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设计方案范文(优秀6篇)

2024-01-01 07:28:22

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日益整合的今天,微课作为各类院校争相尝试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始得到推广。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微课程设计方案范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微课程设计方案 篇一

微课是当前在线视频教学的一大趋势。微课是指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要素是微教学视频, 一般以5~8分钟为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完整性、针对性,强调“做中学”、“用中学”。

1.小学美术课微课的设计原则

1.1 微课的目的

微课既不是实际课堂教学的微缩版,也不是简单地展示教案和教学视频,微课的出现就是快速解决学生急需的问题,使他们能够立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一旦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则可带来为教师和学生减负的意外效果。

1.2微课的内容

微课程应用较多的领域是职业教育。这是因为职业教育更注重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不是构建理论体系。解决问题可以理解为“成果输出”,构建理论可以理解为“理论输入”。美术课微课的内容也应该注重“成果输出”,而不是注重“理论输入”。

1.3微小性与完整性

微课可以被形容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要在很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主题,即小学美术课微课的内容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同时,这也保证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完整性。

1.4 技术是辅助

微课属于信息化教学,在微课中,各种动画、视频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示学习内容,但是,微课归根结底是教学的艺术,而不是技术的展示。我们在制作和评判微课的过程中始终要牢记,技术只是辅助手段,切勿舍本逐末。

2.《美术与传统》的微课教学设计

现以《美术与传统》微课为例,相关微课教学设计方案如表。

3.小学美术微课开发制作过程

3.1 组成制作团队

在微课制作之前,应当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小团体。首先,成立小团队有利于减轻制作者的工作量,让团队内每个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每一个细节,起到提高制作质量的作用,同时又能够降低制作压力。同时,当有人灵光乍现,拿出更好地局部设计时,无论这个设计来自团队内还是团队外,都便于团队进行交流调整,以提高微课质量。

3.2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也可以看成是教学内容安排。好的教学内容安排能够让人更简单地了解微课的构成。教案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前接受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使其在观看视频时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一个步骤的意义,也可让学生观看完视频之后,按照实践――理论的方式进行学习。

3.3 视频设计与制作

微课视频时间较短,因此制作不宜太复杂,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条理清晰。对于不相干的问题或者理论,完全不需要在视频中进行表达。如制作者觉得确有必要,可以将这部分放到教案里面去。视频是整个微课的精华所在,在设计时应做到节奏鲜明,主题突出,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

微课的主要工作体现在视频的制作上。目前,制作微课视频的方法有三种:外部视频工具拍摄、屏幕录制、专业微课程制作软件。

3.4 练习设计与评价标准

微课主要是描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在微课展示了这个过程之后,制作者应当提供一个练习素材供学生进行操作,以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最后还需要给出评价标准,以便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3.5 微课的

微课制作完毕之后,还需要将微课在网络平台上,以便学生能够方便地获得相应资源。教师可以考虑将微课在QQ空间、微博或者各类专业教育平台(如世界大学城等)。

4.结语

微课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等信息平台进行学习,并且由于时间限制,微课内容比较精炼,能够让学生快速着手开始行动,效果立竿见影。但是微课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知识碎片化不系统,不利于学校教育这种长期化行为。但是,微课可作为必要的教学辅助工具,来实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功能。

微课程设计论文 篇二

关键词:电子商务概论;微课;教学设计

电子商务概论微课教学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走进了技校课堂,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微课教学研究,能够揭示微课教学活动的内在发展规律,对于提升电商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效促进电商微课资源建设等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认识微课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微型课程的特点可以描述为“短、小、精、悍”:微课教学活动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精练、课程资源应用面广,适合通过互联网传播和使用。微课教学的应用,有利于形成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促使课堂教学形式创新、有效提升专业教师的能力,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融合。

二、“电子商务概论”实施微课的可行性分析

1.传统电子商务概论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电子商务概论”是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理论学时为40学时。目前,技校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还停留在教师主讲的模式上,学生学习枯燥,学习兴趣不高,进而难以培养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以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学生。

2.微课模式的引入具有现实基础

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已成为师生校园生活的必备工具,微课也正是借助移动设备供学习者进行学习。针对这种情况,选取电子商务概论中有深度、内容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设计了系列微课,同时包括与学习相配套的扩展性学习资源,支持学生使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由此建立起集趣味性、情景化为一体的数字化电子商务微课学习资源。

三、基于微课的电子商务概论教学设计流程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理论知识点多,教师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枯燥,无心学习。而微课通过微视频的教学方式,将过去枯燥乏味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取得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课程教材并结合电子商务考证理论鉴定考点,我从中选取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为例,开展微课的教学活动。

