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2024-01-02 15:31:2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壶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9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先生在本文中是怎样以一个阶级论者、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眼光来对敌人和有害事物的迎头痛击,并大张伐挞,从而置敌人于死地。

(2)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切体会文中的某些语句、文段的深层含义和所隐指的具体内容。

(3)认识并初步学习杂文这种文艺性论文,理解鲁迅的杂文的社会作用和实际意义。

(4)认真领会鲁迅杂文的强大说服力及其严密的逻辑性。

(5)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树立并具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教学建议

课文思路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树立了批驳的靶子,摆出论敌的论据和论点。论据是: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一味求神拜佛。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不同的是本文从批驳敌论论证入手指出敌论论证的荒谬,根据论敌的论据根本就不可能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正确的推理应该是:先前的信“地”、信“物”后来的信“国联”。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他信力”也失掉了;求神拜佛只能会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所以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通过批驳论敌的论证,证明了论敌的论点根本不能成立。最后,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举出了自古以来的事实和现在的事实作为论据,使正面的论点立于不败之地。正面论点的确立,又是对论敌论点的间接驳斥。最后,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启示人们擦亮眼睛,从本质上看问题,识破敌人的伪装,同是看到中国人民并未失掉自信力的现实。

写作特点

《?》通过反驳论证来批驳错误的论点,主要采取反证的论证方法。驳论的战斗性和文艺性是这篇杂文的特点。

这篇驳论性杂文,针对当时舆论界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进行有力的批驳。文章在驳论部分,先摆出形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的三个既定事实,随即一一批驳,采取通过反驳论证批驳其论点的方法,从侧面批驳中除摆事实、讲道理外,还运用了反证的方法,先证明对立的另一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正确,来反证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文章有破有立,这篇杂文虽然只有七八百字,却像匕首一样,刺向对方的要害,痛快淋漓。

杂文的特征

杂文有什么特征呢?从广义杂文来说,公认的有三条:一曰“杂”,二曰“文”,三曰“理”。“杂”主要是指它的知识性,“文”是指它的文学性,“理”是指它的思想性和斗争性。当然,还有一些,象“短小”、“讽刺与幽默”都可以算作是它的特点,但下列三点是主要的:

一是知识性。杂文跟一般的议论文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不一样。它常常是谈古论今,说文道理,东西南北,海阔天空,显得很“杂”。但“杂”又不是杂乱无章,是杂而不乱,总是服务于一个中心。这样,在这所谓“杂”的形式下就给人许多知识,给人很多趣味,这就是它的知识性。

二是文学性。杂文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形象性,一个是它的感情性。杂文的形象性是说,杂文不仅可以借助现成的形象来说明道理,而且还可以勾勒出自己的“杂文形象”,从而来生动、形象地阐述事理。杂文的感情性是说,作者要直抒胸臆,要表现自己的个性,要有鲜明的爱憎感情,使读者往往可以感觉到它的作者的音容笑貌,甚至是他的性格特征。

三是思想性和战斗性。关于杂文的思想性和战斗性,我们在讨论狭义杂文时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杂文的形象性

怎样来创造杂文的形象呢?它的基本作法是:抓住某一事物或人物的一些本质特征,以生动的笔触,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特点和脸谱来,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特质的形象。在勾勒形象的同时,也就进行了论证,“潜移默化地从中获得明确的结论”。它的要点是:在勾勒形象的时候,要突出论点所强调的某一本质特征,其余则不需要费笔墨。不要单纯地描绘,要为说理而描绘,在描绘中说明道理。还要分析所勾勒的形象,在分析中使理更明。达到通过形象来说理的目的。这个形象就是杂文形象。这种做法叫做“画像识类”或者是“取类画像”,即通过对某一形象的勾勒,就可以看清一些事物的真谛或一些人物的心灵。它的构思写作过程大致是:选取原形——分析原形——描绘论证。

杂文的性质

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随想、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结构谨严、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

2、学习鲁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2、难点: 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背景简介: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

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观点,鲁迅先生特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 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内容简介:

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在斗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了信心。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1--2)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1、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含有“一向”的意思)2、盲目崇拜,借助外援。(“只”含有“唯一”的意思) 3、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踏地”的意思)把这三者联贯起来,其态度是: 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因此有人“慨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敌的论点。( 这是报刊上先后宣扬过的三件“事实”,都不过是“公开”的、表面的东西,并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流 )用了三个事实来反复强调和肯定,即事实已铸成铁案。

第二部分: 驳斥论敌的论点和论据。(3--8)

根据批驳的对象不同,分两层。

第一层,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3--5)

“他信力”、“自欺力”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两个新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的。这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自信力”一对照,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

二自然段“有人”是指梁实秋等文人,针对对方三个论据一一批驳。文章用两个假设复句,第一个假设复句,“自信”早已失掉,第二个假设复句,是退一步讲,接着指出失掉“他信力”后可能寻找一条“新生路”,那就是相信自己,“但”字一转,“不幸”得很,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虚无漂渺、精神麻醉的路。这就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的罪恶目的。因此,文中“中国人”究竟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这里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处”删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

第五自然段从正面立论,这是三、四自然段所揭露的逻辑结论。既失掉“自信力”又失掉“他信力”走上自我麻醉的道路,就是“发展自欺力”的表现,这一语道破了反动派自欺欺人的实质。

第二层,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6--8)

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明确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内涵迥然不同,上文指国民党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

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鲁迅先生在赞美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最后鲁迅先生郑重宣告: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

在这一层中,鲁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中国人”作了阶级分析,热情赞扬了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第三部分: 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 9自然段)

