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优秀7篇)

2023-06-28 17:37:32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虎知道为您带来了7篇《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 篇一

我离开故乡二十年了,如今的我已经在商业界颇负盛名。今天,我将乘坐我自己投资并已经制造完成的666号客机,回到我思念20年的故乡----古城黄州。

666号一落地,我就拉着箱子,带着孩子下了客机。我抬头一看,眼前的黄州已不再是我记忆里的模样了。一股现代化气息包围着我。各种高大的建筑物矗立在云端之间。再看看街道,已经由以前的两行道变成了现在的六行道,而且马路上各种大品牌车辆已经都是水陆两用的了,它们在我身边悠闲地跑着。街道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人们走在街上,像是走在花园里。 更有趣的是,街道上的垃圾桶居然是机器人!它们会自我感应垃圾,然后伸出双臂捡起垃圾,放进自己的大肚子里,接着自己就地转换为能源变成电,供自己正常工作。

我一边感叹着故乡的变化,一边在网络上搜索去我家小区的路线。终于找到家了,已经白发苍苍的妈妈给我开了门。一家人吃了晚饭,我带着孩子,陪着父母去沿江大道散步。那里已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再是以前的黑灯瞎火,冷冷清清。现在有一个很大的广场,供人们跳舞、玩乐。江面上还有许多游艇呢!它们有的很有秩序地停靠在岸边,有的很快乐地在江面上游玩。我感觉游艇非常好玩,赶紧带着家人一起去买票。找了半天,才弄清楚玩游艇不用钱,它们都是靠太阳能工作,政府负责派人宣传安全知识和维护。故乡一系列的变化让我惊叹不已,我也能感受到人们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惬意和舒适。

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夜不能寐,特别想去看看记忆中的遗爱湖公园,它会带给我怎样的惊奇呢?

天刚亮,我就带着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来到遗爱湖公园。晨练的人们已经开始锻炼了。我感觉自己完全沐浴在新鲜的空气里,情不自禁地做了几下深呼吸。我边走边看,这个天然氧吧让人很舒服。青的草,绿的叶,各式各样的花争奇斗艳,不再是以前的几株树,少许的草地了。天慢慢亮了,散步的,骑单车的,跳舞的,打太极的,人越来越多。我感觉遗爱湖比以前扩建了不少。正当我沉浸在这个氧吧时,头顶上有架飞机“嗡嗡”地飞过。我赶紧问问这飞机的来历,才知道这是遗爱湖的一个游玩项目。天啊,这太有意思了,我要玩!坐在直升飞机上,在遗爱湖公园上空俯视美景,公园的美一览无遗。

故乡的变化如此之大,我忍不住大喊一声:“故乡,我终于回来了!”

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 篇二

我的老家临朐,山多坡多;每年的阳春三月,暖风吹遍大地。休闲之余,到山里走一走,就会发现山坡上、田地里、大路旁、田堰上、河滩边等,长满了一棵棵棕褐色的蒲公英。它没有杏花和桃花的娇艳,没有月季牡丹的芬芳,但它传递着春天的气息,显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蒲公英,也叫黄花地丁,老家里的人都叫它“婆婆丁”。属菊科类,多年生宿根性植物,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黄花过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再孕育新的生命。

真正认识蒲公英,缘于一个故事。

两年前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由于气候异常,感冒扑上身来,浑身无力,喉咙嘶哑,疼痛难忍,吃了几种中药,效果不大。邻居一位老大娘见我痛苦的样子,建议挖一些“婆婆丁”泡茶喝。于是,我跑到山里,在老乡的指点下,挖了一些蒲公英,奇怪的是,喝了三天蒲公英,嗓子就好了许多,一星期后,嗓子嘶哑的毛病就没有了。从此以后,只要一有空,就跑到田野里,挖一些蒲公英存放在家里,常常泡在杯子里当茶喝,身体格外轻松,嗓子嘶哑的毛病,再也没有犯过。

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寒,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感冒发烧、急性扁桃体炎、胃炎等,还有抗肿瘤和促进泌乳的作用。蒲公英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不仅可以生吃,也可烹食,对人的健康和养生非常有益,是药食兼用的草本植物。

