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总结范例优秀8篇

2023-12-27 15:24:28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壶知道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8篇《学风建设总结范例》,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学风建设总结 篇一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学生学习的基础。当前高校学生的成长正处在一个日益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祖国、思想解放且法制意识、公平意识和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同时这一快速发展的复杂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学习风气等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目标不明确;思想偏激,考虑问题不全面。这些因素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根据这一实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具体引导作用,辅导员大多承担着所带班级课程的教学任务,平日课堂上可以及时根据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教育,把工作的重心落实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要加强学生的理论素质,对当代大学生要认真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增强我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强化人生理想和信念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目前,我们津桥学院的整体学风尚可;不良学风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种不良风气和学院的整体管理机制的疏漏有关。目前任课教师大部分是外聘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一部分外聘教师课堂纪律松散、考勤不严格等问题,经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凡是任课教师考勤比较严格的,旷课、迟到等现象就很少。另外,从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看,大多数同学学习目的强、态度端正、能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上没有目标、平时碌碌无为、学习拖沓、考试靠突击,甚至有极少数的同学考试作弊。建议学院切实转换机制,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综合考核考评体制建设。同时,辅导员老师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院体制建设方面:将及格率作为考核任课教师的指标体系之一,促使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任课教师应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任课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本专业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学院还要建立学风激励机制。我院的学生除了具有一切高校学生的共性外,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有些学生对于很多事情持不在乎的态度,靠处分等强制措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学院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优良的环境,建立学风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方面: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就要有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集体是最重要的凝聚力,一个班级的好坏,班委是关键环节,特别是班长,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辅导员应适当地放权给班委。但要经常召开班委会,总结方法、指出不足,逐步提高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要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创造和谐的班级气氛,形成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同时应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在学生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基础上,狠抓学风建设工作,注重加强基础管理。

三、加强学风的基础建设管理

学风培育离不开养成管理,要紧紧抓住日常管理。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应该加强学风建设与管理。加强大一新生的基础管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大一新生的可塑性比较强,他们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地方,辅导员要抓住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注重在新生的养成教育中加强学风建设。入学教育中学风建设的主要重点是:介绍专业情况,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介绍学习纪律和要求、与家长沟通;对新生在入学教育阶段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要及时批评、引导;在新生首次考试前郑重强调考试纪律的严格性;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新生面临的是不同的授课方式,普遍会感觉到学习上的压力,这时要及时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设立学风宣传阵地,建立一个有影响力的宣传阵地,宣传栏中既涉及学风方面的内容,也要有轻松的文章,这样才能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召开学风建设的主题班会。思考本班本年级学生在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解决。老师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着“学风建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以本班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学风建设整改措施。这些措施集中在紧抓上课和开展考风教育等方面。上课要从出勤抓起,建立对学生考核完善的考勤制度,还要督促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开展考风教育方面,要进行诚信教育和严格考场教育。组织学生围绕诚信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严格考场纪律,就是对考场作弊者严肃处理,通过对违纪者的处理,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明白作弊者在人格上要付出代价。我们通过召开班会,从思想上让同学们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学风建设对个人、班集体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强运用新渠道日常管理。所谓新渠道,是指广泛运用现代社会下的飞信和QQ群等参与学生管理。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QQ群。建立班级QQ群,使用QQ与学生交流、聊天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还有就是可以传输大量的学校下发的文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班级的QQ上面可以了解到很多学生的信息,从而发现个人或者集体存在的问题,对我们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提供了帮助。第二,飞信。现在有很多学生都在使用飞信,辅导员老师统一建立班级的飞信群,这种方式能节省时间和支出,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通知事情极其方便且便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安全方面的教育。但需要注意的是,日常学生的重要通知,还有必要再另行通知班委在课上或课下进行告知,防止学生未上网和未看到手机短信情况的发生。

四、结语

总之,良好的学风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风建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是需要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学风建设的组织者,更是学风建设的引导者和实践者,只有以学风建设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从根本上激励学生奋发努力、健康成长,才能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作者:公言军 贾委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第二篇:高校学风建设优秀课堂理论研究

一、高校学风的内涵

高校学风即是指高校中的学习风气。对于高校而言,良好的学风至关重要,它是高校巨大的无形资产和良好声誉的根源。学风固然无形,但却可以在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高校学风是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授课和研究的过程中,行政人员在治学和管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尚。学风对于学生学习、教师授课、校方管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潜移默化中对高校的各种学习行为构成影响并长期积累形式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关于学风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阐释。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生活在同一环境中(高校)的人,所受的环境心理的影响大致相同。这种群体中每个人的心理环境,常常以心理气氛的形式呈现。如果此种心理气氛成为影响整个群体行为方式的规范力量,那么这种心理气氛就形成了群体生活中一种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习惯风尚。学风是一种集体式的、相对稳定的,带有巨大主观能动性和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它通过集体间的相互学习、模仿和交流得以形成和不断强化。总之,高校学风可以表述为:高校的全体人员在长期的办学和学习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倾向,是全体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和求学上的具体体现。优良的学风是经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渐形成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推动学习和学术进步的重要保障,是高校个人与群体学习力的集中体现。

二、构成学风的主要因素

学风可以分为个人学风和群体学风,个人学风主要指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或教师的治学及教学的习惯和方式;群体学风则是高校内各种群体性的学习风气,大到一所高校、一个院系,小到一个班级、一个宿舍内的学风都是群体学风。群体学风是群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同态度和行为趋向。群体学风是由群体中的多数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共同呈现的。

三、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如前所述,构成高校学风的要素十分复杂,但这些要素并非都能构成学风建设的内容。高校的学风建设主要是从学校内部入手,其主要内容包括校领导的领导之风,教师的教学之风,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之风,学生的学风。高校学风建设的四项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项内容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其中,领导之风居于学风建设的最高层次,对学风建设起关键作用。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其道德品质、学术修养、治学态度必然对学生构成影响。

四、高校学风建设的原则

客观地说,高校的学风建设是现代高校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引起极大研究关注的课题。究其原因,首先,我国高校近年来招生数量逐渐扩大,同时各类民办高校也与日俱增,这就意味着大学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纯精英教育。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当大学的毛入学率达到15%,高校教育即走向了大众化的发展道路,而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比例。诚然,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对总体性国民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大学生的平均素质也在逐渐下降。

五、结语

总之,根据上述高校学风建设的理论可知,高校的学风建设内容丰富,其中居于基础和根本地位的是对学生学风的培养和引导。不言而喻,学生的学习是以课堂为起点和基础的。上课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风的主要方式。同时,课堂也是良好教学之风的唯一载体。如果说学生的学风建设是高校总体学风建设的重点,那么优秀课堂建设就是学生学风建设的重点,是高校总体学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核心中的核心。校领导将创建优秀课堂作为我国长期的重点工作可谓见微知著、高屋建瓴,是将学风建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作者:翁就勇 单位:浙江树人大学

第三篇:学术型学生社团高校学风建设探究

一、高校学生社团现状

(一)社团发展现状

高校社团呈现娱乐性和学术性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文娱类社团活动在各项社团活动中占据更大比例。学术类社团活动种类较单一、活动影响力较弱、活动参与度较低等问题仍存在,尚未形成完整的学术型社团体系,缺乏具体的社团考核体制和创新力。

(二)学术性社团在学风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

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对美国大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教育的效果是与学生在校园里度过的时间及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质量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结果在我国高校中也同样适用,学生社团的质量对学校学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术型社团在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健全的学术型社团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提供动力,为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社团发展与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透彻地分析当前学生社团发展与校园学风建设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北京某高校全体社团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96份,有效回收率为99.2%。经分析,笔者得出如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社团学生干部未起到带头作用

当前多数社团的学生干部由于社团工作分散了自己的一部分注意力,导致对自身学习成绩的关注力下降,耽误学习时间,据调查问卷统计,学生干部中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足的人占34%,这个结果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作为学生干部应该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保持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为身边的同学树立良好榜样。另外,调查结果还显示社团干部中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稳定的人占调查人数的41%。学生干部是老师及学生们选出的同学中的精英,学习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最终致使学生干部的学习成绩下降,这是社团发展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兴趣类社团数量所占比例过大

当前兴趣类社团依旧占据社团总数的大多数,而类似于物理社,数学社这些学术性社团不仅数量少而且参加的人数也远远少于参加兴趣类社团的人数。另外,各大社团所承办的各项活动都以娱乐活动为主,比如歌手大赛,劲舞大赛等等。因为一项活动的举办尤其需要考虑同学参与的积极性,而学生更愿意参加娱乐性活动,所以校园的娱乐活动过剩,长此以往,学生会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娱乐活动上而忽视了自身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不利于学校的学风建设。

(三)学术性社团较少,学术性活动过少

当前各大高校都存在类似问题,学校之所以学术性社团较少,学术性活动过少,除了与学生自身习惯有关,还与学生周围的环境有关。据调查结果分析,目前校内,宿舍内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这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了很大影响,多数学生因为周围学习氛围不够浓厚而放松对学习的重视,转而提高了对娱乐活动的关注度,这使得在创立新的社团过程中学术性社团数量偏少,举办的相关学术活动也较少,这样又再次导致校内学习氛围更加不浓厚,因此出现恶性循环,这是在社团发展和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十分主要问题。

(四)学术型社团自身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社团的发展一般都会遭遇瓶颈,当前,高校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据问卷调查结果得知,活动内容单调、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社团成员内动力不足以及缺乏影响力等均是同学们认为当前学术型社团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另外一题“你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校和学生均对学术型社团的发展不够重视造成,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因为学术型社团发展没有可以参照的成熟发展路径和体系。学术型社团自身的发展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基于学术性社团的学风建设举措和成绩

为了有效改善学生社团的现状以及将学术型社团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重要作用发挥出来,笔者以自己所在学院的学生社团为依托,通过一系列举措,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建立完善的社团考核体系,为学术性社团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指明发展方向

健全的考核制度是一个组织能否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完善《学生组织考核体系》和《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两套考核体系,将学生社团学习风气和学习成绩纳入考核体系,提出“积极以学生组织为单位响应学校、学院号召而组织的各项活动、赛事(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评分依据主要为学生组织参加活动赛事的证明材料)”作为考核基础分必考点,重点完善各项赛事的加分标准,加强对学生社团干部个人学习成绩和获奖经历等方面的考察。通过学生社团考核评优工作,表彰优秀社团及优秀学生干部所取得的成绩,加强各社团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学术型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为学生干部成长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开展多形式的学生干部培训,为学术性社团的发展培养中坚力量

学生干部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干部培训,为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培养中坚力量。例如“榜样的力量”主题团校,邀请先进个人代表就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如何成为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和学生工作与科研学习等方面的体会进行交流,并阐述了在活动中如何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增强责任意识以及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明确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任务,鼓励所有学生干部勇于在奋斗中实现自我,令全体学生干部受益匪浅。“榜样的力量”来源于奋发的集体、朝气的青春及向上的心态。通过“榜样的力量”教育和引导,激发学生干部积极向上的斗志,为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培养中坚力量。

(三)打造专业化的活动平台,为学术型社团注入丰富内容

学术型社团的发展和壮大,必须依靠成熟的专业化活动平台。发挥学术型社团学科竞赛优势,搭建竞赛平台,利用强大的专业特色和现代化的技术支持,新颖的竞赛形式,在校园里掀起竞赛之风,提高学校竞赛水平;利用高校专业特点,依靠相应专业型学生社团,开展以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探索学生专业化发展道路为主旨的社团活动,为同学们的专业学习指引方向,注入活力;最后立足校园,推向社会,向社会充分展示高校学术型社团的风采,提升社团影响力,推动学生干部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竞赛平台、专业平台和社会平台,并将其有机融合,形成以竞赛平台为主导,专业平台为依靠,最后通过社会平台与首都乃至全国接轨的学术性社团,为学术性社团的发展提供推动力。

