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全文及翻译(9篇)

2023-09-03 04:43:06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9篇《《六国论》全文及翻译》,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译文: 篇一

【注释】

①六国世家:六国,指齐、楚、燕、魏、赵、韩。世家,《史记》中传记的一体,主要记叙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六国在《史记》里均有“世家”。

②窃:私下。谦词。

③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代,通称殽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与当时所谓关中含义相同。

④深思远虑:形容深入而周密地思考。亦作“深思熟虑”。

⑤咎:责怪。

⑥郊:邑外为郊。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下面的“野”也是指郊。这里是指韩魏境内。

创作背景 篇二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六国论(网友来稿 篇三

六国论(网友来稿)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习一。

3、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

高一语文文言文《六国论》原文 篇四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词语注释 篇五

《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苏洵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苏洵立论的根据;二是苏洵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苏洵撰写《六国论》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六国论 篇六

六国论

[教学目的]

了解作者以史论政,借古讽今的写作目的,领会作者反对屈辱求和的、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思想;

学习本文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背诵全文;

掌握多义词“非”、“或”、“得”、“相”、“势”。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讲析课文第一、二部分。

教学过程

1、解题,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六国论,即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为了突出六国,宾语前置。

关于苏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二十七岁时,应试不中,便焚毁了过去所写的文章,发愤读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赏识。苏洵十分关心政治,他的'文章,大多针对时政有感而发。

写作背景: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后称为辽)大举入侵,宋真宗认为“兵不利、战不善”,不敢抵抗,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答应送给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在契丹的要挟下,结果修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2、讲读一、二段。

文言实词:破、起、使、与、败(课后题)

力、思、弱、终、远、速、爱(课内讲)

(一)1、学生讲讲词句(第一段),教者纠正。

2、提问:这一段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它的根据是什么?

(见板书)

3、由于事实上六国并非全都赂秦,所以,作者主动设问并加以回答来堵塞漏洞,显示了论证的严密性。

4、齐读第一段,根据板书初背。

(二)1、教者讲解词句,板书多义词“思”的例句。

2、提问:本段可分几个大层次?(见板书)

3、问:这一节论述了什么问题?它同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这一节剖析了韩、魏、楚三国赂秦而亡的情况,从正面论证了赂秦必亡的道理。在这一节里,作者运用史实,对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了充分的论述。是从赂者这方面论证了六国的破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总论点。

4、分层朗读、齐读、背诵。

板书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多义词:

大欲大患           1、思厥先祖父(思考,想)

赂秦力亏  固不在战  强弱胜负 2、蜀人追思亮(怀念)

破灭之道  奉之弥繁  不战已判 3、弦弦掩抑声声思(思绪。sì)

侵之愈急           4、今我来,雨雪霏霏(语气词)

&n

创作背景 篇七

文学赏析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赂秦”就是贿赂秦国。这实际上是削弱自己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促使自己走向毁灭。所以作者接着申述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然而事实上又并不是所有六国都向秦国奉献土地,而那些没有“赂秦”的国家也破灭了的原因是何,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故意这样设问,然后又作了回答:“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此,归根结底,“赂秦”是莫大的致命伤。以上这些就是通篇的基本论点,突出强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从六国方面来说的。

接着苏洵再从“赂秦”的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做法的后果。苏洵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秦国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各国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它们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那末,秦国所最欢迎而对其他国家所最不利的,当然就不在于作战了。这里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是侧重照应开头四句中的“非兵不利,战不善”,是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和阐发了“弊在赂秦”的论点。

