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故事【最新10篇】

2023-10-25 13:52:51

辛弃疾(1140-1207)宋朝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10篇《辛弃疾的故事》,如果能帮助到您,虎知道将不胜荣幸。

辛弃疾古诗 篇一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 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南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南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采桑子 书博山道中壁》【南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浣溪沙 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南宋】辛弃疾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宋代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篇二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译文:范增因为项羽不杀刘邦怒而撞碎玉斗,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带着西施泛舟五湖。谓英雄之所以能够美名流传,就在于立功万里,为国家和君王效命。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公侯将相原本出身于普通士卒。可笑泸溪地小如斗,不知道您肯不肯在那里小试牛刀?赠送给您两只玉瓯作为寿礼。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篇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宋代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篇四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辛弃疾古诗词 篇五

1、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张籍《蓟北旅思》

2、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3、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4、临行愁见理征衣。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5、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6、日永如年愁难度。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7、惜别伤离方寸乱。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8、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9、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10、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11、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宋琬《江上阻风》

12、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13、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杜甫《野人送朱樱》

14、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李商隐《富平少侯》

15、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16、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17、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18、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9、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20、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21、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22、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3、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刘致《山坡羊燕城述怀》

24、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2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辛弃疾的故事 篇六

你从弯弯曲曲的800多年前的小路走来,你从狼烟四起的南宋走来,凝望着破碎的河山,灰色的天空,仰天长叹: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你的新只有一颗呀,却能释放出那么多忧国忧民的情丝。你希望圣上至明,你渴望祖国强盛,你追慕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你的梦一般的理想,你的呕心沥血的努力,经不住金兵的战火,你沉默了!

你不解,你忧虑,你彳亍,你彷徨。你把眉头紧锁成珠穆朗玛峰,眼睛里射出耀眼的光芒。你向苍天发出无休止的怒问,你把血泪凝固成振人心魄的词篇。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你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竟至不能对人诉说,你“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你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却道‘天凉好个秋’”。你为了你心中勤劳的人们的祖国,你的忧愁只能在年的心中流淌。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投笔从戎,弃家投南,你指望当朝厉兵秣马,挥戈北征,收复失地,你怎会想到当朝不思恢复,只图偏安,不念国破,只颂月圆,一新粉饰太平,灯节靡费无度。你指望不上当朝,你便想到了“她”,你的“她”呢?“众里寻她千百度”却寻不见,当你意兴阑珊的时候,发现“她”就在“灯火阑珊处”。“她”是多么超出你的想像而与众不同。你像“她”一样,享受着冷清寂静,是在焦灼的等待?还是在沉静的思索?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你在赏心亭上沧然伫立。山水无情,犹且“献愁供恨”,孤雁南飞,宁不撩人心肠?更况其哀鸣之声,声声入耳。孤雁悲苦,尚有家归,你的家呢? 时间一年年过去,你虚度光阴,恢复无期,国事依旧不可收拾,你的夙愿依旧不能实现!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你与陈亮(同甫)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可惜你们的计划都落空了。你醉中“拔剑四顾”,夜里仍不忘杀敌,你清晨从梦中醒来,耳边又传来了军

号之声,虽然你年少英勇,迅若流星,拉开强弓,声如雷鸣,斗志昂扬,所向披靡,但你依旧壮志未酬,理想破灭。你有一次沉默了!

夜很静,耳边又传来了你的声音:“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辛弃疾的主要作品 篇七

概况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他作为南宋朝廷大臣而写的一篇文章《议练民兵守淮疏》,则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入里的深刻分析和鲜明而又具体的对策。这篇应用散文感情炽热,构思缜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语言也精确、简洁。文章仅用了六百余字,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不枝不蔓,一气贯通,有情况、有分析、有措施、有预测、字字落到实处,质朴无华,明晓畅达。一位豪迈旷达的词人,根据不同的文体的需要,能够写出如此严谨、朴实的应用文,可见一位大手笔,在写作中是不能囿于一个狭窄天地中的,应该熟练地掌握几套笔墨,既有自己喜爱的体式,也能按不同要求写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别类文章,就如同功夫高深的武术家,虽擅长一种兵刃,但对其他武器也能舞动一样。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反映出忧国忧民“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节选自《应用写作》1998年第1期,《词坛巨擘 公文高手——读辛弃疾<议练民兵守淮疏>》)。

