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教案【优秀7篇】

2023-12-10 11:02:10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壶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语文综合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语文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精彩句子的写法。

2.学习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成语。

3.掌握朗读技巧和方法。

4.熟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重、难点:

读好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自由朗读“交流平台”中的两个句子。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句子写得好吗?好在哪里?

3.小组交流。说一说,议一议。

4.指名说一说。说完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提示:第一个句子是一个拟人句,把鸟儿、蝴蝶等都当人来写,它们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写既生动形象,又能突出同学们读书读得好。[来源:学|科|网]

第二个句子,把自己写作一个更夫,做更夫的事情,很有新鲜感。

5.有感情地齐读这两个句子。

6.在积累本上抄写这两个句子。

7.总结:阅读时,有些精彩的句子能使我们读来很有新鲜感,能让我们怦然心动,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给我们带来启迪等。我们要善于捕捉这样的句子,积累这样的句子。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自由读一读第一题的成语,想一想,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听,并评价。

3.师指导难读的字,如“张牙舞爪”的“爪”读zhǎo,“面红耳赤”的“赤”是翘舌音,“口干舌燥”的“燥”是平舌音。

4.指名回答,这些成语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些成语都是表示人的神态和动作的。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用到哦!

每个四字词语中,都有一组近义词,前面四个词是第一、三两字为一组,后面四个词是第二、四两字为一组。

5.指名开火车读一读成语。

(二)学习第二题。

1.自由朗读这三个句子。

2.小组内互读,并讨论怎样朗读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提示:朗读的时候,要把感情代入其中,假设句子中的角色就是自己,不同角色的人物应该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注意重音,突出句子的意思。如第一句中的“真的”要重读,第二句中的“一点儿”要重读,第三句中“就是”要重读。

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朗读,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读得好。

4.全班齐读,读出感情。

(三)学习第三题。

1.请一个学生读一读这一题的要求。

2.学生看一看课本上的例子。

3.调查一下,班里学生都有哪些兴趣爱好。

4.将班里的学生对号入座,把有相同兴趣的学生归类到一个小组。

5.小组成员讨论商议,给自己的小组取个响亮的名字。

注意:所取的名字要能体现出兴趣的特点,并且让人印象深刻。

6.商量好以后,用一张好看的卡纸写下自己小组的名字。

7.全班展示自己兴趣小组的名字。

8.评一评,哪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取得最好。

三、日积月累

1.同学们知道古代的孩子都干什么吗?有一位诗人,在路上遇到一个小童,觉得很有趣,于是把这个小孩写进了诗里。这位诗人是清朝的袁枚。(简介袁枚)

2.能让诗人如此喜欢的一个小童,他在干什么呢?自己读一读古诗《所见》,了解一下吧。

3.读完古诗,有谁知道,这个小孩在干什么?(放牛)

4.他一边放牛一边干什么?(唱歌)

5.理解古诗的意思。先自己结合每个字的意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再在小组内说一说,最后指名学生在全班说一说。

6.是什么让这个小牧童停止了歌唱呢?(因为他听到树上有蝉在叫,想去捕捉那只蝉,所以突然不唱歌了,凝神听蝉鸣声在哪里。)

7.你喜欢这个小牧童吗?为什么?

8.小结。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短短的20个字,把小牧童放牧的生活描绘得生动有趣,表达了诗人对小牧童的喜爱之情。

9.齐读古诗,背诵古诗。

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二

第一单元 知识要点归纳

一、会写字及组词

1 找春天

脱tuō 冻dòng溪 xī棉 mián探 tàn摇 yáo 野yě躲 duǒ解 jiě

脱(脱节、脱身、解脱)

冻(解冻、冷冻、冰冻)

溪(溪水、小溪、溪流)

棉(棉被、棉花、棉衣)

探(打探、探病、探听)

摇(摇头、动摇、摇篮)

野(野外、原野、田野)

躲(躲闪、躲开、躲雨)

解(解除、解放、分解)

2 古诗两首

未wèi追 zhuī店 diàn枯 kū 徐 xú烧 shāo荣 róng菜 cài宿 sù

未(未来、未必、未定)

追(追问、追求、追赶)

店(书店、店面、店员)