这一部分,鲁迅号召广大中国人民必须擦亮眼睛,剥去敌人的伪装,彻底粉碎阴谋活动。同时指出“状元宰相”与“地底下”的地位不同、立场不同、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不同。“状元宰相”是为一小撮上层统治阶级搞摇旗呐喊的,“地底下”是指中国人的真正代表及其正在奋斗的光辉业绩。这里运用了比喻,含义是: 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亲自到被压在下面的另一个世界里去观察。

小结:

两篇杂文的比较:

批驳层次 《文学和出汗》

揭示谬论 先揭示谬论论点 先揭示谬论的论据,再揭示谬论的论点

再揭示谬论论据

初步批驳 用批驳谬论论据的方法 用批驳谬论论证的方法

深入批驳 用直接批驳法摆事 用间接批驳法摆事实论证与谬论相

实批驳谬论的论点 对立的观点

结 语 从揭露迁入的角度总结 从教育人民的角度总结

相同点:

1、两篇杂文都是单刀直入,首先端出论敌的论点和论据,而后针对论据进行批驳,以摧毁论敌立论的基础;再抓住论敌问题的实质,予以无情抨击。( “人性论”、“自信力”)

2、两篇杂文都是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方法来战胜论敌的,即抓住对方逻辑地的矛盾乘虚而入,一击致敌于死命。

3、两篇杂文在论证的过程中,理论与事实有机结合,说理透辟,判断准确,事实确凿,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作业 :

1、[思考和练习] 第四题、第五题。

2、作文:《由脊梁而引起的思索》。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语文组 温钧 整理编写)

探究活动

组织指导学生搜集课内外学习阅读过的鲁迅先生的杂文,分析归纳鲁迅杂文的意义。

参考资料:

(一)鲁迅的杂文所反映的生活是非常广泛的,时事政治、文艺思想、妇女解放、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接触到了,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近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现代思想斗争史;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史诗。

(二)从鲁迅的杂文中,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看到国民党反动派腐朽和残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欺压;也可以知道革命先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

(三)鲁迅的杂文,紧密的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斗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神圣的憎恶和讽刺的锋芒”,指向着一切敌人,以“燃烧着的猛烈的火焰在扫射着猥劣腐烂的黑暗世界”(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续言》),是团结、教育人民和打击敌人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四)鲁迅的杂文,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产物,它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它的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学习目标:1 掌握预习提示里的词,了解“课下注释”中词的含义。

2 结合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中一些句,段,进行深层理解。

3 了解作者批驳的“突破口”及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

一 字词

1字: 慨(kǎi)叹   省(xǐng)悟  诳(kuāng)骗

诬(wū)蔑   脂(zhī)粉     脊( jǐ )梁

抹(mǒ)杀   抹(mā)布   拐弯抹(mò)角

前仆(pū)后继   状元宰(zǎi)相   搽(chá)

2 词: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势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诳骗:说谎话骗人。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生路:文中指维持生活或生存的途径。

家谱: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事。

怀右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到退还右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

埋头苦干:专心地下苦功夫做事。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应用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地大物博: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二 文学常识

1.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

2.              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力,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              驳论文:以反驳为主的议论文。

4.              驳论:正确的观点揭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5.              一般结构和形式:

(1)                   指出错误论点,论据货论证。(树靶子)

(2)批驳错误论点,论据货论证。

(3)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6. 了解杂文:杂文就是用文艺性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的文艺性议论文。其写作特征是“大中取小”。立意则“因小见大”。他往往把各种表达方式溶为一体。

三 主题

这片驳论文。作者针对当时有心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

四 思路:

┏不夸“地大物博”┓

(1)揭示缪误┃不信“国际联盟”┃ 失去自信力(错误论点)

(1─2)┗一味“求神拜佛”┛

┏不夸“地大物博”┓

(2)直接反驳┃不信“国际联盟”┃ 失去“他信力”

(3─5)┗一味“求神拜佛”┛─发展“自欺力

┏古代┏埋头苦干,拼命硬干┓

(3)间接反驳┃   ┗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光照后人┓绝

┃现在┏有确信,不自欺  ┓        ┃大多

┗   ┗前仆后继,被抹杀┛ 不为人知 ┛数

正面立论:中国有并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对方错误:以偏概全。

五 分析课文

第1段:解释对方谬误论据

▲“公开”一词的含义: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或不敢公开见不得人的事。

第2段:揭示对方谬误论点

▲“有人”的“人”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

▲分析这句话:有上文三条敌论据引出敌论点,为本文树立了批驳的“靶子”

第3段:抓住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论点与论据脱节━━直接反驳。揭示其论证的错误,进而反驳对方论点。(即:中国人不信“地大物博”和“国联”是失去它信力而不是自信力。”

▲“他信力”的表达效果:运用仿词的修辞方法,将敌论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也增强了文章逻辑力量。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这两句中两个“也”的含义。

(第一个“也”:姑且,承认。

第二个“也”:起强调,肯定作用。)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这两句中的“中国人”指谁?如何理解这句话?

(“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这句话,以假设句进一步说明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并没有“自信力”。“他信力”由“自信力”衍生而来,是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讽刺。由有“他信力”到失掉“他信力”,何谈有“他信力”呢?这也是对敌论的一个有力反驳。)

▲“倒是一条新生路”的含义:指下文“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路。

▲简要阐述你对作者所说的求神拜佛“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的理解。

(信“国联”是切实的东西,对国联是否有益结果很快就会让人看到,不能长久的进行欺骗,“求神拜佛”“玄虚之至”,是益是害,找不出分明的结果。)

▲如何理解“以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他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点明用“求神拜佛”来祈祷国家太平,有益无害,于事无补,只会长久来麻醉自己的神经,永远不会觉醒起来,拿武器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斗争)。这句话也含蓄的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策,所以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在鲁迅这篇文章发表前就把这句话给删去了。

第五段:点名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而是在国民党的错误引导下,正在发展“自信力”

▲“中国人”指的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句话是从以上对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失掉“他信力”而产生的恶果所得出的结论。“自欺力”一语道破了现实。)

第六段:过渡段,前一句承上,后一句启下。(后一句“我们又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是正面论点。)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句话的“中国人”指谁?如何理解这句话?

