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格式模板范文优秀7篇

2023-11-09 09:04:33

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发展的今天,新闻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闻稿如何传播新闻稿营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稿件的传播与效果监控。那么你有了解过新闻稿吗?下面是壶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新闻稿格式模板范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新闻稿模板 篇一

从文房四宝到电脑打字、激光照排,到现在的机器人写作,传播技术不断经历着跨越式的变革,机器人新闻的出现和发展预示着新闻生产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生成内容(CGC)将与专业新闻记者生成内容(PGC)和用户生成内容(UGC)在数字化新闻的角逐中实现三足鼎立。本文聚焦中外财经类机器人新闻生产实践,选取该领域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两家媒体的新闻机器人――美联社的“语言大师”平台和腾讯的Dreamwriter――进行生产模式的分析,总结出其生产模式依托大数据资源实现了内容自动化生成、个性化服务和智能化聚合三个方面的创新。

一、“循规蹈矩”的自动化生成

2014年,美联社率先使用“语言大师”(Wordsmith)撰写每季度的公司财报,机器人新闻进入人们的眼球。美联社将公司财报数据输入到“语言大师”内容生成平台上,软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生成一条150~300单词的新闻,编辑在其之前预览一遍即可,这样的新闻生产模式正好适合需要定期但是格式僵化的财报类新闻的生产,机器人新闻这一新生事物也借助美联社这一在全球新闻生产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媒体而广为流传。2015年腾讯的《8月CPI同比上涨2%创12个月新高》成为国内首篇由机器人撰写的新闻稿,它出自腾讯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它可以根据最新的数据,利用内置算法在第一时间内形成稿件,经编辑审核后上传平台,一分钟内将资讯送达用户。②

根据对“语言大师”平台和Dreamwriter财经类机器人新闻生产的流程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其有近似的运行逻辑:机器人新闻软件依赖大量的数据来源,遵循特定报道类型的常用模式,大批量生产新闻。它具体的生产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程序软件以新闻关键词和数据指标为线索,在已有的数据库采集新闻写作所需的素材。其次,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归类和多维度统计,将数据呈现的变化趋势与系统设定好的新闻点进行对比来确定报道方向。再次,利用机器人模板“遣词造句”呈现出描述性新闻。这个过程类似于完形填空,机器人只需要在设定好的语境中进行简单的填充即可。最后,在之前人类编辑对新闻稿内容进行审核与润色,这个环节是机器人新闻生产中唯一有人参与的环节。

机器人新闻的出现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机器人新闻通过设置相关的程序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再对其中有价值的点进行模式化写作,这是对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颠覆,也是高科技对于海量大数据资源的开垦和利用。但同时机器人新闻也是新闻业面对不景气的生存环境所采取的用以削减成本的无奈之举。

面对激烈的竞争,机器人新闻自动化生产的快速高效为媒体带来了“突围”的可能,未来,媒体上出现越来越多署了机器人名字的新闻绝非天方夜谭。但是,当我们欣喜于机器人新闻一触即发的自动化生成速度和数量时,也要认识到这种过于简单的生产模板带来的稿件质量不高的问题,美联社总编辑费拉拉认为,机器人新闻内容的生硬和重复直接影响了稿件的质量,稿件缺乏人性化和个人风格,不能为读者带来阅读快感。③

二、“信息小灶”的个性化服务

机器人新闻生产系统中预先设定了结构化的数据文件,它可以创建多种叙述模板,从而创建分支内容,为受众提供更加细化的服务。据了解,“语言大师”通过与美联社等的合作确定了超过3亿可使用的新闻写作模板,这一规模随着机器人新闻快速普及的趋势还将不断扩大。在对新闻机器人设定模板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对模板进行细分,用不同的词汇、短语或段落更为贴切地描述事件本身,系统会根据具体的事件细节生产稿件,并可以根据受众信息接受习惯更新创造性的细节,使之更符合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当受众一时兴起想查询哪只冷门股票的变动情况时,总有一篇符合受众阅读习惯的报道及时呈现在眼前,这是人类记者提供不了的服务。

随着自然语言和算法技术的不断成熟,机器人新闻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尝试,充满人情味和个性化的写作技法的探索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变化。近期的机器人新闻可以做到根据报道的详略、侧重点对遣词用句进行调整,新闻呈现也有了创新,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不同的新闻版本。“语言大师”平台可以根据受众的群体特征选择报道角度,比如针对持某支下跌股票的用户进行报道时会避免使用负面用语。从现有的应用情况来看,机器人新闻还可以实现文风的定制。对特定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将读者喜好的语气、角度等融入新闻报道中,根据其常用的词汇和语法习惯组织语言,从而完成一篇易于为受众接受和喜爱的新闻稿。

新闻稿格式模板 篇二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传媒;美联社;智媒实践

中图分类号:G7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7)03-0134-006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技术梯度及其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由McCarthy于1956年在Dartmouth学会上正式提出。学术界认为,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科学,其假设电脑系统具有人类的知识和行为,并具有学习、推理判断来解决问题、记忆知识和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能力。人工智能的产生过程为:对于人类因问题和事物而引起的刺激和反应,以及因此而引发的推理、解决问题、判断及思考决策等过程,将这些过程分解成一些步骤,再通过程序设计,将这些人类解决问题的过程模拟化或公式化,使电脑能够有一个系统的方法来设计或应付更复杂的问题。[1]

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链条中的运用根据算法的使用程度呈梯度分布:第一梯度是计算智能在新闻生产中的运用,能够辅助记者储存和快速处理海量数据,人工在新闻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二梯度是感知智能,机器能够代替记者完成“看”和“听”的相关工作,在“采、写、编、评”的新闻生产过程中采用人工与算法相结合的方式;第三梯度是认知智能,机器可以全面辅助或者代替人类,实现几乎完全依据算法进行新闻生产。总体上,人工智能在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处于计算智能向感知智能的过渡阶段,部分领域如机器新闻写作已步入认知智能的初级阶段。

