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优秀4篇

2024-01-25 09:29:52

《学会查“无字词典”》(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第2课)写了暑期爸爸带聪聪到青岛旅游途中指导他联系眼前景物,理解词语“骄海似火”、“惊涛拍岸”,告诉我们除了以外,结合大自然、联系现实生活更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文章有情有景,通过生活实例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是苏教版实验教材作出的又一有益探索。为达成编者意图,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中掌握方法,确立常查“无字词典”、联系生活实际学语文的意识,及时地促成知识向能力转化,笔者结合以往教学实例,把主要环节教学设计与意图、课堂实录整理如下。以下是壶知道编辑帮大家分享的《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参考阅读。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要求:

1. 认识5个生字,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山崩地裂”等新词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结合大自然、联系现实生活更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常查“无字词典”、联系生活实际学语文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体会到结合大自然、联系现实生活更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常查“无字词典”、联系生活实际学语文的意识。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课前准备

“惊涛拍岸”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猜谜 “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啥不明白,虚心请教它。”(谜底:字典)

2、你喜欢这位不说话的老师吗?说说你的看法。

3 学习语文离不开这位字典老师,希望大家能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不认识字一般查字典,那么不明白词语的意思怎么办?(可以查词典)常见的词典有《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一个叫聪聪的小朋友也有这样(壶知道★www.huzhidao.com)一本词典,自从他和爸爸旅游一趟后,还拥有了一本“无字词典”,(板书)他变聪明了,语文成绩越来越好。想知道这个故事吗?

(二)揭题质疑,以疑促读

1、今天我们来学习《学会查“无字词典”》(板书)

2、齐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什么叫“无字词典”?怎样查“无字词典”?

3、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当中,请大家放声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不读流利就不要停下来。然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按要求读课文

2、检查:(1)读生字新词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山崩地裂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无字词典

(2)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其他学生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口头填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自由说说――指名说――齐说)

(四)、以疑促学,感悟课文

过渡:爸爸是怎么指导聪聪理解词语的呢,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爸爸先指导哪个词?(板书)

(一)、理解“骄阳似火”、

a 1、哪几节?(3-5) 师生对读

2.讨论交流

(1)聪聪是怎么解释的?这种解释是从哪里获得的?(查有字词典)

(2)爸爸是怎么解释的? 指名读 ――齐读 ――是从哪里获得?(板书“生活”)――质疑理解“晒蔫”的意思。

(4)爸爸用看到的(板书)生活情景巧妙地理解了“骄阳似火”的意思,老师相信大家都很能干,还能用其它的生活情景来解释“骄阳似火”。(用句式说话)

(5)看来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词语了,他们肯定平时仔细观察了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表扬)

指导朗读2-5小节

过渡:小朋友学得真好,相信大家课文也读得很棒。读的时候注意根据提示语把握好语气)先自己练练 师生合作

(6)小结过渡:刚才我们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现象来理解了“骄阳似火”的意思,接着请大家欣赏一个画面,边看边感受,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二)理解“惊涛拍岸”

1、欣赏课件“惊涛拍岸”的景象

2、欣赏着这壮观的景象,你想起了什么词?(波涛汹涌、波涛澎湃、波涛滚滚、惊心动魄)

4、你们真能干想到这么多词,聪聪的爸爸也想到了什么词?———“惊涛拍岸”,看看爸爸是怎么解释“惊涛拍岸”的?

(1)指名读句 理解“山崩地裂”(联系刚才的录像)

(2)你们觉得该怎样来读好这句话呢?试着读读

板书:涌 撞 山崩地裂

(3)爸爸是用什么方法理解“惊涛拍岸”?聪聪看到的“惊涛拍岸”情景,他想到这个词吗?所以听爸爸一说,他就高兴得嚷起来。他心里会怎么想?

预设:(我怎么会没想到呢?用“惊涛拍岸”来形容眼前的景象真是在太准确了!)读读他们的对话 师做爸爸 你们做聪聪 请一生读作者的话。

通过刚才对“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呀?(在生活中理解词语很有劲、有趣,学起来也容易)聪聪和我们一样,才刚刚有所领悟,看到这些,爸爸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引读最后一段)

(三)教学最后一段并指导朗读。

1、现在明白什么叫“无字词典”?( “无字词典”就是我们这个大自然就是这个社会。)怎样查“无字词典”?

