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状范例优秀3篇

2023-05-28 05:16:56

为了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人可以用答辩状进行答辩。在现在社会,法律诉讼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开庭前一般都会提前准备好答辩状,下面是虎知道整理的3篇《答辩状范例》,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答辩状 篇一

答辩人:地址:被答辩人:地址:法定代表人:风险提示:

一份严谨的民事诉讼答辩状,

首先需要分清是否属于法院主管,是否有需要写民事诉讼答辩状;

其次是弄清楚受理法院的管辖;再有就是检查诉讼主体是否遗漏,是否有误;此外还应该注意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的问题。在明显存在上述问题时,不要急于答辩,答辩时在答辩中明确提出异议,往往能事半功倍,即可令对方败诉。答辩人因____________公司诉____________公司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根据本案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依法提出答辩意见如下:

一、______________公司不是本案的被告。从本案的事实看,______________公司在《商品混凝土购销合同》中的合同相对方为______________公司,而非______________公司。根据我国《公司法》和相关法律规定,______________公司只是______________公司的内设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其并不能代表公司签订与任何第三方签订合同,且其签订合同的行为也未得到公司的追认,因而本案的法律责任应由实际合同签订人即______________公司及其负责人承担,而不应由______________公司承担,因此本案被告诉讼错误,应依法驳回原告起诉。

二、______________公司欠货款为______________元,而非______________元。从双方认可的已签字盖章的五期对账单看,截止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_____公司累计欠款_______元。至于双方未对单的_______元,由于未经双方对单结算认可,无法查清供货实事,且被告当庭否认,显然不能作为判决______________公司欠款的法律依据。

三、关于违约金问题。从本案的情况看,原告和______________公司双方互有违约,且原告的违约给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原告要求支付违约金的诉请显然与事实不符,于法无据,不应支持。理由如下:

1、原告提供的合同为格式合同。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原告的法人委托代表_______带着原告提前印制好《商品混凝土购销合同》与______________公司的法人委托代表_______签订合同,合同所有条款_______未作任何修改,其中的违约金条款约定数额显然过高,因此双方发生争议,人民法院应作出对原告不利之解释。

2、原告未及时提供付款条件,且______________公司也找不到付款对象,原告显属违约。《商品混凝土购销合同》签订后,______________公司向______________公司供给混凝土,______________公司向_______个人付款,_______再把款给原告。________年____月,_______辞职离开______________公司,原告没有通知建筑______________公司,________年____月份底_______未按合同约定去______________公司对单,致______________公司找不着付款对象。且《商品混凝土购销合同》约定:未经乙方(即原告)授权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收取混凝土款,否则由此引起的责任由甲方承担。因此,______________公司在上述法律情形下暂停付款是符合合同约定的,也是合理法律自助行为。

3、原告未能按合同和建筑规范要求按时按质提供给反诉人混凝土,造成原告巨大经济损失,显属严重违约,应依法赔偿损失。合同履行中,原告提供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且在运送混凝土中经常误时,造成______________公司所浇筑混凝土的质量、结构、防水出现冷缝等质量问题,监理方多次提出整改要求,造成原告经济和信誉损失(详见反诉状),因此原告的违约属根本性违约,原告对其造成的损失应予赔偿,所以其要求违约金赔偿是无理的。综上所述,原告的诉讼请求违背事实真相,不符合法律规定,恳请法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审理,公正裁决,以维护答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此致_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答辩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答辩状范例 篇二

答辩人:_________________,女,19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生,汉族,住__________县__________镇__________村______36号。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答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男,19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生,汉族,住__________县__________镇_____________街。

因被答辩人诉答辩人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答辩人现答辩如下:___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答辩人不是本案适格被告,该笔欠款不属于共同债务,被答辩人向答辩人主张还款无事实与法律依据,请求法院查明本案事实,驳回被答辩人的诉讼请求。

