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15篇)

2024-04-18 08:48:01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本页是爱岗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15篇),仅供借鉴。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一

世界各地都有自己本地的风俗,都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例如白族、蒙古族、傣族……我家乡的风俗也毫不逊色。

过年啦,家家户户都要吃美味的腊八粥和吃那鲜美的饺子。腊八粥有许许多多的干果熬成的,就像呢璀璨的星空,豆、米、花生、核桃……那都是美丽星星,在汤汁这个美丽的“宇宙”中闪烁着。当然,还要吃祭灶神,吃祭灶火烧。祭灶神当然要用十八个祭灶火烧和一些菜,给灶神当上天路上当干粮吃。祭完灶神,就要把这些食物瓜分。过年了,串门可是少不了的啊,到了亲戚家,小的都给老的拜年,还能得压岁钱。过年娱乐也少不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城市里也有人舞龙。在美丽的夜晚看烟花,在繁华的城市看舞龙,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呀!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你记住了吗?

我家乡的习俗作文 篇二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汉族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有很多习俗:拜年、贴窗花、吃饺子、守岁……我最喜欢吃饺子这一习俗。

关于春节吃饺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这个传说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每年春节,爸爸妈妈把饺子包好后,都让我第一个吃。我们还可以在碗里放一点油泼辣椒和醋沾着吃,可好吃了。每一次爸爸妈妈看我吃得高兴的时候都说:“慢点吃,别呛着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着饺子,浓浓的`年味里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我爱家乡的春节,更爱那浓浓的亲情。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三

除夕,在中国,是一年中红火的日子、热闹的日子、团圆的日子。这么重要的日子,在不同的地方,却有很多同样的风俗: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而我的家乡东北吉林,除夕风俗亦有些不同。

今年除夕,我和爸爸、妈妈带着礼物,早早地乘车赶回家乡,爷爷、奶奶也早早地就在大门口等候。一阵问候之后,我们一家人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贴对联,每年必不可少。爷爷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对联,让我帮忙贴好。而我最感兴趣的是贴窗花,这是我们家乡特有的风俗。“爷爷,贴窗花吗?”我着急地问爷爷。“当然,你看,都准备好了,在桌子上呢!”爷爷的目光转向桌子。

我走近一看,果然,桌子上已在摆满了窗花。啊!太漂亮了!有传统的鲤鱼送福、金玉满堂、喜鹊登梅,还有应时的牛年窗花,金牛送福、牛年大吉、牛年好运……爷爷指着一副精美的窗花,认真地说:“孙女,这是专门给你贴的!”我仔细一看,嗬!一头小牛抬着头,竖起牛角,奋起牛蹄,威风凛凛,真是“牛气冲天”!且不说那工艺有多精美,只看寓意,就足以令人振奋!我笑着拍手叫好!我和爷爷一起贴好了窗花,阳光照在红色的窗花上,鲜艳得喜人,火红得耀眼。整个屋子里,立刻洋溢着一种过年的气氛。

贴完窗花,爷爷在自我欣赏着窗花,我跑到厨房,和奶奶、妈妈一起忙活年夜饭,当然少不了包饺子。其实,我早就学会包饺子了,只不过比起奶奶包的饺子,我还差一点儿。奶奶包的饺子一个个很“精神”,而我包的饺子有的都“趴下”了。妈妈笑我,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结果又搞了一头面粉……年夜饭上桌了,有红烧肉、炖鲤鱼、烤大虾,还有新鲜的蔬菜……然后是美味的饺子。一家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新年的祝福、新年的企盼,尽在其中。

年夜饭之后,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跑出来了。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我们一起在外面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我们拿来好多鞭炮烟花,躲得远远儿的,看着大人们放。虽然我们躲得远远儿的,但是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烟花,生怕一眨眼的功夫,美丽的烟花就消失了。那烟花一个一个飞向天空,然后在半空中绽放,好似孔雀开屏,宛如天女散花,又像一把把五彩缤纷的花伞……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玩“仙女棒”了,那是一种拿在手里玩的小烟花。点燃之后,就像许多“萤火虫”在飞舞,还可以甩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我们满院子地跑着、跳着、闹着、叫着,无数的“萤火虫”跟在我们的身边,映照着我们的笑脸。

在家乡的除夕夜中,在我们的欢笑声中,在响亮的鞭炮声中,在热情的祝福声中,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可喜可贺的节日里,我们辞鼠迎牛,真是一派新气象呀!