蒲公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十七岁的姑娘患了乳痈(乳腺炎),乳房又红又肿,疼痛难忍。但她羞于开口,只好强忍着疼痛。这事被她母亲知道了。在封建社会,从未听说大姑娘会患乳痈,因此,她的母亲以为女儿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姑娘见母亲怀疑自己的贞节,又羞又气,更觉着无脸见人,便横下一条心,在夜晚偷偷跑出家园投河自尽。事有凑巧,当时河边正好有一条渔船,船上有一蒲姓老公和小女儿小英,正在月光下撒网捕鱼。看到投河的姑娘后,爷俩合力救起了姑娘,问清了投河的根由。第二天,小英按照父亲的指点,从山上挖了一种棕褐色的小草,还开着黄色的娇艳的小花,将它洗净后捣烂成泥,敷在姑娘的乳痈上,不几天就痊愈了。从此以后,姑娘将这草带回家园栽种,造福人们。为了纪念这一渔家父女,人们便叫这种野草为“蒲公英”。

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 篇三

在我幼时的记忆中,我的故乡安镇是一个宁静、恬静的地方,老屋旁边是一条窄窄的马路,偶尔经过一辆行色匆匆的车,扬起尘土,急驰而去。似乎她的生活节奏永远也不会改变……

直到……我八、九岁时,锡东大道开始修筑,翻开了我的家乡崭新的一页,就像天边残月低垂,日出东方,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蓬勃着朝气的安镇……

依稀记得,小时候随父母去上海游玩时,要到无锡市里去坐火车,只有一条长途线,车次又不是很多,通常情况下,为了赶上一趟8点钟的火车,要在5点半出门,整个行程足足要两个多小时。而且长途车在晚上是没有的,给旅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四年前,政府开通了从厚桥到无锡的713路公交线和从羊尖到无锡的715路公交线,虽然它们都经过安镇,但这两条公交线路没有直接到达市里,即使是到火车站,依旧要走一段路。但安镇不会永远被忽视下去……

慢慢地,又有了722路公交线,此时安镇的人口重心也随着拆迁而转移到锡沪路北面。从刚开通时,始发站为松珍公园,到如今安镇北部的农博园,722路公交线巧妙地把鑫安安置小区串联起来,成功地把安镇与市中心地带了;联接到了一起。在带给安镇人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了安镇发展的契机。

随着京沪高铁的开工建设,无锡东站的选址定在安镇,又恰逢无锡开始建设地铁2号线,在这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安镇的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上个十年。就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安镇——锡东新城已经已经完成了九里河湿地公园和宛山荡湿地公园的建设,无锡东站周围道路的建造,新华路高架与金城路高架的对接以及其他诸多基础设施的设置。

十年前,在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从出发无锡到达北京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成为了现实;十年前,在20分钟左右从安镇到无锡市内亦是不可想象的,但现在也成为了现实……

十年前,安镇依旧像她从前那样,安静地居于无锡的一隅,甚至还没有那个一夜之间由龙亭变为东亭的地方出名;十年后,安镇后来居上,就像国际象棋中的小卒,虽然在开局时卑微,却可以升变为威力无比的王后,当遇到京沪高铁这个东风时,安镇就“升变”了,成为了锡东新城,走上了一条腾飞之路,一条蓬勃发展的辉煌之路。

如今,以安镇为中心的锡东新城,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飞冲天,鹰击长空……

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 篇四

故 乡

趟过岁月的河,踩过时间的点,在那片沉厚的土地上,圈起了一个生命的环。从此,这环便是一生的牵挂。深夜,凹凸不平的巷路映着几分月光,与零落的灯影相互缠结着,散落着隐约的清幽。夜的声音渐渐远了…… 我直起身来,屈指数着,这是我第几次在梦里回到故乡?

故乡,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它不像北京那样老成,凝练,历史悠久,它也不像上海一样繁华,摩登,经济速展。它只属一座小小的院落,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土地上,百年,千年,就这么默默的养育着这片地上的人们。

踏上这片土地,你会闻到沁人心脾的清香,早晨的雾环绕在山间的茶树上,撩起了茶花的幽香,挑向阳光,随着露珠的湿度,洒向了这片土地,那采茶的姑娘,打着头巾,背着背篓,仙女似的穿梭在这云雾茶香的世界。

