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惨淡经营(最新6篇)

2024-05-01 10:43:52

惨淡经营,汉语成语,出自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形容艰苦地筹划与工作。你知道关于成语的典故具体有哪些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惨淡经营的典故,供大家参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下面是壶知道细心的小编枫给家人们收集的6篇惨淡经营的相关内容,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成语惨淡经营 篇一

与此同时,经历了2009年的股市大反弹之后,证券行业已经持续萎缩了两年,2011年与2009年相比,全行业的总资产规模比下降了23%,净利润规模从2009年的933亿元下滑到394亿元。中国金融业现有总资产100万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占90%,保险公司占5%,证券公司只占2%左右。证券行业的萎靡不振与银行、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证券行业的业绩和地位与前几年牛市中的情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更值得注意的是,惨淡业绩背后所揭示的问题:证券行业必须通过转型求发展。

业绩惨不忍睹

券商行业的经纪、承销等传统业务业绩2011年全面下滑。据Wind资讯统计,2011年全年券商佣金收入843亿元,同比减少22.8%。一方面,A股持续熊市使得交投清淡,导致券商经纪佣金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券商为了争夺客户,打起了价格战。

一度风光无限的投行业务2011年也陷入了困局。据中国证券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109家券商的承销、保荐以及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为242亿元,比2009年106家证券公司取得的约273亿元收入下降了11%,为三年来最低水平。

年报数据显示,中国证券行业的领头羊中信证券,2011年承销和保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近五成,东北证券、宏源证券和海通证券也同比下滑了71.2%、22.1%、8.8%。在非上市券商中,中金公司、中银国际、银河证券去年承销的股票及债券金额也同比萎缩了三至七成。

投行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IPO融资额下降。2011年,全年IPO规模从2010年的4911亿元减少到2708亿元左右,超百亿的IPO项目仅有中国水电一家。大项目的减少导致大型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下降更多,中金公司从龙头滑落到了第八。

与此同时,券商又难以从快速增长的债券市场中分一杯羹。2011年,内地资本市场债券融资规模高达6万亿元,国内券商承销金额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余基本都被银行瓜分。在银行赚钱赚到手软的同时,券商却被逼到了墙角。

监管层对证券行业的困境了然于心。2011年12月15日在《财经》年会上,履新不久的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首先肯定了中国证券行业从2004年8月开始综合治理以来取得的成绩与进步,继而指出“我国证券公司即使与危机中受到重创的国际投行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郭树清指出的问题,一是总体规模小。郭主席幽默地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用担心会有一家中国本土的投资银行,会达到“大而不能倒”的地步。二是融资渠道窄。主要体现为中国证券公司负债率很低,总体杠杆率只有1.3倍,仅及美国主要投行去杠杆化后杠杆率的十分之一。三是专业服务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以提供通道性质的服务为主,证券经纪、承销保荐、证券自营等三大传统业务约占总收入的80%,其中,证券买卖的佣金收入占60%以上,且业务、产品同质化经营、低水平竞争问题突出。此外,郭树清还指出,中国证券行业的研究能力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影响小,不够权威,中国投资银行难以起到引导价值投资的作用。

郭主席指出的问题存在已久。实际上,在此之前,甚至是在前几年的大牛市中,提醒券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一些券商也在积极谋求发展新业务。但是由于政策及自身意愿等各种原因,券商转型始终停留在走走停停、欲说还羞的萌芽状态,直到去年步伐才稍稍加快。在严峻的形势下,积极开拓新业务、努力寻求转型是券商自我救赎的不二选择。

转型布局全能

2011年的中国证券行业在惨淡中也显露出一些亮点,从中可以看出券商转型的苗头。截至4月16日,已公布2011年年报的13家上市券商中,融资融券、衍生品投资、直投、资产管理这四项创新业务对公司营收贡献率超过10%的券商已有5家,其中排名前三的海通、光大、广发的比例分别达25%、20%和16%。

2010年3月31日,沪深股市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正式启动。12家券商中有10家券商去年受益于“两融”业务,合计实现利息收入10.99亿元。另有9家券商获得直投业务收入,合计实现收益逾17亿元。截至今年2月底,市场融资融券余额已达到407.95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5.89%。

截至今年3月底,上市券商中除国金证券外其余17家都已成立或正筹备成立直投子公司,其中12家已成功完成项目投资。海通证券证券行业分析师董乐分析,融资融券、直接投资将是券商短期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龙头券商2012年这两项业务对业绩贡献将达10%~20%。

除此之外,衍生品投资以及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两项创新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3家券商去年两项收入合计分别达到35.12亿元和22.97亿元。

