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规划(最新9篇)

2023-11-03 16:43:42

《区域发展规划(最新9篇)》由壶知道为您提供,希望可以在【区域发展】写作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区域发展 篇一

曲靖市中部渔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011年该区域的养殖面积已发展到3769hm2,养殖产量18424t,产值2.14亿元,占该区域水产品总产量的96.2%。池坝塘高产养殖是该区域水产品产量的主要来源,养殖面积主要来源于低产田、荒滩改扩建成的标准渔业精养池坝塘共1066.7hm2,另有66.7hm2连片标准精养商品鱼基地3个,养殖产量占该区域总养殖产量的78%。养殖品种主要是外来种,草鱼、鲤鱼、鲫鱼、鲢鱼、鳙鱼、武昌鱼、斑点叉尾鱼回、青鱼、杂交鲟占该区域养殖总产量的98%;传统池坝塘精养占养殖产量的78%,稻田养鱼、休闲渔业、流水养鱼、大水面增殖养鱼占22%。

发展思路

根据曲靖中部区域地理自然气候资源特征和养殖水域功能及分布情况,结合该区域养殖结构、模式生产发展现状,应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坚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的发展道路。以渔业提质增效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池坝塘精养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挖掘内部潜力,强化水产科技推广、培训、服务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加快水产养殖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生态型转变,努力提高水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发展重点与措施

区域发展规划 篇二

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道路网络,其规划必须主动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规划的理论、方法、体系,成为道路建设的先导。寻求区域空间发展与道路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途径,解决市区与市域、城市与城际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问题;寻求能主动适应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发展的路网规划理伦,研究规划的功能以及对于规划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规划方法、解决规划核心技术问题;研究适合都市圈和都市区(大城市郊区)的路网规划方法,开拓规划思路,建立与这种区域发展新格局相适应的规划体系和规划原则。

1.区域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分析

过去10-20年,由于城市扩展、城市化和郊区化、运输技术的进步等,城市和城市间区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城市与农村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难以找出明显的边界,规划中城区(Urban Area)的概念逐渐被都市区(Metropolitan)取代。尽管在商务、政府机构、文化等方面中心城市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但在整个社会活动系统中,城市只是区域的一个组成、一种形式。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还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均必须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城市与城市以外的地域不可分隔,并且呈现出强烈的一体化趋势。

1.1 区域发展趋势

(1)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

经济和交通等因素作用下城市集聚、辐射能力的增强,使城市间空间联系密切而形成联合体、形成网络化空间格局,是发达区域空间形态的生长趋势『张京祥等,2001。由于城市区位因素、人口规模、自然资源和经济实力的差异,形成了区域空间范围内城市的等级规模,并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带、城市群或都市圈。在"1997~1998年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我国大城市已经出现城市形态区域化、城镇体系走向网络化和建立城市联盟的趋势。实际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超大型城市群和若干城镇密集区已经形成立『姚士谋 朱英明 陈振光,2001。区域以一个或多级核心城市为主导、围绕核心城市进行产业调整和经济、基础设施协同发展,成为近期和未来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大趋势。

都市圈发展改变了城市间空间联系的模式,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对都市圈城市间的联系、经济交往和带动起到显著的作用,表现为沿快速交通走廊的城市间时空距离的缩短、交通量增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

(2)城市化与郊区化发展

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信息时代带来的集中化和分散化的双重效应,已经造成了各式各样的城市和郊区的景象,由此对区域交通提出了严峻挑战。

城市化(Urbanization)是工业化的伴生物,这一概念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已经提出。城市化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及大城市人口的集中『周干峙,2002。郊区化(Sub urbanization)指人口、就业岗位和工商业等从中心区向郊区迁移的过程。广义郊区化认为只要城市中心区人口(和职能)向城市郊区迁移就是郊区化,而狭义郊区化概念认为只中心区人口和功能外迁、并且导致中心区的停滞或衰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郊区化『吴国兵,2000。城市化与郊区化发展产生的典型现象之一,是人口和岗位由传统中心区向郊区的迁移。

表1 欧洲大都市人口和岗位的分散化趋势

非"树形结构"、更为复杂的空间层次形态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动态性特征。区域空间的整体形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空间的地位、作用、大小和整体形状都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空间体系结构的变化。重点港口、交通线的建设,重点地区的投资与开发,将导致原来的城市网络体系发生大的变化。

尽管近年国外非常关注区域发展过程中"蔓延(Sprawl)"及发展不经济问题『Otto,2000『Deen,2000,但我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各类城市的发展基本上都处于以集聚为主的阶段,表现为大城市中心区向近郊区扩散和外来人口向近郊区集聚。京、沪、津、穗、沈等特大型城市均已出现中心区的部分人口和产业向近郊区迁移扩散现象,大城市近郊区成为自内向外的扩散与自外向内的集聚相交汇、城市郊区化与郊区城市化交叉起作用的具有较大发展活力的地带。此外,市场经济体制对居民就业和居住地选择的调节作用日趋明显,住房市场化使得居住与工作地点的分离现象更为普遍,便利的交通网络和私人小汽车为通勤的普遍化创造了条件。

(2)区域发展背景下的规划变革

规划方法总体趋势具有从局部、分散向整体有机;从封闭终态向动态开放;从经济发展向生态环境;从单学科向多学科综合的发展取向。相继产生了整体规划(Integrated Planning)、滚动规划(Rolling Planning)、连续性规划(Continuous Planning)、应变规划(Contingency Planning)、动态规划(Dynamic Planning)、生态规划(Ecological Planning)等方法。针对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问题和不同价值观,空间发展规划方法仍有多种不同的取向。随着市场经济因素的加强,发展的不稳定性给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带来困难只能通过建立动态发展观念来解决,即用远景规划(Long-range Planning)来控制长期发展的"合理性",用动态发展规划来进行"边缘调整"。国外十分重视这一层次的规划,英国称之为结构规划(Structural Planning),美国称为动态规划,澳大利亚称为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而新加坡称为概念规划(Conceptual Planning),其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都值得研究和借鉴。

由于市场化背景下城市间竞争的剧烈、区域发展协调机制的不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关系的变化;以及规划作用的变化,导致我国原有的总体规划体制和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变化不相适应,更具宏观性、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应运而生『张兵,2002『邹兵、2003。战略规划强调有选择地研究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强调规划的动态性和灵活性;更符合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和城市竞争的要求。

战略规划力争使规划干预由补救性干预(Remedial Type)转变为展望性干预(Ideological Type)。根据对区域空间发展相关各系统的发展预测、空间发展规律和人们对未来的要求,提出发展目标、起到克服或减少未来发展过程中矛盾的作用。战略规划不仅可以突破总体规划的时间规定,也可以克服行政地域的限制。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重点包括区域地位与城市竞争力;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大型区域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若干方面『李晓江,2003。

对应于区域战略规划、远景规划和区域空间结构规划的变化,交通系统规划的任务也必须从单纯的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转向注重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规划(Strategic Transportation Plan),从"适应性规划"转变为"引导性规划":

在区域内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发展背景下,在更广阔的地域空间范围审视和评价运输系统的长远作用; 着眼于区域、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健康发展,寻求运输系统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发展、追求系统内部的均衡与完善; 从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交通基本属性入手,从区域城镇体系、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出发,提出交通设施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

展望更远的发展期(50-60年),探索城市化成熟期(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的基础设施合理水平,预留发展的空间与发展的可能; 理解交通基础设施的导向型发展与控制发展双重作用,充分发挥交通系统对区域空间结构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重视区域发展与城市发展中交通需求层次、结构的变化,正确把握设施设计从空间"量的扩张"向系统服务"质的提高"的转移; 强调交通规划的整体协同观点、交通分流观点、优先服务观点、系统性观点。

2.区域路网规划体系

运输系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变化的要素之一。运输系统有多种方式,但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城市还是乡村,道路构成最基础、最广泛的运输系统,并成为其它运输模式的终端运输方式。由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差异,路网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性质的交通需求、布局形态与运行特征,因而产生不同的规划需求。

2.1路网规划的层次体系

(1)现行的道路规划体制及其缺陷

由于道路所在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地开发的差异,以及管理体制的原因,我国道路的规划、建设、管理甚至设计标准,均分为公路与城市道路两大类。这种区分与我国城市混合交通条件也有很大的关系。公路与城市道路在空间上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通常集中城市化区域内的道路作为城市道路;集中城市化区域之外的道路作为公路。