1.课前微课设计

对新课中概念性的电商知识点,通过网络先以微视频方式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以便学生通过移动设备进行预习。当然,教师也可以将微视频在微信公众平台,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2.课堂微课教学

由于电子商务的定义较多且叙述较长,在讲述其概念时,教师就可以播放电子商务相关发展过程的视频,将冗长乏味的文字描述以动态的形式、生动化讲解,便于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案例:教学内容为电子商务概述

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新课:播放电子商务产生和发展现状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用视频方式给出下列问题: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

(3)教师讲解:①电子商务的定义,②电子商务的技术内涵和经济内涵,③电子商务的特点和影响。

(4)学生分组讨论:全班同学分成6个人小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个小组人数平均8人,允许同学自由搭配。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印象,共同提高,小组成员以协作式进行讨论,并把相关结论做好登记。

(5)教师巡视:教师认真关注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对各小组在学习中存在的相应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

(6)学生结果展示:小组组员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

(7)学生相互评价:每个小组对其他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且打分。

(8)教师评价:教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部分,进行分析、讨论和讲解,教师首先以视频的形式给出解题的参考过程,接着通过针对性强的项目来实施教学活动,这样会更加容易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对各小组成果进行点评。

3.课后提升阶段

由于微课的视频时间有限,单纯依靠微视频学习,学生难以深入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需要课后继续学习,消化相关知识。此时,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等平台上传教学视频,便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上传一些相关的拓展性视频。这些微视频可以是电子商务的应用介绍等,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提升应用能力。

四、微课教学的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对微课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我们找了电子商务专141与电子商务专142两个平行班级,电子商务专141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电子商务专142班则采用微课教学。经过半个学期后,我们对两个班进行了电子商务概论测试,考试成绩按照分数段人数统计,电子商务专142比电子商务专141平均分高2分,微课教学有一定的效果,除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外,也增强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其竞争意识。

五、结束语

将微课引入电子商务概论教学中,肯定能促进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完美融合,促进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所需的专业课程知识。在以后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研究微课在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应用,进一步强化微课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功能。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化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陈姝,胡冰新,王娜,林莹。“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微课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2015.

[3]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

[4]邵华。微课理念引导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4,(5).

微课程设计论文 篇三

【关键词】微课 《护理学基础》 教学设计

一、前言

《护理学基础》是临床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与临床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具有知识面范围广、知识体系整体性强等特点。因此,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往《护理学基础》课程多以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为主,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设备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模式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方法和信息传授量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有些老师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该门课程的临床实践性,或有些老师只是照着PPT讲。而《护理学基础》的临床实践性特点以及真实病人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上述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笔者通过对几届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普遍反映上述教学模式存在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和疑点不能重点详细讲解等问题,而学生课后又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去吸收消化课堂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因此,《护理学基础》课程的老师如何组织一些主题明确,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教学难点能够重点详细讲解的教学资源用以辅助解决上述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课上课下关联教学的开放性教学平台,实现《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成为高职专业《护理学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设计逐渐发展并得以广泛利用起来。“微课”便是以某个特定的知识点讲解为教学目标,将讲解过程及临床实践操作等录制成5~10分钟的微视频,并结合相应的作业与讨论,主要目的就是为老师提供一个弥补课堂教学不足的课下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课下反复学习的视频资源。

二、《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的设计

(一)“微课”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1.课程分析

授课老师首先应对《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知识体系进行分析,确定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明确课程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或需配以临床实践操作录像的知识点,同时还应调查分析学生对《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辅助教学模式的需求程度,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进而确定“微课”的教学目标及所需录制微视频的关键知识点。

2.教学设计

授课老师首先应基于《护理学基础》的课程教学大纲及各个知识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重要性等确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及前后知识点的紧密联系。然后,授课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全面性及临床实践性,尽可能多地收集临床实践图片、临床视频动画等辅助资源用于理论教学中,通过实实在在的临床实践图片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微课”教学的实施

“微课”应根据高职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以及《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采用适宜的组合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临床案例讲解、现场实际操作等使学生易于接受掌握有关的知识点、重点及难点等。

(二)《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教学案例设计的基本步骤

根据上述“微课”教学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实施的三个方面可知,“微课”教学案例的设计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微课”的主题

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及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教学要求,确定课堂教学外需要重点补充讲解、详细讲解的重点及难点知识点,并将其独立出来作为“微课”的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例如:以“如何护理冠心病患者”为专题设计“微课”。

2.制作“微教案”

根据上述“微课”的主题设计详细的教学方案,形成“微教案”,主要包括:教学主题、重点、难点及临床示范、微习题等。

3.录制“微视频”

