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案【优秀6篇】

2023-11-05 22:39:42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长江之歌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壶知道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长江之歌教案 篇一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一直是高考诗歌鉴赏的考查内容之一。何谓鉴赏?用叶圣陶的话来说,即“玩赏”“玩味”,是鉴赏者身临其境地用整个身心去和作品相对的心理活动过程。诗歌鉴赏即对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咀嚼细尝,仔细体味为何这样表达,这样表达的妙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佳趣”(朱光潜)。2012年全国17套高考试卷共有10套涉及了此考点。这10套试卷考查表现技巧的四种设题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技巧的直接考查

这种题型相对比较传统,学生也一目了然,设题方式一般为“请简要分析×联或整首诗的表现手法”或“使用哪些表现手法”。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步骤为:准确地指出使用了何种技巧;结合诗句阐述如何使用了这种技巧,有何种表达效果。思考一般从表现手法和修辞的角度出发,然后进行分析即可。

例如浙江卷第22题: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考查整首诗的表现手法比考查一句或一联要复杂得多,思考时不仅要着重每一联、每一句,还要注意从整首诗的角度思考,抓大不放小,抓小不忘大。

参考答案:第一首第一联巧妙使用比喻的手法,将未展的芭蕉比喻成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将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成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情思;第二首使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出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立自爱的品格。

2 技巧的异同比较

这种比较鉴赏题型,信息容量大,考查角度灵活,近年来受命题者青睐。命题方式一般为两首或两首以上的诗歌进行比较,或者是同一诗歌中同一描写对象所使用不同手法的比较,或者是考卷上的诗词与所学的课内诗词的比较,今年有两家试题的考查方向聚焦在技巧的比较上。

例如江西卷第14题: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关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这种题型一般为将考生曾经学过的一句诗(多为名句)和试题中的某句进行比较。解题思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煜写愁的千古名句,是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化虚为实的典型例句。李煜此处的愁为家国灭亡之愁,是远离小我的大愁;而本词中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也运用了比喻、夸张手法,是暗喻,将愁比作流不尽的春江,同样表现了愁绪之多,只是此处的愁为离别之愁。

参考答案: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此外,全国卷是这样考查的,在同一诗歌中对同一描写对象所使用不同手法的比较,第12题(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当然,这道问题语言上有些拗口,这样问可能比较清晰,“从描写落叶的角度来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相比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技巧的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标实施的深入,“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也越来越受重视,不仅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多次出现,就连古典诗词鉴赏中也留下了它的踪迹。命题者会选取一些表现技巧多样,情感丰富的一些诗词来命题,做好此类题目,除了答好表达技巧的一般步骤外,还需要考生鉴赏诗歌时有较强的概括、分析、表达能力,方能准确并体现出一定水准。

例如天津卷第14题: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解题思路:题目虽然未说从表现手法还是修辞或是情感等角度去赏析,但是表达技巧是一个考生在做题时必须思考的一个角度。仔细分析颈联,如果从修辞的角度思考,本联使用了对偶、借代的手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思考,“碧”与“黄”相映衬,情感的更好抒发则是表达技巧的使用效果。

参考答案: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均可,①修辞:对偶、借代;②表现手法:映衬;③炼字:“逢”“折”等;④情感:喜爱之情。

广东卷第10题(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题目中问到有多种表现手法,而考生只要就其中一种进行自主探究分析即可。

4 技巧的间接考查

指不直接设题,而是通过鉴赏诗歌中某个有特色的字或句来考查表达技巧。设题的方式一般有:“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联”或“请对某联中的‘×’‘×’二字作简要赏析”“请赏析某联中‘×’‘×’二字的妙处”等等。命题者所选取的诗歌中的字或句,一般都运用了某种表现技巧,值得考生去仔细咂摸玩味。解题思路为:仔细体味所选的字或句的妙处,点出所使用的表现技巧,再回原诗句看其如何使用,最后谈其效果。

例如安徽卷第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解题思路:“软”是触觉,“红光”则是视觉所见,用“软”来修饰“红光”,指夕阳的霞光可感可触,温暖宜人。“涌银山”实则为“银山涌”,山如何“涌”,必用比拟手法,化静为动,景象更为壮丽。