炙热的阳光洒下,温暖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群光着脚丫只穿裤衩的小孩奔玩于阳光下,黝黑发亮的皮肤,像是从地里钻出来的泥鳅。一张白纸做的风车,用竹竿一顶,顺着风一转,这便是一天的快乐。挣青了脸的车夫,用尽全力的拉着身后的手推车。那满车金黄的玉米,让他高兴的“嘿嘿”直笑,脸上的沟壑条条凸起,露出了一口泛黄的烟熏牙。一位缠脚老人拄着拐杖,慢慢的踱着步子。看到街上掉了一包玉米,慢慢弯下腰,捡起,前看看,后看看,最后放进了兜里,乐得眯起了眼睛。

下地的人们回来了,卷着裤脚,扛着锄头进了家门,一会儿烟囱上冒出了阵阵浓烟,随后便是香味扑鼻,几家人围坐一起,在夕阳下美食诱人。人们吃着,说着,笑着……踏上这片土地,你感受到的是安逸闲舒的生活。

一碗青菜煮豆腐,一碟干炒的花生米,一碗略咸的火腿肉……或许这些比不上山珍海味,但是踏上这片土地,你感受到的是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热情。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正因为如此,故乡如母亲般的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我也是故乡的孩子,她遗传在我身上的点点滴滴浸透着我的灵魂。

有时,当心情沉闷时,会突然想回到故乡的小路走走,看看那的茶花是否已经含苞待放,或是已有几朵娇羞而绽。于是馨香凝定在了空气中,驱散了沉闷,阳光正好。

艾青说:“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故乡啊!我常常泪眼与你在梦中相遇,只因我对你爱得深沉。

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 篇五

小时候,每到春天,母亲就挎个篮子,挽着我的手,带我到田野里沟渠旁,剜一种叫婆婆丁的野菜。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它叫蒲公英,也不知道它可以开花结果。在农村,春天的田野里有数不尽的野花,没有谁会注意到它们。大人们关心的,是它们能不能吃、有没有实用价值,至于你开什么花、结什么果,他们才不会在乎。

上学后,学到一篇课文《蒲公英的种子》。才知道那种随处可见,叫婆婆丁的野菜原来就是蒲公英。课文里的蒲公英像一个快乐的、充满灵性的小天使,载着妈妈为它准备的小伞,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和蓝天白云、和鸟儿、和大树一起嬉戏。那样美妙的飞翔,曾经让我们产生过无限的遐想。从那时开始,我们喜欢上了校园里操场旁那些其貌不扬的蒲公英。我们常常揪着小嘴,鼓足力气使劲地吹蒲公英,天真地以为谁吹得远,谁的梦想就可以像蒲公英一样高高飞翔。蒲公英,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是美丽的、神秘的。就像周杰伦唱的那首歌:“小学篱芭旁的蒲公英,是记忆里有味道的风景。午睡操场传来蝉的声音,多少年后也还是很好听。”

及至长大成人离开家门后,才知道,自己就是故乡田野里的那株蒲公英。

十八岁,当我长出翅膀,像蒲公英一样有了飞翔的力量,开始迫不及待地挣脱母亲温暖舒适的怀抱,和千千万万如我一样的兄弟姐妹们载着希望和梦想乘风飞翔,飞离故乡。我们挥动起稚嫩的翅膀,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追逐自己订下的目标和愿望。

风载着我们,在空中飘荡。飞过河流、越过山川,飞越一座座城市。然而我们的翅膀还没有强硬到可以自由飞翔。风中的我们,根本无法把握自己的方向。我们随波逐流,身不由己。我们没有真正飞翔的力量,我们只是被动地跟着风天涯海角,四处飘荡。我们被风遗弃在江河、遗弃在湖海、遗弃在每一个城市的角角落落。或生根开花结果,或飘零消亡堕落。

我是一粒被吹入大都市的蒲公英。在北京城区的水泥地缝里努力寻找一份我赖以生存的土地,然而我找不到。如钢筋水泥一样面无表情的城市,没有属于我们的任何一寸土地。尽管我们努力地寻找,但总是一次次的在寻找中失望,在失望中挣扎,在挣扎中消亡。一年又一年,留下孤独的母亲站在家乡的村头高岗。孑然一身,为我们祈祷,为我们守望。

