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优秀5篇

2023-07-18 08:01:35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5篇《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认识负数教案 篇一

第一课时

认识负数(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P1—3 练习一 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一、 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电脑播放天气预报片头

师: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2、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摄氏度

师: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师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摄氏度

师: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师: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摄氏度

师: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师: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师: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呢?

3、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师:规定零上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或3摄氏度,规定零下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师:“+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3。(教师板书)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

4、练一练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2)小小气象记录员

二、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师: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2、练一练

三、描述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师:你能将这些数分分类吗?按什么分?分成几类?小组讨论。

师:象+3,40,+8848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3,-12,-40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

师:从温度计上观察,0摄氏度以上的数都是正数,0摄氏度以下的数都是负数。海平面以上的数都是正数,海平面以下的数都是负数。

师: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练一练

1、先读一读,再把数填入适当的框内。

-5,+26,9,-40,-120,+203

正数 负数

2、每人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3、出示“你知道吗?——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

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寻找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师:在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学生说出存折,电梯面板等等,并要求说明这些负数的意思

练习一 4

选择合适的温度连一连

冰箱中的鱼 水中的鱼 烧好的鱼

认识负数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能区分正数和负数,知道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能力与方法:

1、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学习数学的能力。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正、负数的认识。

学习难点: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第一课时

情境引入,感受生活中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师:在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运动员从10米高的跳台上一跃而起,动作优美地入水,水花压得很小,入水后又进入水下大约4米的深处再浮出水面。你们说说这里的10米和4米这两个数量有什么不同?(水上10米、水下4米)

水上水下是以什么作为分界线的?(水面)

在现实生活中,象这样具有相反方向、相反意义的量是经常遇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示这种情况的量方法。

(1)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老师先说一组数量,请大家考虑怎样填写下面的表格。

①学校足球队参加全市小学生足球比赛,上半场子进了3球,下半场失了2球;

②上学期我校四年级转进16人,五年级转出3人;

③刘阿姨做生意三月份亏了1200元,四月份赚了4500元

跳水比赛 足球比赛 转学情况 盈亏状况

水上高度 水上10米 上半场 进球3个 四年级 转进16人 三月份 亏1200元

水下高度 水下4米 下半场 输球2个 五年级 转出3人 四月份 赚4500元

(2)学生语言叙述同一事物的两个量,体验其相反的意义。是以什么来作为区分的标准?

学生讨论一下后说出自己的表示方法。(学生汇报)

生1:用文字表示

生2: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

生3:用正、负来表示

生4:……

(3)大家比较一下,用哪一种表示方法最理想?作为数字语言符号必须统一,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它们这种相反意义的量呢?(将表格中的数据依次改成以下表示方式)

+10   +3   +16  -1200

-4 -2 -3 +4500

师: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生:简明、清楚

师:其他同学认为呢?生:同意他的看法。

(4)读出负数

师:那你知道上面的数叫什么?怎样读?

生:加3、减2 生2:正3 负2……..

师:好极了,领着大家读读。

(5)师:用这种方法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数量,例子很多,请看—(显示第8页第8题)

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吗?

生:+2500表示存入2500元,-600表示取出600元,-500表示取出550元

继续出示:在一次知识竞赛题,小刚答题情况如表: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20 —10 +20 +20 —10

你能说说其他各题的得分情况吗?

生一一作答。

继续体会负数意义

1、(播放天气预报音乐,地图,依次出现上海 南京 北京)

师:这是冬季的某一天的最低气温,上海多少摄氏度?(放大温度计)

生:3℃

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每格1℃ 有3格

师:在科学课上,大家对温度计也有所认识了,它有两个计量单位,左边表示摄氏度,用℃表示(闪动℃),一般我们常用的是摄氏度。

师:再看看(出示南京)多少度? 生:0℃

师:上海和南京比怎么样? 生:南京比上海气温低。

师:再看看北京(出示北京及温度计)? 生:零下3℃

师:北京和上海温度哪儿不同?