参考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运用比拟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此外,采用此考查方式的还有江苏卷的第9题的(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通过对景作结句子的赏析来考查;湖北卷的第14题(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重庆卷第12题(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福建卷第6题(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二、教学思考

1 注意诗歌鉴赏的平时渗透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诗歌鉴赏题目得分率低,并非是教的表达技巧、答题模式他们没有掌握,而是由于面对诗歌他们有时因一词、一句或一联看不懂而错误地理解诗意或无法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当一首诗词学生读不懂时,答题时便会心生畏惧,事实证明此时一切答题模式与答题技巧的教学都是枉然。高三仅凭一两周复习诗词鉴赏,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诗歌鉴赏的平时渗透。每天利用课堂开始的五分钟,由学生轮流推荐一首诗词并带着同学共同读背鉴赏,教师作补充。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每天都接触优秀的诗词,鉴赏领悟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这种教学小技巧开始的越早越好,学生在掌握了几百首诗词后,没有了陌生感,长期的熏陶让他们答题游刃有余。要注意的是:①学生推荐的诗词教师要把关,不可过于冷僻、过难、过长,以唐诗宋词为主;②学生鉴赏时,要有意识地从写作背景、思想内容、表达技巧三方面人手,让同学们明白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教师补充时要有考点意识,要不露痕迹;③要坚持,不可半途而废,要求课后将诗词熟背。一段时间后,学生做题时就有了诗歌的感觉,在平时的作文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引用到,一举多得。

2 熟悉考纲,掌握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常见题型并熟知答题模式

在复习备考时,教师要借助试题,借助专项复习,指导学生梳理、建构起表达技巧鉴赏的知识系统,归纳好常见题型,并熟知答题模式。

(1)表达技巧鉴赏的知识系统

表达技巧是指诗歌作者在借助语言文字塑造形象、创设意境时,灵活运用一般创作规则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手段。它包括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渲染、铺垫、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白描、象征、用典、联想和想象等等。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2)表达技巧考查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表达技巧考查的常见题型有:①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技巧或那些表达技巧?②比较这两首诗或词在表达技巧上的异同;③诗或词的某一联在写景或抒情上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指出一种并结合诗句谈谈表达效果;④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常规答题模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这是最基本的答题模式,具体题目稍作变通则可。

长江之歌教案 篇二

那么我们面对一首诗的时候又如何做到“披文以入情”――通过这些语句去把握住诗歌内在的情感脉络呢?

一、明确诗词主题

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不同,他们的诗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中考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因此如果能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那么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进行分析了。如辛弃疾: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报国无门的悲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等);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等)。再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达观”等。解读诗歌,诗人是个重要信息,平时要尽量多地了解与诗人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处于时代变迁之际的诗人,如唐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人、由北宋而进入南宋的词人等。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能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这里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婉约词人李清照同样也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诗篇。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

二、把握情感基调

1.根据提示把握作者情感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释等,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例如《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①泊:停船靠岸。②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③京口:在长江南岸,属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④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

试题:诗歌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内心感受?

其实该题的关键是对“钟山”的理解,而通过注释④(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可以看出“钟山”就是诗人的故园、家乡,从而就不难理解故园虽近却难以归乡的无奈、惆怅之情。

2.品析诗词的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有利于解题。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四言诗,全诗体现了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3.把握诗歌中常见意象及其所定的情感内涵,有利于解题。在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景象身上都含有固定的情感内涵。比如说送别诗中,就常出现哪种景物?如“柳”,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就含有惜别之情。

三、赏析字词,体会意境

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坐标,也有助于我们赏析诗歌的用词之妙、意境之远。

1.字词赏析。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试题: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答案示例: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山景自然地展现在诗人跟前,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更好地传达出诗人超然于尘杂之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适之情。我感觉答题的要点是:既要通过联想展示诗中场景,从字义、修辞等角度去分析字词的表达效果;还应联系诗中的情感意蕴去品味。

2.体会意境。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试题: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而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的满头青丝如今已纷纷断落,已短得无法再梳髻插簪了。诗歌富于音乐美,琅琅上口,悦耳动听,便于诵读。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多读。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读,要加强对诵读的指导与训练,并且积极组织开展课外读诗诵诗活动。

