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1500字精选7篇

2023-09-08 05:18:06

《读书心得1500字精选7篇》由壶知道为您提供,希望可以在【婉莹满足了十几个农民工】写作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读书心得1600字 篇一

本文是一篇读书心得体会,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书,最近为了调节生物钟,每天晚上11点强迫自己就寝,可是还是睡不着,就开始读《不折不扣地执行》。全书读完,感慨六字:执行,原来如此。

不折不扣地执行的重要性。书中所说,工作态度可以分成三类:敷衍了事、被动听命、完美执行。我自身的感受是敷衍了事将会一事无成、被动听命将会痛苦万分、完美执行将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奠基石。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中,群众的力量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不是一两个英雄的功劳,一个单位的昌盛是领导有方、员工努力的结果,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对单位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个成功的团体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每个人立足本职岗位,100%完成自己的工作是一个单位成功的基础。

如何才能不折不扣的执行呢?努力学习,增强本领,首先你得有不折不扣地执行的能力。那些用脑子执行工作的人,总是能将工作做到出色的人,遇到布置下来的任务不是盲目的就去做,而是花一点时间,慎重的考虑和计划,然后再实行,定能解决一切工作的难题,而且所有的方法中,总有一个最适合,动脑子找到的这个方法,就会省时省力,出色地完成任务。

主动出击、被动挨打。不要每天等待着你的上司下达任务给你,而是要考虑今天我应该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必须提前做,哪些事情需要及时做,哪些事情尽快做。

我住的小区左右各有一个超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左面的超市的灯管总是坏,总是感觉很黑暗,而右面的灯管从来都没有坏过,我就问左面超市人员,他告诉我灯管的。质量存在问题,每次换了一定时间又坏了。我又问右面的管理人,右面的说他们的也会坏,不过每次坏了电工就会及时更换。原来是这样,多么的简单只要“及时更换”就可以了,可是我们问问自己,我们能做到及时更换吗?收到文件及时按照要求上报结果了吗?办公室的办公纸张没有了,是不是总要等到很多人提意见才会打个电话让人送呢?复印机坏了是不是总是等到很多人提出无法办公了才联系人来修呢?“及时更换”看起来时多么的简单,做起来时多么的难?你、我做到了吗?

要有效沟通、不能闷头执行。一项计划的实施,需要管理者参与,也需要执行者执行。管理者要明白的告诉执行者你的意图,而执行者你必须全力领会管理的目的。如果方向错了,你走的越远、走的越快,离成功就越远。由于工作的关系,我要经常写工作总结、领导讲话,一开始我真的很头疼,每次写了都要领导大篇幅的改,感觉愧对领导,自己无能。后来,我每次需要写的时候都会在领导有空的时候问一下总体要求,我的领导每次都会提出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这样以来,我就做到心中有数,就像在做填空题一样,简单的多了,这是不是有效沟通的结果呢?!

有了制度、必须执行。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单位也需要自己的制度,制度化的管理永远是管理科学的核心。有一个故事会告诉你制度的重要性: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制度制定好了就要不折不扣的执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按章办事。

读书心得1400字 篇二

读了这本《蓝天下的课桌》以后,我有很多新的思考、新的收获、也受到了震撼。这的确是一本独特的纪实文学。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社会现实,也引发了我三方面的思考。

第一,这是一本励志读物。

作品真实细致地描述了来自安徽农村的六个进城农民工子女在艰难环境中奋发进取的故事,反映了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细节生动,个性鲜活。书中六个小主人公的家庭环境、人生遭际、现实命运虽不相同,但他们在艰难的生存困境与求学之路上,都葆有一颗自尊、自强之心,不向命运屈服,不为父母添忧,自尊而不自卑,自强而不自弃。这部作品是一部砥砺意志、催人奋进、有益少年儿童“精神补钙”的佳品。

第二,这是一本属于“希望工程”的书。

本书的内容集中揭示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同时也满怀敬意书写了全社会方方面面破解这一难题的努力与实践,尽管有的实践是如此无奈,但让我们看到了属于“希望工程”的希望之所在,这就是爱心凝聚的力量。如书中写到的一所“非法”学校校长,他辞掉工作,自掏两万元钱创办了一所简陋学校,供农民工子女上学,尽管遇到了“教育管理”的体制瓶颈,但他依然无怨无悔,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工程”正是由点点滴滴的温暖所凝聚起来的爱心工程、慈善事业。