1.在新闻和信息来源方面

(1)“传感器”新闻崭露头角。在新闻和信息的来源方面,“人工智能”越来越站在新闻生产的前台。它主要是通过对相关新闻数据库所需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处理和分析,经过人工智能算法把数据内容新闻化,即时输出准确、客观的新闻信息产品。目前,尤以“传感器”新闻为引人瞩目。

传感器(sensor)是一种收集特定数据信息的监测装置,能感受到被监测对象的信息,继而转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予以输出,以完成信息的记录、传输、存储、显示和控制。[2]所谓“传感器”新闻就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判别而输出的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新闻产品。如对于地震台网相关传感器的数据、对于体育比赛相关传感器的数据、对于股市相关传感器的数据等等(未来还可能基于对人体的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的数据等)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和判别所自动生成的新闻。这种“传感器”新闻的特点就是与事态发生几乎同步,并且客观、准确。目前传感器新闻在传媒业的应用尚在起步阶段,其中有两个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是传感器入侵个人的生活空间,让人在传感器数据收集的环境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产生疑虑;二是传感数据的准确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传感器的质量、测量指标级算法模型的有效性、可靠性。

(2)语音识别技术极大提高了现场采访与处理资讯的效率。人工智能虽然不能取代记者作为采访者的角色,但在技术方面己经有较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大优化和节省记者编采的时间成本。 2015年底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语音识别技术,让计算机能够“听懂”人类的语言,提取语音中的文字信息,即时迅捷地将语音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不但误差率极低,而且可以“听懂”(壶知道★www.huzhidao.com)各种方言和人的口音。这种语音翻译系统大大地提高了采访资料整理的效率。

(3)“新闻人物”的虚拟影像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2016年10月4日《中国日报》通过整合人工智能技术,采访真人而制作虚拟视像面世,[3]这一人工智能所虚拟出来的“新闻人物”的影像可全天改变表达方式。虽然这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但它对新闻来源的使用方式提供了一个具有巨大想象力的空间。

2.在新闻的内容生产方面

(1)C器新闻写作。人工智能在语言文字写作方面的技术具体表现在“机器新闻写作”上,它“是指自动根据算法将目标数据通过自然语言生成的方式输出文章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的核心在于自然语言生成技术。”[4]在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后,人工智能可通过分词法和语义理解来进行基本的情感分析,进而进行新闻角度的选择。

目前的机器新闻写作可以在分析信息数据所得的结果上自行提炼出新闻角度,根据新闻类型套用相应的文章模板,从而生成完整的新闻稿。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算法不仅可以及时地捕捉数据信息,同时还可以对作家和记者的写作风格进行模拟,实现特定文风的定制。[5]然而,目前新闻写作只能把数据分晰和整合的结果进行结构化处理,重新排列组合,对模块进行内容填充,加上一些简单的语义加工和风格调整。

(2)语音新闻生成。以美联社为例,2016年,他们开发了一个把文字新闻自动传换成广播的程序。虽然美联社目前还没有对此程式进行过实际演练和质量控制试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程式己经可以识别一些篇幅短、语句偏简洁的条目。因此,文字新闻与广播格式新闻的自动无缝转换将是人工智能在新闻产业的发展趋势。

(3)直播过程的自动监播。在技术的发展下,大大小小的直播平台不断衍生,它们比传统传媒更具及时性,成本更低,而且这种类型的全民主播比专业播音员更具亲民性和娱乐性,因此,直播平台将成为传媒界的新机遇。与电视一样,低俗及不雅语言和内容在网络直播中是被明令禁止的,然而,每天成千上万的直播视频以及用户评论,是人工审核难以完成的。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对直播环境的塑造也有着崭新的监控方法:通过人工智能去对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直播等进行审查,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内容审核领域的应用,比如Gootion、网易易盾等,根据多年在安全领域违规词库的沉淀和神经网络学习能力,实现了对目标文本进行精确匹配和快速识别。

3.在新闻策划与推送方面

(1)智能化地抓取热门话题。在2016年8月,Facebook解散了负责“热门话题(Trending)”的团队,改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来抓取数据,通过对用户搜索、浏览的分析,对热门搜索词进行排序,抓取热门话题呈现给受众。此外,以报导科技新闻为主的新型媒体Mashable开发了Velocity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系统,能在30秒内分析3亿个不同的页面链接数据,从而识别网络流行趋势,预测可能成为热点的内容,并能监测全球社交平台的实时热点。Velocity还能发现新闻传播的“饱和点”,预测新闻热度消退的时间。这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数据为基础来抓取热点新闻,可以覆盖更多话题,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且避免了出现人工编辑团队可能受公司立场和员工的个人偏见影响筛选内容的情况。然而,热门话题演算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话题的相关文章的点击和分享率,但高点击和分享率并不与新闻质量挂钩,因此这种以人工智能演算法得出的热门话题较容易让假新闻登上版面,致使新闻失去“把关人”的把关。

(2)海量资讯简洁化的个性推送。面对网络上的海量新闻,大众要获得有用信息可谓大海捞针;通过人工算法实现个性化推送,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阅读时长等各种数据分析受众喜好,自动分类出推送内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对话形态获取新闻内容的阅读模式,通过人工智能把分析得出的相关新闻进行汇总,并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信息的核心内容,方便用户更快捷地获取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如“百度”推出的“聊新闻”通过对新闻信息进行分类及结构分析、信息特征学习等,自动为用户提供最核心的信息[6],以深入聊天的方式呈现用户所想要了解的新闻内容要素。这种以人工智能来进行个性化推送的模式可以为用户节省搜索时间,方便用户进行简洁化的阅读。

二、美联社的实践:一个智能传媒的先行探索

通讯社与报社、广电机构等传媒形态有明显不同,扮演着位于新闻生产链前端的批发商或“龙头”的角色,这种组织形态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与大规模生产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为了与这种规模化生产相适应,美联社正在尝试利用机器学习将新闻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转换,并借此缓解记者的压力,提高新闻报道量,拓展报道范围与业务领域。 2015美联社制定了一个5年(2015―2020)战略规划,2017年美联社将有可能实施7个项目,其中包含新闻的智能化生产。美联社战略及企业发展部高级副总裁Jim Kennedy希望美联社在2020年之前,80%的新闻内容生产都能实现自动化。

