很深。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李白醉酒后,诗兴大发,作诗《将近酒》时的想象。想象他和好友一起乘着白鹤,飞入星河,飞入诗词的天地,尽情饮酒作诗,感受诗词的浪漫。

最让我难过的。是高适因为自卑而有些口吃,读书也不是很成功,不像李白那样才华横溢。但他还有武艺在身,怎料在岐王府为玉真公主表演武艺时,却被公主嫌弃,被他人嘲笑,就在这时他意识到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他从不放弃,最后成了有名的大将军,率领军队打败敌人。

这部电影绝不仅仅为我们展示了唐朝兴衰的画卷,还让我了解到了“诗仙”李白,“诗佛”王维,“诗圣”杜甫的光辉一生。这真是一部有意义而且有价值的电影。

观看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作文 篇四

午后,约上小儿,一同观影《长安三万里》。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由诗组成的电影,168分钟,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水草丰美的江夏到美轮美奂的长安,从歌舞翩跹的江南到金戈铁马的边塞,万里山河画卷都是唐代的美。

观影结束,高适,李白,杜甫三人的卡通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散去。

高适,将门之后,而我知道他,边塞诗人,小学语文古诗《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却不知《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童年的高适,憨憨的。学堂里,小小的高适读诗文,读着读着,书中的诗文如小蝌蚪似的,在他眼前游来游去,他不知道该如何读下去。耳边,同学的嘲笑,夫子的叹息,让小小的高适窘迫不已。

后来,父亲亲自教小高适读诗写字,日复一日,诗文记住了,字也写好了。家门外,练武场,父子俩舞枪弄棒,风雨无阻。转眼,憨厚的高适已长大,他习得最棒的高家枪。正如高父所说:“我们高家枪后继有人了。”

高适原本可以通过苦读,考科举,走仕途,但奈何自己太笨,便想走捷径,来到长安,却发现在世人眼中,高家已落败。在歧王宅里想通过舞枪弄棒让玉真公主帮忙引荐,结果也失败。他回到梁国商丘,过上了勤耕苦读的生活。

后来,高适赴十年之约,在哥舒翰的帐下做了一名幕僚。

后来,高适又封官封侯,终一展大鹏之鸿鹄之志。

高适,家世显赫却早早落败;

高适,雄心壮志却频遭冷眼;

高适,不是天才,除了努力,等待,别无他法。

高适,让我们知道:有一种成功,叫大器晚成。

李白,商人之后,从小锦衣玉食,天资过人,自命不凡。

余光中形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大唐。”

小时候,我们熟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却不知那时他已家财散尽。长大后,我们举杯对饮“人生得意须尽欢,将进酒,杯莫停。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熟不知此时的他,已年过半百,有了啤酒肚和胡须,头发也有些花白了。

李白,因商人之后,无法考科举,所以便想走“行卷荐举”之路。

长安,李白,坚信“天下没有不为他开的门”,自言“我的才华,抵得上一万个相识,一亿年的情谊”,可是却被拒之门外。

扬州,李白,声名远扬,每日挥金如土,一醉方休。

后来,晚年的李白因追随永王遭流放夜郎,途中被赦还,吟咏“轻舟已过万重山”时,我们才发现那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早已垂垂老矣。

杜甫,留给我的印象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慷。

杜甫草堂,一片葱郁,茅屋依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

谁曾想,童年的小杜甫,小豁牙,灵秀可爱。

初见高适,他抱怨“我喜欢写诗,但人人都会写诗”。熟不知,后来的他成为了大诗人。

青年杜甫,再见高适,高适赴李白之约,杜甫领着高适前往酒肆见李白。这时的杜甫是多么崇拜李白。

后来,杜甫携妻儿逃难到了成都,有了茅屋,有了少陵草堂。

三人,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同的命运。

我在影片中看到的是:爱的陪伴即是爱的教育。高适的童年,青少年时期,因为有父亲的不舍不弃,父爱的陪伴,塑造了高适沉稳的性格,成就了武艺高强的他。虽父亲早早地离他而去,但父爱的陪伴也让高适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们的教育,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强调三者协同,但是很多时候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孩子对世间人、物、事都是冷漠的,更甚至对父母的付出视而不见,觉得理所应当。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习得有很多,因为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还在影片中看到:孩童就该有符合自己年龄的那份天真与活泼。小豁牙的杜甫一出场,让我很是惊讶,因为我从书中学到的杜甫,都是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形象。回转,再看如今的少年,奔波在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试问:长大后,他们能想起自己的童年吗?能找到那个小豁牙的自己吗?

最后,历史和动画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过分追究真像,但愿在动画片里感受美好,让教育有自己该有的样子。

【观看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优秀5篇)04-02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精彩9篇)03-26

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优秀10篇)03-08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500字优秀10篇11-16

观看长安三万里观后感(优秀3篇)10-30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优秀4篇08-30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作文300字优秀5篇08-27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优秀6篇08-25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优秀3篇08-23

《长安三万里》观后感【优秀10篇】08-22

28 24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