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导游词【最新3篇】

2023-12-12 09:45:28

炎炎夏日,旅游最好的去处就是承德避暑山庄啦!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3篇《避暑山庄导游词》,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避暑山庄导游词 篇一

关键词:清代;避暑山庄;芳园居;修缮;古建工艺;建筑形制

承德避暑山庄自兴建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从避暑山庄正宫区沿玉鳞坡北行,在如意湖亭之北,西山东侧有一组依山傍水建筑――芳园居。清帝驻跸山庄期间,这里是“上用库”,是山庄内规模最大、贮量最多的皇家仓库,内贮白银、银牌、银锞、瓷器、绸缎、香扇、荷包、手帕以及珠宝等各种物资;此外宫廷还在此开办买卖街,供皇帝及随从人员领略购物的乐趣。

芳园居坐北朝南,是一组由数个四合院构成的院落。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门殿、二门(垂花门)、前殿、大殿及后殿,东西两侧分别为东转角围房、东三间殿、东五间殿和西转角围房,东面建有五座店面式木制牌坊,分别有“洋漆铺”、“茶酒铺”、“纸笔铺”、“香扇铺”、“瓷器铺”等字样。

芳园居作为避暑山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经风雨漂泊,曾一度损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国家拨款对芳园居进行抢险整修,虽然受历史遗存信息不全、资金短缺等条件限制,芳园居整体的历史风貌仍被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但仍有部分建筑如前殿、大殿、后殿等已全部损毁,现遗址柱顶石全部缺失,其位置与尺寸规格需要揭开墁地砖,按照其磉墩位置和尺寸确定。至于中轴线上损毁的建筑,均未留下老照片等直截的历史信息,其建筑形制已不可考。

在整理档案资料的过程中,找到了清代匠师修缮芳园居时的大量记录作为修缮的依据。如在《清宫热河档案》记载中描述 乾隆二十五年岁修 芳园居殿宇房间游廊支窗、坎窗、横楣、坐凳、栏杆有掉花牙子处粘补归加胶背屑归陇拿翘 中可知芳园居各建筑装修有支窗、槛窗、横楣、坐凳、栏杆,在乾隆二十五年,修缮芳园居时对装修芯屉、岔角牙子缺失的修缮做法为按照原来样式制作、安装,并用胶粘接。又在《清宫热河档案》记载中描述 乾隆五十年岁修 芳园居房间游廊亭子沟滴有掉坏处找补安瓦。芳园居殿座亭子台帮云步虎皮石找补勾抿青灰梗。可知芳园居的瓦件主要样式为筒瓦、板瓦、勾头、滴水;芳园居建筑各台帮砌筑材料为毛石(虎皮石),毛石间用青灰梗(也就是现代所称的青麻刀灰荞麦棱缝,其形制、工艺、材料与香远益清东侧宫墙上的勾缝相同)勾缝。

如今芳园居保护状况较好,未出现基础下沉、承重构件变形等严重问题,只有局部出现一定的残损情况。在对芳园居的现状勘察中发现,出现这些残损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如:由于长期日晒能够导致木构件含水率下降而出现顺向开裂;地仗层的龟裂、油饰彩画层的褪色脱落;风吹、雨淋可以导致石构件与墙面的风化酥碱;风吹、日晒导致瓦件间的夹垄灰与捉节灰脱落,瓦面松动,导致瓦面渗漏,以及由瓦面渗漏导致的椽飞、望板糟朽,油饰彩画上的水渍等。人为因素则主要是:修缮时的错误做法与游人对建筑本体的伤害。

在历史遗留信息中本身有着对原始做法的沿用,如果在修缮时存在工艺上的漏失或不到位,操作时将就应付使用错误的工具及非原材料则会出现修缮后的文物出现质量问题与文物修缮后的形制与原样不符。例如芳园居各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后期修缮文物时使用水泥砖代替青砖铺墁地面;现代材料水泥砂浆取代油灰嵌花石子散水;水泥砂浆取代白灰膏砌筑墙体;台帮、墙面用水泥砂浆取代青灰勾缝等等,大量的现代水泥材料取代原始传统材料。这些现代水泥材料与原始材料的颜色质感极为不符,虽然后期使用一些调色剂搀和补救,例如青灰梗的材料是一定比例的泼好白灰、麻、青灰等,而青灰刷浆的作用除上色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增加强度,氧化铁黑其性能上没有增加强度的作用,这样无形中就降低了青灰梗的强度,由此可见这些补救方法在工程质量要求方面有不可取之处。又如开裂墙体灌浆应使用白灰浆或桃花浆,而现代修缮时常用水泥砂浆代替,这也是不科学的。因为白灰浆、桃花浆与水泥砂浆的使用原理截然不同,白灰浆与桃花浆干后发涨有粘结作用,能将裂缝充实并将两皮墙粘实,而水泥砂浆内的水分蒸发时产生水化热造成自身的收缩,而且水泥砂浆与带土的墙体不能很好地粘合,而有些结构整体性不好的墙体是不能用水冲洗的,这样一来裂缝依旧存在,并未将问题就地解决。

