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全文和翻译【优秀9篇】

2024-02-04 15:02:56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小编给大伙儿整理的陋室铭全文和翻译【优秀9篇】,欢迎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注释 篇一

(1)在:在于,动词。

(2)名:出名,著名,因——而著名,名词作动词。

(3)灵:显得有灵气,名词作动词。

(4)斯是陋室: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此,这。是:表判断。陋室:简陋的屋子。

(5)惟吾德馨: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上:动词,长到,蔓到。

(7)鸿儒:即大学问家,这里指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8)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古琴。

(10)金经:指用泥金书写的佛经。即《金刚经》。

(11)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音乐。

(12)之: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郡隆中山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18)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19)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言中一指都指说。

作者简介: 篇二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毕生从政,曾官至监察御史,后贬官为多处刺史,虽其时其宦途不顺,然这段时间的经历,却为他后来的文字,打下了广博的基础。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刘禹锡返回洛阳,宦途始告平稳。晚年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加检校礼部尚书。有《刘梦得文集》四十卷。

刘禹锡自幼好学,攻读经典之外,于九流百氏,乃至书法、天文、医学,亦广泛涉猎。其文学创作,以诗歌最着,白居易说他“文之神妙,莫先于诗”(《刘白唱和集解》)。在古文运动中,他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李翱、韩愈主盟文坛,引之以为伦辈。刘说自己“长在论”,他的论文条分理析,论证周密,文采沛然。散文则思路清晰,简洁晓畅。(此节引自于刘禹锡小传)。

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

翻译: 篇三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释词 篇四

(1)作者给自己的居室起的名字,意为简陋的屋子。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被后人称做“诗豪”。又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4)在:在于。

(5)名:出名,有名。

(6)则:就是。

(7)灵: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8)斯:这。

(9)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10)鸿儒:博学的人。

(11)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12)案牍:官府公文。

(13)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核心内容 篇五

①-③句点明文章主旨“惟吾德馨”。陋室不陋。

④-⑦句描写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揭示“德馨”的内涵:幽美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恬然自得的生活,表现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恶,从而最终点明“德馨”是“陋室不陋”的原因。

⑧-⑨句含蓄表达作者以君子自况的高雅情趣。

译文 篇六

山的名声不在于山的高低,只要有了仙人就有了名气。水的名声不在于水的深浅,只要有了龙的存在也就有了灵气。虽然我所居住的是一间简陋狭小的房屋,但我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样可以四处传播。苔藓爬上了台阶,呈现一片碧绿。小草映着门帘,室内满是青葱。平日里谈笑的都是的博学通达的大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一个是没有文化不学无术的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拨弄那位未经雕饰的琴,翻阅研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使耳朵的听觉杂乱,也没有众多的公文需要劳心伤神。这间简陋狭小的房屋既如同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又如同西蜀的杨雄故居一般。就像孔子说的:只要是道德品格高尚的君子居住之地,有什么理由说它是简陋的呢?

拓展阅读:《陋室铭》语言赏析 篇七

文学作品是用语言作媒介的,作者的思想也是借助语言而达之于人进而为人所了解,或接受,或批判。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曾指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意义(概念)和音响形象结合成符号,且这两部分都是心理的,是由联想连结我们的脑子里的。[4]36概念和音响形象即语言符号的能指,所指。

《陋室铭》中的简短的句式,一韵到底的韵律,给人听感上营造了音乐灵动感。一气呵成之势,加之句未的一句“何陋之有”的反问句式,一切尽在不答中。用简短的八十一字作为其语言符号的能指。读者通过语言符号能指形象的所传达的信息联想,进而能深入到作者更深层的精神情感。铭文中,他开篇即选择了的“仙”、“龙”来衬托山、水。山有仙才会有名气,水有龙才有灵气。使山,水有名的事物很多,作者却偏偏选中了这两个符号来表达,且山由仙来衬而非龙,水由龙来显灵而非仙。这里都无意中反映出了作者在选择词表达思想时的一种语言思想。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本是任意的,但一经约定俗成下来,便不可更改亦不可论证。“龙”、“仙”的形象能指和所指结合之后如此长时间沉淀,累积起来的是,已是人们心目中可以呼风唤雨,有大智大德大能,超越凡人的无拘束的生活着的神灵。 这一组能指形象和接下后面的“惟吾德馨”的语言符号结合在一起,“吾”的所指在这个特定的文本背景中,已不再单单是做为语言代词中的一个,而是有了“龙”,“仙”的特质的可能性。读者会不自觉的将这三个串联在一起“仙”,“龙”,“吾”。

“馨”、“绿”、“青”、“草”、“苔”、“素”“琴”、“金”、“经”。这些语言文字符号,自然的会唤起人们头脑中的概念,若是不同时共存于这一文本中,它们都是零散的事物概念,而绿苔、青草、馨德,素琴,金经共现,互为对方价值存在条件,所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清幽淡雅的氛围,景物虽不华美,却深含自然之意,颜色词要么是象征希望,有生命力的绿色,要么是纯洁的白色,或是朴实的泥金色。

“南阳诸庐”、“西蜀子云亭”只是在字面上理解的话,它们不过是历史上存在过的两处名人的居所,但是文学语言符号所指意义并非是纯文本的,它还指向其社会意义。索绪尔说过:“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是它的内在特性之一”。[4]115这样,诸葛庐,子云亭在传达过程中不仅会让人联想到这两所名居,更会让人联想触及到作者的抱负与雄心壮志以及整首诗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坦荡与豪放。

借用《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心言融合一体,共同指向自己的精神内在追求上的高洁与境界的高远。

线索 篇八

最突出的艺术手法的比兴。文章开头运用“山”“水”类比,引出陋室具有名和灵的性质,点明主旨,暗示陋室不陋(以山水比陋室,以仙龙比德,以名灵比馨)。

主题 篇九

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统领全篇。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与某一具体的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陋室铭全文和翻译】相关文章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通用3篇)03-25

陋室铭原文、翻译、赏析(优秀10篇)03-11

文言文《陋室铭》【通用10篇】03-04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及赏析【优秀3篇02-28

文言文刘禹锡《陋室铭》【优秀3篇】02-19

新陋室铭原文及仿写最新4篇01-24

《陋室铭》原文及赏析优秀9篇01-06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11-16

陋室铭原文及注音(最新5篇)11-02

《陋室铭》原文注释【精选7篇】11-02

180 21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