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形象 光彩照人——《木兰从军》赏析【优秀5篇】

2023-03-15 07:59:17

《英雄形象 光彩照人——《木兰从军》赏析【优秀5篇】》由壶知道为您提供,希望可以在【在女儿家享受天伦之乐】写作方面,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英雄形象 光彩照人——《木兰从军》赏析 篇一

《木兰从军》课后5题:展开想象,说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析题:家人都有谁?家人阻止木兰做什么?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及插图可得出,家人包括:父亲、母亲、弟弟。他们都不同意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要想说明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那就得先设置一个场景,家人们是怎样阻止的,要根据人物的身份,想象出适合特点的语言,这样,一场劝阻的口语交际就可以开始了。

师:小朋友们,一听说我女儿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就着急,谁来当我的女儿木兰啊?我还想请一个人来演我家木兰的父亲和弟弟。

生:(纷纷举手)我指了三名同学。把他们叫到前面来,让其他同学继续读课文。我们四人耳语了一翻。

生(木兰):朝廷已经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可是现在您(看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现在你(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我理应为国家分忧啊!

师(妈妈):女儿啊,你可不能去,战场上都是男子,你一个女儿家,怎么能抵挡了他们呢?

生:(木兰):妈妈,我从小练功习武,身体强壮,在不怕他们。您就放心吧!

生:“(父亲)孩子,还是让我这把老骨头去吧,大不了战死疆场,你还年轻,不能白送命。

生:(木兰)父亲,您可是咱们家的主心骨,您一定会健康常寿,我去替您从军,说不定还能立下战功呢!

生:(弟弟)姐姐,不要去,我舍不得你。

生:(木兰)弟弟,你在家要好好照顾父亲、母亲,我走了,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你了,你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英雄形象 光彩照人——《木兰从军》赏析 篇二

本文是一篇家喻户晓、传诵不衰的动人故事。作者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描写了木兰从军的生动事迹,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心驰神往了。

那么,作者是怎样塑造木兰的英雄形象的呢?打开课文便可发现,作者落笔交代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这就为下面的具体描写定下基调,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感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英雄形象: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英雄形象

我国古代的北方,烽火连天,战事不断,处身于如此年代的木兰,面临着尖锐的矛盾冲突——

一是朝廷紧急征兵与父老弟幼的矛盾。战事发生,朝廷征兵,“紧急”二字表明了情势需要,刻不容缓。然而父亲年老多病,惟以出征;弟弟年纪幼小,还不够当兵年龄。这是一个尖锐矛盾,难怪木兰看到列有父亲名字的征兵文书,内心“焦急万分”了。

二是理应为国分忧和身为女子的矛盾。应征入伍,当兵打仗,在当时是男儿的义务,女孩子家一般留守家园,不在征召之列。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女孩子在国家忧患之际,又岂能袖手旁观呢?这无疑是尖锐矛盾。

“烈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作者在这些矛盾冲突中刻画木兰形象,突出了木兰挺身而出,代父从军,表现了她顾惜老父的孝心、体恤小弟的爱心、为国分忧的忠心,在读者面前树立了一个奇女子的动人形象了。

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塑造英雄形象

木兰克服了种种矛盾,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了,她是怎样走向战场,挥戈上阵的呢?

作者详写了她奔赴前线的过程。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文书,表明了军情紧急,刻不容缓,木兰告别了亲人之后,“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前线。这里,精心提炼了一系列动词,“披”→“跨”→“渡”→“过”,揭示了木兰奔赴前线的全过程,表现了木兰随同大军跋山涉水,行动迅捷,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是毫不逊色于男儿,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木兰身披战袍,横跨战马,置身于浩浩军列中的英雄形象不是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了吗?

作者略写了作战情况,只以“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一句轻轻一点,但内涵十分丰富,启迪读者的联想——“多年征战”,时间长,战况烈,对于一个女孩子又谈何容易!但是木兰不仅没有半途被拖垮,也没有丧于敌手,而且立下赫赫战功,可见她多么坚强不屈,英勇善战,“为国”二字揭示了她的爱国热忱,字里行间不是映现了她驰骋疆场、跃马杀敌的飒爽英姿了吗?