1.新闻内容采集

(1)数据资源采集方式的转变。美联社的机器新闻生产利用了Automated Insight公司开发的Wordsmith 平台,该平台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能接受任何格式的数据,通过算法运算生成图文并茂的报道,最后通过云服务进行多渠道实时。数据资源的获取与处理是Wordsmith基础工作的,可以对来源与客户的各种形式或格式的数据进行规模化和快速化处理。Wordsmith 智能化数据采集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来源的多样化: Wordsmith可以对客户的各种形式或格式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这些数据包含如Google Analytics等第三方提供的相关客户的运营、业绩、报道、批评、引述等相关数据;大数据技术也使得新闻数据源从传统记者转变为个体用户,涉及用户生成内容时,美联社与其投资的社交媒体内容管理系统SAMDesk合作创建了一个工具,将美联社的渠道策略和SAMDesk的用户生成内容源相结合。

――数据获取的规模化。Wordsmith 超强的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能力能够大幅度提高效率,使新闻报道实现规模化生产。美联社的季度财报稿件的数量从 300 篇增长到 4400 篇,这种高效率、规模化的新闻生产方式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企及的。[7]

――数据处理的高效性。Wordsmith 采用制式化新闻撰写方式,只需要将采集的数据输入已有的程序,便可立刻生产出新闻稿件,即时通过 Twitter、E-mail 等渠道,加快传播速度。例如,美联社在最短时间内苹果公司的财报新闻,其时效性远超其他媒体。时效性凸显新闻价值,使美联社在此类报道中脱颖而出。

(2)图像素材采集方式的转变。在图像素材的采集方面,美联社正通过智能硬件的辅助来实现新闻素材获取的规模化及高度时效性。摄影师们在里约奥运会上开始广泛使用的一种智能辅助拍摄设备,美联社除了调动了61位摄影师进行赛场拍摄,还提前在现场安装了八部机械人和数十部遥控相机,这种远程遥控相机可以自动变换角度以及镜头变焦。此外,远程控制的水下机器人可在最佳时机自动捕捉到最佳画面,能够动态实时地捕捉游泳运动员在水下的位置,然后将拍摄到的画面实时回传到摄影师的电脑上。这种水下相机不需要摄影师把握拍摄时机,摄影记者只需要更准确地调整基座和相机位置,进行拍摄。此外,美联社还使用智能手臂辅助摄影记者拍摄,这些实践都涵盖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

2.新闻内容制作

(1)自踊生成:机器写作及智能播报。Wordsmith让美联社实现了从以数据获取为中心的数据新闻到以规模化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为中心的机器新闻的演变,机器新闻写作超越了数据新闻写作“数据处理”的工作范畴,可以代替新闻工作者生成知识、见解和建议,按照Automated Insights公司的观点,这是一种“从大数据到高见”的跨越。从其关键技术领域而言,这应该是整合了数据库知识发现(KDD)以及自然语言处理(NLP)两个领域,属于人工智能范畴。

Wordsmith对信息价值的挖掘,包含分析数据与提炼观点两个部分。在新闻内容的呈现方面,主要是针对内容的结构和格式。Wordsmith 平台需要用其自然语言生成功能对此前的分析和提炼得到的观点进行故事化叙述,并按照需要生成适应的篇幅长短的新闻、推文,以及标题导语、可视化图表为主的内容等形式的文本。

在与风险投资基金Matter Ventures的合作过程中,5名美联社员工组成的团队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播报,将篇幅短、语句简洁、数据详实的新闻文字自动转换为广播版本。这个项目并不是简单的将新闻从文字到语音的形式转换,而是制造一个基于算法的模型,将用于识别文字中需要转化成广播格式的元素。这项试验是美联社将自动化应用于新闻领域的重要尝试。目前,这个项目还处于初级阶段,新闻广播版本后期依旧需要经过记者的人工审核与校准,以确保写出规范和准确的新闻。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在智能技术的协助下,让文字到广播的自动转化达到不需要人工编辑和审校即可的水准。

(2)可视化呈现:数据新闻。数据与图表之间的智能转换是美联社在可视化呈现层面的重要尝试。目前,Wordsmith平台可以将文字处理图表转换为数据,可以对APIs、XML、CSCs以及各种文字处理图表等形式的数据进行“消化”,为下一步的数据分析与信息价值挖掘提供更为丰富的数据来源。Wordsmith还可以将数据自动转换成图表,运用自然语言生成技术对此前的分析和提炼得到的观点进行故事化叙述,新闻内容能够依据需求通过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呈现。

(3)沉浸式体验:虚拟现实报道。美联社拓展人工智能版图另一个动作是在VR设备终端、360度全景式视频手机端等智能硬件上进行虚拟现实报道。美联社目前与密苏里大学唐纳德・W・雷诺兹新闻学院的研究者、AMD芯片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应用。从2016年7月份的法国尼斯恐怖袭击到里约奥运会,美联社已经制作了20个虚拟现实和360度全景式视频。美联社还推出了观赏性的奢华生活体验虚拟现实视频,但大多是针对特定内容进行虚拟现实报道,如地震、难民等,可以在关塔那摩监狱体验囚徒、在难民营体会难民生活等。虚拟现实新闻报道的新技术也将带来新的一场新闻革命,美联社的虚拟现实报道目前还停留在用户体验阶段,虽然只是低成本的制作虚拟现实报道,交互依旧是个难点。美联社还拓展直播版块,目前直播领域主要有AP Direct和AP Live Choice两大业务,全天候向用户提供重大突发新闻和地区性重大活动的直播视频,其中AP Live Choice能够通过3个频道同时直播三个事件。

3.新闻内容投送

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信息通路趋向于窄众化的内容生产与投送,美联社新闻内容的传播路径从过去的“面―点―面”模式转变为如今的“点―面―点”模式。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美联社通过对碎片化内容的聚合重组,利用标签聚类和差异化语言风格进行个性化的投送。当前美联社的新闻内容投送存在以下特征:

(1)碎片化聚合,个性化投送。目前美联社通过与智能平台“强强联合”,完成对碎片化文本进行结构性处理,实现精准个性化的内容投送。Wordsmith平台可以根据组织和个体的碎片化数据,如员工的表现评估、企业绩效分析报告、行业分析、行业竞争态势分析等,在数据聚合的基础上分析其情况与需求并实现定向内容投送,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内容。美联社Wordsmith系统尤其擅长进行客户的财务情况和客户运动、健身情况的分析,实时收集动态数据,并能够将所生成的文章,通过多种方式,实时到客户指定的平台上。对听众制定个性化的内容,是美联社拓展新闻产智能化板块的另一个举措。美联社体育编辑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赛事双方的支持者分别提供不同的新闻;记者们也考虑用不同的方式向国内外的听众分别提供广播。

(2)标签聚类、智能匹配。包括美联社在内的2000 家媒体加入了聚合类新闻 App ――News Republic,达成了新闻内容版权的合作 。News Republic可以对每一条信息来源做出单一信息来源或多重信息来源的判断,为新闻生成智能化标签并聚类,与不同受众群体相匹配。目前News Republic利用自己的语义分析系统分析每篇文章的意义,证实文章的原创性并将文章分类,在用户挑选的分类中生成头条新闻,为用户提供快速即时的阅读体验。

(3)机器新闻语言的风格化差异化。随着受众群体的不断细分,不同人群的语言风格差异愈发明显。美联社正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对各种语料库语言风格的智能学习,为不同群体传送不同风格的新闻报道。通过语言风格的差异化处理,同一条新闻报道可以同时适应高端人群、中层阶级、低收入群体等不同用户群体的阅读习惯及语言风格,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基于语言风格的智能化学习,美联社能精准匹配用户的语言风格,进行个性化的新闻表达,形成不同版本新闻的规模化生产。

三、人工智能范式驱动下传媒业的“洗心革面”

1.传播内容:从单一传播到全息传播

美联社的智媒实践表明,人工智能技术逻辑下的内容生产方式事实上改变了以往利用单一途径进行新闻生产的模式,通过多种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形成了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全息传播:基于海量数据的支撑和算法的精准制导,美联社在获取数据后分析、提炼观点,并结合固有的结构和模式进行故事化叙事。与此同时,快速生成的文本还可以配合智能播报技术提供语音信息,配合可视化图表完成可视化新闻的转变,配合VR及AR技术实现读者的沉浸式体验。

@种融合机器新闻写作、智能播报、新闻可视化和VR技术的全方位新闻生产模式能够充分还原社会实践发生发展的过程,表达新闻事件的全息原貌,有效地规避了过去新闻受制于媒介传播的弊端与局限。基于数据和算法的准信息采集、加工的全面智能化,在互动传播、互动体验高度发达的助力下,能够达到全息传播的境界。而人工智能支撑下的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将彻底颠覆大众传播时代的选择性传播,实现社会信息原汁原味的全息传播。

2.传播方式:由同质化到分众化、精准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资讯的获取更为便捷化、免费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竞争中也推动了传媒行业的融合变革,海量信息的生产带来的是同质化新闻的严重超载。单一、同质的新闻资讯已经难以满足不同受众人群的需求,有效采集“长尾资讯资源”的分众化、个性化的新闻成为了众多资讯用户的迫切需求。

机器新闻写作能通过对不同语料库语言风格的智能化学习,可以自动生成适应不同人群语言习俗的表达方式。美联社与News Public的合作增强了新闻资讯在传播渠道投放的精准性。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传媒产业正在通过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智能学习,将聚类、标签化的新闻资讯精准投送给不同的受众群体。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传媒业正往分众化、精准化的趋势快速发展。当然,事实上,目前用户洞察数据的“聪明算法”还远不够聪明,容易造成 “信息茧房”的负面效应。但如果我们看到:算法本身是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尤其是以目前的行为数据匹配上用户间社会关系的属性数据;再辅之以通过“人机对话”聊新闻的方式、通过资讯类别的组团化、标签化处理,在可预见的未来,“聪明算法”对于人们真实需求的逼近是可能的和必然的。

3.传播主体:由受众到人机协调

在人工智能全面渗透到信息传播的全环节全要素之后,人的价值何在?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深刻地指出:“人有人的用处!”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第一项普及化技术。一些简单重复、数量庞杂的工作可以用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的方式来替代,减轻人信息加工的负担。根据现阶段技术发展的逻辑,我们有理由预计,2017年用于数据处理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会有一些重大突破。现在对基于用户洞察和基于数据找寻信息传播的路径这一块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传播绩效最基本的要求。而要开发非共性的“利基市场”、开发分众化的“长尾市场”,一定要有相关的数据作为路径导引和技术支撑。因此明年在这一领域会有比较大的提升。用户洞察、数据路径辅之以机器学习,会成为传媒业普遍使用的人工智能的一种方式。

在人际交互方面,人工智能也能帮助人去采集必要的相关资讯。《环球时报》的总编胡锡进就某一争议性话题撰写社论前,他通常会从其专家库中挑选左右各派的几位专家,在听取他们的意见后才下笔撰稿。这种传统工业化流程的社论撰稿模式其实是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来完成的。人工智能能判断出众多专家的立场和政治标签,通过综合各派专家观点,如此一来在撰写评论时,话语空间和结构性把握相对来说会更加到位、更有把握。这就是人C如何互动的具体应用。

其实有些东西对人来说是困难的,但对机器来说是简单的。只要符合一定的规则,进行重复性的检索和采集对机器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相反,如果我们要从跨界的角度来(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38页)找到两者的关联,机器却很难做出一些超越其界限的评判,因为机器是在人制定的规则范围内运行的。李世石和Alpha Go在围棋对决中赢了一局恰恰是因为李世石下了一招很陌生的棋,但这步棋却超出了Alpha Go的认知范围,从而导致Alpha Go在后面的应对中显得很业余。现在机器对于规范性的文本可以进行很高效的处理,但一旦规则变了,机器就跟不上,这时候就需要人的帮助。因此人是跨界的实现者和设计者,人知道如何实现不同资源的调度和“混搭”,而机器却很难实现这种“混搭”。这其实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和机器之间最大的不同。人有天生的直觉和跨界的通感能力,现阶段的机器还没有这类跨界与通感能力。我们可以通过直觉和顿悟去把握一个人、一种事态的感觉,但机器却无法理解和模仿这种行为。

事实上,人工智能对传媒行业的重构离不开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支持。未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搭配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经验和智能的指导能极大地解放新闻生产力,推动传媒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廉师友。人工智能技术导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2]许向东。 数据新闻中传感器的应用[J]. 新闻与写作, 2015,(12):70-72.