对古建筑进行修缮,需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中规定:“修旧如旧,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貌”。例如:芳园居建筑组群各建筑修缮做法当中 “清除后期补配的水泥方砖墁地,尺二方砖细墁”的工序及做法是:首先拆除水泥方砖与水泥沙浆结合层至原三合土垫层并用水冲净,找平挂线,在台明旧三合土垫层上铺30mm厚的掺灰泥结合层,用各面经过加工后、净尺寸为360×360×60mm的“细砖”(尺二方砖)进行试摆,“细砖”四面如果不能严丝合缝则需要再次打磨,试摆成功后在结合层上浇粘稠的白灰浆,并正式墁砖,细墁方砖要求缝宽小于3mm,为防止砖缝渗漏及砖与砖之间的,“细砖”四棱要裹上油灰并用砂灰扫缝;为防止“细砖”表面风化、冻胀,砖表面要用生桐油钻生。每步工艺都对应着解决相应的自然或人为残损问题,因此每步工艺都不能拉,而且操作工具也按照清代传统工艺使用工具有明确的规定,如:挂油灰要使用 “木宝剑”,铺墁时找平方砖四边要使用 “胶皮锤”等等。

2013年1月,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和承德市文物局联合编制的《承德避暑山庄芳园居、松鹤清越及风泉清听建筑组群保护修缮方案》,现已上报河北省文物局,方案内容包括了对芳园居这组建筑的整体修缮。在此期待芳园居能在整体修缮后焕然一新,接受市民与游客的欣赏。也借此机会呼吁了解芳园居的广大群众能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交流,对芳园居的圆满呈现尽一份宝贵的力量。

附:芳园居各建筑近代历史修缮情况和形制简介

东转角围房:1981-1983年落架大修,东侧第一座建筑,山墙与门殿和东三间殿山墙相连。建筑为单檐硬山布瓦顶,过垄脊,六檩抬梁式梁架结构,面阔十三间,转角东侧进深两间,西侧进深三间,建筑面积240.06平方米。

门殿:1982-1983年落架大修,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两侧山墙分别与西转角围房和东转角围房山墙相连。单檐悬山布瓦顶,过垄脊,六檩抬梁式梁架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建筑面积63.40平方米。

西转角围房:基址清整复建1985年,西侧第一座建筑,东山墙与门殿山墙相连。单檐布瓦顶,过垄脊,六檩抬梁式梁架结构,面阔十八间,西侧进深两间,东侧三间,建筑面积402.7平方米。

东三间殿:1982-1983年落架大修,东侧第二座建筑,坐西朝东,两侧山墙分别与东转角围房和东五间殿山墙相连。单檐硬山布瓦顶,过垄脊,五檩硬山式梁架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建筑面积53.65平方米。

东五间殿:1985年落架大修,东侧第三座建筑,坐西朝东,山墙与东三间殿相连。单檐硬山布瓦顶,过垄脊,五檩硬山式梁架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建筑面积84.76平方米。

避暑山庄导游词 篇二

关键词:避暑山庄;避暑山庄规划理念;城乡规划;新型城镇化

Abstract:Through summarising the planning idea of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combining it with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ork of Hebei Province, we got a few cognitions that the work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must be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Major national goals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call for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s, respect nature and preserve culture and ensure the continuity of urban planning.