在平静的和平生活中塑造英雄形象

战争结束了,立下赫赫战功的木兰又会怎样呢?据古代诗文记载,朝廷要给她“尚书郎”的高官,要给她“百千强”的赏赐,但是木兰一一辞谢,回到故乡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是这样描写的:

先写木兰胜利回乡后,脱下战袍,穿上心爱的女装。木兰在父老弟幼、国难当头的情势下才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她所渴求的还是恢复女装,过上和平生活,与家人聚首一堂,享受天伦之乐。

次写将士探望,终于发现了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这固然表现了将士们的惊讶之情,更重要的是隐现了木兰女扮男装,不让须眉,尽管多年征战,并肩作战,可是谁也没有发觉她是姑娘家,木兰的勇敢、机智,岂非不言而喻了吗?

战事发生了,木兰披挂上阵,为国分忧;战事结束了,木兰并不居功自傲,回到家乡恢复女装,过上宁静生活——这才是英雄本色!有了这结尾的描写,实际上是为木兰挥戈上阵、克敌制胜的英雄形象添彩增色,给读者以更加完美的感受。

英雄形象 光彩照人——《木兰从军》赏析 篇三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 分角色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表演《木兰从军》的故事。

3、 了解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感受花木兰对父母的孝顺、对国家的热爱。

4、 初步了解剧本的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1、 认识9个字,会写8个字。

2、 朗读表演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播放《花木兰》的课件,看完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 花木兰是一个女英雄,她代父从军,立下汗马功劳。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花木兰》。板书课题。

3、 学生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字

1、 自由读课文,你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课文有什么不同?

2、 教师介绍剧本。

3、 请你们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困难的句子多读几遍。

4、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5、 分组交流识字方法。

6、 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

7、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8、 四人小组练习朗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生字

1、 出示会写字,学生读一读。

2、 给这个8个字说词。

3、 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并说说怎样来写这些字才好看。

4、 有哪些字需要帮助。

5、 教师范写。

6、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7、 书写评价。

作业:

1、 读课文。

2、 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听写词语。

2、 测读句子。

二、学习新课

1、 自由读课文开头的时间、人物、布景、开幕四个部分的内容,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当时的社会不允许女的从军的,而花木兰为什么还要去呢?请大家尽情的朗读课文,大胆的说说。学生读课文交流。

3、 请小朋友找出花木兰为什么要代父从军的句子,再大声的读几遍。

4、 指名读。

敌人侵犯我们的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是啊,情况多么危急,我们应该起来反抗。

5、 当木兰知道父亲接到从军的命令,她心情怎样呢?她是怎么想的呢?

请大家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学生交流,板书:为国为家

6、 如果你们是木兰的家人,你们同意木兰从军吗?为什么?

木兰是怎样说服他们的?

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

小组表演。

评价,学生再次表演。

7、 小组表演木兰从军这一片段。

8、 教师配乐朗诵:木兰终于说服家人,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历尽千心万苦,到了战场。

9、 观看战场上的片段,你觉得木兰在战场上怎样?

英勇善战英姿飒爽

三、总结

请你们用一句话说说你认识的花木兰。

表演朗读。

作业:

1、 课后搜集女英雄的故事。

2、 和家人表演。

板书设计:

英雄形象 光彩照人——《木兰从军》赏析 篇四

苏州新区实验小学  屈华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也努力地贯彻着这一理念,深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发展孩子思维和能力的成效之大。《木兰从军》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我就此文的教学过程谈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收效。

一、“自主”,是教育战略的一次重大转移

《新课标》谈到的“自主”,是指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的学习方式是教育战略的一次重大转移,是从教育根本理念上的一项重大变革,是以教材、教师为本转为以人(学生)为本的一次彻底的教育革命。

“自主、合作、探究”三者,“自主”是前提,也是关键。如果学生没有“自主”,那么“合作、探究”也就无从谈起了。

“自主”,就是还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和选择权。

《木兰从军》的导入我是这样安排的:

师:大家通过预习《木兰从军》,都了解到了些什么啊?