俗话说:“春节包饺子,不吃掉耳朵。”这可是有来头的。古时候,民间相传饺子的习俗是:女娲是用抟土造人的。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耳朵容易冻掉,为了使它不掉,女娲在耳朵上扎了小眼,用细线拴住,另一端让人咬在嘴里,耳朵就不会掉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女娲,就每到春节时就包有馅饺子吃,也是为了图个吉利。

“新年到,新年好,家家户户包饺子。”我家也不例外。在包饺子前,准备工作是必做的。首先,是拌馅子,肉和芹菜切得碎碎的,再放些葱、姜、蒜,和酱料搅拌好,其次是皮,在包饺子前把和好的面搓成条状,然后切块、压皮,然后用擀面杖擀成圆形。这可是大人们口中的“军事重地”,因为这些我都不熟悉,就由妈妈来代劳了。

接下来,包饺子我可要大显身手了。妈妈先给我示范了一下,只见她拿着皮往里面放了一勺馅,然后把饺子对折,捏中间,然后自两边向中间捏褶,向变魔术似的就包成了一个像元宝似样的饺子。其动作熟练至极,一气呵成,让我钦佩不已。接下来,轮到我了,我拿着皮,放了一大勺馅,目测很好。然后,我也中间对折用力捏,怎么也捏不上,饺子就是不听话,左右合不上口,我很着急。妈妈见了给我出了一招沾点水,我一试,还真好用,把皮子粘得很牢,但是等我包好了,一看是瘪的,难看极了,怎么也立不起来。于是,妈妈边鼓励边手把手地教我,最终,通过我不断地尝试,终于有了进步。

开锅煮饺子了,闻着饺子香,吃着香甜的馅,全家人圈坐在一起,真是喜庆又团圆。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五

我的老家大泉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以前老家的道路全这样土,车一过灰尘便乱扬,更倒霉的这样下雨天,道路上全这样泥,一不留意就遭殃了。路边没有树只这样一些光秃秃,高低错落的房子,一刮风,灰尘乱扬,还有很多的塑料带,在空中飞舞,空气质量很差。此时此刻老家换然一新,以前的土路也铺上了水泥,中间凸起,路两边也栽上了树,这样一下雨,水不会往中间聚集,而这样向两边的树坑里流进去,即交了树又不使路中间不渝上水,这不这样两全其美?遇到刮风天气也不会有塑料带在空中飞舞,而这样被送进了垃圾箱,这这样为垃圾准备的,还有路边的房屋,也被修理的平平整整,人们也越来越注意环境卫生,人们也不再往地下吐痰,空气也变得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完美早上人们能够听见鸟儿婉转的叫声。道路变得更加顺畅,空气变得更加清新,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完美。相信我的家乡会变得更加完美。我爱我的家乡。

描写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六

连绵不断的山峰;一眼望不到边的湖;数不尽的高楼大厦……这,就是我的家乡——千岛湖。

要说我的家乡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可就多了,有三角戏、竹马、舞龙灯等等。但是我从小在人们口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讨论竹马的。当然,从小在千岛湖长大的我对竹马也十分有兴趣。

在竹马这项艺术中,有很多能体现千岛湖民风的地方。无论是做竹马的手艺,还是跳竹马的姿态,没有一处是不令人陶醉和赞赏的。

虽然身在千岛湖,可看竹马表演的机会却很少。每一次观看竹马表演,都会非常激动,以至于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记得我第一次观看表演,是在书香弥漫的校园里。

在我四年级时,学校里建了一个阳光图书馆,里头各式各样的书都有,在图书馆里还有一个竹马馆。在竹马馆门外的墙上,挂满了关于竹马的解说和图片。好奇的我看了所有资料,看完资料,我对竹马这个新鲜玩意儿入了迷。