在接下来的两段文章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第二段先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是说这些国家的前辈创业的很难;“子孙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是说这些国家的后代只顾眼前的暂时利益,轻易地把前辈辛勤创有的国土随便割让给秦国;“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是说秦国并不因为得到奉献的土地而停止进攻。这就是第一段结尾所说的“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越向敌人屈服退让,就越增加敌人的气焰,敌人越得到好处,就越要加紧侵略。所谓“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秦国的侵略欲望根本没有止境,这是秦国侵略者不可改变的本质。诸侯各国奉献土地一味妥协,只能激起它的更大的侵略野心。这里,不需要通过作战,就已经判别胜负了,至于诸侯各国的因之而破灭,那更是极其自然的事情。作者为了把“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讲得更为明白清楚,苏洵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薪”就是木柴,这个譬喻非常准确地、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的错误。这一段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的“赂秦而力亏”一句,具体指的是韩国、魏国和楚国。这三个国家都紧靠秦国,当时秦国在军事战略上采取“远交近攻”,也就是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的方针,因此它们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并且首先以地“赂秦”,结果最早被秦国消灭。

第三段是论述不“赂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齐国距离秦国最远,虽然不用向秦国奉献土地,但是齐国仍旧不敢得罪秦国,对其他国家遭受秦国侵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五国相继败亡,它自己也成了秦国吞并的对象。燕国、赵国“能守其士,义不赂秦”,敢于同秦国武力相抗,所以像燕国那样小的国家尽管最后也失败了,但是比韩、魏、楚等国家要破灭得稍晚一些;赵国在与秦国的五次战争当中还取得了三次胜利,以后又不断给秦国以回击.可惜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西刺秦王,企图通过个人谋杀来解救危难;赵国不信任自己的部将,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掉了抗秦的重要支柱李牧,于是导致加速了自己的破灭。齐国不能援助其他五国,团结抗秦,燕国赵国不能坚持斗争,又处在秦国把各国“革灭殆尽”的时刻,因而得到和韩国,魏国和楚国同样的结局。这段论述主要是进一步发挥第一段“不赂者以赂者丧”一句的意思。这一段的末了,苏洵总结六国的破灭,从反面推进一层,指出六国避免破灭的道路。“三国各爱其地”是指韩国、魏国和楚国不要拿国土去向秦国乞求“一夕安寝”,“齐人勿附于秦”是指齐国要附随秦国而不去援助其他国家,“刺客不行”,是指燕国不要对秦国采用个人谋杀手段;“良将犹在”,是指赵国不要相信秦国的流言蜚语而杀掉自己的将领。这样,恐怕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未见得秦国必胜而六国必败。文章在这里笔锋一转,反跌得精神饱满,把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具有说服力量。

文章的第四段是作者就以上的论述发表感慨。第四段的头几句是一种设想,为六国筹划怎样对付秦国。第三段末尾的设想,是仅仅就六国改变它们各自的方针路线来立论,所以只说胜负存亡“或未易量”,没有加以肯定。则进一步指出必须发愤图强,敢于斗争,并且团结一致,联合抗秦。秦国即使想要吞并六国,那恐怕也是咽不下喉咙里去的,可惜六国没有这样做。六国在敌人强大的威势面前屈服了,不敢斗争或者不能坚持斗争,最后全部破灭。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也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苏洵最后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不要在强大敌人的威力面前被吓倒。