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砺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其诗文亦有足称道者,特别是其文“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

辛弃疾的故事 篇八

在词的发展史上,苏轼,辛弃疾都以“豪放”为特征。辛弃疾对苏轼确有继承之处,但更多的是发展、开拓。豪放词并不始于苏轼,苏轼之前有范仲淹的边塞词,范仲淹之前还有一些未形成成熟艺术风格,沉郁雄放、词境悲壮,抒发词人报国情怀和志向的非主流词作。苏轼的豪放词虽然影响很大但数量不多,是“偶尔为之”。真正完成词的风格一变的是辛弃疾,他以“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气魄把豪放一派词的创作发展到一个顶峰,前人固无可企及,后人接踵亦虚度达到其高度。在他的周围先后有陆游,陈亮,刘过等人用同样的风格来写凤烟血泪,国破家亡,将爱国赤诚与壮志未酬的沉痛熔铸于词中。词的面貌全变了,词坛的面貌也焕然一新。苏轼前后只有豪放词,至辛弃疾才构成派,这是他在词史上的伟大贡献。

辛弃疾有大量的词写国家事,民族恨,抒发自己的爱国豪情。手中握得好笔却更想执剑,就像养育教导他的祖父辛赞做着金国的文官却对子孙说辛家为“汉人将门之后”,辛弃疾一生不忘收复金人占领的失地,求不得,又放不下。朝堂上的不受重用,归隐时的寄情山水都无法让他拔出祖父在他心中种下的种子。即使是一代词豪,他眼中的自己依然是失败的将军吧!

辛弃疾22岁在北方聚众两千人举起抗金义旗,之后投奔耿京,在队伍军心涣散时提议归顺南宋。在“奉表南归”并得到南宋皇帝的款待与重视返程时,首领耿京被叛将张安国杀害了!辛弃疾怎么甘心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到南宋去?他身上的血液燃烧了,带骑兵五十骑日夜兼程赶到宋金边界淮水深入金兵五万人大营生擒叛徒后绝尘而去。这一英雄壮举为他的传记添上了最富于英雄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笔。辛弃疾作为一个勇士回到了临安,结束了自己的北方生活。而这一段的峥嵘岁月也成了他一生中最快乐,最灿烂的记忆。在许多年后的追忆中便有了《鹧鸪天》的上阙“壮岁旌旗拥万夫,锦展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起句写他聚众起义,次句写他追杀张安国,后两句以浓缩的手法将他由起义到南归的光辉战斗经历包括在内。而在南方,辛弃疾只是辗转做些小官,但时时不忘军事,1165年进《美芹十论》,论文前三篇综论朝内问题,后七篇为进攻之法。被“符离之败”吓破胆的宋孝宗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之后的词报国之志仍浓却也总是愤懑了。29岁《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下阙有“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唯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前句借谢安的典故暗指自己的壮志未酬,虚度年华,改原意而为发牢骚。辛弃疾如此气魄却有此行径,可见内心的愤恨与无奈。“空镜”三句则暗喻自己壮志忠心不为人知,知音难觅。35岁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云“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慷慨呜咽,即使有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又如何?甚至66岁的《永遇乐》,写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最后一句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啊,屈膝媚敌的南宋哪里还有人记起他呢?第二年,辛弃疾接到朝廷任命却已无力赶赴边疆了,大喊三声“杀賊”而死于病榻。

辛弃疾的词不拘一格,不限一式,农村词,山水词,怀古词,爱情词,赠答词各有各的独特成就。其中我对两篇记忆深刻,其中一篇是《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矮矮的茅屋临着岸草青青的小溪,醉里亲昵的翁媪用哝哝的吴语低絮,孩子们呢,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子最是一派天真地卧在溪头剥莲蓬吃。在清秀的山野中如此其乐融融的一家让人感到悠闲而温暖。小时候以为辛弃疾便是未出现的父亲,就生活在田园中。后来才明白这只是他被迫隐居所看到的情景。这是他向往的生活,也是他一生抗金想要保护的生活。还有那首