[3]中国日报实现世界首例人工智能视频采访[N].中国日报,2016-10-04.

[4]龚隽鹏,任文,张鹏洲。机器写作在新闻领域应用的思考。中国传媒科技,2016,(5),58-50

[5]申云。“机器人新闻写作”对新闻采编的机遇和挑战[J].今传媒,2016,(11):115-116.

[6]刘i. “聊”新闻,对新闻的“强力瘦身”[J]. 青年记者, 2016,(36):5.

新闻稿格式模板范文 篇三

缘起:差异化办报说易行难!

向南看,火花一闪

作为大众报业集团面向济南的第二张都市类报纸,生活日报无论是在集团的战略布局中,还是自身的市场定位上,都注定了从创刊之初就必须走差异化办报之路。特别是和齐鲁晚报整合之后,差异化办报的要求就显得更为必要和急迫。因为两报整合对生活日报而言,虽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便利,但也有“大树底下不长草”的不利。这种现实,也是生活日报进行这场“颠覆风暴”的内在动力。

然而,差异化办报谈何容易,生活日报的12年报史,其实就是一部差异化办报探索史。其间的苦辣辛酸,都铭刻在每一个生活日报人的心间。因此,当领导第一次把杭州都市快报拿到我们这些部门主任面前时,我们心中顿时有火花一闪的感觉:他们的办报理念、标题制作、新闻采写、编辑处理、稿件叙事娓娓道来的方式,特别是他们对读者的平视甚至偶尔仰视的视角,何尝不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新闻差异化处理的借鉴呢?

杭州与济南,两个性格迥异的城市;都市快报与生活日报,两张特质迥异的报纸,不经意间在这里找到了交叉点。

探索:从标题制作开始

标题变革成为引发“颠覆风暴”的那只“蝴蝶”

新闻差异化处理的尝试,我们首先选择了在最容易突破的、也是最明显的标题制作的风格上入手。2008年4月间,一次标题制作风格的变革尝试在济南新闻板块中的社区板块率先展开。

一个个带有探索性质的标题出现在生活日报的版面上:《5年不交物业费被告上法庭,业主却说,他们就等这一天呢物业公司把长期拖欠物业费的业主告上了法庭,业主们却一点也不吃惊,因为他们要和物业公司上法庭讲讲理》(2008年4月8日10版)、《为取500元钱急出一头汗,老人去银行最怕啥?输密码! 有的记不住取款密码,有的记住了密码可是输入速度太慢,机器不识别,输快了又容易输错》(2008年4月9日13版)……

这种完全异于传统的标题制作,当时就在生活日报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虽然它看着很唆,却很口语化,很亲切。后来,王金龙老总将这种标题制作风格总结为:颠覆短小精悍和简洁明快,追求口语化、大白话、故事化、细节化,甚至有些唆的具体化。

不久,这种标题制作风格与理念,从社区版推广至整个济南新闻板块;再后来,又推广到国内国际、体育娱乐等新闻板块。

现在来看,这次标题制作风格的一次小小的变革尝试,成了引发现在这场“颠覆风暴”的“蝴蝶”。标题制作变革,其实蕴藏着我们新闻处理理念的变化,生活日报的新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我们对读者的视角,也不再是俯视,而是平视,甚至是偶尔的仰视。

争鸣:这是不是新时代的邯郸学步?

我们的回答:借鉴,不意味着照抄照搬

2009年4月,在经过前期的一系列铺垫和探索后,生活日报开始进行全面颠覆传统办报理念的尝试。

和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一样,当我们的这种“颠覆”开始推广之后,很快就在我们的业务博客上引来了一场争鸣。

有人提出:“都市快报的读者群以办公室白领为主,生活日报的读者群是什么结构呢?这是需要考量的。年轻人喜爱的水果沙拉,在上一辈看来就是没事瞎折腾。而且,杭州和济南的城市性格差异还是很大的。这一点认识不清,不论是引入都市快报体、南都体,还是人民日报体,个人认为没多大区别。有一种痛苦是醒来之后发现无路可走,另一种则是走了很久却忘了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为邯郸学步。”

针对这些质疑,我们从编辑室的角度进行了回答和释疑:

第一:我们所谓的学习都市快报,并不意味着照抄照搬,我们要借鉴学习的,是人家那种始终从读者角度处理新闻,报纸与读者之间那种亲切、零距离的观念。虽然济南和杭州的城市性格不一样,但无论在哪,读者永远都不会喜欢高高在上、生硬、或是弥漫说教味的新闻的。这一点,对于生活日报而言,尤其重要。

第二:虽然探索阶段我们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最终体现的版面效果,即冲击力、刺激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以前一些自以为专业的看法,其实与集团对生活日报的定位和要求确实是不适宜的;用齐鲁晚报对新闻采写处理的标准来衡量生活日报,也不一定行得通。我们固守的“标准新闻”,那是对党报党刊而言的,是他们的“标准”,而且也是他们几十年、十多年前制定的标准;这种标准,是否适用于当今都市类报纸?如果不是出于年终各种新闻奖评奖考虑的话,恐怕很多人心里也会有个问号。

第三:于生活日报而言,我们的新闻不都需要“高度决定影响力”。我们更需要的是贴近可读,只要事实准确、导向正确、立场公正,就足够了。我们的新闻没有那些清规戒律。我们做出的新闻如果自己愿意看,看着不累,那就是最好的标准。