Key words:Mountain Resort ;the construction idea of the Mountain Resort;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new-type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57(3)

在河北省东北部,有一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和寺庙――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它兴建于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将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文学等多方面文化内涵融汇其中,成为人类规划建设史中的一部杰作。当时文人张玉书,即《康熙字典》的总纂官,在《扈从赐游记》中对其做过 “宇内山林无此奇丽,宇内园亭无此宏阔” 的评价。如今有关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对避暑山庄外八庙在规划建设方面的研究论文尚属空缺。为了借鉴避暑山庄建设经验,做到古为今用,作者初步梳理了避暑山庄的规划理念,并就做好河北省城乡规划工作,提升城乡建设质量,提出建议。

1 规划建设必须立足于国家重大目标和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一般指承德避暑山庄和其东面、东北、北面的11座寺院。1994年,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出了四条入选理由,其中第一条理由是:“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的园林式皇宫,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意义” 。可见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之所以成为“具有世界性突出普遍价值的艺术杰作” ,首先是“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意义”,在规划建设中符合了当时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国家战略,明确了“怀柔、肄武、会嘉宾”的国家功能,确定了“气和重农紫宸志,烽火不烟亿万秋”的国家目标。乾隆在《避暑山庄百韵诗・有序》中对此有过直接表述“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已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认为避暑山庄规划建设的最大作用是“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习劳苦之役、惩宴安之怀”。其实,除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康熙、乾隆在承德进行的其它规划建设也是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如开辟围场并不仅仅是为了行猎,主要目的在于适宜习武,便于绥远。使塞外蒙古各部“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1]以古为鉴,我认为城乡规划建设只有观全局,才能出名作,只有谋大局,才能成大作,为后世留下精品,留下财富。目前河北省的城乡规划建设工作,需要从国家发展大战略方面谋篇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当前河北省应重点考虑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就河北省而言,规划建设中体现国家战略的内容还有很多,例如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京津冀区域、冀中南地区确定为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等,对河北许多地区也提出了相应要求。这些都必须在河北省的规划建设中得到落实,才能创造河北新的辉煌,造福河北父老乡亲。

2 规划建设必须重视调查研究、深入实地的工作方法

康熙肇建避暑山庄为1703年,那时他已掌握全国最高政权长达42年,即使从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出古北口到承德,也已有28年。这么长时间,之所以没有更早地建设避暑山庄,重要原因在于康熙规划建设“陪都”时,非常重视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为确定合理的“陪都”规划选址,他进行了长期调研分析,走遍了全国山山水水。这在1711年康熙写的《避暑山庄记》中作了详细回顾“朕数巡江干,深知南方之秀丽;两幸秦陇,益明西土之殚陈。北过龙沙,东游长白;山川之壮,人物之朴,亦不能尽述,皆吾之所不取。惟兹热河,道近神京,往还无过两日;地辟荒野,存心岂误万几。”调查期间,康熙采取了访问群众、现场踏勘、实地测绘等多种方法,为后来避暑山庄规划建设积累了丰富信息。正如他在《芝径云堤》御制诗中叙述的那样“万几少暇出丹阙,乐山乐水好难歇。避暑漠北土脉肥,访问村老寻石碣。众云蒙古牧马场,并乏人家无枯骨。草木茂,绝蚁蝎,泉水佳,人少疾。因而乘骑阅河隈,湾湾曲曲满林樾。测量荒野阅水平”。这些决策工作方法值得借鉴。城乡规划建设,不能闭门造车,不能简单照搬。要拿出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时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深入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全面认识省情、市情、县情、乡情,准确把握新特征、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为城乡规划建设科学决策打下基础。

3 规划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重的基本原则

承德市规划展览馆有一面主题文化墙,上面摘录了康熙几首代表性诗文,如《芝径云堤》御制诗、《避暑山庄记》等。其中有几句当地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反映了避暑山庄规划建设的以人为本理念。例如康熙诗文“游豫常思伤民力,又恐偏劳土木工”,意思是营造苑园常常思考是否有伤民力?更让人担心的是大兴土木消耗工力太多。再如康熙诗句“司农莫动帑金费,宁拙舍巧洽群黎”,意思是营造园林苑景不要动用国库钱财,宁取朴拙不要奢华,要与百姓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这类以民为重,宁俭勿奢的例子还有很多,像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建设时强调的“庄田勿动树勿发”,行宫建设时要求的“茅茨不改阶三尺,台殿何须筑九成”等,都是有代表性的实例。康熙作为一代封建帝王,在规划建设中尚能想到百姓利益,关注百姓得失,重视与百姓的感情,这种重民的规划理念对于今天的城乡规划建设极为必要。在实际规划建设工作中,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解决好广大人民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保障百姓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城乡规划为了人民,城乡规划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4 规划建设必须走尊重自然、传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朴素自然大美、天人合一善美、文化厚重之美,是从古至今人们的普遍、永恒追求。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之所以成为人类杰作,主要体现在规划建设中顺应自然,崇尚朴素,宁拙勿巧,传承文化。正如康熙所说“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岚之势。依松为斋,则窍崖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皆非人力之所能。借芳甸而为助,无刻桷丹楹之费,喜泉林抱素之怀”。纵览山庄,周围名山奇景尽收园内,西部山峦起伏,苍松翠柏,尽显“真假山”风貌;东部洲岛错落,平川旷野,恍惚杏雨江南。建筑古朴典雅,楼台亭阁棋布,堤桥交织有错,假山叠石其间。形成了“山庄咫尺间,直作万里观” 的画卷。

