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案【优秀5篇】

2023-07-25 08:25:36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虎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5篇《《体育课》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体育课教案 篇一

我在上三年级体育课《前滚翻》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我演示了猴子滚动后,大部分学生都明白滚翻时要团身的要领,但是在实际的练习中,依然有不少学生不能完成完整动作。关键的原因在于低头的问题。于是,我让两个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的动作,一位学生低头团身,完成了动作;而另一位学生尽管团身很紧,可是由于低头不够,使得他的前额触垫,怎么也翻不过去。面对这样的现象,很多的学生明白了低头的要领,要后脑勺着地。但是明白了不代表能完成动作,我就引导学生利用准备活动时的'“低头看天”和“倒看人”游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后脑勺着地的要领,尽管有些学生团身不紧,但是一低头还是可以翻滚过去。在这样的初步体验的基础上,我尝试让学生滚翻以后能站起来。刚刚有些学生低头能滚翻过去,但是由于团身不紧,无法很好的站起。学生明白了动作要领,在后来的练习中,自然而然的在滚翻中团身,力求在滚翻过后能站起。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在滚翻后站起,还有部分学生就差一点点就成功,这时候,我又引导学生双脚用力蹬地。我请两个学生展示比较,动作快的学生很容易就滚翻过去,而动作慢的学生尽管滚翻过去了,但是站起来很艰难。我问翻得快的学生有什么秘密?他说:“要用力翻,脚要用力蹬地。”通过对比引导,超过90%的学生利用低头、团身、蹬地等动作要领,出色的掌握前滚翻的技巧。

在这节课上,我觉得我有两个成功的地方。一是在技能教学上,我采用发现问题——对比分析——改进方法——成功的方法,学生对技能的掌握较出色。大部分学生通过体验,或是观察老师、同学的示范,逐步掌握低头、团身、蹬地的要领,最后掌握前滚翻的技术要领,出色完成动作。在技能指导上,我充分强调要低头、团身、蹬地等要领,

或通过动作比较,或通过动作演示,使学生理解动作要领,突破重点,克服难点,最后顺利掌握前滚翻技术。

二是学生在自主练习时,我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比如一开始有的学生团身紧,但是滚翻不过去,我就引导学生要低头。通过前面的准备活动“低头看天”“倒看人”游戏,使学生理解前滚翻中低头的重要性,强调在前滚翻时要先低头才能滚翻过去。在学生滚翻过去后不能顺利站起时,又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要滚得快,双脚就要用力蹬地。在练习时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学生对于动作的掌握就更容易。

《体育课》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原地运球)       2、运球接力游戏

场地

器材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运球动作,发展协调素质。

2、通过自选体育活动提高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个性。

3、通过游戏竞赛,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程序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法

教学组织

次数

强度

5’

1、  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和行为规范。

2、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3、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以愉快、渴望的心情进入学、练状态。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1、  头部运动

2、  肩部运动

3、  扩胸运动

4、  腰部运动

5、  正压腿运动

6、  侧压腿运动

7、  膝关节运动

8、  手腕、踝关节运动

1、教师提出学习内容和目标。

××××××○○○○

××××××○○○○

××××××○○○○

××××××○○○○

4×8

15’

1、  激发对篮球的兴趣,体现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个性。

篮球:运球(原地运球)

身体姿势:运球时,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前倾,抬头平视。运球的手臂弯曲,另一手臂屈肘于胸腹间,以便保护球。

手型:运球手与球接触时,五指自然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掌心空出,手指、手腕要放松。

1、   导思提问:“怎样才能把球运得又快又稳呢?”

2、 教师讲解、示范原地运球动作,提出重点。

3、 按教师信号做各种不同的徒手运球练习。

4、 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进行各种运球练习。

5、 优生示范。

6、 教师巡查、纠错、讲评。

配曲:《生命之杯》

××××××○○○○

××××××○○○○

××××××○○○○

××××××○○○○

10’

1、  进一步激发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  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1、等分四队站立。

2、  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向前运球,绕过标志物,把球运回,传接给下一位队友,然后排在本队最后。

3、  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为胜队。

1、教师创设情境,烘托竞争场面。

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提出要求。

3、学生士气高昂,互相鼓励,力争第一。

4、音乐伴奏,进行游戏,教师场外指导。

5、教师讲评。

○○○○

○○○○

○○○○

○○○○

××××

××××

××××

××××

△    篮球半场

2

10’

