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教学教案【优秀8篇】

2023-08-18 13:30:22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8篇《篮球教学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篮球体育教案 篇一

一、设计思路:

指南中指出:“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我园本学期是以健康领域作为重点发展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发现玩球的不同方法并尝试拍球,不但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发展了孩子们的学习品质与经验。

二、活动目的:

1、能探索出球的各种玩法,掌握玩球的基本技能。

2、会一物多玩,体验创造性玩球的乐趣。

3、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能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活动。

三、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球、音乐、红旗2面

四、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球的多种玩法,让幼儿自己去尝试玩球并发展幼儿动作协调能力。

五、活动难点:

通过合作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发展幼儿创造力。

六、活动过程:

1、第一次探索:自由玩球,教师巡回指导。

(1)自主探索。指导语:你们手中都有一个球,现在请你们玩一玩,看哪个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

(2)演示评论。指导语: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有几种玩法?请小朋友去尝试一下你没有玩过的方法。

(3)集中评价。尝试后,请个别幼儿将不同法分享给大家看,共同请小朋友们试试别人的玩法。

2、幼儿第二次自由玩球。老师幼儿尝试合作玩球。

3、学“螃蟹”走路(夹球侧行)。

竟赛形式进行游戏。要求每组第一对幼儿出发,绕过红旗到达起点后,第二组幼儿才能出发,最后一组幼儿把红旗拿回来,以最快者为胜。

4、放松活动:“做汤圆”。

体育课篮球教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会6个生字,注意“辫”与“辨”的区别。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

3、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4、 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品格。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2、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品格。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设计 (附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注意“辫”与“辨”的区别。。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眼,理解作者对篮球的喜爱,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

1、 初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重点:学会6个生字,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文眼,理解作者对篮球的喜爱,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找文眼。

每篇文章都有文眼,这篇文章的文眼一目了然,齐读课题,突出文眼。

二、描述爱的场面。

课文的文眼是题目中的“爱”,描述给你印象最深的能够表达作者“爱”的场景。

【指导:场景指的是场面或情景。请划出来,抓关键词,说一说。】

方法:小组反馈,互动补充。

【学生描述就是对课文熟悉朗读情况的检查。要求小组一气呵成汇报。】

三、抓住中心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自然段,读通读顺。

爱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是奋不顾身的追求,是无可阻挡的奔突。能够这样去爱的人,永远青春年少,永远追求美好,渴望创造,不管他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

1、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名读,齐读,引读,达到读通读熟练。

2、根据下面的问题,思考。

①这一段是课文的( )段。第一、二句采取了( )和()的表达方式。

② 课文哪些事例表达了作者爱得全心投入,忘我倾注,勇敢付出,奋不顾身的追求,无可阻挡的奔突,和爱是纯真的洗礼?

提示:奔突的意思是横冲直撞地奔驰。因为爱,没有考虑后果,一往无前地奔跑。

洗礼有两种意思:比喻在艰难的磨练和考验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开端。

(1)酷暑独自一人在操场上打球;

(2)将辫子铰了,22条辫子铰了一地;

【指导书写“辫”左中右结构,左边辛窄竖变撇避让中间绞丝的提,绞丝写得窄,右边辛稍宽,端正。】

(3)禁不住诱惑,结果结束了与篮球的情缘。

(4)写作时大汗淋漓又酣畅淋漓。

【启示:联系上文内容

流程:学生独立思考,口头回答――小组交流――教师安排代表形成互动――有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小结:读了中心段,我有两个疑问: “能够这样去爱的人,永远青春年少,永远追求美好,

渴望创造,不管他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紧紧围绕题目,写出自己怎么爱篮球,最后又采取设问和排比的方式对爱进行了回答,

总结了自己的情感。写到这里,完全可以结尾,为什么还要写下面一段?这两个问题也可以看成一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体会作者成长中的追求;说说自己的追求。2、学会用排比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谋篇用意,在阅读理解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深对中心段内容的理解。

有感情地背诵爱的理解。

二、体会作者成长中的追求。

教师:作者紧紧围绕题目,写出自己怎么爱篮球,最后又采取设问和排比的方式对爱进行了回答,总结了自己的情感。写到这里,完全可以结尾,为什么还要写下面一段?