没过几天,学校的主席台上被布置得漂漂亮亮:红色的地毯、彩色的背景、还有背景上四个红色大字“淳安竹马”。对竹马正感兴趣的我顿时眼前一亮。布置完场景,老师就在教室里宣布了第二天要表演竹马的消息。那晚,激动的我在床上兴奋的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第二天表演的事。

到了表演的时候,同学们到了操场上,满脸期待的我聚精会神地盯着。演员出场了,红色、绿色、黄色、白色、黑色等五色竹马入场了,在竹马馆门外的资料上,我了解到:表演竹马的都是青少年男女,分生、旦、净、丑的角色,正生骑红马、青衣骑黄马、小生骑绿马、花旦骑白马、小丑骑黑马。还有,上面写道黑马最活泼。半信半疑的我一看,果然,小丑骑着黑马,拿着马鞭,蹦来跳去。红色的'状元马,让我立志前行,也代表千岛湖的成功,黑马还有前程似锦的寓意,寄托着千岛湖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表演结束,我对我的家乡千岛湖又有了新的感觉。这是我的家乡风俗,既让千岛湖有了代表作品,又凸显了淳安“锦山秀水,文献通考名邦”的独特神韵和风采。

家乡习俗作文 篇七

“今天是什么日子?”刚一回到家,妈妈就急忙问我。我不解地说:“八月十五,中秋呀!怎么了吗妈妈?”“哎呀,我就记得好像是过节!可是我忘记买月饼了!”妈妈懊恼地皱了皱眉。我听了妈*的话,顿时明白了,原来是我这个忘性极大的妈妈把今天这个重要的节日给忘记了。

中秋节由来的传说有很多种,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嫦娥跟后羿的神话故事。这么重要的团圆佳节妈妈居然也能忘记,我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我想起来啦,今天我买了饺子皮跟鲜肉、香菇,还有你最爱吃的马蹄跟虾!我们干脆包饺子吧!”妈妈兴奋地说。包饺子?我疑惑地看着妈妈。妈妈得意的告诉我:“饺子表示了一家人团团圆圆。饺子中的肉馅就代表了我们,用饺子皮来包饺子就代表吧我们和起来——团圆起来!”哦,原来这样,我恍然大悟,对妈妈竖起了大拇指。

包饺子咯!

妈妈先把这些菜切成菜泥,肉泥跟不同的菜泥混在了一起,这样就可以包出:马蹄虾仁跟香菇肉馅的了。只见妈妈左手拿着饺子皮,右手拿小勺子把调好的馅料舀一勺放到饺子皮中间,再用两只手熟练地包了起来。哇!眨眼间,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就在妈*的手中诞生了!妈妈把它们整齐地码好了放在了盘子里。我在一旁看着,心里一直在嘀咕:这么容易,我一定也行!我对妈妈说:“我也要包饺子而且我包的饺子一定比您报的饺子更漂亮千百倍!”妈妈听力我的话,狡猾地冲我笑了笑:“好呀!你先去洗手。”于是我高兴地洗了手,在椅子上包起饺子来。

我心里默念着妈妈刚刚包饺子的步骤:左手拿饺子皮,右手把馅料舀到皮的中间,接着用皮把馅料包起来……呀!我的饺子怎么开膛破肚啦!好可怕!我完全没想到这竟然是我的“作品”!我羞愧地说不出话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以为妈妈准会笑话我,结果妈妈只是摸摸我的头说:“你想包好饺子,一定要静下心来,不能急躁,要慢慢学习,熟能生巧,什么事不能想着一蹴而就。”我惭愧地点点头,妈妈见我听懂了,就手把手地再教我包起饺子来。

在我跟妈*的努力下,一盘盘美味又漂亮的饺子很快就诞生啦!虽然我包的没有妈妈包的好,但是也是有模有样,可爱的胖胖的。我正欣赏着我自己的得意之作,妈妈却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我疑惑地看着她,妈妈忍着笑说:“刚刚妈妈不小心把面粉摸到你头上了,这下我们家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饺子啦!”