诗词是中国瑰丽的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赏析诗词不仅能感受到它昭示了五千年古国的文化底蕴,更对自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反复诵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诗意的领悟,提高诵读能力。

参考文献

长江之歌教案 篇三

一、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和艺术性

首先是教师语言的规范性,教师在向学生提问题时要有目的性,语言要规范,经常在常态课上听到老师这样问:同学们,刚刚我们听的这首歌曲怎么样啊?很多学生自然地会说好听或者是不好听之类的话,我们在选择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是要让他们体会到音乐的“美”,而“美”不是单纯的好听就能诠释的,而怎样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美,学会怎么去审美,那我们老师就应该去引导学生用音乐的语言去表达,这就是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艺术语言,指的是各种艺术体裁用以塑造艺术形象,传递审美情感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比如,音乐以有组织的乐音、旋律、节拍、速度等艺术语言,构成音乐形象。所以引导学生在对音乐作品审美时,就必须先让他们学会运用这些艺术语言,而不是一句简单的怎样去笼统地概括。而在运用这些语言时,难免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长江之歌》,欣赏后回答问题:歌曲的旋律具有什么特点?节拍是怎样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歌曲的速度又是怎样的?在提出这些问题以后,学生首先是将书上能找到的词语都丢给了我而不管是不是有用,于是,我引导学生从乐谱中寻找答案,从对音乐的感知中去寻找答案,并且告诉他们,其实书上是有选择项的,而在选择答案的同时,也还是带领他们分析问题,首先,《长江之歌》的旋律具有跌宕起伏的特点,不仅仅是在演唱的过程中去感受,且在乐谱中寻找大跳音程,感受大跳音程在颂歌类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并再次演唱出现大跳音程的乐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到了问题的答案,对于音乐作品的记忆也更深刻。

二、设置问题时答案的引导性和选择性

音乐标准提出审美是核心,而在审美的初期,学生不可能完成我们制订的一些目标,比如你想让他自己去说出一首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节奏具有什么特点,他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形容,那在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就要想出一些方法,让学生对此类语言有个接触和了解,比如可以用一些选择题,在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欣赏蒙古族长调音乐和短调音乐时,我就采用这样的方法,我选择了蒙古族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和短调民歌《嘎达梅林》作为对比欣赏的内容,我让学生在欣赏完这两首音乐后能够总结出长短调民歌的一些特点并且能够简单的分辨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我制作了一张表格,并且将答案写在表格之外,让大家在听完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在这个环节,似乎没有任何的异议和困难,学生都能够非常轻松地完成这个任务,并且能比较精准地的对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的特点做总结,在课堂的尾声,为了检验大家的掌握情况,我换了两首其他的民歌来让大家进行分辨,也都很容易地将它们分辨开来,这说明学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已经真正理解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任何的废话,学生也没有出现其他稀奇古怪的答案,不管是问题还是答案都是在用音乐的语言,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在表述中艺术语言的运用也是非常的重要。

三、抛弃碎念,让每一句话说得有价值

长江之歌教案 篇四

名曲的历史见证

“江南三曲”三首的标题中都有“江南”二字,主题音调相关,江南地域色彩十分鲜明。曲作者汪秋逸是江苏人,词作者杨友群是贵阳人。两人相识于贵州赤水,时友群28岁,秋逸31岁,他们在崎岖的高原上辗转四地,三处共教,合作5年,创作了数十首抗战歌曲,以上4首影响最为广泛,《淡淡江南月》尤为著名。

傅庚辰说:“‘江南三曲’的统称并不是来自作者,而是在歌曲的流传中自然形成了‘江南三曲’这样的称谓”(见《中国艺术报》2010年6月25日)。

钟立民(《歌曲》的主编,《鼓浪屿之波》的作者)见证了这个过程。他上个世纪40年代由家乡南昌到吉安青原山国立十三中上学,“唱歌成了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最爱唱的就是《淡淡江南月》、《夜夜梦江南》、《烟雨漫江南》,是作曲家汪秋逸先生和词作家杨友群合作的,我们称之为‘江南三曲’,两位先生的另一首作品《先有v叶后有花》也是我们当时喜欢唱的歌,那是一首二重唱。”这4首歌群众喜闻乐唱,歌唱家常常被激起表演冲动,报纸刊登,电台也有播放,群众集会时齐唱。