(“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这句话用对比的方法,指出同失掉“自信力”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相反,还有具有“自信力”的革命人民在信心百倍的积极抗战。)

▲ “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生,李时珍。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陈涉,李自成,岳飞,文天祥。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杜甫,白居易。

▲“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

▲ 这几种人是对上文“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具体说明。这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赞颂,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是中国的支柱,民族的希望,由此而借楼了国名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有的只是“他信力”“自欺力”,根本没有自信力。

▲“正史”家引号的作用:表否定。

▲“脊梁”:比喻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只发展的中国力量。

第8段:写现在具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也不少,但总被抹杀,消灭与黑暗中,不被人所知,但他们是客观存在的。

▲“这一类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类的人们”指谁?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一类人们”指上面所说的“埋头苦干的人”。这句话有古代写到现在,以反问句表示肯定,说明现在有“自信力”的人,即革命者;有如此之多的革命者,何患抗日不能胜利?鲁迅写此句在一次给悲观论者敲起警钟。)

▲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用以指一部分人,倘若加予全体,拿简直是污蔑。”这句话中“中国人”指谁?“一部分人”指谁?这句话指出对方论证的什么错误?

(所有中国人;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以偏概全。)(这句话是对敌论的进一步驳斥)

▲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为陈述句: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不少。

第9段:结论段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这句话中“中国人”指谁?这句话如何理解?

(“中国人”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中国人民,这句话告诫广大中国人民,不要被一小撮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所迷惑,要看到革命的力量,要看到抗日战争的光明前途。)

▲“地底下”比喻处于地下斗争的各种革命力量。

“状元宰相”指的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六 本文写作特点:

1 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又破有利。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事实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不能一概而论,加于全体,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部分。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自信心。)

2 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的语言风格。

七 课后习题:

一 揣摩课文开头两段话,回答问题。

1 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那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对方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一)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地大物博”;

(二)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三)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位  拜佛,怀右伤今了”

最富讽刺意味的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一味求神拜佛,怀右伤今了”“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

2 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与后文批判有什么关系?

(反复承认“是事实”,后文就根据这些事实揭示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信力。进而指出这些事实是部分事实,历史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斥责了对方论点。)

二 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论的薄弱环节,抓住了他,就能击中其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口”?

(因为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在于论证,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抹煞、无视另一方面的事实,依据部分事实就一概而论。因此,本文以反驳论证为突破口。

三 课文结构内容

部分号

段号

再议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所揭示的要旨

(一)

1──2

揭示对方论点及其论据

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二)

3──5

从驳斥对方的论证入手,分析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对方的论点。

指出悲观论者早就失掉自信力,只有“他信力”。

(三)

6──8

摆出另一面的论据,证明正确的论点,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

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一直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四)

9

做出结论

指出要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四。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

(1 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2 强调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作用。3 说明只有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中间,才能代表我们的民族。)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三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 积累词语,了解“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② 理解本文反驳论证的方法

③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其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力和嘲讽意味的艺术特点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文章中所用的论证方法和语言训练,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②学会用道理反驳别人的观点

3、 情感目标

体会文中体现出来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这种感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章的驳论方法,并理解其语言特色

难点:①理解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分别指的是什么人?怎样的中国人才算“中国的脊梁”?

②探求为什么文章从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明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疏通文义,理解文章内容

1、导语设计:(教师板书《我爱这土地》,并请同学朗诵这首诗)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这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教师介绍:这首诗是一位名叫艾青的诗人(蒋海澄)于1938年写下的。同学们知道1938年中国的土地上正发生着怎样的一场战争,中华民族正经历着怎样的一场浩劫吗?(学生)这个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肆虐。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都笼罩在了日本侵略者侵略的阴霾之下,所以说这是一片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中华民族发出了悲愤的吼声,并试图用这激怒的吼声冲破这黑暗,迎来无比温柔的黎明。同学们从这短短数行诗里读到了怎样的感情啊?(学生)对,正是怀着对敌人无比的愤怒和对祖国深沉的挚爱,我们的艾青先生发出了这样的呐喊。其实,不仅仅是1938年,早在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断了沈阳柳条湖的一段南满铁路,然后向沈阳北大营和沈阳城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打响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枪声,所以每年的9月18日成了我国的“国耻日”。从这一天起,东北成为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14年的殖民地;从这一天起,东北父老乡亲沦为亡国奴。可是,大家知道吗,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居然抛出了所谓的“不抵抗政策”,于是“九一八”后一周内,日本关东军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的30多座城市,“九一八”后一月内,东北沦陷。在未遇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中国东北半壁大好河山竟拱手相让。紧接着,日本帝国主义又向华北地区步步逼近,亡国灭种危机迫在眉睫。这个时候如果是一名有血有肉有骨气的中国人,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学生)可偏偏就有些不争气的中国人,大家看到课本P123,从这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文章中找出这些不争气的中国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

2、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明确文章要驳斥的观点

同学们有没有找出老师刚刚讲的那些不争气的中国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啊?

