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优秀5篇

2023-05-03 08:35:50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酸的和甜的》,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酸的和甜的》教案 篇一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鼓励学生说,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这个故事后来怎样了呢?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认读生字

1.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借助插图读文,认读生字,教师随机出示图中相应的生字词。

(1)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2)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词的。(通过观察、读文,使学生懂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老师示范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2.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3.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测他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朗读。(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4.各小组选送代表比赛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

5.重点品读以下句子。课件出示: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1)自读。

(2)小组读。

(3)指名读。

(4)比较说说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3.讨论交流。通过朗读,说说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谁来把描写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指名读,从中引导学生感受小猴子的聪明。

4.读5、6自然段。读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大家谈各自的想法。

5.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出示生字硬,让学生结合句意说说硬的意思。扩词。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并且出现扩词运用,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帮助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样呢?

(让学生发挥想象,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分辨是非,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四、迁移运用

指导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再上台讲给大家听。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在游戏中巩固要识的字。

听音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快又对。)

摘苹果。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片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2.写字练习,巩固要写的字。

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指导扩写。

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

六、实践活动

1.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2.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并配有头饰进行表演。

酸的和甜的 篇二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有感情地看图复述故事。

4、懂得做事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二、借助文中图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自主识字、写字、学词学句

五、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同桌合作互当小老师,互相帮助,读通读顺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几种小动物?

3、重点朗读感悟课文4--7自然段。

(1)学生个人独立朗读课文4--7片段段,边读边想:在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中谁最聪明,为什么?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依据。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交流个人阅读思考的收获。

4、通过朗读表现自己学懂的内容。

六、引伸拓展,体现个性,发展语言

1、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你能帮帮他们吗?

2、你想对故事中的小动物说点什么?

七、回归整体,积累运用,有感情地复述课文

1、学生边看图边自由读课文,准备复述。

2、上讲台有感情地复述故事,可融入自己的想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指导书写

三、实践活动(读读、演演)

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再演一演。

※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交流会教学预案选登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明白课文内容大概内容。

2) 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读出不同语句应表达出的语气,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3) 创新目标:通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讨论“你是怎么看这四位动物伙伴的”。

4) 德育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能懂得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从小动物的对话、表情中体会它们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读出不同性格特点的小动物的说话语气,感悟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图片、课文插图、一杯醋、一杯蜜

教材分析: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共分为8个自然段。

学情分析:本文属于连环画故事,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猜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达到体会深刻道理是本课的宗旨。

教学过程:

一、实物尝试,引入课题

1.老师这里有些好东西,谁愿意来尝尝?

2.这两个字就躲在了我们的课题里,出示课题。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酸、甜”二字? 两名学生分别品尝“醋”与“蜜”。其他学生看表情猜猜是什么字。齐读课题。两名学生介绍识记方法,大家做表情大声读准这两个字。

二、创造条件主体参与:

1、有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藏在书的第74页中,请你看看图,读一读它,顺便和生字交个朋友。

2、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儿?葡萄架上挂着许多串紫红色的葡萄,相机学习“葡萄”二字。出现了哪些小动物?相机学习“狐、狸、猴”三个字。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3、识字归类:同类偏旁的字,意思有关联。

4、这里还有几位生字朋友,请你也帮忙认一认。

5、课文里的八幅图,你最喜欢哪一幅,就把那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听。

6、认为你的同桌读得不错的,请你推荐他上来展示一下。学生读文。学生答出:1、葡萄架下2、出现了四只小动物。找出规律,是植物,所以有草字头,是兽类,所以有反犬旁。学生读: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同桌交流朗读。学生上台随意挑选出挂图贴好,朗读展示,教师相机引导识字、正音。

三。朗读感悟,想象体验

1、现在,黑板上的八幅挂图是乱的,谁能根据课文内容把它们按顺序摆好?先读读课文,再和你的小组伙伴商量一下。

2、这八幅图就像火车的八个停*站,现在我们的故事列车就要出发了。先请你自己练练本领,先读课文,再看图把故事连起来试着讲讲!开往第一站的司机请……(学生未点到的,教师相机提示:抓住每幅图中小动物的动作、神态或心理。)然后再请一位学生重新讲一讲。有时还可请车上的各位乘客评价。

3、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

4.挑出感兴趣的角色读,比比谁读得好。

5.同样是葡萄,为什么有的说它酸、有的夸它甜呢?