(四)拓展多样化的宣传渠道,扩大学术性社团校园影响力

社团活动办得再成功,没有有效的宣传手段,其达到的影响结果也是微乎其微。充分结合线上、线下两种宣传渠道,利用网络媒体以及移动终端等线上宣传方式,辅之以海报等线下宣传手段,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并采取“走出去”发展战略,拓展高校学术型社团影响范围,为学术型社团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与沟通渠道,从而促进学术型社团发展壮大,培育校园学习氛围,推动高校学风建设。

四、总结

总结高校学术型社团发展所处阶段的不足与笔者在社团建设方面取得的突破与经验,进一步完善学术性社团体系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努力:

(一)进一步完善社团考核机制

完备的机制为社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保证社团各项事务井然有序地开展。

(二)进一步建设专业化的学术平台

为高校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与指导,丰富学术性社团的内容,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学术性社团的影响力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与传统传播方式的结合,扩大学术性社团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与传播范围。

(四)进一步推进学术性社团创新工作

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创新工作是维持学术性社团旺盛生命力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状,在百花齐放的社团发展中脱颖而出。

作者:张郢 李恒萱 高云路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第四篇:高校学风建设

一、我校当前学风状况分析

1.不良现象。

以英语课堂为例,虽然平时学生的到课率挺高,但少数学生只是上课点名而已,并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能很好地利用晚自习和早自习时间。英语老师深知早读和晚自习复习巩固的重要性。学习英语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循序渐进。这样,合理利用每天早自习时间记背单词、词组、句型、课文及晚自习复习、加深记忆尤为重要。但是,部分学生早晚自习利用并不合理,作业抄袭时有发生。作业是对老师所讲内容的复习,所以一定要认真完成作业。少数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敷衍了事,甚至抄袭学习好的同学。少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平时观察,班级里只有部分同学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不能很好地利用图书馆或者学校学习资源。少数学生不去图书馆,或者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讲座、交流活动等。

2.良好现象。

绝大多数学生只要老师给予及时指正和批评,还是会及时改正的。学生的学风跟专业联系很大。比如,我发现如经济贸易、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等偏文科专业班级里的学习风气就很高涨。

二、当前学风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现在社会的价值观较之前有很大变化。再加上媒体的宣传、渲染,学生耳濡目染,价值观会受很大影响,发生很大改变,结果就是靠自己努力认真刻骨学习的同学减少了。

2.教育体制原因。

我国大学教育机制虽然在改革,但还是存在问题。3.招生原因。现在高校普遍扩大招生,高考分数线降低了,学生生源质量自然不如以前好了。

4.学校原因。

学校缺少硬性考试制度约束、刺激学生刻苦学习或者相关制度贯彻落实不彻底。

5.教师原因。部分教师课堂控制力需加强。

三、改变当前学风相应对策

1.学生管理方面。

不能只注重学生的考勤率,更要关注学生上课质量。鼓励学生上课专心听课,可以增加平时成绩中学生上课听讲质量、作业、测验的分值。教师不要布置一些流于形式的作业,可以适当将班级里的学生简单分组,根据分组作业类型可以适当变化,既可以防止学生相互抄袭,又可以照顾到学得快的同学“吃不饱”和学得慢的同学“学不会”的现象。加强早读和晚自习管理。老师可以选定相应学生监督班里同学上早自习和晚自习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考试制度。对于一些需要平时积累刻苦学习的课程而言,相应提高平时成绩的分值。

2.教师提高方面。

首当其冲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方法改进和提高。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能将专业知识、教学法及心理学完美结合。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将更多精力投入在科研课题上。因为单纯的讲课是很简单的,只要长时间积累和实践就可以驾轻就熟。但是,知识需要创新,教师更要活到老学到老,通过科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给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热爱所学课程,从而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关爱学生。我校学生基础普遍偏差,特别在英语方面尤为突出,需要老师给这些学生特别的关爱。认真、耐心地找出这些同学哪些知识点薄弱,对症下药,尽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突破瓶颈,从而找到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不是嫌弃、放弃这些基础不好、学不好的学生。这样一来,学习差的同学学习成绩提高了,整个班级学风自然而然提高了。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老师必须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定期参加进修班、研讨会、听课、评课等。让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样,才能更好地上好每一节课,学生爱听、想听、要听,才能良性循环,营造出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3.其他方面。

相应硬件设施改进。虽然学校大多数本科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但是,大部分专科班级没有多媒体。就拿英语教学而言,教室没有播放音频、视频的设备,或者专业的语音教室。英语听力教学只能用录音机播放,大大影响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创建高水平大学离不开学风建设

今年学校有个新目标就是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改善我校学风,加强我校学风建设首当其冲。只有学风好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毕业后成为中流砥柱,我校才能实现成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

作者:姜雨孜 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第五篇:高校组建兴趣班学风建设探索

一、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存在一种现象: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缺乏。笔者在平时走访宿舍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在宿舍玩游戏的学生并不是每一个都沉迷于游戏,有个别玩游戏的学生给出在宿舍玩游戏的理由是空余时间太多,不知道该如何支配,静不下心学习,而玩游戏能打发时间又不会感到无聊寂寞。同时,有部分不喜欢玩游戏的学生在宿舍的生活是:有时适当拿书本和手机看一看,感觉无聊就睡觉。在与这些学生深入交流后得出以下结论:学生对于课后充足的课余生活如何合理安排感到烦恼,甚至经常因为无所事事而感到无聊枯燥无味。他们当中也有一些学生考虑过要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在宿舍认真学习、到图书馆看书或者参加社团活动等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但不是因为自己个人定力不够作罢,就是觉得找不到那种投入的氛围和喜欢的感觉而放弃。另外,在走访过程中也有学生咨询,课余时间有没有一些计算机课程的兴趣小组。在对学生这些情况分析后,笔者认为学生面对过多空余的时间时科学合理支配的能力比较差,个人学习的自主定力和克制力不够,喜欢多人组队一起参与,比较倾向于兴趣小组或实践动手的学习平台。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合理利用相关资源和条件,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学习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显得至关重要。

二、探索意义

学生是班级学风建设最主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好的学风需要班级每位学生共同努力建设,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间接影响一个班级的学风。因此,通过对学生综合情况的调研分析,以辅导员特长组建的兴趣班为载体,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多一门专业外的技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将学生从无聊、不会打发时间和宅男游戏的生活中引导出来,构建师生同学习、同讨论、同进步的学习机制,让学生在学会一门新知识和技术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会合理分配和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一步营造深厚的班级学习氛围。并通过这种氛围的营造,逐步带动班上更多学生加入学习的行列,形成长期良好的学习风气,对推动班级学风建设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对象

笔者所带6个班级学生。

四、实施方法

利用笔者自身专业(计算机)的优势,以所带的班级学生(258人)为对象,动员学生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建flash动画制作兴趣班,由感兴趣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利用11周每周一个晚上的时间(3个课时)免费给学生做辅导。

五、实施过程

1.通过走访宿舍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想法,向学生透露组建课余兴趣班的打算,摸探学生对此的兴趣度和有意向参加学生的大概人数,分析组建开班的可行性。

2.根据摸探的结果,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感兴趣,可以考虑尝试开班。因此,利用班会课和大学生成长辅导课向学生解释组建兴趣班的初衷,并正式接受学生自愿报名。

3.根据学生初步报名结果(有59名学生意愿报名),撰写组建flash二维动画制作兴趣班的方案及授课计划表,并向学院报备申请开班,最后得到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准予开班。

4.利用周末时间,收集素材,认真备课,并根据兴趣班成员的课表,选定一个没有上课冲突的晚上,提前申请机房,按计划授课。

5.除了兴趣班上课外,每周另外抽出一个晚上到图书馆固定楼层和位置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解答学习或实机练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另外,通过实地实践,教会学生如何在众多图书中快速查找目标图书,提高找书借书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借书兴趣,隐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6.在兴趣班的中后阶段,根据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和技术水平在兴趣班内组队进行动画实例项目比赛,并对各个小组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交叉点评打分,指出不足和提出修改建议。通过实例比赛,团队讨论,头脑风暴,高低水平互帮融合,让学生打破常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开拓创新思维,在思考、实践和体验中学习。

7.鼓励兴趣班的学生自由组队参加学校科技节(flash二维动画制作)比赛,通过以赛促学,实战练兵,高手比拼,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提高技术水平,开拓创新思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8.兴趣班结束后,认真总结,分析本期兴趣班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为下一期的组建做好铺垫。总结好的经验向其他学院、老师或同学推广,感染更多的人一起参与进来。

六、短期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初步取得了一定效果。

1.在兴趣班开展的中段,有个别学生(特别是平时喜欢在宿舍玩游戏的学生)受到兴趣班成员学生的感染,自发申请中途加入兴趣班。也有个别学生的朋友(其他学院的学生)自发到兴趣班上听课。这个也是组建兴趣班想要达到的效果,通过兴趣班的组建,少部分学生的参与,逐步实现以少带多,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快乐的学习中。

2.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各班慢慢形成了一股学习的风气,之前个别待在宿舍无所事事和喜欢玩游戏的学生慢慢走出宿舍走向图书馆。但毕竟是短期的初步效果,还不能达到全民参与的理想状态,仍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努力逐步推动,逐步营造各班良好的学习氛围。

3.部分性格内向,平时在班上极少和同学交流的学生,通过参加兴趣班,参与实例项目小组讨论,作品互评互改、作业收集等机会交流和锻炼,有了一定的改变,性格比以前开朗外向许多,在班上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讨论学习,整个班级的凝聚力有所增强,学习热情和活跃程度也有所提高。

4.收获了一个意外成果,兴趣班成员13某某班钟某某同学的作品,在学校第七届科技节暨第三届数字媒体节大赛之flash动画制作大赛荣获一等奖,其改编制作的作品由学校团委选送参加全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节能宣传活动。

七、经验与启示

1.兴趣班和选修课有一定区别。兴趣班和选修课都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专业外的课程。但选修课由于有学分的关系,有部分学生往往是为了容易获得学分而随意选择,并非是个人兴趣的选择。同时,选修课的老师对学生来说也比较陌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除了当堂求教外,很少课后找老师。而兴趣班不同,没有学分的利益关系,学生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因此学习认真投入度相对高一点。另外,与辅导员平时相处时间比较多,比较熟悉,遇到问题能随时讨论。

2.在兴趣班的学习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开拓创新思维,不受严肃课堂的束缚,对项目作品的制作可以提出大胆假设,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点评与借鉴,既开拓思维又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3.兴趣班的组建,学生可以学习专业以外的一门知识和技术。老师通过备课、讲课和答疑也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也让辅导员和学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达到三赢的效果。

4.第一次探索和尝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辅导员个人时间、精力跟能力有限、专业局限及学生的兴趣不同,组建一门课程兴趣班范围过小,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各班的学习氛围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离理想目标还相差甚远。接下来仍需要认真分析总结,再深入到学生中进行走访倾听调研,向学生收集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5.将此经验与其他辅导员分享和推广,并和对此项目有兴趣的辅导员以专业群为基础组建兴趣班项目组,一起调研、讨论和思考组建更多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讲授的课程内容最好是以实操为主,相比纯理论课程,实操课程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八、结语

实践证明,以辅导员专业特长组建兴趣小组在班级学风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但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分析,继续深化实践的模式和方法,动员更多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一起探讨、摸索和研究,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系,帮助更多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和热情,进一步助力班级的学风建设。

