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人作文教案最新2篇

2023-12-03 14:53:39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壶知道为朋友们整理了2篇《小学写人作文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范文 篇一

关键词: 研学后教 小学高年级 语文作文 教学策略

新课改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利用研学后教的理念,切实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作文课堂教学,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一、教师重复细致的备课

研学后教的理念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前先通过研学案的方式让学生自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进行纠正,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研学后教理念下的高年级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进行重复的备课工作。第一次备课时,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主要的教学内容,并确定一份研学案。教师将它提前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内容进行完善。随后,教师根据学生书写的内容判断学生的作文水平,并从中研究学生写作中的问题。根据从研学案中获得的知识,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备课方案,弥补其中的不足。以《二十年后回故乡》的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发放研学案,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自己从事的职业、故乡的变化等,并把这些记录在上面。教师课前收回研学案,根据学生写出的内容确定学生的欠缺之处,如有的学生只是笼统地说了故乡在二十年后的样子,并没有将现在的故乡和未来的故乡进行对比。教师根据备课方案,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未来故乡可能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把现在和未来的故乡进行对比,着重突出思乡之情。通过反复细致的备课工作,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二、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细致的备课活动后,写作时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生活是语文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布置课下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积累。《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表现出了父爱的深沉与伟大,学完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开展以我与我的父母为主题的写作活动,教师提前将写作的主题告诉学生们,学生们自己确定写作的题目,并在生活中观察父母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感受父母对自己深厚的爱,并回想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最印象深刻的事情。通过细致的观察父母如何对待自己,让学生更加切身地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仍以《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写作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故乡,看一看自己的故乡在发展中的优点和缺点,并通过采访很长时间才回到家乡的人,他们印象中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当再次回到家乡后,感受到了哪些变化及在离开家乡的时间里对家乡抱有怎样的感情。学生通过在课下中搜集写作的资料,并利用互联网查询这些年家乡的建设政策,思考若是自己长大后离开家乡在异地生活、工作,家乡那时会是什么样子,自己对家乡又会抱有什么样的感情。在写作之前,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使每个学生都充分挖掘生活内容,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写。

三、自由的语文写作课堂

研学后教的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写作练习。通过自由的写作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作文观点雷同的现象。以习作三的写作练习: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为例,学生自行确定写作的题目,描述事情发生的环境和经过。有的学生写的是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事情,有的学生写的是自己和兄弟姐妹之间的事情,有的学生写的是自己和朋友之间的事情……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自由和时间进行写作活动,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不同的角度书写文章,表达感受。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提高学生对写作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进行写作表达,提高学生个性化学写作的能力。

四、小组探究与教师教学相结合的作文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探究性课堂的构建,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后,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换观看写作的文章,在观看过程中小组成员进行互相评价,评价写作中的优点和缺点,并集整个小组的智慧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小组成员共同推选出写的最优秀的文章。另一种是在课堂一开始教师便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将作文的主题告诉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每名同学分别确定写作主题,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和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书写作文,随后,小组成员对写作的文章进行互评互改,弥补写作中的不足。

在小组完成互评互改后,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寻找文章中的欠缺之处,师生共同弥足写作中的不足。仍以写作三的写作练习为例,有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只是用笔墨详细描写出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事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但是在描写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人物的描写并不细致,并没有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入手展开描写。教师可以进行对比教学,通过把《穷人》中描写渔夫和桑娜心理活动及动作的部分与学生作文中的描写人物的内容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细节描写对于丰富描写人物方面的重要作用。学生对照课文中的内容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完善,教师在旁边进行写作指导,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写作描写。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贯彻研学后教的理念,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反复备课,让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课堂上给予学生自由的写作时间,并利用小组探究与教师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学生写作中的缺陷展开教学活动。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范文 篇二

作者简介:王海彦,37岁,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内蒙古毕拉河林业局中学副校长,内蒙古森工集团骨干教师,英语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承担英语教学工作。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员,《语文报》特约编辑,《学习报》特约编辑,《语文周报》特约编辑、大兴安岭林区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多年来受林业局及以上表彰17次,有十多篇论文在自治区级及以上书、报刊上发表或论文评选中获奖。

在新课程改革中出现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新方法,其中,学案教学是近两年来在很多学校比较受广大师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学案教学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借助学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训练,我们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供大家在教学中参考。

一、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生在学案上书写答案的过程也是练习书写的好时机。自我校实行学案教学后,以前有作业的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都不再使用作业本,而要求学生写的练习都设计在一张学案上。可以说学生写的作业量相对以前来说减少了许多,同时,学生书写的训练机会也减少了。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批阅学案的时候不仅要纠正学生的答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只有教师在平时练习中强调书写的重要性,学生才能够在平常学习中对书写问题加以重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二、巧妙设计,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活动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加进去的。对于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有些活动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和小组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他们只能听,不能、也不知道该怎样加入到小组的活动中去。所以,时间一长,就有一些学生在小组活动时只能当“旁观者”。对于他们来说,小组的活动根本学不到任何知识。所以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考虑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各层次学生都可以参加的活动,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科学点拨,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2篇《小学写人作文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设计意图 写人作文指05-26

小学语文写人教案优秀6篇05-16

最新小学写人作文教案设计及反思(优秀601-14

小学作文课教案【优秀3篇】10-20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优秀7篇】09-02

2023年小学写人作文教案设计方案(精彩507-13

小学写人作文600字 小学生写人作文教案05-15

小学写人作文教案【精彩5篇】03-12

小学语文微型课教案万能模板优秀6篇10-09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优秀10篇12-10

38 24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