我们是四处飘零四海为家的游子。漂泊是我们的宿命。拖着疲惫的身体,我们很累,却收不回张开的翅膀。风里来,雨里去,来不及驻足又被风儿远携他乡。每当我思念故乡,每当我想驻足或返航,漂泊成性的我却早已不知家在何方,路在何方。就这样,跟着风,停不下脚步,在飞翔中寻找,在寻找中迷惘。漫漫征途,不知何处是我们梦想的天堂。“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没有人知道我的快乐和忧伤,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从此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我们是一群飘落到大城市的蒲公英。就像汪峰的歌词里所唱:在挣扎中相互告慰,寻找着、追逐着奄奄一息的梦想,直至破碎。我们

在这欢笑、我们在这哭泣、我们在这活着也在这死去;我们在这祈祷、我们在这迷惘、我们在这寻找也在这里失去。

故乡到北京的距离,就像月亮到太阳的距离。我和这个城市,永远没有交集。

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 篇六

云淡了,风轻了。我来了,扔下沉重的书包,一放假,我带着满怀的期待与想念,奔向你,赶赴一场只属于你我的约会。

你没有秀美的山川,没有气势磅礴的河流、瀑布,远离城镇的你,经济发展滞后,甚至有些“丑陋”,但即便如此,生活在这里的男女老少,依然是那么热爱它,不愿意远离你,就算是因为生活所迫远赴大城市谋求生路,也总会在佳节临近时急切地奔回你的怀抱。

赴约途中,记忆中那些与你相关的童年的记忆瞬间变得清晰起来,在那几间砖瓦屋的墙上,留下了我初次获得的奖状,以及为了向母亲炫耀刚刚学会的字母,我歪七扭八地在墙上写下的大作;村口的空地上,我童年时的乐园,邀上几个小伙伴们,嘴里嚼着用零花钱买的泡泡糖,手里拽着风筝的线轴,我们欢快地奔跑在空地上;月色初露时,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常常引发年幼的我无限的联想:是蓝天忘记带走的云彩、是仙女不小心丢失的纱裙、是仙人为了不被凡人的我们发现自己的踪迹而释放出的仙气;还有村子里那些承载了我童年时光无数欢笑声小巷阡陌……

几排砖瓦房,几盏昏暗路灯,几杯浊酒,晃动着的银发,慈祥的笑脸……这些熟悉的画面早已刻在我灵魂的最深处,如影随形,与生命同在。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无愁。”一下车,才发现天空竟飘起了雨丝,提着行李飞快地往那熟悉的小巷奔去,躲在一处屋檐下避雨,静静聆听着雨水顺着屋檐滴落下来的声音,这好听的声音,是你为我唱响的欢迎之曲,透过密密的雨帘,我打量着不远处的那扇门,尽管门已生了铁锈,但我还认了出来,那是我就学的第一个学府——新星幼儿园,两层的小楼和旁边的一幢新盖的楼房一比较显得有些矮小、简陋,但看起来是那样的亲切。矗立院中的那棵树还在,在雨的滋润下树叶浓浓的,绿绿的,这熟悉的感觉让我沉醉。

雨停了,提着行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条坑坑洼洼石块混杂的泥土路上,绕过邻居王大爷家的小菜园,爷爷家的小院近在眼前,院中的那株桑椹树还是那样的苍翠,点点的绿意爬满枝头,虽然这个时节吃不到桑果,但透过这绿绿的枝杈,我似乎看见了饱满的紫红桑果,那可是小时候的我最喜爱的水果,儿时的我,总爱和几个小伙伴在桑果飘香的时节,窜到桑树上,摘那又大又黑的桑葚往口里塞,一通胡吃海塞之后,我们都成了大花脸……回忆着桑果的味道,我忍不住舔舔嘴唇,感觉那酸酸的甜味似乎正在口中漾开来……一阵微风拂过脸庞,惊醒了沉醉在回忆里的我,原来故乡甜甜的桑果的滋味已经浸润到了心底。轻轻推开虚掩着的那扇木门,小院里,爷爷奶奶正慈爱地对着我笑,他们如从前一样兴奋而快乐地迎接我……

夜幕徐徐拉开,清凉的夜风悠悠吹拂,送来了泥土气息和庄稼的幽香,砖瓦房亮着昏黄的灯光,奶奶一边看电视,一边关心地问起了我的学习生活,脚下小猫耷拉着耳朵,眼睛半睁半闭,它和我一样也正享受着故乡温馨的夜色,月亮像一面镜子,无声无息地把光辉洒向人间,在月光下,我在心里期待着这次与你的约会能再长些,再精彩些的同时,又默默许下,我与故乡的来年之约!

