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通用3篇】

2024-03-21 09:27:59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壶知道编辑帮大伙儿整编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通用3篇】,仅供借鉴。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篇一

【关键词】砼;冬季施工;质量控制

1、冬季施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 冬季施工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安全生产。冬季施工的措施方案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最少,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缩短工期。

1.2 已确定进入冬期施工的项目,在冬施材料、设备落实后,要保证施工力量,做到连续施工,避免造成不必的浪费。

1.3 编制冬季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及冬季施工信息的反馈情况,布置年度冬期施工原则及实施方针,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编制一般工程冬季施工措施和重点工程的单位工程冬期施工方案,主要内容有:冬期施工生产任务特点部署,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热源设备计划,保温材料、外加剂材料计划,冬期施工人员培训计划,施工管理工作,冬期施工项目及热源安排。

1.4 外加剂的准备材料部门应根据计划采购订货,其他资源的准备:保温、覆盖材料的设备,根据工程任务特点及主要施工方法,确定保温、覆盖材料的用量,编制计划,组织进场存放和保管[1]。

1.5 技术培训,进入冬季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测温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学习有关冬期施工规范、规定;学习公司制定的冬期施工原则,主要的冬期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学习冬期施工中要采用的新技术;学习冬期施工日常的管理工作和安全消防措施。测温人员的培训应包括的内容:了解测温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责任心,学习掌握各种测温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学习各分项工程的测温要求,学习记录各种测温数据和填写表格。

1.6 施工现场所有准备工作,必须在砼浇筑前完成,达到进入冬期施工的条件。现场准备要求:原料加热设备符合要求,保温围护好;外加剂有储备,保管好,无破裂;供水消防管线,模板的保温措施已完成;测温工作已开始进行,测温记录齐全,现场生活设施做好入冬准备,并符合安全消防要求,未完成工序进入冬期施工前应停在合理部位。

1.7 冬季施工计划管理,进入冬期施工前,将冬季施工准备工作项目和用工纳入生产计划和用工计划,并结合各级施工方案,统一安排生产计划。冬季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冬期施工技术规定》中的要求和冬期施工方案确定的原则和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2、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

2.1 材料和配合比

2.1.1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加入早强剂,由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

2.1.2 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2.1.3 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 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2.1.4 未冷却的混凝土有较高的脆性,所以结构在冷却前不得遭受冲击荷载或动力荷载的作用。

2.2 混凝土的拌制

2.2.1 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2.2.2 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如外加剂为液体,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2.2.3 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2]。

2.2.4 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2.2.5 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2.2.6 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 倍。

2.2.7 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2.3 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2.3.1 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应正确选择运输用的容器(包括形状,大小,保温措施)。

2.3.2 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特别是新老混凝土(如梁,柱交接处)交接处的冰雪及垃圾。

2.3.3 当采用商品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应了解商品混凝土中掺入抗冻剂的性能,并做好相应的防冻保暖措施。

2.3.4 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在未被上一层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计算规定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

2.3.5 重点工程或上部结构要连续施工的工程,混凝土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预期所要达到的强度。

2.3.6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进行孔道和立缝的灌浆前,浇灌部位的混凝土必须经预热,并采用热的水泥浆,砂浆或混凝土,浇灌后在正温下养护到强度不低于15Mpa。

2.3.7 现场应留设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作为拆模依据。

2.4 混凝土的养护

2.4.1 冬季浇筑的混凝土,由正温转入负温养护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对于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Mpa。

2.4.2 采用的保温材料(草袋,麻袋),应保持干燥。

2.4.3 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除基础可随浇筑随保温外,其它结构必须在设置保温材料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钢模表面可先挂草帘,麻袋等保温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2.4.4 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二层或三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其保温层厚度,材质应根据计算确定。

2.4.5 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3、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特别是在冬季施工过程中,更加要求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冬季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强混凝土的保温和养护工作,一定能够确保工程质量[3]。

参考文献

[1]刘秉京。混凝土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混凝土结构外加剂标准应用指南[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3]翟春华。浅淡混凝土冬季施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作者简介:

韩健,(1989— ),辽东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篇二

关键词:道路桥梁;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不断的迅猛发展,在各个城市内部的建设速度和建设的水准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我国的交通事业而言,道路桥梁的建设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桥梁建设的水准还关系到一个城市发展的程度。另外,在冬季施工条件之下针对施工技术当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也是重要的一点,尤其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当中常见的技术措施准备以及热量的保持等等。所以,有必要对冬季势头条件之下道路桥梁建设项目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多个施工细节进行探究,确保施工的质量,保证在冬季等较为严寒的气候条件之下各个项目的施工均可以稳步的、有效率的完成。