城市道路的规划区域为基本建成区。网络规划以发挥道路系统综合效益、提高运行效率为宗旨,通过增量建设和存量管理,调整城市道路的功能等级,优化网络结构。

公路网规划区域为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广大区域,以往公路规划层次以公路行政等级划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道规划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国道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编制,省道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编制,并报上一级政府批准。1990年代后期的公路网规划又增加了国道主干线、区域主要经济干线规划层次,区分线路重要度、服务要求和交通量,初步体现了根据道路交通功能进行网络规划的思想。但公路网规划基本上是独立于区域规划、城区规划的自上而下的行业内规划,规划的作用也就局限于设施布局和线路建设。

这种规划模式存在以下缺陷,并且在经济比较发达、城镇发育程度较高的地区尤为严重:

缺乏与区域、城市发展的关联,规划目标或者模糊、或者狭隘; 单纯以公路行政等级划分的路网规划,不能适应经济发达地区交通快速增长的需求。规划重视行政体制内反映政治、经济隶属关系的上下二层节点的联系,忽视同一层次节点间的联系,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律均不相适应; 缺乏经济联系紧密、交通需求集中的都市圈区域路网规划层次; 缺乏与行政管辖主体、建设投资主体相一致的市域路网规划层次; 不能从区域、从都市圈的角度协调路网规划和建设。缺乏各个层次路网规划的协调、反馈机制。

(2)与区域发展相协调的道路规划层次

路网规划层次和规划体系须考虑以下因素:城镇密度、人口密度、区域空间布局特征;行政管辖归属;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网络交通流特征、出行行为和交通服务需求。为此,提出区域、市域、城域三个层次的路网规划体系。城域路网规划范围为集中城市化地区的城市道路;市域路网规划范围与地级市或直辖市行政区划一致,为除城区以外的公路网;区域路网指具有紧密经济联系、拥有共同使用的运输枢纽、或具有传统历史联系的区域,一般为初步形成的都市圈域。"区域"在空间概念上包含市域与城域规划范围,但各有侧重:区域路网规划定位于战略性规划,重点解决区域交通和城际交通发展战略;市域路网定位于面向建设的引导性规划,重点解决市域发展的交通导向和对外交通衔接。

区域和市域层次仍然保留三类公路网规划:

① 干线公路网规划。干线公路是公路网主骨架,应包括国省干线和部分区县干线。干线公路网规划根据规划区域内经济与用地布局、总体发展目标和城镇体系建设,确定路网的规划目标。通过交通增长轨迹的纵向比较分析,把握交通发展特征;通过与发达国家、地区公路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横向对比分析,把握未来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水平。以城镇体系、交通枢纽与生产力布局为前提,进行布局研究。干线公路应构成网络、形成系统、具有较高的技术等级,维持较高的服务水平。

② 高速公路网规划。高速公路以其快速、安全、通行能力大的优点在整个公路网中起主动脉作用;由于限制出入的特点形成相对独立的系统,有必要进行专项规划。高速公路规划应从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出发,确定与建设能力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网络规模、服务目标,形成快速、便捷、高效、畅通的网络。高速公路网规划须适度超前,体现战略性、宏观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

③ 农村公路网规划。充分考虑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村(镇)分布特点等因素,解决公路网通达深度问题,与高等级路网的合理衔接问题。

表2 道路规划层次和规划需求

合商务成本,整合产业结构,提高上海竞争能力。

表3 区域区经济发展中上海的核心地位

尽管主要功能复用现象在一些线路上将长期存在,但每条线路以满足和保证主要功能,作为网络规划和线路设计的首要目标。例如,沿江高速、苏通与杭州湾通道连线基本上不承担城际交通走廊功能,立交和出入口设置间距就可适当加大。沪宁高速在区域内承担了二个主通道和城际交通功能,即使规划了沿江高速,仍然需要增加通道的容量。

参考文献

[1] James O. Wheeler, Yuko Aoyama, Barney Warf, "Cities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Age", ROUTLEDGE, New York, 2000

[2] A Long - Range Transportation Plan For Greater Vancouver

[3] 张兵,"敢问路在何方-战略规划的产生、发展与未来",城市规划,2002年第6期

[4] 邹兵,"由『战略规划到『近期建设规划-对总体规划变革趋势的判断",城市规划,2003年第5期

[5] 李晓江,"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城市规划,2003年第2期

[6] 姚士谋 朱英明 陈振光 等著,"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合肥,2001

[7] 胡序威 周一星 顾朝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

[8] Isabelle Thomas,"Transpotation Networks and the Optimal Location of Human Activity",Edward Elgar, UK,2002

[9] 潘海啸等编著,"大都市地区快速交通与城镇发展",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2002

[10] 吴国兵,"中外城市郊区化的比较",城市规划,2000年第8期

[11] 崔功豪,"都市区规划-地域空间规划的新趋势",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第5期

[12] 孙娟 崔功豪,"国外区域规划发展与动态",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2期

[13] Sandra Otto,"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DESIGN OF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 SEPTEMBER/OCTOBER 2000

[14] Thomas B. Deen,"TRANSPORTATION AND SMART GROWTH",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 MAY/JUNE 2000

[15]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趋势"课题组,"1997-1998年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4期

[16] Robert Cervero, "The Transit Metropolis: A Global Inquiry", Island Press, Washington, DC.,1998

区域发展 篇三

关键词: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1引言

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是医疗行业信息化进程最重要的工作,医疗信息共享水平的高低,体现了我国医疗信息化的进程,也代表了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水平[1]。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整合区域内卫生健康信息资源,实现医疗行业之间以及与其他行业医疗数据的共享、交换和协同服务,完成区域医疗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2],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协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医疗信息在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的共享不仅为医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是国家建立区域协同医疗的重要技术支撑。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向北京地区二级及以上医院和部分外省市医院发放调研问卷,不包含部队武警所属医院,共计北京263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01家,二级医院161家;外省15家医院,均为三级医院。共收回问卷131份,回收率为47.1%,北京116份,外省15份,北京三级医院60家,回收率为59.4%(占北京地区三级医院59.4%);二级医院56家,回收率为34.6%(占北京地区二级医院的34.6%)。2.2研究内容。本文区域医疗信息共享的范围分为向上级或属地管理部门报送数据和机构间信息共享调阅,其中,向上级或属地管理部门报送数据包括:统计类数据完成情况,业务监管类数据完成情况,行政管理类数据完成情况,患者病历类数据完成情况,向上级报送数据的实现方式:系统对接、文件导入、手工录入以及这三类的交互方式;是否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3]。机构间信息共享调阅包括:向其他医院提供信息共享调阅,内容为出院小结、住院首页、检查记录、检验记录、用药信息、门诊记录;向社区提供信息共享调阅情况,内容为出院小结、住院首页、检查记录、检验记录、用药信息、门诊记录。

3结果

4讨论

区域发展 篇四

关键词:江苏省;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增长

江苏省作为我国沿海地区的重要省份,经济较为发达,经济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一直以来,江苏省都对金融业的发展予以高度的观注,并且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项目。通过金融业的大力发展和金融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金融业发展逐渐成为江苏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现如今,金融业发展已经在江苏省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

(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区域金融促进区域资本投入水平的上升。区域资本形成与积累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资本的积累又取决于资本产出率与储蓄的规模。金融资产由于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加上金融部门的融资机制的影响,促使储蓄向投资加快转移,因此区域金融发展大大促进了储蓄规模的增加。金融发展越好,其金融产品、金融机制的选择越多,人们投入金融业务发展的欲望也越强烈。因此,金融业越发达,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转化率越高,增加区域资本投入。

2.金融发展促进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提高配置效率,为潜力的投资者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行创新。同时,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外部监管促使企业自身主动积极改善经营方式。所以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

(二)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1.区域经济对金融运行效率产生决定性作用基于现代货币信用经济,金融资源供需平衡取决于经济的基本状态。规模经济,促进规模的增长,金融资源供给和需求直接影响金融行业的发展。因此,金融经济效率的效率有决定性的作用。

2.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对金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产生影响金融资源只能够在市场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方可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性的特殊资源,引导者其他经资源的分配。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对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产生负面的作用。