第三,这是一本具有深度思考的书。

《蓝天下的课桌》由六篇独立作品组成,每一篇分为“现场”、“故事”、“采访后记”、“阳光姐姐说新闻”四个部分,这种结构既便于现场故事的深入掘进,又有利于引发读者对书中相关问题的思考。比如,有的农民工子女虽然上了公立学校,但最后不得不回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去,这些未必都是体制本身的问题,也有其它因素,如有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相处过程中非常自卑,无法与他们打成一片等等。《蓝天下的课桌》起到了全社会关心农民工子女的“推手”作用。

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当看到有的校长、教师这么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对有着这样那样“毛病”的农民工子弟如此耐心帮助、无微不至地呵护;当看到花雨晴的妈妈为了给从小耳聋失聪的女儿治病,不惜倾家所有、举债累累,历尽千辛万苦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等感人情节;看到孙思甜的爸爸视从小失去妈妈的宝贝女儿为掌上明珠,甚至为了女儿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幸福时,我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在逆境中不放弃梦想、自强不息的少年人,以及他们有坚强毅力和长远眼光的可敬的父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阅读这样的作品,可以把读者从困境中导入广阔,变颓唐为振奋。从阅读这本书的艺术效果来讲,它是一本感动心灵的书。它激发我们要用温暖的目光关注这世界,用爱心和同情心去关怀同龄人,要用爱心来看待这个社会,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既了解了事实、故事,也了解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特别是书里最后一部分的“阳光姐姐说新闻”,可以当作阅读的重点。

这本书能给农村的孩子们带来自信、自尊、自强,同时它也能激发城市的孩子,从小懂得关爱,更富同情心,从而使心灵变得更温暖,身心健康地成长。这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读书心得1200字 篇三

“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会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我从未考虑过。 偶然间,我看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深入了解了一位真实的海伦·凯勒后,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下来。脑海里不断地重现“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会做些什么?”这个问题。

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的确,海伦·凯勒在我的心目中也是一个奇女子。她的一生只有19个月的光明与声音,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在她的家庭教师安妮·莎利文的帮助下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但她的求学路并没有因为她的特殊而为她减少困难与挫折。海伦在学习中,由于她的不屈不饶的精神,她学会了说话,写作。虽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她并没有放弃。终于,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用自己的汗水实现了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大学,并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语言文字„„ 我很惊讶,到底是什么在支持着她一路走下去呢?

海伦·凯勒曾这样说过:“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是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正是凭借着一种不屈不挠和永不放弃的精神,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的挑战,最终,她用自己的笔征服了世界,也战胜了自己。

海伦·凯勒说过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会这样安排:

“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

第三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生活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他们的快乐、忧伤、感动与善良。”

我们从不会觉得自己能看,能说,能听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海伦的一生是那样不幸,跟她相比,我可幸运多了。但海伦,身残志坚,奋勇向前,迎难而上,而我呢?假如,我们像海伦·凯勒那样,接受上天的特别的“礼物”,我们能否也能像她那样积极地面对人生呢?

我想到了自己:别说承受失去光明与声音的折磨了,在生活中,碰到一道“坎儿”,哪怕是一道很小的“坎儿”,我都很难逾越;遇到一座“山”,哪怕是一座很小的“山”,我都很难“爬”上去;遭到“风浪”袭击,哪怕算不上是“风浪”,我也不能克服。

人的一生决不会一帆风顺,哪有人不跌倒的?有些人跌倒了,就仿佛坠入深谷,从此一蹶不振。其实,跌倒了,不必害怕,爬起来,继续走。像海伦·凯勒那样,坚强地去面对生活中许许多多挫折、困难与失败的磨砺吧!

