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寓言故事精选7篇

2024-01-25 12:38:07

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14篇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的画蛇添足寓言故事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 篇一

阅读需要操持,操持需要认知。“双向的互动”构成了阅读的基本形态,“对话式的言说与倾听”则是阅读的本质特征。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不间断的“三国四方”的对话或会谈,“三国”即教师、学生、文本,加上教科书编者就是“四方”。其中,最具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又无疑是阅读的文本。借文本探究,倚文本拓展,原本就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如何用(选)不同类型的文本来优化阅读教学就越发重要了。

我国古代的寓言博大精深,尤其是先秦著述中的许多寓言业已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成语,可谓丰富之至。围绕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来考虑,强化与寓言对话式的阅读,应当说是颇有意义的。

首先,寓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点最为突出。其所要表达的基本上不是故事本身的存现或可知,而是将整个故事作为一个比喻或一种影射,或以此喻彼、以小喻大;或以古喻今、以近喻远,藉此传达某种观念或事理。读解寓言把握寓意,无论是审美还是审丑,与言语、修辞相关的应用能力总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寓言假故事寓哲理又往往具有多元多向性。如果说表层寓意只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而发,属于“个别的”,那深层寓意就很可能反映的是某一历史时期特有的社会情态或精神现象,乃至某个民族或整个人类跨越时空所共有的思维积淀。能否读解出其中的道道,表现出个人的见解,探究能力如何无疑是关键。

再就是,寓言故事大多既形象、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耐读。虚拟的故事却能够巧妙地观照住历史和现实。因此,从分析语言的表达到用好表达的语言,皆有益于学生剖解与参照。同时,许多穿插于文本中的寓言,其独特的表述效能,对激活学生写作的构思、优化作文的叙议,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基于“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寓言的对话式阅读也是有层次、讲梯度的。一是可以与寓言进行“认同式对话”,在固有中求证,即侧重于对寓言通常寓意的提取及认定;二是可以与寓言进行“商榷式对话”,在质疑中探寻,即对寓言通常的寓意做多角度辨析并提问;三是可以与寓言进行“辩驳式对话”,在批判中立论,即对寓言故事的内涵或外延重新界定并对寓意作逆向评定。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本在于有创新,发散思维又正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而寓言文本形象大于思想的典型性,又正好为发散思维提供了独特的蓝本,从而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法可依,有路可循。具体地讲,可以结合寓言寓意的特点,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应用、审美、探究的能力。

一是由表入里的层面剖析。

像“刻舟求剑”“画蛇添足”“守株待兔”这类学生普遍熟知的寓言故事,拿来作一番由表入里的寓意剖析,无疑可以提高学生了解事物、认知事物的思辨能力。

“刻舟求剑”的故事,表面上看是在讽刺那些思想闭塞、固执拘泥的人,进一步分析就会看出它实际上是在嘲笑那些顽固守旧、反对革新者,而其告诫人们要懂得运动与相对静止之哲理关系的寓意就更深一层了。

“画蛇添足”的故事,看似是要说明假如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会把事情搞坏,但如果稍微理性地分析一下,就可以从中挖掘出它的更深一层的寓意――取胜者应适可而止,不可因贪多而走向反面,从理论上说就是要懂得主观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真理多跨一步也会变成谬误。与此同时,也不妨作进一步的追问和剖析:给蛇添足的想法是打哪儿来的?是因为不认识蛇,还是想把它画成更高级的龙的样子?

再看“守株待兔”,表层寓意是讽刺那些企图不经过艰苦努力而侥幸获得成功的人;中层寓意是嘲笑那些“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政治上的保守派;深层寓意则是告诫人们要认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二是顾此及彼的角度分析。

无论是要看清某种客观事物,还是要表现某种主观意向,注重多角度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寓言寓意多向多面的特点可以激活学生认知、表述、阐发的角度。