此致

__________市__________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______________

二〇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答辩状 篇三

田x信、田x兰诉田x恒赡养、财产权纠纷一案民事答辩状

民事答辩状

答辩人田x恒,男,62岁,汉族,xx省xx县人,xx市xx 建筑公司工人,住市政建设管理局花园路xx号。

因田x信、田x兰诉田><恒赡养、财产权纠纷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1、原告在诉状中称“被告未经父母同意搬出居住,至今30多年不尽赡养义务”,不符合事实

我与原告田x信、田x兰虽系同胞兄弟姊妹关系,但由于伯父田xx无儿,1956年农历四月初三,经生父母与伯父田xx协议,我被过继给田xx为养子,并立有过继单。

从那时起,我即与养父田xx一起生活。

1962年我到xx市xx建筑公司x队干瓦工,才与养父分住两地,但每月给养父寄款,直到1986年养父去世为止。

养父田xx虽有女儿,但早已结婚在外地居住。

我对养父养老送终的情况,养父的生女可以证明。

我被送养的事实原告是清楚的,生父母也从来没有否定我已被送养,也从来未曾要求我尽赡养义务。

现原告提出要我尽赡养生父母的义务缺乏事实依据与法律依据。

至于说1962年我回xx市居住的原因,那是因为我的工作单位在xx市。

刚回xx市时,因单位临时解决不了我的住房问题,才暂居住在生父母家里,并不像原告起诉状中所称是“由于生活困难”才搬回xx市“与生父母兄弟姊妹一起生活”。

1962年生活并不困难,我养父母家庭的生活更不困难,这有证人证明。

原告企图用“生活困难”搬回xx市,来否定既成的收养关系,没有事实依据。

2、原告在诉状中称:1987年,被告田x恒出卖了南河街13号个人住房,又到父母的院子里建房,今年4月17日,将所建房屋卖掉得款156000元,被告独吞。

要求人民法院将156000元追回,除了父母拿出一部分外,其余的钱由兄弟姊妹共同所有。

事实是这样的:1966年我从工作单位和工友处借钱买下xx 街xx号房屋,从生父母家搬出后,就一直住在那里。

因为邻居不断侵占生父母家的`空闲宅基地,不得已,1981年生父母找我协商,要求我在空闲宅基地上盖房子。

同年建房时,除了使用出卖xx街 xx号的房款外,工作单位还给了我部分砖块和石灰。

当然,兄弟姊妹也帮了几个工,这我不否认。

今年4月17日,市政建设管理局因拓宽公路,需要拆迁我住的房屋,将我的房屋作价15600。

元作为补偿,这完全是我个人的财产,房产证上的所有权人清清楚楚地写着我的名字。

原告在诉状中说这是全家人的共同财产,是毫无道理的。

当然,在我盖房时,原告也帮过王,其工钱要求归还,合情合理,我同意算清。

综上所述,答辩人认为,我国《收养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既然我与伯父田xx之间形成合法的收养关系,那么我和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不存在了,对于生父母也就没有了法律上的赌养义务。

但今后我个人仍愿在物质上帮助生父母,使老人幸福地度过晚年。

但这只是我个人的心愿,并不是应尽的义务。

市政建设管理局因拆迁补偿给我的156000元,是我个人的合法财产,他人无权争要鉴于上述事实,我恳请法庭依据事实和法律公正决断,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维护我的合法权益。

此致

xx市xx区人民法院

附:1. 本答辩状副本2份。

2 生父田x波、生母李xx证言,证实答辩人被收养的事实。

生父母住本市xxx区xx村xx号。

3、 XX街XX号房产证复印件一份。

答辩人田X恒 1999年5月11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3篇《答辩状范例》,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答辩状范例】相关文章

答辩状(最新9篇)05-02

答辩状【实用9篇】05-02

答辩状(通用5篇)10-30

答辩状(实用5篇)06-30

答辩状(精选6篇)05-28

答辩状(通用9篇)04-26

答辩状(实用3篇)02-27

答辩状(5篇)02-11

答辩状(精选8篇)01-18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完整版05-02

148 6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