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优秀5篇)

2023-12-24 07:53:03

《画家和牧童》是杨学良根据《书戴嵩画牛》改写的一篇短文,文章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壶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画家和牧童》,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画家和牧童》 篇一

课前透视: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身为著名画家,戴嵩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而戴嵩却从善如流,既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又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之美德令人感动。小小一个牧童,面对地位尊崇的大画家出现的错误,竟然“挤”进赞叹着的人群大喊“画错啦”,又是何等的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文章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感悟,在读一读、想一想、评一评、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谦虚和牧童的勇敢。

另外,对于戴嵩和我国一些著名的画家,学生知道的很少,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

教学目标 :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及我国名画家的作品、学生给画配话的练习单。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激趣启思。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

3、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4、(板书:画家牧童)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猜猜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互相帮助识字,看哪组合作的最好。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

4、参加“智慧乐园”: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摘到智慧果吗?

注:字音——惭can愧、蔼ai

扩词——批、驱、蝇

动作表情识字——惭愧(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抹、戴、翘、拱

联系生活识字——中百平价商场、连山购物中心、墨水瓶。

5、写字:抹、挤、拱、批评、决

(1)、观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对比感知。

1、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纠正字音和难读的句子。

2、默读课文,思考: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

(1)出示商人、教书先生和牧童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其他人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称赞”

3、大家为什么纷纷称赞戴嵩的画?轻声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著名的画家?学生练习读、教师范读、指名读。(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2)重点指导这两句话: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戴嵩的画画得好。)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戴嵩画得很快。)

(3)师:你们看,汉语中的“一”多神奇啊!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夸夸它吗?

四、总结:

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

1、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师生对口形猜字,开火车读生字。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对于戴嵩的画,大家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说说他画错了。

二、读文品悟:

1、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形:人们又会说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评议读、范读、表情朗读。

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

5、深入思考:

(1)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指名任意说。

(2)课题这样写合适吗?(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律动: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

三、拓展延伸: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

四、规范写字:

重点指导“兄、呆、商、购、价钱”

1、学生认读生字,描摹体会: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3、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

五、总结建议: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想了解具体情况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

《画家和牧童》 篇二

学习目标:

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能理解“称赞、赞扬、夸赞”三个意思相近的词;

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中感受画家的著名。

学习重点:

1、能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2、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画家的著名。

学习准备:预习课文。

ppt课件、智慧果、生字卡。

学习过程:

▲课前交流:

你们喜欢画画吗?那跟大家说说都喜欢画些什么呀?

我们来欣赏一幅国画吧?

ppt  欣赏戴嵩的画。

这是一幅《斗牛图》,画的是两头牛搏斗的惊险场面,这幅《斗牛图》被视为绝世佳作,珍藏在中国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里。画这幅画的就是唐朝著名大画家戴嵩。

指导读准:戴嵩

戴嵩就是课文中的画家。看,他带着一个小牧童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一、揭示课题

一起读课题《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每个字读对,每个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相信你一定能读准生字了。

同桌互认生字。  出示生字卡认读。

看,这些字宝宝都交上了朋友,我们也一起去认一认。我们和它们一起做个小游戏,好不好?

游戏:摘智慧果。(读准出现的三个词,答对一道题,便可得一智慧果)

涂抹  纷纷夸赞  价钱  (给“价”组个词。)

购买  连连拱手  批评  (看动作,猜一个字。)

翘起  浓墨涂抹  惭愧  (字谜:黑土,打一个字。)

和蔼  沉思片刻  牛蝇  (老师说意思,请你猜词语)

齐读词语。

词语读得真棒,老师还想听听你们美妙的读书声,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

指名同学朗读。(在读中正音。)

同学们,在你们读和听的过程中,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指名交流。(同学们真会读书,自己读懂了这么多。)

三 、研读感悟“著名”。

ppt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什么样的画家才叫“著名”?   这节课,我们先去感受这个画家的著名。

自由读读1-4段,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他的“著名”?

ppt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ppt对比句子: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你注意到了“一……就……”。)把一和就去掉,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这样看来“一……就……”的本领还真大!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读。  齐读句子。

ppt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没有不点头称赞”是点头称赞还是不点头称赞呢?还可以怎么说?(都)

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用“一……就……”的句式说说。

ppt看画的人一     ,就      。

有钱的人一     ,就      。

(你能用朗读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吗?)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觉得戴嵩可真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板书:著名)

看,又有人请他画画了。

ppt 3 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读读这段话,说说从哪体会到了“著名”?

“沉思片刻”、“一会儿……一会儿”(画画速度多快啊!)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画画技术多高超啊!)

ppt“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并区分词语。

谁能用朗读把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词语读得这么有韵味,相信句子一定能读得更味道了。)

指导多生朗读。(读出胸有成竹、自信的语气。)

是啊,戴嵩的画画得这么快,这么好,难怪画一挂出来就有人欣赏,还不停称赞呢?

