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秀3篇】

2023-03-07 08:04:20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秀3篇】》由壶知道为您提供,希望可以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写作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篇一

3.2

【学习要求】

1、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基本目标(学业水平测试):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提高目标(高考):

1、了解消费心理和≤www.huzhidao.com≥消费行为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学习重点、难点】

适度消费与提倡节约 、艰苦奋斗

【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相信你一定行!

(说明:学案中出现的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同学们预习时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a级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           的影响,主要有:

___ _          (评价:                                                 )

_____ _       _(评价:                                                 )

___ _          (评价:                                                 )

_____   _ _    (评价:                                                 )

c级2.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        的更新,也带来不同        之间的激烈碰撞。我们做理智的消费者,就要践行的原则主要有:

,                    ;

,                    ;

,                    ;

,                    。

绿色消费是以                                为主旨,核心是                   。

【温馨提示】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自学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惑?请及时把你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以便与其他同学讨论、共享。

一、互动探究: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亲爱的同学,请你参与讨论,合作共享。

1、妈妈最怕给女儿买衣服,女儿想买的,妈妈不愿意,妈妈想买的,女儿看不中。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妈妈认为,穿衣服不能太张扬,和周围的女孩打扮的一样才好。女儿坚决不同意:“同学都穿这样的衣服,我不要!”她总是挑选那些和别人迥然不同的衣服。

妈妈和女儿的消费心理有什么不同?怎样评价她们的消费心理?

(1)妈妈的消费属于从众心理,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消费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仿效他人,其消费行为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和别人行为的带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消费心理。

(2)女儿的消费属于求异心理。具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通过消费个性化的商品来展示个性,表明与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但展示个性应考虑社会的认可与代价。

2、观点一: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奢侈之风盛行,各行各业都兴旺;当节俭之风代替奢侈之风后,社会反而衰落了。他由此得出结论:个人的劣行也会推动社会进步。

观点二:我国古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请辨析两种观点。

(1)观点一看到了消费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消费的作用,以致于鼓励人们铺张浪费,是错误的。

(2)观点二强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是正确的。但忽略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忽略了消费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是错误的。

(3)我们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3、“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每年全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使用量超过100亿只。这种餐具具有三大危害:一是用它装食品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危及臭氧层,三是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1)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2)请为解决“白色污染”“资源浪费”出谋划策。

(1)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2)①作为消费者应尽量减少使用,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②作为企业要从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整体利益出发,杜绝这种产品的生产,积极从事绿色产业的生产。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③作为国家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企业生产的宏观调控和个人消费行为的引导,坚决关、停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不要紧,请认真听讲,老师和其他同学会和你一起解决的。

二、知识盘点: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课时学习的内容吗?围绕该内容,你学到了哪些重要知识?你能画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吗?试试看,你能行!

1、下列关于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b

①消费行为决定消费心理   ②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

③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④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理智的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人们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作为某种产品的代言人。商家之所以利用名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b

a.求异心理    b.从众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

3、人们在购物时追求“物美价廉”。这种消费行为属于c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4、现在许多高校学生(包括个别中学生)消费越来越高,连过生日都到高级酒店,有些家庭生活比较贫困的学生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也向家长要钱过“高档生日”。在消费心理中属于d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求实心理     d.攀比心理

5、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趋势。循环经济从消费的原则看,实际上是一种c

a.适度消费     b.理性消费     c.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消费

6、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b

a.适度消费     b.可持续消费   c.多元化消费   d.健康消费

7、一项调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等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这说明消费应a

a.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提倡适度消费                  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8、作为一种理智的消费应该是d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9、苏东坡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

a.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

b.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c.要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

d.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10、中学生作为纯消费者,应该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摆正心态,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针对上述现象应该践行的原则是d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消费不仅是个人行为,也与社会密切相关。作为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正确的原则。这些原则是d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近年来世界的手机生产厂家都盯着中国。并不遗余力地宣传时髦。致使许多年轻人的更换速度超过一年一部。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手机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浪费增加。上述材料表明,快买快抛型消费行为a

①是由盲从追求时尚的心理引发的    ②是从众心理引发的

③是求异心理引起的                ④是求实心理引起 的

a.①②          b.②③ ④          c.③④          d.①②④

13、上题材料启示我们应d

①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②注重精神消 费 ③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消费 ④注重物质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4、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 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派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b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适度消费      d.盲目从众

15、下列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c

① 有多少收入,用多少钱                             ②在自己经济能力承受之内

③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既不为人控制也不盲目攀比     ④把所有的钱都存到银行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针对目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品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a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学习评价☆

1、你完成本“案”的情况(    )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2、你在本节课上的表现情况(   )a.很积极主动    b.较积极主动 c.一般   d.较差

3、你的收获与困惑: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篇二

第二框

一、教学要求

1、基本要求

(1)了解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

(2)比较几种消费行为的差异

(3)理解理智消费的四大原则

2、发展要求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做理智的消费者。

二、基础知识

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心理及理智消费

1、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心理引发的消费,      心理引发的消费,        心理引发的消费和       心理主导的消费等。

2、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原则,要做到              ;

避免          ,          消费;保护环境,          ;          ,艰苦奋斗。

三、思考问题

1、我们一方面主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而另一方面银行又在到处宣传贷款消费。这二者不是自相矛盾吗?