学生: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教师: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正是需要我们万众一心,抵御外族入侵的时候,有一部分人却因为当前的局势,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他们的头脑。大家看到P124的注解2,(学生读)“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一旦崩溃,那个民族也就离灭亡不远了。而作为当时主流报刊的《大公报》居然发出这样的哀叹,同学们试想一下中国的民众在主流媒体的误导下,会不会更容易对当时的国难失望乃至与绝望。面对此情此景,以救疗国民精神为己任的鲁迅先生总免不了呐喊几声,让国人在失望甚至绝望中,从勇猛和悲壮的人身上看到希望的曙光。于是他就于1934年9月25日写下了这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两年后的这一天鲁迅先生与世长辞。

2)作者介绍

关于鲁迅先生,大家应该不陌生了。前面我们学习过他的《故乡》。提到鲁迅,同学们大概会留下怎样的印象或者你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他呢?(学生)其实,鲁迅先生原本是个极其幽默,爱开玩笑的人。据说他与他的妻子许广平两地分处的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往返书信达80多封,差不多平均36个小时就写一封信。鲁迅当时到厦门教书,在厦门大学里种有相思树,一天鲁迅坐在树下思念许广平,看到一头猪跑来吃相思叶,正在热恋中的鲁迅看到代表爱情的相思树叶被猪吃,正义感油然而生,和猪当场展开决斗。当时有位教员看到,他对那位教员说他与猪斗的理由是不能告人的。但恰恰是这样一个和蔼可亲的人,留给我们的却是短发竖立、横眉冷对、没有笑容、令人生畏的印象?(学生)正是由于黑暗的现实,*的黑暗统治,外族入侵,他不得不拿起一支笔,用笔作武器,为民族、为国家战斗。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伏尔泰,他们都是用思想,靠自己的作品来激励人民,反抗黑暗,追求光明。虽然鲁迅先生的个子还没有我高,但他用自己的笔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写出了小说集《呐喊》、《野草》、《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就出自《且介亭杂文》。“且介”二字就是“租界”二字的一半,这就意味着当时的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国外到处都是租界地。

3)文章整体感知

①揭示“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本质

前面我们谈到面对这群悲观丧气,发出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中国人,鲁迅先生发出了自己的呐喊之声,请大家找出文章当中与之争锋相对的一个观点。

学生:“我们有并不是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教师:对,回到文章的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是个什么句式啊?(学生)这种问句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要谈的事件“失掉自信力了”直接放在了标题上,悬而不答。可是作者在接下来的行文当中就谈到了两种争锋相对的观点,有的人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而鲁迅先生却说“有并不是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请大家看到8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那么这一部分人指哪些人,他们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学生:总自夸“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

一味求神拜佛

教师:那么你认为这是哪一个群体呢?(提示:大家可以联系我们刚刚讲到的文章的写作背景或者从文章的注解里找答案)

学生:“国民党官僚及其社会名流”。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到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学生读)请大家注意到这么几个字,“总”“一味”“只”。可以说这一系列的词语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社会名流的脸谱。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三个词语分别勾勒了他们怎样的脸谱呢?

学生

教师总结:“总”——让人看到国民党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盲目骄傲。(注意引号)我们把它概括为“自得”。

“只”——对国联的“执着,盲目崇拜,只想着借助外援,结果怎么样啊?(提醒看课文注解2),说明了他们的“可悲”。

“一味”——求神拜佛,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早在九一八事变结束后不久,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曾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又有国民党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发起,请第9世班禅喇嘛于4月28至5月18在杭州的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菩萨保佑,鼓吹“法会可以为国内消灾患,为世界求和平。”国难当头却只知道祈求虚无缥缈的神灵,这是不是一群可怜的人啊?所以说失掉自信力了的这一部分人应该是这群自得、可悲、可怜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②揭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实质

从夜郎自大,自我炫耀“地大物博”到抓住所谓的“国联”作为自己的救命稻草,却哪曾想到“国联”居然会对日本的侵略听之任之,当人间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失去后,他们居然把希望寄托于那虚无缥缈的神灵了,变得玄虚之至了。“玄虚”就是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自己的国土的时候,他们从没想到“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只希望国联是信国联,“自信力”多么圣洁的字眼,用在这些人身上简直是糟蹋,所以鲁迅先生说这部分人失去的是什么?

学生:“他信力”

教师:“他信力”失掉后,按理应该发展自信力,偏偏他们发展的又是“自欺力”,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一群中国人啊!这一部份中国人不但没有自信力,现在就连曾经有过的他信力都没有了,为了掩盖自己的恐惧、悲观和丧失自信的心态,就开始发展自欺力,就开始成天叫嚷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自己失掉了自信力,却诬蔑所有的中国人都失掉了自信力,多么荒谬。为了批驳这种荒谬,作者提出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学生)那么他们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学生: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教师: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下面的解释对应着哪一类人?

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进历史前进的普通劳动者。( )

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 )

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奔走呼告的人。( ) 舍弃自己的肉体而去寻求佛法,本指佛教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取佛经,后比喻为真理献身。( )

我们注意到第7自然段的开头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这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那么自古以来这些人都有哪些人呢?大家能举出相应的例子吗?

教师举例: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祖冲之等。

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文天祥被俘后,元军一再逼迫他投降,文天祥便毅然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屈原、林则徐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关汉卿、孙中山等。

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教师:鲁迅接下来说“这一类人,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齐读)大家能举出这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人的例子来吗?

学生

教师:“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9月20日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前,日本人叫嚣“上海一旦发生战事,4小时即可了事”,然而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十九路军顽强抵抗,坚持了一个多月,使日本侵略者受到重创,死伤一万多,粉碎了侵略者的美梦,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1935年,二十九军血战喜峰口,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拼搏,震惊中外。

明知道前面是坟,而偏要往前走,这是多么伟大的自信,这是多么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样的人我们用什么样的词加在他们身上才能显出对他们足够的尊敬呢?

学生:“中国的脊梁”

教师:他们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这样的民族脊梁当时还有吗?

学生

教师:对,这些人。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除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可为什么却不能为大家知道呢?