生:上海在0度以上,北京在0度以下

师:太棒了!你巧妙地以0℃为分界线,在0℃以上的就是零上几度,在0℃以下的就是零下几度。0℃表示的不是没有温度,而是表示纯洁的水在一般状态下开始结冰的温度。

2、正号的简略写法

师:像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数学上还可以怎样表示呢?

(根据学生回答,显示+3℃ )

师(边讲边演示)对,+3可以写成3;—3前面的负号能省略吗?

+3℃可以写成: 3    —3℃写成: —3

现在我们就可以说 那天上海温度是3℃,北京是—3℃

3、练习

师:你能用这种方法做一次气象记录吗?

(播放录音及图片)(哈尔滨零下12℃  香港19℃   漠河零下30℃)

学生记录,展示并汇报。

哈尔滨 香港 漠河

—12 19℃ —30℃

生1:哈尔滨-12℃  香港19℃   漠河-30℃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 香港+19℃

师:比较这三个地方哪儿气温最高?你怎么想的?

生:香港气温最高,因为它在0度以上,其余的在0度以下。

师:哪儿气温最低?

生:漠河

师介绍:漠河地处我国最北端,有中国北极之称,常年气温较低。你听过“早穿皮袄午穿衫”、“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吗?这就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新疆吐鲁番盆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形象描述,在那里9月份清晨气温最低经常是0℃以下,中午最高气温又经常上升到40℃ 以上。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向东海拔高度逐渐降低。海拔高度是指某个地点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世界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的最新海拔高度是是海面平面以上8844.43米8844.43米。(显示:海平面以上8844.43米)这个数据该怎样记载呢?

生:8844.43米或+8844.43米

4、师:在青藏高原的北面有一个叫吐鲁番盆地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干涸的湖床:艾丁湖,是我国陆地中海拔高度最底的地方,为海平面以下155米。

师:珠穆朗玛峰海拔高于海平面,而艾丁湖底低于海平面,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呢?

生:吐鲁番盆地艾丁湖底海拔-155,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师:正如大家所说,以海平面为基准,珠穆朗玛峰海拔高于海平面+8844.43米,可以记作+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看来用这样的数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5、练习(p6 1.2,电脑显示四幅画面)

第二课时

三、总结负数意义

正数与负数

前面的这些数+3、—3、+40、—12、—400、—155、+8844.43你能按照一定的规则把它们分类吗?

生汇报 正数、负数

师:正像同学们所说:像+4、+8844.43……都是正数,像—4、—400……都是负数,从温度计上观察(显示图)以0℃以上的用正数表示,0℃以下的用负数表示,以海平面为基准(显示图),高于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那正数、负数与0来比比,它们的大小关系怎样?

生: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师:讨论一下:那0属于正数还是属于负数呢?

生:[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显示]

师:0不但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基准,它是正数负数的界限。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总结与练习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是正数和负数,知道用正数和负数不仅可以表示温度,海拔高度,要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应用,你能举出例子吗?

2、

生1:这个月妈妈工资收入是900元,生活支出是520元,可以记作—520元

生2:我的体重经标准体重偏轻3千克,用—3表示。

生3:中巴车到第一路站下去4人,记作—4,上来5人,记作+5。

师:如果上来记作0,表示什么?

生4:我上四楼可以按4键,爸爸到地下二楼可以按—2键。

3、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方向的量

师:正数负数还可以表示不同方向,请看[显示例4]

师:如果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你要说什么?

生: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2100米。

师:向南走1240米记作—1240米,那+1240米表示什么?

生:+1240米表示向北走1240米。

4、

6、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 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

生:风速和刘翔是对着跑的。

师:如果风速是+0.4米,又是什么意思?

