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

2023-04-20 16:42:20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虎知道为您带来了6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虎知道将不胜荣幸。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确定等量关系,正确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利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弄请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P107)

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

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米。

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小结)

我们今天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新授内容

1、教学例3、

(1)、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①.读题,学生试做。

②.学生汇报(可能情况)

(90+75)×4

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

90×4+75×4

提问:90×4与75×4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问题?

(由学生计算出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75)=?

②方程

解:设经过x小时相遇,

(90+75)×x =660或者, 90×x +75×x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3)、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先用算术方法解,再用方程解)

①、(660—90×4)÷4=?

②、方程

解:设货车每小时行x千米

90×4+ 4x = 660或者(90 + x )×4 = 660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

教师小结(略)

让学生比较上面三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比较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反馈。(P109---1题)

1.根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

(1)张华借来一本116页的科幻小说,他每天看x页,看了7天后,还剩53页没有看。

_____________=53

_____________=116

(2)妈妈买来3米花布,每米9.6元,又买来x千克毛线,每千克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

_____________=139.5

_____________=9.6×3

(3)电工班架设一条全长x米长的输电线路,上午3小时架设了全长的21%,下午用同样的工效工作1小时,架设了280米。

_____________=280×3

2.(P110----4题)解应用题。

东乡农业机械厂有39吨煤,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天烧煤1.2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

小结:根据同学们的不同方法,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

3.思考题。

甲乙两个港相距480千米,上午10时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2时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12小时后与货船相遇。如果货船每小时行15千米。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P110---5题)不抄题,只写题号。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等量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2、在游戏、试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3、结合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发现、体验0、1、2、8、9、10和这6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小;3、4、5、6、7这5个和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教学难点:

理解可能性大小与实践发生不确定性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色子 、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课前观看百事可乐广告视频。

1、教练准备用什么决定哪个队先开球?

2、为什么用硬币开球? 生答:用硬币比较公平(掷出硬币正反两面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3、除了硬币,还有什么公平的方法进行选择?(抛硬币、猜拳、掷色子)

4、我们知道,类似的游戏方式有很多,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小色子走进掷一掷的课堂。教师板书课题。掷一掷

二、设置问题,猜想的开始

1、我们玩一个掷色子的游戏,出示课件游戏规则:如果掷出4,则女生赢。如果不是4,则男生赢,大家觉得公平吗?为什么?(色子有6面,4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还有1、2、3、5、6占5种情况都是男生赢。)那怎么给规则才公平?

2、现在增加1个色子,我们来玩两个色子得游戏,如果两个色子,点数和可能是几?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如果是2、3、4、10、11、12,则蓝队赢。如果点数和是5、6、7、8、9则红队赢。现在你认为哪个队赢得可能性大?

让同学 www.huzhidao.com 举手表示自己愿意参加哪个队,并询问原因。

3、现在让我们来实际做一做这个游戏,首先让两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两人各掷3次,让学生大声报出点数和和哪队赢)老师随机往1号记录单演示涂格子。

4、同学们,我们掷了六次,能判断哪队赢的可能性大吗?为什么?

(试验次数少,有偶然性。)

5、那么我们全班都来玩。课件出示活动要求及分工。四人轮流掷色子,每人掷5次,副组长负责报点数和,组长在1号记录单上记录。记完的同学把记录单贴到黑板上。

(1)操作实践,学生小组合作。

(2)汇报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汇总全班统计结果到课件的柱形图中。

学生汇报结果,红队赢的次数多。

(3)观察柱形图你能发现什么?总体趋势是中间高两边低。

6、为了使我们的结论更有说服力,继续掷色子。请来我们的神奇小助手,计算机。你想掷多少次?根据学生回答操作课件。

三、发现问题,猜想的深入。

1、实验结果红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与我们猜想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点数和少的红队反而赢了?点数和多的蓝队反而输了呢?结合刚才掷色子的过程思考,为什么掷出中间数字的次数比较多?(生以某一个点数和为例说明)掷出几的可能性?掷出几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2、提示同学先思考,为什么掷出的点数和2和12最少。(因为2和12都只有一种情况才能掷出)