1.道路桥梁冬季施工存在的问题

谈到道路桥梁的施工问题人们都会不自觉的想到钢筋和混凝土,社会学家说人类就是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建的鸟笼中。但是这鸟笼不是因为钢筋和水泥的构建就变得安全。现在许多工程都存在着质量不合格的问题。事故具有突发性,不管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只要出现事故就要解决,即使不存在事故,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也需要人们高质量高效率的办公,一刻不能停歇。道路桥梁的施工即使是在冬天也要照常进行,但是问题就出现在寒冷的气候上,由于温度低,可能会导致水和水泥无法很好的结合搅拌,混凝土的浇筑环节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就会导致建筑的质量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不然危害的就是人类自身。

2.混凝土浇筑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2.1、收集资料

在冬季施工时,施工单位要提前熟悉和掌握相关的详细资料工作,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比如:桥梁冬季施工中遇到气温发生变化的时候,要及时了解该地方最新的气温变化信息,了解最低温度。冬季时间的长短。最大风雪等各种方面的气温情况。根据国家规定的冬季桥梁施工标准,当地的室外气温温度低于5℃以下连续出现5天时需使用冬季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做好,在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及设备也一同准备好,方便冬季施工。此外,在冬季施工的情况下,也要做好关注天气变化,以及时调整施工操作方法,保证道路桥梁的施工效率。

2.2、编制方案

道路桥梁施工在某地方冬季的天气气温到达最低和低温时间较长等现象。资料收集完毕后,作业人员务必对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工程实际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方案编制工作必须在冬季前完成,同时要确保在冬季工程开工时可正常进行,而且在编制方案时把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状况做好备注说明,或者是直接跟作业人员面对面交流清楚。

2.3、审核质量

在质量审核中要严格按照材料验收标准来进行检查材料质量,严把质量关。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市场经济的滞后性,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冒伪劣的施工材料出售。如果对材料不严格进行检查,一经使用就会给工程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对进场原材料实行管理和控制,发现有不符合标准或假冒伪劣原材料应及时上报给部门进行处理,防止工程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造成施工意外安全事故。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将编制完整的质量审核制度,并把制度上的各项内容落实到位,对能够避免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混凝土浇筑技书分析

3.1、电加热技术

在冬季道路桥梁建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最常用的一个方法和手段就是使用电加热的技术。首先,必须要确保使用合理的变压器的设备和电缆线,各个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要定期对电缆线的连接情况进行有效的排查,针对于排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并且做好漏电的防护措施。另外,还需要设置专用的水箱,如果操作池内部的温度出现见底,需要立刻的。及时的对其进行加热并且升温。在搅拌过程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保暖措施,可以在搅拌池上部加设顶盖,以保暖,避免热量过快的散失。

3.2、水蒸气加热技术

冬季道路桥梁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如果温度相差较低,那么可以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个蒸汽锅炉。蒸汽锅炉必须要分别和预制场地及其拌合站的水池相互连接,并且从两条不同的整齐导出管道。连接拌合站水池的整齐管道必须要在管道底部封口的地方和水池相互接通,并且还要深入到拌合池的水池中的蒸汽管的管壁要有能够正常进行热交换的小孔。为了及时的控制和调节好拌合站水池内部的水的温度,必须要将温度计设置在拌合站水池的上水口出,另外拌合站水池还必须要进行通气处理,以此来对温度进行有效的调节。

3.3、冬季施工具体方案

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的温度相对于较低的时候,必须要使用彩色的条布将施工点封闭,方便于进行保温,避免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中的热量散失的太快,导致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下降;将下面铺有塑料薄膜的电热毯覆盖于土工布上进行保温,这一措施基本用于承台顶面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期;当初凝收浆抹面后,在承台周围砌上高度为三公分的堰,将流出的冷却水注入顶面堰内,同时慢慢将电热毯取走。除此之外,如果施工的气温太低,就要对已经用彩色布条封闭的空间内设置碘钨灯,这样有利于提高承台侧面温度;顶面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铺盖上土工布条后,可以增加电热毯保暖,如果气温不是极低,也可以只添加一层塑料薄膜。在冬季对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很难以控制墩柱的温度,并且对于浇筑的过程必须要快,避免墩柱的温度太低。

4.道路桥梁冬季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措施

4.1、混凝土加热

在冬季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保温是最好的方法,可以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方便于从根本上解决低温的现象。主要的加热的方法主要就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使用热水来代替凉水。在制作场地上安装整齐锅炉,利用两条支路管线将蒸汽排放出来,其中的一条与预制场地相连接,另一条与搅拌站水池相连接,通过蒸汽来提升水的温度,必须安装水温计与阀门,以此来对水温加以有效控制。对于水池,必须安装顶棚,且加以密封处理,避免流失大量的热量。