上海音乐学院戴鹏海教授说:“‘江南三曲’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不仅在大后方广为传唱,风靡一时,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抗战胜利后在国统区也仍然在青年学生中传唱,堪称为抗战歌曲另辟新径、别开生面的战时抒情歌曲佳作。我少年时代就唱这些歌,而且一经接触就特别喜爱,以至如今已是望八之年还能信口背诵。可以说,我绝对是这个历史事实的见证人。”戴教授抗战时从长沙逃难到西阳县谷水镇的西阳F,那里铁路公路水路一概不通,只有邮路还没有断。十一二岁的他在校图书馆里见到发表在土纸本《每月新歌选》和《新音乐》上的《淡淡江南月》和《夜夜梦江南》,由于不能带墨盒进馆抄写,只得强记默识,悄悄哼唱,不知不觉就把这两首歌在学校传开了。抗战胜利后他回长沙读高中,这两首歌依然在校园里经久不衰。他还见过长沙公益印书馆《活页歌选》把《淡淡江南月》归为抗战名曲入编。

“1944年我在成都光华大学附中读书,那是大后方,我们好多人都是避战跑到那里的,抗战歌曲《淡淡江南月》当时唱的人很多,歌词太美了。我好久没有听到了,太好听了!我唱给你听吧……”83岁的李世雄老人唱着唱着就哽咽了(见《金陵晚报》2005年7月8日)。

1940年7月7日,温州青年歌咏队演唱了《淡淡江南月》。1940年9月新安旅行团在广西桂林致和村创建新安学校,教职工晚会上除了演唱《黄河颂》、《长城谣》,还演唱了《淡淡江南月》。1944年中秋节,福建省政府临时所在地永安县举行歌咏晚会,女高音黄淑琼独唱《淡淡江南月》,听众饱含泪花,唏嘘不已。1943年春天,正在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音乐组工作的张非突然收到了不知是何人于何时从何地寄来的《新音乐》杂志,包装已破碎,封面也撕掉了一半,上面刊登了汪秋逸的《淡淡江南月》。张非在战乱之时获知老师的生讯,还有“如此优美,清新,激情而又深沉的好歌”,不禁望月长叹,夜不能寐,起身反复吟唱,终至泪流满面。

名曲的传播及其命运

1939年春天,杨友群和汪秋逸从赤水河谷登上高寒的乌蒙山区,友群到刚创立的毕节师范学校任教导主任,秋逸任音乐教员。他们合作了《毕节师范学校校歌》:“毕节的土地,连锁川滇,毕节的民风,诚朴勇敢,我们毕师的同学,要做顶天立地的英雄汉……”还创作了《咱们毕节人不怕鬼子兵》、《看那东亚的巨人》、《胜利的明天》、《劳动服务歌》、《请你记着》、《血海仇》等歌曲,抗战后方偏远的小城自豪地唱着自己的歌汇入了全国抗战的大合唱。《淡淡江南月》诞生后,最初是口耳教唱,随后油印传布,于是不胫而走,再传到别的城市,再传到外省。蒋冰洁在《记忆中的》一文中说,“歌曲问世之后,也曾在贵阳许多知识青年中广为传唱。半个世纪过去了,它仍是我最喜爱的一首抒情歌曲”(见《贵阳日报》2000年6月26日副刊)。

《淡淡江南月》最早发表在抗战文化繁荣的广西桂林,载于《每月新歌选》第二期。1940年6月,刚创刊不久的《新音乐》杂志也发表了这首歌,主编李凌(后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觉得“它正是我们当时在创作上比较少的品种”,“后来又发表了他的《先有绿叶后有花》,也很受读者的喜爱”(李凌语)。当时的编者按语说,以往不知道歌曲的作者,但他们从贵州寄去的几首歌都清新秀丽,如山间流泉,别具风格。