著名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绘了农村清新优美的夜间景色,表达出一种满足与农村现实生活的淡淡喜悦。当然他的农村词不仅写欢乐与丰年,还有灾年与痛苦。“山前未晓有人行”写战争给人民的伤痛,“叹息频年癛未高”反映了农民的忧愁。在他的农村词中,生活是立体的而显得扎实,农民与自己是在同等地位上的而显得情真。农村词口头语的艺术化使语言风格和书写对象高度和谐统一,平等赤诚的感情使他的词别于旁观者的写景而显得独树一帜。

辛词的第一艺术特色就是意境宏阔,生于乱世又胸怀天下,不论是青壮时的“男儿到死心如铁,是看手,补天裂”还是暮年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都是非有大气魄者不能书的。在表现手法上,辛弃疾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多用典故。今存的629首词中用典的词就有338首。被明代许慎在《词品》中推为辛词第一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将这一特点体现到了极致。“孙仲谋处,”“寄奴曾住”,“封狼居胥”,“佛狸祠下”,“廉颇老矣”……不同的典故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绪。他以文入词,信手拈来又天然随分,用典之多,用典之精无出其右者。他的大气磅礴压倒了词坛主流的委婉缠绵之风使词风为之一变,他以文入词,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词不再只是“诗余”。

对于辛弃疾的的豪放词,文学史上给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这自然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应全面地认识辛弃疾其人、其词,除了他的豪放词之外,我们还应看到他在南宋风雨飘摇之际将昔日光复河山的一腔豪情化作对人生悲欢的深沉思索和无限感慨,以伤春感暮、抒怀念远的幽思之情创作出来的婉约词所取得的独到的艺术成就。以他的《摸鱼儿·咏春词》为例:千金中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两句柔情似水,但”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一句,却又深深地为情所困者的口吻,发出严厉得近乎冷酷的劝诫,从中更能体会到那种催人泪下的辛酸和感慨,事实上,我们已经无法说清这首词是婉约还是豪放了。在辛弃疾笔下,婉约词几乎成为心理描写的园地,并且杂以动作、语言、景物的陪衬,构成一种全新的艺术景象。在《蝶恋花》里,他只用“只道书来无过雁,不道柔肠,近日无断肠”,来抒写相思之苦;《鹧鸪天》种用“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脑乱他?”表达相思之恨;又用“些底事,误人多,不成真个不思家?”写相思之怨。

凡此种种辛弃疾都悉心揣摩,表现真挚细腻的感情。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虽是豪放词的巨匠,他在婉约词的创作上也是匠心独运的。

“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辛弃疾有经纬之才却难以施展,一生坎坷却从不改复国初心。他的志向经历岁月蹉跎而愈显坚定,他的人格在国家和个人的悲剧中显得更加光辉。他被誉为“词坛飞将”这是世人对他的慰藉也是尊敬,他的词记录了他的才华,镌刻着他的报复,绽放着无可掩盖的光辉,震古烁今。

宋代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篇九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辛弃疾经典诗句 篇十

东风夜放花千树。——《青玉案·元夕》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平乐·村居》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鹧鸪天·送人》

忆对中秋丹桂丛。——《一剪梅·中秋元月》

为范南伯寿。——《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晚日寒鸦一片愁。——《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一轮秋影转金波。——《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遣兴》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老大那堪说。——《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别茂嘉十二弟。——《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念奴娇·梅》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生查子·重叶梅》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清溪奔快。——《清平乐·题上卢桥》

黄花谩说年年好。——《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风前欲劝春光住。——《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满江红·中秋寄远》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好个主人家。——《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枕簟溪堂冷欲秋。——《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生查子·独游雨岩》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樽俎风流有几人。——《鹧鸪天》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念奴娇·赋雨岩》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临江仙·探梅》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祝英台近·晚春》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10篇《辛弃疾的故事》,能够帮助到您,是虎知道最开心的事情。

【辛弃疾的故事】相关文章

辛弃疾简介最新11篇06-05

辛弃疾诗词集大全最新9篇03-23

精选辛弃疾的诗词及赏析【经典7篇】03-01

辛弃疾的诗词【2篇】02-21

辛弃疾的别号优秀9篇01-24

辛弃疾的诗词代表作2篇12-29

辛弃疾生平及文学成就(通用6篇)12-21

辛弃疾写的经典诗歌(优秀4篇)12-13

辛弃疾的诗带赏析集合优秀2篇11-30

辛弃疾生平简介最新4篇11-06

180 15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