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 托尔斯泰》语文教案最新3篇

2023-11-09 03:46:25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语录了吧,语录是对某些事理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的言论的实录或摘录。什么样的语录才具有借鉴意义呢?壶知道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3篇《《列夫 托尔斯泰》语文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篇一

课题《列夫托尔斯泰》

课型:周次:第二周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3、了解托尔斯泰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作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学生交流资料:

介绍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所查资料并做简要概括

交流资料1分钟

5分钟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安排

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列夫·托尔斯泰》 篇二

1、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2、如果一个姑娘想嫁富翁,那就不是爱情,财产是最无足轻重的东西,只有经得起别离的痛苦才是真正的爱情。

3、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4、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掏恶更须努力。

5、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6、为了要活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7、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8、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应当受一定法规的制约。

9、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10、做好事的乐趣乃是人生惟一可靠的幸福。

11、随便什么都比虚伪和欺骗好。

12、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13、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14、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15、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放弃它。

16、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17、人的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18、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19、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20、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

21、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22、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

23、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

24、脱离劳动就是犯罪。

25、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26、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

27、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28、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29、幸福在于为别人生活。

30、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31、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

32、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

33、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

34、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

35、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36、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37、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38、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39、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40、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篇三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作者运用极其巧妙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似乎在精雕细刻一座永恒的雕塑,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体裁是回忆录和传记,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的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学习,是要让学生们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结合单元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我确立一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作者,明背景,扫清字词障碍。

2、赏句子,品语言,了解人物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标

1、懂手法,明主旨,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学技巧,会合作,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对人物外貌细腻而夸张的刻画所运用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所以课前应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材料,增加对这位大文豪的认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结合我校十二五市级科研课题“课堂师生互动有效策略研究”之“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的有效策略,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有效提问”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环节采用我校的“六环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的课堂环节如下:

1、学生借助学习用具设计自学笔记。(学生课前完成) 1)知作者明背景扫障碍2)赏句子品语言悟情感3)解文题明主旨懂结构

2、教师导入并出示自学提纲。(3分钟) 【创设情境】

3、教师分配各组学习任务。(2分钟) 【以学定教】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14分钟) 【质疑探究】

5、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参与其中)(15分钟) 【精讲点拨】

1)板书提纲,突出重点2)学生讲解,生生互动3)提出质疑,教师补充4)学生评价,小组评比6、学生巩固反馈。(与上一环节交叉进行)(5分钟) 【巩固内化】

7、随堂测试(5分钟)

8、布置作业(1分钟) 【总结作业】

(二)说学法

结合我校“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两段六环”的构建工作,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我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教师精心设计导学案,把教学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探究。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学笔记的内容,进行自我汇报展示。

我设计的自学提纲如下:

(把研讨提纲分配给5个小组,组长进行组内任务分配,根据学生层次进行难易组合。)

1、感知课文读懂人物:

(1)你想象中贵族出身的大文豪托尔斯泰是什么样子? (2)在课文中你求证到的答案是怎样的?

(3)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是什么样子?

此3个小题目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在想象中进入文本,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使他们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这个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任何以教师个人的阅读体验为切入点的教学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在双边或多边对话中,话语权不是仅仅掌握在教师手中的。

(4)作者用哪四个词来形容托翁的肖像,有什么作用? (5)描写时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段和什么描写方法呢? (6)作者是如何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7)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此4个小题的设计是让学生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品读人物,学习用细节描写来体现人物的个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的肖像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意识,更是让学生品味语言的生动感人。

2、探究课文读懂作者

(8)作者为什么要不遗余力、浓墨重彩地描写托翁的眼睛? (9)让我们看到了托尔斯泰怎样的内心世界?

此2个小题的设计意在把握主旨,理解作者的情感,蕴涵于作品深处的意蕴就迎刃而解了。

3、情感升华读出自己

(10)你是注重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还是内在修养?为什么? (11)你是怎样

努力成为这样人的?

此2小题设计目的在于情感延伸,使学生的视线投射到自己身上,思考自己的人生,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目标。

4、知识迁移读出问题

(12)作者描写眼睛和前面的肖像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不同? (13)这种先丑化后美化的写法叫什么呢?

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3篇《《列夫 托尔斯泰》语文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列夫 托尔斯泰》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4篇11-08

大学教案学情分析模板【3篇】11-24

2020微班会主题教案内容最新10篇09-19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精选8篇】09-19

排球课准备活动教案(优秀6篇)10-30

说课教案优秀5篇10-16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优秀6篇)09-28

《纪念白求恩》教案【优秀6篇】09-20

成长的烦恼主题班会教案【精选6篇】09-19

英语教学教案模板英文版【5篇】11-24

54 2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