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景点的导游词6篇

2023-12-15 01:10:14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6篇《孔庙景点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曲阜孔庙导游词 篇一

各位女士、先生、小朋友,大家好!我叫张玉新,是带领大家参观孔庙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张导,也可以直接喊我的名字。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另外,为了避免发生意外,给大家提几点要求:一要守时,不要让大家等你自己;二要注意安全,小心地滑;三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三要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好,下面就请大家跟我游览孔庙。

孔庙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宇,位于曲阜城中央。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与故宫和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又名“至圣庙”,这是对孔子最高的称呼。请大家跟我进入“圣时门”,这是孔庙的正门。圣时,比喻孔子的思想是适合时代的。大家请看前面三架拱桥,因“壅水环绕如璧”,故名“璧水桥”。故宫有金水桥,此有璧水桥。我们经过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就到了奎文阁。奎文阁是孔庙的主体建筑之一,以藏书丰富,建筑独特而驰名。现在这里是个小书店,喜欢读书的朋友可以去买书。现在自由活动十分钟,然后我们去大成殿。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着28根石雕龙柱。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前檐的10根深浮雕龙柱,每柱二龙对翔,盘绕升腾,中刻宝珠,雕刻玲珑剔透,龙姿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堪称我国石刻艺术中的瑰宝,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大成殿内金碧辉煌,有大型神龛9座,17座塑像,居中的一座即是孔子。大成殿前露台过去是祭孔时舞蹈奏乐的地方。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

好了,孔庙就参观到这里,朋友们可以拍照留念,然后去参观孔府。欢迎朋友们再来!再见!

小石潭记导游词 篇二

旅客朋友们,我们现在身处永州小石潭。

你们听到那清澈的水流声了吗?这种声音就好像是玉佩与玉佩想碰撞的似的,听起来是不是心情很好呢?让我们继续向里走,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身旁有着成林的竹子,你们是否感受到环境的寂静呢?

在这里,唐代诗人柳宗元曾经留下足迹,并写了一篇佳作《小石潭记》。

让我们随着这清脆的水声,追随着柳宗元的脚步继续前行。快看,下面有一个小水潭。而它是多么的清澈、透明。它以整块石头为底,石底有些部分还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大家看到这些石头的形状,有没有联想到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朋友们,连鱼都和别处不一样呢,看它们,像不像在和我们逗乐,我想其它地方的鱼就不能了吧!这一景观可真独特。这么活泼的鱼却生活在这么幽静的环境中,大家觉不觉得这是一个佳境啊 !

让我们向西南方向望去,我们可以看到溪身就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那溪水就像蛇爬行那样弯曲,这景不愧雄奇壮美 !而让我们一同坐在石潭,感受一下这寂静的气氛。

让我们记住这番美景,让我们深吸一口这清新的空气,让我们带着这些记忆,带着这口新鲜的`空气离开这里。

孔夫子庙导游词 篇三

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它作为古城南京秦淮名胜蜚声中外,是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南京夫子庙即孔庙,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夫子庙始建于宋,南京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2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人们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主大建筑群,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

夫子庙的建筑富有明清色彩。它以大成殿为中心,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左右建筑对称配列,占地广约26300平方米。四周围以高墙,配以门坊、角楼。

这里既是历史文物建筑,又是反映南京风土人情、弘扬民族文化的博物馆。自1984年复建以来接待游客60多万人。在这里,春有金陵灯会;夏有民俗文化庙会和“秦淮之夏”纳凉晚会;秋有美食节、文化节、祭孔活动和菊展。

孔庙景点的导游词 篇四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到了北京东城区的国子监街, 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这条街共有 4 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间式彩绘木牌楼,是北京保留牌楼最多最完整的一条街。街道两旁槐树成行,浓荫蔽日,槐花飘香。然而今天我们要去的不是国子监,而是去拜访一下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子, 那就是坐落在国子监东侧的北京孔庙,孔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东端,庙,是古代为祭祀圣贤逝者而设立的,寺庙的庙也通”奇妙”的妙,寓意妙法之地。孔庙也就是古代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地方了,让我们开始我们的奇妙之旅吧。

北京孔庙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落成。根据封建社会中`左庙右学,的礼制,同年,在孔庙西侧建国子监,又称太学,供帝王“释典先师”后`临雍讲学’.元末,孔庙荒废。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新整修,嘉靖九年(1530年),为祭祀孔子五代先祖,增建祟圣祠。后经多次修缮维护保存至今。