遵义时期是两位青年教师创作的高峰,他们的歌乘着青春与热血风靡西南四省一市,尤其是内迁学校和新建学校。单是贵州就有贵阳的大夏大学、国立十四中、贵阳医学院、湘雅医学院、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大学、战时中学,遵义的浙江大学、步兵学校,安顺的军医学校、兽医学校,都匀的炮兵学校,平越的唐山工程学院……青年们唱着歌从军和升学。抗战时期的校园文化成功地播射到社会层面和历史纵深,“江南三曲”是一个典型案例。浙大竺可桢校长对遵义师范“杨校长”留有印象,日记中有记述。

1941年10月出版的《新歌曲》“抒情歌曲专号”(第一卷第四期)集中刊登了作者的“江南三曲”和《短歌》,《南飞雁》共5首。

1942年,文汇出版社《中国民歌选集》辑入《淡淡江南月》。赵h,李凌主编的《新音乐教程》以《淡淡江南月》为曲例加以介绍。1947年7月蔡曲旦主编、黄飞立作序的《中学音乐教材》选用了《先有绿叶后有花》。

1949年以后,这些歌销声匿迹了。音乐史家要么闭口不谈,要么就说成是“反映当时生活在大后方的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阴暗的政治形势面前所表现的软弱的、灰暗的感情。比如《淡淡江南月》(汪秋逸作曲)。”还有人说汪秋逸是“落伍的老音乐工作者”。鲜有人作客观介绍。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意外地发现这些歌在海外广泛流行,台湾、香港、加拿大……唱片、磁带、合唱队、演唱会…… 2004年加拿大多伦多北极光老人合唱团抢救性地录制了“濒临失传”的《先有绿叶后有花》。2011年,台北爱乐青年合唱团将《淡淡江南月》带到北京,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大学合唱队同台演唱抗日歌曲。

在贵州省图书馆的书架上,有一本牛皮纸加封的小说,三边两角全部被磨损,摊开第42和43联页,显明的位置能看到《淡淡江南月》的歌词,以及秋逸的另一首歌《我摘下一片秋叶》的歌词,是主人公深情独唱的两首歌,只不过作者为了适应小说场景改动了几个字而已。这本书是著名报人兼小说家阮朗先生(笔名唐人,著有《金陵》)所写、出版于1981年的小说《香港大亨》。

名曲的艺术魅力

戴鹏海教授把“江南三曲”作为“抗战抒情曲佳作”,与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刘雪庵的《长城谣》,的《日落西山》,贺绿汀的《阿侬曲》,郑律成的《延水谣》、《古城颂》(延安颂)相并列。

“江南三曲”系列鼓舞人民参与那场壮烈的民族生存大决战,与广阔、深沉、悲壮而英勇的时代主旋律同谐共振,真挚地表达了民众的心声和民族自卫的强音。

“江南三曲”系列以自己“独树一帜,风格非常特殊”的面貌出现在浩如烟海的抗战歌曲中(见陈志昂《抗战音乐史》)。对这种特殊风格,有几位评论家不约而同地用了两个词:隽永,蕴藉。隽永,来自悠久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藉,符合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作者独具慧眼,抓住了中华民族传统生活和文化中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符号――“江南”。江南“风景旧曾谙”,声声“忆江南”早就将“江南”酿成醇酒,此时的“江南”已不仅仅是背井离乡的江南人心中的一份亲切和伤痛,也是所有中国人对沦陷国土的怀念和悲愤。

歌曲描写江南月下的两幅画面:一幅“微波荡漾,绿柳依依”;一幅“战马奔腾,杀声震野”。接下来悲痛转而为仇恨,自然上升为激越的四拍子快板“抵抗抵抗抵抗”,“要贡献生命给你”!这就是《淡淡江南月》创制的“美,悲,奋”三段式,有铺垫有引导有高潮,颇能调动情感。后面两首也沿用。

词作者熔铸意境的功力也相当了得,举凡“月,柳,花,草”,“波光,烟雨,星夜”,“梦境,歌声,归帆”这些历代大诗人歌咏过的江南元素信手拈来,不着痕迹地化为自己的语句,造成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意境,一种经过痛苦沉淀的美景。