作者:蔡昊 单位: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第六篇:高校学风建设难点与对策

一、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学风具有规范同化的作用。

良好的学风可以规范全体师生的学习意志、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等方面,成为学校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推力。学风的规范同化作用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体现:1.具有规范作用。优良的学风可以促使学生尤其是新生转变原来的思想和观点,让学生与学校的生活环境、学习氛围接近一致,改掉与学校环境不相符的特质,逐渐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学习生活当中。2.具有评判作用。优良学风是学校的一种文化体现,它规范学生的行为、态度、品质,同时它形成了一种评判机制,对学生是否尊重学校制度,行为态度是否符合学校学风建设进行评判,这样可以保持学校的良好学风,可以推动学风建设。

(二)学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风是学校优秀文化的沉淀,逐渐的熏陶了学生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推动了学生身心发展,但是只有将学校的学风建设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教育目标、教学制度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难点

(一)高职院校自身原因。

高职院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就需要正视院校本身出现的问题:1.缺乏文化的沉淀。有些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比较短暂,甚至是从师专、中职转变形成,这样就很难通过文化的沉淀进行校风建设。这样特殊的高职院校,由于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学目标、方针等方面,把握不够明确,使学风建设困难重重。2.设置的专业比较复杂。在高职教育发展的开始阶段,设置了一些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复杂、规模较小的高职院校。这些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设置了各种各样的专业,甚至在不同的专业设置了重复的课程,致使学生不能做出正确的学习规划,学习目标,这样的情况不仅削弱了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也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建设。3.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不够严格。高职院校不能严格执行学校的管理制度,是造成学校学风建设困难的重要原因。对于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的现象,例如: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学校并没有进行严格处理。学校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有的是因为不想减少学费收入,故而未开除那些品行不端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的是因为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害怕碰触到法律的盲区进而引发社会舆论,导致学生生源减少,所以对于那些违反学校制度的学生就不敢进行处罚;有的学校对极少数老师在学生面前的不轨行为,不良言行视而不见,造成学校学风不正。以上几种原因和现象,成为了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最大的障碍。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校进行学风建设,不能忽略学生方面产生的原因:1.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失去理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高考失利,不想继续复读或者家庭原因选择了高职院校,即使在新的校园环境也很难摆脱迷茫失败的感觉,对未来没有规划,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厌学的状况。2.高职院校学生良莠不齐。有些学生珍惜学习机会,通过合理的学习计划改变自己的不足,但是有些学生不仅基础差,进入学校后,更放松了对自己的管理,逃课旷课、抄袭他人作业,未在自己的学业上添砖加瓦,只把拿到毕业证作为高职学习目标。

(三)社会环境因素。

学校进行学风建设,社会的原因也是不能忽略的。目前社会上“拼爹”、“拼关系”的现象很普遍,给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较少,“专升本”的体质也不完善,这些现象造成学生思想负担压力大,对前途失去信心,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

三、高职院校进行校风建设的措施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理想信念。

学校进行校风建设的核心层面是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理想信念,学校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将国家的政策和形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确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即使在高职院校学习,只要自己确立好正确的学习目标,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2.开展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促使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提高学习动力。

(二)加强学校制度管理。

学校要进行学风建设,不仅是要靠教育育人,还要严格的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管理制度要做到以下三方面:1.教师要以热情的态度向学生授业解惑,摒弃上课只为完成课堂任务的观点,要用无私的态度去感化学生;严格进行教学管理,把控课堂秩序,关注学生学习状况。2.选择一批负责任的辅导员,能够对学生进行学习、思想上的指导。3.对学生行为加强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控力,对于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要严格处理。

(三)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例如邀请专家讲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强化学生对本身专业优势,就业形势等方面的认知,提高学习自身专业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结语

学风建设总结 篇二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当今最便捷的交流工具,很快便在青少年之间流行开来,但是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弊端,例如:很多学生沉浸在网络聊天、玩游戏、上网等,从而忽略了学习,有的甚至利用手机在考试时进行作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的手机使用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但是,由于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存在着一些实际困难,所以,学校和老师们至今也没有寻找到有效的方法,规范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鉴于此,本文对大学生手机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探索构建大学生“手机管家”的模式,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手机管家;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一、独立学院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围绕着大学生手机管理问题展开,结合学院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由于独立学院中的学生身份、地位、年龄均不同,进而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主要存在班级学风建设问题、不能及时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意识差、缺乏自我约束力,考试诚信度低、学生迷恋网络游戏等情况。

1.班级学风建设问题

在调查部分班级时发现,有部分班级连续出现听课出勤率低于80%,一般出勤率的高低不仅和教师有关,而且还和学生的年级有关,对课堂管理较为宽松的教师的课出勤率降低,高年级学生出勤率低于低年级的学生。部分教师对学生旷课、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熟视无睹,缺乏师生交流,有些同学为了应付直接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考试期间投机取巧并在考场作弊。并且学校并没有对这种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导致很多学生明知故犯。虽然学院曾经针对这类问题做过讨论,但都只是从表面上提出一些口号,并没有深入分析案例,因此最终的效果不佳。

2.不能及时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意识差

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一所独立学校学习是大材小用,因而在心理上选择了排斥,整天沉浸在失落的生活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对前途没有信心。有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缺乏激情,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学模式过于呆板,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为什么学习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学习心态不坚定,并且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有的学生则只会死记硬背而不理解实质问题,有的学生自学能力差,需要别人监督,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踏实。总体看来,学生在刚进入大学后自我控制力降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如高中时期。

3.缺乏自我约束力,考试诚信度低

很多同学的诚信意识淡薄,考试期间利用手机、传纸条、偷看等形式作弊,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上课期间没有认真听讲,课下没有仔细复习,并且学校还有严格的补考制度,所以大部分人只为了及格,从而在学习考试上投机取巧,不追求上进。

4.学生迷恋网络游戏

有些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小说和游戏之中,逐渐地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沾染了不良的社会风气;还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用在网络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学习成绩骤降,最终影响学业;有的学生则是为了减轻学习压力而玩游戏,最终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二、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具体的方法

目前大学生在网上发表言论的机会更多,这对于大学生的管理方式、方法和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加强学生的宿舍与课堂管理,实行网上值班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网络沟通能力等。为努力构建“手机管家”模式,促进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必须对手机使用进行科学的管理,避免大学生手机使用的负面影响,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独立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从而实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1.明确大学生手机管理的理念,健全学风建设的责任制

在学风建设方面,学校应当将学风建设提到日程上来,建立健全学院监督小组,各司其职,确保学院学风建设的落实,在学生中选择学习优良的学生重点培养,通过他们带动学习氛围,推动学院学风建设。

2.提出大学生手机使用管理的具体方法

对于上课时、课后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构建无手机课堂,无手机晚自习,考试手机集中上交等模式;建立大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制度,明确手机使用管理的内容和流程;通过学院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地在课下、宿舍、晚自习等时间对学生使用手机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实施奖惩制度,促进班级学风建设,对优秀和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奖励。逐步引导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教师在课堂上也要与学生互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考勤,逐步地减少旷课、逃课等行为。

3.实施大学生“手机管家”模式,建立

反馈机制和保障措施,推动独立学院的良好学风建设在班级中发展优秀的学生干部,在班级内进行学风检查监督,并及时向学院反馈行为恶劣以及学习刻苦的学生名单,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奖赏。严格整肃考试纪律,杜绝考试中出现的手机作弊行为。首先发扬学生班干部及党员的带头作用,在考试前签订承诺书,在考场上规范教师的职责,加强考场上的纪律,学院建立考试巡查小组,对考场进行不定期的监督,在考场中安放手机信号屏蔽器,防止通过网络传递答案,制定明晰的考试作弊处罚政策,并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对于作弊行为一律严处,从而实现考试零作弊。

4.建立各种保障机制,创办实践活动

为了加强对学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和班会的作用,根据班级的实际特点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改变以往由教导员自己讲述的方式,尽量让学生上台演讲,对自己这一时间段的学习进行总结。通过学生的集体努力促进班级学风的建设,良好的班级学风建设是学院学风建设的前提,但是,优良学风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历程,需要学院领导和个人共同努力,积极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精神,为社会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三、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论述,要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消除负面影响,从而保证学生的身心发展。目前有关大学生手机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大多集中于大学生手机上网问题的研究,虽然,很多学者专家从不同角度针对控制大学生手机上网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这些资料对于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但是,有关大学生手机管理模式的研究还没有,运用“手机管家”模式推动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此次对于大学生“手机管家”模式的构建进行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从研究方法来看,采用调查、实践等实证方法,相对于简单的理论分析,更加客观有效,这一点也是研究的创新之处。本文对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学校提高对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模式,形成良好的学风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唐阳阳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参考文献

[1]叶美艳。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2]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3.

[3]杨越。我国高等教育中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4]李静。基于学生管理视角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5]吕芳文。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2.

[6]王瑜。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方法探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08-111.

学风建设总结 篇三

[关键词]自媒体;三自教育;医学生;学风建设

学风是高校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学风建设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医学生是医疗事业的未来,优秀的医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学风,才能掌握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才能在医学事业中有所建树,因此在大学期间培养医学生的优良学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自媒体与“三自教育”的特点

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将自媒体定义为:“个人媒体”或“公民媒体”,是指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公民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1-2]。自媒体是区别于旧媒体的一种新媒体,其给医学院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它具有旧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自媒体具备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信息传播内容碎片化、信息传播时间迅速化、信息传播主体大众化等特点[2]。“三自教育”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其核心是突显学生个体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在自我教育、管理、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达到自身综合发展[3]。学风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体现是学生的求学、研学之风,是学生在学校培养教育下养成的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性的态度和行为[4]。学风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建设主体是学生本人。因此在学风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在学风建设中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因此在学风建设中依托“三自教育”来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2自媒体时代医学生的学风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其中大学生群体所占比例达到19.6%[5],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同时又是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6],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会引起学习成绩下滑[7]。在针对高校的深入调查中显示,高校大学生中有大约76%的人都在使用微信、微博,此比率与国外相比明显升高[8]。有调查表明98.4%的医学生通过自媒体关注医学类的新闻[9],以上数据表明,自媒体已深入医学生的生活并对其产生了影响。在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传播的内容有较高的灵活度,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了解和学习。但是自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高速传播信息的特点,更迅速地关注到前沿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或者在网络上与他人交流学习中的问题和心得体会等;另一方面,学生利用自媒体进行群体游戏,以及访问一些不良的社交网站,论坛等,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自身学业发展。医学生即将担负救死扶伤的重任,因此医学生的学风对于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关重要。医学生的学风主要体现在上课情况、考试情况和学术科研情况。根据某高校医学生的日常上课情况调查显示,学生能按时上下课的占86%,早退的占10.1%,偶尔迟到的占7.8%,有逃课经历的占65.67%,女生的逃课率42.3%,男生的逃课率为89%。还有些学生能按时出勤但是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玩手机等[10-11]。汪蕾等[12]调查研究表明某高校有76%的学生上课使用手机,40min每节课,有42%的学生花费5~10min的时间玩手机,并且上课使用手机玩游戏、看小说的人数最多,占22%;其次使用手机聊天,占l8%;当上课听不进去时,选择依旧认真听课的人数仅占l0%,手机的吸引力极大。从以上的数据来看,自媒体已经严重影响了医学生的课堂学习。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医学生的自我教育性差,纪律性差,不能约束自己;认识不到自媒体的利弊。医学生的课程比较繁重,如果他们不具备优良的学风,不能进行自主学习,将很难完成大学五年的学习课程,也将很难担任救死扶伤的重任。因此如何培养医学生优良的学风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自媒体环境下,加强医学生学风建设的路径