1、篮球

2、乒乓球

3、羽毛球

4、毽子

5、呼拉圈

1、教师介绍自选体育活动内容,提出要求。

2、学生凭兴趣自主选择项目,自由组合小群体。

3、教师指派体育骨干协助组织管理。

4、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认真练习,刻苦训练。

中上

5’

1、 激发丰富想象力,进一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2、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达到身心放松和调整。

1、放松练习

2、讲评,布置作业

3、下课,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

1、音乐伴奏,教师启发引导,师生同练。

2、按音乐节奏,学生轻松愉悦的放松。

××××××○○○○

××××××○○○○

××××××○○○○

××××××○○○○

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练习密度:40%

体育课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找到自己的站位。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红、黄、绿色的拼板若干;音乐,录音机,小鼓,大灰狼头饰。

过程与指导

一、拼板操

1教师和幼儿共同说说小拼板的用途。

2师生一起伴随《小叮当》的音乐做拼板操。

引导语:“小拼板的本领可大了,它会变魔术,现在它要和我们一起来做拼板操。”

二、游戏:小拼板变变变

1.变成方向盘

引导语“小拼板又要变了。”“小拼板变变变,变成方向盘。”(教师和幼儿一起转动拼板模仿开汽车,注意变换方向――向前开、向后开、转个弯等。)

2.变成碰碰车

引导语:“小拼板变变变,变成碰碰车,碰碰车开起来喽!”(教师引导幼儿和同伴、教师碰一碰。碰碰手臂、后背、臀部、膝盖等。)

3.自由变化

引导语:“小拼板变成了碰碰车,还可以变成什么呢?每个小朋友想办法让你的小拼板变一变吧?”

(幼儿分散尝试用各种方法玩小拼板)

4.集体模仿

变成小飞碟――向上抛拼板;变

成小马――双腿夹紧拼板跳;变成帽子――头顶拼板四散走;变成小河――拼板放在地上,双脚跳过;变成乌龟壳――拼板放在背上,手脚着地爬;变成小雨伞――手举拼板起踵走…

三、游戏:小动物找家

引导语:“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把小拼板变成了那么多有趣的东西,现在小拼板想变成小动物的家,和我们一起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好吗?”(教师以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把拼板放

地上.变成小动物的家。幼儿模仿小动物跟着“妈妈”出去玩,听到“大灰狼来了”马上跑回“家”――找块拼板站好,并说说自己“家’’的颜色。)

3.根据指令找“家”

引导语:“你们的本领真大,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家。我们再来玩一 次,我说什么颜色,

你们就找什么颜色的家。”(幼儿模仿小动物四散出去玩,听到教师说“找×颜色的家”后,迅速找到正确的拼板站好。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是否都找到了相应颜色的拼板:在拼板少、人数多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动脑筋“让每个小动物都有家”。)

用鼓敲击快慢不同的节奏,幼儿根据节奏变化走跑交替,听到教师发出“找家”的信号时,再一次迅速找到相应颜色的“家”。

活动点评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在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性思维过渡。他们的情感外露、不稳定,思维带有很大的情绪性,这个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非常注重游戏性和情境性。

选择拼板作为本次活动的器械,对小班幼儿来说非常适宜。拼板在幼儿园随处可见,它色彩鲜艳,既安全又有可变性,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幼儿凭借拼板大胆想象,尝试不同的玩法,从中获得了身体运动的经验,提高了身体的平衡性和灵敏性。

在 整个活动中,教师始终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其中。幼儿在教师的。暗示下,在情节变化、玩法多样的活动中伴随着信号的变化向指定方向跑并快速找到自己的站位;同时 又在教师仓lJ设的问题情境――在人数多拼板少的前提下,每个人都能快速找到指定颜色的“家”(拼板)。这一活动情境的设置具有挑战性,激活了幼儿的运动 智慧,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的用手指在拼板中间一划,说:“我站这里,还有一个小朋友站那里,我们两个人都有‘家’了”;有的把没有找到 “家”的幼儿用力住自己的家里拽,“我们两个人站在一起呀”;有的三个幼儿紧抱着挤在一块拼板上……体现了幼儿的智慧和童趣。

建议教师在幼儿把拼板变成小飞碟、小马、帽子、乌龟壳、小雨伞、小河等物体进行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伴以变化的、有节奏的儿歌提示,这样既能帮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儿歌韵律节奏中学习动作的变化、身体的控制,又能激发小年龄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

