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优秀3篇

2023-07-30 03:58:11

陈利老师执教《母亲的恩情》,感觉课上的很精美。陈老师很优秀,曾获市“333”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县“311”骨干教师、市优秀园丁等荣誉称号,也是我们黑林小学语文学科的骨干力量。她的每一次课堂教学都能引领着我重新审视课堂,都能带给我一些震撼。《母亲的恩情》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这是一篇比较老的课文,要上出新意,上出亮点还真是很难。但陈老师勇于挑战,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展示给我们的是一堂扎扎实实的语文课。下面,就下午的听课谈谈我的感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虎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3篇《《母亲的恩情》》,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母亲的恩情》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古诗,背诵《游子吟》。了解《游子吟》的意思。

2、通过朗读抓重点句,体会母亲对孟郊的关爱和孟郊对母亲恩情的感念。通过反复吟诵,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对自己母亲的感恩,懂得从小要尊敬、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情读文、读诗,背诵古诗《游子吟》。

难点:在关键词、句处反复诵读,体会、想象,感受母亲对孟郊的恩情和孟郊对母亲恩情的感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母亲的恩情》。孟郊在50岁那年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出示)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在这首诗里,孟郊称自己的母亲为——(板书:慈母)

二、潜心读“事”,会心谈“话”感受母亲的恩情(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慈母呢?让我们来看看孟郊要出远门时母亲为他做了些什么。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2、交流: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呀?

相机板书:缝衣

送儿

3、体会“一针针一线线”

描写母亲缝补衣裳时课文中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动?请你认真读读第一自然段,划出这个句子。

交流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你为什么觉得感动?

读读词语“一针针一线线”

4、体会母亲缝衣时的心情

孟郊的家乡有一种习俗,家里有人要出远门时,母亲或妻子就要为出门人做衣服。如果针脚越细密,出门人就会越早回来。

儿行前里母担忧,孟郊母亲心里多担心啊!她想,(出示句子)母亲想的只是让孟郊早点回来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母亲还会想些什么呢?你能通过朗读表达这种担心吗?

体会“忙着”。

这一段中还有什么地方令你感动?(出示: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难怪孟郊要这样写:(指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5、体会母亲说的话。

出示句子: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母亲对孟郊的一颗什么心?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好这句话。

母亲的话,孟郊听懂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齐读“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里。”

小结:是啊,为儿缝衣,为儿送别,母亲为孟郊辛苦操劳,又增添了白发,让我们齐读一、二自然段,再来感受一下母亲的恩情。

发自内心地读一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孟郊对母亲的感念。

孟郊告别了母亲,独自一人上路了。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生接读)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他发自肺腑地想:(出示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母亲的恩情啊!

你能把这个带问号的句子改成带句号的句子吗?意思不能变。

有了太阳的光辉,小草可以————————

有了母亲的慈爱,孩子可以————————

是啊,当你饿了时,妈妈————————

当你渴了时,妈妈—————————

当你生病时,妈妈————————

母亲的慈爱就像太阳的光辉一样温暖。想起了母爱,我们心里就涌起了一股暖流,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这就是古诗中所说的:(指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想想,报答母亲的恩情,我们可以怎么做?

(预设:妈妈渴了时,我可以为妈妈——————

妈妈累了时,我可以为妈妈——————

…………)

母亲的恩情我们可以报答,可是我们为母亲所做的,跟母亲为我们所做的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因为母亲的恩情(板书)恩重如山,情深似海。

四、情感迁移,诵读古诗(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习第五自然段。

引读:正因为母亲的恩情恩重如山,情深似海,所以母亲的恩情孟郊——

出示《游子吟》,读。

2、情感迁移。

学到这里,我们明白了,原来孟郊母亲对他的爱,就体现在缝补衣裳这样的小事中,就藏在临别时那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中。这样的事,这样的话,孟郊的母亲会做,会说,我们每个人的母亲也都会做,会说。看来,诗中的“慈母”不仅写的是孟郊的母亲,他写的还是我们每人人的母亲。想像你母亲带着微笑的慈祥的脸,轻声地读一读这首诗。

感情朗读这首诗,送给自己的母亲。

默默记,指名背,把这首诗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3、拓展:在你的成长中,你还得到哪些人的恩情?用上“忙着”来说一说。

(预设:在我生病时,——忙着————

下雨天,——-忙着————

每天早晨,——忙着————)

五、作业

1、背诵《游子吟》。

2、搜集有关母爱的古诗、歌曲、名言、短文,和妈妈一起读一读,唱一唱。

板书:恩重如山

母亲的恩情

情深似海

缝衣

慈母

送儿

《母亲的恩情》 篇二

课时目标:

1、能够读准15个生字(包括二类字)的读音,尤其是“恩、根、针”等前鼻音和“孟、缝、铭”等后鼻音;

2、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能够做到字词音准、句子通顺、古诗有节奏;

3、通过指导阅读文中三个长句子,学习长句的朗读方法;

4、通过联系字形和生活实际,领会“恩情”的意思,并通过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母亲对孟郊的恩情;

5、能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报”,重点指导 “报、迟、恩”的书写,正确、美观地书写文中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母亲  指导读准词语

平时生活中,我们怎么称呼自己的母亲呢?(妈妈)

2、这儿还有一个生词朋友,板书“恩情”,口述:“恩”上面一个因为的“因”,下面一个“心字底”。前鼻音,谁来读这个词,“恩”字中哪个部分最引起你的注意?(大大的心字底) “心”字底与什么有关?(感情)从这样的心中涌出来的感情一定(很深很大很多很重,师动作引导,顺着学生的思路),所以恩情就是一份出示手板(深厚)的感情,齐读,“恩”还能组成哪些词?(恩重如山、恩爱、感恩、恩师)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母亲的恩情,师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先读准拼音,再读读生字。

2、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字词

缝补    针脚   铭记

湿润    抚摸   沐浴

一根   一针针一线线

分屏出示:

①指读第一屏,哪个字音特别注意,带读

针脚:前后两针之间的距离,看实物

②指读第二屏,齐读

抚摸:谁做做个动作给我看?(轻轻地摸)师示范“抚摸”,老师轻轻抚摸着你的头,妈妈亲切抚摸着你的背,有什么感觉?抚摸表达了对你的爱。

谁还发现这排词语的小秘密?(相同偏旁的字组成词或两个字的意思相近)

③指读第三屏,齐读

一根:书上说一根白发,还有一根什么?(针、面条、线、粉丝、火腿肠)你们发现没有,后面的物品都是长长的。

一根表示只有一个,那么“一针针一线线”是不是也表示一个呢?一针又一针一线又一线,很多很多。

④你们真棒!注意了字的音、形,理解字词的意思。这么多的生字词能很快读吗?

去拼音读词。

4、再读课文

同学们,请把刚才的生词带入课文,自由轻声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地方来回多读几遍。

(1)检查朗读

课文有几小节?一人读一小节。其余小朋友仔细听,把读不好的地方,读不准的音,读不通的句子画出来做上记号。

(2)点评

5、文中还有一些比较长的句子,读的时候不太顺畅,你有好办法把它们读顺畅吗?自己一边读一边想想办法。

出示句子,生自由读:汇报读

6、指导朗读诗歌

(1)课文中写的是谁的母亲?

出图:唐代  孟郊

课前很多同学搜集了孟郊的资料,谁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要更多了解作者需要搜集资料,在很多资料中要学习选择对课文学习最有帮助的资料。)

简介:他是唐代的诗人,孟郊一生窘困潦倒,和母亲相依为命,46岁才考中进士,50岁到江苏的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的诗人禁不住新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吟诵,想看看这首诗吗?

(2)出示诗歌

“游子”可不是游玩的人,而是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这里指的就是孟郊;“吟”:吟诵

谁愿意吟诵这首著名的小诗呢?注意读准字音。

古诗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老师范读,生自由读读

指名读

齐读,这样读诗更好听。

7、孟郊在创作这首诗的背后,还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下节课,在你们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块儿走近这个动人的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出示10个生字,读读,找找字形的特点

2、区别“报”和“抱”

它们俩读音相同,都是“”,可不太好辨别,怎么办呢?(区分词语最好的办法就是理解它的意思。“抱”用手臂圈住,而“报”呢?说不清楚,向谁请教(字典),出示幻灯片:在字典上它主要指①传送,比如报告、报信②回答报答③报纸)读词

4、指导书写“报、迟、恩”

报:左窄右宽,注意笔顺

迟:写时捺要托住尺,尺的捺变成长点

恩:上面因小而窄,下面心宽而扁,心卧钩起笔较细,右下行笔,底部较平,三点中第一、三点在卧钩左右外侧相对,第二点落在竖中线上。

5、学生自主书写剩余生字。

《母亲的恩情》 篇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体会母亲对孩子的恩情。

3.结合课文理解《游子吟》的意思。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母亲对孩子的恩情。

教学难点:感受到母亲的恩情,理解“临行、游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游子吟》,谁来读?这首诗是谁写的?他为什么写下这首诗?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1段

1.出示图片,这就是孟郊的母亲,看,母亲在干什么?课文中是怎么写的?