1、请同学们正确、流利地朗读最后一段:自由读――个别读――分组读

后来再后来,我把一个个字投进稿纸上的一个个格子的时候,我大汗淋漓又酣畅淋漓的 时候,我知道,我还是那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天上挂着一只火球,地上奔着一只篮球

2阅读理解。 【流程:独立思考。对子交流。正题之后,对子展示互说,检查是否理解?】

(1) “大汗淋漓”和“酣畅淋漓”是不是用词重复?为什么?

答:①用词不重复。

②原因是:大汗淋漓指的是流了很多汗。酣畅淋漓指的是流了很多汗,累而很快乐。

【指导:答题的格式。有两个问题的,用序号表示问题答案的个数。】

指导书写“酣”――左右结构,左稍宽右写窄。甘的第三笔高于第二笔。

③“我大汗淋漓又酣畅淋漓的时候”指的是 我后来从事文学工作,书写文稿时很辛苦,但是心里却是很快乐。【强化联系上一句或上文思考】

(2)课文第二自然段中“ 哦,篮球架,篮球筐,天上一只火球,地上一只篮球。”句子中的“篮球”指的是_体育用品或者投进篮筐里的球_________

“天上挂着一个火球,地上奔着一只篮球” 这里的“篮球”指的是在文学工作上追求和奔突的我。【强化联系上文思考】(作者自己)

从“奔”字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文,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或者答:爱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我不断追求美好,渴望创造。

教师:这段小结,我想请同学们思考,帮我小结。

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只是表达她对篮球的喜爱之情,还有从对篮球的喜爱中懂得了_爱是什么(爱的意义),并在以后的成长中做一个_这样去爱,追求美好,渴望创造的人。

教师:作者爱就全心投入,有着美好的追求。你在成长中有怎样的追求?

指导:始终抓住文中的中心段。

二、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仿写:选择一个练习设问和排比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师下水段:

母爱是什么?是经常给我温暖的怀抱,是临行前不断地叮咛,是分别时依依不舍地身影,是我取得成绩时毫不吝啬的赞扬。

追求是什么? 是成长的方向,是黑夜里指路的明灯,是前进的动力。

(美)是什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思考,动笔。小组互评。班级展示。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 篇三

活动设计背景

1、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缺乏合作意识,不知道如何和同伴沟通交流游戏,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

2、还可以锻炼幼儿滚球的方法和技巧和力度。

活动目标

1、掌握滚接篮球的技巧。

2、调节滚球的力度。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感受游戏的快乐。

4、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合作意识,

2、滚接的力度,

3、节奏和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准备篮球。宽敞的活动区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玩一个体育游戏,“小朋友想玩吗?”

2、游戏的名字叫“滚接球”让幼儿重复游戏的名字。

3、两人一组,双脚打开对面坐,把篮球放在两人双脚之间,然后互相滚接篮球。

4、幼儿熟悉游戏后,老师可延长两位幼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探索调整滚球力度的大小,并尝试互相滚接篮球。

5、变换方式吸引孩子,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6、 “花开了”

7、两人一组,分开双脚坐下,每组一个中型篮球。

8、老师老师摇动铃铛开始游戏,引导幼儿想象篮球是一朵花,求幼儿把球滚个同伴,

9、当老师说“花开了”最后持球的小朋友要拿着球向上举起,表示花开了。

10、重复进行游戏。

11、幼儿熟悉游戏之后可以延长两位幼儿的距离。

教学反思

1、本次的活动,简单,有趣比较吸引小班的孩子,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动作比较笨拙选择本次的活动也考虑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

2、滚接球这个游戏孩子比较喜欢,因为小班的孩子对球特别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让孩子对游戏产生兴趣才能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3、游戏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滚球的技巧和力度。