认识负数 篇三

认识负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p.3、4的例3、例4,完成第5页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7~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两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准备: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负数,请你用自己的话书说怎样的数是负数?正和负是一对反义词,生活中也有很多正好相反的变化,它们也可以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学生举例(可能有的情况):

1、收入和支出:如果老师上个月的10日拿到1500元工资,为了强调“收入”,我可以这么记“+1500”,买衣服花了300元,可以怎么记?为什么?吃饭花了500元,怎么记?……

2、转入与转出:这个新学期,我们班转出1人,转进3人,怎么表示?

3、上车与下车:(第10题),依次写出每一站的情况,让学生说说每一站是什么意思?特别是“0”;还可以结合某一站,让学生说说“—3,+8”其实人数有什么变化?……

4、上楼与下楼:……补充楼层,地下室的表示方法等。

补充:楼房有正的几楼,也有可能会有负的几楼,会不会有0楼?为什么?

5、向东走、向右走:常见的方向有4个,东≮www.huzhidao.com≯和西是相反的方向,南和被也是一对相反的方向。如果把想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10米,可以怎么记?你是怎么想的?+10米表示什么呢?为什么?如果+10表示的是向南走10米,那么,—10米表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比较这个话题与前面话题的不同:前面的正负数一般都有增加或是减少的意思,而这个正负数,只表示相反的意思。……

小结: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的意思可以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二、学生自学课本,把书上有关的练习完成,并可与同桌交流。老师选巡视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题全班交流。

三、全课总结。

认识负数 篇四

课前交流:师:请看屏幕。三幅图片,知道是哪里吗?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它是美国的文化中心。那和中国发生了息息相关的事情。想不想看?一起欣赏下。用五十多个中国人宣传中国的小影片。课件播放。优酷上的一个文件:中国   生:我认识姚明。生:我认识邓亚萍。生:我认识郎萍。还有郭晶晶  师:不错。给我留下印象的是普通的面孔。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对我们班来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可缺少的。

正式上课:一、经历负数形成过程

师:请看屏幕。这是形象片的体育明星们,一共五位。  师:现在0位。为什么现在是零位?   生:现在没人了  师:我们尺子上有零吗?表示什么?

生:表示刻度。师:就是开始的意思。 师:郎萍身高一点八四米,丁俊辉是174,如果把郭晶晶身高是164看作零,现在郎平身高是多少?丁俊辉是多少?

生:郎平是20

现在取三个点。三人的身高在直线上怎么表示。最下面是郭晶晶,中间是丁,最上面是郎平,是二十。

师:现在又变化了。现在把丁俊辉看作标准,记作零。老师这样记。  生:郭前面还要加减号。师:老师的问题在郭晶晶上面。你想到什么解决问题

师:假如郭是十,那么郎平和郭晶晶一样高了。师:现在有了一组相反的数据。

那怎么表示这两个十。学生思考、在作业纸上书写。师:谁来。生:学生上台展示。生:因为郎平是十,我写的是十,而郭比丁少十,我用减表示。

师:少了就想到了减号。生:……  师:把这两个相反意思的数表示出来了。数学家的方法是。多十用向上的箭头。少十用向下的箭头。

这里的减十叫负十,前面的符号叫负号。高十在前面添加一个加号,叫正号。大家来读下吧。

生:正十,负十。

师:现在好好看看这条直线。现在零表示丁俊辉,十表示郎平,郭晶晶的那个点呢?在哪里?能画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在作业纸上表示。

师:一起来看看。学生的作业纸。

展示:丁是零,郎是十,郭是20。

师:郭比丁矮,要在哪里找这个数。

生:零的下面。

课件显示:在零下面的作业纸。

师:是随意找吗?怎么找出负十。

师:再来看大屏幕。现在是把谁的身高看作0?

生:右边的表格中看出来的。郎平是零。

师:把郎的身高看作零。其他的几位身高怎么记?

学生练习。写在作业纸。

师:哪位愿意汇报。

生:我说姚明。姚明比郎平高40厘米。姚明的身高记作四十。

师:有这样写的:40,行不行?

