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控系统方案范文精选5篇

2023-10-29 08:06:41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5篇《网络监控系统方案范文》,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网络监控系统方案范文 篇一

1.1移动终端与服务器数据交互

目前,业界涉及到移动终端与服务器频繁交互数据的应用时,都要考虑到如何传输数据至移动终端的问题。因此,当前主流的技术路线有:基于移动终端结合WebKit。服务端只是一个数据提供者,首选使用JSON与XML。移动终端接到JSON后,将JSON反序列化成对象,进行逻辑处理,再在View层进行展示。移动终端与服务器数据交互示意图如图1所示。服务器角色:在这种方式中,WebServer所扮演的是数据提供者的角色,它处理手机客户端的请求,并将请求通过业务逻辑层的处理生成客户端要求的JSON回发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角色:解析JSON,充分利用平台API将数据展现给用户。

1.2服务端系统解决方案

首先是服务端的总体解决方案,需要设计的模块有:

(1)用于存储用户数据信息的数据库MYSQL;

(2)用于提供Socket连接的服务端AppServ-er;

(3)用于提供服务端总设置(比如权限设置、用户设置、系统配置等)以及http连接的WebServer;

(4)用于桥接具体设备与服务器的本地通信接口JNI。

(5)将本地服务提供至网络的路由转发。

1.3数据库解决方案

数据库主要对用户资料、用户权限、用户操作记录进行数据存储,使用的是MySQL。MySQL是一个完全网络化的跨平台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同时是具有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强大,运行速度快,安全可靠性强、具有丰富的应用编程接口。部署MySQL,首先获取GPL许可证、MySQL分发、ODBC/JDBC驱动程序,其次根据项目需要建立关系型数据库。

1.4服务器网络构架

国内目前的无线网络设备有很多局限性。所谓的局限性就是:移动、联通的服务套餐参差不齐,市区、郊区、山区网络信号强弱不均。因此,需要考虑用户当前的通信环境。比如,一些套餐不支持www,只支持wap,这时移动终端的设计将会切换至web服务器的访问,反之连接APPServer。另外,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记录查询也需要通过web服务器。服务器网络构架

2结束语

网络监控系统方案 篇二

关键词:IP网络 视频监控 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8-0024-01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视频监控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视频通信应用当中分布比较广泛的两个很重要的分支点。和传统的数据以及语音等通信模式比较,视频通信具有更加生动和形象的特点[1]。所以,使用视频通讯的方式进行传输的内容更加的直观和丰富,并且视频监控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兼容多媒体的复合型和计算机的交互性以及电视的真实性和通信的分布性等等特点,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IP网络的视频监控技术综述

1.1 IP网络的视频监控概念

IP网络的视频监控技术的一大特点是可以把获取到的视频信息转换为数字的形式,并且通过无线IP或者是有线IP进行传输。这样的传输方式可以把当时获取到的录像信息以及录像功能扩展到只要有网络连接的地方,并且还可以方便的和其他一些网络设备进行连接。IP网络视频监控可以由全部的摄像机构成,也可以由视频服务器和模拟摄像机组成,还有另外一种就是可以由这两种混合在一起构成。然而,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进行监控,IP监控都已经被充分的证明不管是在哪一个行业都有最佳的解决方式。所以,目前在诸多行业当中这种IP网络的视频监控技术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监控系统,用来提高企业的安全性和降低成本。IP监控系统有明显的可扩展性,并且它还巩固了现有的远程监控的应用领域,加速了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1.2 IP网络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网络监控会出现两种发展趋势,分别是:智能化后台应用和集中监控。这两种IP网络监控系统将逐渐代替过去传统的孤立监控和分散式监控技术。但是,IP网络的网络技术正是实现这个转变的最佳途径。过去,大量的视频数据不能够得到及时和充分的利用,导致数据信息的丢失,而且又诸多信息很难完成及时的保存和提取。而IP网络监控系统的数字化的优势在于:能够随着多媒体数据库和视频分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的从获取的视频当中流露出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可以不断的保存和检索和驱动,能够轻松的对艰难的任务加以完成。

2、基于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分析以及设计方案

(1)在IP网络视频监控当中,传输协议和传输信道的选择会直接对音频信号以及视频信号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传输信道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当监控局限相对较小的时候要选择能够有一定承受能力的以太网;当监控不同地域的时候,要根据带宽和数据流量来选择通信网络,如:N—ISDN以及PSTN等等[2]。其中,监控系统的的传输协议是能够保证网络顺畅通信的基础保障。