二、江苏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一)区域金融差异

金融存款和贷款方面从2005~2012年,江苏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不断上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2012年年底,江苏存款贷款首次超过12万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存款余额从1978年到2012年增长到75481.51亿元,规模扩大约1244倍,贷款余额从1978年到2012年增长到54412.30亿元,规模扩大约472倍,存贷款总额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此可见,江苏金融机构具有的资金实力也在不断增强,金融资产也处于扩张的阶段,逐渐适应江苏省经济对资金的需求。2.保费收入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江苏省增加了保费收入,并增加显著。到2012年,江苏省一共90家保险公司,数量比上年增加4家,比2005年增加1685家,从业人员从2005到2012年增加8.8万人。保费收入在2005年为437.34亿元,在2012年上升为1301.28亿元,增长率达到197.53%。

(二)区域经济差异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江苏省内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有所不同,地区差异日益加剧。江苏省不同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拉大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国内生产总值(GDP)江苏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处于平稳增长的阶段,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均处于上升的时期,经济效益也获得明显的提高,经济增长较好。在2012年江苏省生产总值达到54058.22亿元,比2011年增长10.08%,人均GDP为68347亿元,比2011年增长9.7%。全年财政收入达到14843.89亿元,比2011年增长5.12%,进出口总值达到5480.93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706.58亿元,比2011年增长20.49%。由此可见,江苏省整年的经济发展特点表现为: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增长结构有所改善,消费、投资、出口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财政收入明显增加,经济结构调整可见成效,经济增速良好。

(三)二者关系分析

1.金融存款和GDP随着金融机构贷款的不断积聚,在2005年至2012年间实现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对GDP的超越。通过相关性检验,测得二者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由此可见江苏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地方GD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2.贷款余额和GDP虽然金融机构贷款与GDP增长速率不尽相同,差距被逐渐拉大,但二者的发展趋势依然朝向相同的方向。经过对二者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江苏地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地方GDP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3.保费收入和GDP2005年至2012年间,江苏省保费收入迎来飞跃式发展,而在2005年至2007年间,保费收入的增长速率与GDP的增长速率基本保持一致。经过对二者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由此可见,江苏省GDP与保费收入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三、如何促进江苏省区域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

(一)积极推进资本布局和对外开放

充分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会,拓展更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资本市场,积极稳妥地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在开放条件下,充分做好相关的金融风险预防工作,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技术和财务管理人员,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竞争力。使用该地区自身经济优势和地理优势,毗邻上海广泛吸收大型骨干企业,合资企业,高质量的外国公司和民营企业在江苏南部。积极做到江苏省政府提出的“争先、领先、率先;创新、创业、创优。”大力促进国债和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降低企业债券发行的门槛,试点城市储蓄市场的发展。鼓励民间资本的有效运转,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内的金融集体。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将信用评级机制市场化,促进低风险资本市场的模式创新。

(二)加强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基于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对贷款风险评估、贷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时间、数量的风险、风险对象、风险损失率进行分析。银行应当尽快加强和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建设,培养广大农民的可信度,降低业务风险。对影响较大的资产质量预警信号,及时消除各种潜在风险的贷款损失可能造成的。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必须尽快治理与优化信用环境,提倡诚实。协调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需要监控,不仅需要防止债务人,逃避和拒绝金融债权,通过各种途径对企业失信行为的人严惩。改变融资观念,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吸引私人资本,努力扩大利用外资,引导具有良好的信用和资本扩张能力的优势企业,推动相关企业和项目融资;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引导金融部门增加信贷加入。例如在江苏省江北新区浦口区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针对企业信用水平相对较低的现象,采取灵活的措施,对于市场的企业和项目,给予贷款支持。争取在江苏省内做到创新创业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坚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综上所述,江苏省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必须通过有效的对策来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结合多一点,争取使江苏省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领头羊。以促进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卢长春 钟雪松 郭小芳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区域发展 篇五

现阶段,中国区域保险发展存在着双重不平衡,一是区域间保险发展不平衡,二是区域内保险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

(一)东、中、西部地区间保险发展不平衡

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保险业也获得了持续的快速增长。1980—2005年间,保费收入年平均增长约33.34%。然而,与中国保险业高速增长相伴而生的是区域间保险发展的极度不平衡,突出表现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保险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性差异。首先,东、中、西部区域保费收入空间比例失调。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保费收入分别是3112.7亿元、1045.66亿元和768.7亿元,所占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分别是63.18%、21.22%和15.60%,其中,东部地区保费收入分别是中、西部地区保费收入的2.98倍和4.05倍。其次,东部地区保险密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保险密度分别是622.4元、241.8元和207.9元,东部地区分别比中、西部地区高出380.6元和414.5元。这说明,中、西部地区保险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巨大差距。

(二)东、中、西部区域内保险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

按照保险供求理论,保险需求决定保险供给,保险供给总是追随保险需求。从根本上说,保险需求是制约保险供给的最基本因素,任何保险供给都是适应保险需求而产生的,没有对保险的需求,就不会也没有必要产生保险供给。从保险供给主体的组织形式、类型结构、规模和数量,到保险产品种类结构与新产品创新、保险营销渠道及模式等都离不开保险需求的引导,保险需求是保险供给的前提、动力、依据和发展方向,保险供给总量、结构应与保险需求相适应。同样,区域保险需求决定区域保险供给,区域保险供给结构、总量等应与区域保险需求相适应。

在中国,东、中、西部之间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及所面临的风险、经济基础、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在区域间形成了有差别的客观保险需求,这是区域保险实践活动(即区域保险供给)的依据和方向。各区域应依据各自保险发展需求的客观实际,以区域保险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形成既具有保险结构差异又存在一定数量差距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保险实践发展模式。具体地说,各区域应依据其特定的保险需求种类、结构和数量,来决定区域保险供给主体的组织形式、数量和规模,决定保险产品的种类和结构以及保险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手段;依据区域保险需求变化及时进行保险组织形式、保险技术、保险产品及营销模式的创新。

但从中国区域保险发展实践来看,各区域保险发展实践具有趋同性。具体表现在:

1。区域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无差异。从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看,东、中、西部地区均是以股份制形式为主,总体而言各区域保险经营主体组织形式单一,三地区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及其结构模式无差异。从保险经营管理看,各区域保险经营主体作为总公司的分支机构,由总公司统一集中管理,主要险种及其费率由总公司统一制定,由区域保险经营主体采取大致相同的营销方式(即个人或兼业为主)在各地区推广,而自身没有什么决策权;保险资金由各总公司统一进行运用。由此决定了各地区在保险经营管理和销售模式上不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2.区域保险产品结构雷同。(1)从产、寿险业务结构看,2004年,东、中、西部地区产、寿险保费的比例分别为25.88%:74.12%、20.01%:79.99%和29.40%:70.6%,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产、寿险保费的比例分别为25.21%:74.79%、20.87%:79.13%和28.47%:71.53%,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一种寿险业务比例过高的结构失衡状态。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产、寿险业务结构差异小,各地区没有呈现出应有的与本地区保险发达程度相适应的区域产、寿险业务结构特征,而是表现出了相当大的共性。(2)从保险产品结构看,在产险市场上,2004年,三地区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的保费收入比例均占首位,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67.03%、74.73%和74.63%;而同期企业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比例均为12%左右,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4.58%、3.08%、5.8%。可见,三地区产险的险种结构比例大体一致。在寿险市场上,2004年,新型寿险产品的保费收入比重较高,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型险种保费占总寿险保费收入的比例分别是51.66%、60.52%和40.08%,传统寿险的比例分别为34.82%、30.47%、43.73%,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的比例都比较低,二者合计分别为11.34%、8.81%、14.33%,三地区寿险险种的结构比例也没有明显的差别。东、中、西部保险市场产、寿险产品的同质性和产品结构的趋同性,与各区域差别性的保险需求不相适应。

3.区域保险市场结构无差异。2004年,东、中、西部地区的绝对保险市场集中度(CR4)分别为72.85%、86.85%和84.59%。按照美国产业组织学家贝恩教授依据保险市场集中度进行划分的市场结构类型来看,三地区均属于寡头垄断市场,保险市场结构没有本质的差异。

4.区域保险法律制度和保险监管无差异。目前,中国没有针对不同地区而制定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各地区保险业统一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保险法律制度;各地保险业由中国保监会统一监管,由各省、市保监局具体负责辖区内的保险监管活动,各区域的保险监管模式和方式相同。

各区域趋同的保险发展实践必然不能满足其差别性的客观保险需求,从而引发了区域间保险发展实践的趋同性与各区域客观保险需求的差别性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区域内保险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式

前述分析表明:中国区域保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区域间保险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内保险发展不平衡。但相比较而言,区域内保险发展不平衡,即区域间保险发展实践的趋同性与各区域客观保险需求的差别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区域间保险发展不平衡的内在的和根本的原因,是当前中国区域保险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这是因为:

区域间巨大的保险差距是在区域保险发展过程中由影响区域保险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城市化程度较高、风险和保险意识较高等外部保险发展条件优势决定了其保险发展水平必然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保险差距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是区域保险供给方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但各地区保险外部条件的差异只是形成区域保险差距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外部条件自身无法自发或直接地影响或决定区域保险发展水平和趋势,而必须通过区域保险经济活动即区域保险供给主体的主观保险行为才能对区域发展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实际上,区域保险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区域保险供给主体通过其主观保险行为对区域保险外部发展条件加以利用,并将潜在的外部条件优势和潜在的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的保险生产力和有效保险需求的过程。如果区域保险供给主体能够依据各区域不同的保险发展要求来调整其经营管理思路、发展政策和模式,则有利于加快将外部条件转化为内在保险生产力和潜在保险需求转化为有效(或现实)保险需求的速度和效率,从而在促进区域保险健康发展、提高区域保险发展水平的同时,在区域间形成既有反映区域间不同保险发展要求的结构性差异,又存在一定的因区域保险发展客观基础差异而形成的区域保险差距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的保险市场模式和保险实践发展模式,这是区域保险供给主体能够控制的内生变量,是可以通过其主观努力和主观行为加以调整和变革的。然而,中国迄今为止所进行的保险改革和发展政策措施大都未曾考虑过各地区保险发展外部条件的差异,或者说更多地考虑了东部发达地区的保险市场发展状况和保险发展要求,而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结果形成了现行各区域趋同性的保险发展实践模式。由于区域保险供给主体的主观行为违背了保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保险经营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正常发挥,削弱了保险内部条件对区域保险发展的影响和决定作用,从而在客观上人为地加大了区域保险外部发展条件对区域保险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加剧了区域保险差距的扩大。

区域保险主要矛盾在区域保险发展实践中集中表现为区域保险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区域保险经营机构供求之间、区域保险人才供求之间、区域保险产品供求之间、区域保险服务供求之间和区域保险制度供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影响了区域保险的独立发展、共同发展,加大了国家对保险业宏观调控的难度。

三、中国区域保险主要矛盾的根源

中国区域保险主要矛盾的形成根源于中国保险市场的供给主导和政府供给主导的特殊性。

(一)保险市场的供给主导型特性是区域保险产品和服务供求矛盾的直接原因

从中国保险发展实践看,保险市场总体而言是一种供给主导型市场,保险供给决定着保险需求。同样,中国区域保险市场也是供给主导型市场,而且是总公司供给主导型市场,区域保险经营主体的“分公司”身份决定了其没有相应独立的保险产品开发和定价权、销售产品和模式的选择权,因而不能依据各区域保险市场需求来开展保险实践活动,直接造成了区域保险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双重不足。中国区域保险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各保险总公司“生产”什么保险产品、以什么价格卖保险产品、区域保险公司提供怎样的保险服务,往往不取决于消费者的客观需要,而主要从提供某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推向市场的成本和便利程度及在短期内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好处等短期利益出发,其结果是各区域保险产品种类和结构雷同、保险服务无差异,造成市场上有的保险产品消费者不需要,或者盲目购买市场上已有的自己并不需要的产品,而真正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消费者需要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市场上则没有,保险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而区域保险有效供给不足抑制了区域保险有效需求,直接造成了区域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二)保险市场的政府供给主导型特性是区域保险主要矛盾的根源

保险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和国有产权在中国保险业中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国家在保险业的发展进程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过程就是由政府供给主导的制度变迁过程,直接表现为国家通过相应的保险制度和保险发展政策对保险业进行严格管制和引导。与中国保险市场的整体发展相一致,各区域保险市场也经历了政府供给主导市场的发展历程。区域保险机构的设立、经营区域范围、区域保险产品及其价格、保险资金的运用等对区域保险经营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决策性问题由国家统一规定。虽然2003年1月1日新《保险法》实施后,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保险业的严格管制,如开始实行保险费率市场化、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制定保险险种条款和费率等,但“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依法实行强制保险的险种和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等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其他保险险种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备案。”并且至今也没有具有区域性指导性意义的保险制度和保险发展政策,各区域仍实行统一的保险监管模式和统一的保险税收政策。因此,中国区域保险发展所面临的保险制度供求、保险机构供求、保险产品和服务供求、保险人才供求等方面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即区域保险发展实践的趋同性与区域保险需求差别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并严重制约着区域保险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要从根本上解决区域保险的主要矛盾,必须从各区域差别性的客观保险需求出发,实施差异化区域保险发展战略。

四、实施差异化区域保险发展战略的构想

差异化区域保险发展战略是指在现有区域保险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基础上,以各区域差别性的客观保险需求为依据和方向,因地制宜地在各区域实施与当地保险发展环境和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保险发展战略。在此主要指国家要从宏观层面上确立区域间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实施区域保险监管差异化

1.推行区域保险监管层次多样化、差异化。首先,实行保险监管主体多元化,对区域保险市场实行“混合”监管,即建立一个由国家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等组成的多层次保险监管体系,其中,以国家监管为主导,行业自律为辅助,社会监督为补充,从而既发挥了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在区域保险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又可借助保险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来强化保险监管的效果。其次,多层次保险监管的实施需要具备市场主体数量较多、竞争程度较高、市场机制比较完善、行业自律组织健全、公众保险意识比较强等基本条件,鉴于东部地区保险相对发达、上述条件相对完备,而中、西部地区保险相对落后,上述条件还不具备的现实,对保险的多层次监管也不能在三地区同步实行,可以考虑在东部地区实施多层次监管,而中、西部地区仍由保监会及各地保监局来实施监管。

2.实行区域保险监管法律制度差异化。这主要是指在以《保险法》为基础的前提下,一些对区域保险市场有重大影响的保险法律法规应该有地区针对性、地区适应性和地区可操作性,如有关保险市场进入、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制定及其管理、保险产品销售等的法律规定,都可以依据各区域保险市场发育程度和发展需要进行不同的规定。

3.实行区域保险监管程度差异化。政府监管的领域应当仅限于市场失灵、而且政府能够通过行政干预提高市场公平程度和运行效率的部分,且监管的程度应视市场失灵的程度而定。因此,对区域保险市场的监管程度应依据各区域保险市场失灵程度的不同而异,表现为在不同区域监管的程度和力度应有所不同。东部保险市场相对较发达,保险市场体系和机制也相对完善,应放松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监管,以扩大保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和程度,但对公司的财务监管则应相应加强,即应对区域保险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偿付能力”监管。对以分支机构形式存在的区域保险经营主体进行“偿付能力”监管,可能与现行只对保险总公司进行偿付能力监管的思路和制度有所不一致,但本文认为,在各保险总公司主要通过其在各地分支机构开展保险业务而由总公司统一对外承担保险赔付责任的经营模式下,在各保险总公司保险资金运用效益普遍不佳、保险投资利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各保险总公司的偿付能力主要取决于其分支机构的业务承保质量、业务结构和经营状况,即区域保险经营主体的“偿付能力”状况。因此,在逐步放松对东部地区保险经营主体市场行为监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维护被保险人利益的监管目标,必须加强对区域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而中、西部保险市场的垄断程度高于东部,其出现市场失灵的可能性也大于东部市场,因而对其市场上保险公司经营行为的监管程度就应更严格,监管力度也应更大一些,而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监管则可相对松一些。

(二)实施区域保险经营行为差异化

1.实行区域保险产品差异化。这包括区域保险产品结构和保险险种差异化两个方面。区域保险产品结构差异化是指区域间应建立与各自保险需求结构和保险供给能力相适应的差异化的保险产品结构。具体地说,在寿险中,各区域都应重点拓展保障型产品,增加保障型产品的种类和业务比例,相应降低投资型产品比例,在此基础上,东部地区的投资型产品比例可以适当高于中西部地区;在产险中,各地区应大力拓展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增加其在产险业务中的比例,在此基础上,东部地区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比例应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比例则应比东部地区高。区域保险险种差异化是指各区域开办的同类保险产品的条款和费率应有所差别,而区域内不同保险主体开办的同类产品,财产险和意外伤害险类产品应以区域标准化格式保单为基础,相互之间的差别不能太大;人身险和健康险由于技术复杂和个性化保险需求的普遍存在,应该允许公司间的产品具有较大的公司特色和差别。