李凌称汪秋逸是“抒情歌曲高手”,他作曲手法十分细腻精彩,在主旋律上只变动了4个音就把江南月的4个境界晕染出不同的色彩氛围,层层推进,将情绪导向高潮。

钟立民说:“汪先生和杨友群先生合作的这几首歌,堪称是珠联璧合的杰作。词既有古诗词的底蕴,又充满时代的气息;曲非常优美,但充满激情,充满了力量,是诗与曲完美的结合。我们被这些歌深深震撼了。”

青春的光彩为这些隽永蕴藉的歌注入新鲜的时代气息。独唱、重唱、齐唱,形式多样,新颖活泼,激情和清纯都不缺少,且不回避情恋。《先有绿叶后有花》是一首男女重唱的情歌,它跳出送郎参军的一般套路,由平等的男女双方互诉衷情,相互鼓励对方上战场或奔赴各地为祖国效劳。“先有绿叶后有花,先爱祖国再爱她(你)”,道理重大,起兴自然,爱情直白大胆。但是作者没有忘记营造优美的意境:“天上有星,水上有星,像你晶莹的双睛……”如此情与灵,情与道义的高度交融,自然能打动众多的男女青年和学生,高雅与通俗兼而备之。

意境中还有一种朦胧的美,得到青年人青睐。“没有紫荆的枝在头上,没有草的香,醉人的香,虽这是春夜,但不是南风的夜,静的夜。没有笛似的笑那般高,没有影似的发,天似的沉默,虽这是春夜,再难得三月的夜,星的夜……”(《烟雨漫江南》)。一个灾难中的民族只要青年还有追求和探索,就终归会有光明的未来。

“江南三曲”系列以自己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域色彩,亮丽的青春旗帜,赢得了一代人的心,在民族生存大战中奉献了力量。

名曲背后的故事

汪秋逸与杨友群结为黄金搭档,穿针引线人是杨心南。1938年春天,汪秋逸从沦陷的郑州流落到重庆南岸广益中学教书,在街上迎面撞见老友杨心南,他们一起逆长江而上,再上溯赤水河,来到贵州赤水中学任教。他们本来就是一对歌曲搭档,处女作一鸣惊人。傅庚辰这样评介他们的作品:“他(汪秋逸)的第一首歌《郑州扶轮中学校歌》写于1933年,词作者杨心南是该校教师。这首铁路学校的歌曲抓住了学校的特点,‘起来啊,千万的推轮者,扶着历史的车轮前进!飞奔!’歌曲的结构紧凑,音调铿锵,豪迈,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七十七年过去了,现在该校还在唱。”这首歌当年获得全国大赛第二名,刊登在上海一家音乐杂志上。它艺术地诠释了校长吴健崭新的教育理念:“学为万人役”(即把替大众服务的意识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中),最后形成了豫陕两省八地同根,奇葩共开的教育品牌和独特的“扶轮文化”现象。

赤水中学校长是心南的老友杨友群。秋逸与心南创作了《赤水中学校歌》。不久心南回家乡黄平担任旧州中学负责人,秋逸则随友群去了毕节。

友群性格沉著,温和敦厚,19岁就出外求学,曾在杭州灵隐寺一带借住。中央政治学校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应聘于杭州高中,后因松沪战争爆发未能返校。秋逸生长于风景如画、繁华似锦的扬州,天性率真,细腻入微,容易感动。他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擅长二胡。抗战爆发之初他与冼星海,贺绿汀一同策划郑州的抗日歌咏运动,他的家就是策源地,《冼星海日记》有记述。友群与秋逸常在校园的皂角树下促膝交谈,胸中澎湃的爱国激情相互拍击,抒情浪漫的神思,含蓄内敛的个性产生了共鸣和碰撞,诗的语言,乐的音符,犹如泉水般喷涌而出。秋逸说:“没有他那美好深邃的歌词,我是写不出那些歌来的。”

