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规划精选4篇

2023-11-17 11:26:5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壶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新型城镇化规划》,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新型城镇化规划 篇一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规划应对 发展途径 空间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2012年1月3日,辽宁省沈阳经济区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复,苏家屯区成为沈阳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标志着在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发展战略下,苏家屯区将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率先起步,为全市综合配套改革创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先试先行”,发挥先导和表率作用。苏家屯区将沙河地区涉及沙河街道、十里河街道的地域范围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先导区,规划将在“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思路指导下,体现城乡统筹、生态宜居、产城互动、和谐发展的规划原则,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布局城镇发展空间,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模式。

2发展背景

2.1辽宁省域城镇化发展

2011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城镇化建设的工作意见》要求依托县(市)城、新城、新市镇和产业集群建设,实施城中村、城边村改造,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合理引导农村人口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新增城镇人口400万人以上,全省城镇化质量全面提高”的工作目标及工作重点。《沈阳市推进城镇化实施规划》提出苏家屯城镇化率由现状51.6%,提高到70%的发展目标。

2.2新城新市镇的发展战略

为进一步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和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工作,2010年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空间发展规划》,沿城际连接带重点规划建设节点新城、连接带新城和新市镇三级城镇体系。沙河地区包括:沙河新城、苏桃路物流产业园区、十里河新市镇,位于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上,是沈辽鞍营城际连接带上重要的城镇发展空间。

3现状概况

沙河镇、十里河镇域共下辖19个行政村,沙河镇镇域总面积57.92平方公里。十里河镇镇域总面积41.10平方公里,现总人口约3.3万人。河铺镇现已形成无缝钢管制造企业38家,沿苏桃路物流产业已初见规模。 十里河镇是粮食产品生产基地,沈阳南郊综合性的农贸市场。规划区内现状用地主要以农田和村屯建设用地为主,地势较平坦,地质条件良好,沙河、柳塘沟河、十里河三条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区域,内部有浑河灌渠等若干渠道和坑塘。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沙河铺镇北部,苏桃路两侧。

4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城镇化(城市化):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以达到50%以上,快速的城市化造成一系列如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等城市问题日益凸显。新型城镇化倡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是结构转换型的城镇化,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保障,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的集约型城镇化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

5城市规划的应对措施

1、由城市规划走向城乡统筹

2、从物质空间规划走向公共政策导向

3、由无序蔓延走向紧凑型布局

6沙河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途径

6.1发展目标定位

6.1.1两型三化

(1)两型:“生态型,创新型”

沙河地区城镇规划紧紧围绕“生态型、创新型”的发展目标,建立适宜人居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以新兴产业为发展动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

(2)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现代农业化”。

以临空物流产业为核心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结合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信息物流产业。以城乡统筹为出发点,发展生态宜居、土地混合使用的城镇空间;利用优质的农业基础条件,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建立服务中心城区的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体系,实现集约化生产、占用资源少、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型现代农业化。

6.1.2功能定位

依托“两型三化”的目标导向,规划定位为“港、城、园”的功能布局,建设东北临空型综合物流港,东北风情生态宜居新城,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

6. 2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途径思考

(1)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

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调整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构建新型工业集群化发展模式;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农业,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先发展以现代物流业,实现物流商贸、物流配套加工和都市型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循环联动,为加快城镇化提供新兴产业支撑。

(2)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

全域内用地布局形成紧凑型、组团式发展模式,城镇用地中提倡混合用地布局将产业区和配套生活区混合布局,土地混合使用有利于住宅和就业岗位的均衡分布。规划新城中心区提供生活及生产性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城镇空间与生态绿楔穿插布局,构建出城乡田园化的生态系统。

(3)创新生态建设的体系

以“城乡生态田园化”为规划理念,利用周边自然生态景观为本底,形成“山水田林”的生态格局。重点打造“一园,两区,三带,多网”等生态格局。

构建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关注雨水、污水、中水等水资源的再生利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促进资源的循环再生和利用。加强生态社区建设理念,实施“生态住宅、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小区绿化、节水节电等工程建设。

6.3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发展策略

(1)协同发展:沙河地区的发展必然要寻求与苏家屯城区和沈阳中心城区的全面对接,结合“苏区全域规划”发挥沙河地区区位优势,推动开放空间格局建设,形成与浑南新城、国际会展中心、桃仙国际空港全面对接,共同辐射沈阳经济区的物流节点城市。