3、那掷出其它数都有哪种情况呢?请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写一写?完成2号记录单,读一读温馨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理由。例如:算式、数字等等。列举点数和可能出现的情况。

提醒:点数和为6,不可能有7、8、9等数。

小组汇报展示。

四、解决问题,猜想的验证

1、出示课件,请同学回答掷两个色子,一共可以出现多少种情况。(36种)其中,红队赢的情况有多少种(24种),蓝队赢的可能有多少种(12种)

2、师: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红队赢的可能性大了吗?(红队赢的情况多,可能性大)

五、一锤定音

1、刚才观察柱形图,掷出几的可能性》?现在我来掷两个色子,请大家猜一猜我掷出的点数和是多少?只有一次机会。掷出7的可能性大,就一定掷出7吗?

提问学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掷色子有偶然性)

课件出示概率论是一门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学问,虽然在一次随机试验中某个事件的发生是带有偶然性的,但那些可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的随机试验却往往呈现出明显的数量规律。

六、全课总结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七、拓展延伸

某商店举行一次抽奖活动

游戏规则:两个骰子同时掷出,每掷一次五角钱。得到的数字的和如果是下列几种情况那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品。

1 特等奖:奖品为漫画书一套,价值五十元

2或12 一等奖:奖品为一本笔记本,价值五元

3或11 二等奖:奖品为一支圆珠笔,价值一元

4或10 三等奖:奖品为一支铅笔,价值两角

5或9 鼓励奖:奖品为糖一颗,价值一角

对于这样的抽奖活动你想说什么?商家为什么这样设置奖项呢?你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看法?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页。

教学目标:

1.掌握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体会使用计算器工具进行计算更简单,更快捷,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3.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

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计算器上暗处纯小数的简便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算一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共8题。

0.2+0.8= 0.76-0.36=

5+4.8= 6.9-0.5=

5.4+3.6= 7.72-6.52=

3.6+2.1= 9.1-1.1=

二、自学例3。(15分钟左右)

1.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52页例3的提示,自己的方法不同在哪里?怎样按键更简便?

4.模仿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4.75+12.63=

7.03-0.895=

0.268+3.87=

导学要点:

在计算器上输入小数,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按键。

用计算器再算一遍,进行检验。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你是怎样在计算器上输入买铅笔的钱数的?

2.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还可以怎样按键?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三、练习。(15分钟左右)

(一)适应练习。

1.第52页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并验算。

点拨:可以直接利用例3的得数来列式计算,也可以用100一次减去每种商品的金额。

2.第52页练一练,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同桌互相核对计算结果。

提醒:

要按照运算顺序连贯地进行计算。

(二)比较练习。

1.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1题。

每桌南边的学生用笔算或口算进行计算;

每桌北边的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2题。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填表

示范:

用上月余额减去9月2日买米、油等的金额等于9月2日的余额。

点拨:

用上次余额减去本次用去的金额就等于本次余额。将两次收入相加等于合计

收入,7次支出相加等于合计支出。

(三)探索练习。

第53页练习九第3题。

用计算器计算上面三题

思考:这三题有什么规律吗?

用计算器完成第四题

(四)应用练习。

第53页练习九第四题

先列式,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五)创编练习。

1.小马虎在计算1.8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

果得到2.19,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答案吗?

2.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111111222222÷333334=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出示例11)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3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四、学生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份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中,教材创设了蜘蛛和蜗牛两动物爬得快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除法中余数和商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它们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循环小数。有关循环节、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是在“你知道吗”中呈现的。

教学重点:

认识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难点:

会正确表示循环小数,掌握余数和商的特点以及它们和被除数、除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生做拍手游戏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下面请跟我一起拍手(先拍一下手,再拍两下手)。

2、你能接着画下去吗?

(出示:△△○△△○△△○△?????)