TCP/IP协议是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通信协议,它是为计算机和异构网之间的通信提供数据而产生的。IP是网络层协议,负责的是各个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层是主要是负责纠错以及检错。在IP网络监控系统当中使用了两种协议,是用户数据协议和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协议指的是一种无连接的数据包投递服务协议,每个分组都有完整的目的地址,并且在各个系统当中能够独立的运行和传送。UDP传输和TCP(传输控制协议)相比,要低于它。音频流和视频流在时间轴上的连续性,要求网络的实时传输要具有一定的带宽,UDP能够和视频流以及音频流之间有很好的匹配,是可以选择的传输协议。

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在通信的时候需要首先建立连接,并且提供可靠有序的服务来进行虚电路服务。它的重传机制和检错机制以及拥塞控制机制虽然能够保证数据有效的传输,但是也会耗用网络的带宽资源,比较难以适应音频和视频的传输实时性要求。尤其是当网络状况不好和丢包率较高的情况下,接收方不得不重传数据,造成延迟,从而严重影响了媒体流的通信质量。

(2)系统联动,建立管理平台。把网络视频监控所产生的一些音频和视频以及报警这些机制进行结合,特别是对门禁要进行特别的集成和管理建设,对原先的110报警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一种能够统一进行管理的管理网络平台。把所有的机构组织和系统等都组合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对是由多种门禁信息以及报警系统进行视频确认的,并且能够对误报问题进行解决。

(3)管理权限重心后移。在过去传统的视频监控当中,安保管理人员指具备管理员的权限和职责,也就是说可以进行独立的监控操作[3]。然而,当网络视频监控综合管理系统建立好了以后,前端的安保人员只有录像回放产看和实施监控的权限,并且还可以把所有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修改权限,如:录像资料更改,录像机系统设置以及报警系统设置等等。

3、结语

总而言之,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了。IP网络监控作为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载体,IP宽带的完善和发展会极大的提高用户对IP网络监控信心。IP网络视频监控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趋向于视频以及安防和自动控制市场当中,它的技术焦点也越来越多的集中到一体化方案当中。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安防监控领域为载体的远程监控必将占取主导地位[4]。网络集成一体化必将会有独特的设计方案,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完善,IP网络监控技术必将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姚玉坤,刘会峰,沈鑫丽,张明德,林华蓉。基于P2P的视频会议系统节点选择机制的改进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27(12):1024-1026.

[2]苏兆勇,杨鹏升,张军,乔建安,赵则珍。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大型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有色设备,2010,07(05):1734-1736.

[3]ITU-t.Vide0 codiIlg for Iow bit fate communication.ITU.T Rec.H.263,version 1:Nov.2010,vefsion 2:JAN.Version 3:N0v.2000(l0):11l l-1113.

网络监控系统方案范文 篇三

关键词:视频监控;模拟摄像机;视频服务器;IP摄像机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随着油田的生产建设,对生产管理的自动化要求也日益提高,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不但要求井场的生产数据能够上传至中控室,而且要求能在相应的转油站站控室和作业区的中控室监控油田井场的生产动态,这样油田的生产管理者、决策者都能实时了解到生产的最新信息,并且方便了日常的井场巡检及对生产突发事件的处理,因此有必要建设油田井场的视频监控系统。

二、油田井场的视频监控需求分析

目前油田井场的视频监控根据生产管理的特点自然分为了三级,即多个井场-所属转油站站控室-作业区的中控室,在中控制能监控所有井场的视频图像,在转油站站控室能监控所辖井场的视频图像,下面对油田井场的几个视频监控系统方案的特点逐一比较。

三、视频监控系统方案的实现及比较

1、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构成

一个典型的视频监控系统由图像采集前端、视频传输和视频控制存储设备组成。图像采集前端即摄像机有传统的模拟摄像机和新型的IP数字摄像机2种,视频传输可分为压缩式和非压缩式2种,视频控制存储设备主要有模拟式、数字式2类,因此可衍生出多种视频监控系统方案,各种方案各有特点及适用场合,针对油田井场的视频监控,主要有模拟式、半数字式、全数字式3类。