瑞银证券分析师励雅敏认为,中国证券行业正处在业务多元化转型阶段,同质性较强的传统业务对收入贡献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创新业务贡献逐步提升。具有项目资源、渠道和人才优势的大券商有望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励雅敏说:“如果说2011年是以市场疲弱拖累传统业务为特征,2012年或将呈现创新业务的提速发展。”

从券商的人事变动上也可以看出转型的方向。压缩经纪业务队伍同时扩充创新业务队伍成为多数券商调整的模式。例如,东北证券经纪业务队伍则从2010年末的3201人减少到2011年底的3010人,同时,资管部门从19人扩编到27人,承销团队从100人壮大到113人。

高管的变动也具有参考意义。全国范围内,国泰君安、广发、申银万国、中信建投等14家券商已在最近一年多相继换帅,新任高管有6人来自投行部门,4人来自经纪业务部门,4人从其他行业空降。

监管支持券商转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主任陈道富说,资本市场发展的果实更多被银行分享,监管层必须放开行业手脚,予以更多的创新机制和渠道,否则证券公司的日子会越来越难。

成语惨淡经营 篇二

没有丁玲辛辣鞭挞的畅快,亦没有冰心古道热肠的光明,张爱玲散文起初给我的印象是幽绵、晦暗,然而又有无穷无尽值得玩味、思考的意味。她的笔墨并不多姿多彩,却又不乏意象万千、活泼多情的修辞,恰如其分地兼具着古韵之风和诗的烂漫;语言的超常组合更令人拍案叫绝,如:“噎住了阳光”(指黑影),“沉浮于最富色彩的经验中”(指打仗经历),“简单的心”(指夜营的喇叭声)。纵观她的散文,始终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冷色调绵绵流淌于字里行间。换言之,一股淡淡的苍凉总是透过纸张袭上读者的心头。文章是作家的肺腑之言,作品是作家的心境。于是我不得不联想到张爱玲本人的善感、多虑。散文集的编者介绍张爱玲出生于曾经声势显赫的书香门第,家庭的衰败对她的人生有着重大的影响。曹雪芹写出举世瞩目的大悲剧,而张爱玲同样也以淡淡的悲融入自己的写作中。于是透过打着烙印的心去观察那个时代的世态人情,一切在她的笔端另生一番情景。用不咸不淡的话娓娓述说暴虐的父亲、无情的姨妈,没有抱怨之言,没有痛恨之辞,却悲从中来;战争中的非凡经历没有使张爱玲刻意去描写绝望和苦楚,而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凉凉地讲述着战争中的人们,略带诙谐的笔墨中自有不胜的荒凉和凄惨;即使在一些艺术鉴赏文中,她也是以漫不经心的凉凉的语气否定了许多艺术作品,并我行我素地崇尚具有悲剧色彩的艺术。

我不同意称张爱玲是无病的文人。她的散文语意虽淡薄,主题虽谈不上积极,然而她从来没有虚伪地矫饰自己,而是真实地展示着自我。她欣赏日本文化,于是就写了。从这一点上说,张爱玲是坦率透明的。也许我们都误会她了。也许淡雅清冷的隽语正是表达她内心强烈感受的通途。而别人对她的误解正因为她太与众不同了。就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既可看作眷侣之间缠绵悱恻悲悲凄凄的情意,也可以理解成舍己奉献无怨无悔的荡气回肠的倾吐。张爱玲,难道你真是个“情到深处情转薄”的谜一样的女人吗?

评点

成语惨淡经营 篇三

以下是几种诗句使用的方法,可供同学们参考:

【作主语】这些诗句在引用时,用作谓语的陈述对象,充当整个句子的主语。如:

秦少游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道出了个中真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风雨的一生得以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

【作谓语】这些诗句在引用时,是用来陈述主语怎样或是什么,充当谓语。如:

像写离别,只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思念,明着不能来,只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他虽经苦思冥想,思路仍然“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作宾语】这些诗句在引用时,受前边动词支配或关涉,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如:

两情相悦,顶多也就企盼着一个“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更多的只能感叹一下“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寒冬时,他能喊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收复河北时,他道出“漫卷诗书喜欲狂”。

我看见一个狂人正仗剑高歌。对长安有如火的相思,却又选择“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定语】这些诗句在引用时,用作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词前面的修饰或限制的成分。如:

或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情思,或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无边盛景,或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坦荡胸襟,又或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高无境界;也有“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个人感伤,也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人生顿悟。

【作状语】这些诗句在引用时,作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短语中的修饰语,从情态、程度、范围、时间、处所、工具、方式等方面修饰、限制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如:

柳永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吟咏歌唱,李清照则为“梧桐更兼细雨”黯然神伤。

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清脆美妙,白居易的《琵琶行》已经在这个世界上弹奏了一千多年。

商贾云集的古杭州,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沉浸在“夜夜歌声,户户管弦”之中。

【作补语】这些诗句在引用时,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补充说明动作或变化的结果、数量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等。如:

虽然现实很悲惨,将他折磨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他也决不向空无迈进一步。现实是他的位置,哪怕最终换来的是辛酸。

他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眼看即将成功,到最后却落得“为他人作嫁衣裳”。

前面列举的是直接引用,下面是间接引用。

成语惨淡经营 篇四

“炙手可热”这个成语现在媒体广泛使用,诸如“昂达雷霆×800系列亮相,炙手可热”“上海二手房交易市场炙手可热”“这些大衣绝对是炙手可热的产品”“‘知识经济’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亚洲歌坛一颗炙手可热的新星”“炙手可热×××,是当之无愧的盟主了”等等,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其实都是误用。

“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一接触就感觉热得烫人。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使人不敢接近,多用于形容有权势者,含贬义。唐・裴庭裕《东观奏记》中记载,唐武宗时,魏国公崔铉把持朝政,杨绍复、郑鲁、段瑰、薛蒙四人经常为崔铉出谋划策,议论朝政,朝野上下议论说:“炙手可热,杨、郑、段、薛。”唐・杜甫《丽人行》诗曰:“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丞相,指杨国忠)又如蒋和森的《风萧萧》:“说起这个田令孜,确是当今朝中第一个炙手可热的大权贵。”

现在很多人把“炙手可热”当成了“吃香”“走红”“热门”的同义语,作为褒义成语到处使用,不仅歪曲了它的含义,偷换了它的使用对象,而且改变了它的感彩,纯属滥用,实不可取。

“惨淡经营”与生意惨淡

“惨淡经营”,经营,谋划组织;经营位置,古代绘画技法之一。原指作画前先用浅淡的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经营位置。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曰:“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后指苦心谋划,苦心经营;也比喻从事诗文创作,下笔前精心的构思立意。宋・王质《和李元变求诗》:“十年惨淡经营处,一点青荧灯火知。平日诗从天外得,只今天外总无诗。”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这房子是先人的产业,一草一木都是祖上敬德公惨淡经营留下来的心血。”还有邹韬奋《经历・惨淡经营之后》:“这样惨淡经营之后,这一所房屋,在那条贫民窟的街道上简直是一所很整洁的屋子了。”

成语惨淡经营 篇五

(一)叠音词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使用叠音词,增强了诗的音乐美,从而使诗中主体情感得到最为生动的表现

1.《诗经》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的一个特质:借助叠音词产生的音乐美来增强诗歌的情感魅力。叠音词的大量运用,使《诗经》从词汇方面增强了诗的音乐美。这些叠音词或在句首,如“关关雎鸠”、“采采卷耳”、“赳赳武夫”;或在句尾,如“夏屋渠渠”、“筑之登登”、“鸣惆嚖嚖”、“在公明明”;或者全句连用两个叠音词如“委委蛇蛇”、“皋皋疵疵”、“矜矜兢兢”、“兢兢业业”;或者整节、整首诗中连用叠音词,如《卫风·硕人》和《周南·孟斯》。读这样的诗句,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富有极强的音乐性,使我们在完美的音乐般的诗句节奏中体会到诗中主体情感之丰富和深厚。

再看《周南·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全诗3节12句,竟用了6个“采采”,把劳动妇女们集体采摘车前子的劳动场面十分生动形象地摹写出来了。读其诗,不只享受到它的音节的和谐优美,而且真切地体会到劳动给人带来的欢乐,可以假设,如果没有句首“采采”的连续叠用,这首诗的表现力将是很难达到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的。

2.叠音词朗读起来节奏鲜明舒缓,能造成一种特定的语气,因此使用大量的叠音词写景,很容易唤起读者对景物的情感,例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读者读之,自会心中涌起一股对草原之辽阔的赞叹之情,而且很自然地引发读者对草原之景的想象,想象草原的苍茫无际、辽阔无边。

(二)叠音词能够更生动地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达到表现内在情感世界的目的。尤其是对抽象的心理活动,要用一个恰当的词把它显示出来是十分困难的,若用一个特定的叠音词,就毫不费力气地使其穷形尽相地落到实处。这种描绘,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到,意会得来,效果十分精当