枯(枯草、枯叶、枯黄)

徐(徐徐、徐州、姓徐)

烧(烧水、发烧、高烧)

荣(光荣、荣华、荣幸)

菜(白菜、种菜、青菜)

宿(住宿、宿舍、宿愿)

3 笋芽儿

冈gāng 世shì界 jiè 轰hōng笋 sǔn芽 yá 喊hǎn 呼 hū唤 huàn

冈(山冈、井冈山、冈峦)

世(世界、去世、世纪)

界(世界、国界、边界)

轰(轰动、轰炸、轰击)

笋(笋芽、竹笋、春笋)

芽(豆芽、发芽、叶芽)

喊(喊叫、呼喊、哭喊)

呼(呼声、呼叫、呼吸)

唤(呼唤、叫唤、唤醒)

4 小鹿的玫瑰花

弟dì哥 gē骨 gū抽 chōu 拐guǎi 浇jiāo终 zhōng 静jìng 躺tǎng谢 xiè 渐jiàn微 wēi

弟(弟弟、兄弟、表弟)

哥(哥哥、表哥、大哥)

抽(抽水、抽打、抽出)

骨(花骨朵、骨头、骨气)

拐(拐杖、拐卖、拐弯)

浇(浇水、浇花)

终(终于、终点、终生)

静(安静、宁静、冷静)

躺(躺下、平躺、躺椅)

谢(谢谢、感谢、道谢)

渐(渐渐、逐渐、渐变)

微(微笑、轻微、细微)

语文综合教案 篇三

教学要求

1.认识“阳光大酒店”等建筑设施的名称并会认读。

2.了解这些场所的主要作用。

3.激发学生在生活中随地随处认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识字量。

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及识字量。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切入主题(7)

1.师:小朋友,周末爸爸妈妈带你们到街上走走吗?你的脑子都留下了哪些场所的名称呢?

2.学生自由反馈。

3.师:其实,身边处处有学问,今天,老师也要带小朋友们到校外走一走。咱们可不是去玩的,咱们得去找汉字,认汉字。

二、课件演示,逛街识字(13)

1.小朋友们出发啦,第一站到啦,这是哪儿?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从图中的迎宾小姐、酒店内的`设施识别)

2.你们只知道是酒店,老师不用走进去,我只要站在外面就能知道这是阳光大酒店,为什么呢?

3.教师出示字词卡“阳光大酒店”。

4.总结。

5.现在你们自己去逛逛吧,看看你们都会认哪些场所的名字。

6.学生自主识字。

三、反馈实践成果(10)

1.出示上述各场所的名称,指名认读。

2.学生齐读。

3.反馈刚才活动中识字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激励识字(5)

1.出示图片,让学生识字。

2.反馈,教师指正。

3.总结,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五、布置作业(5)

到你的周边,看看有哪些饮食场所,记下名称及相关汉字。

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

贴挂图

教后感

语文教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小传特点,理清顺序。

2、品味俭省、平实的语言。

3、培养、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解读鲁迅精神。

2、品味俭省的语言,感受含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穷尽一生之力呵护着“十世单传的婴儿”,教给他在风沙扑面的世界上作为人的生存本领;有这样一位战士在他短暂的55年人生历程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他的爱纵贯了长幼,跨越了尊卑………。他是伟人,也是凡人。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请在桌面上打开课件“鲁迅自传”)在你的心目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在空格中打上“你眼中的鲁迅”。)

哪位同学想把你的评价展示给大家?

(“转播”学生评价,演示给大家,并作简要评价)还有不同评价吗?(再“转播”,再简评)下面请大家阅读上“名人眼中的鲁迅”。

“鲁迅眼中的鲁迅”怎样,请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去追寻他闪光的人生足迹。

二、明确学习重点、难点:

课前,大家已作了预习,你认为应确定怎样的学习重点、难点?