2、今天,国家正鼓励消费,在这样的背景下,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个消费原则提出来,不切合实际吧?谈谈你的看法。

四、深化拓展

正确理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适度消费的关系。

1、适度消费指居民家庭消费必须与基本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坚持适度消费原则,既要反对脱离国情和家庭收入水平的盲目攀比、超前消费,又要反对人为抑制消费、滞后消费而导致消费不足。

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并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消费方式。每个人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收入多少,都不能丢掉这一精神。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3、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因此,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提倡适度消费是完全一致的。

五、巧建结构

六、应用练习

1、据报道:在我国广大的城镇中存在着因房子而负债累累的群体,其实也是名副其实的“房奴”。“房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这启示我们住房消费应该(    )

a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b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c 革新陋习,科学消费

d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2、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每公斤售价近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态依然良好。这体现了(    )

a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 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c 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d 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篇三

【教学要求】

1、理解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2、理解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止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知识梳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

有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值得提倡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性。

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一,有利于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第三,有利于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                                           │

②正确消费观的内容。

量人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重点、难点分析:

(1)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作为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同时搞好宏观调控,稳定物价;作为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就必须考虑商品性能、质量、外观、包装,以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因素;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能力,增加个人收入。

(2)区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有形商品的消费其特点是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分开的,而劳务产品的消费往往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的。

(3)把握租赁消费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租赁消费的原因:对一些商品,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而买下它们不划算。第二,租赁消费的特点:商品的所有权不变,消费者获得的是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第三,租赁消费的优点:便宜,避免了浪费,商品的使用价值可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4)消费水平

①消费水平高低的判断:如果收入水平提高,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物价水平降低,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消费结构更合理,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增加,则消费水平提高;如果恩格尔系数降低,则消费水平提高。

②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的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稳定物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会逐渐增加,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

(4)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①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存在着区别,学习中应注意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              │

②区别:消费心理是指贯穿消费活动的全过程自活动的总和,有求名心理、求新心理、爱美心理、从为、求异心理、安全心理等。消费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要的活动。

③联系:消费心理影响制约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消费心理贯穿于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全过程,并规定着消费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

④了解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对于加强消费行为的引导,推动人们健康消费与合理消费,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有重要的意义。

【思维点拨】

(1)辩证地认识贷款消费

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明智的,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因此,国家在政策方面是予以鼓励的。

对于那些收入不稳定、对未来收入也不看好的个人或家庭,贷款消费是不可行,也是不明智的。这不仅对银行不利,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而且会加重个人负担,对个人生活不利,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是负面的。因此,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贷款消费的管理。

(2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都是生存资料消费吗?

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是不是属于生存资料消费应该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同样是衣食住行,既可以是刚刚满足温饱的生存资料消费,也可以是高档服装、山珍海味、豪华别墅、高级轿车等享受资料消费。

(3)怎样理解适度消费?

①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超前消费和不滞后消费两层意思。

②量人为出是要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是适度消费的重要内容。量人为出不能理解为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量人为出是一种计划消费行为,包括利用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

③坚持适度消费的原则,还要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勤俭节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钱省着花,而是指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合理消费。

④反对超前消费与坚持适度消费是一致的。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还应考虑收入的动态因素(预期收入)。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能力消费,却硬与别人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费。

(4)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

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提倡的一种普遍精神,并不是某一具体的消费方式,每个人不管处于何种消费层次与消费方式,收人多少,都不应该丢掉这一精神。不能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看作只对那些收入有限、生活困难的人提出来的要求。

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的精神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艰苦奋斗与勤俭节约与提倡适度消费是完全一致的。适度消费是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勤俭节约是反对铺张浪费但不限制消费。因此,不能把它理解为对消费的限制

【点击误区】

(1)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制约。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物价降低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但是如果物价持续下跌,出现过度的通货紧缩现象,也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限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从而最终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其实,消费水平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而不是取决于物价水平。此外,家庭消费水平还与家庭人口数量有关。——般来说,在包括收入水平在内的其他所有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提高,则家庭消费水平降低;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下降,则家庭消费水平提高。

(2)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①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收入。

②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也是影响家庭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倘若物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即使家庭收入增多,家庭消费水平也不一定会提高。

③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水平,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要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㈠消费心理面面观

消费心理 基本特征 评价

㈡做理智的消费者

⒈量入为出,      消费

要在自己的______之内进行消费。

既要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缺乏理智的;又要反对________,它使人们的__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____的发展。

⒉避免盲从,      消费

______________,是不理智的。

坚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____,避免_____,避免_____________的倾向。

⒊保护环境,      消费

⑴绿色消费是以_____________为主旨,符合____________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______。

⑵绿色消费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们应该树立______,保持_与____之间的和谐。

⒋勤俭节约,

以____为荣、以____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____作为一种____,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探究一】课本20页

1.对同学互赠礼品的认识。

2.小林的奇装异服。

3.校园的攀比之风。

【探究二】课本21页

该勤俭还是奢侈?