像“滥竽充数”的故事,我们通常都是着眼于“滥竽”来评判,认定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靠蒙混骗人是不行的,即不应以次充好。可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寓言不也讽刺了像齐宣王一类的昏庸者吗?齐宣王不昏庸,南郭先生又何来“充”的机会和效果。同时,也可以从南郭先生周围的乐工这一角度进行侧向思维:乐工与南郭先生相安无事,不敢揭露事情的真相,说明了不正当的人际关系的危害性。

与此类似的还有诸如“狐假虎威”“买椟还珠”等寓言故事。从“狐假虎威”中,既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也应当分析出老虎的昏聩;而“买椟还珠”的故事则似一把具有双重讽刺作用的双刃剑:既可以说是对买者只重形式忽视内容的一种讽刺,也存有对卖方只重手段忘了目的的批判。从卖方说,为了卖出宝珠,把珠盒“包装”得富丽华美,结果将买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珠盒上而事与愿违,这就说明做事应注意目的,不可主次颠倒。从买方说,有眼无珠,被华美的珠盒所眩惑,只重形式,忽略内容,以致取舍不当。可见做任何事情都要分清主次,看清本质。否则,就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还有像“黔驴技穷”的故事,从老虎的角度或立场出发,寓言告诫人们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貌似强大的对手所吓倒,同时也讽刺了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恶势力;而从驴子的角度来分析,寓言又警示人们,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谨慎地应付不利的环境,不要“出技以怒强”,这是从消极的一面去理解,从积极的一面去认识,这则寓言也讽刺了缺乏自知之明的人。

三是或是或非的取向辨析。

这一点,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一文,独具见地,颇有启发。当然,中国的传统寓言故事,其可辨析的内蕴也毫不逊色。就拿“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说吧,本来用以赞美真诚专一、敢于藐视困难――可谓寓意之一,也可用以赞美苦干实干、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可谓寓意之二,还可说明对任何问题都要辩证地看――可谓寓意之三,但与此同时,也可以从完全相反的方面提出诸如“与其搬山,何不迁屋?”“为什么愚公听不进不同意见?”“不从实际出发会有什么结果?”“‘山不加增’的说法符合科学道理吗?”等问题。

“塞翁失马”的前前后后,较好地体现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的认识观。其中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观点也是符合辩证法的,但如此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相对主义观点,却又否定了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是有悖科学观的。因此,应力求考虑周全,处事谨慎,多一些准备,少一点幻想,一旦面临祸患,方能安之若泰,处变不惊。

还有像“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的自告奋勇固然可敬,但为什么非得到关键时刻才让如此的人才挺身而出呢?平原君在识人用人方面显然有很大的失误,他不但没能发现毛遂这样的人才,而且亲自遴选的另外十九位又皆为平庸无能之辈。毛遂自荐的“是”与平原君识人的“非”,正是这一故事最可咀嚼之处。

再来看“望洋兴叹”,我们不仅可以从中认识到不知自我浅陋而盲目自满、自足的可笑,也能从一个“叹”字上看出扩大视野的好处。河伯因不知而陶醉到由望洋而兴叹的过程,可以引发出许许多多有关是是非非的联想或评价,诸如“河伯的自我陶醉难道与百川(大大小小的河流)的‘灌’就不无关系吗?”“望洋之后是不是就能保证再也不会‘见笑于大方之家’了?”等等。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 篇二

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总结: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它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2、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总结: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3、三迁之教: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总结: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4、画蛇添足

楚国有个专管祭祀的官员,春祭以后倒一杯酒给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够分,就想出谁先画好蛇就喝酒的办法,有一个人第一个把蛇画好了,见其他人还没有画完,就在已画好的蛇上加了两只脚,让人啼笑皆非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 篇三

关键词:成语;对外汉语;教学

如何掌握成语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留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深层次了解,造成了对成语真正含义的曲解和误解,导致留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比如,“对牛弹琴”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看,仅仅理解为对着牛弹琴,则很难想到这个成语实际上是在说弹琴的人把一头不能欣赏音乐的牛作为演奏的对象,比喻对愚蠢的人说话或者讲道理不看对象。由此可见,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的文化因素,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所以,我认为,对留学生汉语成语的教学应该采用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也就是“溯源教学法”。