6.如果你是课文里那只聪明的小猴子,你会对小兔、小松鼠或者狐狸说什么?  反复读课文,小组交流后,选派代表摆图,并说明理由。借助连环画讲讲课文中的故事。可以照课文讲,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本学习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发挥想象,同时为后一环节分析每种小动物性格做铺垫。)分小组读读说说,体会狐狸的狡猾、心胸狭窄,猴子的聪明、活泼,以及其他小动物的善良、轻信。全班交流。分角色合作读,其余部分齐读。学生思考,交流。(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它是酸的,小猴子它们尝过了,所以知道葡萄是甜的。)想象、交流。(以后你们要自己试一试,不能随便听信别人的话……)

四。课后实践这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把这个故事说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再去课外找找其他有趣的寓言故事吧!(把课堂语文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

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

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

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a、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b、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a、(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

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b、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c、(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请试一试。

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d、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

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

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1)小组里交流读,班里指名读。

2)(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为什么两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书上是怎样写的?请找找小兔子的话。(同桌互读)

3)我们来读一读。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小兔子为什么要连忙说?请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出示句子):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3、刚才,小朋友说小兔子没吃过,可小松鼠说葡萄酸得很,小松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你能来表演一下吗?

4、哦,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没吃过,就说葡萄是酸的,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不敢去尝试了。现在,你们知道小猴子聪明在哪里了吗?(出示:平时,我们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要光听别人的话。)

5、出示句子:1)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2)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聪明的小猴子吃到了葡萄,这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读一读。

出示练习:1)小柳树笑了。

2)小柳树笑了。

1)丁丁关上窗户。

2)丁丁关上窗户。

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

四、感情朗读,合作表演

现在,让我们把4—7自然段的内容来读一读,演一演。(分角色读,表演读,为三位小朋友戴上头饰。)

五、课堂小结

这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甜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酸的呢?

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是酸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六、指导书写

1、篇课文共有8个我会写的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三个(出示:猴、狐、狸),谁来读?

2、你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3、指导范写“反犬旁”。

4、想想办法,你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5、教师范写,注意提示“猴”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候”。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书写指导

三、朗读感悟

1、读第一段,说说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

2、指名读读狐狸的话,指导学生读出狐狸酸酸的语气。

3、读第一自然段。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故事,再上台讲故事。要求: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有感情。

四、实践活动

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再演一演。

(一)分析角色

狐狸:狡猾

小松鼠、小兔子:老实、轻信

小猴子:聪明、敢尝试

(二)分配角色

自主组织,竞选角色,确定导演、演员。

(三)编排表演

想想每个角色说的话。导演解说,演员表演,互相指点。

(四)表演童话,评委评分

主持人介绍节目,各组表演,评委评分。

(五)总结颁奖

师生评价总结。颁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演员奖、优秀合作奖。

附板书:

17、酸的和甜的

狐狸  狡猾

松鼠  轻信别人的话

兔子

猴子  聪明 敢于实践

教材简说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是狐狸闹的笑话。

狐狸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得到心理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如果不是小猴子敢于亲自尝尝,他们都将错过这一顿美餐。

是啊,没有尝过,怎么能断定葡萄是酸的呢?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本课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是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的。教学时,可以借助连续的插图,阅读课文,感知生字,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几个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猜他们的心理,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最后,借助图画复述课文,或以讲解员的身份讲故事,或小组表演童话剧,在情境和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具准备

运用多媒体和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鼓励学生说,进行发教思维训练。)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第一自然段)那后来怎样了呢?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酸的和甜的》,齐读课题

图文结合,感知内容,认读生字

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自由读课文,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借助插图读文,认读生字,教师随机出示图中相应的生字词。