教师点拨:第一,他们在追求自由、理想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总是被统治阶级镇压、暗杀,他们的精神不能被很好地宣传彰显;第二,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因此,鲁迅先生在赞美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最后鲁迅先生郑重宣告: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所以那些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这些民族的中坚又怎会丧失民族的自信力呢?鲁迅先生队他们寄予了无限的希望。也正是在这群脊梁的支撑下,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所以文章在最后说到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

教师:请同学读最后一自然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一句话中,”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大家一起看到课后练习题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四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全文内容可列为下表:

(四)结论:

(第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可以看出,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段与段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例如,第3段开头“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这一句上承第1、2段对方的论据和论点,然后进行批驳。又如,在直接反驳部分与间接反驳部分之间,安排第6段作过渡段:“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而转向正面歌颂,作间接反驳。

从文章结构可以理清作者思路。文章第1段摆出对方论据,第2段紧接着摆出对方论点。第3至5段,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它们不能证明论点。他们早已失掉自信力,只是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因此现在叫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这是直接批驳。接着,作者在第6至8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7至8段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第9段是结论,照应题目,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二、问题研究

1.这篇驳论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主要特点是: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对方的论据确是事实,问题在于这些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就是说,论证上不合逻辑。就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从正面提出论点,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十分有力。

2.这篇文章的论述性语言好在哪里?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练习说明

一你也许从历史课知道,中华民族一向是富于自信力的民族。想一想,如果你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你将怎样批驳?再熟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怎样从对方论据不能推出论点来直接批驳,又怎样提出正面论点作间接批驳?从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把握驳论的能力。

第一问。批驳一个错误观点,学生从小起就在生活中不断地遇到,不断地在增长这方面的能力。学生也许没有写过驳论文,但口头实践是不会少的。因此,不妨让学生思考一下,怎样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

第二问。作者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只能指一部分人,不能指全体中国人,因此不能证明论点。这是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作者又提出正面论点,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就间接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

第三问。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二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说明“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揣摩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五个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依次是: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指广大人民;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指所有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三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在上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试写片段作文,作一番介绍。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课文。

本题答案不求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教学建议

一、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距现在近70年了,文章又是针对当时社会现实写的,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文章的思想深邃,语言简练,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不妨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或者其他途径搜集这篇课文及其作者的有关背景资料,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由教师印发给学生阅读。

二、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证缜密。可以引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在列提纲以前,先指导学生找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再讨论对方论据不能证明对方论点;然后找出作者的正面论点和论据。把这些内容梳理清楚了,就可以建议学生用提纲形式显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大致结构。

三、对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多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对文中的重要语句,要用品读法品味其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对文中的关键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提倡各抒己见,使学生在多种看法的碰撞中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在三个维度上得到提高。

四、下边三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第一,作者为什么把“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作为批驳对象?批驳这个错误论点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作者怎样用驳论与立论相结合的方法驳斥错误论点的?驳论主要阐明什么观点?立论又主要阐明什么观点?第三,课文结构十分缜密,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自然,勾连紧密,层次推进,无懈可击。试作具体说明。

五、本文语言保持了鲁迅杂文的一贯风格: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可以引导学生举出一些典型语句加以品味、分析。

六、引导学生重视领会鲁迅先生的立场、观点、方法。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文章的驳论方法上,对于作品的思想感情则不去深入领会。要指导学生看出悲观论者错误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学习鲁迅革命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和做人两个方面都获得益处。

有关资料

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札记(陈根生)

(一)

鲁迅杂文的一大特色是小中见大,“格局虽小”,内里却“有着时代的眉目”。这是由他的革命的创作思想所决定的。他在谈到自己写杂文的目的时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言》)这就告诉我们鲁迅写作杂文完全是时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正是这样。

当时一家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在1934年8月27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所散布的悲观主义、失败主义的论调并不是《大公报》的发明创造,《大公报》实在只是捡了蒋介石的唾余而已。蒋介石于1934年2月17日《新生活运动发凡》一文中说:“反观吾国国民,颓唐,污秽,散漫,零乱,有如今日,安得不见轻取侮于列邦?”蒋介石于1934年7月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大肆兜售“三日亡国论”更是荒谬绝伦,说什么“到现在他(指日本──引者)一切军事的准备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要充足”,“不仅十天之内,三天之内他就可以把我们中国所有沿江沿海的地方都占领起来,……灭亡我们中国。”──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中国之大,神州之众,还有谁比蒋介石更失掉自信力的?还有谁比蒋介石所代表的大地主、大官僚、大资产阶级更失掉自信力的?

这有代表性的论调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阶级的心理,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街谈巷议。鲁迅捕捉住这一论调进行深入剖析,是极有现实战斗意义的。今天我们读起来仍然深深感受到内中所包藏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呼吸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并且领略到一颗伟大的心脏在紧紧连着人民革命事业而勃勃跳动的心声。

(二)

补充下面一则材料以使学生理解“自欺力”一词。“九一八”以后,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曾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又由国民党著名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菩萨来保佑”,说什么“古人一遇灾,上者罪己,下者修省。……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鼓吹“法会”可以“为国内消灾患,为世界祈和平”。这场闹剧的“司马昭之心”,不过是在这内外交困之际借此转移人民的视线,麻痹人民的心智而已。

(三)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一句中“地底下”,是相对于豺狼当道、狐鼠奔逐的地面上而言;这不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涵义,而是政治范畴的概念。正如鲁迅在《野草·题辞》中写道:“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当年中国政治舞台的“地底下”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风起云涌,蓬勃发展,他们才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语言犀利是和作者出色地运用仿拟修辞手法是分不开的。鲁迅笔下的仿拟,决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仿照现成的词语格式变动字眼、寓以新意的一种创新用法。这种仿拟修辞手法往往都书有一定的针对性,或顺其意而仿之,或反其意而仿之,都能借助变动的字眼表明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驳论文章里往往能产生一种辛辣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因而仿拟修辞格为鲁迅杂文广泛使用,如《拿来主义》中仿拟出“送去主义”便是。这一篇中“自信力”本是《大公报》社评使用的一个字眼,鲁迅抓住不放,就着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起而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闹剧进一步挖掘出现在正发展“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由于运用“仿拟”修辞格翻造出一字之差的三个词语,层层深入剥笋,步步强化逻辑力量,而且睿智闪烁,机趣横生,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

鲁迅杂文对敌人深恶痛绝,犀利如刀,而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则是衷心爱戴,热情似火。一曲高亢激越的“脊梁颂”之后,便热情赞颂中国共产党人“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在那样严重白色恐怖中写得这样字字含情,句句有意,寄托着这位伟大革命作家的钦敬深情,是何等难能可贵!