读书心得1200字 篇四

读了这本《蓝天下的课桌》以后,我有很多新的思考、新的收获、也受到了震撼。这的确是一本独特的纪实文学。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社会现实,也引发了我三方面的思考。

第一,这是一本励志读物。

作品真实细致地描述了来自安徽农村的六个进城农民工子女在艰难环境中奋发进取的故事,反映了他们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细节生动,个性鲜活。书中六个小主人公的家庭环境、人生遭际、现实命运虽不相同,但他们在艰难的生存困境与求学之路上,都葆有一颗自尊、自强之心,不向命运屈服,不为父母添忧,自尊而不自卑,自强而不自弃。这部作品是一部砥砺意志、催人奋进、有益少年儿童“精神补钙”的佳品。

第二,这是一本属于“希望工程”的书。

本书的内容集中揭示了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的严重性、复杂性,同时也满怀敬意书写了全社会方方面面解决这一难题的努力与实践,尽管有的实践是如此无奈,但让我们看到了属于“希望工程”的希望之所在,这就是爱心凝聚的力量。如书中写到的一所“非法”学校校长,他辞掉工作,自掏两万元钱创办了一所简陋学校,供农民工子女上学,尽管遇到了“教育管理”的体制瓶颈,但他依然无怨无悔,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众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工程”正是由点点滴滴的温暖所凝聚起来的爱心工程、慈善事业。

第三,这是一本具有深度思考的书。

《蓝天下的课桌》由六篇独立作品组成,每一篇分为“现场”、“故事”、“采访后记”、“阳光姐姐说新闻”四个部分,这种结构既便于现场故事的深入掘进,又有利于引发读者对书中相关问题的思考。比如,有的农民工子女虽然上了公立学校,但最后不得不回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去,这些未必都是体制本身的问题,也有其它因素,如有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相处过程中非常自卑,无法与他们打成一片等等。《蓝天下的课桌》起到了全社会关心农民工子女的“推手”作用。

我在阅读这本书时,当看到有的校长、教师这么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对有着这样那样“毛病”的农民工子弟如此耐心帮助、无微不至地呵护;当看到花雨晴的妈妈为了给从小耳聋失聪的女儿治病,不惜倾家所有、举债累累,历尽千辛万苦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等感人情节;看到孙思甜的爸爸视从小失去妈妈的宝贝女儿为掌上明珠,甚至为了女儿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幸福时,我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在逆境中不放弃梦想、自强不息的少年人,以及他们有坚强毅力和长远眼光的可敬的父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阅读这样的作品,可以把读者从困境中导入广阔,变颓唐为振奋。从阅读这本书的艺术效果来讲,它是一本感动心灵的书。它激发我们要用温暖的目光关注这世界,用爱心和同情心去关怀同龄人,要用爱心来看待这个社会,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既了解了事实、故事,也了解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特别是书里最后一部分的“阳光姐姐说新闻”,可以当作阅读的重点。

这本书能给农村的孩子们带来自信、自尊、自强,同时它也能激发城市的孩子,从小懂得关爱,更富同情心,从而使心灵变得更温暖,身心健康地成长。这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读书心得1200字 篇五

水是极有灵气的,它一路流来,总能带来一些故事。当水流过这个静谧、悠然的湘西小镇时,就带来了翠翠的故事,故事平淡得似乎让人觉得拖沓,只是这故事发生在茶峒的山光水色之中,周围景色既是那么恬淡自然,故事也似乎融入到这景色之中。有一刻它似乎那么清晰,仿佛就要浮出水面,很快它又沉入水中,随着潺潺流水一同流走,只在读者心中留下一抹遐想。平凡的故事、平凡的感情,单纯到似乎只可能发生在这样一个有水流过的地方,也好像只有这样透彻的水才能承载这样的故事。当然,也只有沈从文先生这样一个从小就懂得拥抱水,热爱水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美的故事来,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边城》就是沈从文先生理想中的梦境,他把对山水的热爱化为了这部饱含深情的作品,茶峒的自然风景清新隽秀,江水清丽绵延,江上渡船每日在这山水之间运行,也俨然成了这如诗如梦的景色中的重要点缀,渡船上的老船夫、小姑娘和老黄狗便是这景中永远不变的主角。作者构筑了诗画般的边城美景,把所有故事融合到这景中,景物便处处蕴含着纯朴的人情味,弥漫着“桃源”般神秘的色彩。景色因人物感情的朦胧而朦胧,因人物的忧愁而忧愁,也因故事凄凉的结局而定格在一片凄凉之中,却因为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定格的美景又在无穷无尽的等候中慢慢地绽放,任人思绪飘飞到更广阔的空间。 沈从文先生常说“美丽总使人忧愁”。《边城》里的翠翠是美丽的,她单纯善良、不谙世事,对老船夫的感情真挚而感人,对傩送二老的感情朦胧却执着,可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少女却始终不知道也没人告诉她,她应该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幸福,最终只能在一片凄苦之中,孤独的守着祖父的渡船,等着不知归期的爱人。