【探究三】课本21页

冲动带来的消费。

【探究四】课本22页

由“白色污染”引发的思考。

【探究五】课本22页

关于“打包”。

【典例分析】

例1、(XX年高考北京文综卷)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9%左右,而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率只有6%左右。造成人均消费增长率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原因可能是    (    )

①积累增长较快    ②人口数量增加  ③居民储蓄增长较快    ④物价基本稳定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积累促进消费;消费对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影响消费的因素有价格因素、人口因素;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积累增长过快:那么用于消费的郝分就会相对减少;因此选①。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供养的人口越多,用于消费的就越少,因此选②。在居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用于储蓄的过多,那么用于消费的必然会减少,因此选③。物价基本稳定是有利于消费的因素,所以④不选。解答好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哪  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例2、(XX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这句话反映了一部分人的消费心理,经济学家称之为“炫耀性消费”。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观与人生价值观正确关系的是    (    )

①消费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②消费品位折射着人生的价值追求 ③炫耀性消费扭曲了人生的价值  ④炫耀性消费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例3、(XX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流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莱,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中的浪费行为。

解析:本题把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这样的消费问题,放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的大环境中考查。切入,氖小,但立意很深。我们应该综合运册所单知识时材料中的浪费行为作出分析与评价。

[答察](1)材料中的浪费行为是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2)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不合理的消费不利于生产发展;个人消费行为与社会利益紧密相关;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或倡导正确的消费行为),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倡导科学消费,反对不文明消费。

课堂检测

⒈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    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⒉漫画(见右图)旨在劝诫年轻人

①要体谅父母的艰辛  ②应该依赖父母  ③消费要量力而行    ④要尽情享受生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⒊(双项选择)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思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人减少。这启示我们

①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②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

③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④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⒋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学生烟民已达数百万之多,而且还在增加,为此,专家建议教育部门掀起一场“拒绝第一支烟”活动。学生烟民扩大主要是由

a.求实心理引发的  b.享受心理引发的  c.从众心理引发的  d.攀比心理引发的

⒌许多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加。这种使用高科技产品的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认识是

a.消费是个人的私事,与社会无关

b.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应该加以引导

c.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值得提倡

d.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消费行为

⒍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趋势。循环经济从消费的原则看,实际上是一种

a.适度消费    b.理性消费    c.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消费

7.据报道,近几年来各大中城市商品房滞销现象严重,不仅使商家受到损失,也使国有土地资源遭到浪费和破坏,商品房滞销的主要原因,一是房价过高,购买力较弱;二是不少商品房质量低劣;三是房地产开发商不守信誉,房屋的配套设施和物业管理都很不健全。

假如你是一位房地产开发商,你将如何解决商品房滞销问题?

答:(1)加强管理,改进技术降低成本,降低商品房的价格。 (2)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房屋质量。(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8.材料一:表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指标单位:元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XX年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6860 7703 8472 9422 1049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366 2476 2622 2936 3255

表二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情况表  单位:%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8.2 37.7 37.1 37.7 36.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7 46.2 45.6 47.2 45.5

表三XX年5月15日,中国城市青年生活消费调查情况

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 喜欢追求流行和时髦 愿意多花钱购买高质量的物品

52.9% 35.7% 61.6%

材料二:由于食品价格上涨,XX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达2710元,增长12.1%元,比XX年高7个百分点。

(1)表一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的状况是怎样的?

(2)表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表三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城市青年的消费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

(4)结合材料二分析XX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有所上升的原因?

答:(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十五”期间不断提高,但农民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且差距在不断扩大。

(2)表二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消费层次、消费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农民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说,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受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3)表三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城市青年的消费受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的影响。

(4)①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上升说明用于食品的支出增加。②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XX年我国的食品价格上涨,而价格变动对食品消费的影响比较小,这就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支出增加,从而恩格尔系数上升。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3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相关文章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优秀5篇09-30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精选10篇)09-19

高一英语教案优秀9篇11-30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优秀6篇03-06

《包身工》 教案优秀7篇01-11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教案优秀7篇01-18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6篇】03-04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实录【优秀4篇】03-28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优秀710-08

新课标高一物理教案(4篇)09-26

50 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