生1: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生2:因为北方经常发生战胜,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所以花木兰替父从军。

生3:花木兰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

生4: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

生5:当花木兰换上心爱的女装后,她的战友都惊讶了!

……

看似自由化的交流恰恰是学生自主学习丰收成果的展示。这些收获和课堂所得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是自觉、主动、积极、独立学习的收获,其含金量是最高的。而且,每次交流预习所得,课堂气氛都是极为热烈的。因为,自主预习的收获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成就感、自豪感。竞相想展示一番,学习的兴趣也就随之高昂了。

倡导自主学习,就要帮助学生提高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二、“合作”,学生个体资源共享的过程

“合作”一定要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合作”是为了追求互助,学生个体资源的共享。没有“自主”为前提,个体的资源就没有积淀和丰厚,“合作”的效应就无法体现。

而且,“合作”仍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延伸,是在群体中自主学习。是借助他人的知识、思维、理解来解决自己尚存在的疑惑。

《木兰从军》教学前,学生都有充分的预习,个体的感受和理解都有了基础。鉴此,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就是合作交流,互相解疑:

师:那大家在预习中是否遇到什么问题呢?

生1:“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北方”是哪里啊?我们和谁打仗啊?

生2:古时候,“北方”就是指长城的北面。那里住着匈奴。匈奴一直打我们。我们就是和匈奴打仗。

生3: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去从军呢?

生4:因为古时候女人是不可以从军的,被发现了要杀头的。

生5:“赫赫战功”是什么意思?

生6:“赫赫战功”是指功劳很多!

生7:还指功劳很大!

师:说得真好,功劳又大又多,才能说“赫赫战功”多年征战,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被称为——(女英雄)(进入课文)

三、“探究”,就低年级孩子来说未必要探远究深

“探究”是进一步借助扩散思维、创新思维,以求得对文本更深的理解。“学贵有疑”。有疑,是探究的前提条件,也是探究的根本目的。但是,就低年级而言,我认为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阅读的习惯、愿意质疑、会质疑,要比具体地要求学生去“探究”重要得多。

《木兰从军》的教学过程,经过“自主”、“合作”两个阶段,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对花木兰的形象已经大致了解了。为了进一步强化花木兰女英雄的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于是,便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内涵:

师:文中除了“北方经常发生战争”、“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这三个原因,还有没有其他原因,使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呢?

生:“我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也是花木兰决定从军的原因。

师:对啊!先前讨论的那三个原因,仅仅是实际情况而已,被迫替父从军;而从“理应为国为家分忧”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花木兰就是想从军,保家卫国。

生2:花木兰认为,从军就是为国为家分忧,是理所当然的,应该的!

师:说得真好。你对“理应”两字读得真透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花木兰真不愧是——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师:木兰为了要从军,“说服了家人”,她是如何说服家人的呢?

生1:父亲,您年老多病,怎么打得过凶猛的敌人呢?

生2:我虽然是个女子,但是从小就喜欢习武练功,我可有一身高超的武艺哦!

生3:母亲,你不舍得女儿从军,难道就舍得年老多病的父亲去吗?

生4:弟弟,你快快长大,在家要替姐姐好好孝顺父母。

……

师:是啊!花木兰为了要替父从军,想出了好多理由去说服家人,真不愧是——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师:花木兰征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真不愧是——

生齐声:一位女英雄。

萨特有一句经典名言: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新课标强调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木兰从军》的教学过程,我就是尽可能地履行这一理念的。

英雄形象 光彩照人——《木兰从军》赏析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用查字典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并组词;

2、试用所掌握的记字方法记住生字。

二、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三、教学课型:预习指导课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猜字激趣导入,复习记字方法。

1、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2、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已经会用“换偏旁”“数笔画”“加一加”“减一减”“编儿歌”等方法记住生字。是啊,只要你用心记,就可以记住这个字。

