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通用5篇)

2024-02-18 20:39:25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这里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通用5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篇一

根据学校推进工作计划,结合我校电子白板多的特点,本学期我校主要是以电子白板的应用为主,以“如何运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率”为研究课题开展工作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从不会使用到会使用、从会使用到应用的转化,逐步凸现了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加强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的使用和应用方面的培训

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四期次培训,请厂家技术人员到校进行讲座,并通过教师平时的练习,大部分教师已掌握了电子白板的操作,根据教师的使用情况,学校成立了电子白板示范小组,负责各学科组的辅导工作,为了使全体教师能更好地应用电子白板进行备课、上课,更好地体现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20xx年10月份,学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电子白板操作考核,并发放了合格证书。20xx年1月14日至16日,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电子白板应用方面的培训和考核,其目的是强化教师的应用意识,充分利用白板的交互功能进行备课和上课,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能,要求教师当堂制作和演示课件,演示过程中要体现白板的交互功能。

2、在使用过程中逐步提高白板的使用技能

学校要求每位老师每周至少上两节应用白板课,实际上,语、数、英、理、化、生教师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本学期,全校利用电子白板上课达5000节以上。使用率的提高,一方面使教师对电子白板的操作越来越熟练,另一方面,使教师的意识发生了质的转化,即从被动使用转化为主动应用。

二、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1、在各学科组开展的公开课,观摩课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子白板进行说课、备课、上课,评课标准中要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同时要求教师要注重平时资料的积累,期末每人上交了一篇“如何运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率”的论文。

2、注重与校外各校的联研活动,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水平

本学期,先后有银川三中,银川十五中,银川景博中学,银川一中,贺兰一中到我校送课42节,并同我校相应学科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送课教师在授课时所展现出来的熟练的白板应用技能,给我校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激发了我校教师应用电子白板的积极性。

三、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共享工作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篇二

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 努力创造环境,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教研活动,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资金投入,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抓好信息化基础建设。

二、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提高师资水平。

本学期我校的教师能认识到“教”而后知不足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积极参加学习信息技术的培训班和自己自学信息技术,从而使我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三、抓好常规教学,整体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注重第二课堂的训练,提高特长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学校的安排下,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画图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水平。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学校管理者应具有新思想,有超前发展意识,掌握最新信息,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和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立足本校实际,顺应时势,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有所作为。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科学教学手段,借鉴先进教学经验,探索现代化办学教育规律,从而使他们与学校同步超前发展。要教育学生全面学习信息技术,正确使用计算机,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文化,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其次,学校要有自己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要管好用好电教发展资金还要多方筹措,自力更生,坚持进行硬件建设。多媒体多功能教室,“班班通xxx”工程要本着超前、能升级的原则,从无到有,逐步发展。

第三、加强管理,注重实效。学校要逐步实施自己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 在这同时,制定必要的操作规程与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充分使用,注重实效。

第四、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教学人员与维护人才。我们身处信息时代,要保证我们能随时采集有关教育的有用信息,设备正常运转,教学全面进行。管理、教学、操作、维护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娴熟的操作技术,精湛的维护技艺,这样才能完成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为此学校制定建设规划时就要着手于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 篇三

关键词:农村教育;信息化;对策

农村学校把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等手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校教学以及管理,实现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以及信息化是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组成部分。在农村实行教育信息化,对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我国是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都在农村,研究制约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原因,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推进。

一、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低,设备更新维护差

随着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农村教育方面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善,但目前主要就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低,设备没有专人维修与更新。在农村的教学环境还主要是在“黑板上用粉笔写”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师难以转变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导致现代信息设备很少用于课堂。信息化教学课堂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主,例如,多媒体教室、网络、语音室、实验室以及电子备课室等等。尽管有这些先进的设备,教师也没有养成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习惯,导致这些设备经常闲置,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此外信息化设备常年放置,不经常使用,又没有专业人员进行设备维护与更新,设备不能经常运行,造成设备逐渐陈旧不能发挥其作用[1]。

(二)教育信息资源分布不均匀,信息更新较慢

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资源,推行教育信息化需要教育资源作为支撑,否则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商业购买、教师自制以及县教育局配置是农村教育信息资源的主要获取渠道,内容主要就是各大名校的题库、优质教学案例、课件等等。当前农村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主科上,对于美术、体育等副科上的资源几乎没有,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农村教育信息整体较少、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基本上满足不了学生与教师对于教育资源的需要。同时,农村教育资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更新速度缓慢,共享性差,使得很多资源不能够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难以物尽其用。在农村很多部门都对资料库有所限制,只能内部人员使用。共享平台的缺失,导致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还只能是开教师会议的形式进行,老旧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带动教师技能的进步。在信息资源的更新上,只注重学生题库的更新,而教师教案以及多媒体资源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很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觉得题目晦涩难懂,对学习失去兴趣。