指名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

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词的。

(通过观察、读文使学生懂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看配有音乐的动画。听老师示范朗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先自由读,借助插图,逐段读文。

再小组合作读,观察图画中的小动物的神态,动作、想象他们的语言,猜测他们的心理。练习有感情朗读。

(通过观察使学生了解每个动物的特点,并且针对特点,选择适当的语气来读,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各小组选送代表比赛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看谁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

重点品读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自读。

小组读。

指名读。

比较说说两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通过反复读来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也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讨论交流。通过朗读,说说你喜欢图中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谁来把描写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指(1──2)名同学读,从中感受小猴子的聪明。

读5、6自然段。

读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敢尝试小兔子、小松鼠:不老实,总是轻信别人。

大家谈各自的想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

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出示生字“硬”,让学生结合句意说说“硬”的意思。扩词。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并且反复出现扩词运用以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

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帮助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样呢?

(让学生发挥想象,认清事物的本质以分辨是非。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迁移运用

指导复述故事。先自己看图复述,再上台讲给大家听。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在游戏中巩固要识的字。

听音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快又对。)

“摘苹果”。在黑板上画棵苹果树,把做成苹果形状的生字卡片贴在“树”上,让学生上台读字音,读对的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摘对五个以上可奖励一张苹果贴画。

在写字中巩固要写的字。

认读生字,记忆字形。

指导扩写。

重点指导反犬旁的字。

实践活动

把学到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并配有头饰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

小狐狸   小松鼠   小猴子

小兔子

(狡猾)(老实、轻信)(聪明)

酸的和甜的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酸、狐狸、葡萄”等10个生字,会写“狐狸、猴、颗”等8个生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会写带反犬旁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写好带反犬旁的字;在朗读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课,激趣揭题

秋天到了,葡萄架上挂满了紫红色的葡萄,很多寻食的小动物都路过了这里,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就是咱们要学习的第17课(老师指课件,让学生接题目)

“酸”是今天咱们学习的生字,认真看老师写。

谁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课题读得这么好,课文可要读得更棒!老师告诉你们两个读好课文的小窍门:一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课文中的“小桃子”。二是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开始吧!

(学生读老师巡视,听到学生读错的字、词语,随即板书到黑板上)

谁来读读这些词语?

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指名一竖行,开火车读)

请大家认真听,看看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边读边正音)

三、感情朗读,领悟道理

1、读得真好!课文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呢?

(指名说)(学生说一个,点击课件出一个)

我们一起来写写它们的名字吧!

狐狸:“狐”先写左边,撇、弯钩、撇,认识这个偏旁吗?(反犬旁)右边是个瓜。“狸”也是反犬旁,跟老师写,右边是“里”,注意笔顺。“狸”本身是二声,跟我读。在这个词里读轻声,一起读。

“兔”千万别忘了这一“点”,它可是兔子的小尾巴哟!

猴子的“猴”也是反犬旁,咱们一起写,右边是时候的“候”去掉中间的短竖。

我们一起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2、大家看,首先跑来的是狐狸,望着那一串串熟透了的葡萄,狐狸是怎么做的呢?读读第一自然段,再告诉我。

(学生说,出示课件)

谁能读好这句话?

读了这两句话,你觉得狐狸怎么样?(想吃葡萄,很馋)

“馋”是看到了吃的、食物,所以是食字旁,(指着两点)看口谁都流出来了。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自己读一读吧!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于是,它一边流着口水,一边指着架上的葡萄说(点课件,齐读)

读书不只是读字,还要读标点,看后面是感叹号。

谁来读一读?

3、小松鼠们,你们听到狐狸的话了吗?小兔子们,你们知道这个消息了吗?

快看看2、3自然段,把他们的想法读出来。

小松鼠怎么想?(指名说,出课件)

从哪个词看出松鼠相信了?(一定)

谁来读一读?

小兔子怎么想?(指名说,出课件)

从哪儿看出他非常相信他们的话?(一定、!)

指名读

4、这时,来了一只小猴子,望着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读读第四自然段。

谁来说一说?