4、还有两个人的合作意识,滚过来滚过去,变成小花等等很好玩。

5、我觉得,本次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还可以多样性,变换更多的方式方法会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让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篮球教案 篇四

步法跑动正确 预判篮板球的落点

1、 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习抢篮板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行进间低手上篮、抢篮板球动作技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脑能力和观察反应能力。 运动负荷

课序

时 间

教学内容 1.课堂常规检查 2.集合整队 3.师生问好 4.宣布上课内容 5.安全教育,安排见习 生 1. 慢跑 (篮球场 4 圈) 2. 徒手操 (小组长带领 学生一起做球操)

次数

时 间

强 度 小

教与学的活动 教法: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 数 2.教师宣 布本课学习 的 内容和教学中安全提示

组织与队形

导入

2′

2′

要求:队列整齐 精神饱满 4′ 中 教与学: 教师适当 提示并参与 学 生活动 组织:1、跑步队形 2、二列横队 要求:积极参与 活动充分、气氛热烈 教与学: 1、教师讲解并提示学生 注意容易犯的错误; 2、学生实践; 3、教师巡视,帮助学生 分析错误原因并纠正

热身

6′

]

一、篮球(行进间低手 上篮 2)

10

实践 与 创新

28 ′

要求: 控制好手形身体 放松

二、篮球(学习抢篮板 球) 实践 与 创新

10

教法: 1. 教师讲解 2. 学生模仿、体会 要求:认真练习提前预判 篮球落点

组织:

28

要求:全身用力协调 学生自己 充当裁判并 组 织好比赛 要求:注意配合

三、分小组打比赛

10

放松 下课

4′

1、放松整理 2.小结本课 3.布置下节课内容 4.师生再见

1

4′ 小

1、老师演示、提示、启发 想像 2.师生互评本节课,找出 优缺点,加以改进 要求:放松认真、 精神饱满

场地 器材

篮球 15 个篮球场 2 块

安全 与 保障 预计

1、课前检查场地的安全、可靠性 2、练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教育学生 遵守练习要求 练习密度 全课 40% 内容主题 50% 强度 中

篮球教案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 学会6个生字,注意“辫”与“辨”的区别。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

3、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

义。

4、 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品格。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2、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品格。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预习设计 (附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注意“辫”与“辨”的区别。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眼,理解作者对篮球的喜爱,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

1、 初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重点:学会6个生字,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文眼,理解作者对篮球的喜爱,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找文眼。

每篇文章都有文眼,这篇文章的文眼一目了然,齐读课题,突出文眼。

二、描述爱的场面。

课文的文眼是题≤www.huzhidao.com≥目中的“爱”,描述给你印象最深的能够表达作者“爱”的场景。

【指导:场景指的是场面或情景。请划出来,抓关键词,说一说。】

方法:小组反馈,互动补充。

【学生描述就是对课文熟悉朗读情况的检查。要求小组一气呵成汇报。】

三、抓住中心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自然段,读通读顺。

爱是什么?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是奋不顾身的追求,是无可阻挡的奔突。能够这样去爱的人,永远青春年少,永远追求美好,渴望创造,不管他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名读,齐读,引读,达到读通读熟练。

2、根据下面的问题,思考。

①这一段是课文的( )段。第一、二句采取了( )和()的表达方式。

② 课文哪些事例表达了作者爱得全心投入,忘我倾注,勇敢付出,奋不顾身的追求,无可阻挡的奔突,和爱是纯真的洗礼?