(三)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薄弱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技术人才的支持。农村学校信息化师资力量薄弱,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缺口较大,是目前主要的问题。在农村信息技术老师基本上都是由主科老师兼任的,专业性不能够达到教学要求。教师自身不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没有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放在学生学科教育的培养项目中。基本上没有教师能够认清信息化技术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制约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因素

(一)传统观念因素

农村地区受传统教育因素的影响“应试教育”的现象难以改变,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在对教育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其对教育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教育只是让学生的成绩有所提升,忽视了教育真正的目的是“育人为人,而后知识”把更多的教育资金以及优惠政策用于提升学生的升学率上,对教育信息化方面有所忽视。很多校领导认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只是形象工程,不能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作为学校的领导自身对教育问题认识很浅显,这对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很不利。因此导致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硬件设备以及软件资源条件都不足,农村在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出现教学信息技术、资源以及设备利用率不高以及资源闲置的状况。

(二)农村教育管理制度因素

在农村管理部门的构成中,学校是负责教育的部门,其基本上很难有机会提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因为农村的发展基本依赖于地区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农村学校只负责教学的工作,在学校的管理上基本上也是教师兼任的,政府行政部门没有对农村学校给予有效的制度以及政策支持。在农村推行教育信息化过程中,都是上下级之间信息的传达、下发指导性文件等,没有制定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方案。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的缺失以及教育信息化考核评价的空白,是当前制约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问题。

(三)人员因素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在农村教育信息化这方面也不例外,人员因素是制约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根本。学校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固然就不能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不能及时更新信息技术设备。在教师队伍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是计算机教育专业毕业的,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还是在学校有信息技术教师缺口的情况下,进行岗前培训,以快速上岗的形式加入教师队伍的,很容易导致教师理论水平、管理水平、教学水平的落后,以及农村教学的落后。因此农村教学信息化的建立更应该从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培养中着手。

(四)教育资金因素

教育资金问题是长久以来阻碍农村教育事业进步的核心,教育资金直接影响教育事业信息化的进程,主要是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教育资金比例失衡等。在国家决定将教育资金的划拨由县级部门负责后,地方政府把重点都放在升学率上,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投入的经费过少。还有的学校资金使用比例失衡,大部分农村学校在推行教育信息化上注重教学设备的采购,忽略了软件以及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盲目购买,造成教育资金的浪费。

三、提高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一)深化认识,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必须深化认识,改变教育观念。国家应该从教育部门委派技术人员下基层,讲解当下推行教育信息化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未来教育事业的规划,从根本上改变领导班子的旧思想,对农村学校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使其明白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意义,从而改变行政领导、校领导以及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加深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

(二)增强教育信息化政策以及机构设置

目前,农村教育信息化政策不健全,对此,地方政府要发挥宏观指导的作用,认真从基层调研,针对本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关政策。由学校来执行,教师做好落实政策的作用。行政部门提供可行性的方案,制定教育信息化资金的投入、保障机制以及教育信息化考核评价政策,建立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在此基础上可以仿照教育信息化推行的好的学校,展开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互相借鉴经验。建立专门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部门,让教育信息化工程独立建设,使其融入到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也要建立一定的教育信息化考核、奖励政策。

(三)积极引进以及培养信息化教师

推行农村教育信息化引进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是关键,学校必须推出一些优惠政策用于吸引专业人才。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转换以前的学校体系建立模式。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给解决住房问题,每个月给一定的生活补助,还有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补贴等,在工作前景方面,对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争取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让其明白来到农村发展教育事业是前景广阔的,定期的培训学习让其能够了解国内乃至国外的先进知识技能。其中这种培训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针对教师的具体情况,实行“一对一”的培养模式,让信息技术教师接触到最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