根据上述设置的相关“微课”教学内容,利用摄录机或常用的录屏软件如Screencast-O-Matic、Camtasia Studio等将老师的讲课过程及临床现场操作等录制下来,并经过后期剪辑形成“微视频”。

(三)《护理学基础》课程“微课”案例

三、结论

本文基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点,提出了基于“微课”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并通过《护理学基础》课程某“微课”教学实际案例的设计,介绍了“微课”制作的基本步骤及要点。本文提出的基于“微课”的《护理学基础》教学设计,对于以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慧h,刘海燕,刘桂瑛,等。“微课”在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开发初探[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5,29(08):2893-2894.

微课程设计论文 篇四

在MOOC环境中,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非常高的自由度,学习者在什么时间学习、学习什么、学习进度如何都是自己掌握的。因此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学习者的主体定位,在课程设计时注意设计讲授者与学习者的角色定位。尽量挖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使学习者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来。2.3重视交流的原则。在MOOC环境下的课程主要是学习者学习,课程设计者提供讲授。但是对于学习来说只有这两点是不充分的,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与设计者之间的交流,帮助学习者解答问题,让学习者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强化知识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2、课程资源多元的原则

MOOC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形式,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自己喜欢的网络终端来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对于微课程设计来说,简单的提供视频是不足够的,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多元的教学资源,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2.5简单清晰原则。在MOOC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学习的课程非常多,学习者接收到的信息量也非常大,这时学习者可能会不知道如何选择而影响其自主学习。因此,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应该简单清晰,减少无关信息的出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3、MOOC环境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在MOOC环境中微课程的设计与传统的网络课程设计不同。传统的网络课程有明确的学习者,学习者的组成比较简单,MOOC是一个完全免费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任何人都可以在MOOC平台中注册学习,因此,在MOOC环境中进行课程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学习者的类型、需求,所处的环境等因素。在MOOC环境中,微课视频也不同于传统的网络教学,在传统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视频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在MOOC环境中,微课视频则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是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主要手段,因此在视频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学习内容、教学策略和媒体这几个方面。在MOOC环境中,学习者具有高度的主动性,知识被构建的基础是网络,学习者处于连通的网络之中,通过网络工具与其他学习者、课程设计者进行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协作。针对以上分析,MOOC环境中的微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分成:学习者的需求分析、教学资源设计、学习测评三个模块来进行。其中,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包括:学习需求分析、学习目标设定、课程内容分析;教学资源设计包括: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测评设计包括:学习测评、教学管理。其中学习者的需求分析是基础,教学资源设计是主体,学习测评是保障。

4、计算思维微课程设计应用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在MOOC环境下根据前面的分析进行计算思维课程的微课程设计。首先学习者需求分析,潜在的学习者主要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学生,对于教师来说其学习的需求是为了提高教育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的需求是为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提高计算思维学习技能。通过需求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对计算思维的基本概念进行总体的了解掌握关键的概念;掌握计算思的维核心组成部分;在日常学习和教学中注意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割,分割后进行课程设计,搭建教学平台。我们选择Udemy课程平台作为计算思维微课程的课程平台。首先进行课程管理;创建课程提纲;添加资源模块;编辑测试模块,通过测试模块可以及时的将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进行反馈;Udemy中,每一节课的内容页面的右侧都有问答页面,支持URL、图片、嵌入HTML等,学习者可在这个区域进行提问或者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参与到问答中来;Udemy中还包含笔记模块、聊天模块,学习者可以通过笔记模块来记录笔记,通过聊天模块进行讨论;Udemy中还包含通知模块,可以话题、课程安排或者一些活动、要求等。

5、结论

微课程设计论文 篇五

关键词:微课;基础会计;教学改革;设计;运用

“基础会计”课程是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包含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垫脚石”,能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善,在高职学校教学过程中也引入了“微课”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微课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中的运用与设计。