4.2、混凝土的运输

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运输车中的积水或者运输时间的长短等不同的原因导致温度下降。因此,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温度不会下降:

(1)对运输车进行清洁,保证车辆的干净,从而避免由于低温残留物对混凝土的温度造成影响;

(2)确保运输道路的通畅,避免由于道路不通畅而拖延运输的时间;

(3)加强对混凝土现场浇筑的管理,控制车辆等待时间,防止对混凝土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4.3、现场混凝土的浇筑

(1)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除了对原材料进行加热保温和配料以外,同时还可以对其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例如防冻剂等。在搅拌混凝土时,依据实际的比例来添加一定量的防冻剂,这样使得在负温环境下的混凝土同样能够实现硬化,且在相应的时间内达到所规定的硬度。

(2)在对混凝土加热搅拌的过程中,水泥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可以通过添加热水的方法或者是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采取相关的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在混凝土进行浇筑完成之后,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的温度迅速降低而使得混凝土的强度下降,施工人员可以在浇筑之后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一层保温材料,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保证混凝度的强度,并且确定混凝土在一定的温度下可以慢慢凝结并且硬化。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桥梁建设也在不断的增多,并且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道路桥梁建设使用的混凝土的材料很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法。因此,在冬季对道路桥梁的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的运输、搅拌和浇筑等全过程,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温措施,维持混凝土材料建筑的温度,并且有效的控制热量的流失问题,加快混凝土防冻硬化的速度,保证道路桥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刚。道路桥梁冬季混凝土浇筑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1:268.

[2]姚宝。冬季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2:142.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 篇三

关键词:冬季施工混凝土 早期受冻 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作者简介:刘华东 (1980.4-)男,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大专,助理工程师,200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路桥专业 研究方向:土建专业。

1 引言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对混凝土强度理论研究以及工程实践提供的经验都说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目前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施工,外加剂、掺和料等在混凝土中的使用,导致混凝土裂缝普遍存在。

冬季混凝土施工可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取、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混凝土浇筑过程的严密组织、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精心养护等几个环节的严格把关,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 混凝土早期冻害

混凝土的凝结硬化,并获得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水和温度是水泥水化反应得以进行的两个必要条件,水是水化反应能否充分进行的决定因素之一。在混凝土强度发展初期,其内部的孔隙中含有大量与水泥化合的游离水,当温度降到-2℃~-4℃时,混凝土内部的游离水开始结冰,结冰后体积增大约9%,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冰晶应力,使强度较低的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和孔隙,同时损害了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力,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降低。新浇筑混凝土在养护初期遭受冻害,当气温恢复到正温后,即使正温养护到一定龄期,也难以达到设计强度,这就是混凝土的早期冻害。

试验证明:混凝土在浇筑后立即受冻,抗压强度约损失50%,抗拉强度约损失40%,受冻前砼的养护时间越短所达到的初始强度越低,强度损失就越高。

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的方法:①早期增强措施。主要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使其新浇筑的混凝土尽快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如采用提高设计强度等级、使用早强水泥、掺加早期剂或早强型减水剂、早期保温蓄热等。②使用防冻剂,降低冰点温度。为保证混凝土在负温下也不受冻,在混凝土内加入具有减水、增强、防冻功能,并能满足泵送要求的复合型防冻剂。不但能减少拌合物的用水量,减少冻害程度,增加密实度,而且能降低水的冰点,使水泥保持水化作用的条件。

3 冬季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冬季施工必须确保工程质量,确定进入冬期施工的项目,在冬施材料、设备落实后,要保证连续施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施工现场达到进入冬期施工的条件,要在浇筑前完成,未完成工序进入冬期施工前应停在合理部位。

2、编制冬季施工方案: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编制一般工程冬季施工方案措施和重点工程的单位工程冬期施工方案,主要内容有:冬季施工生产任务特点部署保温材料、外加剂材料计划,施工人员培训,热源计划及安排;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冬期安全生产的要点;施工工序及进度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措施。

3、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冬季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员要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有关冬期施工规范、规定;冬期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冬期施工中要采用的新技术;冬期施工日常的管理工作和安全消防措施。测温人员的培训内容:了解测温工作重要性,掌握各种测温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各分项工程的测温要求,记录测温数据和填写表格。

4、冬季施工计划管理:进入冬期施工前,将冬季施工准备工作项目和用工纳入生产计划和用工计划,并结合各级施工方案,统一安排生产计划。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冬期施工技术规定》中的要求和冬期施工方案确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施工。