北京孔庙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目前,除曲阜孔庙外,北京孔庙是我国规模最大,形制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先师门,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所以取名为先师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大家可以看到这边的琉璃壁和下马碑, 下马碑是昔日皇家设立的谕令碑, “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驻轿下马” 以示对皇帝、圣贤的恭敬。北京设立有下马碑的地方有十多处,在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外,在紫禁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外等。

接下来让我们进去看看吧,孔庙共南北三进院落,它以大成殿为中心 ,东西建筑对称配列,沿中轴线由南至北有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崇圣祠正殿五座建筑物。这里呢就是第一进院落,大成门外,大家可以看到东边有碑亭、宰牲亭、井亭、神厨, 西有碑亭、致斋所、神库、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东西两侧分列元明清三代的尽是题名碑198块, 记载着五万一千六百二十四名进士的姓名、籍贯以及他们的名次, 《进士题名碑》始于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开科取士后,进士题名于碑上,借以显宗耀祖。而明代又将碑上元代的刻名磨去,刻上明代进士的姓名。故现存元代进士碑仅有三块,是康熙年间掘地时发现的。明代77块清代,118块,三朝共计198块题名碑。明清两代举行科考,其中不乏历史上的有名之士。如于谦之名在西侧后一排,东数第五座;袁崇焕之名在东侧东数第三碑;林则徐之名在西侧后二排西数第三碑。碑上题名之人,新中国成立后还健在的,只原民盟主席沈钧儒一人。其名在西侧前一排东数第一碑。 保卫北京的于谦,实施改革的张居正,心学领袖王阳明,一代奸臣严嵩,戏剧大师汤显祖,大词人纳兰性德,风流才子纪晓岚,湘军统帅曾国藩,三代帝师翁同龢。等等。 接下来咱们去第二进院落看看吧。

《孟子》说:“孔子之谓集大成”,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 所以,後世君主为孔子上尊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所以孔庙的主殿叫做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寓意九五之尊,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重檐庑殿顶是古代建筑的最高等级,故宫金銮殿的太和殿就是这种建筑,殿前有御路,御路一般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御路上雕刻有祥云,腾龙,寓意皇帝为真命天子,然而,历史上走过御路的除了皇帝以外还有太上皇,皇后大婚时和科举考试殿试的金科三甲可以走一次。

大家看这边的触奸柏,这棵柏树有600多岁了,关于这棵柏树有个小故事,相传明代奸相严嵩曾代嘉靖皇帝祭孔,因大成殿只有皇帝祭孔时才能进入,严嵩本应在殿外代为祭祀,而嚣张跋扈的严嵩却硬要显示自己的威风,感受一下做皇帝的滋味,当他路经这棵古柏树下,

突然狂风骤起,柏树枝叶摇动,一个伸展出来的古柏枝杈刮掉了他的乌纱帽,严嵩吓得仓皇逃走。后来他果然因子获罪,被摘了乌纱帽,最后饿死街头,不得善终。百姓因其平时专横跋扈、作恶多端,都深受其苦,遂认为是此古柏有灵性,能辨忠奸,故称此树为“触奸柏”或“辨奸柏”。

砚水湖在大院西侧,实为一口小古井,水质清甜甘冽。相传如臣民喝了此井水,便有安心健神,求知若渴之功效。如果前来祭孔的仕子学人喝了“圣水”,就可精神振奋,文思焕发,落笔生花,取得科举考试之佳绩。由于该井形似一小砚台,故乾隆帝特赐其”砚水湖“之美名。 但这个美丽的传说至 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现在每到高考时,还有许多学生为寻一口圣水而来到砚水湖边。

大成殿内正中梁架上原悬挂着康熙御书的“万世师表”匾额(现悬挂于大成殿外),按照“昭穆之制”和“左为上尊”的惯例,“万世师表”匾额居中(图一),康熙之后清代皇帝御书匾额分居“万世师表”匾额左右,两侧各四块匾额。左侧为 :雍正的“生民未有”,嘉庆的“圣集大成”,咸丰的“德齐帱载”,光绪的“斯文在兹”;右侧为 :乾隆的“与天地参”,道光的“圣协时中”,同治的“圣神天纵”,宣统的“中和位育”。除了匾额,殿内还悬挂两副乾隆皇帝御书的楹联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 ;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譬之宫墙。”1912 年清帝退位,民国建立。黎元洪任北洋政府大总统时为消除清朝统治的影响,下令将大成殿内康熙至宣统九位清代皇帝御书的匾额全部摘下。民国六年 (1917 年) 黎元洪效仿旧制亲笔题写“道洽大同”匾额,悬挂在大成殿内孔子牌位上方正对大门处,也就是“万世师表”匾额悬挂的位置。

