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2023-08-07 02:10:25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虎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语文公开课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公开课教案 篇一

小班诗歌《小树叶,飘呀飘》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目标

1.喜欢朗诵诗歌,在学习诗歌基础上,感知小树叶与小朋友做游戏的乐趣。

2.启发幼儿体验小树叶“飘呀飘”飞舞的动作,能用不一样动作表现诗歌资料。

3.在掌握诗歌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简单创编。

公开课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观察院子里的树叶

2.小树叶若干、背景音乐。

公开课流程

一、以谈话引出小树叶,激发孩子兴趣。

1.秋天到了,小树叶都有哪些变化?

2.小树叶是从哪飘下来的?怎样飘的?飘在哪里了?

二、学习诗歌资料。

1.欣赏诗歌,经过分享初步了解诗歌资料

诗歌里的小树叶飘在哪里?幼儿分享,尝试用诗歌里的话说一说。

2.幼儿再次欣赏,经过小树叶在自我身体不一样位置的变化,了解小树叶是从上往下飘落下来的。

3.幼儿朗诵诗歌。

启发幼儿体验小树叶“飘呀飘”飞舞动作,用不一样的动作表现诗歌的资料,感知小树叶的顽皮及带来的乐趣。

三、启发幼儿想象,并能进行简单的创编。

1.小树叶还能够飘到哪里?

2.幼儿把创编资料进行完整朗诵延伸活动:

启发幼儿想一想,外面的小树叶还能够飘在哪里呢?散步的时候,引导幼儿继续观察。

公开课教学设计 篇二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我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有充分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选择中主动体验学习,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的快乐。同时以识字为基点,引导学生发现词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感受识字之乐的同时,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一幅图、一组词语和一篇短文。词语是图中事物的名称,多为家庭陈设和用品。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纸,妈妈在看电视,“我”让爸爸妈妈吃水果,家庭充满温馨。本课时为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设]www.huzhidao.com[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同时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

活动准备:

1、看看自己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它用品。说说它们的名称。

2、相关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课件显示图文:

shāfā

chájībàozhǐ

shū

jià

沙发

茶几报

书架táidēnɡɡuàzhōnɡ

diànshìdiànhuà台灯挂钟电视

电话

2、复习词语

(1)图文结合指名读,齐读(2)去掉图片认读词语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认读,再同桌互帮互读,比比谁认得多,最后请一生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二)学习课文中难解字和词语读音。

1、出示:

wǎnshàngsòng

guòxiào

晚上送

过笑也(1)指名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组词读

(2)出示课文,教会学生明白什么是“课文”

(三)看图学文,理解文意。

1、引导看课文插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人?都在做做什么?

2、自由地借住拼音读读文中的句子。

3、指导学生断句。

4、读给同桌听,互帮互读。

5、指名读。

6、“爸爸妈妈笑了,我也笑了。”用句式突破难点

7、用一句话夸夸文中的“我”。

(四)拓展练习

(猜一猜,连一连)

老大天天演戏报纸

老二每日作文电灯

老三千里传声电视

老四送来光明电话

(五)布置作业

1、回到家里,看看你的家里有哪些东西,明天告诉老师。

2、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反思

《在家里》是学生学完拼音,开始识字的初始内容。本课要求识记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考虑到识字量大,而且学生刚接触识字学习,本课教学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并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一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游戏。让学生在动手又动脑的游戏中,轻松、快乐地识记所学的生字。又如,猜一猜,连一连,在这个游戏中,既巩固“报纸、电灯、电视、电话”这4组词语,又理解了词义,真是一举两得。再如,学习课文内容时既巩固了所学的字词,又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做个尊敬父母,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2、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多识字。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赏,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关注每一位学生,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赏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你真棒”、“你观察得很仔细”、“这个字你读得真好,请你再读一遍”等使学生愿意识字,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3、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当小老师,学生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如,在读准8种物品名称的环节,我让学生站起来,轮流当小老师,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拼音教学,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一切活动必须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活动必须是为学生学习服务。本班学生由于情况比较特殊,4个孩子存在听力障碍,其余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接受能力不强,再加上拼音掌握得不够理想,因而实际课堂操作与预设相差甚远。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进行识字教学,在课余时间,检查学生所学情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我想这一切缘于我对学生的尊重,缘于我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理念。

三、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开始养成的。这些入学不久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因而需要老师多个心眼,时刻关注,提醒。课堂上,我十分关注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爱动脑,积极发言等习惯的培养。如,我提醒“听,注意听,你很会听哦”“瞧,我又看到你举手了。”等激励性的语言提醒学生课堂上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当然,这节课不足之处比比皆是。

1、导入环节不够简单,虽然创设那样的情境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及学习新知的需求,但较费时,以至造成整堂课前松后紧。

2、关于词语的复习费时过长,变得本课时重点不突出。

3、识字教学与表达、说话结合的不够。本节课过分注重识字教学,说话表达的训练做得非常不够。

4、教具的准备不充分,应多元化一些,让教具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课堂。

公开课-- 篇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西师版第十册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具学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它们的表面积?

出示一个长方体,指名摸它的表面。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也会计算每个面的面积,今天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二、探究学习

1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1:制作下面这样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师:请大家想一想,这道题实际上是求什么呢?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4人小组合作完成这个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汇报交流计算情况,教师总结学生的不同算法,点拨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1:我们组是这样算的:8×4×2+4×5×2+8×5×2=184cm2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长×宽×2+长×高×2+宽×高×2。

生2:我们组是把6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后再相加。

生3:我们组是先算“前面+左面+上面”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即:(8×4+4×5+8×5)×2=184cm2。

师:为什么求出这3个面的面积和,再乘2就可以了?

生:长方体6个面可以分为3组,相对的面相等,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盒子的一半,再乘2就可以了。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长×宽+长×高+宽×高)×2。(师板书)

师:观察真仔细,归纳能力真强。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些比较简便?把你喜欢的方法给同桌交流交流吧。

2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大家的积极思考,我们学会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又怎样算呢?

出示一个正方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方法。

汇报交流。

生1:我是把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

生2:我是用(长×宽+长×高+宽×高)×2的计算方法来做的。

生3:我觉得只要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就可以了。

师:能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吗?

生: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是相同的。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第2题。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评析。

2练习十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3篇《语文公开课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语文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公开课教案【9篇】08-27

数学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08-25

公开课教案【优秀10篇】08-06

公开课【优秀3篇】08-03

大学教案学情分析模板【3篇】11-24

2020微班会主题教案内容最新10篇09-19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设计【精选8篇】09-19

排球课准备活动教案(优秀6篇)10-30

说课教案优秀5篇10-16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优秀6篇)09-28

54 1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