3.1充分发挥自媒体的积极作用,调动医学生“三自教育”的主动性

目前部分医学生在初高中学时是在老师和父母的监督下学习的,过分依赖父母,进入大学后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计划性和目的性。现在的医学生渴望自我教育,对其进行“三自教育”的宣传和实施,正好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自媒体时代,如何更有效引导学生进行“三自教育”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自己是否具备丰富的网络知识、是否具备强烈的网络意识和高尚的网络道德以及文明的网络行为,同时督促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反思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认知、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基于自我评价和反思的结果,明晰自己的个性特征、能力特点、找准社会角色定位,并主动反思自己的劣势所在,为“三自教育”奠定基础。其次在“三自教育”中,转变传统灌输式教育,将学生摆在与教师一样平等、成熟的地位,给予学生以充分信任,遇事与其讨论、让其参与、由其决定。在学生内部,一切涉及到学生利益的事务均由学生民主商议、民主决策、民主执行、民主监督,充分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激情与动力。因为“三自教育”的对象、主体以及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整个“三自教育”是学生“自行策划、自行开展、自行总结、自行测评”的过程[13]。自我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自主、自觉行为。通过自行组织活动,通过角色变换,实现对医学生自主能力和自我教育的培养;再次,在自媒体时代,通过开设网络文化课程,让学生学会信息获取的方法,学会规避自媒体的弊端;举办各类讲座,提高大学生使用自媒体的效率和水平,让网络真正地为学习服务[14]。学生依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学习,依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运用微信群,美篇制作等方式宣传主题班会、小组座谈会、主题巡讲会等,宣传“三自教育”的思想、理念、内容和形式,帮助医学生领会“三自教育”的核心和内容,激起其参与“三自教育”的信心和兴趣,让学生领会“三自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三自教育”的积极作用,让自媒体和“三自教育”相互促进。

3.2以自媒体为载体,监督医学生实施“三自教育”加强优良学风建设

“三自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以管理、服务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全面扩宽自身知识视野,锻炼管理、服务等多种能力,实现全面的人才发展[15]。在自媒体时代学生如何监督学生进行“三自教育”可采取如下策略:①利用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让学生每天签名,让学生养成自我监督和大家共同监督的意识,监督学生每天按时上课和学习,通过此方式让学生在纪律检查中树立自律意识;②鼓励学生在班级学风建设中设置“班级建设目标管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制定班级学风建设目标,小到自习人数、课堂出勤情况,大到期末考试成绩、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本学期参加活动获奖人次,考研率以及参与科研学术情况等,以上让学生独立讨论制定,发现问题辅导员协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及时解决;③班级学习管理实行“四制管理”即班委值班制、学生干部负责制、班主任随班制和学工办掌控制[16],让同学们自己制定奖惩措施,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辅导员还能随时监督,保证学生行为的正确方向,有利于改善班级学风。以上这种形式可以让“三自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教育中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很好地改善旷课、上课玩手机等不良的学风现象。

3.3依托自媒体,评价“三自教育”增强医学生良好学风建设的效果

首先开展“朋辈”管理活动,选拔优秀的学生担任“助理辅导员”代替辅导员管理班级学风建设,每个月评价学生学习和参加活动的表现,以及对学习课程进行定期考核;其次是通过教师测评,主要以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为主,辅导员可以通过自媒体统计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来评价学风现状,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每节课出勤情况和课堂活动对学生的学风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在班级微信群或QQ群进行公布,监测学生践行“三自教育”的效果;最后是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分别学习态度、课堂出勤率、图书馆出勤率、参加学校学习活动的出勤率,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以及考研率等,评价通过实施“三自教育”医学生的学风是否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4总结

学风建设总结 篇四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焦点讨论

从广义上讲,“学风”泛指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从狭义上讲,“学风”即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学生群体在学习中营造出来的学习氛围。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学风”。

1高职院校学风现状

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学风出现了很多新情况。笔者通过网络查阅了大量的有关高职院校学风方面的论文,并通过与部分学生座谈、个别访谈、发放调查问卷抽样调查等方式,对几所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进行了摸底了解,对高职校学风现状汇总如下:

1.1学习目标

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不确定往哪个方向努力,进而导致迷茫、产生困惑,逐渐在一片空白中迷失自我[1]。

1.2学习态度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总体上表现出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具体反映在以下两方面:1)在大学一年级时,绝大多数同学,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基本上能够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除了规定的文化课外,还能够积极主动参加有关社团活动。而到了大学二、三年级后,整体上学习劲头呈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在男生中的表现尤为严重[2]。2)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现出重专业轻基础、重实践轻理论、重考试轻考查的学习倾向[3]。3)上课“三无”(无书、无本、无笔)现象常见,或只带一个手机。

1.3学习行为

1)主动性欠缺。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自主学习意识淡薄,主动性和积极性均不高,这种现象在近年来高职院校单招学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2)不预习、不早读,作业完成情况不好[4]。

1.4学习纪律

上课迟到、早退、聊天、睡觉、耍手机、看杂志,旷晚自习等现象非常突出;在寝室里上网聊天、打游戏、睡懒觉;课上不认真听课,得过且过,课下抄袭作业,弄虚作假;考前打小抄,把名词、公式、单词等写到课桌课椅或墙壁上;考场上违纪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的同学干脆弃考。

2主题班会与焦点讨论

主题班会是高职院校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对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和班级建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主题班会中围绕加强班级学风建设主题,对学生开展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教育是促进学生提升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的重要途径。焦点讨论法是加拿大文化事业学会开发的一种借助有效提问推动深入思考、增进有意义学习及增强团队沟通的讨论方法。这一方法包括“O-R-I-D”四个层面,依次涉及四个思维层面:客观性层面、反应性层面、诠释性层面、决定性层面。如果在主题班会中针对学风建设从四个思维层面入手设计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仅能让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态度进行思考,更能够增进班级的凝聚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如何使焦点讨论能够与班级主题班会有机地融合,发挥很好的教育作用,笔者认为:一是要深入调研,分析、研判班级的整体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二是要积极思索,找准焦点,做好准备,善于引导。

3学风建设主题班会的焦点准备

那么,如何准备为学风建设主题班会焦点呢?1)有一个聚焦的主题。我们现在的主题是学风建设,但是学风建设包涵的内容比较多,如果仅从宽泛的学风开始,讨论起来会比较模糊或头绪太多无法突显主题,最后会让讨论无法聚焦,班会的效果就没有达到。我们不妨每次聚焦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第一次聚焦学习目标,第二次聚焦学习态度,第三次聚焦学习行为。有了很明确的焦点,才能使得讨论有意义。2)讨论目标要明确。为了达到班会的效果,我们要事先构建讨论目标,配以相应的设计来达成目标。在计划焦点讨论时,第一步就是根据聚焦的主题,预设我们的目标,并反复推敲目标,记在工作表格里面。3)设计一个具体的讨论起点。关于学风建设,我们可以从介绍有成就的人的一段视频,或成功人士关于学习成效的一组统计数据开始。往往真实的、身边的现状可以引发深入有力的诠释,因为学生会从这些信息联想到自己的现状。4)列出可以实现的各类问题。来一次头脑风暴,写下能想到的与学风建设有关的问题。无需顺序,想到什么就写什么。5)圈出要使用的问题。通过上一布想到的问题很多,但要选择出能够达成我们本次学风讨论的目标的几个问题,按照预想排序,逐一进行。6)预演讨论的内容。把刚才列出的问题,让自己先回答一遍,体验自己的反应和感受。从思考者角度把握好问题的过渡和衔接。在预演过程中,我们可以把问题进一步完善,让更简洁易懂的语言使讨论流畅。7)认真准备开场白。一是邀请参与,二是指明焦点,三是介绍背景,四是聚焦具体的讨论点,五是设置规则。8)认真准备结束语。根据预设,提前想好结束语。要对学生关于学风建设的回答、建设意见、制度设想等加以肯定,表达一些期待下次讨论的意思。9)总结经验。在讨论预演完后,回过头去想想在讨论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哪些环节组织或语言表达还不够好,哪些问题是自己不曾想到的。通过总结,进一步完善学风建设讨论方案,可以帮助我们为正式的主题班会讨论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任福全,秦翠翠。浅谈当代大学生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2,(2):263-263.

[2]高红霞。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J].才智,2012,(3):251-251.

[3]陈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问题及反思[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179-180.

学风建设总结 篇五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不仅反映着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更体现着一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氛围,最终影响着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切入点来探讨如何加强学风建设问题。

关键词:

学风建设;综合素质;评价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它不仅反映着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更体现着一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氛围,最终影响着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其学风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其向国家、向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学风建设,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全面了解高校中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课题组对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的100名学生及20名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座谈,师生对学风建设的总体观点具有一致性。在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调查中显示,62.4%的同学认为学风是学校办法理念、教风、学习风气共同营造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有90.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工作中学风应该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有86%的学生认为学风的好坏对自己学习是有影响的;在学校学风建设现状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只有4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学风是较好的;在对学风建设的办法调查中,81.5%的学生认为学生管理很重要,有65%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考风考纪,有78%的同学认为要加强素质教育,应加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力度。从总体来看,本校的学风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生学习目的存在功利化特点

调查显示,学生更多的是将“未来找一份好工作”、“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为目的的学生只占36.8%。

2、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尽如人意

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调查中发现,只有35%的学生努力学习,希望能通过学习获得奖学金,62%的学生存在60分万岁的思想;而且随着年级的上升,学生学习的态度不升反降。

3、学生上课的纪律令人堪忧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座谈及工作中了解到,学生上课的出勤率较低,即使是出勤率较高的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也只点到30-60%,课上玩手机的情况比较严重。

4、学生对考试违纪的严重性认识不够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有60%多的同学认为作弊是可耻的行为,但是,仍有36.9%的同学认为“虽然可耻,但可以理解”,而且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3.5%的同学没有作过弊。

5、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的作用不够

尽管学校的校园活动丰富多彩,而且同学们对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仍有45%的同学表示学校的学术氛围不浓,而且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质量还不够,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学风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的学风建设总体是好的,但我们无法忽视的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当今的社会和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当然也有学校管理及学生家庭及个人的一些因素,下面将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四个层面来分析原因。

1、社会环境中追求利益思想的影响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大一部分人把追求财富、权力作为目标,这种风气自然会传播到原本纯净的象牙塔中,严重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的思想受到腐蚀,使学习目的变得更加功利,变得没有信仰和追求。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每位大学生都能通过手机客户端获得大量信息的情况下,好多同学缺乏自主判断能力,在接收有益的信息的同时,也被一些负面的、反动的信息所侵蚀,使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及生活。

2、高校的管理存在不适性及滞后性

随着很多中职院校升格成高校,以及高校教育的入学率的大幅提升,大学由原来的菁英式教育变成了大众化的教育。但是,与此相适应的高校的相关配套设施并没有跟上步伐,比如,教学设施的缺乏、师资力量的不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而且,有些教师在学校转型时,自身转型不到位,导致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缺乏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同时,授课形式的不够灵活、课本知识的滞后等因素都是造成学生厌学、学风不高的原因。另外,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随着时代的发现和学情的变化需要不断的改进,但有些学校对学风建设的体系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3、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目前,高中的应试教育现象还普遍存在,很多家长很重视自已的孩子在高中时候的学习,当进入大学的时候,他们认为有学校管理,他们就不用管了。再就是目前家长的一些教育思想的问题,据了解,高校中70-80%的学生来自农村,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因此缺乏合适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甚至有些家长认为到了大学,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生活费就可以了。因此,基于家长这种教育方式不当及到大学后放手的情况,也是导致很多大学生到大学不重视学习,学风下降的一部分原因。

4、学生个人因素

很多同学经过高中的高压学习,认为到大学可以彻底放松了,所以对自己的要求开始降低。其次,由于目前互联网及通信设备的发展,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使很多同学沉迷于网络小说、网络电影、网络游戏等休闲娱乐上。再次,有一部分同学到了大学之后,无法适应大学的素质教育,缺乏学习方法及自控能力,对自己不自信,盲目放弃学习。另外,有些同学认为自己考到专科院校,与本科毕业生相比,没有竞争力,对就业问题表现的不自信。这些都是导致学风不良的原因。

