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4篇

2023-08-29 09:56:01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虎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能力目标】

能够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学会与朋友之间建立健康的友谊。

【知识目标】

能区别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于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哪些行为和做法会损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并懂得朋友之间要建立健康的友谊

【难点】

如何建立健康的友谊

三、教学方法

活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歌曲《朋友》,导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好朋友推介会

过渡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我们来开一个好朋友推介会,请同学们参照教材第10页的两个案例,把各自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

案例1:我和王兵、杜南是好朋友。我们都喜欢踢足球,也很谈得来。王兵的球踢得特别好,我很佩服他,也从他那儿学会了很多踢球的技巧。杜南很实在,我很喜欢他。

案例2:有一天,大家都做完作业回家了,我被几道数学题难住了。正在发愁时,孙蕾走过来,耐心地给我讲解,她一直陪我做完作业才和我一起回家。从此,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我的朋友……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忆并讲述自己与好朋友之间难忘的故事。

2、我心目中的朋友

过渡语: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请同学们来谈一谈。

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学习交流教材第11页的小诗及对各种物品的理解和看法。然后,让学生谈一谈在自己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并说明原因。鼓励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3、让友谊之树长青

过渡语: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一颗友谊树。有些行为滋润着友谊树茁壮成长,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我们的友谊树,请同学们谈一谈侵蚀友谊树的行为有哪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选派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把侵蚀友谊树的行为填写在友谊树上的相应位置。

4、真正的`朋友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3页“朋友”的寓言故事,请同学们思考:

(1)胖子和瘦子的友谊为什么经不起考验?

(2)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吗?

(3)你对“朋友”这个词有什么新的看法?

同学们思考、发言。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引导。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请同学们谈一谈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真正的友谊?怎样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与朋友之间的友谊?

同学们前后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发言。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引导。

环节三:巩固提高

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提高、并进行情感的升华。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朋友之间的相关内容,同学们要学会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作业: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与朋友有关的名言警句,下节课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昔变化;

2、通过调查、访问、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怀;

3、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同学查找资料、访谈、资料研究、合作交往的能力。

4、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激发同学对家乡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

1、歌曲:《谁不说我家乡好》;

2、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和图片等资料,了解家乡变化的情况。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1、歌曲导入。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在一起学习,心情特别好,像阳光一样绚烂,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一听。

课件出示歌曲《谁不说我家乡好》。

2、说一说自身听到了什么?(指名几名同学说)

3、歌声唱出家乡的美丽。你们想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来的吗?

老师的家乡是滨海乡镇的一个小村子,那里以前泥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特别是雨天,老师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泥路才到学校。令人惊喜的是,如今那崎岖的泥路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这就是老师家乡最大的变化。不过比起城市来,老师的家乡还是十分落后,但老师仍然十分热爱自身的家乡,那你们热爱自身的家乡吗?能不能把你们家乡变化的情况说一说,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4、采用小组自由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自身小组的调查情况。

(1)、你们采用什么方法了解家乡的?(小组汇报、组长汇报、写成文章汇报……)

(2)、自由选择自身了解家乡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小组交流。(房屋、道路、小桥、家庭……)

(3)、选择自身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口头、照片、录象、图片……)

5、补充资料,深化感知。

通过同学们课下调查,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汇报,看了同学们自身收集到的许多照片,我也切实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为自身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今天老师也去拍了些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那就让电脑做我们的导游,一块儿去欣赏我们家乡的`优美风光吧。

(1)滨海公园风景如画;

(2)县政府办公中心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自己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消除不利于健康发展的因素,从而在教师里更愉快地生活和成长;通过美化教室这一活动,强化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审美品味,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空间,自己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

难点:

强化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审美品味,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同学们,我们的教室是怎样的?你喜欢它吗?

二、讨论交流

(1)学生先想一想,写出三个喜欢自己学校的理由。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确实,教室有许多值得我们喜欢的地方和理由,但是我们的教室里肯定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们有没有觉得?

(1)学生想一想,写一写,教室中有哪些还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2)交流

师:既然有这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你们想改变吗?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学生讨论交流改变的方法。师:你知道我们学校的校徽是怎样的吗?你能画出来吗?学生画一画并说说含义。

三、设计打扮自己的教室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更加美丽?那么请你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些,每个小组都拿出自己的方案。

(1)学生分组讨论

(2)课堂交流

(3)动手实践。

四、小结

师:同学们,教室是我们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我们在这里学知识,学做人的道理,我们大多的时间都在这里度过,我们是教室的主人,我们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教室环境,使我们学得更轻松,更快乐!

课后小结;学生能发现教室的美丽和不足,说起来滔滔不绝,但是到实践,差别就大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会说的多,会做的少。

五、课后小节

本节课目标明确,以学生熟悉的环境出发,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观看录像、动手实践等形式,懂得教室的美如何去创造,寓教于乐之中,既遵循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了明理、激情、导行的教学目的,激发了他们对教室的爱、对学校的爱、对童年生活的爱。教师从始至终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积极组织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的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鼓励每一个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认识到自己有权利、有责任、有义务去改变和美化自己的成长空间,消除不利于健康发展的因素,从而在教室里更愉快地生活和成长,课堂呈现出生命活力。

其次,本节课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师生齐动手、创设新环境的实践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素质、特长的机会,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主动探究,整个过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创新思维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强化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审美品位,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们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2、体会人们再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人们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人们再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老师用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讲灾难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学生看图,看看人们在灾难面前是如何做的?

2、再仔细读书,看看还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发生?

3、过渡:像这样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场面,这种先人后己,把危险留给自己的情景还有很多。看到这些场景,听到这些故事,心中一定有许多的感想,请同学们在空白处填写出来。

二、学生主动探索

1、在灾难面前,灾区人民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国家和社会给予灾区什么样的帮助?

2、指导学生看图。

3、我们能为灾区的人民做点什么吗?

三、升华主题:

1、请同学们看图,灾后,在各方人们的努力下,灾区变成了什么模样?

2、学生汇报。

3、揭示主题:这就教灾害无情人有情

四、举办“灾害无情人有情”的图片、照片展。

五、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一封信,鼓励他们战胜困难,并和他们交上“手拉手”的好朋友。

上面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虎知道最开心的事情。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最新9篇01-18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4篇08-17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6篇)08-1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7篇】07-18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3篇】04-16

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4篇)03-23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3篇)03-1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5篇)03-09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7篇)03-06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3篇】01-13

38 1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