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霍金》背景资料【优秀5篇】

2023-04-26 08:30:26

讲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2113”的著名科学家霍金在自己5261完全瘫痪、被长时期禁锢在4102轮椅上1653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故事。虎知道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轮椅上的霍金》背景资料》,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指导写字。 篇一

1、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轮椅上的霍金 篇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并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3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霍金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霍金,感悟形象

二、初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霍金的

三、读了课文,霍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简单地说一说

四、检查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

注意“撰、扰、膜”的读音,“撰、扰、牌”的字形,理解“撰写、顶礼膜拜、鸦雀无声”的意思。

五、熟读课文,选择令你感动的语句多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难点:

霍金面对困难不屈服,坦然面对残酷命运的乐观而又豁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次认识了——(齐读课题)。

2、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让我们再一次仔细端详一下轮椅上的霍金。

出示:

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

3、他的朗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小结:(出示霍金的照片)是呀,无需多言,病痛的折磨,命运的无情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写在了他的脸上,他的身上。

二、学习课文的第4——7自然段

1、医生曾经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面对残酷的命运,如果霍金软弱一下,说,算了吧,反正一共只有两年了!那么,就有可能痛苦的活着,平庸的消失。但是,霍金却对命运说:反正就是一死,你的能耐再大,也不过如此。随你的便吧!”结果,两年过去了,许多个两年过去了,轮椅上的霍金不仅艰难而又顽强地活了下来,(板书:活着)还被人们称为了什么?(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全文)

出示:宇宙之王

科学巨人

物理天才

……

2、这些称号与这样一个不能走、不能动、不能说话、全身仅有三个手指可以活动的残缺之躯联系在一起,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

那么,他又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小节到第七小节,来解开心中的疑惑吧!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可以用笔勾勾划划,圈圈点点,俗话说:不懂笔墨不读书嘛。读完以后,与你的同桌讨论交流一下。

3、交流:

出示:

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

交流要点:

①这是一句排比句,“飞出了、飞出了、飞出了、飞到了、飞向了”这些词写出了霍金虽然身体不能动,但他的思维却非常活跃,越飞越远。(读好排比句)

②联系“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让我们感受到病魔能禁锢霍金的躯体,但阻止不了的是霍金的思维。(读出鲜明的对比)

③他的思维在科学王国中自由的驰骋,读:“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计算着——”

过渡:其实,病魔阻止不了的不只是他的思维,更阻止不了的是霍金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的孜孜不倦的探索与研究。课文还写了一件具体的事例呢!

4、指读第五自然段到第七自然段,哪儿让你感受到这一点?

交流要点:

①“顶礼膜拜”(双手合掌,高举过顶,然后跪下,用头顶住受礼人的脚,指的是佛教徒对佛最虔诚的礼仪,这里写出了人们对霍金的无限崇拜。)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呀,可霍金却宁愿一个人静静的思考宇宙的命运,还撒了一个善意的谎。

②“好几个小时”对常人都不容易做到,更何况是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呢?

③“立即给一个咧嘴笑容” 这是一个细节描写。看出霍金对学生能提出不同意见表示赞许,可见他是多么谦虚。

小结:瞧,作者用了一个典型的事例,就使我们对霍金有了如此深切的感受,我们以后写文章时,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那就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个感人的事例,再一次感受霍金对科学的不断探索的精神。

5、正因为霍金对科学的孜孜以求、不断求索、忘我工作,读:“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断出——”

而这样的成就,(板书:成就)是这样一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人所创造的,

读(出示):“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只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

三、学习第五段

1、对于这样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的内心世界更引起了人们的好奇,瞧,这就是一位女记者所提出的疑惑:

出示:

“霍金先生,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吗?”

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五段。

2、女记者是怎么问这个问题的呢?

“悲悯”:悲:怜悯。悯:同情。整个词语的意思就是非常的同情。

“不无悲悯”双重否定,突出了记者对霍金深切的同情。读出这种情感。

“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这是一句什么句?那么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了什么了呢?

3、我们还是来看看霍金先生是如何回答的吧:(读第11自然段)

出示: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话,注意点红的字,联系刚才女记者的那番话,你有何感想?