溯源教学法主要是从成语的来源入手。汉语成语是在千百年历史演变中慢慢形成的,通过分析成语出现的背景、发生的地点与发生的事件,再让学生明白成语的真正意思以及后来出现的引申意,这样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成语经历了漫长的衍变过程,但有五个主要来源,我在这里归纳为文学作品、寓言故事、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和宗教典籍。下面我就对这五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第一,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成语通常比较抽象,如果不知道出处,则很容易出现使用上的偏误。如“行云流水”,这个成语出自苏轼《答谢民师书》:“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通过出处我们可以看出“行云流水”实际上是形容书法、书画自然流畅,挥洒自如,而后引申出的形容事物流转不定、易于消逝的意义。

第二,通过寓言故事总结出的成语的特点时大多会有很深的寓意。这类成语大多从形式上就可以判断出大致的故事内容,但是不明确知道寓言故事具体发生的原因、时间、事件等则很难理解成语所要表达的隐含意义,即成语的寓意。如“画蛇添足”,如果从字面去猜,这个故事可能讲的就是一个人画蛇的时候给蛇添上了几只脚,那么就有可能把故事的意思理解为画画的人不知道蛇没有脚,讽刺人缺乏常识,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错误。但知道这个寓言的完整内容的人,则很容易接受这个成语实际上是在讽刺那些做多余事情的人,使得结果反而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反映历史故事的成语,其来源与寓言故事基本相同,都是对一个故事的精要概括,但是寓意不像寓言故事那样隐晦,在理解上可能不会出现太大的歧义。如“纸上谈兵”,故事说的是一个叫赵括的大将,他对兵书上的知识十分清楚,但是只知道按照兵书生搬硬套,不懂得实际战场的形势变化,于是在一次战役中被敌人轻松击败。通过对故事的了解,这个成语是形容那些不知道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作出改变的人,要我们懂得处理事情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第四,神话传说这一类的成语故事,其特点是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色彩。这就要求如果想要了解这一类的成语故事,必须先了解这一类成语中的主人公是谁以及他在人们口中流传的事迹。如“夸父追日”,想要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必须首先了解夸父是谁。其次,要了解他为什么追日,并且通过人们对这段故事的描述也可以清楚了解夸父这个人物形象,了解到这些信息,也就不难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了。

第五,与宗教典籍相关的成语,它的特点是和中国本土的佛教和道教有较大的关系,但是由于佛教和道教的经典在理解上本来就透露着禅机,不好领会,所以这一类成语对留学生而言也会在理解上产生一定的障碍。如“醍醐灌顶”,这个成语出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这句话本来就表达得比较晦涩,如果仅从字面上翻译过来,还是不能很好地领会其中含义。对于这一类成语的教学,我认为,除了要对成语的出处进行讲解,还要对出处的意义进行简单的解释,这样才有利于留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参考文献: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 篇四

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个痛快。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

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又画得好,就把这壶酒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都同意这样做。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 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再想显示自己的本领, 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还洋洋得意地说: “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

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 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么?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 他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范文 篇五

在中国现存的文物中有很多的汉唐壁画、画像石、砖刻和绢画上,都有关于伏羲与女娲龙蛇相配的图画。在这些图像中,伏羲和女娲的神像都是被描绘成人体蛇躯蛇尾的形貌,他们或双手捧着太阳和月亮(也有人认为他们是日神和月神),或手中分别执着规和矩,下体的蛇尾有时也画成龙尾。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伏羲女娲图》(图1),即是一幅体现人首蛇身的绘画作品。该作品绢本,设色,纵220厘米,横116.5厘米。图中描绘男女各一人,二人均微侧身体,面容相向,每人各伸一手臂抱住对方,另一手臂高高扬起,男子手中执矩而女子手中执规;男女下半身均为蛇形,并相互交绕。男女头部之间上部绘有一日形,日中有三足鸟;两蛇尾之间绘有一月形,月中有玉兔、桂树、蟾蜍。男女日月形象的四周,有大小不一的圆点,当系星宿。此画表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形象,作品情态生动,线条粗犷,色泽单纯。画之幅面缀以日月星宿之象,不仅给人以空间辽阔之感,同时也更加显示了伏羲和女娲作为人类始祖的崇高意味。