其实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尊重自然、宁俭不奢、传承文化的规划建设方法随处可见,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首先,山庄周边的围墙,长达二十华里,完全采用当地石材,石材大小参差、不拘规格,形成特色鲜明的“虎皮墙”,墙身随地貌起伏,因山势变化,气势宏伟,蔚为壮观。

其次,避暑山庄尽管是皇家园林,但大部分建筑均不施彩绘,朴素淡雅。如《承德避暑山庄》中所记述,到了乾隆时期,清朝经济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但山庄内建筑,除了少数几座寺庙和湖区一个小亭,都不施琉璃瓦,颇有北方民居气息。

第三,园林绿化是避暑山庄规划建设重点。山庄树种选择以本地树种为主,突出了自然地域特色。例如“万壑松风”的松、槐,“梨花伴月”的梨树,湖区的柳树,“烟雨楼”的杨树,“青枫绿屿”的枫树等,都采用了本地树种。特别是选择当地油松作为山庄绿化主基调,使整个园林保持了一种郁郁苍苍的情调,突出了“塞山树万种,就里老松佳”的特点,加强了整个风景构图的和谐统一。

第四,避暑山庄传承了中国优秀造园文化。由明代计成所著的《园冶》,总结出中国造园理法主要有两条,即“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和“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避暑山庄实属中国造园理法的典范,是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者和生动的教科书。山庄借景手法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形成了南山积雪、棰峰落照等著名景点。精在体宜的实例就更多了,玉岑精舍就具有代表性,其舍、亭、廊尺度虽不大,却因高度而控全局,做到了“精舍岂用多,潇洒三间足”[2]。

第五,避暑山庄“借鉴”名园经验。山庄内众多仿建景点,如仿杭州苏堤的芝径云堤,仿嘉兴烟雨楼的烟雨楼,仿镇江金山寺的金山亭等,既有原名园的神韵,但又不生硬照搬,而是有变化、有创新,达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崇高设计境界。

第六,增加炭汇、减少炭排,历来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两条主要途径。清代皇帝很重视城市绿化,增加森林面积。并有了由城市山林向山林城市过渡的设想。雍正皇帝对此做了精辟论述,他认为“城市山林君子宅,山林城市帝王居”。

最后,避暑山庄的理水堪称经典,“山庄以山名,而胜趣实在水”。避暑山庄利用水创造的胜景丰富多彩,就形态看有点状、面状、线状、平面、立体多种形式,就形式分有动态、静态等类型。湖岸处理任其自然曲折,不露人工痕迹,以草木覆蔽,渲染自然风采。乾隆皇帝在《采菱渡》御制诗中曾赞到:“何必江南罗绮月,请看塞北水云乡”。

河北省现有11个设区市,22个县级市,113个县。拥有5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7处世界遗产、27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9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理环境更是丰富多彩,有高原、有山地、有平原、有海滨。因此对河北省规划建设来说,更应突出各地城乡特色,像避暑山庄那样 “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让城市与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就像天然生长出来似的,达到“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目标,走尊重自然、传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城市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才能让更多城市的居民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5 规划建设必须保证实施的延续性,一张蓝图干到底