4、除了这番话,让我们感动的还有霍金“说”这一番话时的神情。哦,不,不是“说”,而是用尚能活动的三个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霍金的脸上是怎样的神情。

“恬静的微笑”:微笑,他在对谁微笑?他在笑什么?

恬静,什么意思?能换成安静吗?为什么?

5、这段话是通过电脑合成器传出来的,是标准的伦敦音,听不出任何情感。但是,如果霍金能开口说话,他会如何说这一段话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6、齐读最后一小节。

同学们,如果你是台下的一位听众,你又会对轮椅上的霍金表达怎样的敬意呢?

轮椅上的霍金

为什么题目不用“非凡的霍金”,而要用“轮椅上的霍金”呢?

六、总结全文

1.同学们,我们虽然没能亲耳聆听霍金的讲座,也没能亲眼目睹他的风采,但我们可以通过上网或阅读进一步了解霍金。(推荐霍金的著作《霍金传》、《时间简史》。

2、小练笔:

霍金,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

活着

9、轮椅上的霍金    成就     非凡

精神

感受魅力。复述故事。 篇三

1、自渎课文,了解除了霍金的勇敢顽强以外,课文还介绍了霍金的哪些故事?尝试给故事拟一个小标题,并讲出理由。参考标题:

(1)不愿被外人打扰

(2)一颗感恩的心

2、交流感受。品味这两则故事表现了霍金怎样的品质?

(1)“不愿被外人打扰”主要讲述了霍金不愿意被人顶礼膜拜,安静工作的故事,体现了霍金不贪图虚名、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品质。

(2)“一颗感恩的心”主要讲述了霍金回答记者关于命运的。提问的故事,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而是为自己所能拥有的一切感到高兴,体现了霍金正视命运、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3、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篇四

一、课前准备,搜集资料。

二、观察表达,感悟形象。

1、展示霍金的有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抓住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描述人物形象。

2、对照课文,找出课文描写人物形象的有关语句,进行朗读,理解“标志性形象”的含义,加深对人物战胜疾病的英雄形象的感受。

轮椅上的霍金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感谢大家给我提供这次说课的机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轮椅上的霍金》。

首先把我的设计理念 向大家汇报一下: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两者之间工具性是第一性的,人文性是第二性,既矛盾又统一。如果没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不能进行说文解字,那么人文素质的培养就缺少最基本的土壤。文本的解读、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程序的安排、课堂教学的组织等都应该从这一基本的理念出发,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建立有效的教学机制的非常有益的。《轮椅上的霍金》一课的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生发起来的。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1、说教材

《轮椅上的霍金》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宇宙之王”史蒂芬霍金在身患绝症后不向残酷的命运低头,在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向我们展示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文章的脉络层次比较清晰:先是介绍了霍金的基本情况与取得的成就,接着写了命运对他十分残酷,而他却坚强地活了下来并不断求索,研究宇宙的奥秘,最后写了他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回答的女记者的问题,展示了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与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教材一共给我们提供了四个习题,一是描红练习,二是抄写词语,理解词语,三是年轻的女记者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的太多而霍金是怎么认为,你又是怎么理解的,四是说说哪些地方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读了全文,我领悟到霍金的成就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他在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是面对残酷的命运,他不但没有抱怨还充满了感恩之心。而全文的重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体会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学习这种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2、说学情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前五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已具有较强的阅读思考能力,而且通过这几个学期的训练,也有了一定预习课文的能力。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对故事中的人物有比较主观的评价能力,对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的课文有较强的阅读兴趣。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5篇《《轮椅上的霍金》背景资料》,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轮椅上的霍金》背景资料】相关文章

轮椅上的霍金【优秀9篇】03-04

六年级下册语文《为人民服务》教案【优01-01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教案(精选801-07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教案【最新8篇】09-20

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秀4篇09-19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的教案设计01-21

小数乘小数(2篇)09-19

《为人民服务》优秀6篇03-04

丑石教学设计(优秀5篇)10-14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案优秀3篇09-26

44 9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