三、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切入点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

影响学风的因素很多,社会环境及家庭因素我们很难改变,所以只能通过改变学校环境及引导个人的方式来加强学风建设。因此,本课题组想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切入点进行学风建设的研究。

1、“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学风建设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中形成的良好的文化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长久的共同的努力,同时需要将影响学生建设的因素科学的、系统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时需要遵守以下原则:1)制度性的原则作为具有完全刑事能力行为的大学生,应该习惯于遵守法制。而且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及接班人,应该学习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因此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遵章守纪的引导及制度的建设。2)爱心性及责任性的原则大学教师作为教育者及学生的引路人,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及爱心。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也应该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习及工作中具备责任感及关爱意识。3)典型与榜样引导的原则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风建设中,应该注意使用典型的人、事对学生进行引导及教育,让同学们树立目标、理想及信念,进而为之而努力。4)提供平台及机会的原则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学校应该为学生搭建学习、实践及特长展示的各种平台及机会,让同学们在课余文化生活中锻炼自我,从而使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5)注重环境感染学生的原则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才。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及生活的地方,应该营造一个美丽和谐的环境,同时更应该注重文化氛围的形成。让同学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感受民族的精神,更要让学校的历史及文化熏陶学生,使同学们在其中形成独立健康的人格。

2、“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的内容

1)加强组织制度保障学校应该从人力、物力、制度上加强学风建设的强度。首先,领导应该重视,加强人员的配置。其次,应该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学风建设平台的建设。再次,应该从激励机制、违纪教育及学风建设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2)加强教风的建设力度学校应该从教师数量、质量及结构等方面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为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另外,应该加强教育的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对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考核,以提高指导、教育学生的能力。3)管理措施要到位首先,应该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方法、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其次,管理措施全面化。应该从班风建设、考风考纪管理、寝室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建设,加强学生全方面的管理。再次,加强学生的考核。从学生的德、能、勤、纪等方面进行考核,使学生树立全面提升自我的意识。4)搭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平台学校应该各种平台来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应该通过团课、主题班会、讲座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其次,通过政治理论及形势政策的学习加强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再次,举办各种科技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另外,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让同学们有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

作者:赵丽丽 赵红坡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注:本论文是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6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编号:SZ-B-201513

参考文献

[1]宋志鹏。高校学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实际测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3).

[2]李英林,高群。转型期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学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2011(05)

第二篇:高校考务管理工作学风建设研究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个高校对于学风的建设非常重视,又由于考风与学风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意味着高校可以通过学生考试的整个流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使得高校形成一个良好的考风,最终促进学风建设。

[关键词]

高校;考务管理工作;学风建设

高校的考务管理是指教学管理部门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考察并检查教学状况的主要方法手段。在日常的教学中,考风和学风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意味着高校可以加强考务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1]。高校考务管理工作对于学校优良的学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高校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的特殊性,高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考风促进学风的方法,从而使得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一、当前高校考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试卷命题存在着缺陷

高校的教师在试卷的命题中都非常的尽职尽责,但是由于有些教师为了提高课程的通过率,在考试前几天,会将考试的重点范围划小越来越接近考题,有的教师甚至是将考题的内容原封不动的透露给学生,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不认真学习,在考试的前夕,将教师划出的重点,进行背诵记忆获得高分。或者是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有的学生甚至在考试的前夕不复习,直接将考试的答案带进考场,从而严重影响到了考风、学风的建设[2]。部分高职教师在阅卷的时候,不能严格的按照标准的评分制度进行阅卷,当学生出现一、两分之差的时候,教师会出现送分的现象。

(二)在考试的时候监考老师不负责任

从调查的现象可以看出,有的监考老师在监考的时候兢兢业业,但是仍有一部分的监考老师,在监考过程中存在着不负责任的现象出现。例如:在监考的时候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者是看窗外的风景、不停地和其他的监考老师进行交谈等违规现象的出现。或者是看着学生发呆,对于学生之间的交头接耳、作弊现象一律不管,没有很好地将考场的纪律维持好。

(三)学生考试作弊花样层出不穷

在对监考老师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尽管现在的高校在考试的前期十分注重诚信应考,并且在考试的过程中,学校还会组织教师在考场的黑板上写着“诚信应考”四个大字,同时也加强了对作弊学生的处分[3]。但是学生抱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心理,铤而走险在考试过程中作弊且手段层出不穷:替考、夹小抄等。在针对电子通讯设备工具作弊的方法时,高校采用了屏蔽器,但是有的屏蔽器在教室外面,因此学生在考试期间借着上厕所的理由,将屏蔽器破坏;或者是两个学生商量好自己的考试座位,一前一后的坐着,前面的学生拿着镜子可以将后面学生的答案看在眼里,没有经验的监考老师只是以为学生爱漂亮。

(四)考试过后就放假

我国基本上的高校在期末考试完毕之后直接放假,没有对考试的试卷、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考试结束之后,就预示着这门课的完结,学生不再去注意哪些知识自己还没有掌握,哪些内容还不是很熟悉;教师也不再过问,从而使得考试仅仅只是为了成绩,没有将考试应用的调节功能显示出来。

二、高校考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考试前管理的对策

在考试之前,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诚信应考的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对于考试制度加以了解,从而使得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诚信应考。让高职学生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诚信应考的价值,让高职学生知道考试只是一个检测这一时间自己所掌握知识内容的手段,是为了更好的促进高职学生的学习,知道自己哪一方面知识还没有掌握,让学生知道考试不是目的,仅仅只是一种手段。同时将学校对于作弊学生的处分告诉其他学生,并且班主任列举几个例子,让高职学生深刻地理解到不诚信应考的严重后果。给学生营造一个诚信应考的环境,在促进良好学风的同时,高校一定要给学生建造一个诚信应考的环境,这是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的[4]。因此高校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使得教学计划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符合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这就要求高校在有经济的条件下加大本校的设备投入,从硬件设备上来保证学生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应该注意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使用灵活多变的宣传教育的活动,例如:高校可以请毕业工作好多年的校友回校进行演讲,让他们对考试制度和考风考纪知识进行有效的宣传,通过做展板、挂横幅的方式,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诚信应考的环境。加强力宣传诚信应考力度有利于考风考纪的形成,并且对于那些心存侥幸的高职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震慑力,进而打消其在考试的过程中作弊的想法。实行教考分离的规章制度,在高校中应该实行教考分离到的规章制度,具体的做法就是在高职教学中,任课教师只负责教学,不负责试卷。试卷由教研室组织相关的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考题的命题,同时应该多准备几套试卷形成一个试题库,在考试的过程中,由教研组随机抽取,这样最大化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对于考风工作的影响[5]。对于试卷命题质量进行提高,从日常教学中,可以了解到考试的质量与试题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试题的质量也会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方式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教研室在组织教师命题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高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命题,最为关键的是在命题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命题。并且在命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考试题目的灵活性,因为在考试的过程中增加试题的灵活性,减少需要大量背诵的题目,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考试时进行动脑思考,使得学生不能从课本中找到考题答案,这样就失去了夹带纸条进考场的意义。最为关键的就是在命题的时候,针对高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试卷命题的难度一定要做到适中性,从而保证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答出答案,这样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的积极性。将考场进行彻底的清理,在考试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先到考场,之后将考试的相关内容写在桌子上、椅子上,甚至是墙上、地板上等等,影响了诚信考风的形成。因此高校应该组织教师对于教室进行清空行动,将考点锁上门。这样有利于考风的形成。组织学生签订诚信考试的承诺书,高校组织学生签订诚信考试的承诺书有利于优良考风的形成,并且对于开展诚信应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诚信考试]www.huzhidao.com[承诺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考试的过程中,保证不采取任何作弊的手段、方式。如果在考试的过程中出现作弊的现象,愿意接受学校的任何处分。组织学生签订诚信考试的承诺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的后果。使用这样的办法可以有效地增加诚信考试的威慑力。对于学生成绩进行合理的安排,现如今,高校针对学生考试所采取的方式仍然是单一的一次性闭卷考试的形式。为了更好地将高校考务管理工作做完善,高校可以改变一张试卷成绩决定着学生的成绩,这就意味着高校可以将成绩按照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及考试时的卷面成绩进行一定比例的细分。例如:对于日常学习中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给分,可以按照学生平时的考勤、作业、学习时的态度、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状况、课堂上的测验等等都可以作为最终考核成绩的依据,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折合到最终的考试成绩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认真表现,带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考试过程中管理的对策

为了确保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诚信应考,高校可以推行一人一证准入制度。具体的方法就是在进入考场的时候,学生可以凭借着学生证、身份证等证件进入考场,这样可以从根源上杜绝替考的现象出现。并且在进入考场之前,监考老师组织学生将所用的与考试无关的东西放在讲台上,特别是手机。由于有些高校在实施考试的时候,只规定了考试的地点,不对学生的座位做出规定,这就意味着有的学生通过某种手段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坐在自己的邻桌,从而起到作弊的效果。因此监考老师在开考之前,让学生对于座位进行临时调换,从而有效地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同时高职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作弊的原因就是一部分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这是因为学生普遍认为高职老师在监考的过程中存在着不重视的现象,从而使得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出现较多的作弊现象。这就意味着高职学校一定要形成良好的考风,对于监考老师进行严格的管理,组织监考老师在监考之前一定要学习相关的监考须知等文件,并且在监考的时候,要杜绝监考老师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监考老师应该防止、及时的制止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对于敢以身试法的学生,进行严厉的处分,争取做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同时高职学校一定要加强巡考的力度,这既是对于学生的监考,同时也是对于监考老师的一种监督体制,因此巡考对于考试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高职教师除了对于考试之前、考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还要在考试之后,将高职学生在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有效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了解,有利于高职教师以后的教学。

作者:陈少娜 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惠娟.加强高校考务管理工作促进学风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98-100.

[2]陈颖燕.高校学籍管理改进学风建设的思考与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1):100-101.

[3]廖可莹.高校加强学籍管理促进学风建设的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6):54-55.

[4]赵锋,邹忠.学生工作视角下对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118-120.

[5]宫照敏.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3(9):76-77,100.