2、模拟式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模拟式视频监控系统方案的井场前端为模拟摄像机,视频图像采用同轴电缆或视频光端机进行传输,并由控制主机进行模拟处理。视频监控系统中应用的所有设备,从图像采集、视频传输、视频分配和视频控制以及视频图像的存储,均为模拟设备。此方案的特点是监控系统设备之间需要连很多的连线,用于视频传输、视频分配、视频控制和视频存储,系统的扩容需要增加更多的设备,更多的线缆,更多的机房空间。由于视频图像采用同轴电缆或视频光端机进行传输,传输信道的带宽利用率不高,视频图像容易受到干扰,后台的视频图像的共享和查询不灵活,因此此方案仅适用于系统规模不大,图像质量要求一般,查询功能要求不高的场合,但系统设备投资较低。

3、半数字式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半数字式视频监控系统方案的井场前端为模拟摄像机,井场至转油站视频传输采用同轴电缆或视频光端机,转油站站控室采用数字视频服务器,转油站至作业区控制室视频传输采用以太网,作业区控制室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图像的存储、控制及其他处理均由数字视频服务器完成。此方案的特点是视频监控系统前端与模拟式相同,仍然需要连很多的连线,用于视频传输、视频控制和视频存储,系统的扩容需要增加更多的线缆,但后台的数字视频服务器完成了模拟式系统中视频控制矩阵的功能,简化了局端设备,节省了更多的机房空间,并根据用户权限提供网络视频的查询服务。由于视频图像采用同轴电缆或视频光端机进行传输,传输信道的带宽利用率仍然不高,视频图像容易受到干扰,但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做到对视频图像进行灵活的共享和查询,因此此方案适用于系统规模不大,图像质量要求一般,而需要灵活查询的场合,系统设备投资较模拟式高。

4、全数字式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全数字式视频监控系统方案井场前端采用IP数字摄像机或模拟摄像机+网络视频编码器,将模拟视频经过数字化、压缩、打包等过程转变成基于网络协议的视频流,在视频监控的前端完成网络化、数字化,视频流传输采用千兆光纤以太网,转油站站控和作业区中控室采用多媒体控制主机,采用软件进行解码和显示控制,利用分布在网络上的服务器或其他类型的网络存储设备根据需要进行视频存储,由于扁平化的网络结构,任何授权的用户都可根据权限进行视频监控、调用以及查看录像。

此方案的特点是视频监控系统不再需要连很多的连线,每一台IP摄像机等于计算机+视频捕捉卡+CCD普通摄像机+网卡+操作系统+软件,即在前端,只需要一台IP摄像机就可以将视频送上网络,视频监控网络已经不再大量需要同轴电缆,全网构建在千兆的IP网络上,在系统内任一网络接口都可以访问全部视频前端,在用户端只需要1台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控制管理软件的计算机即可实现视频的控制和视频的存储,并根据用户权限提供网络视频的查询服务,局端设备大大简化,可以不设置专用机房。由于视频图像不再大量采用同轴电缆进行传输,图像可以避免受到干扰,图像质量很高;由于采用了压缩编码技术,传输信道的带宽利用率很高;由于不再需要局端的视频服务器等中心节点设备,消除了视频服务器故障引起的监控、存储不到图像的隐患,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用户完全可以根据需求做到对视频图像进行灵活的共享和查询;系统扩容方便,只需要将增加的前端设备就近连接入IP网络即可,而前两种方案都需要由前端至局端重新布线,因此此方案适用于系统规模大,图像质量要求高,系统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好并需要灵活查询的场合,相应的系统前端设备投资较模拟式高,但用户端设备简单。

结束语

模拟式、半数字式、全数字式这三类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在油田井场的视频监控中均有应用,需要根据工业站场的分布特点及视频监控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视频监控方案,真正做到方案经济合理,可靠适用。

参考文献

[1] GB50115-2009.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S].

网络监控系统方案 篇四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安全优化;安全防护体系;流量检测;网络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0-2375-02

Some Province Electron Government Affairs Special Network Security Brief Analysis

ZHU Dian

(Anhui Province Economic Information Center, Hefei 230001, China)

Abstract: As A provincial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special network ongoing business needs to secure its optimized to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whole network, research papers according to the p province electron government affairs special network safety and security optimization needs of e-government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vince's post-secondary backbone network security systems, traffic detection and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whole network for network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programs to address the province electron government affairs special network three kinds of security programs and in-depth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hree options.