你听到谁在称赞了?(商人  教书先生)

ppt“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夸一夸。

指名夸一夸,说说为什么?

句中有两个词,都是表示夸奖的意思。请找一找。(称赞  赞扬)。

(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会使文章更生动,以后小\www.huzhidao.com\朋友写作文时也要这样。)

像这样意思相近的词文中还有一个,你能找到吗?ppt(夸赞)

师生合作读。男生读商人,女生读教书先生,老师读提示语。

引: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还不停称赞呢?

一位商人称赞道——男生接;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女生接。(老师听出你特别强调神笔这是为什么呀?)

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戴嵩的画确实是绝妙之作。如果你也在场,请你也夸夸他的画技?

请用这个句式夸夸戴嵩的画技?

戴嵩的画一        ,就          。(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很多人围过来看。……)

指名生夸一夸。(学生自由练习后,教师指名回答。)

看来,戴嵩的画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你也夸,我也夸,大家都在夸,就叫——ppt(纷纷夸赞)

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1-4段,再次感受大画家的著名。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ppt生字:抹  商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4、评议修改。

5、看看其他几个字在写时还应注意什么。

《牧童和画家》教后反思

今天,我参加了本校与小浦中心小学的“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在设计课时,我想起了崔峦教授的一句话: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对崔老师的这三个“教语文”,我仔细地揣摹,认真地思考,细细地咀嚼。课前我对教材进行细读,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重点熟读课文,学习字词,研读感悟画家的“著名”,为下一节课学生感悟画家的“虚心”作好铺垫。在教学《画家与牧童》这一课时,我努力将语文课堂还给“语文”。

一、阅读识字,理解语言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我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识字。比如,“连连拱手”一词,通过模仿动作理解它的意思。又如学习“轻笔细描”和“浓墨涂抹”这两个词语时,我出示了两幅画面,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两个词,能较容易地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再通过朗读指导加强理解,进而读好整个句子。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反反复复地感悟、朗读,实现语言的积累。在第2、3、4自然段的教学时,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积累了“夸赞”、“称赞”、“赞扬”一组同义词。

二、模仿练习,学习语言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在教学中,我以教材为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比如:在学习了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这句话,用“一……就……”练习说话。有的学生说:“看画的人一看见戴嵩的画就点头称赞。”有的学生说:“有钱的人一看见戴嵩的画就争着花大价钱购买。”通过句式训练,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再如,当学生读到围观的人纷纷夸赞戴嵩的句子时,我顺势引导学生: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夸赞戴嵩的画呢?但在让学生夸赞时,我又用了“一……就……”的句式让学生说,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多练习这个句式,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所讲的内容就有所限制。

三、想象说话,发展语言

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结合文字进行大胆地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教学第2、3、4自然段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同桌读、师生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然后让学生说说你在场,你会怎样夸?将学生带入了“纷纷夸赞”的情境。学生对“纷纷夸赞”这个词的理解水到渠成。

四、多读感悟,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读”占鳌头。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每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在学习第二段感悟“著名”时,我让学生通过读、思、画、议、悟等几个环节,将文章读通、读懂。最终使学生的言语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品读,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课中还有许多不足,勉励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

《画家和牧童》 篇三

学习目标

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写课后的句子。

第一课时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1、(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小朋友,老师让大家欣赏两幅名画,一幅叫“三牛图”,一幅叫“归牧图”。看了这两幅画,你想说什么呢?(学生交流)

2、这两幅名画是我国唐朝一位叫戴嵩的画家画的。(板书:戴嵩。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强调“嵩”与“高”读音的区别)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讲他和牧童的故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 读了课文,你能简单说说画家和牧童之间发生的故事吗?

2.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认读课文中生字、新词,结合正音。(朗读困难处,老师范读)

3.引导合作朗读。在小组内把自己读得最棒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相评价。把自己读得还不够好的段落请同学帮一帮。

4、口头填空:戴嵩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初步感悟到:戴嵩是唐朝一个著名的画家;戴嵩是一个非常虚心的画家)

三、巩固生字,积累语言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去掉拼音),用各种方式检查学生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2.这些生字、词语你还在哪里见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3.在这篇课文中你又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并结合完成课后“读读写写”作业)

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12个字,并用这些字组成词语。

2.观察字形特点,按结构、偏旁归类。(如“兄”“呆”都是上下结构,口字旁;“抹”“挤”“拱”“批”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它们都有提手旁,字义与手有关)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

4.重点指导容易写错和不容易写好的字。(提示:“商”的同字框里不是“古”;“抹”右边上横长,下横短;“批”右边的两个“匕”,大小不同。范写“钱”“购”二字)