噢,原来是妈妈把我当成“饺子”包起来了!唉,我这个粗心大意的妈妈!

我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八

今天是元宵节,晚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把工人文化宫和附近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因为这里要举行白城市第三届烟火晚会。

六点三十会,十多米长的鞭炮点燃了,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烟火晚会开始了,只听一声巨响,脚下的大地在颤抖,一颗火球直冲夜空,随即在人们头顶上炸开了,夜空中出现了一派雄伟壮观的场面,无数个绿色的小球形成了一个“大伞”,而每个小球又炸出了黄色的“珍珠”,

像一棵绿树开着黄花,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好一个“春色满园”,真美极了!我不由发出一声赞叹。再看那边,一颗颗五彩缤纷的“彩珠”,拖着长长的尾巴,带着叫声在空中钻来钻去。有的转着圈,像一条条蝌蚪在找妈妈;有的头朝下,像一只只小鸟在觅食,十分有趣。

与此同时,又一簇礼花直入云宵炸开了,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粉的……把天空映得五颜六色,像一只美丽的凤凰拖着长长的尾巴,与地面呼应,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百鸟朝凤”。它把晚会推入了高潮。突然,一串紫里透黄的“葡萄”从天而降,令人垂涎欲滴。

这时,皎洁的圆月也钻出云层,欣赏这人间奇景,时而又迅速躲藏起来,大概是害怕人们笑话它此时暗淡无光吧。

不知不觉地,快一小时了,我回头问爸爸:“为什么用这么多钱来买礼花呢?”爸爸说:“现在人民富裕了,家乡繁荣了,这是在祝贺昨天的成绩,也是祝愿家乡的明天像礼花一样美好。”

我心里默默祝愿:“家乡啊!祝您前程似锦,盛世如花!”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九

每个人的家乡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千奇百怪的风俗,我们家乡也有风俗,现在就由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风俗吧。

我们春节的时候会买对联不管春节你有什么事情,你再忙也要贴对联。对联还可以让你幸福,辟邪。

春节过后,我们还有一个让小孩子们欢天喜地的风俗,那就是发压岁钱。发完压岁钱之后就可以去小卖部里面买一些好吃的和好玩的,你说孩子们能不开心吗?发压岁钱就是给孩子们发幸福,还能让孩子们天天开心。

大年初一还可以放当门炮,早晨一定要起的很早,不过你可以不定闹钟,因为别家放当门炮的声音,可以把你给吵醒。放完炮以后还可以去很多地方请神仙,请神仙的时候不可以去上厕所。放当门炮可以开门大吉,万事如意。

我们家乡的大年初一都会吃饺子,可以不冻耳朵,我们还可以在饺子里面包钱,只不过只能包硬币一元钱如果谁吃到了那一元钱这一年你就会有好运气。

我们小孩子也可以放炮,每一个孩子都非常的开心,夜晚还可以放烟花呢,每一个人都可以观赏。

我们家乡的风俗使全村子的人都非常的开心。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十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而风俗则是那个地方的代表。每当思念故乡,就会想起那独一无二的味儿。

我们这啊,当地人结婚,早晨五六点,新郎就带着他的伴郎团去迎接美丽的新娘。而新娘则必须藏好某一样东西,可以藏人、藏鞋等。寓意就是,早点找到,早点把你带回家,然后接完新娘,赶紧快马加鞭,务必在12点之前赶到。因为上半辈子遇见你,下半辈子与你一起。在客人吃席的过程中,新郎新娘会挨个向各位敬酒,这样不仅是在尊重长辈,更是在攒祝福,希望这段婚姻幸福美满。