“万世师表”匾芯横长约 450 厘米,纵宽约160 厘米,四周边框宽约 40 厘米。木质,磁青底,正中为“万世师表”四个大金字,每字一米见方,右侧为“康熙甲子孟冬敬书”一竖排小金字,并钤有“广运之宝”满汉文玺印。

1979 年首都博物馆在北京孔庙成立,1983 年首都博物馆准备恢复大成殿原貌,对外开放。其他八位皇帝御书的匾额都按照原位悬挂,只有康熙“万世师表”匾额不知如何安放:如果放回原处,黎元洪“道洽大同”匾额就没有位置 ;黎氏所书匾额悬挂于民国初年,见证了那段历史,摘掉也不符合历史。经过专家的商议,最后决定:黎元洪“道洽大同”匾 额不动,康熙“万世师表”匾额移至大成殿外前檐高悬。因此在全国孔庙中出现了康熙“万世师表”匾额悬挂在大成殿外的特例。

明代多次对大殿进行修缮,后来添加了崇圣祠,由此孔庙便构成了三进院落,让我们走进崇圣门,去看看崇圣祠吧, 孔庙的第三进院落最具特色,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独立完整的院落,与前二进院落分割明显而又过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筑部局上的巧妙构思。这组建筑称为崇圣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 1530 年),清乾隆二年(公元 1737 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建有宽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带踏步各十级。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 6 位先儒之父。

好了,今天的孔庙之旅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你是否被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和万世师表孔子的魅力所折服了呢?

山东曲阜孔庙导游词 篇五

来自各地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曲阜。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贺,是来自快乐旅行团的一名导游,以后大家叫我小贺就行啦!不用客气!

言归正传,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曲阜的孔府。我在车上先和大家说一下注意事项,我们的集合、自由游览时间已经公布了,请大家不要迟到,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其他人,另外,请大家认清我们快乐旅游团的标志,看!我们的标志是一面旗子上面有一只鸟儿。请大家认清标志,不要走丢。谢谢大家的合作!

大家看!这就是有名的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位于孔庙的东侧,他有一个有名的称号,叫“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的历代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死后,他的子孙后代一直居住在他旁边的孔庙中。到北宋末期,孔氏后裔住宅扩大到数十间,到金代,孔子后裔一直是孔庙东边,随着孔子后世官位的升迁和爵位的提高,孔府建筑不断扩大,至宋、明、清达到现在规模。现在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府内存有著名的孔府档案和大量文物。

看!这气魄雄伟的门就是孔府的大门,坐北朝南。左右两侧,两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大门正中上方的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那两个柱子上悬挂的对联写着: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人纪均的手书。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富”字上少了一点,“章”字中多了一笔,意思是说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天地并存,日月同光。

看!这就是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三堂也叫退厅,是衍圣公接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也是他们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为了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在内宅门专设两种传事的差役,一种叫差弁,一种叫内传事都有十几人,轮番在门旁耳房内值班,随时向外和向内传话。门的西侧还有一个露出墙外特制的水槽——石流,府内规定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入槽内隔墙流入内宅。

现在我们来到了前上房。这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客厅,也是他们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院内东西两侧各有一株茂盛的十里香树,每当春夏相交时节,洁白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房前有一大月台,四角放着四个带鼻的石鼓,是当年府内戏班唱戏时扎棚的脚石。清末孔府养着几十人的戏班子,主人一声令下,马上开锣唱戏。前上房内,明间敞亮,正中高悬“宏开慈宇”的大匾,中堂之上,挂有一幅慈禧亲笔写的“寿”字。