生:行。

生:我说邓亚萍,……   师:在这条直线上你能找到哪些?还有哪三人的身高没说。生:我说郭晶晶,郎平是零,郭比郎……,在负十后面画负二十。

师:负三十四呢?生:我说邓亚平。郭是负二十,邓比她少三十四厘米,应该在零下面画一个负十,在负十下面画负二十,在负二十下面画负三十四

师:负三十四到底在哪里   生:在负二十下面。师:在哪里。在零下面画多少小格。生:画三十四格。师:越往下越?生:矮   师:姚明的身高在哪

生:姚明的在零上面。因为姚比郎高,所以应该在零上面。

师:多少小格。师:在二十上面再高多少小格

师:我们在表示丁的身高,一会儿是十,一会儿是负十,怎么回事啊?

生:因为他们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一个标准是郭,一个标准是郎平。

师:看来这些数都是和谁比出来的?   生:标准。

二、厘清正负数之关系

师:说说是正数还是负数,再读一读。

+26、-5、8,负三分之二、-160。5

学生先说再读。

师:正数有多少?负数有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0呢?是正数呢?还是负数呢?很伤脑筋的。

生:我觉得0是正数。因为零前面没有负数。

生:我觉得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我们一般只说零,不说正零,负零。

师:我觉得第一个孩子说得好。

生:他说得是既不多也不少。

师:比零少的是负数,比零多的就是正数。零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学生读。

三、拓宽负数表示范围

师:我们刚才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思考方法很有用处。

师:要确定通用的标准点。三百年前的瑞典的科学家,找到了冰点和沸点这两个标准。中间分成了一百等分。为了纪念他,这个温度就叫作摄氏度,介绍。

课件出示:五个城市的温度。

师:哪个地方结冰了。

生回答。

师:如果老师有一条直线,要把这条刻度标上去,根据零和正数和负数的关系,应该先定谁。

生:先定南京,是零度。

师:负五摄氏度和负二十,谁接近零。

生:负五。

师:这么多刻度都在上面,哪个刻度离零最远?

生:应该是十八,

师:相差多少小格

生:十八小格。

生:我觉得应该是负二十

师:负二十在零的哪里?

生:下面。

师:某小组五位同学体重如下表:

姓名 小马 小陆 小军 小洁 小花

体重 28 36 29 31 27

他们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师:我们以往的方法是什么?用今天的思考方法行吗?

生:我决定把小军体重定为零。

师:把29看作零。

生:小马是零下面一格。

师:用数表示。

生:小马是负一

师:小陆是?

生:是正六。

师:小军是多少?

生:是零。

师:小洁是?

生:正二。小花是负二。

师:然后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得到五,再除以五,得到一,原来是二十九,再加一,得到三十。

认识负数 篇五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单元内容:教材p2-9,教参p16-28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初步体会用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2、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在数轴上表示负数,并能够比较负数的大小。

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负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   -15 ℃~-3 ℃

北京:    -5 ℃~5 ℃

深圳:    12 ℃~23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完善板书。)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练习一第1题。)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7.负数的历史。

(1)介绍。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p4“你知道吗?”)

(2)交流。

简单了解了负数的历史,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习应用

今天,负数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广泛的用途。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题。)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练习一第2题。)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____℃。

3.(出示电梯按钮图)小红的家在五楼,储藏室在地下一楼。如果她要回家,按哪个按钮?如果到储藏室取东西呢?

4.表示时间。(练习一第3题。)

5. “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四、总结延伸

1.学生交流收获。

2.总结。

简要、具体地评价学生的收获,并强调: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走进负数,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p8练习一1、2、3题

六、板书设计

负数的认识

表示相反意义的两种量用正负数表示

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负数   0   正数……

教后反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5篇《第一单元:认识负数》,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相关文章

认识负数教案10篇06-16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认识负数》教案06-15

认识负数【9篇】03-23

五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优秀4篇)10-12

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4篇02-12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02-24

窦桂梅教学实录——《珍珠鸟》(优秀5篇)03-13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11-30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10篇)09-27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冀中的地09-27

43 15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