(2)产城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实现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布局相融合、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3)生态宜居:避免城镇化中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城镇布局集中、紧凑发展的生态低碳的城镇化道路。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布局,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土地配置,建设绿色城镇,打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7结语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既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道路,而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必须适应新型城镇化的最新发展趋势,发挥后发优势,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建立科学合理分工的、开放式的现代城乡体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高度融合。

参考文献:

[1]曾志伟:新型城镇化与城市规划思变,中外建筑,2011

新型城镇化规划 篇二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现状、问题、完善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开展的时代意义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超越国界的世界经济活动,通过一些对外的贸易、流动资本、转移技术、提供的服务以及互相联系依存所形成的一种覆盖全球的有机的经济整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们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对于自身的产业升级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城镇化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空间。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世界正迈向信息化的时代,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信息已成为其得要的剂,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改善,信息产业也是一个走成全球的产业。一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一些新的行业诞生,例如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等,二是发展了服务业,使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得到改变。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城镇化的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例如数字城市概念以及智能城市的出现,对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以及网络交通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开展城镇化进程的必然因素分析

首先,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少,我国共有十四亿人口,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如今也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多,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这也是一个优势。然而,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所以,要把人均的意识增强起来,对各种资源都要大力节约。与此同时,还要对人中实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所以,这对城镇化的环境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工业化的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情况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进程的推进,这对于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较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化进程会经历3个时期,一是工业化的初期,主导的是轻工业,二是工业化中期,主导的是重工业,三是工业化后期,主导的是服务业。国情的特殊性以及世界形势的因素,我们国家的工业化首个阶段是为了对国防的巩固,对西方世界的威胁以及封锁的解除,所以,重工业成了我们国家的工业化的起点,第二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的轻工业,第三个时期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重工业的开始,最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是服务业。尽管重工业的基础比较好,但是,导致出现重工业较重,轻工业较轻的局面,产业结构发生畸形。

三、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所在分析

首先,缺乏规划管理的实施手段,一方面城市规划没有全面的审批管理,按国务院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的规划,应该经政府进行审批,如果审批不及时的话,城市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就会面对严重的挑战。没有充分的规划实施管理依据,就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有个别房地产企业对规划会进行随意更改。另一方面是城市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不健全。目前,许多城市的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都不是太健全,还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模式,导致城市规划无法达到统一。最后,城市规划与管理没有足够的费用投入,现在城市规划执法职能需要的经费,还没归入财政的预算费用中,经济来源非常不稳定。规划工作的经费不足,在规划的编制以及新技术应用方面都没有足够的资金。除此之外,城市规划人员也没有太高的素质,很多城市在管理执法方面出现力量不足的局面,在处罚标准方面也较轻,规划执法水平与城市规划工作不适应,城市规划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其次,缺乏规划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现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的规划管理还是以政府一方事务为主,没有把社会各界的聪明才智充分的发挥出来。对社会效益的规划,经济效益的评价,还未形成规范的表达机制。这也使得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有些政府部门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是非常突出的表现,对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在社会效益中的实现较为忽略,这对整个城市持续性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新型城镇化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完善性策略分析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关键是规划。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规划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从我们所看的四个城市和国内外经验特别国际上优秀城市来看,抓好发展规划有以下几点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是抓好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的规划。每个城市都要有发展目标定位,纽约是国际大都市,法兰克福是国际交通枢纽城市。我们江西要建设什么样城市?我认为要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我们的目标定位应该是生态城、园林城、现代文明城。从这几天所看的四个城市的特点,苏书记亲自倡导的“一大四小”等一系列城市建设思想,在实践中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变化,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营造“美的空间、人的乐园”。

二是抓好城市发展规模的规划。城市不仅要做大,关键是要做优。我们要以营造最适宜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为目标,根据基础条件、能源资源、环境容量等,科学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 区域规模,使城市有足够的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城市成为最佳最优城市。

三是抓好城市发展形态的规划。城市形态应提倡功能明确、生态连接、多核组团式的发展。荷兰的商业中心在阿姆斯特丹,行政中心在海牙,港口城市在鹿特丹。世界上比较优美的城市,除新加坡之外,瑞)壶知道○www.huzhidao.com(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很好的,由14个岛屿互相联系,组团之间以森林、河流、海岸线为连接,交通快捷,城市在绿树丛中,人们生活高度方便,文化素质、文化程度比较高。我们要防止简单“摊大饼”式发展,倡导组团式形态。