1.《孔雀东南飞》中描写焦仲卿同刘兰芝痛别时的情态,“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这里既有神情动作,又有心理活动,那种怅然失望之状,不忍割舍之情,使人感受得很真切。如果不用“劳劳”、“依依”而换成“告别”,“留恋不舍”之类的词语,就寡然无味了。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叠音词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故事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再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一诗: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描绘了一幅凄惨的爱情画面,一个饱含离愁的形象若现于纸上。

3.词人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开头三句连用七个叠音词:“寻寻觅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以如此多的叠音词描写离愁别恨辛酸境遇,这是对叠音词的创造性的使用,是音韵美的“绝唱”。其“绝”乃在于“非描塑可拟”。确实,这七个叠音词并不在描塑具体形象,而在于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寻寻”这里是指词人若有所失,便四处寻找,可毫无着落,于是又进一步“觅觅”——苦苦搜索,“寻觅”没有结果,于是便感到“冷冷清清”。一个闺阁寡妇,在国破家亡之后,又处于“冷冷清清”的环境中,更觉孤寂空虚,凄凉、悲惨、忧伤之情便一齐涌上心头,于是便情不自禁地悲叹身世“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音词,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出来,感人至深。从语音的节奏、声调来看,这些叠音词编缀成句,不仅分别从动作、感觉、心境三个方面突出地表现了女词人晚年凄凉悲惨的生活,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词人血与泪的泣诉,向苍天的悲愤呼告,使人如见其状、如临其境,而且这些叠音词读起来短促、轻细而凄清,正好从语音本身的自然音响和节奏中传达出了特定环境下的情感活动。

(三)主体情感的产生,往往是主体内心意识和主体以外的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而主体情感的表现,则往往要借助于对客体物象的描写,运用叠音词来描写客体物象,可以使文学作品的主体的情感得到鲜明形象的表现,从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叠音词不仅构造了和谐的韵律,还经常通过以景物起兴,营造特定意境,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这一点在《诗经》中比较常见。例如《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画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一致的。《兼葭》的意境也很美。作者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情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的结合,作者的急切追求与可望不可及的结合,作者追求无着的惆怅失意与萧瑟秋景的结合,伊人高洁、富有魅力与兼葭露白、秋水澄明的结合都可谓配合得天衣无缝,让人回味无穷。又如《诗经·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的心情。

2.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表情达意出发,恰当地运用叠音词,生动地描绘了月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再现出新鲜的意象,把人引入到画境中去。文中描绘物象的光、影、色、香的叠音词都呈现出一种“淡”的韵味:“淡淡”“静静”的月光,“轻轻”的泻下;“淡淡”的云,“薄薄”的青雾,“隐隐约约”的远山,散发着“缕缕”清香、似“一粒粒”明珠、“星星”的荷花。这些叠音词构成了画面“淡”的主色调。这种主色调非常准确地表现了主题。一方面,是描绘月色轻笼下的境界,另一方面,融进了作者个人特定的情绪。“淡泊”的审美要求,植根于一种恬淡的把自己对于世情的关心隐藏起来的心理。欧阳修在《鉴画》中所说:“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旨得之,览者未必识之也。故飞走迟速,意近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这种淡泊的审美爱好,也反映了作者不满黑暗统治,追求清夜无尘的宁静,以从自然中寻求解脱的心境。这种情境的交融,产生了荷塘月色这幅淡墨水彩画淡远、幽幻、清美的意境。作者十分欣赏这种环境。

成语惨淡经营 篇六

男生甲的第一封情书写于小学四年级,为了搞清楚“爱”与“喜欢”哪个更精准而不得不求助《新华字典》。而答案却让他更纠结;字典上,“喜”和“爱”都是“对人或事物有真挚的感情”,比如:爱祖国、爱人民。但男生甲怎么也无法将祖国和人民与自己体内的荷尔蒙等同起来。

在私底下,许多遭遇青春期的男生都承认,当年都曾厚着脸皮在这本字典上查找过“敏感词”,只是答案都不太给力。

从1953年至今的58年,《新华字典》发行逾4亿册,这还不包括盗版。无论从发行量、普及面、影响程度,还是读者忠诚度来看,它对中国人的意义都类似于圣经之于基督徒。想想有多少人的名字是父母翻《新华字典》查出来的就知道了。

当然这只是流于表面。在过去的58年中,《新华字典》10次修订,修订频率及释义变幅严重影响了它的稳定性与普世意义。不过,在仍处于快速发展中的转型期中国,这本既讲政治又随波逐流的字典其实并不让人感到太惊奇,它只是浓缩了这个国家过去60年所摸着石头蹬过的河。