东侧间,陈列着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椅。桌上放有同治皇帝的圣旨原件。还有色彩鲜艳、花纹古朴的明代“景泰蓝”。梢间中间桌上摆设着一大套满汉餐具,共同404件。器皿上分别雕有鹿、鸭、鱼等,可按其形盛菜,一餐上菜多达190道。长期以来,孔府形成了一种精细独特的菜肴——孔府菜。各种菜制做讲究,取名典雅,如绣球鱼翅、珍珠海参、神仙鸭子、诗礼银杏、玉笔虾仁等名菜,色、香、味、形俱佳。西里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签阅文件的地方,桌上放有文房四宝,书架上还陈列着儒家经书和孔氏家谱。前上房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五间配房,是孔府收藏日用礼器的内库房和管帐室。

大家可以去看看,苍松挺拔,鱼池东西对列,恬静雅致,大有步移景迁之感,这就是前堂楼。室内陈设布置仍保持着当年的原貌。中间设一铜制暖炉,为当时取暖的用具。东间的“多宝阁”内,摆设着凤冠、人参、珊瑚、灵芝、玉雕、牙雕等。里套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夫人陶氏的卧室,再里间是孔令贻两个女儿的卧室。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14岁时写的“圣人之心如珠在渊,常人之心如瓢在水”的条幅,原封不动地挂在壁上。

这里是后堂楼,后堂楼是二层前出廊的7间楼房,东西两侧有二层前出廊的配楼各3间。后堂楼是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宅。

这里是孔府的后花园,孔府花园在孔府内宅后院,又名铁山园。其实铁山园内并无铁山,只在花园西北隅有几块形似山峰的铁矿石。此石系孔庆容在清嘉庆年间重修花园时移入的,称天降神三环路助他修园,他自己从此也以“铁山园主人”自称。

眼看着快到车站了,我也要跟大家告别了,常言道“相见时难别亦难”,“送君千里终有别”。我希望大家有空能再来欣赏我们的孔府!我小贺再来给大家当导游!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再见!

孔庙景点的导游词 篇六

尊敬的各位来宾:

你们好!

我受旅游、接待部门的委托,对光临名城曲阜参观游览的各位佳宾表示热烈地欢迎。我有幸为大家导游陪同参观,非常高兴,这是咱们共同颀赏学习的好机会。看后请留下宝贵意见。

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曲阜的历史、文物概况。

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献整理家、世之圣人孔子的家乡,亚圣孟子的故里,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炎帝的首都,商殷故国,鲁国首都。三皇五帝有四位在这里生息劳作,有5000多年的历史。地下有丰富的宝藏,地上有众多的文物。现有文物112处,其中有联合国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保护的4处,省级12处,其他为地市级保护的。

重中之重有“三孔两庙一陵”、“三山二林一寺”。孔庙、孔府、孔林,俗称“三孔”,有祭祀中国元圣周公的庙宇,有祭祀孔子第一大弟子复圣颜回的庙,俗称“两庙”;“一陵”是黄帝诞生地--寿丘少昊陵;“三山”;孔子出生地尼山、汉墓群九龙山、小泰山--九仙山(又称九山)。二林是:世界教育孩子最好的母亲孟母林,孔子父母埋葬地梁公林;“一寺”是李白、杜甫作诗、答对、分手处,著名文人孔尚任隐居处国家园林“石门寺”。

我们现在看孔庙。

孔庙,又称至圣庙,是祭)壶知道○www.huzhidao.com(祀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和七十二贤人的地方。孔庙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专家对孔庙讲了四名话:建筑时间最久远、最宏大、保存最完整、东方建筑特色最突出。从孔庙可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孔子对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巨大贡献;二是中国在历史上就有能工巧匠。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的第二年建庙。在孔子故居建庙堂三间,陈列孔子的衣、车、书等,“岁时奉祀”。历代皇帝对孔庙都有扩建,计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数百次达到现在的规模。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东西相对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有碑碣近千块,占地327.5亩,长达两华里又150公尺。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维修保护。我国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保护的文物单位,孔庙建筑时间之久远,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实属世之罕见。

神道。“万仞宫墙”前古柏苍劲的这段路为“神道”。重要的庙宇前都有专开的尊敬灵通之道,称“神道”。

万仞宫墙。这道门是曲阜明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它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子贡在场,马上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俺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俺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就是说,我的学问等于一肩膀头子高,一目了然没什么深奥的;孔子的学问有我数倍之多,经过详细的研究,全面的探讨,才能了解他的全部,入了门以后,才能看到宗庙之美,在门外头你是看不到的。后人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为“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封孔子学问有“万仞”,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往上看,看不到顶,亦说此墙深壁高垒非常坚固。这四个字原为明钦差所写,乾隆为表示他对孔子的重视,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