Key words: E-government network; security optimization; Safe protection system; traffic detection; network monitoring

1 概述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A省电子政务建设在电子政务专网平台、信息资源开发应用和厅局纵向、横向业务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适应和保障重点业务部门的业务的正常运行,解决大流量、高可靠性业务的运行保障,在分析研究A省电子政务专网上业务需求,研究如何更好地保障各系统在专网上的正常运行,可广泛应用到全省专网的网络传输中,更好地保障专网上各部门横向、纵向各种业务的正常运行,把A省电子政务专网现有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一个层次,进一步提高专网的服务质量。

2 A省电子政务专网的现状

随着该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发展,各个党政部门对省电子政务网络的使用需求迅猛增加,并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趋势。多家省直厅局在省电子政务网上开展各相应系统的业务。电子政务网上业务类型正以数据传输、信息为主,向视频、音频和数据传输并重的格局发展,今后网上承载的主要是多媒体信息的交换、传输。各党政部门基于网络的业务系统从传统的信息报送、信息和共享逐渐增加到视频会议、IP电话、在线式双向交互办公系统等实时业务,基于网络的办公系统在各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该省电子政务网上传输的是党政机关的各种党务、政务信息,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除保证整个网络与互联网等外部网络实行有效的隔离外,在网络内部,根据党政机关传输信息密级的不同,对部分厅局的高密级信息要采取端到端的传输加密,需要构建基于政务网的各种虚拟专网。

全省电子政务网承载着省直几十个厅局横向的信息交换,以及省直厅局到十几个市相应市直党政机关的各种政务信息的纵向传输,涉及到数据、文字、视频、语音等传输流,信息量庞大,并且网络使用时间较为集中,并发流量大。

党务、政务信息的交换处理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维系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要求网络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以保障电子政务正常可靠地运行。

3 分析该省电子政务专网的安全问题及安全优化需求

该省电子政务专网暂时没有采用安全控制措施,对于整个网络来说很不安全,如果有某些攻击发生,会很快的传递到整个网络中。随着该省电子政务业务的蓬勃发展,业务对网络的依存也越来越大,在日常运维工作中,由于现在设备及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对全网的流量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安全事件并进行故障定位,使得网络的带宽控制及流量监控与分析变得日益重要。因此希望对专网进行安全优化,以提高整网的安全性。为了更好地保障电子政务专网的安全运行及网上接入系统的安全,在省级电子政务专网平台及市、县骨干专网上,针对区域不同的网络结构,业务模型,分析研究目前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并通过建设实施保障省级政务专网及市、县政务专网骨干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省电子政务专网数据中心资源及接入厅局单位系统的安全性,把电子政务专网现有的安全保障整体提高一个水平。

该省电子政务专网完成安全优化后,应实现如下目标:

1) 省电子政务专网的骨干网构建一个完整、全网的安全防护体系。

2) 实现全网的流量分析及控制。妥善分配网络带宽,保证重要网络服务的使用带宽,还需分析网络流量的来源及目的地并检测异常流量,以便能有效掌握网络带宽的使用状况。

3) 建设统一安全管控平台,基于可视的管理界面,对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定位,及时响应,实现政务专网安全态势的感知。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积极的安全策略方案。

4 解决该省电子政务专网安全方案

4.1 省电子政务专网骨干网的安全防护

A省电子政务专网由省市县区三级网络结构构成,该网络覆盖了该省各级政务部门,因此骨干网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极为重要。该省电子政务专网骨干网络可以通过适当的网络隔离技术对网络系统、硬件环境、软件平台的一体化安全保护。网络隔离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限制对网络的不合理访问。该省电子政务专网是一个功能区分明确的网络系统,因此,要在系统内部建立访问控制系统。访问控制主要是不同区域、不同网络、网络资源间的访问进行限制,以及对接入的客户限制可以访问哪些资源。具体实现手段包括应用防火墙和VLAN等进行网络访问控制。

为了确保骨干网络上的安全,需要在接入层对接入的流量进行过滤,确保接入的流量都是安全的。可以采用URPF技术进行反向的路由检查,同时可以在接入层设备上配置防病毒的ACL列表防止病毒的传播。对于省中心的数据中心,可以采用配置专业防火墙,对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进行安全防护,设定允许接入每一个服务器的IP地址段,同时开启防攻击保护。

如图1,在该省电子政务专网安全防护规划说明:

1) 在省级数据库中心与核心交换机部署1台千兆线速防火墙,防火墙工作在单机模式下。

2) 在核心交换机与省级安全管理中心部署1台千兆防火墙。

4.2 流量检测与分析技术实现全网的流量分析及控制

网络流量分析和管理产品就是针对网络带宽控制及流量监控分析的所开发的解决方案。它能提供管理者设定各项服务的基本带宽/最大带宽,并能分析网络性能及流量计费、异常流量监控、异常流量警告等功能。可为该省电子政务专网提供高效率、高质量与低成本的网络带宽供应与解决方案,达到高质量的服务,这也是该省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的关键所在。

网络流量分析和管理产品可确保网络服务质量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及性能,能协助该省电子政务专网管理人员迅速查觉各种网络异常情况,快速而正确地将问题解决,并可确保重要的信息、软件及人在网络上的执行效率,让资源分配恰当及弹性化,帮助企业在:带宽投资与管理费用两方面获利,是最佳的网络流量监控与决策分析系统。网络流量检测和分析系统采用旁路方式部署在该省电子政务核心交换机上,通过在核心交换机上的数据流镜像,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分析和控制,

4.3 建设统一安全管控平台,基于可视的管理界面,对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定位,及时响应,部署安全网络监控管理系统。

分别在在该省电子政务专网的综合安全管理区和地市电子政务专网安全管理区部署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服务器(在综合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服务器上),同时部署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控制台(在综合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控制台主机上)。安全网络监控系统采用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该省电子政务专网的各类网络节点,包括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安全设备等,提供了形象,美观和方便的网络拓扑图和节点列表,对该省电子政务专网的网络设施一目了然,非常方便地管理各类设备。

对于该省电子政务专网的IP地址资源,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提供了IP地址管理,可以方便地查找和确定那些IP地址已经使用或者尚未使用,方便管理员的管理工作。安全网络监控系统采用图形化的IP地址分布显示,管理员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IP地址分布状况。

安全网络监控系统提供了保障该省电子政务专网网络运行的网络管理功能,能够替代传统的网络管理系统,同时又提供了安全审计的功能,对防火墙日志和其他设备的syslog进行处理和审计,发现该省电子政务专网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安全网络监控系统可以提供对全网络运行状态的分析报表,这是进行综合分析的数据报表,可以让管理员了解和评估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

本方案中安全网络监控系统的作用如下:

1) 全方位监控的统一管理平台;

2) 快速定位故障;

3) 及时发现网络流量异常;

4) 全面监控主机性能;

5) 主动监控应用服务状态和性能;

6) 审计syslog;

7) 事件关联分析;

8) 全面了解企业信息系统状态。

5 结束语

该省电子政务专网是根据该省电子政务的发展的需要,为提高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的科学性和服务性,保障该省电子政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而提出的。从国家要求和该省电子政务的要求考虑,都必须在该省电子政务专网的建设中充分考虑信息安全保障问题,鉴于此以上分析并介绍了三种解决该省电子政务专网安全方案,以保障该省电子政务专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杨兴寿。 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J]. 现代管理科学, 2003(05).

[2] 朱雪兵。 浅谈电子政务的安全威胁与防范对策[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03).

[3] 张嵘。 流量分析技术在电子政务网络中的应用[D]. 上海交通大学,2007.

[4] 张海波。 网络流量检测与分析[D]. 西北工业大学,2001.

网络监控系统方案 篇五

【 关键词 】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 ;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

A Design of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Urban Fire Protection

Zhou Rong-rong

(Fire Department of Shaanxi Province Shaanxi Xi'an 710016)

【 Abstract 】 This paper provides a solution to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壶知道 huzhidao.com…or urban fire protection. In this solution, no major modifications of buildings’ current fire alarm system are needed, only an Automatic alarm network monitor is introduced. The automatic alarm network monitor changes the alarming signals from all types of fire alarm systems into a standard format, which solves the communication issue between different fire alarm systems, and enables the remote monitoring of the fire alarm information from the companies which are in network.