4 冬季施工的控制措施

1、原材料: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指标,采取“精料方针”选用优质的原材料,禁止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入现场。

应使用含泥量尽可能低的集料。集料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及收缩变形影响很大。使用含泥量高的集料,集料表面与水泥的粘接力降低,导致收缩裂缝发生。高细度的水泥必然带来较高的强度,但是提高水泥的细度也必然会带来较大的收缩,显著地增加收缩应力,因此虽然水泥的细度应尽可能低一些。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总水化发热量大的R型水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并加入早强剂。由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粉煤灰混凝土在低温的条件下的早期强度和早期抗冻性能是较低的,可采用加速粉煤灰早期成熟度发展的措施提高早强性能,适当选用早强剂或早强型减水剂和防冻剂配制早强粉煤灰混凝土。

由于缓凝泵送减水剂所具有的缓凝作用可延缓和推迟混凝土热峰值到来,同时可对混凝土拉伸性能提高,因而对减少混凝土的开裂也具有积极作用。

2、泵送混凝土的控制:泵送混凝土一般都要求有较大的坍落度,流动性大的混凝土其相对干缩变形几乎超过普通混凝土干缩变形的30-60倍,混凝土混合料过稀,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沉陷量会很高,同时由于水灰比的增大,使混凝土产生沉陷裂缝及收缩裂缝。

目前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塌落度的损失较小,但搅拌站机械作业人员为了片面追求机械运行的方便往往使混凝土的出机坍落度比设计增大很多;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为了施工方便,往运入浇注地点的混凝土中任意加水,这些做法不仅使混凝土的性能劣化,也会使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增大,在振捣棒的作用下,空气与水滞留在钢筋与粗骨料下方,浇注后的混凝土表面有很厚一层稀浆层,其内部疏松,水灰比高于下部混凝土,并可能引起钢筋上部的混凝土开裂。所以施工中应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尽可能小,一般只需要满足泵送需要则可,并严禁浇注过程中往混凝土中任意加水及外加剂。

3、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所处条件,对砂率、水灰比、水泥用量及掺和料用量等进行优化设计,控制和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适当砂率的选择对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有积极作用。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随砂率的增大而增大,对泵送混凝土来说,过高的砂率不仅不能增加混凝土的泵送性能,反而由于混凝土变得粘稠其内摩擦阻力的增大导致混凝土的扩展性能下降,流动性也下降;所以用于大体积的预拌混凝土,其砂率应根据泵送高度、泵程以及混凝土标号以及掺入粉煤灰综合考虑,选取砂率为40%,而且由于砂率减小使粗骨料含量增大,在相同条件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高,收缩量较小,而且由于粗骨料对收缩的约束作用,可减少开裂的可能。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振捣的控制。适当的振捣对密实混凝土,使混凝土形成紧密堆积有积极作用,但如果对混凝土过振会导致混凝土的离析,使其表面形成较厚的浮浆层,导致塑性收缩裂缝,所以对新浇注混凝土要振捣均匀,不能漏振也不能过振。

5、混凝土浇筑完毕以后,应对混凝土进行二次压光。二次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泌水充分挥发之后(能撑得住人的时候)才开始进行,不宜过早开始二次压光,混凝土表面有泌水的时候,绝对不能进行终饰抹面工序,这是一条基本定律,过早的抹面会在泌水停止以前封闭表面及薄层表面下积蓄的泌水和空气,会引起混凝土脱皮和薄层脱落。我们的操作方法是在混凝土初凝前用砂板进行一次搓压,在捣实初步整平以后,等待泌水结束蒸发掉以后,重新用抹刀用力加压抹平,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的早期收缩裂缝。

6、混凝土的养护: 应首先采用综合蓄热法,混凝土浇筑的外表面用导热性能低的材料进行保温,混凝土浇筑后应在表面采用塑料布覆盖并用草袋草帘保温,养护期间要防风防失水,做好测温工作。采用暖棚法就是在混凝土浇筑部位上搭设暖棚,棚内通常用蒸汽排管或暖风机供热,使棚内温度保持在0~5℃左右。

混凝土试块除按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留置外,还要增设不少于二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其中一组是拆模的强度,一组是600度日的强度。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相关文章

冬季打混凝土的施工方案5篇03-16

冬季施工混凝土施工方案(精选10篇)04-18

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方案【优秀8篇】03-10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最新5篇】01-01

冬季施工措施方案(4篇)11-19

公司一日游团建方案优秀6篇09-20

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及措施(优秀5篇)10-05

提质增效工作方案(优秀7篇)09-19

电台音乐节目策划方案(通用6篇)11-28

电视真人秀的策划方案(优秀6篇)11-08

66 5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