师:你知道下一个将画什么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我发现上面的是2个△1○个依次出现,所以我认为接下来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做游戏的形式。在缓和学习气氛的同时初步感受什么是依次,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循环小数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蜘蛛3分钟爬行73千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千米,它们谁爬行得快?

师:如何可以知道它们谁爬行得快?怎样列式?

生1:可以比较它们的速度。

生2:蜘蛛的速度可以用73÷3来计算,蜗牛的速度可以用9.4÷11来计算。

2、解决问题

⑴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算式进行计算。

⑵边做边思考:

①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问题?

②这两道题里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特点?

③你们如何表示这样的商?

3、汇报交流

⑴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11:我们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尽,73÷3的余数始终是1,商始终是3。

生2:那你们这道题的商的横式是怎么写的?

生1:73÷3=24.33…。

生2:为什么写省略号?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应写几个?

生1:写省略号表示除不尽;重复数字我们认为写2个比较合适,因为写少了不能表示依次重复出现的特点,写多了麻烦也没有必要。

(生依次汇报)

⑵认识循环小数

师:观察这两个商,想一想:这两道题和我们前面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

生1:前面的计算题都能算得完,这两道题除不尽。

生2:这两道题的商中有数字依次重复出现。

师:像24.33…、0.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谁能说一说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

(生说,师板书:依次、不断、重复。)

(设计意图:以计算为载体,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对“除不尽”、“商中的小数部分有些数字重复出现”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

4、举例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循环小数,你能说出一个循环小数吗?

生1:0.11…

生2:8.1212…

生3:5.4444

生4:这个不是循环小数,它到第四个4后就没有了。

生5:9.52765276…

生6:这个数的小数部分有4个数字重复出现也是循环小数吗?

……

师:观察这些循环小数,想一想:小数部分分别从哪一位开始有几个数字依次重复出现?

引导学生发现:循环小数中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师:同学们在自己举例中,不断交流、争辩,对循环小数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完善,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课堂中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索空间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基于此我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举循环小数的例子,并就所举的例子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完善的认识循环小数。)

5、自学循环小数的简便表示法。

学生看书第16页的“你知道吗”,自学循环节及小数的简便写法。

6、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师:对于循环小数我们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如:24.3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0.8548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

师:那么现在你们能知道谁爬得快吗?

生:蜗牛慢,蜘蛛快。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

0.666…、1.48383…、4.2525、0.1875875…

2、计算下面各题,哪些商是循环小数?

3÷8、4÷3、10÷9、2÷4、14.2÷11、0.4÷9、1÷7、5÷6

3、猎豹是动物中的短跑冠军,速度可以达到100千米/时,照这样的速度它平均每分钟能奔跑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本质特征的理解和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循环小数有了那些认识?

五、布置作业:

第16页的2、3题。

六、板书设计:

除得尽吗像24.33…、1.85454…等都是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

24.3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24.33…≈24.33

0.854854…保留两位小数就是:0.854854…≈0.85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一、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数格法;

2、重叠法;

3、分割平移法;

4、公式计算面积法;

5、借助参照物比较法。

二、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1、数格法;

2、分割法;

3、大面积减小面积法;

4、综合计算法

注:数格子时,先数完整的格子,再数能拼接的格子,如果几个格子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格子,就可以算作一个整格;不能拼接的格子,如果接近半格,按半格算;如果只多一点点的,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超过半格,接近一格的,按一格计算。

三、底和高

1、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垂线段。(画高时,用虚线画高)

2、画垂线时用实线画。

四、面积公式

1、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平=ah)

底=平行四边形面积÷高(a=s平÷h)

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h=s平÷a)

2、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底=三角形面积×2÷高(a=s三×2÷h)

高=三角形面积×2÷底(h=s三×2÷a)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梯=(a+b)h÷2)

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a=s梯×2÷h-b)

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b=s梯×2÷h-a)

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h=s梯×2÷(a+b))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6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10-22

五数学上册教案(精选6篇)10-17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09-14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08-24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06-19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05-26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04-08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03-14

五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优秀4篇)10-12

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4篇02-12

43 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