蛇从何时起开始成为绘画的题材,今日已经无从考证。但《战国策》有一则“画蛇添足”的成语,该成语出于一则寓言故事:楚国有个祭祀的人,赏给几位门客一壶酒。门客们相互商量说:“这壶酒大家一起喝太少,一个人享用它最好。于是商量决定:大家一起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完蛇,谁就独自享用这壶酒。”其中一个人最先画好了一条蛇,当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时,却发现周围的人都还没有画完,于是他又拿起画笔说:“我还能够为蛇画上脚。”说完他就开始为蛇画起脚来,可还没等他把蛇的脚画完,另一个人的蛇就已经画好了,于是那人提起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为它画脚呢?”话音落定,他就把那壶酒喝进肚里了,而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喝酒的机会。这则寓言不仅告诉我们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就会失去一些机会,得不偿失、弄巧成拙,同时,寓言也表明“画蛇”应该是当时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西汉帛画中也曾有蛇神和蛇的形象出现过,这些都可以说明以蛇入画在我国应该是起源很早的。

蛇为爬行动物,有鳞目,在十二生肖中蛇是最难画的一种动物,之所以难画,其原因是它不入画,也就是不容易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如果把它画得太细腻和具体,就会使人看后不舒服,如果把它画得松动一些,就容易使人感觉到它像是一条裤带或是一条绳索,其笔墨也不易在绘画中有所体现。故此,画家们以蛇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见,但也有画家对蛇情有独钟,清代画家华就有绘蛇的作品流传于世。

华(1682-1756年),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县人,后寓杭州。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博物院现藏有华的两件写生画册,画册中画家分别绘制了两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灵蛇作品,从中体现了华对蛇所特有的一份情谊。《画蛇图》(图2),此图设色绘一条花蛇将身体盘绕成一团于杂草乱石间,蛇头昂起,蛇口微张,静中寓动。此蛇看上去很安详、很和善。蛇的眼圈很大,增添了它的美感。在这幅画作中,蛇失去了以往人们印象中的狰狞,而显得柔顺可爱。整幅作品笔法严谨工细,蛇的造型柔美,作品雅俗共赏。《灵蛇捕蛙图》(图3)为华的另一幅画作,作品表现了灵蛇扑蛙的瞬间情景。该画以墨笔绘制水草茂盛的池塘边,一条灵蛇隐藏于草丛中,它伸长脖颈,口中吐信,两眼正直视着前方不远处的一只青蛙,做出随时准备向青蛙发起攻击的势态。华的这两幅画作大概是中国绘画史上难得一见的以蛇为主题的绘画。

在现代画家的笔下,也有以蛇为题材绘画的作品。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的《灵蛇戏水图》(图4),就是王梦白先生的一幅以蛇为题材、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绘画作品。王梦白(1888-1934年),名云,字梦白,号破斋主人,又号三道人,江西丰城人。曾执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等。工画,并善诗文、金石。尤擅花卉、翎毛、草虫及小动物,如犬、猫、猴、羊等。《灵蛇戏水图》的画面下方是一汪平静清澈的水塘,一条灵蛇在草丛中向水面爬行,蛇头临近水面,口中吐信,蛇身柔软呈S型,蛇的尾部被一块奇石遮挡。该画笔墨娴熟,构图合理,显示了画家的绘画功力和技巧。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范文 篇六

作者: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2.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3.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类似壶。

4.相谓:互相商议。

5.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6.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

7.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8.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9.安能:怎么能;哪能。

10.为:给;替

11.遂:于是;就。

12.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3.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此句中的足):画脚。

14.终:最终、最后。

15.引:拿起。

16.且:准备。

17.成:完成。

18.余:剩余。

19.足:脚。

足:画脚

20.亡:丢失,失去。

21.为:给,替。

22.乃左手持卮:却,表示转折

23.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24.遂饮其酒:那,指示代词

25.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26、谓:对。说。

译文

古代楚国有个人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赏析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蛇本来没有脚,先画成蛇的人,却将蛇添了脚,结果不成为蛇。后遂用画蛇添足,比喻节外生枝,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卖弄聪明,否则非但不能把事情做好,反而会把事情弄砸。