2.推行区域保险费率差异化。即建立区域保险费率制度,在厘定保险费率时要充分考虑区域保险标的的风险水平、保险赔付率、费用率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区域内不同保险总公司分支机构开办的同一险种的费率水平大体相同,而不同地区、同一家保险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开办的同一险种的费率则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差异的大小视不同区域由风险程度决定的损失率差别以及费用率差别而定。为此,可以考虑由区域保险行业组织或由保监会出面牵头或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制定区域指导性费率,各区域保险市场经营主体在区域指导性费率的基础上有一定的上、下浮动权。

3.实行区域保险产品销售模式差异化。即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区域经济、区域保险发展层次、结构以及区域保险市场的发育、完善程度等建立区域间层次性和差异性的保险产品销售模式。具体地说,东部地区的保险市场发育程度较高,专业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多且增加速度快,应不断深化保险市场的专业化分工,加快由以保险营销员和兼业为主渠道的销售模式向以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为主渠道的专业模式的转化,并积极拓展网上直销和电话直销模式。中、西部地区,由于保险市场还处于开发和培育时期,保险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数量很少,短期内还无法进行大幅度的保险销售方式的改革,可在继续充分发挥保险营销员和兼业保险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加快培育保险中介市场,增加保险中介机构的数量,为未来区域保险销售模式的专业化改革创造条件。

(三)实施区域保险政策差异化

1.实行差异化的区域保险税收政策。在合理确定税基和适当降低保险税率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保险经营者实行差别税率,即对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以鼓励保险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增加保险市场主体的数量,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对开办适合当地保险发展和当地急需险种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业务给予减免税收政策,如对东部地区保险公司开办的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和信用保险等业务,实行优惠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以促进该地区保险产品结构的合理化。

2.实行差异化的区域保险对外开放政策。在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应通过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外资保险公司到中、西部地区开展业务,如:降低中、西部地区保险市场进入门槛、减免税收等;而在东部地区,要重点引进开办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外资保险公司,以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保险结构的合理化。

[参考文献]

[1]刘茂山。保险发展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孟昭亿。中国保险监管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区域发展 篇六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区域发展 篇七

本文作者:张仁开工作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区域创新研究室

创新型区域:基于战略预见的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战略定位

依据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现状和经济社会需求,结合国家对长三角区域的战略定位,我们认为,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是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的核心战略。事实上,2008年7月,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就要求长三角地区“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这是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在全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的高度肯定,也是对长三角区域科技进一步支撑、引领、服务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更高要求。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既是长三角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长三角服务全国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使命。长三角建设创新型区域,就是要通过战略实施,使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合作机制更加灵活,创新能力更加强大,真正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区、科技资源共享区、生态和谐宜居区和科技产业创造区。1.科技创新中心区。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发挥三地优势,精心组织在基础科学、战略高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方面的联合攻关,力争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技术创新综合实力和知识竞争力最强、区域创新体系运转最高效的区域,在全国科技创新发展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和龙头带动作用。2.科技资源共享区。突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行政壁垒,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体制支撑和机制保障。加快建设三地科技研发服务平台、科技专业服务中介机构,促进基地、平台、人才、项目一体化发展,实现区域科技资源自由流动与共享,把长三角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科技资源最密集、共享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3.生态和谐宜居区。应对区域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以替代、节约、修复、再利用和循环等特点和功能为方向,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污染全面控制,促进自然生态、人居生态和产业生态和谐,联合开发和利用2010年世博会带来的无形资源,提高生活质量,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率先在全社会形成低碳、绿色的科学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4.科技产业创造区。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集合三地科技研发实力,立足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为重点,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项目研发,加强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开发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主攻自己具有潜在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由“长三角制造”向“长三角创造”转变,力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科技创新创业最适宜的地区之一。

协同创新:从战略预见看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战略取向

当前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迈入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长三角创新型区域建设,就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尽快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的轨道上来。换言之,长三角建设创新型区域,必须把“协同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取向:以增强长三角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获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始创新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和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基地,在协同培育区域优势集群产业、有效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建立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上体现“提升、融合、率先、带动”,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实现长三角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1.战略理念:从一般合作向协同创新转变。区域协同创新(RegionalCooperationInnovation)是指不同区域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科技创新相关组织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的活动和行为,是区域之间科技合作的最高级形态。上海、浙江和江苏两省一市,地缘相近、产业互补,具有区域协同的良好基础。创新型区域的建设,关系到两省一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关系到两省一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是两省一市共同利益所系。因此,必须彻底改变目前两省一市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格局,实现科技合作由临时性、对话性向制度性、战略性转变,由点对点向系统对接、战略协同转变,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2.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消耗过大、经济持续发展已面临空前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三大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已经是当务之急,一刻也松懈不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就是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运用新的节能降耗技术,把过高的能耗、物耗降下来,就是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低碳技术,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两省一市应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聚焦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城镇规划及建设、生物医药、文化体育等民生科技重点领域,加强联合攻关和关键技术示范,协同探索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模式,真正实现区域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3.创新模式: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跟踪模仿毫无疑问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以跟踪模仿为主的发展路径表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长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30年来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和技术,在许多领域快速与国际市场接轨,技术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整体上处于国际竞争的较低层次,核心技术和关键价值环节受制于人,对外技术依赖严重。目前,长三角的自主创新主要活跃在传统产业,工业专利的70%集中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的80%又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位居高端的重大产品几乎没有自主专利和核心技术,体现产业国际化水准的PCT专利不足1%,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不强,区域内80%以上的企业从事OEM(贴牌加工),只有18.3%的企业做ODM(即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达70%以上,制造层次和效益都有待提高。因而,加快建设创新型区域,两省一市应根据国家创新战略的总体安排,尽快实现创新模式由跟着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4.创新体制:从单向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近20年来,我国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的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已进入到一个在国家层面上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新阶段。长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锋队,理应顺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大趋势,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实施创新体制机制安排由以科研院所改革为突破口向整体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转变,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来解决影响全局的、结构性的、机制性的问题,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系统作用,又能够根据国家战略有效动员和组织区域创新资源,既能激发创新行为的主体自主活力,又能够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效整合的现代化、开放型、一体化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体系。

区域发展规划 篇八

一、中国区域经济新版图和“十二五”经济区划与布局

1、中国区域经济新版图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核心问题是缩小地区间存在的差距,防止产生“马太效应”。区域发展不平衡包括很多方面:经济发展程度、公共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和生活富裕程度等。从发展的角度看,还包括创新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由这些差别产生的不平衡会带来很多问题甚至严重的社会问题。截至2011年“两会”召开前夕,被确定战略层面的区域经济规划在东部地区有:长江三角经济规划区、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珠三角经济规划区、海西经济规划区、海南旅游岛等;中部地区有: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珠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生态经济区;西部地区有:成渝经济规划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规划区、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新疆经济规划区、经济规划区等。东部地区曾是领跑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多年来无论是其经济总量还是增长速度都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自2008年以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全面加速,均超东部增长水平。2009年,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增长速度同比比东部分别高出1.9、2.7、0.9个百分点,2010年,三大地区增速继续快于东部,“中国经济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但就经济总量而言,目前东部地区的GDP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3%,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3倍,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总和的58.4%。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在全国区域经济版图上仍然居于龙头地位。

2、“十二五”西部经济区划布局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要“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为贯彻和实施“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央“十二五”对西部区域的发展确立了“三、四、五”的原则。

“三”指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包括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这三大经济区是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三大战略高地。

“四”指西部地区新的四个经济增长带,包括呼包银、新疆天山北坡、兰西银、陡甘宁等经济带。

“五”指省域经济增长点,包括滇中、黔中、江西上游、宁夏沿黄、“一江三河”。

二、“十二五”西部经济区划与布局

1、西部可能成为“十二五”中国经济高增长地区

在西部地区,目前已纳入或即将纳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经济区主要有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经济区、云南“桥头堡”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等。以各区域产业定位的特点来看,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是西部堀起的核心,新疆、是政策撬动、沿边开放的重点区域,而广西、云南的跨境经济合作将独具风采,内蒙、甘肃、宁夏、青海是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特色产业的省区。在“十一五”的十年中,西部各省区经济总量(GDP)均达到了两位数的年增长率。2010年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全国17个省区和直辖市中,西部从原来的一席增加到了三席。

2、“西三角”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西三角”全称西部川陕渝陇金三角,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兰银城市群,大致包括重庆、成都、西安和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约60座城市。目前西三角经济总量2万亿多元,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40%。其中的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是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三大战略高地,其经济总量是我国除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外最大的一个经济区,因而,该经济圈很有可能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形成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西有西三角的鼎立态势。