金声玉振坊。此坊建于明代,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完美,如同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古乐是以敲钟开始,钟起“始条理也”,是击磬告终,“玉振”为磬落的声音,称“终条理也”,赞扬孔子的学问是集先贤先圣之大成,所以称“金声而玉振也”,“金声”钟的声音,始,“玉振”磬的声音,终。这也是办事要“有始有终”成语的来源。“金声玉振”是明代大书法家胡缵宗题定的。

“二柏担一孔”。过玉振坊这个单孔的石拱桥,东西各有一棵古柏,所以人称“二柏担一孔”。这桥名曰:“泮水桥”与行宫旁泮水池的水相通,因之演义为“盼水”。过去读孔孟之书,考上高等学府叫“入盼”,做官的盼高升,做买卖盼发财,过日子盼兴旺。

下马碑。庙墙外东西各立一块石碑,公元1191年专立的下马碑,下轿碑。西边的碑早毁坏,东边这块碑上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下轿下马徒步而行,以示对孔子、孔庙的尊敬。

棂星门。明代所建,公元1754年重修,由木制改铁石的。“棂星门”系乾隆御笔。相传天上星系“有二十八宿”,其中,有个掌管文化的星叫“棂星”,又名“文曲星”、“天振星”,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如过去祭天,要先祭“文曲星”,有尊孔如尊天的说法。

太和元气坊。这坊是明代公元1544年所建,极赞孔子的思想,主张如同“太空宇宙能哺育万物。天地之合,四方之合,阴阳之合”,称“太和”之气是最基本的东西,宇宙之太和,人间之元气。“太和元气”系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至圣庙坊。明代所建“至圣庙坊”,是汉白玉的,上饰火焰宝珠。

德侔天地,道冠古今。这道院的东西对衬各建一处很奇特的牌坊,木制角棱环绕,千头万续,下有八个怪兽,叫“天龙神狮”,相传它威严灵感,可驱除邪恶,匡扶正义。东边牌坊上书:“德侔天地”,说孔子的思想主张给人类的好处如同天高地厚,功德能同天地相比。西边的牌坊上书“道冠古今”,赞孔子思想、办法古今都是盖世之冠。

圣时门。三门并列,四道台皆同上,中央盘龙。此门命名来源于孟子,对古代四位圣人伯夷、伊尹、柳下惠、孔子,孟子把四圣人的圣迹归纳为四句话: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圣时”极赞孔子思想主张经久不衰,是适合时代的圣人。皇帝来曲阜朝孔要行“三跪九叩大礼”,走圣时门;历代“衍圣公”出生时打开“圣时门”,除这两种情况外,此门不轻易开启。都走快覩门、仰高门。

快覩门,取先睹为快之意。就是说孔子的学问“五经四书”,谁先学谁先有文化,谁先学谁先有知识,争相学习,以先见到先读为快乐。

仰高门。根据颜回赞扬孔子的一段话命名的。颜回说,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赞孔子学问向上看不到顶,叫“弥高”,学起来文言文很难懂,叫“弥坚”,高不是高不可攀,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学到的。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说我以礼。”俺老师循循善诱,教我以文化,施我以礼节。

汉石人。仰高门里亭子里有两位历史价值很高的汉石人,一位是“亭长”,(汉代地方小官),一位府门之卒,都是鲁王墓前守卫的。石人被历代金石学家所重视,对研究汉代服装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孔府是衙宅合一,园宅结合的范例

孔庙的东侧是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 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府藏有大量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贵。

孔林是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 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坟冢 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间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游客朋友,孔庙游览结束,谢谢各位,在讲解过程中有什么不足之处,各位可以指正批评,欢迎家再光临孔庙再光临曲阜谢谢大家!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6篇《孔庙景点的导游词》,能够帮助到您,是壶知道最开心的事情。

【孔庙景点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孔庙导游词【8篇】02-24

的孔夫子庙导游词(10篇)12-01

曲阜孔庙导游词【精选9篇】08-29

孔庙导游词(最新3篇)08-01

山东孔庙导游词(优秀7篇)06-14

孔庙导游词【优秀9篇】04-06

安徽黄山导游词【优秀7篇】09-29

导游词开场白和结尾【优秀7篇】11-30

简短导游词精选5篇09-19

三峡导游词300字(优秀5篇)09-30

166 4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