秋逸在“漂泊西南天地间”的艰苦日子里,因没钱购买盘尼西林无法给儿子治病,造成他夫妻两人心中永远的痛。他的大爱写在校园歌曲里:“山上白云悠悠,山下流水潺潺,山间泥土芬芳,山中花木灿烂。上山!上山!往上跑,向上看,永恒的光,永恒的爱,永恒地照着我们的园地,永恒地守着我们的摇篮”(《马鞍山之歌》)。此歌描写贵阳水口寺一带的地理风貌,奇兀的仙人洞岩和体量庞大的古堡山之间,南明河蜿蜒东去。此景是经常入诗入画的。当时的国立十四中坐落在这里。1981年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校庆时总政歌舞团方应暄独唱了这首歌,它是该校历史长河里的一颗珍珠。秋逸晚年在镇江师范学校继续写了许多美丽的江南曲。

友群在遵义时,亲自主持著名作家蹇先艾的文学讲座《巴金及其作品》,秋逸也到场倾听。他们还合作了《遵义师范学校校歌》。后来友群到贵阳主编报纸的文艺副刊,秋逸亦到贵阳师范学院任教。友群精通世界语,兼通德语,中国对德宣战后被派任石阡县长,以便处理那里由德国圣心教派掌管的教会事务问题。他为官清正,亲力亲为,离任时县民依照中国传统,置清水明镜于几案沿街送行。1949年友群又被派任龙里县长,入黔时被地方势力裹挟上山。杨心南闻讯心急如焚,急忙赶到贵阳南面五十里的青岩寨堡,面见袍哥大爷,拱手相请,托他们帮忙带话到山上说杨友群的朋友在山下接他。袍哥果然不负所托,将友群从高坡乡带下山来,心南遂陪护他到贵阳市军管会报到,参加了军管会在宅吉的学习班集训,是其中的少数幸存者之一。贵阳五中的校长何锡周与事务主任邹学英都是贵阳歌咏运动的积极分子,主动延纳了友群。后来友群调到贵阳师范学校,由教员而职员,“”中流徙外地,最后又返回贵阳,总算一生平安。心南其人性烈如火,嫉恶如仇,敢作敢为,交游亦广,他与友群的这段生死之交被诗人历史家王萼华化入诗句:“国士恩仇殊豫让,交游肝胆尚侯嬴。”

2009年,秋逸的学生张非从各处点点滴滴抠出不少资料,以九十龄之躯,用自己的养老金,亲自编辑出版了《汪秋逸纪念集》。傅庚辰以《青史留名唱“江南”》的标题写了读后感,文章用秋逸的一句话作结语:“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长江之歌教案 篇五

3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

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

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

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32.在《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自刎乌江

B.决战楚汉

C.东城快战

D.霸王别姬

33.在《垓下之围》中,“瞋目而叱” 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A.东城快战

B.决战楚汉

C.自刎乌江

D.霸王别姬

3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心理描写

D.行为描写

35.《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 )。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C.吾不害其长而已

D.不抑耗其实

上期答案:26.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27.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8页提示部分。

28.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归纳法来证明论点。

长江之歌教案 篇六

关键词:诗无达诂 中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05-0077-02

作者简介:邱凤莲(1973―),女,江苏邗江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教师,现为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教科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诗无达诂”,原作“《诗》无达诂”,本指理解《诗经》时,不要追求绝对确切的解释,也即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后来的诗论家们将“诗无达诂”作为诗歌欣赏的一般原则,泛指文学艺术鉴赏中审美的差异性。这一释诗赏诗的原则,合乎诗歌语言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的艺术特点,同时也与新课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创新精神的理念相契合。但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这一原则并没有被广泛运用。

“诗无达诂”原则在古诗词教学中的缺位,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硬化了古诗词的面目

古诗词往往以简洁明了的词句表现丰富深邃的意境,虽尺幅而千里,让读者产生无限的时空遐想。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荡涤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提高其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审美能力。“诗无达诂”原则在诗词赏析中的缺位,使教学忽视诗词的丰富内涵,让原本丰满、多情的古诗词在学生心目中变得坚硬、僵化,何谈美感?