【 Keywords 】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urban fire protection; fire alarm system; automatic alarm network monitor

1 前言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和拓展,系统依托公网和专网,通过远程监控中心对联网单位的火警信息和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实施监控,实现了系统监控中心与社会消防重点单位联网,为消防部门和社会单位提供动态信息查询、火灾报警及其他的信息管理功能,提高了火灾报警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2 系统总体架构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由用户信息传输装置(Use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evice)、报警传输网络(Alarm Transmission Network)和监控中心(Monitoring Centre)构成。本文中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指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部署在用户单位。系统的工作流程是:用户单位的自动火灾报警系统与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相互连接,对火灾报警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接受报警系统各个监控点报警信息,和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信息,并按照商定的协议进行处理,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受联网用信息,向城市119指挥中心或其他接警中心发送火灾报警信息。系统拓扑结构图如图1所示,系统逻辑结构图如图2所示。

3 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

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NTE)是监控中心和火灾报警系统之间的桥梁,是火灾自动报警监控管理网络系统中最重要的终端适配器。

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软件设计 主要由信息代码识别与转换模块、信息代码接收模块、信息筛选模块、信息上传模块四个功能模块组成。

(1)信息代码识别与转换模块:鉴于各个火灾报警系统采用的数据格式与通信协议各不相同,监控中心无法识别解析这些协议。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对收到的报警信息进行识别,按照规定的协议进行解析后,并将其转换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再发送到监控中心。

(2)信息筛选模块:针对某些火灾报警系统一经报警,便不断地发送信息,从而大量占用带宽的情况,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只接收发送过来的第一次数据,将其后2分钟内的重复信息加以屏蔽,以确保网络通畅。

(3)信息上传模块:对处理过的故障信息、报警信息及其他管理数据进行打包,按统一规定的数据格式上传至监控中心的报警接收服务器。

为了解决不同类型的火灾报警系统通信协议不一致的问题,根据火灾报警系统的发送机制,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在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的信息接收模块中建立了一个数据帧缓冲池,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的信息代码识别与转换模块从缓冲池内取出数据帧,对其进行解析后,转换为统一信息帧。其工作流程图如图3所示。

在进行数据上传的过程中,当数据上传模块侦听到有数据输入时,根据巡检信号、火警信号、故障信号等不同类型数据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当判断输入数据为巡检信号时,数据上传模块则反馈给报警器一个正常的巡检信号;否则,判断接收到的信号可能是火警或故障信号。数据上传模块将数据存入数组,对于火灾报警信号,信息中携有火警地址编号和时间信息,而对于故障报警信号,信息由故障地址编号和故障等级信息组成。数据上传模块自动向远程服务器发送该数组的内容,同时给报警器一个应答信号。工作流程图如图4所示。

4 系统建设注意要点

联网用户的容量: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注意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连接其他报警监控系统的接口和容量,以及监控中心对前端的监控数量要留有足够的扩展容量,便于系统扩展。单个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联网用户接入数量不宜大于5000个,以有效保证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的可靠性。

传输网络:监控中心和用户传输装置之间通过报警传输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传输网络可采用专用或公用网络。为了保障火灾报警信息和建筑物消防设施运行信息的可靠传输,应以专用网络为主,若经费有限,可考虑在公网上开辟隧道传输的方式。

系统安全性:由于火灾报警信息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具有法律意义,因此系统应采取高的安全措施,通过建立网管系统、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手段加大系统的安全性。为了防止修改火灾报警信息、建筑物消防设施准信状态信息等原始数据,应特别加强对资源访问设身份认证和授权。

5 结束语

本文在在保持现有建筑消防设施不改变的情况下,加入了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器,与不同厂家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使各种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报警信号进行统一格式的转换,解决了输出信号协议不一致的问题。同向监控管理中心实时传输建筑物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对于消防设施使用的情况进行有效管理。遇到突发的火情信息,系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作出真伪判别,将确认无误后的火警,传输到119指挥中心接警系统,为灭火组织指挥提供宝贵的信息支持,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军,赵辉,马青波。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建设的技术要点[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5):550-552.

[2]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S].GB16806-2006.

[3] 陈伟男,胡文刚,彭橙康。城市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8)1867-1872.

[4] 邹超群,李华章,李春华等。数字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实践[J].智能建筑,2008,6(1):53-56.

[5] 李波,卢文科,朱文超。基于3G和H.326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J].微计算机信息,2011年第5期。

作者简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5篇《网络监控系统方案范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

【网络监控系统方案范文】相关文章

公司一日游团建方案优秀6篇09-20

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及措施(优秀5篇)10-05

提质增效工作方案(优秀7篇)09-19

电台音乐节目策划方案(通用6篇)11-28

电视真人秀的策划方案(优秀6篇)11-08

2022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方案优秀3篇10-01

2022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通用5篇10-05

工作方案实施细则4篇09-22

大学生抽样调查方案最新5篇09-24

公司提质增效方案【精彩4篇】10-27

66 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