颠覆:我的版面我做主

结果是朋友说:生活日报变化很大,很好看

2009年4月,按照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党总支“强化齐鲁晚报济南区域板块优势、加大生活日报本地化差异化办报力度”的要求,生活日报明确提出“本地新闻做大,外地无关新闻做小;读者关心的本地小事放大,读者不关心的外地大事也要做小”的理念,开始自我的全面“颠覆”:

1.全盘“济南本地化”

做本地新闻,在板块设置上,把本地新闻板块置于从第3版,甚至第2版开始的最重要位置,每天平均10个版以上,一下子从整张报纸中凸显出来。

同时颠覆“要闻重做”的传统理念,不再把“重要性”列为选稿的第一标准,它选稿标准的次序是本地性、关联性、服务性、故事性、刺激性、趣味性。辩证认识大事与小事,要闻与一般新闻的关系:只要是读者关心的,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只要是读者不关心的,再大官员的要闻也是“小事”。中央主要领导的讲话、活动报道,从此不再必然地在第2版刊发,有些就可以在第20版以后刊发或者不发。

2.新闻处理视点化

重做可读新闻,深挖细采,细节取胜,放大视点效应。独家新闻不惜版面放大处理;没有独家新闻,就在同源新闻的可读和服务上做文章,重点挖掘新闻的幕后故事、相关链接,把新闻完完全全展开做深做透。最终体现出的报道效果就是,我们的这些报道要么在细节上、要么在服务上、要么在版面处理效果上,显得更可读、更有用、更亲切。即便是同题新闻,也能做成自己的亮点。

同时,稿件采写、取舍的幅度也进一步加大,大胆地舍弃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超乎寻常地关注读者关心的过去教科书上不认为是新闻的新闻。如最近接连刊发的《你知道吗,泉城养着10万多只信鸽,最贵的一只身价高达50万》、《猴子爱嗑瓜子爱吃蛋,就是不会剥蛋皮大象爱吃红糖拌饭,不给它就给你瞎捣蛋》、《人人喊打的蚊子咋这么“享福”?》,以及气象新闻等报道,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而读者朋友却连称“很好看”,原因就在于这些报道非常可读。

此外,充分发挥美编的作用进行版式包装,在视觉效果上,进一步提升版面的冲击力和刺激性;编辑流程前置,提前参与稿件的策划,效果图、模拟图,甚至是手绘图,这些以前几乎没有用过的处理手法,如今越来越成为我们处理新闻的常态。

3.标题制作口语化

标题制作口语化的变革,是我们最先选择的突破口,经过一年多的摸索,至今基本驾轻就熟。

“口语化、大白话、故事化、细节化,甚至是有些唆的具体化”的标题风格,一方面从形式上让生活日报与同城其他媒体形成明显的差异,成为生活日报的一个显著特色;同时,这种口语、亲切的叙述表达方式,也极大地拉近了新闻与读者的距离,形成了与同城媒体的报道明显不同的“气质”。

4.版面布局功能化

按照版面视点化处理的要求,我们按照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的不同,将版面进行了重新布局,分成新闻与服务两大板块,不同板块承担不同功能。

事件性新闻板块取消边栏,不再承担刊发零碎的非事件新闻的任务;所有非事件类的新闻,资讯、简讯等等,则全部归整到速览版,提供生活服务,给行业稿件提供出口。

通过这种版面布局功能化的调整,使事件性新闻得以有充足的版面展开、挑点、重做,板块的新闻性、视觉冲击力也得以强化和突出。

其实,上述的这些颠覆,所要实现的目的简单说就是一句话:我的版面我做主,做我们自己愿看的新闻,办一份我们自己愿掏钱买的报纸。

得与失: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怎么办?

舍鱼而取熊掌也!

我们目前的调整,带有很大的实验性,很多事都是在摸索中。既然是摸索,当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我们这次调整的核心就是全盘济南化,在生活日报的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强化济南新闻,必然就会弱化其他方面的东西。我们很难像其他报纸一样面面俱到,有得必有舍,这本来就是不可兼得的问题,关键就看,得和舍哪个更大。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时候,舍鱼而取熊掌也!

新闻稿格式模板及 篇四

1、新闻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

2、新闻构成:题、文、图、表。

3、题:简要、突出、吸引人。

4、文:导语开宗明义,人事时地物。

5、主体100至150字:深入浅出,阐扬主旨。

6、 结语:简洁有力,强调该新闻的意义与影响,或预告下阶段活动。

7、图:视需要加入有助于读者理解的图片。

8、表:视需要加入有助于读者理解的表格。

9、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 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

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此外,篇幅也不宜长篇大论,一般以1至2页为原则,必要时可以加入图表,增加文稿的专业性,切忌内容空洞、语意不清、夸大不实。

二、新闻稿的格式:

一般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新闻稿模板 篇五

关键词:机器人新闻写作;新闻采编;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15-02

近年来,我国逐渐将机器人新闻写作应用到新闻领域,虽然我国机器人新闻写作的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领域均得到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2015年腾讯首次应用机器人写作的新闻稿件,并且由此拉开了我国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序幕。但是因为技术水平的限制,机器人新闻写作还只能在经济、体育、灾难等新闻范围进行应用。

一、什么是机器人新闻写作

机器人新闻写作就是一个相对于拟人化的概念,精确的说,它主要就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机程序,对搜集和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化的分析、处理和加工,从而生成一篇较为完整的新闻报道[1]。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2]。然而,人们现在更多注意到的是它在“写”(内容生产)这个环节上的作为,其实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对于新闻传播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的改变是全方位、全环节的[3]。所谓机器新闻写作就是用编辑好的程序以及现有的新闻相关数据生成可视化的新闻,对新闻写作进行格局性改变。

