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读后感精选5篇

2022-12-12 15:40:43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虎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昆虫记》读后感》,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读《昆虫记》有感 篇一

最近一周,我一直在读一本好书——《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他通过对昆虫日积月累的观察,细致地描述各种不同昆虫的种类、特征和习性,读着此书,让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虎知道·www.huzhidao.com》的昆虫世界。

书中语言生动、有趣,对昆虫的细节描写不得不令我们佩服法布尔超人的观察力。如“蚂蚁长得虽小,但视觉十分的灵敏,它不仅能记路边的景致,就连天空中的一些景物都可以被它们用来认路”。法布尔善于观察、乐于观察,并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惟妙惟肖的描述。

我以前是一个不会留心观察的人,老师布置作文,想不到题材,就只能拿着作文书模仿。但有一次却是个例外。那天,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几只小蚂蚁在处理食物。好奇的我便蹲下仔细看,只见它们用小腿把食物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再搬运。蚂蚁是如何做到切割食物的呢?我忍不住抓起一只黑蚂蚁,这才发现它的'腿上竟有一排小锯齿,难怪它们那么厉害!我轻轻放下它,重获自由的小蚂蚁背起食物,就去追小伙伴们了。后来我根据这次观察所得写成的一篇小练笔,还得到了老师的夸赞。

这次的经历,让我明白原来观察小昆虫,不仅很有乐趣,还能为写作提供素材。从此,我便留心生活,发现周边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是我们的观察点。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情,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当我们养成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的好习惯后,写作文就再也不用发愁了。

《昆虫记》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到各种各样昆虫的生活习性,还知道了昆虫之间相互依托、相互残杀,构成生存永生的生物链。当然,我更佩服法布尔,佩服他坚持不懈、乐于观察的精神。著名作家巴金爷爷是这样评价《昆虫记》的:“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我觉得《昆虫记》获此赞誉,名副其实。

昆虫记读后感 篇二

今天,我读了一篇——样子相似的。蛙和蟾蜍:

蛙和蟾蜍是两栖动物中最庞大的家族,大约占两栖动物总数的90%。它们很容易识别,身体短小,后腿有力,没有尾巴。蛙是一个天才的跳跃者,而蟾除一般靠爬行前进,井且大都生话在陆上。

蛙和蟾蜍的区别蟾蜍的皮肤有疣状突起、看起来疙疙瘩瘩的。蛙的皮肤比蟾蜍的光滑,腿更长。大多数蛙生活在水中或是靠近水的地方,可以用长看续的脚在水中游泳蟾蜍则生活在陆地上。但一只蟾蜍在3个月里可以吃掉1万多只害虫,也不比蛙差。

人们还发明了蛙人服、蛙人蛙鞋……也是靠蚌的脚来发明的!

蛙不但帮助农民除害虫而且帮助了发明家发明蛙人服……蛙也是我们的朋友。(李美瑶)

《昆虫记》阅读总结 篇三

在这本书中,本来毫不起眼的昆虫世界被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得生动有趣,令人神往。法布尔所作的《昆虫记》为两个部分,分别记述了他观察过的昆虫的生活与习性,描写生动形象,让人们对从不在意的微观世界有了重新认知。

打开书的篇目,第一章写出了法布尔在荒石园与昆虫近距离接触,并把那里当成了他的钟情宝地。在法布尔的细致观察之下,这些不值一提的昆虫也展示出了他们独特的一面:隧蜂的守门人充当大门板和守门人的角色,同类来了就让开,异类来了就毫不客气的驱逐它;蝈蝈看起来不像是吃素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圣甲虫也会不劳而获,看似帮助同类运送粪球,其实想据为己有。这些微不足道的生灵,在作者笔下有了灵性,会做各种人所能成的事。

在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里,也有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螳螂为了传宗接代竟然杀死自己的丈夫;菜豆美味至极却只有菜豆香象一位食客;圣甲虫体型微小,却能造出体积巨大的梨形粪球。

在这个昆虫世界里,我惊叹其华丽多彩,让人们探索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微观世界。

昆虫记的读后感 篇四

今年的暑假里,我认真地读了《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叫法布尔,是个法国人,大约从1860年开始写《昆虫记》。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终于完成了《昆虫记》。

关于蜘蛛,法布尔是这样写的:这些小蛛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原来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的母蛛变成了孤老。一下子失去那么多孩子,它看来似乎并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因为这时候它背上再也没有厚厚的负担了,轻松了不少,反而显得年轻了。不久以后它就要做祖母,以后还要做曾祖母,因为一只狼蛛可以活上好几年呢。

如果没有看这本《昆虫记》,我们平时见到蜘蛛,会想到什么呢?所以,我还是建议同学看一看这本有趣的书。我最佩服的还是写这本书的作者,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法布尔晚年时,《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他被誉为“昆虫之父”。

昆虫记读后感 篇五

这周,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书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书里讲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捕猎还有身体结构。

让我最惊叹的是塔蓝图拉毒蛛,塔蓝图拉毒蛛喜欢待在开阔、干燥、能晒到太阳的地区,他们完全成年后,多住在自己挖掘的洞穴里,洞穴不仅仅是躲避仇敌的藏身之所,还是捕食猎物的望口。洞穴的通气口都是由他们自己建造的,像一座真正的建筑物。

塔蓝图拉毒蛛用上颚的毒牙杀死猎物后,不像大多数蜘蛛一样满足于吮吸猎物的头,而是用触须把飞虫肉片塞进嘴里嚼碎,把渣子吐出来,并把住处清理干净。

当动物的脖子被塔蓝图拉毒蛛腰果后,都会迅速丧命,而别的地方咬,特别是腹部,至少还能咬牙撑过一段时间死亡。

被塔蓝图拉毒蛛咬中可不是一件小事。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5篇《《昆虫记》读后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昆虫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10篇05-25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10篇)05-09

昆虫记的读后感优秀13篇05-06

昆虫记的读后感优秀15篇05-05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10篇)04-24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6篇04-10

《昆虫记》读后感优秀15篇04-05

《昆虫记》读后感【4篇】04-01

昆虫记读后感350字【精选3篇】03-05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4篇02-23

28 16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