我结合课文确定了这样两个重点,请齐读。如果你还有补充请添补在下面“空格”内。

三、自主、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课文。点击“自主、合作、探究”。

首先请自主朗读课文,并思考:

1、本文以为顺序,以为线索。

2、概括各段大意。

小结:

1、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思想转折为线索。

2、少年变故、青年求学、回国工作、著述情况。

(二)重点、难点突破

我们已粗略了解了鲁迅的主要经历,请同学们按“shift键”进入“合作探究”,依据问题,再读课文,归纳梳理先生的人生足迹,窥探、感受先生的精神世界。

了解自传特点,追寻伟人足迹

阅读课文,两人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

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动,并在文中划出有关时间和事件的关键词句。

品味含蓄语言,触摸伟人心灵

1、联系你学过的课文,你能为鲁迅的童年补上“空白”?揣摩词语和标点,体会先生的感情,补上语言背后的“空白”。

2、鲁迅为什么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

3、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

4、鲁迅回国后,为什么屡屡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

5、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文章的最后一节写的是作者的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下面我们来共同关注大家“合作研究”的成果。

1、在“表格”内“单击”出现先生主要经历,请对照。(有无疑问?随机点拨)

2、谁来读读第一段?你是怎样完成前2个问题的?为什么?

3、谁回答第3个问题

四、拓展延伸

1、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篇名人自传。这篇自传以时间为顺序,选择生活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成文,不能面面俱到,要详略得当,分清主次。对关键的事件要交代清事情的。原委,让读者看的明白,理解的清楚,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自传中了解了先生热爱国家、人民、求学进取、自强不息、追求进步、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鲁迅先生虽然并不生活在我们的时代,但他的精神有着跨越时空的永恒力量,激励我们为国家、人民而努力读书,不畏邪恶,正直自强。

2、扩展:为了让同学们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更好的认识学习先生身上高尚的思想、伟大的品格,请同学们将你课下搜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语萃、事迹讲给同学们听,要求同学们试着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收获。全体同学准备好摘记本,将你认为同学们交流中有价值的材料记录下来。

语文知识点总结 篇五

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语文知识汇总(三)

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语文课程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四)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生分析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点:

1.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空白点:

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学内容

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

2.教师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研究探索(学习2-4节)

(一)学习第二节

1.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指名读,质疑。

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2.自由研读,分析理解

(1)设计问题: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留空白,尊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2)质疑

指名再读,其他人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点)

(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在读的基础,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A.理解“谁”

B.理解“拎”(换词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D.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

(3)指导朗读

(4)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 ),谁家( )……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补充句子,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生活经验相合)(创新点、留空白)

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5)小结

(二)学习第三节

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语文综合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拼拼读读,正确区分二拼音和三拼音。

(2)学习专题积累词语。

(3)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4)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5)积累三句名言警句,了解名言的道理。

(6)按要求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练结合的方法,巩固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成功最重要的条件。

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难点: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拼读音节

1. 带点的两个字的拼音有什么区别?

2.指名读,分组读。

二。 增减一笔,成为另一个字1.出示: 体( )往( )目( )白( )特( )扰( )鸣( )免( )

2.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

三。 积累词语

1.出示要求:

(1)描写景色的:

(2)描写心情的:

(3)描写颜色的;

2.指名交流、补充。

3.完成积累。

四。 阅读练习《音乐家聂耳》

1.联系课后问题,静心阅读短文。

2.再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答案。

3.组织交流。

五。 语言实践

1. 你认为成功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2.各抒己见。

3.小组辩论。

4.教师总结发言。

六。 名言警句

1.自读名言。

2.思考,这几句话主要讲什么道理?

3.当堂成诵。

七。注意这些字的结构

1.知道写好这些字的。注意点。

2.当堂书写。

3.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根据第三部分的训练要求,我又补充了一些其他的分类积累,发现学生这方面的积累还是有点贫乏。以后还应该多作巩固练习。在阅读中,学生的静心阅读的习惯明显比以前好多了,所以在交流中,正确率提高了不少,看来强化训练还是有效果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7篇《语文综合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壶知道的价值所在。

【语文综合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教案(优秀5篇)12-01

语文课程教案【优秀9篇】08-27

语文知识点总结【精选3篇】03-04

大学教案学情分析模板【3篇】11-24

2020微班会主题教案内容最新10篇09-19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精选8篇】09-19

排球课准备活动教案(优秀6篇)10-30

说课教案优秀5篇10-16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优秀6篇)09-28

《纪念白求恩》教案【优秀6篇】09-20

54 2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