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安全性。这个故事的意义是肤浅的,“画蛇添足”的教训,值得我们记取。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而丧失了自己本该有的东西。"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真是可惜!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范文 篇七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动物成语;汉英翻译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80-2

一、汉语动物成语概述

随着中华民族和汉语的发展,汉语成语逐渐丰富起来,每条成语都有其成形发展的历史。

(一)汉语动物成语的来源

动物成语的出处有寓言故事、文学作品、古代神话传说及民间口语。历史悠久的动物成语大量浓缩汉民族的生活经验和真知灼见,是汉民族精神和物质文化的代言人。

寓言篇幅短巧,充满智慧和哲理,有讽刺或劝诫的意义,便于使用,因此被凝炼成成语。动物因其形象性和生动性跃居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地位,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成语;文学作品中一些词语经不断加工、反复使用,演变成常用词汇并转变为成语。许多动物成语来源于文学作品,如井底之蛙、一丘之貉等成语;神话指的是是人类演化初期发生的单一事件或故事并且传承者对这些事件、故事必须信以为真,因此神话为创造汉语成语提供丰富的材料,如画龙点睛,杯弓蛇影等成语;民间口语是古代人的口头话,被沿用至今,是动物成语的又一个重要出处,比如亡羊补牢、骑虎难下等成语。

(二)汉语动物成语的形成

每个成语都会经历一个演化过程。汉语动物成语形成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直接摘取、压缩、改换文章内容。

如,《心书・兵机》中:“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如虎添翼,正是去掉“猛”和“羽”压缩这一句话演化而来;再如,《魏书・烈女传》中:“人生如白驹过隙,死不足恨,但夙心往志,不闻于没世矣。”白驹过隙,正是直接摘取这一句话中的“白驹过隙”而演化成成语。苏轼的《三马图赞引》中:“振鬣长鸣,万马皆喑。”被后人用“齐”将“皆”替换,这才形成万马齐喑这一个成语。

(三)汉语动物成语中动物形象的文化意义

通过与动物的接触和对动物的了解,人们发现人类的性格和动作行为与不少动物的秉性有着相似之处,而且同一种动物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大同小异。

如,马是最早被中华民族驯养的动物之一,因其吃苦耐劳、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优点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在古代,马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给人类提供食物(肉奶)及交通运输工具,还是战场不可缺的“武器”。汉民族常用马寓意远大前程象征杰出人才,从金戈铁马、汗马功劳、快马加鞭、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成语中可看出对马的喜爱及褒奖之情。再如,虎是百兽之王,备受畏惧和崇敬。在汉文化中,虎象征的文化意义有褒有贬,虎的褒义文化意义主要象征威猛、果敢和力量,有卧虎藏龙、龙争虎斗等成语;贬义文化意义主要象征凶残和狠毒,有为虎作伥、谈虎色变等成语。

二、动物形象在汉英文化中指示意义的异同

语言是文化最主要的承载形式,不同的民族的语言都能影射出所属的民族文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动物的情感不尽相同,也有相近之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各文化中运用动物词汇进行暗含或指代的语言过程中的相近或相悖的现象便可看出一二。

在汉文化中,狗是一种卑贱、受人指使役使或助人作恶的角色,因此在有“狗”组成的汉语成语无一例外都具有贬义色彩,如猪朋狗友、狗仗人势等;在英美文化中,狗受人喜爱热爱,与狗相关的词汇或短语洋溢着对狗的赞美及热爱之情,如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马无论是在汉文化还是英美文化中都吃香,都受到赞美,都有正面的象征意义。鸡、牛、羊、蛇只在汉文化中有象征意义。

可见汉英文化中一些动物形象相同,一些动物形象在此文化中存在而在彼文化中不存在,一些动物形象反差甚大。这给英译汉语动物成语的译者提出难题:是要替换某动物词汇还是要保留?或是通过意译呢?

