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风俗古诗【7篇】

2024-05-01 11:45:47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页是敬业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7篇重阳节的风俗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古诗 篇一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齐山登高》

唐代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代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

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满庭芳·客中九日》

元代张可久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原州九日》

明代赵时春

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

《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重阳节的古诗 篇二

1、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李群玉《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2、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黄滔《贻张蠙》

3、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耿湋《九日·重阳寒寺满秋梧》

4、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刘沧《送李休秀才归岭中》

5、重阳才过便新寒,去岁如今暑尚残。——杨万里《晚登净远亭二首·重阳才过便新寒》

6、新样西风较劣些,重阳还放海棠花。——杨万里《张子仪太社折送秋日海棠二首·新样西风较劣些》

7、重阳风雨不全篇,春草池塘岂满编。——杨万里《再和谢朱叔止机宜投赠奖及南海集之句》

8、菊径重阳酒,梅花雪后天。——方岳《山居十首·其六》

9、满城风雨近重阳,城脚谁家菊自黄。——方岳《九日道中凄然忆潘邠老之句》

10、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重阳日至峡道》

11、江湖晚岁勤行李,风雨重阳倒接罗。——方岳《病中酬王尉》

12、重阳风雨何堪别,只和名章当赠言。——方岳《次韵滕和叔投赠·白发相过各暮年》

13、重阳过后开无害,只恐先生不赋诗。——范成大《重阳不见菊二绝·冷蕊萧疏蝶懒飞》

14、留得典刑传菊圃,别篘新酒待重阳。——范成大《王正之提刑见和茉莉小诗甚工·南花宜夏不禁凉》

15、一夜西风开瘦蕾,两年海南伴重阳。——杨万里《九日中军送白菊》

16、三迳虽荒菊尚存,重阳想见露花繁。——赵蕃《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三迳虽荒菊尚存》

17、忽忽重阳今一月,菊花数朵见城根。——赵蕃《招在伯》

18、恰则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

19、三年客里两重九,去年却得登高友。——杨万里《九日落莫忆同施少才集长沙》

2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关于九九重阳节的古诗 篇三

九日闲居·并序魏晋: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据《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归隐后闲居家中,某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宅边的菊花正开,然因家贫无酒,遂在菊花丛中坐了很久,正在惆怅感伤之际,忽然做江州刺史的王宏派人送来了酒,渊明也不推辞,开怀畅饮,饮则醉,醉则归,不拘礼仪,颓然自放,表现了他不受拘束,纯任自然的天性。这首诗根据其小序中所说的情形来看,与此诗中所叙之事略同,考王宏为江州刺史始于公元420xx年(义熙十四年),时渊明已过五十五岁,可见此诗是他的晚年所作。

重阳节自古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据说如此可以延年益寿,《西京杂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然而这一年的重九,在渊明的宅边,虽然有一丛丛颜色各异的菊花,然苦于无钱沽酒,只能空食菊花。古人视菊为一种高雅而有气节的花卉,因她开在众芳凋落的秋天,故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话,这里所说的“九华”也就是指菊花,诗人有菊无酒,遂产生出无限感慨。

“世短意常多”四句,以议论领起,解释了重九之名,并提出感叹人生的主题。意谓人生在世,不过如白驹过隙,正由于其为极暂短的一瞬,故人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烦忧顾虑,也导致了人们企慕长寿永生的祈求。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按着时序的推移又来到了,人们之所以喜爱这个以“九”命名的节日,因为“九”与“久”谐音,所以对它的喜爱正体现了对长生的渴求。这里“举俗爱其名”与小序中的“爱重九之名”一致。“世短意常多”一句炼意极精,前人以为是古诗“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两句的浓缩,体现了渊明驾驭语言的本领(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二)。

“露凄暄风息”至“寒华徒自荣”十句写景抒情,感叹自己有菊无酒,空负良辰美景。露水凄清,暖风已止,秋高气爽,天象清明,飞去的燕子没有留下踪影,北来的大雁还有声声余响。诗人说:据说酒能祛除心中的种种烦恼,菊花能令人制止衰老,而为何我这隐居的贫士只能让重阳佳节白白地过去!酒器中空空如也,积满灰尘,而秋菊却在篱边空自开放。这里描写了一幅天朗气清的深秋景象,与诗人自己贫寒潦倒的处境正成鲜明对照,自然景象的美好反衬出诗人心绪的寥落,大好的时光在白白消逝,盛开的菊花也徒自争艳,诗人于是感慨系之。

“敛襟独闲谣”即写诗人的感叹,他整敛衣襟,独自闲吟,而思绪辽远,感慨遥深。想自己游息于山林固然有不少欢乐,但留滞人世不能就一无所成。诗人在这里不仅感叹人生的短暂,而且对人生的价值重新作了审视,诗中关于“深情”的内容并没有加以明确说明,只是隐隐约约地点出了作者悲从中来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无酒可饮,而更大的悲痛隐藏在心中,这就是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身价值的探求。故清代延君寿《老生常谈》中说:“《九日闲居》一首,上面平平叙下,至末幅‘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忽作一折笔以顿挫之,以下二句‘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以一意作两层收束,开后人无数法门。”就指出了此诗结尾的意蕴。全诗一气直下,其主旨似在表明人生短促而自己又不能及时行乐,空负秋光的悲叹,然忽又说“淹留岂无成”,更翻出一层意思,所以延氏说是“一意两层收束”。

重阳节的古诗 篇四

1、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满江红·喜遇重阳

作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

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3、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作者: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4、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九日龙山饮

作者: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5、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九日五首·其一

作者: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6、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作者: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8、重阳节的诗句古诗鉴赏:采桑子·九日

作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重阳节的古诗 篇五

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追往事,去无迹。——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愁不肯、与诗平。——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一年佳节过西厢。——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初见雁,已闻砧。——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倒照秦眉天镜古。——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王逊《西夏重阳》

绮罗丛里胜登临。——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正长安乱叶,万家砧杵。——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白池青草古盐州,倚啸高城豁望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风光政要人酬酢。——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牢裹乌纱,一任西风作。——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欲赋归来,莫是渊明错。——戴复古《醉落魄·九日吴胜之运使黄鹤山登高》

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写重阳节的古诗 篇六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词 篇七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日

唐·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重阳山居

唐·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山中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日示舍弟

唐·赵嘏

节过重阳菊委尘,

江边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龙山会,

谁是风流落帽人。

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唐·崔国辅

江边枫落菊花黄,

少长登高一望乡。

九日陶家虽载酒,

三年楚客已沾裳。

励志古诗词名句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重阳节的风俗古诗】相关文章

重阳节的古诗词通用8篇11-24

重阳节古诗最新5篇05-13

写重阳节的古诗优秀8篇11-05

重阳节的古诗(最新5篇)10-23

重阳节的古诗【优秀10篇】10-22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优秀6篇)10-17

重阳节的古诗词【精选6篇】10-16

读不完的大书仿写小练笔精选7篇09-30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精选5篇)09-30

苏轼《定风波》赏析精选10篇10-13

180 24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