犀利如刀与热情似火,是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却又和谐地统一在一篇优秀杂文里,这也说明不同的思想感情的确也要求迥然相异的语言外衣才能出色地表现出来;二者不仅不相左,而且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显示出鲁迅杂文语言艺术的色调丰富、绚丽多彩。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1984年第5期)

二、民族脊梁的颂歌──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安永兴)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在帝国主义面前,“可怜的民族,奴隶的民族,上上下下都是奴隶。”在某种意义上,整个旧中国就是一个奴隶王国,在这个铁一般黑暗的国度里,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一部分人当中,甚至丧失殆尽。鲁迅对此痛心疾首,与这种奴隶的“劣根性”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认为四万万同胞都已经消极、沉沦乃至堕落,他清醒地看到了问题的另外一面,即中国现实和历史上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中华民族脊梁的一曲颂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作者冷峻的目光首先注视着现实。文章一开头就列举了三种事实: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事实都见之于“公开的文字”,表示言之有据,事实确凿,然后很自然地引出本文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但作者当即指出,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不确切的,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明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这种以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在从容不迫的气度中,蕴含着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

文章在指出一部分人连他信力都已丧失之后,笔锋一转:“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作者在这里开出的“新生路”,意在反衬下文的“死路”:“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一结论是前文的自然引申,但文笔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在层层递进的推理之中,始终贯穿着逻辑的力量。

在批驳了论敌的论点之后,作者深沉的目光由近及远地转向了我们民族古老的历史。他那纵贯古今的思绪首先从严峻的现实中生发开来,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而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以致“笼罩了一切”。“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它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然后,作者用“然而”一转,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当中,既包括历史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更包括现在那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而又“被摧残,被抹杀”的人。这样,作者的思绪就在追溯历史长河的源流之后,又回到了现实,明确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文章的结尾提出了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正确标准:“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状元宰相”,当是泛指古今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代言人。“地底下”,则是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并与前文的“笼罩”成为鲜明的对照。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恰与文章开头“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综观全文,文章以现实为纬,以历史为经组织材料,开头始于现实,然后引申到历史,再由历史回到现实,结尾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又是对现实的概括。文章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驳论以事实为依据,内含逻辑推理,极其雄辩;立论则直抒胸臆,充满激情;排比句式的运用,更使文章增添了气势;议论与抒情水乳交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核心是论述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因此,正确地理解作者所称颂的有自信力的人的含义,就成了理解这篇杂文的关键。笔者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一个民族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中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概念,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伟大民族,她孕育了千千万万个英雄豪杰,其中既包括劳动人民中的优秀人物,也包括剥削阶级中的志士仁人以及历代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后者的聪明才智比前者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发挥;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比后者有更多的可能在史书上有所记载。文中所论及的“埋头苦干的人”,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执着于某一项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就在写作本文之后一年,作者写了历史小说《理水》,塑造了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可互相印证。“拼命硬干的人”,当指那些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的农民领袖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确切含义,指的是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这一词语的出处,见《汉书·蒯通传》:“西乡(向)为百姓请命。”“为民请命”这一提法在极“左”思潮泛滥时曾经受到过大规模的口诛笔伐,以至一些教科书的编者在选用这篇杂文时,不得不将这句话从文章中删除。但是,正如一位戏剧家借助剧中人物之口所说的那样:“为民请命,何罪之有?”几乎在写作本文的同时,作者写了历史小说《非攻》,塑造了一个古代为民请命的墨子形象,也可互为印证。“舍身求法”的“法”,这里可做标准,规范解。又,“法”在世界各国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所以,“舍身求法”可以解做:为追求某一种规范(诸如公平、正义等),不惜牺牲性命,类似“舍生取义”,而“舍生取义”语出《孟子·告子上》,它在本质上属于儒家思想。历代统治阶级中的不少杰出人物,都把它奉为行动的准则,这样的例证,史不绝书。甚至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些先驱,有时也借用这一成语来激励自己的革命意志。可见,作者在这里列举的几种类型的人,都不仅仅限于某一阶级或集团,而是指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华。鲁迅是实事求是的典范。对于那些所谓“正史”,他虽然借用梁启超的说法,认为它们不过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历代统治阶级采取简单否定、一笔抹杀的态度,更不意味着对他们中的杰出人物所做的贡献也采取不承认主义。他曾经把汉唐统治者魄力的“雄大”与“闳放”和“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一起来加以肯定;他还推崇被人误认为奸臣的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至于他称赞一些在文学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诗人和散文家的例子,就更是俯拾皆是了。对于那些被现代的某些人改铸得无比高大的农民起义领袖,鲁迅也从未做过无原则的歌颂,而是毫不掩饰他们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对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多有针砭,即是一例。