老船夫是也善良的,他五十年如一日的守着一条渡船,不知把多少来来往往的人渡过了小溪,“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他深爱着翠翠,他唯一的亲人便只是那个女孩,他总是在为孙女将来的生活而担忧,最后却还是在失望和遗憾中死去,就连撑了一辈子的渡船也被涨起的大水冲走了,这是何等的悲凉啊。

读《边城》除了对美丽的乡村风光和纯朴的风土人情留有回味之外,还留下一份感动,感动的是翠翠为所爱的人执着的无怨无悔的等待,这种等待可能明天就能收获幸福,可能一辈子都毫无结果,惟其如此,才更是感人。我也为翠翠的执着而震撼,也许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很多人都不会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既然有幸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不为所爱的人勇敢的等待一次呢?可是翠翠毕竟是生活在一个诗般世界中浪漫式的理想人物。现代社会太浮躁,有多少人还能有那么一种执着的浪漫的情愫呢?

不说为了不可知的未来而等待,就算是为了已有的幸福而付出真诚的努力,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我们渴望得到真爱,却又总是担心害怕,总想一切确定无疑之后才付出感情,不然就马上抽身离去。

读书心得1700字 篇六

这本书之前看过两遍,分别是一年前和一个月前。在那两次中我看得很快,读来整体觉得此书通俗易懂,清新感人,而重点则是在对史实的了解上,对作者也不是十分熟悉的。读了之后觉得无论是字面的还是头脑中,自己并没努力留下什么痕迹,所以就有了这第三次的阅读。

本书一个总论和五章内容,薄薄一小册,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总体思路是外患、内忧以及四个救国方案。之前从导师那得知这是一本好书,后来发现在近代史研究中它的确算是一本传世性的经典著作,尽管蒋是以“初步报告”写出的书。下面将笔者总结该著值得称道的几点记录下,暂且作为粗浅的读后感受就教于大家。

1.近代历史写作的主旨。

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这是蒋廷黻先生在总论末尾的一段话。我很欣赏的原因是他强调对“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的分析,这是一个做到容易做好很难的要求。从书中蒋对外国列强、中国顽固派、剿夷派、抚夷派、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革命等等分析中,我能够感受到由客观和深刻带来的感动,具体可见下文的展开。

2.新异的人物评价

蒋对近代历史上“粉墨登场”的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对诸如顽固派、义和团、太平天国虽然不乏正面的描述:认为"他们(顽固派)也是爱国份子",但重点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无知。诸如以民心抵抗洋枪洋炮;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居然还有:"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又一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九"。还"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与洋人作战"。

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对了林则徐和琦善,我们心目中的他们形象正如当时士大夫和咸丰:一个百战百胜、忠君爱国,一个是奸臣,收受洋人贿赂。而蒋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而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我们一直将他们作为这次海战中的英勇烈士来看待。蒋用大量的篇幅对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当时的"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看来很多的以前所谓的史实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3.理性叙说历史的方式

该书作为一历史研究著作在历史叙述上,充分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正如蒋廷黻先生自己认为的,历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实的客观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而他的具体叙说历史的方式做法也值得称道。比如在叙述鸦片战争之后,蒋提出一个分析性很强的问题: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是蒋那时甚至我们现在的人眼中极渴望发生的状态。所以蒋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他就分析出一点一点的原因来,非常具有说服力。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在书中很多可以看见,对很复杂的事情娓娓道来。此外,蒋先生分析事件和人物常能旁征博引,比如将曾国藩的军队建设与军阀割据相联系。因为曾国藩起头的中国私有武力是以后军阀割据的起源。

读书心得1700字 篇七

《在黑暗中醒来》这本书是在大跑儿的微博中的奖,收到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翻开看了,在这之前,我并没有听过胖胖熊曹晋,看书名,又觉得会不会也是鸡汤类型的跑步书籍。

但真正阅读之后,才知道这根本是一场场超级马拉松越野赛的精彩回放,作者是清华高材生,智商不一般,但高智商的他却参加了一个又一个难度超大的比赛,看得我瞠目结舌,上个月还在为自己跑完42.195公里沾沾自喜的我,在他面前,连井底之蛙也不如了。