四是把城市发展特色的规划做好。把城市的特色创造出来,就要对江河、山林以及湿地等这些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产业,通过历史文化以及旅游资源的利用,把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上去,把城市个性的魅力彰显出来。

五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城市规划离不开精心的论证,历史的积累与沉淀对城市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规划与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与历史负责。不但要把建设的规划工作做好,还要为人们创造休闲娱乐的空间,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是把规划科学决策的机制完善起来。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专家的指导,部门间的合作,公众的参与,科学的决策,对规划进行严格的编制,并进行审批。

五、结束语

总之,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城市的建设对整体规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也面临着很难得的机遇,所以,对于中内以及省委对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要认真落实,相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一定能为我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田光进。中国城镇化过程时空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杨焕彩。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 - 9.

新型城镇化规划 篇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产业园 理论支撑体系 规划控制 控制指标 效率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88-01

产业园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换届以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热烈的探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成为新形势下城市规划控制的战略指引,要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控作用来保障实施。

同时,未来产业园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也已形成广泛共识。产业园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最佳结合点,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能够带动城镇化,城镇化的推进能够促进工业化。

产业园是集生产、研发、物流、金融、生活配套等于一体的集聚区,是工业集中、产业集群的集中表现,是传统单一工业园区的升级再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地和平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能够带动城镇化及其持续发展,城镇化的推进能够反哺并促进工业化。

产业园特征对规划用地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用地功能集聚就是变单一功能的土地开发为较有弹性、功能混合的土地开发。单一功能的土地功能,不利于充分发挥产业园优越的土地价值和核心的技术引领作用,容易导致区域“空心化”、交通“钟摆化”、缺乏人气与活力等诸多问题。只有通过功能混合,才可有效提升园区配套服务和交流互动的便利性,并为园区整体高效运作提供可能。

产业园的建设一般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开发、多元实体的建设模式。

为紧跟发展步伐,规划用地的控制对产业园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已是形势所需。

本文从实际工作层面出发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规划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具备可操作性的思路。

产业园规划用地控制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总体规划、各专业规划及产业园规划的理论支撑研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人往哪里去”“城在哪里建”“地从哪里来”等总体规划要求,是内涵发展、存量为主、集约高效的城镇化,遵循“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和“集中发展、集约利用”的方针,既有利于发挥城市集聚人口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又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与过去以土地为主的城镇化有本质区别。

现状下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一定程度上受GDP挂帅激励招商引资的功利行为影响,粗放型的规划造成分布不均衡、不经济等问题。实际上,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特别是总平面规划布置的编制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影响到权威性。

上述问题的解决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借助日益完善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包括空间经济、交通运输、人口迁移、土地使用、城市发展、环境生态、资源管理、城市区域政策分析的区域科学,建立具体的选址理论模型,最终形成总体规划在总平面规划布置的用地上的理论支撑。也就是说,选址问题完全可以也应该成为新型城镇化用地规划研究的必要组成部分。

另外,还包括进行科学的城镇土地利用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以获得相应总体规划的理论支撑。

二、确立用地平衡表的法定地位

用地平衡即确定各类用地的合宜面积分配与比例关系。编制用地平衡表,得出各项各类用地面积数,以供分析和比较。

实际上,各地在少数类别用地的控制上有所不平衡,走了很多弯路。例如:2000年前后,教育产业化政策左右下,得益于彼时征地门槛的低下,科研教育院所的圈地热潮和全面外迁,开发强度和容积率明显偏低,甚至可以发现,打着分期实施幌子圈下的土地至今仍在晒太阳。又如,其后城市广场建设热潮,造成道路广场用地的不平衡,等等。

而当前,以经济的高度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渴求,用地的平衡必须进行精准的分析研究和控制。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粗放浪费的现象不遏制,利用上不集约,发展就不可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必须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新型城镇化首先是农民市民化的人口城镇化,其次是土地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为人口城镇化提供相应的服务。

规划应切实参照《城乡用地分类标准》指标进行,编制用地平衡表不能仅仅作为总体规划内容格式需要,应上升到作为下阶段法定图则的继承内容及编制依据,并建立用地平衡审计制度。只有明确了用地平衡表的法定地位,才能提升用地平衡的准确科学性,从而不至于流于形式,受个人喜好左右。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规划控制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当前形势下,土地日益成为稀缺资源。规划用地控制的一个重要目的无疑是为了管好土地,打击非法囤地,促进实体经济投资。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往往成为规划用地控制的关键环节。

