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案最新3篇

2023-10-12 07:13:15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3篇《钓鱼的启示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 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谈话: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

2.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字词

易错音:沮 漪

易错形:距(拒) 纽(扭)践(线)挣(诤)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描写“我”和父亲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句子

四、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每当“我”想起这件往事,内心总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

(分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师总结

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父亲在鲈鱼捕捞的开放日前一个傍晚,在“我”捕捞到一条大鲈鱼后让“我”放回去的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4.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月光的辉映下,静悄悄的湖边,知道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心情十分兴奋。面对着大鲈鱼的诱惑,“我”做出了件难的抉择,这件事也对你有很大的启发吧,我就让我们一起细读本课。

二、研读第11自然段

1.请同学们再看题目,哪个词最能引起你的注意?(启示)请打开书,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告诉你,钓鱼给作者留下启示?

2.(出示第11自然段)读了此段,你想知道什么?

三、研读第4──10自然段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边听录音边默读边想。

2.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二)学习第4──9自然段。

1.请学生画出描写作者言行的句子。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3.比赛读:你可以把“我”的心情变化读出来吗?

4.讨论: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去?

5.你同意父亲叫“我”把大鲈鱼放走吗?(学生表态后,进行辩论比赛。)

(三)学习第10自然段。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10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有没有能说服对方、赢得这次辩论比赛的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画上一个小问号。

2.生汇报自己找到的句子。思考重点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鱼指什么?

3.讨论: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

4.父亲怎样教育“我”,才使“我”有所成就?(指导读父亲告诫“我”的话。)

5.联系父亲的话,用“因为……所以……”说说作者取得成就的原因。

6.教师点拨:找出反映“我”心理活动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感悟:这“鱼”就是面临道德抉择的各种诱惑。

7.听了父亲的话,联系自己的生活,或者联系课前搜集到的有些名人因为从小受到严格教育而有所成就的故事,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

8.开展全班讨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这句话。

四、总结

面对着这样的父亲、这样的作者,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五、拓展、延伸

你身边的人对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启示?搜集有关材料,和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再写下来。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篇二

【设计理念】

在本课学习中,我将努力追求“本色语文”的教学观,体现课堂“原汁、原色、原味”的特点。从文章的主旨出发,沿着中心句层层解读文本。在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为主线,有目的读,逐层深入的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力求做到“潜心会文本”“披文以入情”。在人文熏陶时不忘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设身处地地体会詹姆斯的心理变化过程,理解詹姆斯对“规则”的态度和认识。

3、引导学生在感悟体会文本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得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詹姆斯钓到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联系上下问理解词语;理清文章的脉络,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略)

第二课时: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詹姆斯钓到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第三课时:指导学生摘录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联系生活,引发讨论,拓展对“规则”的理解,并指导编写“规则”。(略)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破题,抓文章的主线,走近“启示”

1、解读课题,抓住重点词“启示”

2、用一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找到“启示”具体内容,出示中心句

正像父亲教诲的那样,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很大诱惑的时候。

4、初读中心句。重点品读“诱惑”。

二、走近鲈鱼,解读“诱惑”

1、就34年前作者和父亲一同去钓鱼这件事情而言,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诱惑”?(一条又大又美的大鲈鱼)

2、找出文中描写鲈鱼的句子,视学情进行品读,体会詹姆斯内心的惊喜。

重点研读句子:

①詹姆斯的眼珠都瞪圆了:我的天哪,足有10公斤!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鲈鱼。

②他发现,这不是翻车鱼,而是一条大鲈鱼!

3、过渡:这样一条又大又美的大鲈鱼,对于一个喜欢钓鱼的年仅11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啊!可是严肃的父亲却不容置疑的要求小作者把到手的鱼放回湖中,小作者情愿吗?让我们一同走近詹姆斯和父亲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他们心理历程吧!

三、走近主人公,解读“道德抉择”

1、小游戏:读词秀

眼珠瞪圆→尽力压抑→大声抗议→小心翼翼→十分悲哀

2、找出词语的特点(都是描写詹姆斯心理的词语,詹姆斯的心理在变化。)

3、找出詹姆斯心理变化的语句,读一读,并做好批注笔记。

4、交流:詹姆斯的心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惊喜——沮丧———悲哀)

5、通过分角色朗读、对比读、设身处地读,重点品读课文5—11自然段,体会詹姆斯和父亲的心理。理解詹姆斯和父亲对于规则的不同态度。

①合作朗读父子对话部分,体会詹姆斯的沮丧和父亲的理智。

②对比读4和11自然段,体会詹姆斯由惊喜转为沮丧的过程。

③出示“金钥匙”,将课文中重点段中作者该成“我”进行品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探究父亲的心理:父亲喜欢这条大鲈鱼?他为什么必须要自己的孩子放回鲈鱼?你赞同父亲的做法吗?