(出示课件)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漏掉了“迫不及待”)

书上的和这一句哪一句好?为什么呢?

看来老师真得把它加上。(点课件,加上)

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看到小猴子要吃葡萄,可急坏了小兔子和小松鼠,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读读5、6自然段。

孩子们,听到他们的谈话了吗?老师也听到了,看,是这些:

(出课件,师生接读)

小兔子可着急了,连忙说——(女同学读小兔子的话)

小猴子笑着问:“你吃过吗?”

女生接(小兔子摇摇头,说:“我没吃过,可是小松鼠说葡萄很酸。”)

小猴子又问小松鼠(男生):“你尝过吗?”

(男生)(小松鼠也摇摇头,说:“我没敢尝,狐狸说这葡萄酸的很呢!)

大家读得真好!有的同学还加上了动作,美极了!请同学们看着图,和同桌分角色,加上表情、动作读一读。比比哪一组合作得最好。

(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指名分角色读。(两三组)

看来,小兔子、小松鼠对狐狸的话真是深信不疑啊!小猴子相信了吗?

(出示第7自然段)

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个词看出的?

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5、同样喜欢吃葡萄,同样听到别人说葡萄酸,可是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哪里不一样?

(指名说)

看来,不能光听别人说,还要亲自尝一尝、试一试。

听你们说得这么热闹,老师也想说几句,老师的话在这首儿歌中,红色的生字可要读准哟!

葡萄大,葡萄圆,

串串葡萄狐狸馋,

摘不到,硬说酸,

松鼠兔子不分辨。

小猴子,不轻信,

迫不及待架上攀,

自己尝尝味道甜,

凡事都要亲体验。

6、 小松鼠和小兔子吃到了甜甜的葡萄,他还一件事情不明白呢?

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是啊?为什么呢?

四、指导书写。

时间过得真快,该是回去的时候了,小动物们依依不舍,让我们把田字格里的小动物名字留在我们的书上吧!

出示:狐  狸   猴    兔

描一个,写两个。

提醒注意写字姿势。

酸的和甜的 篇四

一、引出课题

出示生字“酸”。

师:谁认得这个字?你吃过的东西当中有什么是酸的?有什么是甜的?(适时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7《酸的和甜的》(请生读题)。

二、读文引出四种动物,学写“狐、狸、猴”

1、齐读课文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昨天,小朋友学完以后,都非常喜欢,那么在座听课的老师,也很想知道,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你们愿意不愿意把这篇课文,正确流利地读给老师们听啊?

2、引出四种动物

师:刚才钟老师用我的耳朵去听,用我的心去感受,孩子们读得非常认真。我现在要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这篇课文里边一共讲了几种小动物。(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

3、学写“狐、狸、猴”

师:在这些动物的名称里藏了一个秘密,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狐、狸、猴”)

重点指导写反犬旁的字“狐、狸、猴”。反犬旁的笔顺。第二笔不容易写好,要作示范。注意提示,“狐”右边不要写成“爪”;“猴”右边不要写成“候”。

三、从“葡萄”入手学文

1、出示“葡萄”词,再出示葡萄图和真葡萄。

(1)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水果,这种水果是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都想吃的,你知道是什么吗?谁能读出它的名称(注意读准轻声词)。

(2)引导学生用好词形容葡萄:一串葡萄、一串串葡萄、一颗葡萄、一串串      葡萄。

(3)师:钟老师不知道自己手里的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呢?

小结:要亲自尝试才知道是酸的还是甜的!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狐狸动画和第一自然段文字

①师:在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里,是谁最先发现这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它想吃又吃不到就说葡萄酸呢?从图中的哪些地方能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对应这幅图是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

②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从哪句话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③指导朗读: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读出“着急”)

④狐狸没摘到葡萄,它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于是,他指着葡萄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⑤请学生上台演一演狐狸。

3、学习第4自然段

①师:在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里,谁最先吃到葡萄知道葡萄是甜的?