第三篇:高校学风建设途径思考

[摘要]

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不变的主题,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等职业院校而言,优良的学风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了解高职学生现状,从学生特点入手,营造高校良好的学风。

[关键词]

高校;学风建设;学生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应该是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的统一,因此,高校应准确了解高职学生现状,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高职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促进学风建设的发展,努力形成高校良好的学风氛围,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

一、高职学生一般特点分析

(一)实践动手能力强,理论学习困难

由于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迫切,使大部分高职学生充分认识到专业技术对他们的重要性,他们在实践课上都会努力苦练专业技能。与此相应,他们对文化课学习兴趣不高,没有很强的提升个人素质的意愿和行动,如果没有教师监督,很难自主进行学习;缺乏计划性和学习目标,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部分高职学生对人生缺乏长远打算,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上不具有计划性,缺乏动力,自我期望值普遍较低,有的学生认为只要能有所学校上学就行。再加上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本来就有很多不足,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网络游戏、聊天、打工赚钱买奢侈品等上。

(二)兴趣广泛行动力强,文化基础薄弱

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高职学生普遍更重于技能的学习,从而使得人文知识的学习相对处于弱势甚至被忽视的地位。学生从心理上不够重视,自然就导致淡化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此外,由于受互联网文化的影响,有些文字表述经常是汉字、英文、“火星文”混杂一起,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呈现越来越弱的趋势。同时由于受各种秘史、幕后故事的影响,学生淡化对历史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等知识的学习,人文历史知识掌握相对匮乏。虽然高职学生对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不高,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如志愿服务、社会调研、校园文化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对行动能力的要求往往要高于对知识能力的要求,高职学生通常能够凭借良好的行动能力顺利完成这些活动,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使他们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来参加诸多类似的活动,在不断的良性循环中,高职学生形成兴趣广泛、行动力强的群体特征。

(三)集体荣誉感较强,创新能力较弱

虽然高职学生在集体生活的某些方面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宿舍中不注意卫生、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等,但在很多他们所认同的、对自己所属团队很重要的集体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比如在运动会上为荣誉而战、在文艺演出中辛勤排练、在技能大赛中通宵钻研等。但他们在团队活动中,特别是在团队创新方面能力较弱,需要指导。创新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但在高校中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很少,他们普遍表现为缺乏自信,害怕失败,缺乏创新的勇气;没有参与创新实践的好奇心,创新能力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激情,创新活动成果较少。

(四)职业独立意识强,生涯规划缺乏

高职学生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希望父母、教师、同学、朋友过多地管自己的事情,凡事都希望自己能够做主。部分学生受功利化价值观影响,认为交钱上学,只是为了自己将来有份好工作,有更好的前途。遇到事情时,首先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好处,有好处就积极去做,反之就不做或消极对待。高职生在大学三年期间,要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实习生、准职业人、职业人的转变,这些转变使得他们需要频繁地变化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对他们的适应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也导致他们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模糊迷茫,在选择自己的专业的时候,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选择与“能赚大钱的,社会地位高”相关的一些专业。他们在求职择业中少有主见,存在从众心理,一些找到工作的学生就业后频繁跳槽,工作中稍有困难就逃避,盲目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追求。

(五)情绪情感丰富,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

1.自卑感强而又渴求他人认同。高职属于专科层次,在学历上存在着比本科低一个层次的问题,所以与同是本科生的同龄人相比,他们会产生一种自卑感,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使他们忽视了自己的优点,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也不能正确地接纳欣赏自己。他们有时盲目羡慕别人的优点,拿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做一些自我伤害的对比。还有部分高职生的自我期望偏高,制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目标,达不到这个目标就觉得自己很没用,从而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

2.就业压力大焦虑心理加重。进入高校后,有的学生因学习缺乏动力,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从而心理上出现困惑和焦虑。另外,由于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偏见,导致很多高职生就业相对困难,加大了高职学生的就业压力,而某些单位或者职业的性别歧视又会使高职女生就业出现难上加难的情况。有的学生面对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市场竞争严峻激烈的现实无所适从,出现神经紧张、失眠、胸闷等焦虑并发症。“首都高校学生学风建设有效机制构建研究”课题组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中发现,首都高校有3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有近20%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存在焦虑的倾向。通过对高职学生一般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职学生既有明显的优点,又存在自身的缺点。在高职学生中深入推进学风建设,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风,必须结合高职学生一般特点,从高校实际出发,探索高校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学风建设路径思考

(一)加强制度建设,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

规章制度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控制力,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二级院系应就学风建设制定科学的制度,将学生个人和集体的遵守制度情况与考核、评奖评优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建议和要求,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关爱是创建优良学风的有力保证。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同时必须加强师德修养。加强学风建设,必须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由于他们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多,能够较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习等方面的情况,所以学生工作队伍既是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者,又是学风建设的引导者、监控者。学生工作队伍可以通过听课,了解学生的课堂纪律,了解学生对教学的要求,教师也可及时将学生上课情况反馈给学生工作部门,建立“教”与“学”的联动机制。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充分利用报刊、广播、橱窗和校园网等加强校园文化的宣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其次,可着眼于校园人文景观建设,通过建筑、雕像、园林等实物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再次,举办学术报告与学科讲座,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

(四)加强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首都高校学生学风建设有效机制构建研究”课题组调查发现,有88%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实践性环节以及课程中实训时数较少,近8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实训课并不能完全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我们确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确立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根据社会的需要建立高职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从优化整体结构着手,改革课程体系,重新审定、合理调整总体的课程设置。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增加综合素质养成需要的课程,并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课程体系。

作者:佟怡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人事处

第四篇: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思考

摘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水平。本文主要讨论了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以及加强学风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

民办高校;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的话题早已有之,人们对于学风建设提出了各种设想,但是关于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讨论大多围绕在加强学生学习层面。在新时代,民办高校学风建设,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笔者从民办高校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新设想。

一、学风建设的目的、意义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广义来讲,学校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等都属于学风的范围;从狭义来讲,学风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各方面的综合效果。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观察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反映学校的整体学习风貌,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未来进步等都有深远影响,是反映学校综合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风,反映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纵观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效果良好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待学习、对待未来发展是有目标、有动力的。反之,那些整天浑浑噩噩、虚度光阴的学生,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消极的、灰暗的。学风,是学生学习态度的综合体现。有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就有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有了目标,就有动力。学生如在学习中,能够认真听讲、克服困难、并且擅于思考,他们的学习风气就越是浓厚。

二、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丰富,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正是由于他们的思想不稳定的特点,使得他们对于新事物没有辨别能力,从而深陷其中。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呈现以下特点:

1.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因此,高校开设的课程以理工农医类居多,实践类课程比例较大。而目前民办高校的实践类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的探索精神、求知精神无法得到满足,这是矛盾之一;民办高校对于教师的管理极为严格,抵消了部分教师的教学热情,这是矛盾之二。

2.教师来源上,以民办高校上一级本科院校为主,他们会将公办院校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带到民办高校来,脱离学生实际;教师学历上,过去在教师资源匮乏的基础上,以本科为主,近年来开始注重教师的学历层次,硕士甚至博士是基本条件;教学方法上,教师仍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不顾学生实际、忽略学生需求,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精神。

3.民办高校学生来到学校有着一定的抵触情绪,对自身的期望较低。学生中分为两个极端:一是不甘心型。想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命运,因此,他们学习起来更拼命,更有动力;二是彻底堕落性,得过且过,混一天是一天。90后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自控力较弱,学习注意力不强。往往他们有着较强的学习愿望,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心态矛盾逐渐上升。他们往往感到竞争压力较大,却又不愿意学习;希望学校少管,自控能力却较弱。

三、加强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建议

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办事。要处理好自我成长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既要发挥学生特长,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又要兼顾学校培养目标、提供优质教学方法,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的需要,要加强对学生自控能力的引导。学风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生考风考纪的教育、还关系到整个学校校园文化和教学风气。

2.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整个大学的始终。知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使得未来将会弱化教师的作用,教师更多的将主要是传授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大一入学就让学生规划未来发展目标。要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作用,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

3.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创造。鼓励在校教师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聘请知名教授和学者来校讲学,开拓知识领域;加大学分互认力度,加强与国外高校、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培养,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开展教学改革;对教师开展人文关怀,将硬性制度与人文关怀结合在一起,为教师提供良好教学氛围。

4.加强制度管理,将管理与育人有机结合。随着人民群众高等教育意识的觉醒,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多采纳人民群众的呼声,但是,也更多的受到学生家长的质疑和干扰。必须坚决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受人情、利益所动摇,切实维护广大学生的利益。作为学校,一定要依法办事、从严管理、从严执教,弘扬正气。同时,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为学生发展考虑、为学校长远发展建言献策。

作者:李海燕 单位:长春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家茂,潘晓卉。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年8月。

[2]王道明,周贞云,王立良。高校辅导员视野下的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科技信息,2014年9月。

第五篇:理工科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摘要]

优良学风是理工科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要求之一,理工科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一直是师生关注的重点。本文详细介绍了理工科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目的和重要性,并提出从领导机制、目标管理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合力建设理工科高等学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从学生、教师、学校多角度出发说明学风建设的必要性和具体建设方法,还提到学风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的改革,希望对构建优良、长效的学风有所裨益,只有优良的学风建设才能带来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和文化,培养积极好学的学生,建设先进的师资管理团队,建立更为优秀的学校。

[关键词]

理工科高等学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党的十七大中一再强调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仍然是非常重要且稀缺的。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院校进行学习,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教书育人的真谛,教导学生怎样做人是一件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事情。优良学风是理工科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础,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要求之一,理工科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一直是师生关注的重点。而只有优良的学风才可以培养更多价值取向正确、团结向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刻苦学习建设的新时代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增砖添瓦。

一、理工科高等学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学风的全称是学习风气,其含意为学习者形成的长时间稳定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外在表现,是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的进一步总结,而高校学风则是指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在治学方面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也是治学目的、精神、态度、方法的总和。理工科高校学风主要包含了领导治校、教师治学和学生学习三个层面,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代表了最主要的精神和文化特征,是高校能否经久不衰的源动力。因此,构建理工科高等学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就成了重要的基础工作。长效机制,意味着通过规范的制度、有序的操作使得学风建设保持长时间的激情和效率,形成一个各因素相互联系、制约的学风建设体系,以最符合本校情况和师生特点的建设方式完成学风建设工作,并且使这项工作长久、持续的发扬下去,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向上的奋斗观,培养老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最终形成一个持续良性发展的学风建设体系,建设适应时展的高等院校,培养更为优秀的新时期高校人才。

二、理工科高等学校学风建设面临的问题

各高校在学风建设中都会出现学校师生重视度不足、学校领导的规划性不强、没有相关的动力激励和保障措施等问题,这使得学风建设往往“曲高和寡”,对理工科院校尤其如此。理工科院校学生更注重科学知识的探求,对文化内涵不甚在意。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极强,即使上课时间也打游戏,四级通过率、考研率低,早自习、晚自习不积极,提到学风建设,多数学生“不明所以”,少数知道的也认为学风建设只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相关管理部门的制度也有些混乱,执行力度略低下,整体的学风建设情况有待改善。

三、构建理工科高等学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建设高效、长久的学风建设机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多角度、长时间的发展过程,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配合,下文中详细地介绍了一种从领导机制、目标管理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四个方面合力建设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方法。

(一)领导机制

要形成长效的学风建设机制,就不能缺少学校党建、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只有全校上下一心,各部门互相配合,才能做到。领导机制的建立首先确定了学校对于学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从而决定了全校师生是否重视学风建设;其次可以制定相关的学风建设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学风建设;最后,领导机制决定了是否能形成上行下达的组织机构,落地执行上级下达的学风建设计划,整个组织中,计划、指导、行动相互协调,一起完成管理建设工作。构建领导机制可以高效地进行学风建设工作,其构建方法包括:第一,成立校级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小组中的成员有学校负责人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主要负责整体的规划、指挥、协调学风建设工作;第二,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要进行科学民主决策,作为学风建设系统的最高决策层,要从战略、全局、根本的角度制定建设目标和任务,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决策,以民主的方式杜绝主观、专断,避免小组成员因为个人感情影响建设工作;第三,在进行民主决策前,需要充分地收集、调查资料,设计出符合高等教育学校宏观规律特点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等;第四,学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需要有力的进行执行工作,从大局入手,制定细则和具体执行办法,使得规划落到实处;第五,可以通过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进行布置、检查、考核、评比的工作,定时和不定时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在起到监督作用的同时总结工作中的失误,制定更为完善的学风建设计划。