7、读写训练:假如你是詹姆斯的父亲,此时你是怎么想的?

读写训练:

詹姆斯的父亲面对着这条大鲈鱼和苦苦哀求的儿子,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再次品读中心句,深入理解“诱惑”(不仅指物质上的“诱惑”,更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该如何实施道德的抉择。)

四、联系生活,走进“启示”,升华文本。

1、读课文第14自然段,理解“鱼”的含义。

2、联系生活中的系列道德问题,探究我们的做法。

3、回归文本:34后的那个委屈的小男孩在回忆起自己当年的那段经历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如果你是詹姆斯,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5、再次朗读中心句,加深理解。

6、作业: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创作一条道德名言,并展示交流。

7、小结,赠送名言。

小学四年级语文《钓鱼的启示》精品备课教案 篇三

a卷 课堂教学跟踪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按提示填空(27分)

1、课文回忆了“我”十一岁时发生的一件事,事情是按     记叙的;从去

钓鱼写到钓到一条罕见的     ,从不肯     写到依依不舍把

鱼     ,最后写到34年后的     。

2、34年后,“我”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

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使“我”获得的是终身受益的启示,那是一份无法用

___________________换取的人生财富。

3、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得意→(  )→(  )→(  )

二、字词积累与运用(34分)

1、我写的字最漂亮(看拼音,写词语):(16分)

shí jiàn

(  )cāo zòng

(  )  gào jiè

(  ) yòu huò

(  )        yú ěr

(  ) jǔ sàng

(  )  jiǎo jié

(  )zuǐ chún

(  )

2、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12分)

一( )手表  一( )鲈鱼  一( )夜晚

一( )小岛  一( )涟漪  一( )设计师

3、最佳搭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地说   (  )地问到   (  )地知道

(  )地摆动  (  )地取下来  (  )地放回湖里

三、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写词语)(9分)

1、非常小心,丝毫不敢疏忽。(    )

2、形容非常疲乏,力气已经用尽。(    )

3、形容感情深,非常留恋,不忍离别。(    )

四、课文片段阅读(18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是”“非”各是什么意思?(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12分)

课文中许多地方描写了“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请你依照课文写一段话,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 知识技能综合应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类文阅读(48分)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宜人的时刻。羊吃草,要算这时候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象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了下来;嫩芽一根接着一根被扯断了送到了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着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要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那该多好啊!我们的学校不正是这片绿草如茵的地方吗?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和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有没有做到呢?新的知识学完了,对于那些不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我不止一次地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1、用“√”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音节:(8分)

纷(bīn bīng)怠(juàn juǎn)

(gēn gēng)  咀(jiáo jué)

2、此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反问句。(10分)

4、回答问题:(18分)

⑴ 羊吃草有趣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我们周围世界的“嫩芽”“土香草”各指什么?我们的理解或消化不透的“草根”“草茎”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强化阅读(52分)

雁群的启示

你见到雁群为过冬而以“v”字队形向南方飞行的情景吗?你也许知道某种科学论点什么它为何如此飞行。每当一只鸟展翅拍打时,造成其他的鸟立即跟进,使得整个鸟群飞升。借着“v”字队形,整个鸟群比每只鸟单飞时,至少增加了71%的飞升能力。当领队的大雁疲倦了,它会轮流退到侧翼,另一只大雁则接替飞在队形的最前端;飞行在后面的大雁则会利用叫声鼓励前面的同伴来保持整体的速度。当一只大雁掉队时,它会立刻感到独自飞行时的迟缓、拖拉与吃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队形中,继续利用前一只大雁所造成的浮力。

1、用“√”给下面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展翅(chì cì)  疲倦(juàn juàn)  侧翼(yì jì)

鼓励(lì nì)   迟缓(huǎn huàn)

2、想一想,雁群是一个什么样的集体?(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雁飞行时的队形为“v”队形,这是为什么?(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雁飞行时常常发出吼叫声,有什么作用吗?(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我们拥有大雁的精神,会怎么样?假如一个民族拥有大雁的精神,又会怎么样?(1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3篇《钓鱼的启示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钓鱼的启示教案】相关文章

钓鱼的启示教案【精选5篇】12-03

《钓鱼的启示》教案【精选3篇】10-21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优秀4篇10-19

《钓鱼的启示》优秀教案精选4篇10-04

《钓鱼的启示》教案【精选7篇】09-09

钓鱼的启示教案优秀3篇08-21

小学四年级语文《钓鱼的启示》精品备课08-11

《钓鱼的启示》教案设计(优秀9篇)06-27

《钓鱼的启示》教案【优秀3篇】04-12

钓鱼的启示教案【优秀9篇】03-23

54 2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