浪漫的日子,浪漫的风俗,喜庆的日子,难忘的风俗。

在正月十二这天,以往空无一人,冷冷清清的寺庙,在这天变得热闹非凡,人山人海,简称逛庙会。这天,老人会带着子孙来领略庙会风光。这庙会上有零食,玩具,游戏等,深受广大儿童喜爱,而他们嘴上的笑容更是受广大老年人喜爱。舞龙相信大家不陌生,在庙会上,人们带着龙套随着鼓点节奏而舞动,吸引了众人响亮的喝彩声,庙会上的套圈圈,更是简称经典。这个游戏寓意着在新的一年,我们都套出属于我们的幸运。在庙会上有卖棉花糖的、还有卖小乌龟的、小仓鼠的……孩子们一到那儿,估计把自己的家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到了清明节,各家各户团聚一堂后,出发扫墓踏青。一年多没扫墓,那野草都快比我高了,一个个都在羞辱我的身高,接着我恼羞成怒,把他们都砍了。我们小孩要从祖先坟墓旁摘取鲜花,然后把野花放在坟墓上给阿公阿太做个美丽的花冠。不仅有野花,还有野果,我带着弟弟兵们,所到之处,片甲不留,这也许是祖先们给我们的回礼,当扫完墓后,亲戚们会留下来吃一桌团圆饭再走。就当是快分别时最后的挽留。

我的家乡的风俗最大的特点就是每逢佳节七八姑八大姨。所有亲戚都会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吃着美满的团圆饭。

家人,有事没事就多聚聚,如果一直拖到那天。就来不及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十一

五月六日是一年一度的立夏。

立夏拼蛋是我们舟山孩子的传统游戏。今天,我们班要举行拼蛋比赛。为了能在这次比赛中得个“蛋王”的美誉!我我带了两个既大又硬的鹅蛋去学校。下午比赛开始了拼蛋比赛规则:是按32强进8强,8强进4强,4强进2强,2强进冠军的方法来比。

首先我们四人小组比,比下来我的蛋完好无损,组员的蛋都被杀绝了,后来经过几个回合,我进入了二强,大家都不敢跟我比了,今天我是第一也只是第二,因为不能带鹅蛋只能带鸡鸭蛋,最后是俞懿柯得“蛋王”。但在同学们心中我还是“蛋王”!

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 篇十二

在我的家乡丽水,每到腊月二十六时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这其实是准备年货的开始,因为豆腐的“腐”与“福、富”谐音,寓意着新的一年幸福与富裕。

如今大多数人并不会做豆腐,而是把“福”字倒贴在门上,虽然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但是在我的家乡,老一辈人依旧保持着这个风俗——手工做豆腐。腊月二十六,外公家准备做豆腐。首先要把黄豆泡在水里一天一夜,泡到它们有2—3倍大才行。再将它们用水冲洗干净,放进磨子中磨成豆乳,看着白白的豆乳从小孔中流出,我就想到那美味的豆浆了。

我问外公:“什么时候可以吃豆腐啊。”外公说:“不要急,后面还有很多步,要先将豆乳过滤,变成豆浆,然后把豆浆烧滚,去掉泡沫,加入盐卤,将豆浆稀释,浮出豆花,还有把豆花装进模具中挤压,才会成为豆腐。其中点豆腐可最考验手艺了,盐卤多了,豆腐就老,盐卤少了,豆腐就会不凝固,你还是好好等着吧。”外公的话将我打的晕头转向,唉,原来现在还是个开头啊。这时外婆又说:“做豆腐可不能多说话,因为豆腐很‘小气’它听不得‘坏话’,要不然它就不成型。”难道这也是祖辈传下来的风俗吗?

过了一会,外公喊道:“睿睿,来看外公点豆腐。”我飞快地跑过去,只见外公小心翼翼地拿着一碗盐卤,用勺子一勺一勺的点进装着豆浆的桶里。他一只手点盐卤,一只手拿勺子在桶里搅拌,就像一只机警的猫,每一个动作都极其小心谨慎。渐渐地,豆花漂了上来,那就是豆腐的雏形,白白的表面一触即破,如果加上酱油和葱,那就是美味的豆腐脑。外公看着今天的豆腐花说点的很成功“年年富裕”。哦,这又是一个重要的风俗习惯。

外公外婆进进出出忙活了一上午,终于把豆腐做成了,那奶白色的豆腐,加上酱油,简直是绝配,吃着豆腐,别提多开心了!