开篇写400公里北极冬季极地生存比赛时,每位参赛者要背负超过50公斤的物资,在这种极端气候下,别说背负物资,普通人光走也走不了吧。

作者在书中写道:“在这样极端的条件下,所有简单的事情都变得极其复杂,所有微小的细节,都可能性命攸关。”看这么儿,我想到现在的马拉松热,很多没跑几天的人轻易报了名,最终出了各种事故,受伤是小事,更可惜的是送了命,所以要尊重马拉松比赛,更要尊重我们的生命,在这本书中,我时时感受到这样一种精神。

作者又在这一篇写到一个残酷的现象:“谷底是一片湖水,此刻已经完全封冻。我系好雪橇,一拉,没有拉动,上前挪开雪橇,只见冰层上露出半截血淋淋的大腿骨。这是真真切切的大自然,绝不是我们在客厅的电视里看到的那种。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渺小。在无边的风雪中,我越过群山,穿过峡谷。那冰原是如此宽广,超越世间一切的视界与胸怀。”看到这儿,我除了惊叹自然的力量,内心也更加敬畏自然。

让我流泪的一场比赛是《柏林:为了忘却的纪念》,在描述这场比赛中,作者还原了柏林墙的由来,以及为了自由而牺牲的民众,在作者的描述中,一条条生命再现了,他们不再是历史书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书中写道:“20xx年8月17日早上6点,我们从柏林Lobeck体育场起跑。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比赛,而是一次缅怀历史的旅程。路边每一段高墙的残迹、每一座纪念碑、每一块铭牌,似乎都在告诉人们,自由是多么来之不易,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当跑步被赋予这样的意义时,一切仿佛变得不一样了。

整本书记录了29场比赛,每一场都异常辛苦,只有富士山160千米山地越野赛,虽然辛苦,但那丰盛的补给让人一下子觉得精神十足,18千米乌冬面,53千米富士山野生蘑菇煮成的浓汤,61千米静冈黄金酥、荞麦面,67千米饺子,76千米味噌汤,102千米炒面、豆大福,129千米咖啡饭、牛肉饭、味噌汤,不知道是不是这一路的补给让选手们卯足了劲儿跑的呢?

在《森林之歌》里作者写到他的腿做了手术,感染原因只是被登山靴磨破的一个伤口,虽然书中有多处描述他在比赛中脚起泡受伤的情况,但那次手术还是让人触目惊心,两个多小时的手术,换下来的纱布装满了整整一个大号医疗垃圾桶。而在术后两个月,他又站在了德国侏罗山区230千米山地越野赛的起跑线上,他说他只是想站在起跑线上,500米后,退赛,做了两天志愿者。我想,越野跑应该已经溶入他的生命了吧。

作者写道:“今年是我参加长跑运动的第10个年头。这项运动,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是在比赛当中----那些挣扎的时刻,那些危机四伏的地方,哪里有时间想那么多----而是在比赛结束之后的那些日子,甚至是许多年里。那些生动的画面,会时不时地从记忆里蹦出来,即使在最灰暗的日子里,也让人心潮澎湃。我见过那无人之境的辽阔,和极光照耀下浩瀚的星空;我遇到过善良的人们,用熊熊的炉火,温暖旅人的心灵,还有那无拘无束的生灵,翱翔在高山之巅;我走过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以及铃兰密布的小路,还有一同经历过生死的朋友,一起走过的漫漫长夜。”跑步的意义大概就在于此吧!

但是,看再多的书,有再多的感动,也不如迈开腿跑起来,就如蔡康永在《有一天啊宝宝》里说的一样:“宝宝,我为什么一直对电视很有戒心,是因为电视老是让你以为,你听过那个歌了,但其实你没听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看过那个人了,但其实你没看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知道灾难与死亡了,但其实你不知道。”别人的人生不管有多精彩,终究是别人的,对于我们来说,踏踏实实地跑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愿我们都能跑到一百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7篇《读书心得1500字》,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读书心得体会感悟3000字最新8篇10-02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读书心得优秀410-16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读书心得【精选7篇10-05

读《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感悟6篇09-24

护士读书心得体会最新10篇09-22

读书分享会心得体会(最新10篇)10-07

《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心得体会有感精选09-22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体会(优秀10-14

解读高考政治核心素养心得(最新5篇)10-05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0篇】10-06

152 29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