提示:奔突的意思是横冲直撞地奔驰。因为爱,没有考虑后果,一往无前地奔跑。

洗礼有两种意思:比喻在艰难的磨练和考验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起点和开端。

(1)酷暑独自一人在操场上打球;

(2)将辫子铰了,22条辫子铰了一地;

【指导书写“辫”左中右结构,左边辛窄竖变撇避让中间绞丝的提,绞丝写得窄,右边辛稍宽,端正。】

(3)禁不住诱惑,结果结束了与篮球的情缘。

(4)写作时大汗淋漓又酣畅淋漓。

【启示:联系上文内容

流程:学生独立思考,口头回答——小组交流——教师安排代表形成互动——有感情朗读,指导背诵。】

小结:读了中心段,我有两个疑问: “能够这样去爱的人,永远青春年少,永远追求美好,

渴望创造,不管他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紧紧围绕题目,写出自己怎么爱篮球,最后又采取设问和排比的方式对爱进行了回答,

总结了自己的情感。写到这里,完全可以结尾,为什么还要写下面一段?这两个问题也可以看成一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体会作者成长中的追求;说说自己的追求。学会用排比方式表达自己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谋篇用意,在阅读理解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深对中心段内容的理解。

有感情地背诵爱的理解。

二、体会作者成长中的追求。

教师:作者紧紧围绕题目,写出自己怎么爱篮球,最后又采取设问和排比的方式对爱进行了回答,总结了自己的情感。写到这里,完全可以结尾,为什么还要写下面一段?

1、请同学们正确、流利地朗读最后一段:自由读——个别读——分组读

后来再后来,我把一个个字投进稿纸上的一个个格子的时候,我大汗淋漓又酣畅淋漓的 时候,我知道,我还是那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天上挂着一只火球,地上奔着一只篮球

2阅读理解。 【流程:独立思考。对子交流。正题之后,对子展示互说,检查是否理解?】

(1) “大汗淋漓”和“酣畅淋漓”是不是用词重复?为什么?

答:①用词不重复。

②原因是:大汗淋漓指的是流了很多汗。酣畅淋漓指的是流了很多汗,累而很快乐。

【指导:答题的格式。有两个问题的,用序号表示问题答案的个数。】

指导书写“酣”——左右结构,左稍宽右写窄。甘的第三笔高于第二笔。

③“我大汗淋漓又酣畅淋漓的时候”指的是 我后来从事文学工作,书写文稿时很辛苦,但是心里却是很快乐。【强化联系上一句或上文思考】

(2)课文第二自然段中“ 哦,篮球架,篮球筐,天上一只火球,地上一只篮球。”句子中的“篮球”指的是_体育用品或者投进篮筐里的球_________

“天上挂着一个火球,地上奔着一只篮球” 这里的“篮球”指的是在文学工作上追求和奔突的我。【强化联系上文思考】(作者自己)

从“奔”字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文,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或者答:爱是全心的投入,是忘我的倾注,我不断追求美好,渴望创造。

教师:这段小结,我想请同学们思考,帮我小结。

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只是表达她对篮球的喜爱之情,还有从对篮球的喜爱中懂得了_爱是什么(爱的意义),并在以后的成长中做一个_这样去爱,追求美好,渴望创造的人。

教师:作者爱就全心投入,有着美好的追求。你在成长中有怎样的追求?

指导:始终抓住文中的中心段。

二、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仿写:选择一个练习设问和排比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师下水段:

母爱是什么?是经常给我温暖的怀抱,是临行前不断地叮咛,是分别时依依不舍地身影,是我取得成绩时毫不吝啬的赞扬。

追求是什么? 是成长的方向,是黑夜里指路的明灯,是前进的动力。

(美)是什么?是XXXXX,是XXXXX,是XXXXXX

学生思考,动笔。小组互评。班级展示。

体育课篮球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小学生十分喜爱又易于开展的运动项目,经常从事篮球运动,能够使人体在灵敏、力量、柔韧、协调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经过教学,不仅仅促进了儿童身体动作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以及动作本事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欢乐,从而对小篮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模仿本事强、好奇心强,且自我约束本事差、精神不易集中的年龄特征,但对于相对直观、易模仿的体育课兴趣较高。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经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本事,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构成本事;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本事。

3、情感目标:经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景,本节课我将采用语言诱导法、讲解示范法、尝试探究法、分组练习法和游戏比赛法来组织教学。

