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优秀3篇)

2024-03-17 07:19:14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该页是美丽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篇一

复习内容简析:

本学期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小数;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空间与图形;统计等4个方面,用问题或习题作提示引导学生整理,这是教学编排上的一个特点,这样编排,不仅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水平,而且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将整理和复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两者的融合。具体的复习内容如下:

1、小数

小数的认识与整数的认识一样,重点仍然是让学生从数的概念去掌握,这部分复习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等。

2、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这部分复习内容有: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其中四则运算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内容包括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及简便计算。由于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就有必要安排让学生比较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练习,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在复习四则运算中也同样把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放在一起复习,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两者联系起来。

3、空间与图形

本册“空间与图形”复习的内容有两个部分:位置与方向和三角形。位置与方向在三年级时学生就已经对方位有了初步的了解本学期主要是对原有的知识的一个复习与提高;对于三角形,重点是复习按角和边分类的不同三角形的特征,

巩固不同三角形的联系和区别。

4、统计

这部分复习内容涉及本学期学过的单式拆线统计图。复习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殊功能:在折线统计图中,既可以看出每个数据的绝对数值,也可以看出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还让学生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发现一些信息,提出富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

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慨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位置与方向、三角形、统计等知识,加深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能正确计算三步以内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三条边之间,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认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6)、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预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复习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并通过必要的练习及交流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整理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初步感知整理复习的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的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反思本册教材的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存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2)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2、难点: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的方法与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复习。要根据相关内容的提点,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通过灵活有效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相关知识,达到加深体验与理解,形成结构,锻炼基本技能、增进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2、重视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体验数学的内在联系。

3、重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针对性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5、重视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体验数学的内在联系。

6、重视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时间安排:

小数…………………………………………………… 1课时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 1课时

空间与图形…………………………………………… 1课时

统计……………………………… www.huzhidao.com …………………… 1课时

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有关知识。

2、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三角板、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和运用平行和垂直的知识

1、练习二第1题:

说说给定图形中马路之间的相互平行与相互垂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说明如何确定两条马路之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有些可直观发现,有些需要用直角去验证。

2、练习二第2题:

结合自己的居住环境,说说各马路之间的平行或垂直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说之前可让学生先画草图,再说关系。

二、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练习二第3、4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在用量角器测。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习二第5题:

这是一道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这道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讨论、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1、练习二第6题: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观察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然后与同学交流。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掌握较大数的估算方法,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倾听、欣赏、互助的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归纳一些估算的方法。难点:能正确、灵活、合理地对具体数据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这是一台家庭用的体重称,它的称重范围是0——120千克。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台称一次最多能称出几位同学的体重?其实生活中有的时候并不需要精确的计算,只要大致估算出结果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估算的本领。

1、课件出示:北京2008奥运主会场图。

2、提出问题: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查询有关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的一些数据,查到了吗,谁来说说?十万个座位是怎样一个概念,你们能想象出来吗?出示体育场的俯视效果图、内部效果图。想一想,这里的十万个座位是怎样安排的?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课本P36页体育场看台图。同学们对体育场看台的座位安排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这里还有一个体育场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根据这个体育场的特点及看台座位的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的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2、要求:(1)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2)汇报交流,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结果。

3、交流汇报。哪位同学愿意第一个汇报?你估算的结果是多少?能不能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引导学生评价。

4、尝试练习。课件呈现P36页“估一估”。小青的座位票是28看台的22排32座,这是体育场最后一个看台,也是最后一排最末的座位。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数相同,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

(1)要求:独立思考、估算,有困难的可以和同学交流解决。

(2)交流反馈,学生评价。

三、归纳小结。

以上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估算体育场座位数的?对,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用乘法估算较大的数,这是估算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实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应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数据进行估算。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7篇12-22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8篇)07-06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一课教案【优秀309-03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10篇10-12

小学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原文11-1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09-24

小数大小的比较(精选8篇)09-30

《猫》课堂实录优秀7篇03-04

四年级语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案(优10-04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优秀9篇)09-27

42 3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