多媒体出示: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谁来读读?

母亲在怎样地缝着衣服?指导朗读“一针针一线线”。

古代吴越民间有一种风俗,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母亲或妻子要为他做衣服,针线一定要缝得细密,这样出门人才会早早归来。母亲把针脚缝的又细又密,是希望——(儿子能早早归来)——母亲缝的每一针每一线都表达了对儿子的牵挂。来,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老师听了你的朗读,觉得有一个词读得特别好:夜深(点红“深”)了。从这个词上你读出了什么?这么晚了,母亲还在仔细地缝着衣服,母亲这么辛苦就是——母亲的恩情啊!

齐读

2.齐读第二三句,点红“忙着”,再读读这个词,从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出示课后练习4,用“忙着”说话。

3.孟郊从小失去了父亲,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当知道儿子即将出远门,母亲心里是多么舍不得啊!(出示齐读: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孩子出门在外,母亲是多么放心不下,吃饭的时候,妈妈会想——;天冷了,风刮起来了,妈妈会想——;下雨了,妈妈会想——

是呀,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所想的、担心的实在太多太多了,这么多担心都藏在了这个省略号里!这省略号里面包含的,是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啊!谁来读读这句话。

三、精读课文第2段

1.过渡:离别的时候越来越近了。母亲是多么舍不得儿子呀。(出示图片)此刻,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儿子说。看母亲拉着儿子的手,想说什么呢?

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点出:“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指导朗读

2.听了母亲的叮咛,孟郊他—(引读出示: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眼睛湿润了是什么意思?孟郊为什么眼睛湿润了?

是呀,为了孩子,母亲操碎了心,看着,想着,晶莹的泪珠在孟郊的眼眶里打转,他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了,只能不住地点头。(点红:不住地点头。)

谁来读好这两句话?——多么难分难舍呀!—— 一起读好这两句话

从这依依送别的画面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母亲对孩子这份浓浓的爱!

缝衣,送别,多么平常的事,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动!让我们把缝衣、送别这两幅爱的画面深深地记在脑海里,拿起书,一起读好第一第二小节。

这就是古诗中的前面两句诗,出示诗句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孟郊背上行李,独自一个人上路了。一路上他抚摸着身上的衣服,点红“抚摸”——谁再来读读这个词?请你读读这个词,你有什么感觉?轻轻的、柔柔的摸,这就是抚摸。

出示生字卡,谁来记记它们?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识记,真聪明!师范写,生书空。

谁也曾经这样抚摸过你?(妈妈,奶奶……)是啊,抚摸你们的,都是深深地爱你们的人。谁来再读这个词?你也读。我们一起轻轻读好这个词。

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这一路上他看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答案。

2.根据回答相机出示:看着路边那生机勃勃的小草,孟郊抚摸着……,注视着……,心里想……光辉吗?

生机勃勃是什么意思?(小草长得怎样?)为什么会生机勃勃?

孟郊心中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读

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

出示填空:

母亲的慈爱就像(         )。

孟郊就像(          )。

小草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就好比(    )也报答不了(                    )。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好这两句话。

这就是古诗中的后面一句,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村晖!”齐读。

五、学习《游子吟》。

1.孟郊对母亲的恩情永远铭记在心(板书:反箭头)。所以,他50岁那年写成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齐读。

2.小朋友,现在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了吗?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短短的一首小诗,字字句句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儿子对母亲的感恩,谁还想来吟诵这首诗?——指名读(配乐)

5.孟郊用他的真情写下了这首诗,千百年来感动了无数游子之心,一直流传到今天,同学们,让我们再来满怀深情地吟诵这首诗吧,把它奉献给我们深爱的母亲!

让我们再读一遍——“母亲的恩情”。

不仅我们人类存在着至真至纯的母爱,动物也是如此,请看下面一组图。师随图做简单叙述。母亲是无私的、伟大的,母亲爱孩子可以不惜一切,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什么呢?以后你会怎么做?

六、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抚摸”

说说书写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2.学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3.给生字找个好伙伴。

七、作业

1.回家为妈妈朗诵《游子吟》这首诗。

2.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板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母亲:缝衣送儿

儿子:铭记在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3篇《《母亲的恩情》》,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母亲的恩情》】相关文章

9母亲的恩情【优秀8篇】01-06

小学二年级语文《愚公移山》原文、教案10-20

二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优秀4篇09-27

陈毅《青松》赏析(优秀8篇)03-1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09-24

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09-18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优09-29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第二课10-02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6篇01-16

鸟岛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优秀2篇10-03

40 15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