学法: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的听一听,仔细的看一看,动脑的想一想,大胆地试一试、练一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教学程序:

一、开始、准备部分10′

(一)首先体育委员以“快、静、齐”的标准集合成四列横队后,师生问好,宣布本课资料,提出练习要求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球操。师生同做自编篮球韵律操4个8拍共6节:上肢运动,腹背,体转运动,正、侧压腿,腕踝关节运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的身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过渡到相对运动状态,让身体各个器官及机能起到预热作用,防止运动损伤。)

二、基本部分25′教师语言引导:篮球明星姚明、NBA篮球明星大家十分熟悉,可是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们平时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和同伴的相互配合。引出主教材。

(设计意图:激发培养学生的篮球活动兴趣,发展学生个性。)

(一)耍球游戏:

1、教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双手抛接球,环绕交接球,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进行耍球练习。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齐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进取性。)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先让学生在原地用自我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景。教师再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学生展示,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2、运球看数报数:

学生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教师手势,报出数字。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设计意图:经过原地高、低运球,让学生熟悉球性,提高控球本事。)

(三)行进间运球练习:

(设计意图: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本事。)

(四)行进间直线运球接力比赛:

学生在篮球场的端线上成四路纵队,由每队排头运球绕过标志杆回来传至下一名同学,后面的学生依次进行,以用时短,失误少的小组为优胜组。

(设计意图:经过引导学生做游戏,增强学生的团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结束部分5′

(一)学生一臂间隔围成圆形,在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伴奏下,师生进行呼吸放松整理活动。

(设计意图:借着优美、舒缓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尽快恢复到安静状态。)

(二)教师用概括激励的语言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进取性与自主性,体现评价的教育与激励功能。)

(三)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在教师的指导下,送还器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场地器材:小篮球33个圆木柱4个录音机1台

本节课练习密度:约为40%?45%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2、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使用材料:

篮球、塑料圈、纸棍等。

活动过程:

1、单手拍球:可以单手立定拍球,也可以沿直线或障碍物行进拍球。要求手掌保持握球状,手腕自然用力,身体降低重心稍微前倾,球的高度控制在胸部以下。

2、双手拍球:按照单手拍球的要求,左右手交替进行。先立定姿势双手拍球,熟练后走直线、走圆圈或绕障碍物行进拍球。幼儿可以边拍球边数数,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拍球次数最多。

3、抛接球:两手向上抛球,然后再用手接住;两名幼儿合作面对面抛接球,接不住球者为输。

4、乖乖球:两名幼儿面对面蹲下或坐下,向对方滚球,球不能离地,沿直线向前滚,比一比谁的球最乖。

5、转圈圈:幼儿各拿一个篮球放在平地上,单手放在球的上部,用力向前转、向后转,比一比谁的篮球转的时间最长。

6、顶球:把球放在头部,两手轻轻扶球,可以走、跑、跳,球先掉下者为输。

7、夹球跳:把球放在两脚之间,夹住球轻轻向前跳,看谁或看哪队先到达目的地为胜。

8、运球:把球放在篮子里,提着走、跑、跳;两人提着合作运球,可增加障碍物,使活动更加有趣。

9、螃蟹运球:两幼儿面对面站好,两手轻轻抓住对方,把球放在两幼儿胸部中间,学螃蟹横着走。两人动作必须协调一致,才能走得好,运得稳。也可以增加难度,背对背运球走。

10、赶球走:幼儿手拿硬纸棒,按一定的路线向前赶球,看谁的球先到达目的地。

11、拖拉球:用塑料圈套住球向前走或向后走,不要让球宝宝出圈。

12、胯下传球:先单手拍球,然后抱起球从胯下穿过继续拍球。这种玩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耐心练习。