除了地方相关政策比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外,规划用地控制的标准主要参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下称《指标》),该控制指标由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五项指标构成。根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重点描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五项指标,逐条如下:

(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

(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逐条具体分析如下:

(一)表1是《投资强度指标控制表》,产业园区是跨多行业的工业项目集聚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08)》按行业分类的指标分档弹性较大。根据市县土地等别(十五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3-43类)控制用地(单位:万元/公顷),日趋落后于经济发展和规划发展状况,其作用已被地方相关文件替代。

(二)各地方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难以适应工业项目。实际上,建筑容积率对于工厂的规划用地控制来讲意义不大,工业项目上采用建筑系数和利用系数两个概念,清楚表明用地使用强度。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露天堆场占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100%,利用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露天堆场+铁路+道路+管线占地面积)÷厂区占地面积×100%。

另外,厂区占地面积指围墙内实际能够设计支配的用地面积,不同于规划控制的净用地面积,即规划控制和设计层面计算口径不统一。

(三)规划管理部门往往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与《指标》是矛盾的,比如产业园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建筑密度小于30%,但《指标》。前者控制上限,后者控制下限,管理必然容易混乱。

(四)本条比较难以控制,设计往往假报生产设施替代办公、生活设施,宜由施工图审查阶段负责与规划批复文件对接来进行控制。

(五)本条无异议,按规范要求,设计一般15~20%。

总之,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规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机动车出入口方位等),应符合工业项目的特点,这样也对规划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业与民用在规划控制上的一定程度长期处于割裂状态,容易造成控制失当或失控,一来影响规划控制,二来影响城镇化的高效目标,应尽快进行梳理。

四、提升规划效率的建议

规划管理中,我们经常发现规划落后于建设,于是建设也不会干等规划,最终仍旧是万丈高楼平地拔起。规划设计人员案牍劳形,往往跟不上变化的脚步,规划效率低下。究其原因,我们的规划体系、编制阶段、层次复杂繁琐,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分区规划、法定图则、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再加上工程设计体系的项目建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等等,直教人晕头转向。我们的规划体系真得好好梳理了。

何不合并成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呢?总体规划中包括战略发展规划、区域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分区规划,便于各层次之间的对接;详细规划中包括法定图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省去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下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弥补,省去规划设计的大量重复劳动。

法定图则规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省去地块划分、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出入口方位等要素,本来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也难以确定,应留给后面工程设计阶段,以便及时快速形成成果,真正进行投资指引。

新型城镇化规划 篇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村庄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城市城镇化率都快速发展。但是,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中国仍有2.6亿农民工,户籍问题使他们享受不到城市化成果。另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建设虽规模扩大,但有限人口数量被进一步分散,形成不了规模市场。 “安身”容易,“立命”难,暗淡的就业形势使无法外出打工的农民生活窘迫。可见,农村城镇化不是万能的,要实现新型城镇化,注定是一个漫长、艰辛、曲折的过程。为此,我们必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和谐、稳定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 当前村庄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2.1村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干部群众对村庄规划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而村庄规划要做到“生活区、功能区、种养区分离”,不利于生产生活,村内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会加重农民负担等,因此群众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的积极不高,可能导致主管部门认为花钱编规划,作用不大,无非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也可能造成农村群众认为村庄规划可有可无。

2.2村庄规划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指标体系,规划成果水平有待提高

新农村规划对规划部门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理论课题,理论体系、指标体系还值得探讨和完善。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就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出台了指导意见,如我省住建厅还制定了《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导则(暂行)》等相关文件。但在农村村庄规划编制和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则远远超出了上述《导则》所涉及的内容,直接的影响是村庄整建规划难做。此外,由于设计任务繁重,规划成果比较粗糙,编制水平有待提高。

2.3 村庄规划所涉及的土地权属、土地流转问题难解决,导致规划难以落实

《土地管理法》及《农村土地承包法》均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规定。因此,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要将已经分散到农户的土地集中以建设中心村居民点或公共基础设施等,在制度上存在难以供地的问题。如果所作村庄整建规划的中心村居民点和公共基础设施规划跨越了村民小组,在村庄规划进入征求村民代表大会意见这一程序时,就遇到了设计人员难以解决的中心村居民点土地权属、流转问题,导致规划难以落实。

2.4村庄规划基础差

各级主管部门对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起步较晚。村庄规划起点低,没有前瞻性、适用性,规划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村庄规划需求;村庄规划的指导作用不明显,大多数规划仅停留在村庄的总体规划,对电力通讯、排污、给水等没有作专项规划,对村庄长期发展缺乏应有的指导作用。