体 育 课 教 案 篇四

时间第二周  第一节

课型

一课时

内容1、基本体操:第八套广播体操(1-4)节;2、游戏:守卫红旗;目的1、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进一步的巩固广播操的练习,对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促进身体的各器官的正常发育。2、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学生动作迅速能力和奔跑能力。顺序教学内容场  地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强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二、准备活动:1、队列练习;2、小型徒手操;专项准备活动;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型1、教师语言要清晰。2、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3、教师讲解徒手操的动作和要求。4、师生一同练习。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2、学生认真听队列的要求。3、师生一同练习。4、动作一致,精神饱满。112110小基本部分一、第八套广播体操(1-4)节;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扩胸运动;第三节、踢腿运动;第四节,体侧运动;1、 教师讲解动作要求和方法。2、 教师做完整的正确的示范。3、 教师个别指导。4、 找好学生做表演。1、学生认真听动作要领和方法2、学生练习。3、分组练习。4、动作一致,精神饱满。3-418中顺序 教学内容场  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强基本部分重点:各节的动作要领及要求。难点:动作的准确性和优美大方。一、游戏;守卫红旗规则:1、  没有被教导的人不得随意进入圈内。2、  叫号时要清楚、响亮,松手时红旗必须竖直。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2、教师做正确的示范。3、教师正确评定胜负。1、学生认真听游戏的方法和规则。2、学生练习。3、分组比赛。2-310中

分一、放松;二、小结;三、下课1、教师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2、下课。1、认真听讲情绪饱满。 2、下课。12小

体 育 课 教 案 篇五

教学内容1、追逐跑         2、掷轻物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追逐跑快速启动的重要性, 初步了解原地掷轻物技术的要求。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追逐跑启动的要领,10%左右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启动基本动作;进一步发展掷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发扬学生互相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自制器材、逆向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学内容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运动量时次强度1、 兔子舞           2、课堂常规1、 模仿兔子跳,引导学生跳成集合队形;要求:精神饱满、注重仪表、   语言亲切、表演形象。   2、师生问好;       宣布内容,激发兴趣;1、集队队形:                             要求:模仿形象、集合迅速。 2、仔细听讲,    师生问好;  1'            中小          1、 模仿动物行走(鱼儿游、马儿跑、鸭子走、大雁飞等)1、启发学生想象模仿; 2、师生共同模仿练习; 3、小结评优;(看谁模仿得像)  1、 想象模仿; 2、 师生共仿; 3、 明星队表演;4、分组仿大雁绕圈飞;  30'' x6        小      1、走和慢跑   2、你追我赶  1、引导:会不会走?怎么走?跑起来又如何? 2、激励,“比一比,谁快”;示范,再激励;  1、自由走,齐走;自由跑,齐跑; 2、单人追逐;    多人集体追逐;  30'' x4   30'' x3中小   中大 规则:跑进时脚不能踩在圈上,必须从外侧超越,不得故意阻挡或推拉其它同学;多人追逐时不能与同伴分离;         直径5米       中大1、十字接力方法:1、分四组,规则同上,各队每位队员绕圈外一周,以先跑完的队为胜;1、讲清竞赛的方法规则; 2、请生练习,师旁指导; 3、组织学生比赛; 4、评出竞赛优胜和精神文明优胜组。  1、听讲,变换队形;     2、分组练习;          3、分组竞赛;              直径 15米  1' x2          大      2、猫和老鼠      1、讲清方法和规则; 2、师生同唱儿歌,并指挥角色的扮演。   1、猫抓老鼠 2、 老鼠抓猫;1' x2        中      1、掷轻物  1、观看并参与学生的自由投掷活动; 2、小结并正确示范讲述;3、巡回引导学生掷轻物。1、自由投掷练习; 2、认真听讲,掌握动作要领; 3、自主练习;4'        中小    1、“打气爆胎” 2、教师讲评总结 3、收回器材1、讲解方法,“打气”; 2、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师生再见。1、 “充气”并“爆胎”; 2、 听讲; 3、 帮助师收回器材;  30'' x2        小场地与器材课后小结123 次1、操场 2、 录音机、磁带、纸球40只;1、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练习积极主动,并有创造性发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2、由于整堂课练习负荷较大,个别体弱学生完成得有些吃力,但心情舒畅,恢复较快。

以上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提供的5篇《《体育课》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体育课》教案】相关文章

体育课教案优秀5篇10-10

《体育课》教学设计【优秀8篇】07-25

体育课教案(优秀5篇)06-07

体育课教案【精选4篇】03-16

《体育课》优秀3篇03-13

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4篇02-12

五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优秀4篇)10-12

窦桂梅教学实录——《珍珠鸟》(优秀5篇)03-13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11-30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02-24

43 15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