2、爸爸没有直截了当地说“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而是含蓄地说“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这就是“意味深长”地说话。比如老师和小朋友讲道理的时候,小朋友们就可以说老师意味深长地说。

想想看,爸爸意味深长地说话,语气是怎样的,说话的速度是快还是比较慢?试着读读。指名读 齐读

五、当堂练笔,学以致用

师小结:正如爸爸所说,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

1、 考考你:学着查查“无字词典”(看图片说词语)

2、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查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写出词语的意思。

3、交流小练笔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拓展课外

1、请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师小结:你们的收获可真大,老师为你们高兴。其实除了可以在生活中理解词语,还能联系生活理解古诗、把生活中看到的美景或事情写下来,一定会让大家刮目相看的。希望大家能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教后记:

说起今天的课,自己也说不清什么感觉,只是我这堂课绝对是真实的朴实的,但是还不能说扎实,因为课上积极参与的学生不多,那些聪明的孩子在我的引领下是有收获的,但其他不发言的就难说了。学生的朗读是有增量的,特别是第六自然段“惊涛拍岸”的壮观景象的朗读比我预想的要好,能读出点气势来。当时我自己用上了手势,加以引读,其实还可以让学生们加上手势读,这样效果会更好。最后一个环节的小练笔由于时间关系我改为说一说,也许是二年级的学生年纪小,生活经验不丰富,从脑海中提取更不容易,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只有三位学生举手发言,内容也不宽,受前面图片的启示说了上来。这个环节是我的引导不够,好像不是。也许应吸取同事的建议,提供些词语,由于有顾虑最终没采用(怕束缚学生的思维)。现在想来,有时外在的约束太多,也是得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的,而应就学生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可行的措施,符合当前学生水平的教学措施才是最佳的。正如有句话说得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么这句话可以改为“只有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教法”。

学会查“无字词典” 篇二

一、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

3.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4.用“骄阳似火”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二、重点难点:

理解“无字词典”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

3.板书课题:2 学会查“无字词典”

4.设疑:

“无字词典”指什么?

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不断

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

四、作业 :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⑵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②聪聪是怎么回答的?③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

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无字词典”指什么?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

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

读后讨论: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

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

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

三、细读第9段:

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

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

怎样查“无字词典”?

四、作业 :

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板书: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学会查“无字词典” 篇三

教学内容:《2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6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爸爸和聪聪的对话,熟悉对话内容,,并逐步理解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重点句子: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

2、 阅读并理解爸爸的话给我们带来的感想和启示。

3、读懂文中作者的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字词。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引导学生利用字典,说说词义。

2、字典真好,你们知道吗?还有比这更好的字典呢!

3、板书课题并设疑:(1)无字词典指的是什么?

(2)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节序号?读通每句话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2) 发生字卡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 汇报交流(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齐读)

4) 师指导: 骄、换、桥、轿      似:平舌音          释:泽 择

3、初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2)讨论交流朗读的情况

三、 学习生字词:

[出示本课生字]

(1) 容易写错的字:

查:上下结构,“木”、“旦”,下面不是“日”

(2) 字形辨析:

骄(    )  释(    )  涛(    )  查(    )

较(    )  泽(    )  掏(    )  察(    )

(3)字音辨析:

暑假(jiǎ  jià) 蹦跳(bēng  bèng)  嚷起来(rāng  rǎng)

解释(sì shì)   似的(sì shì)      聪明(cōng  chōng )

(4) 字的书写:

查:“木”要伸展,把“旦”包在其中         聪:“马”旁,不宜太扁

(5) 笔顺:

典:中间为:横竖竖

四、 我的十分钟:

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1)课文有哪些词,你不理解,请用横线划下来

(2)读课文,说说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并把有关句子划下来。

3、生自学完后,同桌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

4、根据情景写词语。

(1)夏天,烈日当空,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看到这一情景,你想到的词语是         。

(2)假如有一天,你来到了大海,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           这个词来描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有字词典”“无字词典”的区别,以及查“无字词典”的方法。

一、检查复习:

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师述第一节

2、学习第2-5自然段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a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

b聪聪是怎样回答的?聪聪的回答对吗?

(2)读后讨论,指名回答

(3)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同学们,你们想想,爸爸的笑是表示满意还是不满意?你是怎么知道的?

a最好的解释是什么呢?“晒蔫“是什么意思?从“晒蔫”可以看出什么?

板书:骄阳似火

(4)指名读爸爸和聪聪对“骄阳似火”的解释

思考:他们的解释有什么区别?

(聪聪的解释来自词典,爸爸的解释来自生活,爸爸的解释对聪聪的解释更具体,更直接)

(5)指导朗读

自由练读,齐读

(6)我的十分钟:

师:同学们,那我们也来查查“无字词典”好吗?大家试着也用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骄阳似火”吧。

学生汇报交流。

( “花草的叶子都晒得张出了皱纹,像老奶奶的脸。”

“本来这些花草都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孩,现在变得垂头丧气,没了精神。”

“马路上晒得滚烫滚烫的了,有人说可以在上面煎荷包蛋了。”

“我想,把火柴扔在马路上有可能会一下子烧着了呢。”

“我在太阳里走,头晒得晕乎乎的,脸上的汗像下雨一样洒下来。”

“路上的行人都戴着帽子和眼镜,有的还披着披风,但还是热得满脸通红。”

“我从外面回到家,衣服都湿透了,贴在身上很难受。”

“我家的自来水都是热的。”

“在太阳底下站一小会儿,汗珠就‘叭叭’地掉下来了。”

“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马路上的沥青柏油都融化了,踩上去粘呼呼的。”

“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农民伯伯晒在场上的麦草都像是快要燃烧似的。”)

……   ……

师:同学们,你们真的会查“无字词典”了。这些内容不是比书上对“骄阳似火”的解释更精彩,更生动吗?