三、文化生态学概述

自20世纪以来,形成和发展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文化生态学。最初,只有人类学家们进行关于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其主要内容是探讨人类文化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早期重要的人类学家,如弗兰兹・博厄斯和克罗伯,在研究北美的土著民族如印第安人时思考文化与环境的联系后,有的学者主张“可能论”,即环境可能决定文化,博厄斯和克罗伯就是这一主张的支持者;有的认为环境直接决定文化,即“决定论”。他们的研究为文化生态学开辟道路。

20世纪中叶,作为克罗伯的学生,美国的人类学家斯图尔德通过他的著作《文化变迁理论》论述并解释文化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该作的问世被学术界广泛认为是文化生态学正式诞生的标志。其观点是,文化与其生态环境不可分离,两者互相作用并影响对方,文化和生态间在形成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发生互动作用。这一观点被认为最早明确奠定文化生态学的基础。斯图尔德强调在文化变迁中,生态因素尽管不是唯一,但是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并认为文化生态学就是要研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认为特殊类型的生态决定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的特征。斯图尔德重点阐明不同地域环境下文化的特征及其类型的起源,得出了相似的生态环境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过程而不同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过程的差别这一结论。

四、文化生态学在汉语动物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启示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翻译还涉及文化交流。对汉语动物成语进行英译,若是一味舍弃具有汉文化特色的动物词语的寓意,抹杀汉语动物成语中的文化生态现象,势必无法达到成功进行文化交流的目的。反对归化翻译的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源文化生态的作用。异化翻译旨在限制归化翻译所带来的“翻译的种族中心主义的暴力”,在生成目的语文本时,通过保留原文中某些异国情调的东西而打破目的语习惯的语言和文化规范,带领目的语读者去异国他乡旅行,见识异域风光中的他者而更清楚地看清自我。

如,在翻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时,英文中有与之意思相对应的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可不宜套用,因其无法传神表达汉人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创造这个成语。古时中国东北及华南地区多有虎出没,袭击村落和抢食牲畜现象时有发生,汉文化中虎有凶残威勇的形象。虎生活的地方,“虎穴”便有“危险的地方”之意。为除虎患,村民便入虎穴杀虎崽除后患,盖“虎子”含“达成的目的”之意;在英国,虎是罕见的。若只为让英国人直观方便理解此汉语成语直接使用现成的英语成语,实为抹杀汉语成语的精华。应保留动物在汉文化寓意的形象,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此类的汉语动物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宜译成 How can one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既把其意思完整表达又保留虎的文化寓意。

如,“画蛇添足”的英译。在中国蛇是很常见的动物。蛇无脚若画蛇时画脚,意味做多余的事,与英语中over-egg the pudding意思相同。在古中国精通琴棋书画是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作画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日常学习活动之一。在翻译画蛇添足时,最好能采取直译,蛇无脚是常识,通过直译能向英美人输出中华文化,让他们了解“中国人在表示‘做了多余的事’时是用画蛇给蛇加上脚来表达”的这么一个文化内涵,Draw a snake with feet这一译法较佳。

异化理论用外来的文化价值观挑战本土的主流文化价值,目的在于改变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在保护汉语动物成语当中的文化生态现象起到有效的作用。在汉语动物成语的英译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动物汉文化象征意义,不仅能向外输出大汉文化中的瑰丽部分,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和古代中国人所生存的环境,还能为国外研究古代中国社会、自然和人的学者提供实物依据。

参考文献:

[1]房培。 汉语动物成语问题探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2]黄育馥。 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 1999, (6).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画蛇添足的故事是怎样的(最新2篇)04-10

读不完的大书仿写小练笔精选7篇09-30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精选5篇)09-30

苏轼《定风波》赏析精选10篇10-13

读不完的大书仿照课文写一写小练笔【优09-30

试卷反思怎么写【优秀7篇】10-05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优秀10篇10-09

课文《四季》仿写优秀9篇11-10

合家欢乐家庭范文(精选6篇)10-22

儿童大脑急转弯10到12岁经典8篇10-21

180 20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