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 篇七

从小,我就在江西一个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的镇子中长大。小时候,太奶奶经常带着我在那片青山绿水间游玩,依稀记得,在中秋节时,小伙伴们围坐在家门口的小水塘边嬉戏玩耍,池中映着天上月亮的影子,它是可爱的,我们流连忘返,常常是被蚊虫叮得浑身红肿不堪,才在太奶奶一声又一声的催促中回家去。

太奶奶总是心疼地看着我浑身被蚊子咬的肿疙瘩,半是怜爱半是责备地说我几句:“哎呀,你怎么总是搞成这个样子?走了,今天是中秋,我们该吃月饼啦。”那时我也不懂事,只是傻笑:“太奶奶,没事的,您看我每天出去玩,都长结实了呢。”太奶奶也只是慈爱地拍拍我身上的污垢,领着我回屋吃月饼,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太奶奶做的豆沙馅月饼那种甜甜的感觉,只是并不清楚月饼与中秋的含义。

上小学了,渐渐地,我与太奶奶相聚的时间也慢慢变少了。中秋节对于我来说仿佛只是一个小长假,不但没有回老家团聚,反而总让爸妈带我旅行。这几年的中秋节,我到了许多旅游胜地:曾在北京的卢沟桥上,看晓月映照石狮子;也曾在金陵秦淮,赏河水中映着的玉盘:又曾在上海都市的外滩,观现代风景与高悬的宝镜相映成趣……我对于中秋节的感情渐渐淡下来了,不过看着各地同样圆满的中秋月,眼前不经意地会浮现出老家倒映在池塘中的那个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年年中秋月圆如故,又是一年团聚之日,我的思绪不禁被拉回去年中秋的夜晚。

去年八月十五正值国庆佳节,双喜临门。父母便计划到老家与亲友共度中秋。但无奈疫情形势严峻,我们不得不在家自己过节。夜晚,一家人坐在一起,像是例行公事一样的看看中秋晚会,吃吃过度包装的月饼。仰望夜空,见繁星点点,月光溶溶,一缕久违的乡愁油然而生。抬头望月,十五的月亮是那么皎洁纯净,撒落一地清辉,繁星镶嵌在夜色的幕布上。凉爽的秋风拂过我的脸颊,心中涌起对太奶奶深深的思念,想起了小时候被她宠爱的快乐时光。我不禁遐想,太奶奶和老家的亲人们是否会望着这轮明月,思念着在异乡的我们呢?

正当我思量着求爸妈寒假带我看看太奶奶的时候,噩耗传来:太奶奶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时候的我,又是震惊,又是伤心,又是遗憾和愧疚。可我又不敢和爸妈说,怕反而加重他们的伤感。

一晃就是半年,今年夏天我小学毕业了,我终于要回老家去了。以前的景物依旧,那片小水塘也与以前无异,望着儿时的景色,一阵阵酸涩涌上心头,眼眶悄悄地红了。晚上小池塘映着一轮弯月,微风吹过水面,水波荡漾,池中明月的倒影被吹得支离破碎,仰望星空,感觉太奶奶正在注视着我,正在对我微笑,正在对幼时顽皮的我进行教导……那一句句“唠唠叨叨”,一声声“喋喋不休”,让我那么怀念。

年幼懵懂的我不知道什么是中秋的,长大的我又不懂珍惜,直到亲人已经不在了,这片家乡的土地才让我真正地明白了什么是中秋,也让我明白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道理。

我们的一生中难免会经历许多离别,但每当我仰望夜空,就能回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回到了那片清澈的小水塘边,太奶奶慈蔼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眼前。故乡和亲情就有这样的力量,在我远行时陪伴我,在我迷失时召唤我,在我挫败时伴随我,鼓舞我不断前行。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虎知道的价值所在。

【描写故乡的抒情作文】相关文章

中考满分作文(优秀10篇)08-01

被主人体罚作文(推荐【优秀5篇】10-27

田野即景作文500字(精彩4篇)10-02

我的年度关键词作文600字(优秀10篇)10-20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优秀9篇)09-24

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600字(优秀10篇)10-05

奔跑的追梦人作文600字(优秀4篇)10-02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手机作文600字优秀8篇10-02

这也是一种收获作文【优秀5篇】10-08

精益求精作文800字【优秀2篇】10-14

28 1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