二、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特征

(一)“全自动化”――机器人写作的特色

新闻稿件生成的全自动化是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最大特征。在新闻稿件的实际写作中,人工参与已不再是新闻生产的关键性环节,新闻产品已经真正实现了由人工生产向机器化生产转变。例如,某传媒公司的新闻写作步骤如下:首先,对数据库和现有的资料信息进行大量的搜集,特别是体育行业和金融行业发展中波动性较大的数据,通过一定的计算机程序对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和处理[4];其次,在信息数据的分析结果上提出新闻点,并根据新闻报道类型对相应的文章模板进行套用,从而生成较为完整的新闻稿件;最后,通过人工形式对生成的新闻稿件进行审查和润色加工,最后进行新闻稿件的。从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算法不仅可以及时地捕捉数据信息,同时还可以对作家和记者的写作风格进行模拟,实现特定文风的定制。机器人通过记者所提供数据信息和新闻点来组成较为完整通顺的句子,使其可以成为一篇叙事的文章。

(二)“取其精华”――机器人写作的智慧

借助于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发挥自己独有的优势。机器人新闻写作是基于日渐壮大的数据库而逐渐产生的,是对数据新闻的应用和延伸,其中包含信息的推送、传感新闻以及数据信息的搜索频度等进行统计和分析;随着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数据库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为数据新闻的撰写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特定的算法和计算机编程软件为机器人新闻写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5]。在确定计算机编程之后,将传统形式的新闻生产中的信息采集、撰写、编辑、评论等过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复杂的工作流程进行简单化处理,逐渐构建数据信息的抓取直接到新闻稿件生成的新闻生产体系,精简了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极大地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

(三)“超时效性”――机器人写作的优势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点,速度是新闻采写的关键因素,机器热写作把这两个方面发挥到了极致。机器人新闻写作可以全天24小时随时待命,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就可以第一时间采集相关数据信息,并通过特定的计算机编程迅速的生成新闻稿件,并作出及时有效的分析和判断,最后将重要的新闻信息给广大用户[6]。例如,某传媒公司,通过计算机程序生成一篇体育新闻稿件需要30秒,通过计算机程序生成新闻标题却只需要2秒的时间,像自动化洞察力公司中的wordsmifh平台,它可以在每秒之内生成近2000篇新闻稿件。2015年,腾讯通过机器人新闻写作可以在政府CPI资料之后,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相关新闻稿件的。因此,机器人新闻写作在新闻行业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同时使得新闻报道逐渐透明化、公开化。

三、机器人新闻写作给新闻采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器人新闻写作给新闻采编带来的机遇

首先,从传媒领域来说,在新媒体写作时代,机器人写作的出现,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为重要,针对供不应求的状况,教育层面就会加大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复合型人才源源不断,这样复合型人才可以身兼多职,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其次,从新闻从业者来说,机器人新闻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是记者和编辑人员的得力助手,帮助他们快捷地采集数据信息,并且对那些较为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方便记者和编辑对新闻稿件的补充和完善,实现人机结合的新闻报道形式。通过机器人新闻写作,可以将记者和编辑从大量繁琐的新闻工作内容中解放出来,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提升新闻采编的工作效率。

(二)机器人新闻写作给新闻采编带来的挑战

第一,机器人新闻写作具有较强的数据信息统计、存储、采集、分析等功能,可以快速、便捷、准确的获取数据信息,这对传统的新闻报道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机器人通过特定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的新闻写作,使得传媒行业对记者和编辑人才的需求会逐渐减少,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会逐渐的被淡化,甚至是被淘汰[7]。目前,机器新闻写作引起了许多新闻工作者对职业的恐慌,近期新闻从业者跳槽现象频繁;第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些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无法跟上当今时展的传媒企业如果不采取一定措施,提高改革的步伐,也会被逐渐的边缘化,有时甚至是被淘汰。

四、机器人新闻写作下新闻采编的发展途径

(一)“命运共同体”――人机结合的新认识

机器人新闻写作和自媒体、博客主等业余记者一样,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新闻从业者不能只是单纯的将机器人看作是威胁者和助手,它与新闻从业者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相对于记者来说,他们要将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出现看作是对自己的支持和鞭策,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8]。人一直是新闻生产的核心要素,机器人新闻写作所进行的各项工作都是人类进行创造的产物,人和机器人之间实属一种附属关系,机器人可以对人们的工作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但绝不会取代人的位置。所以,从新闻从业者的角度分析,不论是用户产生的新闻信息还是机器人新闻写作,可以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性新闻工作形成良好的互补。例如,美国最早将机器人新闻写作应能用到金融、体育、灾难等新闻报道中去,但是到至今为止还未发现一家传媒机构因为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加入,而发生裁员的现象。

(二)愈战愈勇――新闻从业者的态度

相对于新闻行业的记者和编辑从业者来说,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出现不仅是挑战,更是促进他们实现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机遇[9]。在这种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时代背景下,记者和编辑从业者必须转化自身的思维观念,对新闻工作进行深化。记者和编辑在进行新闻稿件的采编过程中,不能只是进行新闻通稿的简单编写,而是要更多的掌握和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记者和编辑还可以在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基础上,努力分析和提高新闻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从而创作出更有价值、更有创意、更有深度的新闻稿件,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水平。

(三)推陈出新――新闻机构的原则

从长远发展方面分析,传媒机构应该提高数据技术水平,发挥机器人新闻写作的特征和功能,将人机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新闻产品的创新和深入发展,提升新闻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利用机器人新闻写作对金融、体育、灾难等数据量大、变化大、分析难度大、实时性强的新闻,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报道,提升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让新闻报道内容变得更加公正、客观、透明。此外,记者和编辑要在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基础上,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润色加工和审查,提升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器人新闻写作已经进入到传媒领域发展中,不仅可以实现新闻稿件生成的全自动化、快速性,同时对新闻从业者有着一定的支持和鞭策作用,促进他们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所以,传媒机构要正确看待机器人新闻写作,实现人机结合的新闻报道形式,优化新闻产业结构,促进新闻行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曼。国外机器人新闻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报业,2015(12):32-34.

[2] 喻国明。“机器新闻写作”时代传媒发展的新格局[J].中国报业,2015(12):22-23.

[3] 付松聚。从8月CPI报道看机器人与人工新闻差异何在[J].中国记者,2015(11):111-112.

[4] 王悦,支庭荣。机器人写作对未来新闻生产的深远影响――兼评新华社的“快笔小新”[J].新闻与写作,2016(2):12-14.

