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圆明园的毁灭【优秀3篇】

2023-03-04 07:14:55

《17圆明园的毁灭【优秀3篇】》由壶知道为您提供,希望可以在【圆明园的毁灭】写作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圆明园的毁灭 篇一

教学理念

1、让学生在多形式下读课文的重要段落,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领悟,突出读的训练。

2、启发引导,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多形式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合作学习习惯。

3、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媒体加深对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2、能力目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4、德育目标:教学中渗透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难点:①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通过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教学准备:让学生搜集相关圆明园的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视频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走近圆明园

1、导入

法国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说的一句话:“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

2、我知道

把课下查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根据我们从课文、电影或资料里得知的,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来描绘一下。

3、欣赏图片

圆明园是我们中国的骄傲,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圆明园的景色,细心感受它的辉煌。配乐欣赏图片。(幻灯片21.1)

(二)走进圆明园

1、面对这样一座皇家园林,你心中有何感受?

2、初识课文(放朗读带)。你从课文中又了解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

3、展现辉煌,深化感情(学习2—4段,体会圆明园的辉煌)。

(1)学习第2自然段。

指名读,让其他学生认真听,并说出圆明园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学生能找出相对应的词,在头脑中勾勒出圆明园的轮廓)

“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理解“众星拱月”词意来体会圆明园的面积之大。(幻灯片21.2)

(2)学习第3自然段

①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请大家找找圆明园中有什么?

②启发读文,引导发现圆明园汇集了:国内最美的景观(苏杭名胜);国外最美的景观(西洋建筑);幻想的境界(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引读)

③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仔细地从书上找,千万不要漏掉。漏掉一个就是漏掉一个著名的景点。

④假若要写尽园内所有景观,你认为还要多少个“有”?能在文章中找到理由吗?

(许多、很多、天南海北……)

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最后一句。

⑤让我们一起再次欣赏圆明园的美景。(视频播放,圆明园上下天光)

圆明园以它独特的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将以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第3自然段?(齐读)

(4)过渡:如果说圆明园以众星拱月般的布局,金碧辉煌的建筑,因此而被称为艺术馆的话,那么园内收藏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将令人眼前一亮。(同桌读第4自然段)

我领着同学们一起去收藏珍宝的博物馆看看!(幻灯片21.3文物)

4、历史再现,激荡情感。

(1)、过渡:可是有一天,昔日辉煌的圆明园里,再也看不到那些美丽壮观的景色,映入眼帘的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着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下来的柱子,痛苦的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的故事,揭开痛苦的一页。

就是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瑰宝的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建筑艺术精华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这两帮强盗无情地烧毁了。齐读第四自然段。

(2)、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看火烧圆明园视频)。

同学们呀,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这场大火烧掉了一切的一切,所以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了几根残垣断壁,一片废墟。(幻灯片21.4毁灭)

因此我们说圆明园的毁灭,它损失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如何称得上“不可估量”。分组读第1自然段。

(三)走出圆明园

今天的圆明园,它记载了中国的耻辱,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故事,这揪心的痛是我们不能忘怀的,站在废墟前,心潮澎湃,我们为圆明园曾经拥有的辉煌而感到自豪,对圆明园的毁灭而感到愤怒,让我们敞开心扉,写出自己此时此刻想说的话。(《不能忘却的纪念》配乐)

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圆明园的毁灭 篇二

第 一 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并理解,如:估量、众星拱月、玲珑剔透、销毁、瑰宝等。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我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能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知识链接: 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西郊。这是一座建筑宏伟的皇家园林。是清政府集中了 全国的能工巧匠和耗费巨额资财,前后共用了一百五十年修建而成的。这座中外闻 名的园林,竟在 1860 年遭到英法联军疯狂抢劫后纵火焚毁,变成了一片废墟。

预习提示:

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对于不理解的词语借 助工具书理解。熟记课文中要求会写的 14 个生词,如:销毁、侵略、瑰宝等。

2、课文内容我知道:

3、说说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什么?

4、我的质疑:

预习检测:

辨字组词。

宏(   ) 剔(    )瑶(     )   瑰(     )  侵(      )  销(     )

雄(   ) 踢(    )遥(     )   魅(     )  浸(      )  稍(     )

a、把词语补充完整。                              (  )世(  )名

( )星( )月  金碧( )( )  诗( )画( ) 亭( )楼( ) 奇( )( )宝

c、用加横线的词语写话。

(1)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2)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快速浏览课文,组长组织组员找一找课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 文化价值的句子并反复读一读。

3、反复读第三、四自然段,并背诵。

4、组内解决预习中的质疑。

交流展示:

交流找出的高度评价远没有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并针对这些句子 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来闯关: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是一座             的皇家陵园,它由                       组成,许多小园分布在                            三面。