温润如玉的豆腐,可口美味,做起来的工艺可一点不少,一个环节也不能出错。看来家乡的风俗更是长久的经验和精湛的手艺留传下来的。

过年的风俗还有很多,像挂灯笼,贴对联,吃团圆饭……但在我的家乡,春节做豆腐也是一项传统风俗,祝愿新的一年更加幸福,更加富裕!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十三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叫“五月节”。

过端午节时,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

那么要怎么制作粽子呢?分三部。1。要准备好宽胖的粽叶,把头部剪掉,再用水泡,确保粽叶不会太脆。

2。再准备豆子、红枣和糯米,取两片粽叶,尾巴和尾巴相叠,翻过来折成锥形。3。之后放入糯米、红枣或豆子,把它们压紧实。然后把粽叶盖过去,把四周包住,最后扎线即可。

做好以上准备,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煮个大约六小时。打开锅,一阵白白的滚烫的烟喷出,香味沁人心脾。

咬上一口,香甜软糯的感觉浑然一体,让你百吃不厌。棕色的粽子看上去好吃极了,黏黏地让你忍不住再吃一个。

传说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便有了端午节赛龙舟一习俗。

而且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因屈原投江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我们中国有许多许多习俗,端午节就是其中之一。尽管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渊远流长,但还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一般的色彩。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十四

我的家乡有着奇特的风俗。

在春节走亲戚的话,就是要拿着大馍,它形似倒扣的铁锅,色白而已。底盘若海碗粗。两个大馍,论重量,差不多有一斤了。另外,拿大馍的习惯,不知从哪个年月起,演变成了凡是亲戚家有长辈,不管是叫姨叫姑叫舅还是叫啥,过年走亲戚,都必须拿大馍,而且必须成双。

从我妈妈那个年代到现在,在我看来,大馍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威仪——不仅仅是恭敬,绝对是百姓人家的一种威仪。

姥姥随我家生活,再加上我爸妈众多的侄甥,所以,打我记事起,我家收的大馍在亲戚中就最多。大馍中隐藏了好多秘密,这秘密是姥姥发现的。每在亲戚走了之后,姥姥看着装满几个大瓦盆的大馍,总是一副很满足的模样。不过,姥姥会将大馍分开存放,她指着一对大馍说,这是谁谁家拿的,他家最穷,外层是白面,里面一准儿是红薯块儿,为了够重量,还故意不蒸熟,要先吃,免得发酸;又指着另一家的大馍说,这一家穷得不很,外面是白面,里面是高粱面或者玉米面;最后,老人家会指着仅有的几个大馍,说:“这是城里亲戚拿的,都是纯好面的,留到最后吃……”

在平常的时候,我的家乡经常会在一个指定地方请专业的人来表演唱戏,或者是有人在结婚,宝宝满月的时候也会请歌舞台来为我们表演。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奇特而又神秘。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优秀9 篇十五

远处飘来阵阵清香,似草又似花,无声无息,雨中散着清新,恍若那片深绿,荡漾在我心中。

短暂的春节走过了,天空不再阳光明媚。

天灰沉沉的,雨点似帘子般落下,使万物苏醒,杨柳抽出了新芽,桃李梨树争相开花,草地再也没有冬天那般荒凉,萌发发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色。

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除了春节,应该就是清明了吧。

在我的家乡,清明可是一件大事,家家都要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天空中飘着毛毛雨丝,前往田间墓地的我心中莫名的悲伤起来,低着头,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在田间的路上走着,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关于祭祖我的家乡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只要是一个姓氏的都会一起祭祖,最后还会聚在一起吃一顿饭,我爷爷和爸爸都会去参加,但是小孩不会去,因为只有成了家的才可以参加。

清明节,你的家乡又有什么风俗呢?不妨来一起交流交流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12篇】05-22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11篇】05-03

我们家乡的风俗作文精彩10篇04-21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5篇04-21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8篇)04-17

家乡习俗作文(精彩15篇)04-11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彩11篇)04-09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7篇04-02

家乡风俗的作文【优秀7篇】04-02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彩5篇】04-02

28 275184