规划建设具有长期性特征,正如人们说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避暑山庄兴建始于1703年,竣工于1792年,前后历经89年。避暑山庄始终在一个大的规划构图下建设,每任皇帝不只完成了任期内建设工程,更有着长远战略。避暑山庄功能布局由宫殿区、苑景区(又细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两大部分组成,没有进行过大的调整。没有出现今天建、明天拆、后天改,反复建设,反复变动的情况。乾隆继位后,对避暑山庄、外八庙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但是避暑山庄作为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的定位没有变,外八庙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功能没有变,外八庙环绕避暑山庄的向心式空间结构没有变,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强化。正是规划大框架的坚守,正是规划建设的延续性,才保证了避暑山庄外八庙成为先人留给我们的一部厚重、珍贵的文化遗产。当前一些地方的城市规划变动太频,内容变动太多。有的项目刚刚落成就遭到拆除,短命建筑纪录一次次被刷新,瞎折腾建设被百姓当做笑谈。借鉴避暑山庄规划建设经验,要规划建设好城市,必须树立百年大计,长远第一的思想。反复告诫“功成不必在我”,科学合理制订城市发展长远规划,在一张蓝图指导下,少些多动症,少些急躁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建,自然会为后代留下更多的财富,更多的经典,更多的赞誉。希望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多打基础,多留空白,多做传承,多做延续,多些执着,多些坚守。2016年2月《中共中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在此理念下,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吸收历史智慧,河北城市规划建设必会得到大幅的提升。

参考文献:

避暑山庄导游词 篇三

关键词:避暑山庄;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发展

李长春同志在文章中指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布局的高度,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突出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性,强调‘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李长春同志用六个“迫切需要”深刻地揭示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文化遗产事业的重大意义,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保护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遗产资源

保护是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利用与发展的根基,离开了“保护”的“传承”、“利用”与“发展”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与政府的高度重视。1950年,中央政府内务部专就承德喇嘛寺庙保护发展发出通知。1974年,国务院提出“承德是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是北方难得的自然风景区,应当保护好”。邓小平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先后就承德文物保护做出重要批示。自此,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进入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保护整修阶段。今年8月8日至9日,、国家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委就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工作在我市现场办公,共同研讨“十二五”期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保护工作的思路和主要任务,再度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工作推向了新的历史进程。

按照李长春同志文章中所提出的要求,在观念上,全面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确立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性,不仅注重保护文化遗产本体,还要注意保护文化遗产依存的生态和人文环境,最大程度地维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制度上,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制定出台的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政策措施;在方法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修缮文化遗产,破解古明创造和工艺成果,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水平”。在中央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绝对夯实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基础。

二.传承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精神

保护是前提不是目的,有形文物的保护是为了无形文化的传承。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既是一代满清王朝的物态载体,更是儒家“太和境界”与“大同理想”的运用与体现,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继承与总结。

清康熙帝8岁继位,16岁亲政,是年除掉鳌拜集团,20岁向拥兵自重的吴三桂开战,历时8年平定三藩之乱,一代开明君主坚守“ 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的道理,利用“诘戎绥远”的避暑山庄与“怀柔招徕”的皇家寺庙交谊邻邦、笼络外族。北方边疆的各少数民族首领,不必长途进京就可以与清朝廷常来常往、彼此交流。因此,单就历史政治功用来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大融合。

这种融合不单纯局限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修建缘起,还见诸于各类审美表象。避暑山庄的造园“依松为斋,引水在亭”,山水见胜于宫苑,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朴素淡雅中透射出“天人合一”的胸怀气度;皇家寺庙的群造像兼纳“儒释道”三教文化,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同道教的阴阳五行与佛教的曼陀罗相宜为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以康乾盛世的雄浑思想与英雄气魄,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代帝王海纳百川的胸襟和一个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文化品格,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生命力所在。

三.建设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旅游品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的文化,需要继承者,更需要开拓者。作为新时期的文化遗产事业工作者,我们要创新观念,大力推进文化遗产的科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利用与发展来更好地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李长春同志在文章中明确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事业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四.“以德治国 以文兴邦”——推进文化强国战略

中华自古崇尚“以德治国 以文兴邦”,保护发展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推进文化强国战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3篇《避暑山庄导游词》,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避暑山庄导游词】相关文章

避暑山庄导游词【优秀8篇】04-10

避暑山庄导游词(优秀15篇)04-10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优秀7篇)02-05

避暑山庄导游词【精彩7篇】01-31

避暑山庄导游词【6篇】01-19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范文(优秀3篇)01-17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优秀7篇)07-19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精彩5篇)07-09

避暑山庄导游词精彩5篇06-22

避暑山庄导游词优秀5篇06-22

166 4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