一、基础会计课程运用微课的必要性分析

1.五年制高职学生状况分析从初中到高职学校生活学习,这个跨度使得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感到些许不适应。微课将现代教学手段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具有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等特点,符合高职学生的学情。微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是课堂的延伸与补充,突破了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2.基础会计课程分析近年来,为了提高“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效果,对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进行了一些改革:一是教材中引入了更多的案例,二是利用会计软件实训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操作工具,三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相应的考查。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财经类16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统计数据显示:有2.85%的学生对基础会计重难点知识完全掌握,23.65%对基础会计重难点基本掌握,有40.36%的学生对基础会计重难点不够理解。统计调查显示,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的学生人数仅有26.5%,几乎有一半的学生对“基础会计”的重难点不够理解,基本不懂和完全不理解的学生有30.15%。通过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到多数学生认为“基础会计”教学改革虽然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提高,但也不排除以下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基础会计”存在一些难以记忆与理解的专业术语。比如,会计六大要素的概念、会计科目的记忆、会计恒等式的利用、税的计算与缴纳,都是抽象的概念与内容。课堂上教师讲清楚了,学生听进去了,但是不代表学生可以灵活运用。遗忘曲线表明,没有经过反复的复习,学生往往学后忘前,难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另一方面,课后复习时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一堂课的时间难以让学生做到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如果不能及时复习和回忆,知识点很快就会被遗忘。统计调查显示,大部分课后复习做得不到位的学生是由于课堂没有对知识点做到基本理解的程度。

二、基础会计微课设计过程

1.课程内容的选取一堂出彩的、优秀的“微课”选题非常关键。“微课”的选题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宜,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教学内容都不适合作为“微课”的主题。例如,“错账更正法”是“基础会计”课程中的一个重难点,它能改正账簿登记时出现的错误,保证账簿的正确性。教师可以从该知识点出发,进行微课设计,原因在于错账更正法是“基础会计”课程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学习起来有难度,容易遗忘。所以,“微课”选择其为主题就比较合适。2.基础会计微课的设计与制作(1)切入主题迅速。微课时间较短,在十分钟左右,因此教师要迅速切入教学主题,运用一些能快速抓住学生兴趣所在的方法。如“错账更正法”的微课设计中,教师可采用展示错误账簿的方法作为导入,向学生展示企业错误的账页,将三种不同的错误账簿登记巧妙地设计在同一张账簿图上。一是账页图直观简单;二是通账页的展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三是利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迅速知晓“微课”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明确。(2)精心设计。“微课”包含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是“微课”设计的主要要求。“微课”是一个精简的视频短片,因此尽量要突出该课程的特色。(3)教师语言要精练。说普通话、语言简洁、仪态大方,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在“微课”教学设计中,教师需提前准备课上讲稿,这样微课录制过程会比较流畅。3.微课的制作拍摄方法制作与摄制方法需根据“微课”的主题而定,可根据学校的软硬件配备情况及教师技术掌握和容易上手的要求,采用摄像机拍摄法、录屏软件+PPT制作法等。同时,根据一线教师和学校实际情况及“微课”的选题,宜采用适当的拍摄方法。

三、基础会计中微课的运用

利用“微课”进行辅助的环节有:课前预习、课堂知识讲授、课后复习、课外延伸。本文以“错账更正法”为例,讲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1.导入微课,引发兴趣学生在学习错账更正法之前,已掌握了账簿登记的技能,但如何掌握画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仅靠教师讲述他们很难有兴趣继续听下去,若在课程中穿插“微课”,则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复习总账与明细账登记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账簿中出现的错误如何改正之后,引出更正方法,什么是画线更正,如何进行处理等。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很快就掌握更正方法。2.化解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在提高他们兴趣的同时,教师可让他们分小组讨论老师所给的问题,一是红字更正及补充登记的含义,二是两种更正方法的使用条件。同时,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法,对学生回答情况采用结合微课进行点评。3.案例分析,实际演练学生理解掌握了错账更正的三种方法,紧接着进入实训练习部分。教师可给出一家公司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要求各小组根据案例资料指出账簿中存在的错误并更正。各小组成员要岗位明确,每人负责一个星期的业务量,小组讨论,完成错账更正。4.展示成果、拓展训练各小组完成账簿更正后,教师可先让各小组选派出代表,讲述账簿中存在的错误并说明更正方法及过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如何检验账簿登记是否规范、完整、正确,从而得出需要对账与结账的结论,继而为下节课做好准备。最后教师对各小组任务完成过程进行评价,并对完成任务最佳的小组给予表扬,给小组成员进行加分。为了巩固三种错账更正法,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完成与“基础会计”课程配套的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并按时上交,同时完成会计软件操作中关于错账更正的实务操作。

四、结束语

“微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程的引导者,这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符合,能把教师的基本素养与教学技巧展现出来。同时,微课是一种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利用好微课,才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下,信息化教学设计、资源整合、教学模式转变是当代教师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应深入研究微课的设计及其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联系本专业知识进行突破,努力促使本专业知识与“微课”的融合,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贡献力量,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Shieh,David.Theselecturesaregonein60seconds[J].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2009(26).

[2]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

[3]李娇娇,汤才梅,陈倩。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及其发展趋势[J].资源建设,2014(03).