13、蜗牛旅行:把球放进轮胎内,两手轻轻地扶住轮胎向前滚。活动中谁的球掉下来为输。

14、转身拍球:幼儿先立定拍球,然后迅速转个圆圈后继续拍球。在一定的时间内,比一比谁转身的次数最多。

15、投球:幼儿持球站成一队,与球篮保持一定的距离,用手指和掌根握球,在头前方上举,用力往篮内投球,进球为胜。

16、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创编球操,请幼儿随音乐表演。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 篇八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通过直接观察、直接操作、具体表现的活动中能动地建构着知识,从而使幼儿对本次的知识点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

2、使幼儿乐意了解球体和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感知球体,圆柱体是什么样子的。

3、知道球体和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本次活动到达长时记忆的目的。

难点:真确分清并记住球体和圆柱体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墙面布置球体和圆柱体两个区。

2、各种皮球,乒乓球,纸筒,易拉罐,瓶盖等

3、报纸。

4、《幼儿用书·科学与数学》

活动过程

1、观察球体和圆柱体

教师出示《球体和圆柱体》

看一看,老师给小朋友带什么来?这些是什么呢?

幼儿:这是足球,

幼儿:这是积木,

幼儿:这是皮球(乒乓球),

幼儿:这是小凳,杯子,还有饮料。

教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东西那些是球体?那些是圆柱体吗?

2、操作球体和圆柱体,感知他们的特征,

教师:我们,玩一玩,看一看,他们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请小朋友们拿一个球体,在拿一个圆柱体摸摸他们,然后在地上滚一滚,看看球体和圆柱体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儿:我发现易拉罐倒下来的时候滚得好快好快!立起来的时候滚不动为什么呀?

幼儿:是啊,倒下来的时候想车门儿一样滚来滚去,立起来的时候是平平的。

教师:你们看的时候很仔细,那我们再看一看,摸一摸还有什么样的东西跟它一样?

幼儿:教师我的小登立起来的时候可以做,我搬不动的时候就把放到滚着走,

教师:那你们看一看,这个足球和那个小登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足球到处都是圆圆的,

幼儿:看这个足球滚得多快啊

幼儿:这个积木可以滚着走,开可以站住,足球却站不住。

教师:这个足球摸起来到处都是圆的可以滚着玩,我们把形状像它一样东西叫球体。

教师:这个小板凳,上面和下面都是一样大的圆形,放到以后还可以滚着玩,像这样的东西叫圆柱体。

教师: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把球体摞起来,再把圆柱体摞起来,看看你发现什么?

幼儿:易拉罐可以摞起来,可是皮球摞不起来,

教师:对,球体可以摞起来。圆柱体摞不起来。

3、制作球体和圆柱体。

教师:“请小朋友用报纸做一个球体的东西、再做一个圆柱体的东西,然后把它们站到墙上去。”,“想一想,球体的东西要从到哪儿?圆柱体的东西要从到哪儿?”

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科学与数学》,做一做书上的

教学反思

一、在备课时,我考虑了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和幼儿的接受能力,如果这节活动又不适合幼儿的我会随机应变,调整活动的内容。

二、通过这节活动课的展示后,我进行了以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这节活动课,总的来说还不错,不仅调动了每个幼儿的积极性,而且师幼配合的非常好,通过这次的活动,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的方面得到了全面、自主的发展。

2、对师幼互动反思:本次活动,幼儿能很好的和老师配合,我也会因幼儿的需要调整活动内容。

三、整个活动的效果是不错的,能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活动,就连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的活动中来。不足之处在于活动的时间没掌握好,有点短了;其次这次活动的的内容对幼儿来说还不够,还应再加点游戏。

通过教学反思,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努力、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8篇《篮球教学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篮球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大学体育篮球教案【优秀6篇】01-20

篮球教案(最新5篇)01-07

幼儿园篮球教案【最新6篇】11-11

篮球体育课教案优秀4篇09-17

《篮球》优秀教案优秀6篇08-28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优秀8篇】06-14

体育课篮球教案(优秀7篇)05-15

《篮球》体育教案最新9篇04-22

体育篮球教案优秀7篇04-21

篮球教案设计(精选3篇)03-10

54 17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