5.学生书写。(注意写字姿势,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美读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家和牧童》这个故事,深深地为大画家戴嵩的虚心好学所感动。现在,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课文吧。

1.老师有激情地范读课文。

2.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朗读感悟,品味语言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请小朋友认认真真地来读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也是一个虚心的画家呢?请你画出来。

2.学生独立读文,画出有关语句。

3.四人小组交流,派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4.学生交流,朗读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

a.朗读感悟戴嵩是一个虚心的画家。

◆学生交流后,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读出戴嵩和蔼的语气)

“多谢你的指教。”(读出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语气,并用动作表演来理解“拱手”这个词语)

◆分角色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b.朗读感悟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学生交流后,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读好下面两个句子,并引导用此句式说话。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分角色读好下面的内容。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同时引导学生积累称赞、夸赞、赞扬、绝妙等词语)

三、齐读全文,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戴嵩虚心地接受了牧童的意见,从此,他更加注意观察牛的生活习性,在他画笔下的牛,更加栩栩如生了。

(再次出示《三牛图》和《归牧图》让学生欣赏)

四、拓展练习

1、完成课后句子练习。

五、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

2、预习22课。

《画家和牧童》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 会认“戴、价”等15个生字,会写“兄、呆”等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 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二、重点难点:提手旁的写法、“商”字中间的小“八”与“滴、摘”等字中小“十”字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四、教具准备  powerpoint课件:本课的13个生字:戴 价 购 墨 抹 蔼 批 翘 驱 蝇 惭 愧拱。都出现在大屏幕上,10秒钟后,每个生字要闪动一次,每字闪动的时间是2秒钟,闪动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按顺序。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文坛巨匠苏东坡有"菊花萎而不落"的笑谈,万世敬仰的孔夫子也有无法解答"两小儿辩日"的尴尬,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崇高与伟大。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那他是怎么表现的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画家与牧童间的故事吧!

二、识字写字(powerpoint课件)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2.交流识记的生字。

(1)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2)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3)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4)看字形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5)联系生活识字:"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购"镇上的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玉米"几个字。

3.交流生词。如:夸赞 称赞 赞扬 和蔼 惭愧观赏 沉思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4.交流收集的好句子。如: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3)"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4)"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5)"画错啦,画错啦!"……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抹、挤、拱、批"这四个字都有提手旁。写"抹"字,把提手旁和"周末"的"末"字合起来;写"挤"字,把提手旁和"整齐"的" 齐"合起来;写"拱"字,把提手旁和"共同"的"共"合起来;写"批"字,把提手旁和"比赛"的"比"合起来。"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一前两撇写法不同。"钱"字和"浅"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2)示范指导。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和斜钩的写法。购:"宝贝"的"贝"字和"勾画"的"勾"字都写得瘦长一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读。课前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简短的话写下你的朗读体会(可以在课文中批注)。

(2)朗读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读和读书体会。

(3)根据以上交流,再读全文,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课文的人物对话描写得很生动,文中还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图。要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来感悟课文,品读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戴嵩--牧童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如:我想对戴嵩说:

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积累运用

1."一"的本领真大。自然数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们汉语中的"一"的本领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别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丰富极了,不信,你读读下面的句子:

(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的画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也来夸夸我们汉语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读一读,看一看,欣赏一下名画家徐悲鸿画的马,你会感觉到什么呢?给他的图配几句话吧。

四、实践活动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课外惧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2.华罗庚的故事(《自学成材的华罗庚》)小时候的华罗庚,有一次,读了一本数学书后,问他的老师:"这本书中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我能批评书中的错误吗?"老师说:"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

3.漫画。一位雕塑家公开展出他的艺术品--马,并悬赏给他指出错误的人。许多人纷纷前去,都败兴而归。一位盲人上前去摸,发现这匹马的头是向后转的,可是马的脖子上却没有"皱纹"。他的发现让雕塑家大吃一惊!

五、小结:通过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能像画家和牧童一样,具有良好的品质。

板书设计

24画家和牧童

画家    谦虚谨慎

牧童    挑战权威

《画家和牧童》 篇五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做画。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儿浓墨淡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看了纷纷称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镇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跟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了?”牧童指着画上的牛,:说“这牛尾巴画错了。两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那是牛为把躯干蚊蝇的样子。您没有检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吧?”

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导。”

以上内容就是壶知道为您提供的5篇《画家和牧童》,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画家和牧童】相关文章

《画家和牧童》【优秀6篇】08-03

小学二年级语文《愚公移山》原文、教案10-20

二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优秀4篇09-27

陈毅《青松》赏析(优秀8篇)03-1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09-24

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09-18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优09-29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第二课10-02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6篇01-16

鸟岛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优秀2篇10-03

40 2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