出示猴子图和第四自然段,重点理解:迫不及待

②比较: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这只猴子可真是迫不及待啊,我们还可以说小猴子怎么样爬上葡萄架呢?(换词)

③你们真了不起,能用这么多词语来表现小猴子着急的样子。是啊,小猴子心里很着急,那么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第2句)

④正当小猴子摘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时,小兔子来了,他是怎么阻止小猴子的?(出示第4自然段第2句并指导读)

这只热心的小兔子真着急呀,谁能学学他?(生读)可真像。咱们一起加上动作和表情来学学小兔子吧!

4、学习2、3自然段

设疑:小兔子是怎么知道葡萄是酸的呢?

读2、3自然段,提问:它们俩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去尝试过吗?小猴子有没有相信小兔子的话?它是怎样做的?从哪几个自然段能找到答案?

5、学习5、6、7自然段

比较: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小松鼠和小兔子见小猴子吃得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葡萄真甜呀,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6、在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里,你最喜欢哪一只小动物,从它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话要对它说呢?

酸的和甜的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迫不及待”、“告诉”,分清“一串”、“一串串”,会写3个带有反犬旁的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明确目标

1.认读生字词,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2.课文里的小动物你们还记得吗?我们把故事里的小动物请出来。谁说葡萄是酸的,谁认为葡萄是甜的呢?  板书:狐狸  松鼠  小兔  小猴

3.学习目标:为什么狐狸、松鼠、小兔说葡萄酸, 而猴子知道葡萄甜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读课文,要带着我们的体会,有感情地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读一读。

过渡:第一个来到葡萄架下的是——狐狸,他在葡萄架下干什么呢?

二、指导朗读,发展语言

(一)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狐狸在干什么?把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再结合图画,体会狐狸的心情。

生读句子,谈体会。(指导体会:狐狸为什么老是转来转去?狐狸转来转去想些什么?)

感情朗读,读出狐狸想吃葡萄,吃不着的心情。

引读:狐狸一颗葡萄也没摘到,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2.朗读二、三自然段:

理解“告诉”:狐狸说的话小松鼠听到了,告诉了小兔子,看看告诉这个词,想想这两个字的偏旁为什么是口字旁、言字旁?

松鼠、小兔听了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咱们来合作读读2、3自然段,老师读前面的,同学们读松鼠和小兔子想的话。师生配合读。指导读出相信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生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猴子来到葡萄架下是怎样做的,划出相关的句子。

生读句子,读准三个带有生字的词语。

识记“串”字,分清“一串”、“一串串”:看看“串”字,想想它像什么?你能分清一串和一串串吗?看图填填。

看到这葡萄小猴子会怎么想或怎么做?课文中有一个词就写出了他的这种心情——迫不及待。

感情朗读,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的心情。

生活中,你有过迫不及待的时候吗?齐读这段话。

引读:当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葡萄就要往嘴里送的时候,小兔子连忙说——(生接读小兔说的话)

2.请男女生比着读读,男生读5自然段,女生读6自然段。师读7自然段,漏读“大口大口”。

比较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读读这两个句子,看看多了“大口大口”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呢? 感情朗读。

指导朗读:啊!真甜。变换句式说一说:啊?               ?

(三)学习第8自然段。

葡萄明明是甜的,为什么狐狸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体会狐狸自我安慰的心理。

三、感悟明理,发展思维

松鼠和小兔子差点没吃到这甜甜的葡萄,差点错过了这顿美餐,如果你就是那只小猴子,你会对松鼠、小兔说什么呢?(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能试的就试一下。)

四、引导观察,指导写字

组合成字:狐  狸  猴

1.引导观察。2、教师示范,阐明要点。3、学生练写。4、相互欣赏评议。5、集中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

尝试

狐狸   松鼠  小兔  小猴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5篇《酸的和甜的》,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酸的和甜的】相关文章

《酸的和甜的》教案【优秀6篇】09-23

小学二年级语文《愚公移山》原文、教案10-20

二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优秀4篇09-27

陈毅《青松》赏析(优秀8篇)03-1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09-24

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09-18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优09-29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6篇01-16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第二课10-02

鸟岛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优秀2篇10-03

40 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