二、  揭示学习任务,初步感知内容。

(一)、初步感知内容:

1、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的生字。先请哪位同学把课题读一读?(指名读课题)

2、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师:昨晚大家读了课文,谁来用课文中的词语告诉大家:课文写(什么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指导学生在课题上补充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从军的事。)

师继续: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为什么”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事。)

师: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怎么样替父从军的事?(学生发言)

(相机板书:课文写古时候,花木兰男男扮女装,替父从军的事。)

3、师:请大家看着黑板,把这一句话读一读。  (生读两遍句子)

师:以后大家在预习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这就是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

(二)、揭示学习任务:

1、大家还预习了哪些什么内容?

(学生发言,相机检查预习情况。如:分了几个自然段,认识了哪些生字等。)

2、 小结:我们是按照“读、画、标、练、思”的方法进行课前预习的,而在预习中,“练”——练习书空,练习组词,是识字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天,我们学习用部首查子的方法来预习生字,查字典可以使我们了解字的意思,帮助我们正确组词。

三、  回顾部首查字法,进行预习指导:

1、首先,我们要查这个字,就要先确定这个字的(偏旁部首)。

·如果两个字都是偏旁部首的话怎么办?(指名回答: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

·如果一个字不能拆分开怎么办?(指名回答:按起笔的笔画归入。)

2、指导查“从”字,并填写表格:

四、  学生查字典练习:

1、请自选其中五个生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再按要求填空;

2、自习时要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3、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附本课生字:

名 征  兵  父  病  弟  男  胜  利  将

要查的字读音结构应查部首总笔画数文中词语组词

五、  指导填写在生字表上:

1、导:我们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按要求填写在课后的生字表里。(范写“病”,认识“病”字旁,学生书空。)

2、写:大家把刚才查到字填写在课后生字表上。

六、  布置下课时交流任务。

寻找预习交流点,分享预习快乐

1、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

2、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木兰从军》预习指导课教学反思:

在体现创新教育的前提下,设计教案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场所,《木兰从军》是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古代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我上的是低年级预习指导课,下面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反思

一、本课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习用查字典的方法来预习生字;

2、指导归纳识记生字的方法,在预习中学习和掌握生字,通过查字典,进一步了解字的意思。

二、本课时教学内容:

1、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识字10个,认识“病”字旁,会写将“病”2个生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没有上课之前,老师出个字谜,你猜一猜好吗?

“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1、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如果你要记住这个字,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自由发言)

这个教学环节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由此复习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另一方面又辅助学习和掌握本课生字。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直是个难点。对于低年级阅读教学,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上还是一片空白。如何充分把握这个“空白”的时机?我采取了指导学生逐步把课题补充完整的方法,使学生对概括文章内容有个感性的认识。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概括课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三)查字典预习生字,用方法识记生字。

1、生字教学一直是低段的重点。但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预习指导,他们会用“读、画、标、练、思”的方法进行课前生字预习。为了提高自习效果,我在这节课上用查字典的方法预习生字,让学生通过动手看,动眼看,动脑想,学生兴趣浓,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2、寻找堂上交流点,分享预习成果。我把“小组里说说:你选了哪五个字?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同学分享。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作为堂上交流点,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通过交流,巩固识字方法,记字效果更好。

五、不足之处:

1、过高估计学生,时间分配不当。在检查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的环节时,因为发现学生读书添字或减字,所以花了一定的时间进行指导朗读,导致在指导查字典时间不足。

2、教学生字方法单一,识字效果不明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这节课的教学容量不饱满。在识字上还应该增设一些学生预习生字效果的检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5篇《英雄形象 光彩照人——《木兰从军》赏析》,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英雄形象 光彩照人——《木兰从军》赏析】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语文《愚公移山》原文、教案10-20

二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优秀4篇09-27

陈毅《青松》赏析(优秀8篇)03-10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5篇】09-24

二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09-18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优09-29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第二课10-02

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6篇01-16

鸟岛课文-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优秀2篇10-03

二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0篇)09-24

40 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