同样,现实生活里的“脊梁”,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人民,也包括中华民族中其他阶级和集团中的杰出人物。就在作者写作本文之前两年,在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一二八”事变中,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就曾奋起抵抗,重创敌人,使之四易司令。在作者写作本文之前一年,二十九军又血战喜峰口,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搏,震惊中外。国民党军队在这些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无疑是“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具体表现,在民族敌人面前,他们理应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同属于民族“脊梁”之列。至于作者在本文中所指斥的失掉自信力而发展自欺力的人,主要指的是国民党政府中的一部分上层人物,但也不宜理解得过于绝对。本文明明写道,这种自欺力已“笼罩了一切”。可见,这种思潮也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阶级、一个集团。恩格斯在论述三十年战争给德国带来的影响时指出,小资产阶级的市侩庸俗习气“已经沾染了德国的一切阶级”,“它既经常笼罩着王位,也经常笼罩着鞋匠的小屋”。“这种旧遗传病毒”甚至“感染”到党内,以至“必须警觉地注意这些人”。联系到作者一贯坚持的对国民“劣根性”的解剖,我们也应该承认,这种缺乏自信力甚至发展着自欺力的现象与人民群众中的某些不觉悟的部分也并非绝缘。正由于此,在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就成了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鲁迅实践这一任务的光辉篇章。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8期)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五

课文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是议论文单元的第一课,采用鲁迅先生的驳论文作品,拉开了本单元探索思想上求知之路的序幕。在篇目安排上,学生们已经接触过议论文,了解了立论文的特点。本文的出现,可以使学生们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对鲁迅先生的杂文风格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以来多是语文课本中的难点。其难度在于,一方面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比较久远,他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鲁迅先生的杂文作品,虚实结合,褒贬结合,语言风格犀利,学生们无法准确把握其中深刻的内涵。所以,理解本篇驳论文就更有难度了。因此,讲清背景、加强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体会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感受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

1.理解个别语句的深刻含义。

2.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五、教学难点

1.时代背景赏析语句。

2.了解鲁迅先生幽默讽刺与热情颂扬相结合的语言风格。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环节一:课文导入

教师引导: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有一部的杂文集,名字为《且介亭杂文》,大家知道这部作品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吗?这还得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起。

学生活动:交流之前预习查找资料得出的介绍,了解名字的由来。

(二)环节二:解读题目

教师引导:《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题目读起来是什么语气?题目有什么内涵?

学生活动:尝试读出疑惑、质疑的语气并讨论标题的内涵。

(三)环节三:寻找观点

教师引导:立论文构成要素为论点、论据和论证。那么驳论文作为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样式,由哪些要素构成呢?请从文章一二段中找出被驳斥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总结驳论文的要素并找到被驳斥的观点。

(四)环节四:研究驳论方式

教师引导:批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论据也可以针对论证过程,证明以上

两者为错误的,进而论点也站不住脚了。本文采用了什么批驳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是作者承认“事实”,但是论据只能证明失去了“他心力”而不是“自信力”。从而证明论证过程是错误的,所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五)环节五:分析语句

教师引导:分析第一段三个“事实”,在排列顺序上有什么讲究?

学生活动:由自夸地大物博到寄希望给国联,到求神拜佛,是由此及彼,由

实到虚的过程。

第二课时

(一)环节一:区分含义

教师引导:“自信力”“他信力”和“自欺力”分别是什么含义?

学生活动:自信力指信自己;他信力,即信别人,比如“国联”;自欺力指既不敢面对现实,又不自立自强,反而去求神拜佛,信神灵。

(二)环节二:明确观点

教师引导:作者认为“中国人到底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找出作者主张的观点。

(三)环节三:赏析重点语句

教师引导:作者认为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指哪些人?他们的自信来

自哪里?

学生活动: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谈,他们的自信来自于信仰及忧国忧民的

责任感。

(四)环节四:举例印证

教师活动:分别举例说出历苦干、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这组排

比讲究顺序么?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举出各类人物的事例并从这组排比的递进关系中体会内涵。

(五)环节五:赏析词句

教师活动:“状元宰相”和“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学生活动:分别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和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六)环节六:总结梳理

教师活动:总结驳论文的特点及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风格。

学生活动:分析、体会。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笔名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出生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医生,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鲁迅生平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婚,生有一男名周海婴。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xx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 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 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法。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 多元探究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xx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解说:从身边事说起,亲切。而且鲁迅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建设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解说:初读课文,须扫清障碍。可让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我想让学生自己找找过去的、现在的事实)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叫归谬法。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雄辩。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通过思考,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孓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解说:用替换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解说:通过揣摩字词体会文章的深意,并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解说:这道题是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解说:通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解说:小结时须言简意赅、提取精要,勾画本节课的轮廓即可。)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这个和那个》,收《华盖集》)

(解说:有助于巩固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鲁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论述。)

2.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

(解说:通过自主学习来拓展思维、提高能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七

【同步达纲练习】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一到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1.第一句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最后一句最初发表时被删去了,你认为是删去好,还是不删好?

3.文中加“△”的“这”指代什么?

【创新能力训练】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哩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有宗教信仰,至此不由得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 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答: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答: 。

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1) 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答:

(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用理由。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答: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答: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答: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

【学科渗透训练】

人们常会天真地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你看,有那么些人,带着全副装备,历尽千难万险,爬到千年积雪的顶峰,把手中的小旗往脚下一插,就豪迈地宣布:我们已经征服了高山。

有句话说“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如果高山有情,面对这些“征服者”也会笑得前仰后合。一只蚂蚁,有幸艰难地爬上了大象的背,于是它宣布:我已征服了这只大象。这是不是太滑稽了?意大利有位女探险家,不远万里来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她要挑战自然,徒步穿越大沙漠,创造奇迹。可是当她走出沙漠时,却跪倒在沙漠边上。记者问她有什么感想,她说她不承认征服了沙漠,而是感谢沙漠能允许她通过。

我们曾那么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口口声声说要创造自然。大片大片地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砍伐森林,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几百年才长成的林木,人类可以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让它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可以在几年内将它们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可以在几十年间使它绝迹。人类还有什么不能办到的?大家说人类的力量真是伟大。可是,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了。水土流失使江河床位上升,水灾频发,生灵涂炭;沙暴肆虐,大气污染,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已不适合人类居住。这到底是谁征服谁?