(1)成渝经济区:西部最具全国性增长极条件的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县区,人口和GDP总量约占西部地区的近1/3。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治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生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草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2)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北内陆经济新引擎。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和甘肃天水所辖行政区,直接辐射区域包括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欲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经济区规划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经济总量要占到西北地区的1/3以上。国务院发展中心专家预言,该区域作为西北内陆的经济增长极,可以和东部三大都市圈抗衡。

(3)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经济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区。能源“金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区包括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陕西榆林市和甘肃陇东地区,区域面积13.38万平方公里:依托区包括宁夏沿黄城市带、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延安市,面积34.65平方公里。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被国家赋予担负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重任。其能源规划的战略定位是:将“金三角”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区,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国家能源低碳利用技术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根据规划,到2020年,能源“金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5万亿元,煤炭、原油、天然气产量,火电装机、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风电太阳能发电机等分别占到全国产量的30%、5%、10%、10%、50%、60%、50%、和33%。能源“金三角”经济区的规划与设立对完善国家能源格局、保障能源供给意义重大,对于平衡西部开发、特到是大西北地区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将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4)“陕甘宁革命老区”规划。这是首个典型政策类型区域规划、也是首个针对“老少边穷”地区制定的专门性跨省区域规划,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体现。陕甘宁革命老区地跨两省一区,包括陕西省延安、榆林;甘肃省庆阳、自银、平凉;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吴忠7市55个县。经济总量不到全国的1/10,有33个部级贫困县。根椐规划老区将推进“红十黑十黄十绿”四色战略。“红”是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整合和开发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黑”是科学合理、可持续性开发能源、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黄”是以黄河、黄土保护与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国家西部生态屏障建设;“绿”是注重生态环境治理。

(5)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是我国西部大开发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组合优势明显,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优越。

(6)青藏高原区域。青藏高原包括、青海、四川、云南、甘肃、新疆6省(区)27个地区179个县,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近1/4。海拔高度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之称,作为我国及亚洲地区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地质构造特殊,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全球气候、环境有着重大影响。

青蒇高原不仅地理位置特殊,且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根据规划,青藏高原将按照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分区管理、协调推进、创新机制、依靠科技的原则,坚持自然恢复和工程修复相结合,推进重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防治力度、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将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将青藏高原划为生态安全保育区、城镇环境安全维护区、农牧业环境安全保障区、资源区和预留区等,并制定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与此同时,构建以生态农业、生态牧业、以及科学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并在西部地区优启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修复工程。

三、“十二五”新疆经济规划与布局:“两带两区”发展战略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保证,基于这一基本思路和战略规划,新疆将实施“两带两区”的发展战略布局: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率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天山南坡产业带,扶持发展南疆二地州贫困地区和沿边高寒地区、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跨越发展的新格局。

1、天山北坡经济带

东起哈密地区,西至伊宁的新疆天此北坡经济带,包括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伊宁沿北疆铁路线、312国道的广大区域。要以乌昌经济区为核心、以城镇组群和区域中心诚市为支撑形成产业分工合理、联动发展的格局,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发展势力,进一步增强对全疆乃至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优化和新型城镇化,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成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带,这一经济带又被划分六个经济区。

(1)乌昌经济区。要)壶知道●www.huzhidao.com(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发展能源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技术进步与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吸引资金技术、人才聚集。加快建成我国重要的综合性能源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国际性商贸和物流中心。

(2)吐鲁番―哈密经济区。大力发展部级大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煤炭生产和外运基地。

(3)石(河子)―玛(纳斯)―沙(湾县)经济带。建成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4)奎(屯)―克(拉玛依)―乌(苏)经济区。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新疆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

(5)博(乐)―精(河)―阿(拉山口)经济区。建成我国重要的陆路货物贸易中转集散地、进出口产品加工基地。

(6)伊宁―霍城―察布察尔经济区。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天山北坡西部经济强区、中心城市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2、天山南坡产业带

东起库尔勒、西至阿克苏的天山南坡产业带,所辖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洲和阿克苏地区行政区域。对这一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充分发挥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做大做强天然气、煤化工、纺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和煤炭资源开发转换基地、纺织工业基地,着力增强对南疆乃至对全疆经济的辐射作用。

3、南疆三地州贫困地区

南疆三地州即原来的南疆西南部地区,包括喀什、和田两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柯孜自治州所辖区域。“十二五”规划对该地区的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目标,加大扶持力度、逐步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加快实施“富民安居”工程、“定居兴牧”工程和“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等民生工程,加快推进水利、交通、电力等重大基础建设,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民族特色手工业、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以喀什经济开发区为中心,打造“大喀什”经济圈建设新疆以至西部重要的特色林果业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外向型农业基地,以及面向中亚、南亚的民族特色产品经产加工基地和物流基地。

4、沿边高寒地区

该地区包括新疆10个边境地州(市)、33个边境县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个边境师的58个边境团场,面积、人口、少数民族分别占新疆总量的40%、26%、65.4%。2009年社会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却仅占17.23%和4.7%,农牧民家庭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亦属贫困地区。该地区要充分发挥丰富的天然草场资源和口岸优势,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加快发展以现代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和边境贸易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着力建设新疆重要的绿色有机畜产品基地、特色产品生产出口加工基地和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民俗旅游目的地。加强对沿边高寒地区发展的扶持,全面推进17个边境扶持重点县(市)扶贫工作,加大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定居兴牧”工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城镇,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游牧民定居目标。

四、分析与思考

1、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

纵观以上出台的区域经济规划,其核心内容和主要宗旨分为以下几点:一是调整经济布局,形成产业分工。区域经济规划的核心是区域分工,带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是和劳动地域分工是联系在一起的。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分工“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程、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触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已出台的区域规划旨在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二是突出区域合作,形成经济区(圈、带)。我国区域规划的目的,就在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我国现已出台的区域规划都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打破行政区划,重新布局各地区的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谋划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虽然是一定地理空间的规划,但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是通过空间布局优化,推进各区域互补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包括地区发展、行业发展、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城乡发展、中心区域与边境地区等发展方式转变等多方面。四是“共享式发展”或“普惠式增长”,也就是公平性的包容性增长,这是区域协调、可特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增长,使全体国民的物质生活、幸福指数也同步提高,使发展成果达到全民共享,为此,必须实现公平分配、与增长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国际层面看,共享式发展就是在国与国之间实现协调、和谐、共赢和多赢。

2、实施主体功能区域战略,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国务院于2010年底颁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域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规定,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动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对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西部广大地区来说,优化开发格局、实施主体功能区域战略、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不仅对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兴边富民有其重大意义,而且对构建全国、全球的生态安全屏障有其重大意义。“十二五”规划,特划强调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构建以生态农业、生态牧业以及科学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为此,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专门通过了2011―2030年的《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在此前青海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与有关部门密切协调、相互配合,确保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全面落实。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会,介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情况。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都属于城市化地区,限制开发区域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则包括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温地生态动能区等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每一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每一个主体功能区都会有相应不同的产业政策的指导。明确限制开发并不是限制所有的开发活动,而是限制在一定区域进行这种大规模、高强度的城镇化、工业化的活动。对于限制区域的发展,将加大中央材政转移支付、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逐步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活水平。显然,这又给广大西部地区,特别是对属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在新十年的西部大开发中,在“十二五”规划中,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和资源富集地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跳出“资源陷阱”,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个极待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3、体制创新急待解决

(1)打破原有行政区划与民族地方自治问题。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实现资源最佳配置。优化产业、空间结构、推动区域良性互动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与富裕。

(2)中央政府企业与地方政府权益分配与管理职能协调问题。这里除了一般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地方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服务、财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分工合作与协调外,对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边疆地区来说,中央企业(如油气、矿产资源开发、新型科技产业、交通大动脉等)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些企业与所在区域如何协调发展并服务于当地发展,是个长期存在、久而未决的问题。又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期存在的“兵地融合”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驻地于新疆境内,但独立于新疆自治政府,而直属于中央,虽然理应“兵地融合”共建新疆,却各自为政、各有规划、各有利益所在,久而不融,矛盾冲突不断,严重制约了新疆区域的整体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中,其负面作用更为凸显,如何进行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区域发展规划 篇九