[5] 叶韦明。机器人新闻:变革历程与社会影响[J].中国出版,2016(10):16-20.

[6] 李政葳。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N].光明日报,2016, 5(21):06.

[7] 冉明仙,刘然然,邓利武。机器人写作背景下新闻记者的生存空间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20):11-12+18.

[8] 李晖,高洪山。“写作机器人”将如何影响媒体[J].秘书工作,2015(8):64-66.

新闻稿模板 篇六

小欣决定首先设计赛场的宣传海报,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出版物类型和模板

打开Publisher 2007,在主界面会看到“Publisher 2007入门”。“开始使用”列出了一些常用的出版物类型,此外还可以在左侧窗格“出版物类型”列表中选择其他类型。在这里,小欣选择“海报”。

接下来,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模板。这里会列出该类型下所有可用的模板,同时右侧窗格中还会显示预览图形。经过挑选,小欣看中了“经典设计活动”中的“体育活动”模板。他单击右下角的“创建”按钮,以此为模板创建一个Publisher文档。

小提示

如果Publisher 2007提供的模板不能满足要求,可以访问微软中国的Office Online网站下载更多模板,地址是/zh-cn/templates/FX100595492052.aspx。当然也可以选择“空白尺寸”,自己进行模板设计。

轻车熟路做海报

下一步,小欣开始编辑这个海报。他发现Publisher的界面格式和Word大同小异(如图1),操作方法也完全一样,于是轻车熟路地根据提示填充相关内容。这里的所有组件等都可以进行内容编辑,移动或者删除等操作,还可以插入图片。

在“设置出版物格式”侧边栏中,还可以进行一些设置来美化海报:在“页面选项”中可以单击某个内置对象,直接插入当前页面;在“配色方案”和“字体方案”中有丰富的默认方案,单击某一种方案,就可以应用到海报中。此外,还可以在“传单选项”中更改模板、调整页面尺寸等。

接下来,小欣用类似的方法制作比赛的赛程表和新闻稿,方法和制作海报类似:

小提示

这里还可以打开Word来编辑某个文本框中的文字和版式:右击该文本框“ 修改文字 用Microsoft Word编辑文章”。

小提示

如果某一个文本框太小,需要将多余的文字放入其他的文本框中,选中这个文本框,单击“连接文本框”,再单击目标,就可以了。

日历变身赛程表

比赛的赛程表,小欣准备做成一个“赛事日历”,这样一目了然。选择出版物格式为“日历”,在右侧“设置”中选择日历的日期时间,之后单击“创建”即可。日历生成之后,可以在每一天中添加备注,如“A组循环赛第一轮”、“半决赛”等(如图2)。

图2

新闻稿速成

负责比赛新闻工作的小刘给小欣发来了比赛的新闻稿,小欣同样使用Publisher把他们做成一个出版物,以便留存。

选择出版物格式为“新闻稿”,然后选择一个中意的模板。选择完成之后,可以发现Publisher给我们提供了一个4页的出版物框架,而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填充新闻稿的内容。这里,小欣将稿件文字从Word复制粘贴到新闻稿的相应位置。

交付印刷

完成设计工作之后,点击“打印预览”可以查看这份海报的效果,用Publisher可以将设计完成的海报交专业机构印刷。具体操作是点击“文件菜单打包带至专业印刷机构”。

新闻稿格式模板及 篇七

一、播放《当兵的人》、《战友之歌》

二、播放《退伍老兵欢送词》

热烈欢送老战士光荣退伍,

向退伍老战士学习,致敬!

亲爱的退伍老战士同志们、战友们:

在你们告别军旗,光荣退伍,就要踏上远去的征途,离开美丽的军营和朝夕相处的战友,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之际,我们留队的官兵对你们为部队建设做出的贡献,表示真诚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几年前,你们带着亲人的期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满怀报效祖国、献身国防的一腔热血,踏进了绿色军营,来到了我们英雄的团队。几年来,你们不辱使命,用青春的光和热,用生命的血和汗,谱写了人生的光辉历史,为部队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你们的功绩将永远载入我们英雄团队的光荣史册。在你们之中,有学革命理论的积极分子;有学雷锋标兵;有顾全大局,甘愿吃苦,乐于奉献的先进个人;有爱军习武、刻苦训练、技术过硬的训练尖子;有全面发展、表现突出的优秀士兵;还有尽职尽责,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你们不愧为英雄团队的光荣战士。

亲爱的战友们,过去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从祖国的天南地北走到了美丽的奇峰军营。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大家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在迷人的相思江畔,洒下了你们的忠诚和热爱。今天,因为部队建设的需要,你们将要告别战友,离开部队,踏上新的征途,希望你们继续保持发扬在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光荣本色和优秀品质,把在部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和学到的知识带到地方,带回家乡。在回家的路上做文明的使者,守纪律、传播文明之风。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贡献聪明才智、争当模范。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奋发进取、有所作为,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我们全体留队的同志要认真学习退伍老战士的好思想、好作风,安心工作,积极进取,努力为团队建设创造新的荣誉。让老战友们放心,让上级首长放心。

亲爱的老战友同志们,你们的军旅生活就要圆满结束了,但是你们为部队建设作出的不朽贡献,将永远留在我们这个英雄的部队。大家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要忘记当兵的岁月,不要忘记英雄的团队,不要忘记相识的战友。让我们为了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

再见了,亲爱的同志们、战友们!祝你们在返乡的路上旅途顺利、一路平安!

三、播放歌曲《驼铃》、《祝你平安》、《送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整理的7篇《新闻稿格式模板范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新闻稿格式模板范文】相关文章

新闻稿格式【通用10篇】05-05

公司新闻稿格式范文(必备10篇04-05

报道新闻稿格式【精选6篇】01-14

新闻稿范文排版格式【优秀8篇】01-02

新闻稿格式及(6篇)01-02

新闻稿格式模板范文500字(必备最新6篇12-27

新闻稿格式优秀9篇12-20

新闻稿格式最新4篇12-20

新闻稿格式模板及8篇11-02

新闻稿模板范文(精选10篇)10-30

181 4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