究竟什么才是人类的力量?

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地放下了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地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1.文中“蚂蚁征服大象”的例子论证了什么观点?

答: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探险家认为成功穿越大沙漠,是因为大自然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b.女探险家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看待自己成功穿越大沙漠。

c.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威力。

d.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认识到不应把大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

3.文中第三自然段中,加横线的词语形成时间上的强烈对照。这对于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答:

4.根据文章,指出“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过渡2.不删好。因为这句话指出了求神拜佛的后果。3.国联就渺茫

【创新能力训练】

1、(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因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2.(1)儿子变成了朋友。(2)①转折或衬托;②反问3.填第(2句。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样。4.(l)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缺点。(3)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

【学科渗透训练】

1.人类征服自然的说法是可笑的。2.b 3.深刻揭示人类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表达了作者对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的痛恨和惋惜。4.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八

中学导学案               年 级: 九年级语文          使用时间:、12、

课题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了解驳论文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 2、揣摩品味语句,体会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驳论方法。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意

教学难点 1、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2、学习鲁迅先生爱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课   时 1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教学用具 常规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课前、课中) 1.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属鲁迅后期杂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且介亭杂文》,1935年12月编订,收入了1934年鲁迅创作的杂文。在这本杂文集的命名中,“且介”分别是租界二字的一半,即“租界”的意思。当时,鲁迅生活在上海北四川路,这是帝国主义越过租界范围以后修筑马路的区域,被称为半租界。鲁迅以杂文集名告诉读者,这些杂文创作于“半租界的亭子间”,表达了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无比愤懑之情。 2.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国内悲观论调的一时甚嚣尘上。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下了这篇文章。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 (四)相关知识 1.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政府间组织。“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 2.文体形式: 议论文——三要素:         、          、                       论据:            、                     论证方法:         、          、         、           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本文论证方式:驳论: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驳论方法:直接反驳、间接反驳 一般结构和形式: 1、指出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树靶子) 2、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 3、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 二、自我检测 (一)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慨(     )叹   省(    )悟    诓(    )骗    诬(   )蔑 脂(     )粉   脊(     )梁    抹(    )杀   抹(     )布 拐弯抹(     )角      前仆(     )后继     状元宰(     )相 搽(     )   (二)解释下列词语

诓骗:

玄虚:

渺茫: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三、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质疑、展示)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提示: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读时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2.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3.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4.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5.说说敌论证过程中犯了什么错误?作者采用怎样的驳论方法?                     6.为彻底驳倒敌论,作者还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是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驳论方法是什么?

7.文章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你能说出对“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理解吗?能从中国历史上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敌论据:两年前                            现在

不久

敌论点:                                               错误:             己论点:                                               己论据:                                               结论:                                                 小结: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只能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分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用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有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作者接着论述 “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层层递进,推理严密,证明论敌的论证不合逻辑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接着,作者在驳倒了论敌的论点后,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于今更加浓烈明显,然而“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回顾历史关注现实,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巧妙有力 四、课堂评价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文中“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在这种笼罩之下,我们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中国人各指的是哪些人?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3.“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作者反复强调这些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为什么?  5、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五、巩固练习(课中、课后作业) 《练习册》16课 六、备课组交流反思 参考答案 一。预习导学 (一)kǎi xǐng kuāng wū zhī jí mǒ mā mò pū zaǐchá     (二)说谎话骗人,欺骗;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二。新课导学 (三)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2.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3.确立正面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4.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四)5.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直接反驳。6。自古以来到现在都有“脊梁”,间接反驳。7“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生,李时珍。“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陈涉,李自成,岳飞,文天祥。“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杜甫,白居易。“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 (五)课内阅读 8.(1)指所有的中国人。(2)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3)指中国的“脊梁”。 9.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10.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11.作者反复强调这些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是为了增强中国人民斗争的胜利信心,廓清国民党政府散布的对抗日前途的悲观、消极论调,鼓舞中国人民勇敢地去反击敌人的侵略。12。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复备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九

中学语文九年级(上)教学案例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 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 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法。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 多元探究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导语设计: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解说:从身边事说起,亲切。而且鲁迅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建设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b逞赶蚶瓷贸ぴ诒晏馍献鲎阄恼拢馄彩且谎?/div>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解说:初读课文,须扫清障碍。可让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我想让学生自己找找过去的、现在的事实)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叫归谬法。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雄辩。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通过思考,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孓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解说:用替换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解说:通过揣摩字词体会文章的深意,并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解说:这道题是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解说:通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解说:小结时须言简意赅、提取精要,勾画本节课的轮廓即可。)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这个和那个》,收《华盖集》)

(解说:有助于巩固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鲁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论述。)

2.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

(解说:通过自主学习来拓展思维、提高能力。)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驳    夸地大物博     只有“他信力”

斥        求国联                    —论点不攻自破

论    求神拜佛  发展“自欺力”

间接反驳

正面立论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脊梁

上面内容就是壶知道为您整理出来的9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及教案】相关文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优秀8篇】01-02

初三《立定跳远》教案【优秀8篇】01-19

最后一次讲演(精选5篇)03-18

中学九年级语文教案【优秀4篇】09-26

化学教案-奇妙的化学(优秀9篇)09-21

九年级英语总复习详细教案优秀10篇10-17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精选5篇)01-07

孔乙己(优秀5篇)03-0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优秀5篇)09-27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优秀11-05

48 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