(二)目标管理机制

目标是一个非常具有激励含义的词,是人对追求事物的预期结果,当管理中引入目标管理概念时,就意味着人是管理活动的中心,得到一定的成功是管理的标准,最终使组织和个人获得最好的成效。高校学风建设中引入目标管理,意味着繁杂的工作会变得有层次、有方向,管理机制更为动态,也更容易进行工作结果考察。构建动态的目标管理机制可以高效地进行学风建设工作,其构建方法包括:第一,制定学风建设的目标设置机制,以学校办学为基础,制定学风建设的总目标,再将总目标进行细化,细化到各部门单位、各师生个人,要有相应的分目标,这些分目标最终都是为总目标服务的;第二,所制定的目标要符合每个人的层次类型,以事实为原则,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科学论证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使用目标责任制的方式,将权责分明;第三,制定学风建设的目标过程管理机制,不能只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的稳定性,要避免因过于放任导致的流于形式的情况,在关注过程中及时修正不切实际的失误,做到实事求是;第四,建立规范有序的督查机制,建议由专门的督查机构,将督查工作作为目标过程管理的一份子,使每一项目标都落到实处,随时跟进,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工作,对结果进行反馈,对偏差及时纠正;第五,构建学风建设的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对完成度高的部门单位或个人予以适当的奖励,树立榜样标杆,激励大家向其学习,对成效低且态度消极者,予以处罚,令其总结原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保持良好向上的信任氛围,不可互相推诿;第六,既然作为目标管理机制,也就是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中前瞻性、大局观最好的一环,就需要相关目标的建设工作者在总结这一阶段工作成效的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建设目标和工作计划做好准备。

(三)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将理工科高校学风建设体系的内外部动力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从而提高建设效率,推进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多个动力的综合作用,要坚实个人力量,使集体合力达到最大值。动力机制可以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推动学风建设工作,是一种通过激励方式实现高效建设学风的机制,使管理者、执行者拥有强大动力,从而激发高校师生员工对学风建设的兴趣,推动发展进度。将决定和影响学风建设工作的动力要素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内部动力要素和外部动力要素,前者包括高校学风建设主体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激励机制,这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根本推力,是不可缺少的动力主体,其中主体包括领导者和师生,前者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学风建设的目标和管理工作,管理激励制度主要指符合标准的、可以激发师生进行学风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是一切建设工作的直接驱动力;后者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建设的大环境、社会发展要求和政府支持,是外部推动学风建设的助推力,这也使得本校的学风建设不会脱离社会实践;通过动力机制整合学风建设体系的内在结构和各要素关系,可以最大程度地形成合力,使学校、社会也齐心协力,取得最优的学风建设效果。

(四)保障机制

构建完整的保障机制可以高效地进行学风建设工作,其构建方法包括:第一,法律保障,法律法规和文件往往会起到最大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同时也给建设工作以有力的支撑,建设中面临的违法阻碍可以按条例处理,建设中产生的违法行为也可以被申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一切建设工作的基本保障,对此,已经出台了与学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等;第二,经费保障,学风建设这样一个繁复的过程离不开财政的支持,教师建设经费、教学基础建设经费、科研投入经费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师资建设经费可以用于培训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教学基础建设经费可以用于学校设施、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环境,科研投入经费可以用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但在资金投入中一定要保证每一笔经费都用有所得、落到实处,经费比例也需要民主讨论和投票,经费发放要及时,避免贪污舞弊和挪用的现象发生;第三,社会文化环境保障,前文中提到社会文化环境是学风建设的外部因素,每一个人都处在社会的大环境下,难免受其影响,良好的外部“气候”使学生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也更容易在社会中得到认可,从中激发更浓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同时也意味着学校不仅仅要关注学校内部的学风建设环境,还要注意社会大环境,当周边环境发生不良变化时,及时了解原因并进行疏导,改善外部环境,为学风建设工作创造长足发展的优良条件。

四、总结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风建设也亟待发展,将其与人才培养、思想教育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了无数师生关注的重点,本文中提到了可以构建由领导机制、目标管理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共同组成的高等学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念,使四种各有功能的机制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相互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协调,同时也互相监督,形成牵制。除此之外,在新时代的发展之下,笔者建议建设学风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借助一些新的、高科技的平台宣传学校学科建设,也可以借高科技平台完成管理工作,更为高效,但是受篇幅和内容的限制,本文中并没有提到这项内容。这项内容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学风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甚至数十代人的共同努力,其中必然会多次进行改革,引进新的理念和技术,对于这些,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不可一味地批判,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将优秀的文化吸收到学风建设中,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热爱学习、勤奋好学、高素质、具有钻研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高等学校人才,建设高效、长久的学风建设机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配合。综上所述,学风建设需要各种机制有机整合形成系统,需要以教育带之,以管理促之,以环境育之,以服务护之,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作用。要创建最适合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需要各部门、各机制共同运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创建负责的高素质团队,关注内外部环境,完善领导、管理、执行、监督等机制,使得每一所高校都拥有自己的灵魂,拥有自己独特的学风,并将此一代一代地发扬光大。

作者:孟德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张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旬刊,2014,12(12):112-114.

[2]吴燕,陈德铭。系统论视角下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4(84):447-448.

[3]刘男,刘昕雨,李伟嘉。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视角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探究[J].高教探索,2016,64(86):144-146.

第六篇:高校学风建设加强研究

【摘要】

文章认为,要培养高校的优良学风,就必须做到:上下合力抓学风,以良好的氛围导学风,以优秀的集体带学风,以榜样的力量促学风,以辅导员队伍自身优化引学风。

【关键词】

高校;学风建设;辅导员;举措

高校学风建设不仅能促进学校自身发展,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良的学风绝非是一蹴而就的,建设优良的学风需要高校教师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共同合作;需要全校齐抓共管;需要几代人不懈努力。优良的学风体现在学生的学习风气正、学习能力强、考研率高、就业率高等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学生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良好、个人素质文明、学习热情饱满等具体方面。优良的学风还具有熏陶、渗透、感染的作用,起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同时群体对个体的约束或促进作用也是无穷的。大量事实表明,优良的学风能够培养出更多品行高尚且精明强干的社会精英。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约定俗成,它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人们奋进,感染并促进着一代又一代的高校学子。因此,建设优良学风作为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

一、上下合力抓学风

高校学风建设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教育制度的完善;离不开学工系统、教务系统、各个学院、教辅系统的共同努力。其一,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定学生的政治立场不动摇;不参与邪教组织;不参加藏独、东伊运等恐怖组织。同时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还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其二,学风建设离不开制度建设。学校相关部门要制定严格的,经得起推敲的规章制度以求达到高出勤率,低迟到率,零违纪率的较高目标,并按照规定严格执行。如《XX大学学生手册》所包含的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纪律处分办法、学生奖助学金评定办法、学生考试违纪处理办法等制度。另针对学生特点制定学生学风管理标准,严厉惩处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严厉打击考试作弊的不良现象。其三,高校教师与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共同配合管理学风。辅导员老师与授课教师相配合,辅导员老师严格控制学生的请假情况,授课教师做好学生的考勤管理工作。学生干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干部组织开展“晨读”、“提前十分钟进课堂”、“课前10分钟讲座”、“课前收手机”等工作,来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和出勤考察工作。

二、以良好的氛围导学风

良好的氛围是高校培养优良学风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校园氛围首先包括良好的学习环境、住宿环境、用餐环境等学校的硬件设施环境;其次包括文艺、科技、体育、服务、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再次包括浓郁的学术氛围、融洽的交流氛围、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等无形的软环境。软硬环境齐抓共管自然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一是抓好学校硬件设施建设。要致力于抓好上课秩序、用餐秩序、住宿环境维护等习惯的养成建设。同时制定、宣传并推广各项相应规章制度,从而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上课习惯、就寝习惯、卫生习惯。二是抓好第二课堂活动建设。要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风建设工作的效果。学校要积极组织有专业特点的兴趣小组,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学校要组织开展更多的诸如专业技能大赛、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模拟招聘会、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

三、以优秀的集体带学风

古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价值观趋向很大程度会受到集体的影响。教育心理学中的无意记忆学习既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采用专门的方法,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人们大量的生活经验、行为方式都是通过这类记忆积累的,所以环境的优良直接影响到个人自身发展。第一,推行“学风优良班级体”,优良的班集体要以带动班级的每一名成员进步为宗旨。设立“标准化班级”、“优秀班级”、“学风优秀班集体”三级梯度,其中“标准化班级”和“优秀班级”由学院评比,“学风优秀班级体”由学院上报,全校评比。对“学风优秀班集体”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第二,以优秀的学生干部集体带学风。学院要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工作,设定严格的学生干部准入机制,淘汰机制。用培养出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学生干部群体带动更多的普通同学。

四、以榜样的力量促学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努力向优秀的人看齐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榜样更是一剂催人奋进的良药。一是树立优秀学生榜样。聘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为学生做报告,优秀毕业生讲述大学生活、畅谈学习方法、品读学习经历的过程对在校生而言也是一种感染和促进。二是讲述学校中的典型违纪案例。老师要在新生入学阶段讲述典型的学生考试违纪、打架斗殴等案例,使学生引以为戒,见不贤而内自省。三是请优秀的校友回校做报告。请社会上的优秀校友回母校分享他们的成功经历和心路历程,讲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乃至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同时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五、以辅导员队伍自身优化带学风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的主力军,是践行优良学风的一线教师,因此辅导员的高素质严要求决定了高校学风建设的稳健发展。首先,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在各方面,高校辅导员都要与时俱进,在生活上帮助学生;在学习上督促学生;在思想上启发学生;在就业上引领学生。其次,要善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辅导员要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积累学习心得总结经验,将无形的知识融入血液,应用于工作中。再次,学校应促进高校辅导员做好科研工作,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有利于辅导员自身能力的提升。随着研究课题的深入,辅导员队伍将有望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家或发言人。

作者:于洋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行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宁都。对高校学风建设实践的思考[J].学园,2015(4)48.

[3]费文晓。高校学生工作于学风建设实践[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4)224-227.

[4]杨建。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03).

[5]陈刚。试论高校学风建设[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6]郭芳,杨瑞旭。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7]鞠宏军,杜丽娟。高校班级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6(13).

[8]王健,潘岩。高校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1).

[9]郑玮华,吴梦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深层次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学风建设总结 篇六

1、就目标而言,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良好的学习风气又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等意识层面的科学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工作,学生不仅能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还能够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2、学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方面具有高度的耦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意识层面的教育;;学风建设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何种态度对待学习,以及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两者均反映了一种科学务实的优良态度。

3、思想政治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可靠保障。

高校的学风建设属于学生思想层面的建设,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通过思想政治的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沿着科学的政治方向前进,从而促使他们早日实现远大理想,在这个角度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为学风建设提供夯实的思想基础,为学风建设的实际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等学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的学风建设属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是思想层面的基础教育,因此,在高效的学风建设中融合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校的学风建设起到了基础性的促进作用。另外,学风建设是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与突破点,可以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切实有用的平台。

三、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实现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前提,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学风建设成功与失败的重要表现,因此,要在大学的学风建设中,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工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明确“以学为主”的观念

在此基础上形成奋发学习、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兼顾学习成绩与其他素质的提高。

2、将大学生的学术教育与诚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两者结合起来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将中华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的学风建设中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将校园内的各种文化活动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学风是一种校园文化,是学校内涵的积淀,而校园内文化活动是学风的外在表现。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的第二课堂,包含了非常丰富综合的内容,比如:文体活动、科创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校园的文化活动也是学校进行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精心布置与完成每一项校园活动的过程中都是使学生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过程。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逐渐修正自身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做法。

四、总结

学风建设总结 篇七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风抽查;长效机制

1引言

学风是指一所学校的治学思想、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一所大学传统底蕴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加强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育人环境、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

2从抽查数据看学院学风现状

2.1学院总体数据总结

2018学年上学期,由学生处牵头每天安排一名老师抽查全校上课情况,分上下午进行。后安排各系部也加入抽查的队伍当中,根据安排好的时间各系自行分配辅导员对指定楼层课室进行抽查。下面是为期一个多月的抽查采集的数据的简单归纳总结,具体抽查数据如下:在表1中,可以看到多数系的迟到率高于旷课率,说明了我院学风情况中迟到的问题是相对严重的,学生时间观念差是首要的原因,其次老师课堂要求严格与否也影响着学生出勤的情况。