微课程设计论文 篇六

关键词:微课程;内容分析;期刊论文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3-0197-03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已经逐渐步入“微”时代,微博客、微信逐渐融入大多数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2008年,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了“微课程”。自从“微课程”概念引入国内以来,已引起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2012年11月21日正式启动了”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相关微课程应用研究的文章数量迅速增加,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文章的期刊来源分析、数量变化、区域分布、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近几年有关微课程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旨在考察当前微课程研究的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为微课程的后续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概述

1.1 样本来源

中国知网是我国规模最大、最权威的知识管理网站之一,本文所选样本均来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期刊论文。以“微课程”检索词在”篇名”中对近五年(2008年8月-2013年8月)的文献内容进行检索,剔除重复、报道、通告新闻等不符合要求的非学术文章,最终确定了52篇(其中相关硕士论文有5篇)论文作为本研究的分析样本。

1.2 类目系统建立

本文主要结合前人对微课程的相关研究,围绕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设计出相关的类目分析表格,向本方向专家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后确定本研究的类目系统。

1.3 内容评判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客观、系统、量化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结合本研究的目的,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论文的题目、摘要以及研究框架进行研究。

1.4 数据统计

本文数据统计及图表的生成是通过Excel 2003应用软件对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数量变化分析

微课程是2008年由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但对图1中分析可知,2008年8月-2010年底,我国对微课程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国内对微课程的研究从2011年开始。自2012年起,微课程的研究数量急剧增加,2012年为12篇,2013年8月31日前已增至39篇。

从微课程研究数量随年份变化的趋势来看,微课程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所熟知,对其关注程度正日趋上升。

2.2 期刊来源分析

通过对52篇期刊论文的出处分析,发现共来自32种期刊,其中载文量大于2篇的有6种,如表1所示。《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课程》等杂志为近几年微课程研究的主要期刊,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也是微课程研究的重要来源。

2.4 研究内容和方法分析

2.4.1 按主题分析

教育技术AECT94定义中提出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分为5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依据教育技术的5个范畴分类,微课程的内容主题分类情况如表3所示,我国对于微课程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从现有的研究内容上来看主要集中在综合、应用这两个方面,关于评价与管理的研究还非常少。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微课程的研究领域还可以更加广泛,具体的设计、开发、评价、管理都是今后有待进一步拓宽的领域。

3 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的微课程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现有微课程研究在数量变化趋势、期刊来源、地区分布情况、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呈现出一些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研究数量上来看,从2008年戴维·彭罗斯提出“微课程”以来,我国学者并未及时对其进行关注和研究,而是从2011年起国内才开始了解”微课程”。近几年对微课程的关注度明显增加,并呈现上升趋势。

(2)从期刊论文来源上来看,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较少,文章的质量和深度还有待提高。

(3)从研究者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江苏、上海两地对微课程的关注度最高,浙江、福建、内蒙古、广东、河南等其它地区应加强对微课程的应用和推广,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均衡发展。

(4)从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来看,首先,在微课程的研究中出现了不均衡现象,研究者侧重于设计、开发和应用3个层面,但由于微课程还处于不断发展和探索阶段,因此这3方面的研究需继续加强,同时还应考虑评价体系和管理方面的建设;其次,微课程在学科上的应用还比较少,应勇于尝试和探索,寻找适合微课程教学的学科,使其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最后,从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来看,国内一贯以重思辨、轻实证的传统为主流,包括量的研究、质的研究、混合研究等国际上较为前沿的研究方法尚未成为主导[7]。微课程论文中的研究方法符合这个规律,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以理论研究和应用方法为主,缺乏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研究。

微课程作为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新事物,其在探索和推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希望通过对近几年微课程期刊论文的研究,能够对提高微课程论文质量,进一步明确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以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锐,黄浩。站在教育的云端——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启动暨”教育通”云平台会侧记[N].中国教师报,2012-11-28.

[2] 梁永平,张奎明。教育研究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 袁振国,郑金洲。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 梁永平,张奎明。教育研究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5] 赵新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整理的6篇《微课程设计方案范文》,能够帮助到您,是壶知道最开心的事情。

【微课程设计方案范文】相关文章

微课程设计方案(11篇)04-15

微课教学方案设计【最新9篇】07-18

微课实施方案【优秀10篇】06-29

微课程设计方案(优秀4篇)05-10

微课活动方案优秀9篇10-14

公司一日游团建方案优秀6篇09-20

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及措施(优秀5篇)10-05

提质增效工作方案(优秀7篇)09-19

电台音乐节目策划方案(通用6篇)11-28

电视真人秀的策划方案(优秀6篇)11-08

66 4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