自读第三自然段,建筑艺术有       ,还有              ,……园林艺术 有

还有             …说明圆明园是                         ,

漫步圆明园中,有如                   ,仿佛                    。

a、把“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第 二 课时

预习任务:

1、自读课文,分别找出写圆明园宏伟壮观和毁灭经过的段落。

2、读文并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 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预习检测:

a、工整地书写这些新词,再读读这段话,你会发现挺有意思的: 为了___(xiāo huǐ)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_    _(q īn lüè)者在园内放火。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__   _(guī bǎo),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一片_     _(huī jìn) 。

b、填写关联词语。

1、园中, (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山乡村野的田园风光。

2、圆明园(     )宏伟建筑,(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3、圆明园的毁灭(      )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主、合作、探究:

1、读第二——四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当时圆明园的宏伟

壮观? 从第二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除了从布局上来写出圆明园的宏大规模,独特风格外,还写了它建筑风格。 请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如果是你身在其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读第四自然段, 说说圆明园内容的收藏怎样?你觉得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 来读一读呢?

2、侵略者是如何毁灭圆明园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找出他们毁灭圆明园的动作,并说说你从他们的滔天罪行中体会到了什么?

3、课文中又是如何评价圆明园的毁灭的呢?文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说 明了什么呢?

交流展示: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 日的辉煌?

a、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从圆明园的布局                   、        、

再现了当年圆明园的                     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文化      之情。

b、读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读一读课文,你的笔来写一些读后的心情。圆明园曾经辉煌:                       。可现在它:

它向你我诉说着:

b、 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边,你会说: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读故事《虎门销烟》 。

第三课时

1、抄写好词佳句。

2、完成练习册。

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 篇三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

通过话题“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引导学生了解过去,认识未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话题,引导参与

1、寻找切入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作者的感受如何?(翻开书)找出来。

2、提出话题:既然是损失,就可以把它找回来。所以最近有专家提出要重建圆明园,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你们看呢?

3、引导参与:要什么自己的观点,就要有理有据。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课文,然后交流讨论。

二、研究学习,感悟体验:

1、读完这一部分,你觉得需要重建吗?(①需要,因为美……②不需要,因为太宏伟,不容易……)

2、导: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认识未来,它美在哪?

(一)教学“建筑宏伟”部分策略

1、学生汇报→出示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最美,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2、指名读(圆明园中,有金碧……山乡村野)

师:有什么不明白吗?→教师简介“买卖街”→“山乡村野”明白了吗?→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和宁静秀丽的山乡村野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能读出来吗?

3、(评价:读得真美。)其实,在圆明园美无处不在。(还有吗?)→指名汇报(圆明园很多景物……)

这么美,怎么读呢?→练读→指名读→这些地方有没有去过?→啊!圆明园—真美啊!→此时你最想干嘛?!→怎么美呢?指名说→我真想情不自禁地再次赞叹:啊!圆明园—真美啊!→引读:所以,徒步园内……境界!→圆明园真可谓巧夺天工啊!指名联读这一小节。

4、引读第2小节。

圆明园中还有很多小园,分布……周围。

(边引读边展示:“众星拱月”的示意图)

5、小结并板书:

如此建筑宏伟,说(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损失!(板书:建筑宏伟,不可估量)

过渡:仅仅如此吗?

(二)教学“奇珍异宝”部分策略。

(板书:奇珍异宝)←学生汇报自己轻轻读一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放图片音乐(是这样的吗?)→真是令人惊奇!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如此之多奇珍异宝,怎能不说(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也是……损失

过渡: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不可估量的地方厦宫,而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仅仅是残垣断壁。(出示)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有话要说,但是,我想www虎知道.huzhidao.虎知道com我们暂时不要去描述,描述那段令人心痛的过去。就让我们把所有的情感化为沉沉的声音,好吗?

6、指名朗读→放录像→望着这熊熊燃烧的火焰,你想说些什么呢?→(是的,他们像野兽,比野兽还野兽;他们像豺狼,比豺狼还凶狠)齐读。

7、我们了解了圆明园的过去,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对要不要重建圆明园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指名说。

8、教师总结:从1860-2001,141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其实细细想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显得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牢记历史!为让火烧圆明园这样的悲剧永不重演,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创设情境,笔练延伸

1、此时此刻,你一定还有千言万语在心头,把它写下来吧!

2、课堂反馈并适时总结:是啊!列宁曾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同学们,努力吧!

(——此课曾获溧阳市小学语文优秀课评比一等奖)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3篇《17圆明园的毁灭》,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17圆明园的毁灭】相关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优秀4篇】12-26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案例优秀6篇08-29

五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优秀4篇)10-12

五年级下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4篇02-12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父爱02-24

窦桂梅教学实录——《珍珠鸟》(优秀5篇)03-13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11-30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10篇)09-27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冀中的地09-27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优秀4篇)10-08

43 4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