首版《新华字典》的编撰者大多已经作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先擢是首版编撰牵头人魏建功的学生,他认为53版的“新话系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知识分子自觉主动的政治热情,并非受到高层授意。

那时候知识分子主动投进新社会的洗澡堂,涤尽旧社会的思想污垢。从第一版开始,《新华字典》就系统性地创造新话,重新划分世界地理与历史,将“旧社会”与“资本主义”切割开来,按字典上的例句,叫做“划清敌我界限”。

作为新话,“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以及马克思的重要理论全都收录其中,在新话系统里,连“娶”、“嫁”、“媒”都成了旧社会的产物,“配”,才是“男女结婚”的新表达;“乞丐”什么的全是剥削制度下的毒瘤,因此在“新社会里再也看不见蓬头垢面的乞丐了”;美帝国主义“卑鄙”,尽管“一见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吓得打哆嗦”,但“这笔血债一定要偿还”。“敌我”的三八线遍布字典各个角落,即便是“淋病”,也只“在资本主义社会很常见”。

这套新话系统所构造的世界观与幻觉持续被当年的报纸、电视、广播所不断强化。并且,新中国政权初建就将文字改革委员会设为正部级机构,前中国社科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主任韩敬体认为,这足以体现新政权对语言建设的重视程度。

如果说53版的《新华字典》是知识分子主动的“思想洗澡”,而到了71版的时候,《新华字典》已经全面被工农兵来营造了。

曹先擢的另一个历史身份是《新华字典》71版编撰小组副组长,组长是工宣队与军宣队的干部,以体现“工农兵营造话语系统”的时代要求。

时代要求编撰者将“封资修”全面赶出字典。比如,被划分为“剥削制度的产物”包括:婊、娼、妓、螵、妾、宗祠、寺庙、伦常、典当、掮客;还有比“封资修”略显进步的字词,包括官、自由、民主。

尽管如此,《新华字典》仍是许多人当年最心爱的读物,因为“那是一个无书可读的年代”。“”期间,《新华字典》成市面上流通的惟一一本字典。

“为什么要修订这本字典?”71版编撰小组成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安平秋回忆说,“第一是没有一本像样的书送给外宾;第二是深感我们学汉语没有一本像样的字典。”

直接负责71版的修订工作,提出的要求是“小改应急需”。彼时,大学停课了,中小学校还在继续,没有字典,将严重影响语文课的教学。在安平秋的回忆中,当年几位编撰负责人同时是“黑帮爪牙”、“反动知识权威”、“对象”,这是当时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境遇。

小改是不敢的,提不同意见更是不可能的。所有词条,事无巨细,都经历过编撰者的好几道“政审”――例句“巴不得马上回*壶知道 www.huzhidao.com*家”,由于革命性不强,被改为“巴不得马上返回战斗岗位”;例句“累死了”,被指“缺乏社会主义事业的工作热情”,予以删除;甚至有人认为“茹毛饮血”为反动成语,因为“茹”是吃的意思,这样一来不就成了“吃毛”……

79版《新华字典》修订于1975年。其时,国家出版局在广州召开了词典编撰出版规划会议,话语系统主管者、要求160部字典的修改“全面贯彻无产阶级”。160部字典,一路向左狂飙。

当时修改得最突出的是《新华字典》,编纂者提出“把封资修赶出新华字典”,“将无产阶级贯彻到每个词条”,以示贯彻75广州会议精神。比如“抗旱”,也是有阶级性的,在无产阶级下,劳动人民抗旱;在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不可能抗旱……

直至到了上世纪80年代,字典才开始试着回归常识。“去掉各种‘主义’。”社科院语言所词典室副主任程荣说,“自此我们编的不再是本政治字典。”

许多行为与现象取消了“主义”的界限,比如,、嫖客、佣金、掮客、典当、抛售、出租等;许多例句则直接换掉或去掉带有意识形态切割的主语或定语,简化为例词,比如,“帝国主义前途暗淡”,简为“前途暗淡”;“解放前天灾人祸,工农的生活太惨了”,改为“她的遭遇太惨了”。

【成语惨淡经营】相关文章

用惨淡经营怎么造句(精彩4篇)05-02

读不完的大书仿写小练笔精选7篇09-30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精选5篇)09-30

苏轼《定风波》赏析精选10篇10-13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小练笔【优09-30

试卷反思怎么写【优秀7篇】10-05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优秀10篇10-09

课文《四季》仿写优秀9篇11-10

合家欢乐家庭范文(精选6篇)10-22

儿童大脑急转弯10到12岁经典8篇10-21

180 24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