文章的第五段是作者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不同于第四段,第四段的感慨针对的是历史,第五段的感慨针对的是现实。整篇《六国论》,应该说到前一段的就结束了。苏洵决不是为评论历史而评论历史,苏洵的文章的全部锋芒几乎无不处处对准现实。是想以古代社会治乱、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处理当前国家的重大问题的借鉴。文章只写到前一段,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这一段从古代历史引渡到现实政治,才见出它的主题深刻意义。这一段完全说的是北宋王朝的对外政策:北宋王朝与六国诸侯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六国诸侯只是占有局部地区,力量有限,而北宋王朝则占有全国主要地区,力量远远超过六国诸侯。六国诸侯如果敢于同秦国斗争,还可以取得胜利,那么,北宋王朝同样敢于斗争,当然不成问题地更可以取得胜利。但是北宋王朝却“以天下之大”向辽政权和西夏政权屈服,一味妥协退让,不敢进行斗争,这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不用说,它最终也必然会得到六国破灭一样的后果。这—段文章只有六句,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战国当时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本来很纷繁复杂,但是苏洵只就对秦国的态度上,从六个国家当中区别出两个类型,“赂秦”和“不赂秦”;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韩国、魏国和楚国“以地赂秦”,第二种是齐国附随秦国,第三种是燕国和赵国“用武而不终”。三种情况中的第一种属于“赂秦”一类,第二种和第三种属于不“赂秦”一类。苏洵首先把力量集中在“赂秦”问题上,为六国的破灭立论。因为这才是六国破灭的根本要害,不仅“赂秦”的韩、魏、楚三国因此丧亡,不仅幻想保持互不侵犯局面的齐国因此不能保全,而且,即使能够跟秦国较量一下的燕国、赵国也因此失败。写文章就应该扣紧中心问题去发挥。重点摆对了,又要把它同别的部分联结起来,看出它们的相互关系。所以作者集中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以后,进而又论述“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当然,态度、分寸是不同的。苏洵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是根本否定,对依附秦国的齐国是严肃批判,而对“用武而不终”的燕、赵两国是深切惋惜。这样,文章就显得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透辟,严密完整,使别人对自己的论点无可怀疑、无可驳斥。

六国论... 篇八

【教材分析】

《六国论》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 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 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  新课 (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补充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4]

古文《六国论》原文与注解 篇九

朝代:宋代

作者:苏洵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兵:兵器。善:好。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率:都,皆。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完:保全。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其实:它的实际数目。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视:对待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同“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判:决定。至于:以至于。颠覆:灭亡。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终:最后。继:跟着。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既:已经。免:幸免。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斯:这始:才速:招致。再:两次。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洎:及,等到。以:因为谗:小人的坏话。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向使:以前假如。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当:同“倘”,如果。易量:容易判断。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礼:礼待。名作动。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势:优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势弱于秦。于:比。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下:指在六国之后从:跟随。故事:旧事,先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兵:兵器。善:好。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率:都,皆。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完:保全。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其实:它的实际数目。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视:对待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同“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判:决定。至于:以至于。颠覆:灭亡。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终:最后。继:跟着。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既:已经。免:幸免。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斯:这始:才速:招致。再:两次。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洎:及,等到。以:因为谗:小人的坏话。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向使:以前假如。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当:同“倘”,如果。易量:容易判断。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礼:礼待。名作动。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势:优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劫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势弱于秦。于:比。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下:指在六国之后从:跟随。故事:旧事,先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兵:兵器。善:好。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率:都,皆。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完:保全。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其实:它的实际数目。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已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视:对待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同“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判:决定。至于:以至于。颠覆:灭亡。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终:最后。继:跟着。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既:已经。免:幸免。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斯:这始:才速:招致。再:两次。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洎:及,等到。以:因为谗:小人的坏话。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向使:以前假如。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当:同“倘”,如果。易量:容易判断。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礼:礼待。名作动。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势:优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www.huzhidao.com☆,胁迫,劫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势弱于秦。于:比。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下:指在六国之后从:跟随。故事:旧事,先例。

译注参考: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 .全日制高级中学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

2、 吴功正 .古文鉴赏辞典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7 :918-924 .

3、 韩俐华 .唐宋八大家散文 广选 新注 集评 苏洵卷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7年 :75-83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9篇《《六国论》全文及翻译》,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虎知道的价值所在。

【《六国论》全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六国论》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05-08

六国论的原文及翻译优秀7篇03-28

六国论的原文及赏析【精选4篇】03-28

苏洵《六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精01-05

《六国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优秀4篇11-20

苏洵《六国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优08-18

最新《六国论》原文及解析(通用7篇)07-21

《六国论》 3(优秀10篇)06-07

六国论原文赏析(最新4篇)05-19

《六国论》【优秀7篇】05-13

180 136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