(四)增加资金投资力度

国家推出“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的政策,当前农村必须面对资金紧张这一难题,政府应该转变资金的投资方式,由单一的投资方式向投资的多元化转变,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其中政府监理多元化投资机制。教育信息化是推进农村教育的基础,教育经费应该由当地教育部门从公共财政预算中领取,其应该建立一个教育信息化经费专门部门。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发挥其优势在社会中多筹集资金用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建设[2-3]。此外,转变资金的投资模式,建立软件与硬件同时发展的信息化教学。在硬件设备比较齐全的学校减少硬件设备的购买,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设备软件要及时更新,聘请专业的人员专门负责信息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更新工作。在信息化设备的选购上尽量选取性价比高的设备,不必要是最先进的,过于先进在农村没有专业人员调试的情况下,其不能发挥优势。相信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我国教育事业的信息化进程一定会更加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制约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因素,有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目前国家正以稳中向好的态势稳步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中国不能仅仅只追求GDP的数值,所有经济发展都是建立在丰富的基础知识上,基于此在我国这个农业大国一定要着力发展教育事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山岭。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2]杨改学。效益最大化找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杠杆支点[J].中国教育报,2015,(59):220-63.

教育信息化 篇四

传统的图书馆早已不适应当前的信息变化。正如我们所熟知的,即便作者编写时,所书写的理论和观点是当时最新的,最具权威的。但是从编写到出版,历时2到3年已经是速度很快的了。这对于日新月异的信息爆炸,信息进步的社会来说,仍然是滞后的。并不是说图书馆已经毫无意义,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学生,提供最新的资源,学生可以根据纸质的图书和电子资源,进行对比,互相借鉴。再次,信息化硬件建设要走向应用与服务:比如建立校园一卡通,校园网选课系统,为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服务,发挥信息化技术多个方面的作用,前提就是要做好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建设问题。

2教育信息化发展应用模式分析

充分利用资源,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最关键环节。

2.1教育信息化要在课堂发挥功能

信息化的先进技术,要为课堂添彩。使用多媒体技术,让以往枯燥的讲授变得栩栩如生,有声音,仿佛与人交谈中互相了解沟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分散精神。有画面,如同观赏电影,去除学习的疲劳,放松紧张的神经,进入知识中去探索。有教师引导,排疑解惑,保证思路的畅通。使得课堂的几十分钟,能够高效利用,提升聊率。

2.2教育信息化要实现教师培养

教育的信息化老师有帮助也有要求,要求老师保持学习的心里,不断学习,去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术。当然教育的信息化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整体提升教育水平。

3高职教育信息化特色模式分析

职业教育信息化有自身的特色,它更加需要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

3.1职业教育信息化课堂应用的特色

高职教育在课程中,常常要突出实际操作。院校可以利用定岗实习、阶段实习等方法走入企业去实现。但是这种方式只适合于学期即将结束时或者学生即将毕业时。而在学生正在学习某们课程时候,由于硬件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个学科都有企业参与,都有校中厂去实践。那么利用信息化技术,采用软件进行操作模拟,学生通过软件操作,模拟真实情境,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节约了实际资源,更渗入了实际操作环节,一举多得。

3.2高职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培养

教育信息化范文 篇五

数字化学习空间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堂课”的教学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有效地实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师安排好学习的框架结构,课前,学生自己预习探究;课上,学生自己展示、提问、回答;课后,学生自主巩固练习;教师则通过评价测量表和学生学习反馈调控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保障了学生今后学习中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发展。但是,信息化给语文课堂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具体表现在:

2.1信息化课堂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高,要求师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之中只接受了一些最基本的打字练习,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差。而对文科教师而言,计算机能力也只是一些最基本的文秘工作要求,缺乏进一步的图片处理和软件应用能力。因而,信息化教育首先要求提高师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2信息化课堂的容量需求远超出传统课堂。

由于课堂形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所需的信息量变得越来越大,教师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将所需信息量搜集完整,这就需要团队的合作。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学校甚至社会的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

三、“教学”二字,从信息传授的角度而言,“教”是教师传达信息的过程,而“学”是学生接收信息的过程。这其中,忽视的恰恰是自我价值基础上的信息处理、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悟”的过程。《礼记•学记》中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传统课堂之中“悟”的经典表现。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应带着自己的体验自由领略,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不一样的人文情怀,从而悟出自我的价值所在。而在数字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息化追求便捷化,各种信息的集中碰撞必然对教师和学生在接受、整合信息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

四、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精彩6篇】11-02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通用3篇04-15

社区党建2022年工作总结(4篇)11-26

部门年度党风廉政工作总结【通用7篇】10-16

个人自我批评总结优秀10篇12-02

两会安保工作总结(优秀5篇)01-12

2022年街道纪工委工作总结【最新9篇】11-16

干部个人思想工作总结优秀5篇10-04

招商引资工作总结5篇10-06

药店每月工作总结6篇10-10

102 5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