3 新型城镇化下的村庄规划策略

3.1 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目前,在农村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方式是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目标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公共管理服务、农民市民化方面达到或接近城区的水平。实践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有工业化助推型、招商引资倒逼型、产业支撑型、政策性整村搬迁型、政府主导型、村(居)委会或工商资本下乡开发型。相比较而言,前三种类型应该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体,比较容易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的农村格局。

3.2 村庄规划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村庄规划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村庄规划应该因势利导,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特别是要保护一些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村庄,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中央提出的“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就体现了对这种传统“乡愁”文化的保护。

3.3城镇化建设中应加强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古村落保护工作

中国传统村落中有不少极具价值的古民居、古村落、民族村和涵载丰富历史人文信息的村,中国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必须谨防在大规模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被有意无意地破坏、损失,因此,如何对它们进行保护和传承已经迫在眉睫。万万不能把所有老民居、老村庄都视为贫穷落后的象征,在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中,务必要做好对古民居、古村落、民族村的保护和历史人文村名的传承工作。

4 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的建议

4.1村庄规划要立足实际,分类实施村庄规划建设,不搞一刀切

村庄规划建设工作要科学合理地编制规划。一是对地处城区边缘、经济基础较好但住房条件较差的村庄,采取整体拆迁、集中建设、统一安置的方式建设。二是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村庄,采取部分保留、部分迁建的方式进行改造。三是对群众住房条件较好但公共环境和设计条件较差的村庄,重点进行局部改造和环境治理。四是对地处城镇或紧邻城镇的村庄,重点要加快经济发展。五是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的村庄,要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上来。

4.2 广泛发动,为村庄规划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一定要花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进行宣传动员,把村庄规划同思想观念更新结合起来,引导农民从旧传统、旧习俗中解放出来。二是要通过编制规划蓝图和新村建设模型、典型示范等方式,把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加快村庄建设是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三是要建立完善督促检查机制,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共同推动村庄规划的组织和实施。

4.3进一步完善新农村规划理论体系、指标体系,提高村庄规划水平

当前,在理论上需要解决的是:村庄规划是否应是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它应具有那些层次的规划?各层次规划的重点是什么?主要解决那些重大问题?主要技术内容是什么?它们与城市规划相关内容有那些区别?某些相关行业标准能否在村庄规划上运用和如何运用?其次,要组织科研力量和规划设计人员加强对村庄规划的调查研究和专题研究,提高村庄规划的整体水平。

4.4统筹协调,实现与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各部门的重点工作,要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规划上要超前,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做好村庄规划分类与定位。二是管理上要到位,要把环境整治作为一个重点,确保建成的村庄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三是实施上要创新,要逐步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农村集体土地流转。

4.5 创新方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村庄建设能否真正造福人民,关键在于加强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充实基层规划建设和管理机构人员。二是加强农村建筑市场管理,确保农村建筑工程质量。三是创新村容村貌管理,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点。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达到“乡风文明”的目标。

5 结语

在过去多年时间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走着一条以政府经营为主导、依托外延式扩张的功利型城镇化道路,其典型特征就是以土地城镇化带动人口城镇化。若长以此往,结果很可能是“城市”涌现了,但农村衰落了,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城镇化过程中,能否有效稳定农业发展、妥善推进农村改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则是新型城镇化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村庄规划是为了确立中国农村改造的示范地区,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蓝本。而从长期来看,则是为了改变当前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罔顾现实情况,一味“求快求大”的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参考文献:

1、黄建清。浅谈村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小城镇建设,2005.5

2 、喻建华。以农民为本,加快农村居民点整理。小城镇建设,2006.4

3 、毕信亚。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心村建设为何实施难。中国土地, 2006.6

4、当前村庄整建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广西城镇建设2006.12

5、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古民居、古村落、民族村的保护和历史人文村名的传承 李瑞典

6、新型城镇化需要新型农村规划,上海金融报

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整理的4篇《新型城镇化规划》,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新型城镇化规划】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通用8篇)11-17

短跑训练计划(通用4篇)09-20

一年级小学数学复习计划(优秀5篇)11-22

我的假期计划作文500字优秀9篇10-09

给政府的商业计划书(优秀5篇)09-21

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作文【优秀3篇】10-16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通用09-28

学习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精选9篇)12-03

2024年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计划【精选1003-06

我的期末计划作文【精选3篇】09-25

129 16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