师:(拿出一本词典)这就是有字的词典,大家都懂。那课文中的“无字词典”是指什么呢?

(生:“无字词典”是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

生:“无字词典”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环境。

生:“无字词典”是我们所看到的一切。

生:“无字词典”就是我们每天的生活。

师:查“无字词典”是什么意思?(到生活中去去寻找正确的解释)

3、学习第6-8自然段

(1) 默读6-8节

思考: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 讨论: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

裂的声音。

(3) 爸爸由此想到了什么词呢?(惊涛拍岸)

指导朗读

(4) 谁能告诉老师你从字典上查到的“惊涛拍岸”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词典上的解释和用眼前的景象解释,那一个更准确?为什么?

(5) 不仅聪聪,爸爸也很兴奋。你们听老师的朗读,有没有表达出爸爸的心情。

(6) 指名分角色朗读

4、学习第9自然段

(1) 指名读第9自然段,爸爸意味深长的对话中,“有字词典”,“无字词典”分别指什么?(工具书,现实生活)

(2) 通过课文学习,我们知道要想真正理解词语,不仅要……还要……,

(3) 总结:理解词义

总结方法:骄阳似火:先提词语,再找解释

惊涛拍岸:先感受生活,再对照词语

(4) 迁移:

a 还有哪些可解释“骄阳似火”

b 下面现象,可用哪个词形容:

小名上课非常认真,眼睛紧跟老师,一刻也不离开

三、作业

1、完成书后三、四题;

2、用"骄阳似火"写一句话。

3、拓展阅读:《大自然是一本书》

板书设计

2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 -----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智慧瞬间:

学会查“无字词典” 篇四

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巩固

在教学第三至五自然段时,我是这样做的。感觉效果很好。

1、指导学生分角色反复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指出提示语的不同地方。让学生初步知道提示语的不同地方。

2、然后让学生划出爸爸解释“骄阳似火”的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聪聪是怎样解释的。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聪聪的解释词语的方法是背词典上的解释。再回过头来看爸爸是怎样解释的。

1、  引导学生领仿照课文句式用生活中所见的事物形象地解释“骄阳似火”。

2、  让学生说说爸爸这种借景释词的方法之优点。

以上教学步骤,学生学习得很轻松,很自然地知道了聪聪理解词义是背词典上的解释比较枯燥;而爸爸则采用生活中身边事物来解释,非常贴切与生动,容易理解。

让学生感受到这点,不仅归功于前面的反复阅读,更归功于仿照文中例句来说话,形象解释词语。学生发言十分精彩。下面是教学片断实录:

师:同学们,你能仿照爸爸,也用生活中身边的事物来解释“骄阳似火”吗?

生:你看,烈日当空,连小朋友的皮肤都晒黑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生:你看,烈日当空,连游泳池里的水都晒热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生:你看,烈日当空,连草丛中的花儿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生:你看,烈日当空,连滑滑梯上的油漆都融化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生:你看,烈日当空,连楼梯上的扶手都被晒得烫着小朋友的手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生:你看,烈日当空,连小池塘里的水都晒干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生:你看,烈日当空,连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淇淋都晒得融化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生:你看,烈日当空,连石子都晒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用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来解释词语的方法怎么样?

生:很贴切。

生:很生动。

生:很容易懂。

师:对!背词典上的解释这是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而用生活中事物来解释又是另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更生动,更形象,更容易理解。刚才,大家都用这种方法来解释了“骄阳似火”,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经常使用它。

以上教学片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是通过仿照课文句式说话,学生学会了说这句反问句。二是在学习仿说句子中运用了爸爸的释词方法,在运用中巩固了这种释词方法。三是通过语言实践,真正感受到了借景释词这种方法的好处。这样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学生得出感受,水到渠成。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之一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之二

《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会查“无字词典”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学会查“无字词典”》课堂实录【5篇03-30

教《学会查“无字词典”》有感(最新7篇)01-14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4篇)11-24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案优秀3篇10-19

学会查“无字词典”(优秀4篇)03-07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和方向》知识04-06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案设计【优秀7篇】09-18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309-27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09-20

三年级《笔算乘法》的优秀教案【优秀710-29

41 2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