2.2个别系部情况分析

从抽查结果中数据可以看出艺术系和轻化系被抽查的班级和人数差不多,可是艺术系的旷课人数明显是比迟到人数多,而轻化系则是与整体学院的情况相符,迟到比旷课人数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不同专业的教育方式也影响着学生出勤的情况。这次学风抽查得出的数据比较随机和片面,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学院学风现状。但仍有可分析性,对整体数据和抽查时反映的情况分析可见:(1)学生没有正确的时间观念,认为迟几分钟没什么大不了;(2)部分学生认为任课老师点名才是考勤导致课堂纪律、学风松散;(3)每天被记名的学生基于记名没有任何处理,仍我自我素,继续迟到旷课;(4)教学与管理部门的职能混淆,例:有个别老师上课学生没到居然打电话给班主任要学生。

2.3存在问题的因素

2.3.1社会制约因素

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之风直接或间接折射到高校中来,从而引发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使部分学生无论在课堂、课余,还是考场中的表现,都一定程度地带上了强烈的功利、实用和投机取巧色彩。

2.3.2学校制约因素

(1)近年的扩招,给学校的管理及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办学条件下,学校的管理制度尚不健全,教学改革滞后,教学设施不足,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教学质量不能保证;教育管理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针对学风建设的必要的、系统的规划,缺乏抓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2)学风与教师的师德及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两校区办学,教师们的精力有所分散,投入教学工作的精力不足,不仅自己不认真,部分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教学态度敷衍,责任心不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因材施教和知识创新与传授的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失去兴趣,从而注意力转移。

2.3.3家庭制约因素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中不良因素会导致学生学习观的扭曲,容易出现应付学习、盲目学习、被动学习的消极状态。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部分父母认为子女上了大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对其学习不管不问,造成学生不学习也无所谓的观念。

3建立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建设优良学风,必须有一套有效而具操作性的机制来进行长期的管理,学院是万人学校,要与时俱进,建立机制而且全员参与共同执行,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工作,为学生成才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在我校现行的学风措施上,完善制度,希望能从问题根源处加强学风建设。

3.1我校现行的学风措施

(1)抓好早读晚修的出勤,每周组织辅导员查勤,对迟到、旷课的学生做好思想教育并对严重违纪者予以处分,在公告栏公布。各系辅导员每次检查需在登记表上写清检查情况且每月学生管理科收回表格备份作为考核参照材料。(2)每月学生处定时安排带队检查晚修或宿舍情况,检查人员各系安排。(3)班主任、辅导员每周下宿舍,了解学生动态,解决学生困难,加强学生文明、卫生、安全教育、合理作息的管理。检查情况登记同上。(4)学院八大系各自针对系部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举办相关的学风活动,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学风建设的重要,从而改变学风。(5)团委针对晚修情况进行抽查,从活动形式方面着手,改善晚修形而上的问题。(6)针对抽查的学风班风,对教学也作出相应要求,要求教师加强考勤,强调学风。

3.2完善制度,从问题的根本出发

(1)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教育引导机制。选拔一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担任学生的导师和导生,有利于教风重整、有利于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有利于实现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发挥新、老生之间的传、帮、带作用等。因此,建立健全导师、导生制度,对学生个人的学习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学风有着重要作用。(2)建立科学完善的学风激励机制。根据教育心理学中激励对人的所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可以制定一套学风激励机制,在学风建设过程中,通过外在激励来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增强其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自觉将学风建设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并为之奋斗,从而达到学生积极学习的目的。通过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来督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奖励制度的建立中,充分发挥现有奖学金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通过不断改革奖学金评定、发放和表彰方式,加大评优工作的宣传力度,大力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和班级,激励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以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素质的拓展来体现学风建设的成果。学生获得尊重、理解、认可,满足其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从而引导学生为实现自己积极的人生理想而奋斗,从而满足其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可以促使学生获得指引性、方向性,从而达到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目的。学风建设需要学院师生共同参与,长期贯彻实施才能促使学院可持续发展并且与时俱进,这也是强校创新中的一大体现。

参考文献

[1]吴远庆,孙万冬。专业学习型社团与高校学风建设[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3).

[2]许彬,杨荣萍。浅析高校学风建设对策[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2).

[3]刘晓青。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新探[J].武夷学院学报,2012,8(4).

学风建设总结 篇八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学风建设

根据高校学风建设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高校学风建设可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作为理论部分,它要明确高校学风建设的具体内容,让师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学风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从广义上讲,高校学风建设是教书育人之本、学校发展之魂、学生成才之基。从狭义上讲,高校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求学期间积淀的精神文明体现[1]。作为实践环节,除了常规教学和学风建设的文体活动以外,还应通过校园景观设计、校园主色调和建筑物命名等多种载体,营造良好的大学学风氛围。总之,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值得我们从多角度来研究和把握的概念,它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生文化素养和学习精神、教师教学、研学以及治学态度、教学管理人员督学和导学之风的综合体现,彰显了大学的校园文化特色与人文精神。

一、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同学存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上学就是为了混日子,没有适用的学习计划,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不能主动学习。有的虽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各科的学习却未按照计划时间有序进行,平时的学习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和情绪,把学习当做消遣时间的工具,高兴了就学点儿,不高兴了就扔到一边。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带有功利主义色彩,把取得好成绩与获得一个环境舒适、待遇优厚的工作联系起来,急功近利,不讲究真才实学。

(二)组织纪律松散,学习动力不足。一些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就认为学习到了“终点站”,缺乏学无止境的理念,对继续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松散。具体表现在:上课聊天、上课睡觉、看课外书,或者在桌上乱涂乱画,不注意听讲。迟到、早退、逃课、甚至考试旷考等现象频频出现,到考试时就抄袭,不及格率极高。有的同学趁着网上选课期间外出打网络游戏,这些同学把学习当做沉重负担,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向家长交差,厌学情绪大,严重影响和破坏了校园学习风气。

(三)专业思想不稳定,存在厌学心理。不少学生受所谓的“热门”专业舆论影响,对待自己所学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以自我为中心,一旦选择的专业不够“热”,或者不符合个人爱好,就出现不安心学习的情绪,甚至出现无聊、空虚、自责、迷茫等不良心态。或者存在专业思想不定,今天想学计算机,明天想学英语,后天想学法律,最后一事无成。还有的学生片面地认为在校上课与将来就业不相关,学习专业知识不如到社会上锻炼能力,于是开始热衷参与社会实践,忙于外出打工,想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结果适得其反,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四)学习方法不得当,有被动学习的倾向。一部分同学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知识点的横向、纵向联系认识不足,不善于总结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往往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没有进行知识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学习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时造成理论学习与实际严重脱节,事倍功半,更谈不上学以致用。在学习方法上,存在惰性心理和矛盾心理,虽然主观上有自学的想法,但娱乐时间占平时生活的绝大部分,经常感到学习精力不足,考试之前突击学习,死记硬背,造成学习内容不系统,学习效果不明显。

二、影响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一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世界全球化、一体化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革,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既有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等一些不利因素,对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2],不利于学风建设。二是应试教育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我国大多都奉行“考试考什么,老师讲什么”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很少涉及弘扬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内涵,造成了一部分学生私欲膨胀、学习态度不端正[3],难以抵制贪婪与物质享受的欲望,对事物的是非曲直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就业压力的错误导向性。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每年的毕业生逐步增多,据统计,2017年就有795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压力,导致了就业不仅仅是大学生之间的竞争,还有学生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的竞争,造成了“学得好不一定工作好,学的差不一定工作差”的现象,影响了高校整体的学风建设。

(二)学校环境因素。一是办学理念存在偏差。教育的“产业化”促使一些学校以企业模式办学,造成了一些高校片面追求“量”而忽视了“质”,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选择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二是师资队伍发展不均衡。目前,部分教师对学风建设缺乏主动建设意识和系统化建设思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更新缓慢,尚不能及时反应行业最新发展方向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造成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4],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使得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不足,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工程,教师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学风建设需要学校各部门及师生之间的协调联动、紧密配合,仅仅依靠部分教师对学风建设在日常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够,管理者和师生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没有真正形成合力[5],学风建设很难取得成效。

(三)学生自身因素。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当前的一些同学缺少必要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的未来认识不清,有的同学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拿毕业证,有的是从众心理,报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还忽略了自己的专业课程研究。二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生要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战胜自身的弱点。例如,有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点困难与疑惑,就产生了胆怯、倦怠之心,没有积极的去参与实践,缺乏不断超越自己的奋斗精神,难以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取得进步。三是学长的负面影响。有一些高年级学长在校学习生活期间表现出的倦怠与惰性,包含学习动力、学习目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这些高年级的学长的负面言论与行为,对学风建设起着消极作用。

三、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学风建设的认识,做好学风建设规划。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仅需要现有的实施措施,更要有长期的建设规划的理念和认识,这样学风建设才能抓出成果,抓出实效。一是要按照上级的有关文件通知要求,健全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学风建设相关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学风建设顶层设计,整合学风建设力量,逐步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为学校和谐校园环境和内涵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制定与落实学风建设活动的有关计划,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7],坚持以学生为本,注意倾听学生呼声,关注学生热点问题,及时解决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面向全校师生,有计划地开展学风建设目标与教学管理的宣讲教育,提高各部门对学风建设的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正确引导与建设规划,逐步建立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十分必要。

(二)加强学风建设规范管理,树立先进典型。教育作为传承文化最有效的载体,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三好学生、优良学风班等先进个人和集体。新时期的高校应充分发挥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寝、综合奖学金等各类评奖评优的导向作用,发掘树立各类优秀学生典型。力争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常态化。探索建立学风督察和通报制度,形成“检查—通报—整改—奖励—检查”循环的长效机制,落实文化育人理念,树立先进典型,实现制度约束与教育引导相结合、教师督导与学生自律相结合,推进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运行体制。达到树立典型、取得实效、形成机制、服务长远的目的。作为教师还应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促进更多优秀教师走进班级,推进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鼓励机制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升广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水平。

(三)尊重学生成长规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要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的角度出发,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综合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与个性发展。教学上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专业特色,严抓教风与学生的学风,进一步发挥班主任、教学信息员、寝室指导教师和学生骨干的信息媒介作用,做好各项与学生心理、学习、生活、体育锻炼等相关的服务引领[6],及时、客观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并及时解决存在问题。优化学生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导向、激励和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全面推行案例、项目教学,强化学生教学主体地位,进一步培育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最终实现由量变到质的提高的循环过程,不断改善学风建设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进步的重要一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正迈向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8],意味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而学风建设内容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正是实现高等教育创新的不竭动力,因此,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结合时代精神弘扬优良学风在教育过程中的引领作用,还需要管理者的顶层设计、教学各部门的配合、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将学风建设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宋明江,李德全。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J].中国青年研究,2007(8).

[2]刘海峰,张瑛洁,钟莉。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33).

[3]乔丽萍。高校学风建设激励机制有效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3).

[4]梁玉珍。网络时代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4).

[5]王进欣,王今殊。高校学风建设关键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师范大学学风报告数据[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S2).

[6]罗滌。心理契约视角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策略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7]杨妙春,王宏。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6).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整理的8篇《学风建设总结范例》,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学风建设总结范例】相关文章

学风建设工作总结【优秀4篇】03-06

学风建设工作总结9篇01-18

学风建设工作总结(最新3篇)01-18

学风建设工作总结【优秀4篇】11-10

学风建设活动总结(最新4篇)09-06

学风建设活动总结【最新10篇】07-28

学风建设总结【优秀8篇】07-20

学风建设活动总结(精彩4篇)07-14

学风建设总结【通用9篇】06-22

学风建设情况总结3篇05-29

106 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