二、疏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是建立在对诗词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基础上的。 “诗无达诂”的缺位造成了教学中的机械操作,使学生对古诗词的丰富情感缺少体验和感悟,最终导致了情感上的疏离。

三、束缚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新近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诗无达诂”的赏析原则重视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契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一旦将这一原则抛却,就让孩子误以为教参或教师古诗词的解读是唯一的、不可更改的,从而束缚了孩子的多元思维,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

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教学应如何从应试教育的泥淖中拔出泥泞的双脚,迈开轻灵的步履?笔者认为,适当运用“诗无达诂”这一美学原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打开诗词教学的别样空间很有助益。具体表现在:

一、有利于融入诗境

诗词以境界为上。境界,指的是诗歌意象传达的精神状态或心灵生存方式。有时候,古典诗词的境界是复杂微妙的,是诗人一瞬间“境与心会”的产物,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对这样的诗,我们当然不可去追求“达诂”。

如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是一首行旅诗,诗人因心怀愁绪而长夜无眠,信手记事。全诗本没有什么深刻的寓意,但是诗人却通过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寺庙、钟声等意象创造了一个清幽寂冷的“愁眠”之境,这正是这首诗的妙处。 诗中“霜满天”之句如果从字面去解释,就成了“寒霜满天”,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出现的状况,诗人何以如此着笔?这样一问,学生必有各种答案,教师不必强求一致,得意入境即可。

第二句有“对愁眠”三字,诗人为何而愁,是因为考试落第?还是思念家乡?抑或还有更深层次的难言之痛?教学中我们可以就此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境况和具体诗句进行讨论,这对于学生领会全诗的意境很重要,但可以不固定某个说法。既然那些专事考证的文人也无明确的解释,我们便没有必要难为学生,也没有必要硬塞给孩子一个所谓的正确答案,那样做只会扼杀孩子心中许多的猜测和联想,僵化诗歌灵动的意境。

二、有利于观照自我

新课程十分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越来越注意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引导。但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因为文本背景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加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学生的阅读往往有“隔岸观火”之感。“诗无达诂”这一欣赏原则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引领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穿越时空,观照自我,提升阅读感悟。

仍以《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为例:

师:朋友的小舟越行越远,终于消逝在蓝天下,诗人只看见长江水向天边不断流淌。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映示画面、文字),你读出了什么特别的滋味?

生:我读出了诗人心中无限的离别之情,就像那长江水一样不断流淌。

生:这时候朋友的船帆已经看不见了,诗人还在看着那浩浩荡荡的长江水,他是多么舍不得朋友离开啊!

生:我从“孤帆”一词知道这时候江上没有别的船只,只有孟浩然一个人的船,越走越远。李白看见朋友走了,他不仅感到自己孤独,也感到朋友很孤独。

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满足于学生对诗句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是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滋味。学生从自我的独特视角出发,寻觅到来自自我的独特情感体验。显然,这种观照自我的解读方式是寻求标准答案的教学所不能给予的。

三、有利于创新思维

在古诗词教学中,强求标准答案往往禁锢孩子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诗无达诂”,引导孩子在诗境追寻中探求诗人内心的心音颤动,感受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风采,不仅可别开天地,也可不断创新。

下面援引的例子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谁在说丰年呢,猜猜?

生:在稻花的香味中,传来了阵阵青蛙的鸣叫,它们仿佛在谈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生:在稻花香里,诗人听到了出来乘凉的农民们说着丰收的年景,还听到了田地中传来的阵阵欢快的蛙鸣。

生:诗人闻到了那稻花的芳香,一边走一边和自己的同伴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中传来了阵阵青蛙的鸣叫。

生:我觉得这一句可以理解为诗人的想象。在夜间,诗人可能没有听到谁说丰年,但是诗人闻到了稻花的芬芳,联想到人们一定会谈论今年的丰收年景,心中很舒畅,此刻,那夏夜的声声蛙鸣也传入了诗人的耳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整理的6篇《长江之歌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长江之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长江之歌》教案精03-04

长江之歌教案(优秀8篇)01-21

《长江之歌》教案优秀3篇01-06

《长江之歌》教案【优秀8篇】01-06

《长江之歌》教案【优秀10篇】01-05

《长江之歌》优秀教案(优秀9篇)05-08

《长江之歌》教学案优秀9篇04-12

《长江之歌》教案【8篇】03-10

大学教案学情分析模板【3篇】11-24

2020微班会主题教案内容最新10篇09-19

54 2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