关键词:城镇发展 区域分析 都市圈 保定市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45-03

将研究重心置于城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界面上,兼顾城市内外各种主要因素,使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成为可能,成为一个对发展机遇时刻有准备的城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更多地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对于城镇所在的区域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城市的功能定位更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实体、特定的人类住区、人口高度集中的聚落形式,城市还是区域的焦点、核心和组织中枢,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所以,必须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从城市自身的条件和基础出发,而是要从城市与区域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联系或关系中,从依托和带动区域发展的角度,全面综合地探讨城市发展问题。

一、京津冀经济圈背景下的保定市发展

1.保定落后表现。首先,表现在保定市产业结构落后,北京市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的国际化都市型产业格局,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天津市形成了二、三、一的工业城市产业格局,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保定基本上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在经济发展中总是处于供应京津的传统发展状态,没有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的覆盖京津冀的产业。其次,人均GDP低:2006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50467元,天津市达到41163元,河北省只有16962元,而保定只有14336元,保定不仅与北京市、天津市差距过大,而且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二元经济特征明显。第三,城市化水平低:2006年,北京为75.60%,天津为60.09%,全国平均水平为44.9%;据研究,2005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城市化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唐山46.1%、石家庄42.6%、秦皇岛42.6%、廊坊40.4%、邯郸37.8%、张家口36.4%、沧州35.4%、衡水35.1%、邢台34.8%、承德32.0%、保定31.8%;保定的城市化水平在全省处于较低水平。

2.后发优势。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1904-1978)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所谓“后发优势”,也常常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并阐述了“后发优势驱动假说”,指出后发地区通过引进、模仿、学习(包括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可获得后发利益(Late-developing Advantage),从而具有后发优势。由于其学习成本(Learning cost)大大低于创新成本,使后发优势(包括技术性后发优势和制度性后发优势)不小于先发优势。这种由后发利益而具有的后发优势是后发地区追赶式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因。

作为后发地区存在着有别于先发地区的方式或途径来达到与先发地区同样发展水平或状态的可能性,即后发地区存在着因其相对落后所拥有的特殊利益。这种益处既不是先发地区所能拥有的,也不是后发地区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的,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这种特殊利益既有技术性的,也有制度性的。但是,这种后发优势是潜在的不是现实的,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条件,才能使潜在变为现实。就保定市目前的现状而言,京津地区属于先发地区,保定市则是后发地区。因此,保定市在实现经济增长、经济赶超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通过引进、模仿、学习,充分发挥技术性和制度性的后发优势,实现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从产业来看,在京津冀经济圈发展过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互补性的特点,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产业的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可以说,京津冀经济圈的打造,为保定后发优势变为现实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从交通来看,保定市紧邻北京市,有京广铁路、高速公路和即将建成的高速铁路,保定距北京的时间距离为60分钟,高速铁路建成后为30分钟,非常有利于保定市与北京的往来;保定市与天津有高速公路联系,根据保定市交通规划将建成保定至天津城际铁路,以后保定与天津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3.产业梯度与产业转移。京津保各自经济影响力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城市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只有通过产业转移才能缩小,进而实现京津保的共同发展。

产业梯度:产业梯度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状况以及生产要素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京津两大城市是京津保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心,保定为经济腹地,由此京津保地区在空间和经济发展上具有资源互补和产业梯度转移的需求,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性是地区间经济协作的根本原因。京津保的要素禀赋各有特点:京津具有明显的资金、技术和信息的优势,而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明显匮乏,京津保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提就是资源禀赋的互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表现在资源的单方向聚集即极化效应,而且还表现为扩散效应。两种效应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有很大不同:极化效应促进经济中心的形成,扩散效应使得经济中心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京津保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扩散效应,但极化效应表现突出,这主要是因为:要素由环京津的价格较低的地方流向京津价格较高的地方,京津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其较高的要素回报,从而也导致较多的资源流向京津地区。

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以产业梯度为基础。由此,产业转移指一个区域内部的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京津冀北地区由于产业梯度而形成产业转移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京津已经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末端,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将其产业的一部分转移到京外的近京津地区,冀北地区尤其是保定就成为这一产业转移中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首选地区。

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指导下的城镇发展

1.主体功能区概述。地域主体功能区划是指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的不同空间单元的地域研究方法。主体是指一个地区承担的主要的功能,或者是发展经济,或者是保护环境,或者是其他功能;“主体功能”指的是开发内容,较大空间单元的功能是多样的,但相对来讲必有一主体功能,它决定了区的空间属性和发展方向,是地域主体功能区的核心,之所以标明“主体”,是因为在一个主体功能区内,其功能是多元的、综合的,除了主导功能,还有辅助功能、次要功能。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可见,主体功能区有四种基本类型,即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2.保定市主体功能区划类型。

(1)优化开发区。优化开发区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己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和人口及经济密集区。保定市优化开发区主要包括保定市区、安新县,面积为8.2万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71%,人口为138万人,占保定市总人口的11.79%。保定市区为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集聚区,其国土开发密度较高且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要着力发展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科教文化,努力建成高新技术的研发区、高新产业的成长区、大型企业的集聚区,形成全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基地、软件基地、高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教文化中心,打造保定市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安新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因其紧邻部级景区、重要湿地保护区白洋淀,所以该区域要以集约发展、优化提升、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2)重点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支撑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该类区域要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和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相较优化开发区域而言,重点开发区经济基础要薄弱一些,现有开发密度也小,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该区人口537万人,面积76.5万km2,分别占全市的45.95%和30%。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为保定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从空间分布看,该类功能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沿京广铁路、京石高速公路地区比较密集,主要表现为分别以清苑、满城、徐水3个卫星城,涿州、高碑店、定州3个经济发展次中心,其它(高阳、鑫县、容城、雄县、安国、定兴、涞源、易县、曲阳、顺平、博野、涞水等)县域特色经济产业为核心的增长极,每一个增长极都是以中心镇或县城(县级市市区)为中心辅以周边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构成。

卫星城为保定市区未来经济拓展的主空间,其发展要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充分发挥经济基础较雄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较突出的优势,依托保定市区发展,重点发展纸制品深加工、医疗器械、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药化工、仓储物流、食品添加剂及饲料、汽车配件等产业,尽快形成规模优势,推动整个工业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把清苑、满城、徐水建成新兴行业优势突出、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充满活力的保定市工业卫星城。

保定市经济次中心发展区要依托良好的加工业和商贸流通基础,着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业、新型建材业、食品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物流业,形成定州汽车工业区和煤焦化工业园、涿州新建材工业区、高碑店北京博纳科技园区、白沟工业园区及沿京广铁路、京石高速公路两侧发展以加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带和基础产业带,该重点开发区今后要加大开发强度,做大做强功能载体,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其它各县特色经济产业重点发展区应以循环经济为指导,依托区域内骨干企业,加快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建设,重点发展定兴汽车、容城服装、高阳纺织、雄县革塑与乳胶、安国中药、涞源矿产品加工、涞水玻璃制品、易县建材铸造、博野蠡县橡胶、鑫县羊绒、曲阳雕刻、顺平塑料等工业园区。

(3)限制开发区。限制开发区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峻、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以及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该区面积为101.8万km2,占全市的46.25%,人口为390.5万人,占全市的33.38%。保定市的限制开发区主要分两种类型:一是生态保护地区,指环境承载力较弱、或生态恶化问题严重、或在本地区具有较高生态功能价值的区域。二是农业地区,指在保定市具有较大食物安全保障意义的区域。生态保护地区主要集中于保定市西部山区和丘陵区,其分布较为集中,是保定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市域东部的某些区域满城县满城镇、南韩村镇为二级水源保护区,大册营镇是保定市地下水漏斗区,雄县雄州镇、容城县平王乡、安新县大王镇紧邻白洋淀受自然生态的制约较大,为发展高代价地区,也是保定市生态需保护的区域;农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区,这些区域的农业基础条件较好,而综合发展水平不高,是保定市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限制开发区应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逐步减少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占用的空间,在现有布局基础上进一步集约开发,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严格保护自然植被,禁止开垦草地和湿地等行为,维护或修复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重要物种栖息地,逐步调整开发强度和开发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限制“开发”不是限制“发展”,限制开发只是限制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活动,适宜的发展是被允许的。该类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和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4)禁止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指生态敏感区或在市域发展中承担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保定市禁止开发区面积为35.5万km2,占全市的16.13%,人口为5.3万人,占全市4.51%。它主要包括白洋淀湿地保护区、金华山―横岭子褐马鸡自然保护区以及大茂山自然保护区、白石山自然保护区、狼牙山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阜平沱梁自然保护区、西大洋水库上游自然保护区、王快水库周边及上游自然保护区、安各庄水库上游自然保护区、天生桥部级地质公园、千佛山森林公园、野三坡世界地质公园、西胜沟自然风景区、南湖自然风景区、龙潭湖自然风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地表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安各庄水库和一亩泉地下水源地保护区。该区域主要承担全市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护、景观服务等多重功能。该类型区不宜作进一步的开发,今后要实行强制保护,确保生态平衡和自然特色、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核心区域。要重点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发展景观农业、生态产业与旅游产业,严禁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各种开发建设行为。

三、以保定都市圈为中心的城镇发展

1.保定都市圈规划的必要性。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城镇组成,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都市圈的形成是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各种要素双向流动的结果,都市圈的本质在于淡化行政区划,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协调城镇之间发展的关系,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保定市的城镇积聚力和经济辐射力有限,人口规模也不算大,因此,加快保定市的发展以及城镇的发展是推进保定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保定的城市化率只有31.8%,较全国41%的城市化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保定市的传统产业相对较重,产业结构需要全面提升,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产业结构的瓶颈。保定市的城市总面积为22113km2,市区面积仅有314km2,市区人口为84.9万,城乡总人口1070万,保定要利用城市化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这意味着保定市要用1/15的人口带动比市区面积大71倍的面积的经济发展,存在小城市与大地域之间的矛盾,即在拉动整个保定区域城市化的进程中核心城市的拉动力不够,保定中心城市发展不够强大,难以有效带动20多个县级区域的发展,同时缺少中等城市,县级市发展比较均衡,没有形成保定市以外的区域经济中心。因此,仅依靠保定市区的发展很难带动整个保定市的经济发展,需要以保定市区为中心城市,并与周边的城镇分工协作,打造保定都市圈,才能够作大作强保定市,从而带动整个保定市域的经济发展。

2.都市圈内部城镇之间经济分工与协作。都市圈内部城镇之间经济分工与协作是打造保定都市圈的关键所在,都市圈由主城区、组团和重要建制镇构成。其主体是“1+3”,“y”字型空间布局形态。“1”为主城区,“3”为满城、徐水、青苑三个组团,外加漕河、大王店、南韩村、魏村四个重要建制镇,整个都市圈形成一个主城区、三个一级组团(或卫星城)、四个二级组团的空间布局。即城镇内部相对集中,城镇组团之间设有一定的生态防护距离,通过综合交通网络将各城镇连接为有机整体。

保定主城区将成为有较强城市综合实力,能辐射和带动全市域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都市圈的中心。主城区是都市圈的核心,以金融、文化、科技、信息、服务等职能为主,今后应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退二进三,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融古城风貌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都市圈核心。满城处于保定市主城区的西部,河流上游位置,工业只能发展无污染的一类工业,因此,都市圈工业用地布局结构调整总方向为一类工业向满城组团转移,严格限制二、三类工业的发展,以发展无污染的一类工业和旅游业为主。二类、三类工业向徐水组团和清苑组团转移。清苑县位于保定市主城区的侧风向,不会对主城区造成污染,因此以发展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主。徐水县位于保定市主城区的主导风向上,以发展无大气污染的食品及电子、机械制造业为主。主城区西北部的二、三类工业要转移出水源地,西部保留的工业组团以一类工业为主,西部其他地带的工业,根据其工业性质搬迁到适当位置。高新技术产业向漕河组团转移。

在主城区,除发展清苑、满城、徐水三个一级组团外,根据未来的交通导向、城镇布局要求,重点扶持漕河、大王店、南韩村、魏村四个二级组团,进行重点建设。漕河组团,是未来都市圈高技术制造业基地和物流配送基地,重要的仓储区。组团主于107国道与京广高速公路之间,组团与主城区北二环还要有500m的绿色隔离带。南韩村组团,职能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无污染制造业、生态旅游业、居住为主。大王店组团,职能为在原有特色农业加工基础上,以发展食品加工业为主。魏村组团,位于清苑组团西部,以综合性居住功能为主,是将来都市圈居住拓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3.都市圈与辖区腹地关系。腹地经济是中心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心城镇经济是腹地经济融入宏观经济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中心城镇与腹地只有良性互动发展,才能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保定都市圈作为连接京津冀经济圈与腹地的枢纽,腹地利用保定都市圈向外发展,保定都市圈利用腹地配套能力拓展服务功能。

其一,保定市都市圈与西部太行山区良性互动。保定市西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保定都市圈从西部山区就近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同时,客观上也释放了山区所蕴藏的经济增长潜力,使他们在向都市圈提供资源和要素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收益,因此,保定市西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应和保定都市圈的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保定市区吸引了大量西部山区的人口到保定市区定居,促进了保定市区规模的扩大,同时也起到了减轻山区生态环境的压力和就业压力,为保护太行山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其二,保定市都市圈与东部平原区良性互动。保定市东部平原区是工业企业集中的区域。保定市区科技实力雄厚,拥有部级、省级各类科研机构140多所,各类科技人员32万,市区每10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比例居河北省之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保定市教育事业发达,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等10所高等学校,9所民办高等学校。保定市区雄厚的科技力量和发达的教育给保定市东部平原区输送了发展所需的生产技术,带去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发展能力,刺激了他们的发展欲望。

四、保定市的发展定位

在服务京津的同时与京津联手打造自己的核心产业,谋求创新型经济增长是保定崛起的根本。为此,要从多方面着手定位保定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战略地位。

1.打造学习型城市。这里的学习型城市是指政府学习、企业学习和个人学习。保定市政府要实现与京津对接,充分利用保定市的后发优势,需要政府带头,理顺保定市与北京、天津的关系,在不同层面上主动加强与北京、天津的协作,这个过程其实是政府的一个学习的过程。企业学习,保定市的企业与京津企业进行协作,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个人学习,城市发展的竞争其实是人的竞争,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人的素质,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产业转移的接收地。保定毗邻京津,这是促进保定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借助京津的力量发展保定,通过产业分工尤其是与京津互补的某些优势产业提升保定自身的城市功能和区域地位。保定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感光材料、工业装备、汽车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基础都很雄厚,保定市是河北北部的重要经济中心,加以与京津毗邻的区位优势,可以依托保定原有的经济基础与京津建立紧密的产业链条,不仅可以使京津的科研成果在保定得到产业转化,还为京津的众多公司在保定发展创造优惠的发展条件。

3.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依据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结果,保定市按照“一带两区”发展格局,“做大中心,发展南北,保护两翼”的发展思路,就是沿京广铁路的城镇重点发展,尤其做大保定都市圈,保护西部的太行山区,保护东部华北明珠――白洋淀。

4.近京津地区的假日旅游中心。保定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包括保定的商业、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等。保定旅游资源丰富,共有景(区)点344个,其中已开发90个,正在开发35个,待开发219个。保定有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个(涞水野三坡),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涞源的凉城、白洋淀的温泉城、涿州的影视城)。保定旅游资源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共类、69个基本类型,分五大系列:自然风光系列;水体形胜系列;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系列;专业市场系列;民风民俗、社会风情系列。

5.历史文化名城。在以经营城市为理念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保定市的发展思路就是以特色的城市文化经营保定城市的发展。保定是原河北省省会、直隶总督署所在地,历史悠久的文化一直传承至今,打造以燕赵文化为文化底蕴的文化名城是保定市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且成就京南名城的重要举措。

[基金项目:京津冀区划重构背景下“双核+双子”四核城市集群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 09YJA790070;京津冀一体化思路下以创新型新农村建设撬动河北省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河北省教育厅,编号:SZ2010505;城中村城市化与村民市民化--村民利益补偿与新型城乡形态视角下的城镇化对策体系研究,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HB10GJ011。)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J].城市发展研究,2002(7)

2.张复明。城市定位问题的理论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0(3)

3.瑚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J].城市规划,2002(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孟祥林,张月想,张秀贤。京津经济辐射下保定指状网络模式的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环渤海经济望,2007(10)

6.高文杰,张华,王海乾等。都市圈规划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郝雪,韩增林。辽宁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及协调发展互动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9篇《区域发展规划》,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壶知道的价值所在。

【区域发展规划】相关文章

区域发展规划【优秀9篇】11-04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通用8篇)11-17

短跑训练计划(通用4篇)09-20

一年级小学数学复习计划(优秀5篇)11-22

我的假期计划作文500字优秀9篇10-09

给政府的商业计划书(优秀5篇)09-21

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作文【优秀3篇】10-16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通用09-28

学习十四五规划心得体会(精选9篇)12-03

2024年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计划【精选1003-06

129 1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